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关于他昏睡那阵子,童明轩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
似乎有些重要。
他回去时,陶燕归已经醒来。
麦冬打了热水给陶燕归醒神,见童明轩回来,她拧好帕子递给陶燕归,就要出去,“刚才厨娘就说饭菜已经做好了,就等着二少爷回来开饭,我这就去端过来。”
院子里的几个丫头婆子,会做的菜翻来覆去也就那几样,跟正八经的厨子厨娘是没法比的。
童明轩身为童家二少爷,不说千金万贵,那也是从小锦衣玉食养大的。跟着商队到处跑时,吃得差一些那倒没什么。要是在家还要委屈自己的五脏庙,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没吃几天,童明轩就按捺不住了,让石安从外面招了个厨娘。
陶燕归吃了新厨娘做的菜,也是觉得味道好,不比之前大厨房那边送来的差。再者,她敏锐地意识到,童明轩吃不惯院里丫头们自己做的菜,心中隐有愧意。毕竟是她提出这个法子,起初他就说要再找一个厨娘。
童明轩从外面回来,身上带了一身寒气,看着陶燕归擦完脸将脸帕放回水盆中,他走过去拧出来也擦了把脸,感觉舒服许多。
陶燕归大约是有些习惯他这样了,动辄用她使用过的东西,先前拦了几次,他不听劝,也就由着他去了。
正吃着饭,童明轩突然想起刚才他在玉清阁的所见所闻,筷子稍顿,夹了一片清炒莴苣放在陶燕归碗中,“莴苣吃着爽口,你多吃些。”
陶燕归看着碗中多出来的莴苣,下意识抬头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只夹起吃掉。
不过,等他再次将筷子伸过来时,陶燕归把手半掩着碗口,为难道:“相公自己吃就好了,我自己可以夹。”
从小到大,哪怕是麦冬,都没给她夹过几次菜。
童明轩被拒也不觉得难堪,顺势收回手自己吃掉,问她:“喜欢吃羊肉吗?明日吃涮锅子?”
“涮锅子?”陶燕归看他。
浔阳城养羊的并不多,羊肉贵,寻常百姓家是吃不起的。哪怕是陶家这样稍微有几个钱财的,一年到头,陶燕归也吃不上几次羊肉。
羊肉的滋味,那自然是好的。炖羊肉时,加上黄芪或是当归,对身体极为滋补。
不过,涮锅子是何物,陶燕归从来没吃过,也没听过。
童明轩放下筷子,在桌子上虚虚比划一下,“一种专门用的锅,可以生火,有这么大。”
陶燕归没见过,听他的描述也想象不出,一脸懵懂。
童明轩笑:“在外经商时偶然看见,特意带回来几个,你没见过很正常。明日我叫人弄好,你就知道了。”
说到这儿,有一个念头浮现在他脑中。
涮锅子是个不错的商机,若是能请铁匠打制一批锅炉,投入酒楼中,定能赚到不少。不过......
想到做酒楼一家独大的曹家,童明轩就有些头疼了。
生意场有生意场上的规矩,各大商户,不管背地竞争如何,明面上还是基本保持相安无事。地盘的划分,虽没有白纸黑字为据,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则。
童家是家大业大,可浔阳城这样大的地方,家大业大的可不止童家一户。童家一直以经营各种布匹瓷器生意为主,若是贸然插手酒楼生意,必然要得罪曹家。
当然,这只是一闪而过的想法,很快就被童明轩略过了。
*
饭后,陶燕归去隔壁换洗室洗澡,童明轩无事可做,就坐在梳妆台前摆弄首饰。
与他第一次注意到这个梳妆台时相比,现在充盈了许多。钗子簪子耳饰手镯,各种大大小小的首饰,少说也有二三十件。
平常都是麦冬负责打理,一件一件地按照用途分别归纳在几个小屉子里。整齐明了。
今日刚买回来的一对珠花和两副耳饰也归纳完毕。
看着仍然算得上空荡的小屉,童明轩有一种任重道远的感觉。
等陶燕归洗了澡绞干头发出来,已经过了亥时。平日这个时间,差不多该睡着了。
“带回来的那些燕窝,要不要拿两盒给娘?”陶燕归本想先问要不要拿给祖母和母亲,略微一想,相公和姨娘的关系更亲近些,就转了口。
童明轩想也没想就说:“不用,娘那儿不缺燕窝,你自己留下吃。”
先前忘了这事,他是个有家室的人了,女子家多吃些燕窝对身体好,他不爱吃燕窝熬出来腻乎乎的口感,听雨轩就没准备。
他准备回头亲自去采买些。
陶燕归又问:“那祖母和母亲那边呢?”
