第 102 章
转眼又是冬至,苏念奴赶在苏与安回京之前把镇国公府重新收拾妥当了。
在他回京那天,她是亲自站在洛京城门之上接人的。同行的,还有秦尧之与谢珩钰。
另一侧,赵破奴与顾净言也为了来接归京的李沐一行人而来了城门之上。
苏念奴依旧覆着面纱,发上金簪的翠蝶欲飞,双眸淡漠,举止端庄地登上了城门。尽管周遭的百姓依旧会对她有闲话,但此刻能见阿弟的心情却是超越了所有事情的。
她见了四人倒也并未惊奇,只是平静地颔首与见礼,动作熟稔地走到了众人之中。
五人站在一处,心中想法各异。
顾净言担忧地看了一眼自家兄长,惆怅地想自己应当寻些什么法子才好让两人和好。
这时苏念奴竟邀请了他们几人过两日到府里去吃酒,不禁让顾净言眼前一亮。
顾净言最喜热闹,自是欣然应允。只是在听见她打算仅仅宴请寥寥数人时,颇有些不赞同:“镇国公重新开府是大事,你父亲又洗清了冤屈,应当大办一场才是。可是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得上的地方你尽管提。”
苏念奴却摇了摇头,弯唇染笑:“只是请诸位吃个便饭,以答谢各位在我落魄期间相助之恩。”
她是打算趁着阿弟回京,做个小小的开府宴。
苏家人丁不旺,加上向来也不善应酬,遂只简单的宴请一些人便罢。
秦尧之站在她身侧,听着她的谦辞反而肃然地反驳:“当是孤答谢郡主,在韩王谋逆一事上竭尽心力,不惜以身犯险,才为我们争取来这些时间。”
顾净言在旁也忙不迭地点头。
他们当时身在漓泉行宫,自是比旁人更知晓其中凶险。
尽管陛下手中有霸柳的私兵,但若非平陵军及时赶到,只怕局势也分外凶险。
可平陵军绕道而行,也是昼夜兼程赶回京的。若不是苏念奴抢占先机,以身犯险打乱韩王计划,令他被迫延迟谋逆的日子,他们如今怕是不能如此轻松地站在此处闲谈。
苏念奴在这等大事上断然不敢邀功:“是我行事莽撞,还连累殿下与谢少卿为我之事四处转圜,实在不该。”
谢珩钰低低咳嗽了一声,惹来顾净言皱眉方收敛,无奈叹了口气:“此事,你又何必道谢。”本就是大魏欠了她的。
苏念奴不解地抬眸,有些困惑。但谢珩钰已不欲再解释。
此时城外有一匹快马匆匆而至,一个身穿银甲的少年纵马而来。如墨的发高高束起,面上意气风发,双目迥然,自远处已寻见了自己要见之人。
“阿姐!”苏与安高声大喊,双腿夹着马鞍,俯身朝城门冲来。他甚至并未看过旁人,只鲜艳明媚地笑着,双眸不曾离开过苏念奴。
苏念奴看着的他身影,也扬唇笑开,朝他扬起了手。
她顾着在外头,尚有几分矜持。只是情难自禁,心中的喜悦实在溢于言表,下意识转头去看赵破奴:“将军!阿弟回来了。”
她说话时声音是扬起的,连尾音都带着难以自抑的快乐。
赵破奴站在她身侧,无视了周遭诧异于他们二人说起话来的神色,同样柔软了眉眼,“嗯,看见了。他的骑术确实很好。”
。
跟在苏与安身后的,除了李沐和阿炎外,还有陈漾。
众人阔别了多日,如今好不容易重聚起来,一路自然多话。
因为苏念奴面上覆面纱实在太过怪异,苏与安头一个上前盯着她的脸看,犹豫了一阵才低声询问:“阿姐,你戴着这个作甚?”
