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净言×谢珩钰(四)
那日过后,谢珩钰再一次消失在顾净言眼前。
可她知晓,他每日就在自己的庭院里,不曾离去。
从雁北郡归来的阿炎在她的门前看见了谢珩钰时险些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入门见了顾净言后头一句便问为何洛京的大理寺少卿会在她庭院前坐着,而且那面色苍白得像是山里的鬼怪,可是出了什么事。
这话顾净言不知该如何答,甚至说连她自己也不甚知晓个中原因。她这些日子本就因着谢珩钰那惹人心烦的话而辗转难眠,如今听了阿炎的话更是心烦意乱。
“阿炎,你帮我去叫军医来一趟。”她抿了抿唇,低下的眉眼让人不知在想些什么。
阿炎误以为她身体不适,不敢耽误半刻,立即跑了出去。直至军医被他连拖带拽地带来时,顾净言已兀自下了榻。
“你有伤在身,怎可擅自动身!”阿炎当即上前低喝,对她这般不爱惜身体而生了怒。
顾净言却朝他摇了摇头,正欲说话就见一直在外头不敢入内的谢珩钰踏入了屋内,冷眼盯着她。
这次相见,谢珩钰的神色变得更差了。对比起顾净言苍白的面容,他脸上更多是一种阴郁的压抑。顾净言感觉在他身上能看见一团黑气,沉甸甸地压在他的眼眸深处。若是再不理会,他会被这团黑气吞噬。
“少卿大人,劳烦你来一下。”于是她朝他招手,“我有要事,想请你帮忙。”
谢珩钰皱起眉,却依旧向她走去。
待到走近,顾净言猛地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忍着伤口的疼痛拉着他不放:“老军医,劳烦你为他看诊。”
谢珩钰下意识想要挣脱,只是目光落在她吃痛的面容,便又松开了力道,由着她把自己的手递给了军医。
军医盯着谢珩钰看了一会,才伸手为他诊脉。谁知一探这脉象,却令他眉头紧锁了起来。
“大人可是许久不曾安睡了?”他叹息了一声,“是入了魇?”
谢珩钰低垂着眉眼,并未回答。
“心神不定,夜夜难寐,”军医收回手,依旧规劝道,“如此下去,恐怕不寿。”
顾净言在一旁拧起眉:“他距离而立且还欠着好些年岁,怎会不寿?老军医,你可不能胡言乱语!”
军医看了她一眼:“身体有疾尚能医治。若是心中有疾,只怕唯有解结之人可医治好。下官且开一些安神方子给大人,看是否能缓解。”
他近来几乎日日来这庭院为她看诊,又怎会不知这位日夜守着她的大人物。说话当然是三思过才开口,甚至是有所保留。这药方开了,吃过后也只能看其造化,生不了什么作用。
“不必。”谢珩钰望着自己方才被顾净言握过的手臂,缓声答道,“这一年一直在喝,无甚效果。这是我的因果,我甘愿得此惩罚。”
听了此话,军医也知晓多说无益。再者这京中的医正,对于安睡凝神的方子自是比他这治外伤的大夫更得心应手。他也无需凑着徒劳的热闹。
“不必听他的。”顾净言眼见一个不愿医治,一个听之任之,拧起眉开口打断,“该如何开方子便开。老军医,你可是大夫,当以救人为重,怎可任由他如此胡来。”
说罢她又转过头来瞪着谢珩钰,大有一副若敢不从便要与他闹一番的架势。
谢珩钰默了一阵,妥协地微微颔首:“那便试一试。”
“下官定竭尽所能。”军医觑了眼他的神色,知晓他确实是应承了,想了想又添了一句话,“只是这药方还需大人放下心结才有治疗之效,郁结难解,药石无灵。”
顾净言盯着谢珩钰无甚变化的神情,眉头拧得更紧了。她不在洛京这一年,他是受了何种苦,竟能好端端成了如今这个模样。
“把他的药也送到我房中来,我亲自看着他喝。”她的伤口尚在疼,人忍不住靠在了倚榻上,手下意识地摸向右胸疼痛的伤口。
谢珩钰见状,虽有心拒绝却还是不舍她再耗费心神,只能把此事答应了下来。
在旁看了一路戏的阿炎目光不断在两人身上游走,后知后觉地察觉出了问题来,英挺的眉猛地跳了一下,心道有些不妙。
他对洛京的高官向来很是鄙夷,即便是过去在漓泉之乱与他们同一阵营的谢珩钰,在他眼中也比不上军中一个粗鲁豪放的副将来得与顾净言相配。
在他眼中,顾净言是要与他一样,这辈子要长留平陵的。何况她这样的出身与洒脱的性情,那充满阴谋的洛京如何能适合她。
一想到她极有可能要被谢珩钰拐走,他再也按捺不住,随口寻了个借口便往赵破奴的住处跑。
赵破奴听了他的忧虑,倒是眉头也不曾皱起:“他若有这能耐,也未尝不可。”
李沐此时也在,也顺着他的话微微颔首。
阿炎有些震惊,心道他不过是去了趟邻郡处理军务,这偌大的郡守府就这样变了天:“难道将军当真放心净言跟着那谢少卿回洛京不成?”