“总不好空手过去。”她补充道。
姨娘这边是因为亲近,说不讲究那些客套,便是真的不讲究客套。陶老夫人和大夫人就不同了,若是不讲究些,那就叫失礼了。
原先童明轩出门跑商队,回来时通常会带些稀罕布料回来分给家中女眷,譬如蜀锦,还有地方特色丝织品。
听陶燕归这样一提,童明轩想了想,道:“那就各送一盒燕窝,明儿一早我再让石安去五芳斋买些糕点,你一道带过去。祖母爱吃枣泥酥,母亲那边就送茯苓夹饼。”
“余下的两盒燕窝你拿给厨娘,让她每天给你炖一盅。”
关伊婕是个怪脾气的,童明轩给她送金银玉饰,布料丝织,她欣然接受。要是给她送吃的,她就不大乐意了。她想吃什么,自己就叫人做或是出门买了,哪里需要儿子眼巴巴送过来。
童明轩知道这一点,就没把她算上。
“嗯,知道了。”陶燕归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应了一声。
童明轩拿好换洗衣物,走到床边俯身在她脸上亲了亲,好笑道:“困就先睡吧,不用等我。”
他走后,陶燕归迷茫地眨了眨眼睛,往被子里缩了缩闭眼睡觉。
她原本也没打算等他呀。
*
“这么多?”陶燕归看着石安拎进来两摞包裹,不由小声惊呼。
麦冬见状,赶紧搭把手,接过去放在桌子上。
她深深吸了两口气,咧嘴笑问:“怎么买了这么多糕点,隔着油纸都能闻到香味。”
石安夸张地拍着胸口喘气,摆了摆手,“全是少爷吩咐让买的,少爷一大早就来敲门,让我赶着头一锅。这才只有一半的品种呢,要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实在拿不下,还要买更多。”
麦冬已经解开将包裹串成一摞的细麻绳,念着包裹上红纸的字:“茯,绿,脩,滇,艾......”
“啥意思啊?看不懂。”麦冬与陶燕归对视一眼,又看向石安。
石安清清嗓子,一本正经解释:“茯,茯苓夹饼,绿,绿豆糕,脩,嗯,是个糕点的简称,滇,哎这个好,这个我知道,滇南风味饼。”
其实他也不大清楚,笑着挠挠头,“五芳斋的糕点实在是太多了,我知道的没几样。”
童明轩很少吃这些东西,偶尔买了,也是吩咐石安买给童老夫人和大夫人的。
陶燕归看到有两个“茯”字,就问:“这怎么有两包一样的?”
“哦,少爷说了,除了一包茯苓夹饼,一包枣泥酥,其他的都留下,少奶奶尝个鲜。要是吃中了哪个,下回再买。”石安回答得响亮。
陶燕归微抿双唇,一面觉得童明轩体贴,一面又觉得这样过于铺张浪费。
一二三......八包糕点,哪怕是当饭吃,也吃不了这些。
她不知道关伊婕的性子,去见过童老夫人和大夫人后,带上两包糕点又去了玉清阁。
昨晚童明轩是说过不需要带东西,可陶燕归要是真的空手过来了,心里总有些不踏实,担心姨娘或是别的什么人多想。
“坐吧,你站着干什么,还要我仰着脖子跟你说话不成。”关伊婕原本是斜倚在塌上,手里拿着本书,手边盘子里还有丫鬟剥好的橘子。见陶燕归进来,她放下书,微微调了下姿势。
陶燕归几乎快要习惯了姨娘说话的态度,完全没有起初的紧张多疑,左思右想自己又是哪里惹姨娘不高兴了。
她坦然坐下。心中却有疑惑,凳子比塌高,她哪怕坐下了,姨娘似乎还是得抬头......
麦冬左右看了一下,将糕点放在圆桌上,脚步轻轻,努力不引起姨娘的关注。
她能感受到,自打那次绢花的事,姨娘就看不惯自己。打骂说教不至于,不过姨娘每次把视线落在她身上时,她都忍不住头皮发紧。
其实,姨娘能不能看她如何,麦冬不在乎,她以后做事小心些,避着点就好了。起码关姨娘对她家小姐还是不错的,不管好不好听,向来是有话就说,比陶夫人强多了。
“那是什么?”关伊婕下巴微抬,瞥了一眼桌上的包裹。
陶燕归道:“是芝麻酥和马蹄糕,今早买的,送来给姨娘尝尝。”
关伊婕面上不见笑意,冷哼一声,“明轩叫你送来的?”