苏念奴知他性情,并不打算在外头把真相告知他。淡淡地笑了一下,拉着他道:“你快跟我回府,我有天大的事需要与你说。”
母亲尚活着的事,她并未派人知会苏与安。一来是担忧此事隐蔽,途中若有不慎被人知晓;二是苏与安年纪尚少,又是在边疆迎敌,悲喜过甚皆是大忌,苏念奴担忧会害了他。
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等他亲自回来见母亲。
苏与安见自家阿姐神色隐晦,以为有天大的事需要他归家处理,当即二话不说,搂起了苏念奴上马,与众人告罪一声便先行了一步。
看着策马而去的两人,赵破奴紧了紧手中的缰绳,垂着眼没有说话。
顾净言见状,夹了夹马背走近,凑在他身侧低声问:“兄长,你何时与郡主和好的?”
赵破奴拨了拨手腕处缠着的狼牙,过了一阵才轻声问:“净言,若是她嫁了人,苏与安是不是就不能与她同乘一骑了?”
顾净言听着他与前些日子显然不尽相同的话,诧异地睁大了双眸。
她家兄长竟然知晓占有欲是何物了,是当真开窍了不成?
另一侧,苏念奴沉浸在家人团聚的喜悦之中,自然无暇顾及赵破奴在想些什么。
她领着苏与安回府,一路被面纱覆着的脸呼吸早已不甚顺畅,便索性扯了下来。
她的双眸灿然笑着,致使日光之下那道伤疤也变得浅淡了起来。可苏与安却猛然一顿,赶忙拉着她,阴戾慢慢爬上了双眸:“是谁......”
“与安......”颤抖的声音在他们前方传来,熟悉又陌生,似是跨过江河原野,千辛万苦地回到这里。
苏与安的眼眸微凝,一时忘却了自家阿姐脸上的伤,缓慢地侧过头去看叫唤他的人。
贺兰俞站在廊檐下,一如每次在他归家时一样,温婉地弯唇笑着,似是从未发生过此间一切地,对他轻声道:“可饿了?要不要吃甜露?”
苏与安颤一颤眼睫,慌不择路地奔向了她:“娘亲!”
比起离开洛京前,他已又长高了许多。那个在塞外狠厉砍下浑邪王首的少年郎,此刻却红着眼,濡慕地躬身抱住了自己的母亲,低声哽咽,泪流不止。
苏念奴看着这一幕,释怀地笑了笑。
前些日子厚重的雪落尽后,便迎来了明媚的天气。日头晒在庭院的积雪上,烨出细碎的光。
一切,似乎又完满了一些。
。
母子三人坐在一起,在避重就轻地谈了谈自己这些日子的经历。
苏与安提起了自己在雁北郡曾被周涣识破身份而追杀,万不得已才弃刀而逃,不想这却成了韩王欺骗与胁迫苏念奴之物,险些让她受害。
苏与安自然是万分悔恨自己没能为苏念奴分担这些,只是事情终归已经揭过,多说实在无益。反倒是母女二人都在追问他在边境可有受伤一事,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男人,受些伤最正常不过。如今我好端端地站在你们面前,自然是已经无碍了。”苏与安不甚在意地摆手,反而对苏念奴的脸很是关注,“平陵军中有个军医,医术很是了得。他正跟着大军回京,待他回来了,我去问问可有祛疤的方子。”
苏念奴还没来得及拒绝,又听见他嘟囔:“将军可有因此对你有隙?他若敢欺辱你,你可不能忍着!如今你已经不是他的妾了,若是论家世,他一个太守还攀附不得我们家。阿姐你可得拎清。”
现下的贺兰俞和当初的苏与安如出一辙,根本听不得苏念奴这事,当即冷了脸:“他敢。”
苏念奴看了眼苏与安,暗示他谨慎说话后方开口解释:“他不是这种人。”
“那日守城活着的人,云公子曾亲自问过话,他转告我,”提及此事,贺兰俞心情有些复杂,“你是为了赵破奴才伤的脸?”
云引之与她关系甚笃,贺兰俞自然也是他的坐上宾客。前些日子在云府暂住时两人也曾有过不少交谈。她从云引之听了好些关于两人之事,如今虽心中依旧介怀,但也比初初回京时要冷静了一些。
她现下更好奇的是,她待赵破奴的情感,当真已到了即便是一颗头颅,也不惜舍命的地步吗?
苏与安喝甜露的动作微微一顿,拧眉看向她。
被世上最亲近的两人锐利地审视着,即便是苏念奴也有些难以招架。
她不答是,也不答不是,语气有些无奈:“战场刀剑无眼,我更是众矢之的。会受伤再正常不过,何来为谁之说。引之说话向来颇有延伸之意,难道娘亲你还信他不成?”