赵破奴与李沐对视了一眼,皆点了点头。
在燕勒湖南地营救顾净言之时,阿炎并不在。因此他不知晓,谢珩钰为了救出顾净言做了何事。
大魏陈郡谢氏的嫡出世子,位次九卿的大理寺少卿,单膝跪地于北戎人面前,甘愿以命换命。
那时的顾净言因伤势太重,性命岌岌可危,根本无法再拖延下去。是谢珩钰以自己为诱,把顾净言先行交换了回来。
若非赵破奴及时带兵把人营救出来,如今只怕朝野震动,更会牵连平陵军。就连他谢珩钰是死是活,恐怕也不得而知。
试问天下多少人,能为顾净言付出这样一颗真心?
所以当谢珩钰擅自来寻赵破奴,要求让顾净言脱离军籍时,赵破奴也并未感到意外。
可他终归是顾净言的义兄,是她一路向前的引路人。
这一回,他决意让顾净言自己选。是留在此处还是回京,只能由她自己决定。
阿炎听过他们的想法后,沉默了许久。
“将军,你们是不是终归要回洛京去?”他一惯清明的双眸露出了些许迷茫,“你,沐哥,还有净言......似乎都有了要回洛京的理由。”
赵破奴盯着他尚显稚嫩的眼:“阿炎,你可想过此生能再有一次自由地在燕勒湖南地纵马?”
阿炎微怔。
他出身在大漠呼延族部,幼时曾与父母在燕勒湖南地游牧过活。但如今呼延部族绝,是因浑邪王赶尽杀绝而亡。
因此他这一生,最期盼的,便是能为父母报仇,光明正大地回燕勒湖南地,不再受北戎人掣肘。
“我想过。”赵破奴望着他澄清的一双眼瞳,轻声道。言辞之间的语气不容人拒绝,更带着不容自己后退的决绝,“我不会回洛京。而是要为平陵,带来一个真正的长治久安。届时,我们还要一同到燕勒湖南地纵马,再较一次高低。”
。
顾净言如今尚不知赵破奴心中所想,赵破奴更不愿她在这样的伤情下得知自己欲做之事。
因此她便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闲散人,每日唯一要做的,便是自己按时喝药,与盯着谢珩钰按时喝药。
谢珩钰原是不愿每日到她屋里,承诺了在自己住处也能喝药,却被顾净言一口反驳:“看不见你喝药,我不会喝。”
“又非孩童,怎能如此胡闹。”谢珩钰皱眉,对她如此威胁极不赞同。
顾净言一向是个面皮颇厚的姑娘,听罢不痛不痒地耸了耸肩:“谢少卿不知晓,我一向是个胡闹的人。”
谢珩钰知晓她只是在换个方式关心自己,加之心中也对能每日见她而窃喜。一来二去地,两人竟就如此成了“病友”。
怀谷早晚端着两个药碗来,眼见谢珩钰从皱眉喝药再到与顾净言碰个碗再喝药的坦然,脸色也日渐好了起来,心中恨不得他就长留此地与顾姑娘成双成对。
顾净言对他心中的想法并不知晓,她并未觉得自己与谢珩钰有何逾矩之举。
谢珩钰虽是会来她房内喝药,但旁的时候却是不在此处的。两人每日才见不过两回,加起来说的话也不多。往往是她尚要说话,他便起身来告辞。
顾净言甚至气愤地想,他定是仗着自己伤病难以下榻,才会屡屡如此怯懦逃亡。
她自认上回说的话并无任何不妥。她确实不曾认为自己与谢珩钰的过去之事是什么大事。她至今不曾忆起自己是宋初曦时之事,且她亦坚信自己即便是想起了也改变不了自己如今只是顾净言的事实。
因此她与谢珩钰的缘分,不应当掺杂这样多的过去。
她只是她,是平陵军中斥候卫顾净言。倘若这堂堂大理寺少卿只是因着年幼之事与自己交好,甚至不辞劳苦跑到此处来救她,这会令她不知该如何是好。