“不是。”这意味不明的一声冷哼,让陶燕归有些紧张。
玉清阁有个会做糕点的厨娘,做出来的糕点虽没有外面卖的花样多,味道还是不错的。关伊婕最喜欢刚出锅热乎乎的糕点,闻着香,吃起来更是软糯香甜。
早上买的糕点,放到这个时候都不知道凉成什么样子了。又冷又硬的糕点,真不知如何入口。
似乎有些重要。
他回去时,陶燕归已经醒来。
麦冬打了热水给陶燕归醒神,见童明轩回来,她拧好帕子递给陶燕归,就要出去,“刚才厨娘就说饭菜已经做好了,就等着二少爷回来开饭,我这就去端过来。”
院子里的几个丫头婆子,会做的菜翻来覆去也就那几样,跟正八经的厨子厨娘是没法比的。
童明轩身为童家二少爷,不说千金万贵,那也是从小锦衣玉食养大的。跟着商队到处跑时,吃得差一些那倒没什么。要是在家还要委屈自己的五脏庙,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没吃几天,童明轩就按捺不住了,让石安从外面招了个厨娘。
陶燕归吃了新厨娘做的菜,也是觉得味道好,不比之前大厨房那边送来的差。再者,她敏锐地意识到,童明轩吃不惯院里丫头们自己做的菜,心中隐有愧意。毕竟是她提出这个法子,起初他就说要再找一个厨娘。
童明轩从外面回来,身上带了一身寒气,看着陶燕归擦完脸将脸帕放回水盆中,他走过去拧出来也擦了把脸,感觉舒服许多。
陶燕归大约是有些习惯他这样了,动辄用她使用过的东西,先前拦了几次,他不听劝,也就由着他去了。
正吃着饭,童明轩突然想起刚才他在玉清阁的所见所闻,筷子稍顿,夹了一片清炒莴苣放在陶燕归碗中,“莴苣吃着爽口,你多吃些。”
陶燕归看着碗中多出来的莴苣,下意识抬头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只夹起吃掉。
不过,等他再次将筷子伸过来时,陶燕归把手半掩着碗口,为难道:“相公自己吃就好了,我自己可以夹。”
从小到大,哪怕是麦冬,都没给她夹过几次菜。
童明轩被拒也不觉得难堪,顺势收回手自己吃掉,问她:“喜欢吃羊肉吗?明日吃涮锅子?”
“涮锅子?”陶燕归看他。
浔阳城养羊的并不多,羊肉贵,寻常百姓家是吃不起的。哪怕是陶家这样稍微有几个钱财的,一年到头,陶燕归也吃不上几次羊肉。
羊肉的滋味,那自然是好的。炖羊肉时,加上黄芪或是当归,对身体极为滋补。
不过,涮锅子是何物,陶燕归从来没吃过,也没听过。
童明轩放下筷子,在桌子上虚虚比划一下,“一种专门用的锅,可以生火,有这么大。”
陶燕归没见过,听他的描述也想象不出,一脸懵懂。
童明轩笑:“在外经商时偶然看见,特意带回来几个,你没见过很正常。明日我叫人弄好,你就知道了。”
说到这儿,有一个念头浮现在他脑中。
涮锅子是个不错的商机,若是能请铁匠打制一批锅炉,投入酒楼中,定能赚到不少。不过......
想到做酒楼一家独大的曹家,童明轩就有些头疼了。
生意场有生意场上的规矩,各大商户,不管背地竞争如何,明面上还是基本保持相安无事。地盘的划分,虽没有白纸黑字为据,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规则。
童家是家大业大,可浔阳城这样大的地方,家大业大的可不止童家一户。童家一直以经营各种布匹瓷器生意为主,若是贸然插手酒楼生意,必然要得罪曹家。
当然,这只是一闪而过的想法,很快就被童明轩略过了。
*
饭后,陶燕归去隔壁换洗室洗澡,童明轩无事可做,就坐在梳妆台前摆弄首饰。
与他第一次注意到这个梳妆台时相比,现在充盈了许多。钗子簪子耳饰手镯,各种大大小小的首饰,少说也有二三十件。
平常都是麦冬负责打理,一件一件地按照用途分别归纳在几个小屉子里。整齐明了。
今日刚买回来的一对珠花和两副耳饰也归纳完毕。
看着仍然算得上空荡的小屉,童明轩有一种任重道远的感觉。
等陶燕归洗了澡绞干头发出来,已经过了亥时。平日这个时间,差不多该睡着了。
“带回来的那些燕窝,要不要拿两盒给娘?”陶燕归本想先问要不要拿给祖母和母亲,略微一想,相公和姨娘的关系更亲近些,就转了口。
童明轩想也没想就说:“不用,娘那儿不缺燕窝,你自己留下吃。”
先前忘了这事,他是个有家室的人了,女子家多吃些燕窝对身体好,他不爱吃燕窝熬出来腻乎乎的口感,听雨轩就没准备。
他准备回头亲自去采买些。
陶燕归又问:“那祖母和母亲那边呢?”