“正因他如此,我才要信他。”贺兰俞不赞同地反驳,“那赵家将军若真心待你,这些天也该寻机会来见你。你且看看,他何曾来过?”
这话把苏念奴堵住了,只好低头赶紧吃了两口甜露。
忍了一阵,她还是放下了汤匙,咬了咬唇低声朝贺兰俞含糊道:“来过的。”
贺兰俞拧眉,正欲问她何时,就见她唇角微微上挑,似笑未笑地续道:“来给我上药了。”
不曾见过自家女儿如此模样的贺兰俞对她此刻柔软的模样十分意外。反倒是苏与安嫉妒地丢了汤匙:“他怎么来的?可是做了梁上客入你闺房?”
他语气不善地咬着牙,对苏念奴有些恨铁不成钢:“我离京之前,他尚晓得不能随意进入你屋内,如今倒是半点不知男女大防了!”
苏念奴眨眨眼,想起当初苏与安离京时自己正与赵破奴闹了别扭,于是理所当然地答:“我们两情相悦,为何还要介意这些虚礼。”
她在外头为了镇国公的门楣,最是注重礼节。但骨子里却是和苏鼎一样洒脱之人,只要心中认定之物,便不再介怀这些无用之物。
一如旧时,她宁可翻墙去,也要偷跑到云府与云引之共酌。
但贺兰俞与苏与安本身就不太认可赵破奴,如今更是见不得她如此轻慢自己。
对视一眼后,皆对她板正了脸色。
苏念奴见状,自然很是熟悉。
过去每回她拧起性子时,贺兰俞便会这样看着她。苏与安自幼受过熏陶,也跟着贺兰俞学了这一套。
“你这年岁,喜欢个男人,与他两情相悦,自是很好。”贺兰俞抿了抿唇,知晓自己若是太强硬,依苏念奴的性子怕是会发怒,遂软了语气,“可他过去,与你实在算不得清白。如今好不容易切断了前缘,就更该好好相处,怎能如此私相授受。这并非是虚礼的问题。”
贺兰俞顿了顿,拉过她的手,神色沉重且认真:“月奴,这会让他看轻你的。”
苏念奴微怔,后知后觉地明白了母亲是何种意思,不由摇了摇头,又看向苏与安,头一回说话带了狼狈:“不是......我与他,还不曾有过那种关系。”
她的话虽含蓄,但也算得上是另一种直白,让贺兰俞母子两人有些发愣。
“此间恩情混杂,纠缠难清,已无法三言两语说尽。”苏念奴抿了抿唇,说话有些艰难。对人提起自己与赵破奴的感情,实在有些难以开口,“总而言之,他待我,并非是你们所想的那样。”
贺兰俞看着她笃定的脸,沉默了许久才幽幽叹气,妥协地答:“过两日开府宴,我且看看是个怎样的人物,才能把你迷成这幅模样。”
苏念奴敛眉,轻轻地笑了一下:“他是块榆木,对着我心思多,却不懂说话。娘亲见过,恐怕会笑话他。”
此时苏与安倒是颇为赞同。毕竟当初在自家阿姐门前站了大半夜,只懂堆个雪人的赵破奴,他也是见过的。只是回想起自己初初回京还对阿姐揣测他对阿姐有何意图的话,不由问道:“他以前就喜欢阿姐,可对?”
苏念奴抬眉看了他一样,神色带着笑意,并不说话。
这默认的姿态过于明显,让苏与安气得一拍桌子:“他果真是对你有所图谋,才会在你落魄之时借机接近你!”
贺兰俞与苏念奴皆愣了愣,接着又听见他道:“如此行径,与小人何异!阿姐你当真要选这样的人不成?”
苏念奴却哑然失笑,对他的揣测并未流露半分的不虞。反倒是看了一眼对此问题很是关切的贺兰俞后,才不紧不慢地答道:“他若当真有这样的心思......”