顾净言一向是个性情洒脱的姑娘,却难得在此事上难以启齿,甚至有些害怕。可她还是鼓起勇气在那日问了出口。
可惜最终得出的答案,终归是有些伤人。
她本是不愿再与谢珩钰继续交好了。他既然分不清,那自然不能再让他糊涂下去。连同她自己,也不能这样糊涂下去。
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只是这一切,被阿炎轻巧的一句话而击碎了。
顾净言这些时日,总是会想起自己当年在云府头一回看见谢珩钰的时候。
魏人崇尚庄周,最爱风流,名门大家之士更是备受推崇。那日的谢珩钰一身素白水纹锦衣,坐如青竹。垂眸时面容端庄疏离,顺着额前往下看,他的眉峰轻扬,聚于鼻根,鼻唇一线,轮廓优美,难挑瑕疵。清清若水,浓比黛山,偏偏气质清冽如岚,举止贵雅,恰如其分。
她见过谢珩钰令人心驰的风华,所以她舍不得。舍不得他成了如今形销骨立,冷戾狠绝的模样。
于是她允了自己再一次妥协,就此糊涂地靠近,学着与他一样,分不清是恩是情地希冀他的身子能好起来。
待到那日,她想自己是应当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他宣告,他们之间没有宋初曦,也没有那年元宵夜的遗恨与错过,仅仅只是她顾净言与谢珩钰。
是在洛京河边为顾净言笨拙变戏法的谢珩钰,与在冬夜新岁逗谢珩钰高兴变出银子来的顾净言。
前尘了了,莫再回首。
他们除去那段因果,尚有另一种可能。
可她知晓,他每日就在自己的庭院里,不曾离去。
从雁北郡归来的阿炎在她的门前看见了谢珩钰时险些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入门见了顾净言后头一句便问为何洛京的大理寺少卿会在她庭院前坐着,而且那面色苍白得像是山里的鬼怪,可是出了什么事。
这话顾净言不知该如何答,甚至说连她自己也不甚知晓个中原因。她这些日子本就因着谢珩钰那惹人心烦的话而辗转难眠,如今听了阿炎的话更是心烦意乱。
“阿炎,你帮我去叫军医来一趟。”她抿了抿唇,低下的眉眼让人不知在想些什么。
阿炎误以为她身体不适,不敢耽误半刻,立即跑了出去。直至军医被他连拖带拽地带来时,顾净言已兀自下了榻。
“你有伤在身,怎可擅自动身!”阿炎当即上前低喝,对她这般不爱惜身体而生了怒。
顾净言却朝他摇了摇头,正欲说话就见一直在外头不敢入内的谢珩钰踏入了屋内,冷眼盯着她。
这次相见,谢珩钰的神色变得更差了。对比起顾净言苍白的面容,他脸上更多是一种阴郁的压抑。顾净言感觉在他身上能看见一团黑气,沉甸甸地压在他的眼眸深处。若是再不理会,他会被这团黑气吞噬。
“少卿大人,劳烦你来一下。”于是她朝他招手,“我有要事,想请你帮忙。”
谢珩钰皱起眉,却依旧向她走去。
待到走近,顾净言猛地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忍着伤口的疼痛拉着他不放:“老军医,劳烦你为他看诊。”
谢珩钰下意识想要挣脱,只是目光落在她吃痛的面容,便又松开了力道,由着她把自己的手递给了军医。
军医盯着谢珩钰看了一会,才伸手为他诊脉。谁知一探这脉象,却令他眉头紧锁了起来。
“大人可是许久不曾安睡了?”他叹息了一声,“是入了魇?”