“总不好空手过去。”她补充道。
姨娘这边是因为亲近,说不讲究那些客套,便是真的不讲究客套。陶老夫人和大夫人就不同了,若是不讲究些,那就叫失礼了。
原先童明轩出门跑商队,回来时通常会带些稀罕布料回来分给家中女眷,譬如蜀锦,还有地方特色丝织品。
听陶燕归这样一提,童明轩想了想,道:“那就各送一盒燕窝,明儿一早我再让石安去五芳斋买些糕点,你一道带过去。祖母爱吃枣泥酥,母亲那边就送茯苓夹饼。”
“余下的两盒燕窝你拿给厨娘,让她每天给你炖一盅。”
关伊婕是个怪脾气的,童明轩给她送金银玉饰,布料丝织,她欣然接受。要是给她送吃的,她就不大乐意了。她想吃什么,自己就叫人做或是出门买了,哪里需要儿子眼巴巴送过来。
童明轩知道这一点,就没把她算上。
“嗯,知道了。”陶燕归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应了一声。
童明轩拿好换洗衣物,走到床边俯身在她脸上亲了亲,好笑道:“困就先睡吧,不用等我。”
他走后,陶燕归迷茫地眨了眨眼睛,往被子里缩了缩闭眼睡觉。
她原本也没打算等他呀。
*
“这么多?”陶燕归看着石安拎进来两摞包裹,不由小声惊呼。
麦冬见状,赶紧搭把手,接过去放在桌子上。
她深深吸了两口气,咧嘴笑问:“怎么买了这么多糕点,隔着油纸都能闻到香味。”
石安夸张地拍着胸口喘气,摆了摆手,“全是少爷吩咐让买的,少爷一大早就来敲门,让我赶着头一锅。这才只有一半的品种呢,要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实在拿不下,还要买更多。”
麦冬已经解开将包裹串成一摞的细麻绳,念着包裹上红纸的字:“茯,绿,脩,滇,艾......”
“啥意思啊?看不懂。”麦冬与陶燕归对视一眼,又看向石安。
石安清清嗓子,一本正经解释:“茯,茯苓夹饼,绿,绿豆糕,脩,嗯,是个糕点的简称,滇,哎这个好,这个我知道,滇南风味饼。”
其实他也不大清楚,笑着挠挠头,“五芳斋的糕点实在是太多了,我知道的没几样。”
童明轩很少吃这些东西,偶尔买了,也是吩咐石安买给童老夫人和大夫人的。
陶燕归看到有两个“茯”字,就问:“这怎么有两包一样的?”
“哦,少爷说了,除了一包茯苓夹饼,一包枣泥酥,其他的都留下,少奶奶尝个鲜。要是吃中了哪个,下回再买。”石安回答得响亮。
陶燕归微抿双唇,一面觉得童明轩体贴,一面又觉得这样过于铺张浪费。
一二三......八包糕点,哪怕是当饭吃,也吃不了这些。
她不知道关伊婕的性子,去见过童老夫人和大夫人后,带上两包糕点又去了玉清阁。
昨晚童明轩是说过不需要带东西,可陶燕归要是真的空手过来了,心里总有些不踏实,担心姨娘或是别的什么人多想。
“坐吧,你站着干什么,还要我仰着脖子跟你说话不成。”关伊婕原本是斜倚在塌上,手里拿着本书,手边盘子里还有丫鬟剥好的橘子。见陶燕归进来,她放下书,微微调了下姿势。
陶燕归几乎快要习惯了姨娘说话的态度,完全没有起初的紧张多疑,左思右想自己又是哪里惹姨娘不高兴了。
她坦然坐下。心中却有疑惑,凳子比塌高,她哪怕坐下了,姨娘似乎还是得抬头......
麦冬左右看了一下,将糕点放在圆桌上,脚步轻轻,努力不引起姨娘的关注。
她能感受到,自打那次绢花的事,姨娘就看不惯自己。打骂说教不至于,不过姨娘每次把视线落在她身上时,她都忍不住头皮发紧。
其实,姨娘能不能看她如何,麦冬不在乎,她以后做事小心些,避着点就好了。起码关姨娘对她家小姐还是不错的,不管好不好听,向来是有话就说,比陶夫人强多了。
“那是什么?”关伊婕下巴微抬,瞥了一眼桌上的包裹。
陶燕归道:“是芝麻酥和马蹄糕,今早买的,送来给姨娘尝尝。”
关伊婕面上不见笑意,冷哼一声,“明轩叫你送来的?”
“不是。”这意味不明的一声冷哼,让陶燕归有些紧张。
玉清阁有个会做糕点的厨娘,做出来的糕点虽没有外面卖的花样多,味道还是不错的。关伊婕最喜欢刚出锅热乎乎的糕点,闻着香,吃起来更是软糯香甜。
早上买的糕点,放到这个时候都不知道凉成什么样子了。又冷又硬的糕点,真不知如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