她微微拖延了语调,脑海里回想的全然是她与赵破奴最初几次见面的模样,被苏与安的推断逗笑了,丝毫不知羞赧地直言不讳:“那我如今怕是已为人母了。”
在他回京那天,她是亲自站在洛京城门之上接人的。同行的,还有秦尧之与谢珩钰。
另一侧,赵破奴与顾净言也为了来接归京的李沐一行人而来了城门之上。
苏念奴依旧覆着面纱,发上金簪的翠蝶欲飞,双眸淡漠,举止端庄地登上了城门。尽管周遭的百姓依旧会对她有闲话,但此刻能见阿弟的心情却是超越了所有事情的。
她见了四人倒也并未惊奇,只是平静地颔首与见礼,动作熟稔地走到了众人之中。
五人站在一处,心中想法各异。
顾净言担忧地看了一眼自家兄长,惆怅地想自己应当寻些什么法子才好让两人和好。
这时苏念奴竟邀请了他们几人过两日到府里去吃酒,不禁让顾净言眼前一亮。
顾净言最喜热闹,自是欣然应允。只是在听见她打算仅仅宴请寥寥数人时,颇有些不赞同:“镇国公重新开府是大事,你父亲又洗清了冤屈,应当大办一场才是。可是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得上的地方你尽管提。”
苏念奴却摇了摇头,弯唇染笑:“只是请诸位吃个便饭,以答谢各位在我落魄期间相助之恩。”
她是打算趁着阿弟回京,做个小小的开府宴。
苏家人丁不旺,加上向来也不善应酬,遂只简单的宴请一些人便罢。
秦尧之站在她身侧,听着她的谦辞反而肃然地反驳:“当是孤答谢郡主,在韩王谋逆一事上竭尽心力,不惜以身犯险,才为我们争取来这些时间。”
顾净言在旁也忙不迭地点头。
他们当时身在漓泉行宫,自是比旁人更知晓其中凶险。
尽管陛下手中有霸柳的私兵,但若非平陵军及时赶到,只怕局势也分外凶险。
可平陵军绕道而行,也是昼夜兼程赶回京的。若不是苏念奴抢占先机,以身犯险打乱韩王计划,令他被迫延迟谋逆的日子,他们如今怕是不能如此轻松地站在此处闲谈。
苏念奴在这等大事上断然不敢邀功:“是我行事莽撞,还连累殿下与谢少卿为我之事四处转圜,实在不该。”
谢珩钰低低咳嗽了一声,惹来顾净言皱眉方收敛,无奈叹了口气:“此事,你又何必道谢。”本就是大魏欠了她的。
苏念奴不解地抬眸,有些困惑。但谢珩钰已不欲再解释。
此时城外有一匹快马匆匆而至,一个身穿银甲的少年纵马而来。如墨的发高高束起,面上意气风发,双目迥然,自远处已寻见了自己要见之人。
“阿姐!”苏与安高声大喊,双腿夹着马鞍,俯身朝城门冲来。他甚至并未看过旁人,只鲜艳明媚地笑着,双眸不曾离开过苏念奴。
苏念奴看着的他身影,也扬唇笑开,朝他扬起了手。
她顾着在外头,尚有几分矜持。只是情难自禁,心中的喜悦实在溢于言表,下意识转头去看赵破奴:“将军!阿弟回来了。”
她说话时声音是扬起的,连尾音都带着难以自抑的快乐。
赵破奴站在她身侧,无视了周遭诧异于他们二人说起话来的神色,同样柔软了眉眼,“嗯,看见了。他的骑术确实很好。”
。
跟在苏与安身后的,除了李沐和阿炎外,还有陈漾。
众人阔别了多日,如今好不容易重聚起来,一路自然多话。
因为苏念奴面上覆面纱实在太过怪异,苏与安头一个上前盯着她的脸看,犹豫了一阵才低声询问:“阿姐,你戴着这个作甚?”
苏念奴知他性情,并不打算在外头把真相告知他。淡淡地笑了一下,拉着他道:“你快跟我回府,我有天大的事需要与你说。”
母亲尚活着的事,她并未派人知会苏与安。一来是担忧此事隐蔽,途中若有不慎被人知晓;二是苏与安年纪尚少,又是在边疆迎敌,悲喜过甚皆是大忌,苏念奴担忧会害了他。
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等他亲自回来见母亲。
苏与安见自家阿姐神色隐晦,以为有天大的事需要他归家处理,当即二话不说,搂起了苏念奴上马,与众人告罪一声便先行了一步。
看着策马而去的两人,赵破奴紧了紧手中的缰绳,垂着眼没有说话。
顾净言见状,夹了夹马背走近,凑在他身侧低声问:“兄长,你何时与郡主和好的?”