谢珩钰低垂着眉眼,并未回答。
“心神不定,夜夜难寐,”军医收回手,依旧规劝道,“如此下去,恐怕不寿。”
顾净言在一旁拧起眉:“他距离而立且还欠着好些年岁,怎会不寿?老军医,你可不能胡言乱语!”
军医看了她一眼:“身体有疾尚能医治。若是心中有疾,只怕唯有解结之人可医治好。下官且开一些安神方子给大人,看是否能缓解。”
他近来几乎日日来这庭院为她看诊,又怎会不知这位日夜守着她的大人物。说话当然是三思过才开口,甚至是有所保留。这药方开了,吃过后也只能看其造化,生不了什么作用。
“不必。”谢珩钰望着自己方才被顾净言握过的手臂,缓声答道,“这一年一直在喝,无甚效果。这是我的因果,我甘愿得此惩罚。”
听了此话,军医也知晓多说无益。再者这京中的医正,对于安睡凝神的方子自是比他这治外伤的大夫更得心应手。他也无需凑着徒劳的热闹。
“不必听他的。”顾净言眼见一个不愿医治,一个听之任之,拧起眉开口打断,“该如何开方子便开。老军医,你可是大夫,当以救人为重,怎可任由他如此胡来。”
说罢她又转过头来瞪着谢珩钰,大有一副若敢不从便要与他闹一番的架势。
谢珩钰默了一阵,妥协地微微颔首:“那便试一试。”
“下官定竭尽所能。”军医觑了眼他的神色,知晓他确实是应承了,想了想又添了一句话,“只是这药方还需大人放下心结才有治疗之效,郁结难解,药石无灵。”
顾净言盯着谢珩钰无甚变化的神情,眉头拧得更紧了。她不在洛京这一年,他是受了何种苦,竟能好端端成了如今这个模样。
“把他的药也送到我房中来,我亲自看着他喝。”她的伤口尚在疼,人忍不住靠在了倚榻上,手下意识地摸向右胸疼痛的伤口。
谢珩钰见状,虽有心拒绝却还是不舍她再耗费心神,只能把此事答应了下来。
在旁看了一路戏的阿炎目光不断在两人身上游走,后知后觉地察觉出了问题来,英挺的眉猛地跳了一下,心道有些不妙。
他对洛京的高官向来很是鄙夷,即便是过去在漓泉之乱与他们同一阵营的谢珩钰,在他眼中也比不上军中一个粗鲁豪放的副将来得与顾净言相配。
在他眼中,顾净言是要与他一样,这辈子要长留平陵的。何况她这样的出身与洒脱的性情,那充满阴谋的洛京如何能适合她。
一想到她极有可能要被谢珩钰拐走,他再也按捺不住,随口寻了个借口便往赵破奴的住处跑。
赵破奴听了他的忧虑,倒是眉头也不曾皱起:“他若有这能耐,也未尝不可。”
李沐此时也在,也顺着他的话微微颔首。
阿炎有些震惊,心道他不过是去了趟邻郡处理军务,这偌大的郡守府就这样变了天:“难道将军当真放心净言跟着那谢少卿回洛京不成?”
赵破奴与李沐对视了一眼,皆点了点头。
在燕勒湖南地营救顾净言之时,阿炎并不在。因此他不知晓,谢珩钰为了救出顾净言做了何事。
大魏陈郡谢氏的嫡出世子,位次九卿的大理寺少卿,单膝跪地于北戎人面前,甘愿以命换命。
那时的顾净言因伤势太重,性命岌岌可危,根本无法再拖延下去。是谢珩钰以自己为诱,把顾净言先行交换了回来。
若非赵破奴及时带兵把人营救出来,如今只怕朝野震动,更会牵连平陵军。就连他谢珩钰是死是活,恐怕也不得而知。
试问天下多少人,能为顾净言付出这样一颗真心?
所以当谢珩钰擅自来寻赵破奴,要求让顾净言脱离军籍时,赵破奴也并未感到意外。
可他终归是顾净言的义兄,是她一路向前的引路人。
这一回,他决意让顾净言自己选。是留在此处还是回京,只能由她自己决定。
阿炎听过他们的想法后,沉默了许久。
“将军,你们是不是终归要回洛京去?”他一惯清明的双眸露出了些许迷茫,“你,沐哥,还有净言......似乎都有了要回洛京的理由。”
赵破奴盯着他尚显稚嫩的眼:“阿炎,你可想过此生能再有一次自由地在燕勒湖南地纵马?”