赵破奴拨了拨手腕处缠着的狼牙,过了一阵才轻声问:“净言,若是她嫁了人,苏与安是不是就不能与她同乘一骑了?”
顾净言听着他与前些日子显然不尽相同的话,诧异地睁大了双眸。
她家兄长竟然知晓占有欲是何物了,是当真开窍了不成?
另一侧,苏念奴沉浸在家人团聚的喜悦之中,自然无暇顾及赵破奴在想些什么。
她领着苏与安回府,一路被面纱覆着的脸呼吸早已不甚顺畅,便索性扯了下来。
她的双眸灿然笑着,致使日光之下那道伤疤也变得浅淡了起来。可苏与安却猛然一顿,赶忙拉着她,阴戾慢慢爬上了双眸:“是谁......”
“与安......”颤抖的声音在他们前方传来,熟悉又陌生,似是跨过江河原野,千辛万苦地回到这里。
苏与安的眼眸微凝,一时忘却了自家阿姐脸上的伤,缓慢地侧过头去看叫唤他的人。
贺兰俞站在廊檐下,一如每次在他归家时一样,温婉地弯唇笑着,似是从未发生过此间一切地,对他轻声道:“可饿了?要不要吃甜露?”
苏与安颤一颤眼睫,慌不择路地奔向了她:“娘亲!”
比起离开洛京前,他已又长高了许多。那个在塞外狠厉砍下浑邪王首的少年郎,此刻却红着眼,濡慕地躬身抱住了自己的母亲,低声哽咽,泪流不止。
苏念奴看着这一幕,释怀地笑了笑。
前些日子厚重的雪落尽后,便迎来了明媚的天气。日头晒在庭院的积雪上,烨出细碎的光。
一切,似乎又完满了一些。
。
母子三人坐在一起,在避重就轻地谈了谈自己这些日子的经历。
苏与安提起了自己在雁北郡曾被周涣识破身份而追杀,万不得已才弃刀而逃,不想这却成了韩王欺骗与胁迫苏念奴之物,险些让她受害。
苏与安自然是万分悔恨自己没能为苏念奴分担这些,只是事情终归已经揭过,多说实在无益。反倒是母女二人都在追问他在边境可有受伤一事,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男人,受些伤最正常不过。如今我好端端地站在你们面前,自然是已经无碍了。”苏与安不甚在意地摆手,反而对苏念奴的脸很是关注,“平陵军中有个军医,医术很是了得。他正跟着大军回京,待他回来了,我去问问可有祛疤的方子。”
苏念奴还没来得及拒绝,又听见他嘟囔:“将军可有因此对你有隙?他若敢欺辱你,你可不能忍着!如今你已经不是他的妾了,若是论家世,他一个太守还攀附不得我们家。阿姐你可得拎清。”
现下的贺兰俞和当初的苏与安如出一辙,根本听不得苏念奴这事,当即冷了脸:“他敢。”
苏念奴看了眼苏与安,暗示他谨慎说话后方开口解释:“他不是这种人。”
“那日守城活着的人,云公子曾亲自问过话,他转告我,”提及此事,贺兰俞心情有些复杂,“你是为了赵破奴才伤的脸?”
云引之与她关系甚笃,贺兰俞自然也是他的坐上宾客。前些日子在云府暂住时两人也曾有过不少交谈。她从云引之听了好些关于两人之事,如今虽心中依旧介怀,但也比初初回京时要冷静了一些。
她现下更好奇的是,她待赵破奴的情感,当真已到了即便是一颗头颅,也不惜舍命的地步吗?
苏与安喝甜露的动作微微一顿,拧眉看向她。
被世上最亲近的两人锐利地审视着,即便是苏念奴也有些难以招架。
她不答是,也不答不是,语气有些无奈:“战场刀剑无眼,我更是众矢之的。会受伤再正常不过,何来为谁之说。引之说话向来颇有延伸之意,难道娘亲你还信他不成?”
“正因他如此,我才要信他。”贺兰俞不赞同地反驳,“那赵家将军若真心待你,这些天也该寻机会来见你。你且看看,他何曾来过?”
这话把苏念奴堵住了,只好低头赶紧吃了两口甜露。
忍了一阵,她还是放下了汤匙,咬了咬唇低声朝贺兰俞含糊道:“来过的。”
贺兰俞拧眉,正欲问她何时,就见她唇角微微上挑,似笑未笑地续道:“来给我上药了。”
不曾见过自家女儿如此模样的贺兰俞对她此刻柔软的模样十分意外。反倒是苏与安嫉妒地丢了汤匙:“他怎么来的?可是做了梁上客入你闺房?”
他语气不善地咬着牙,对苏念奴有些恨铁不成钢:“我离京之前,他尚晓得不能随意进入你屋内,如今倒是半点不知男女大防了!”
苏念奴眨眨眼,想起当初苏与安离京时自己正与赵破奴闹了别扭,于是理所当然地答:“我们两情相悦,为何还要介意这些虚礼。”
她在外头为了镇国公的门楣,最是注重礼节。但骨子里却是和苏鼎一样洒脱之人,只要心中认定之物,便不再介怀这些无用之物。
一如旧时,她宁可翻墙去,也要偷跑到云府与云引之共酌。
但贺兰俞与苏与安本身就不太认可赵破奴,如今更是见不得她如此轻慢自己。
对视一眼后,皆对她板正了脸色。
苏念奴见状,自然很是熟悉。
过去每回她拧起性子时,贺兰俞便会这样看着她。苏与安自幼受过熏陶,也跟着贺兰俞学了这一套。
“你这年岁,喜欢个男人,与他两情相悦,自是很好。”贺兰俞抿了抿唇,知晓自己若是太强硬,依苏念奴的性子怕是会发怒,遂软了语气,“可他过去,与你实在算不得清白。如今好不容易切断了前缘,就更该好好相处,怎能如此私相授受。这并非是虚礼的问题。”
贺兰俞顿了顿,拉过她的手,神色沉重且认真:“月奴,这会让他看轻你的。”
苏念奴微怔,后知后觉地明白了母亲是何种意思,不由摇了摇头,又看向苏与安,头一回说话带了狼狈:“不是......我与他,还不曾有过那种关系。”
她的话虽含蓄,但也算得上是另一种直白,让贺兰俞母子两人有些发愣。
“此间恩情混杂,纠缠难清,已无法三言两语说尽。”苏念奴抿了抿唇,说话有些艰难。对人提起自己与赵破奴的感情,实在有些难以开口,“总而言之,他待我,并非是你们所想的那样。”
贺兰俞看着她笃定的脸,沉默了许久才幽幽叹气,妥协地答:“过两日开府宴,我且看看是个怎样的人物,才能把你迷成这幅模样。”
苏念奴敛眉,轻轻地笑了一下:“他是块榆木,对着我心思多,却不懂说话。娘亲见过,恐怕会笑话他。”
此时苏与安倒是颇为赞同。毕竟当初在自家阿姐门前站了大半夜,只懂堆个雪人的赵破奴,他也是见过的。只是回想起自己初初回京还对阿姐揣测他对阿姐有何意图的话,不由问道:“他以前就喜欢阿姐,可对?”
苏念奴抬眉看了他一样,神色带着笑意,并不说话。
这默认的姿态过于明显,让苏与安气得一拍桌子:“他果真是对你有所图谋,才会在你落魄之时借机接近你!”
贺兰俞与苏念奴皆愣了愣,接着又听见他道:“如此行径,与小人何异!阿姐你当真要选这样的人不成?”
苏念奴却哑然失笑,对他的揣测并未流露半分的不虞。反倒是看了一眼对此问题很是关切的贺兰俞后,才不紧不慢地答道:“他若当真有这样的心思......”
她微微拖延了语调,脑海里回想的全然是她与赵破奴最初几次见面的模样,被苏与安的推断逗笑了,丝毫不知羞赧地直言不讳:“那我如今怕是已为人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