阿炎微怔。
他出身在大漠呼延族部,幼时曾与父母在燕勒湖南地游牧过活。但如今呼延部族绝,是因浑邪王赶尽杀绝而亡。
因此他这一生,最期盼的,便是能为父母报仇,光明正大地回燕勒湖南地,不再受北戎人掣肘。
“我想过。”赵破奴望着他澄清的一双眼瞳,轻声道。言辞之间的语气不容人拒绝,更带着不容自己后退的决绝,“我不会回洛京。而是要为平陵,带来一个真正的长治久安。届时,我们还要一同到燕勒湖南地纵马,再较一次高低。”
。
顾净言如今尚不知赵破奴心中所想,赵破奴更不愿她在这样的伤情下得知自己欲做之事。
因此她便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闲散人,每日唯一要做的,便是自己按时喝药,与盯着谢珩钰按时喝药。
谢珩钰原是不愿每日到她屋里,承诺了在自己住处也能喝药,却被顾净言一口反驳:“看不见你喝药,我不会喝。”
“又非孩童,怎能如此胡闹。”谢珩钰皱眉,对她如此威胁极不赞同。
顾净言一向是个面皮颇厚的姑娘,听罢不痛不痒地耸了耸肩:“谢少卿不知晓,我一向是个胡闹的人。”
谢珩钰知晓她只是在换个方式关心自己,加之心中也对能每日见她而窃喜。一来二去地,两人竟就如此成了“病友”。
怀谷早晚端着两个药碗来,眼见谢珩钰从皱眉喝药再到与顾净言碰个碗再喝药的坦然,脸色也日渐好了起来,心中恨不得他就长留此地与顾姑娘成双成对。
顾净言对他心中的想法并不知晓,她并未觉得自己与谢珩钰有何逾矩之举。
谢珩钰虽是会来她房内喝药,但旁的时候却是不在此处的。两人每日才见不过两回,加起来说的话也不多。往往是她尚要说话,他便起身来告辞。
顾净言甚至气愤地想,他定是仗着自己伤病难以下榻,才会屡屡如此怯懦逃亡。
她自认上回说的话并无任何不妥。她确实不曾认为自己与谢珩钰的过去之事是什么大事。她至今不曾忆起自己是宋初曦时之事,且她亦坚信自己即便是想起了也改变不了自己如今只是顾净言的事实。
因此她与谢珩钰的缘分,不应当掺杂这样多的过去。
她只是她,是平陵军中斥候卫顾净言。倘若这堂堂大理寺少卿只是因着年幼之事与自己交好,甚至不辞劳苦跑到此处来救她,这会令她不知该如何是好。
顾净言一向是个性情洒脱的姑娘,却难得在此事上难以启齿,甚至有些害怕。可她还是鼓起勇气在那日问了出口。
可惜最终得出的答案,终归是有些伤人。
她本是不愿再与谢珩钰继续交好了。他既然分不清,那自然不能再让他糊涂下去。连同她自己,也不能这样糊涂下去。
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只是这一切,被阿炎轻巧的一句话而击碎了。
顾净言这些时日,总是会想起自己当年在云府头一回看见谢珩钰的时候。
魏人崇尚庄周,最爱风流,名门大家之士更是备受推崇。那日的谢珩钰一身素白水纹锦衣,坐如青竹。垂眸时面容端庄疏离,顺着额前往下看,他的眉峰轻扬,聚于鼻根,鼻唇一线,轮廓优美,难挑瑕疵。清清若水,浓比黛山,偏偏气质清冽如岚,举止贵雅,恰如其分。
她见过谢珩钰令人心驰的风华,所以她舍不得。舍不得他成了如今形销骨立,冷戾狠绝的模样。
于是她允了自己再一次妥协,就此糊涂地靠近,学着与他一样,分不清是恩是情地希冀他的身子能好起来。
待到那日,她想自己是应当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他宣告,他们之间没有宋初曦,也没有那年元宵夜的遗恨与错过,仅仅只是她顾净言与谢珩钰。
是在洛京河边为顾净言笨拙变戏法的谢珩钰,与在冬夜新岁逗谢珩钰高兴变出银子来的顾净言。
前尘了了,莫再回首。
他们除去那段因果,尚有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