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的旷野上,遍布嶙峋碎石,干涸的不长任何草木。
天空中滚滚血云翻涌,刺骨的寒风掠过,一盏孤灯随风在旷野上无助地摇晃着。
孤灯下,拾夜与一个骨瘦如柴的老者面对面坐着。两人手上各拿着两三节骨头,认真地讲着价。
“如何?是好东西吧,这可是人间君王的骨殖,绝对难得!”拾夜一脸得意地吆喝着。
对面的老者听到拾夜的话后,他那张快要皱在一起的脸,极不明显地皱了皱:“东西倒是真的……只是,这颜色怎么有点黑呀?”
“呃——”拾夜看着那些被她从火堆里捡出来的骨头,硬着头皮,搜刮肚肠地开始编理由。
“那个……加工的时候,火候可能稍微大了那么一丁点。”
拾夜生怕老者改变主意,极力辩解,郑重强调道:“绝对不会影响使用啊!”
闻言,老者将手中的骨殖又细细摸索了一遍,终是点了点头,道:“行罢,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多我再加一道染色的工序。”
见老者松口,拾夜立刻喜出望外,趁机试探道:“那我要的东西……”
“给你了!”
老者从身后掏出一支骨笛,递给了拾夜。然后,极不耐地摆摆手道:“拿走,拿走!别再烦我!”
拾夜伸手接过那支骨笛,立马放进了自己的衣袖里。
赚到手的东西,只有落袋才能为安。
钱货两清,拾夜起身和老者告辞。
数十丈外的一辆马车上,少年正百无聊赖地逗弄着一只刚刚捉到的渡鸦。
他有心想要研究一番,这只渡鸦在这阴森荒凉的旷野上,究竟是靠什么生存下去的。
可就当他准备掰开鸟嘴时,拾夜正好回来。
她看着少年掰开渡鸦的鸟喙,冷冷问道:“你很无聊吗?”
少年闻言,只好悻悻地将渡鸦放走,端正地坐好。
拾夜翻身上了马车,拉车的两匹骏马,便自动迈着步伐想着旷野之外走去。
车厢内,拾夜从袖中掏出骨笛,借着车顶上镶嵌的夜明珠发出的柔光,仔细地观瞧着。
骨笛的做工简单,通体只用一根骨头削制,素净的没有任何纹饰。
少年瞥了一眼拾夜手上的骨笛,有些不以为然道:“这就是你费了老半天劲,才弄来的骨妖笛。”
拾夜把玩着手中的骨笛,轻笑道:“你可别小看这支笛子,用它吹出的曲子,可是能召唤出亡灵以供驱使。”
说着,拾夜将手中的骨笛放在唇边,轻轻吹了两个音调,试了试音色,而后叹道:“坛塗擅制笛,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做出不同作用的骨笛。为了这只笛子,我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少年听得出来,虽然刚刚拾夜只是吹了简单的两个音调,但这只骨妖笛确实不是凡品。
于是,他好奇地问:“坛塗那老头行踪飘忽不定,而且他很少将自己制作的骨笛赠予他人,你是如何从他手中换来的这只笛子?”
骨妖坛塗,乃是上古时期,黄帝与蚩尤在阪泉之野大战后,从那些死去无人埋葬的尸骨中,所孕育而生的妖怪。
由于是在死灵聚集之地,尸山血海中而生的妖怪。所以,他天生能通过自己的妖力,制作出召唤或者驱使死灵的骨笛,妖世将其称为“骨妖笛”。
面对少年投来的探究目光,拾夜朝他眨了眨眼,莞尔一笑道:“用商王的骨殖。”
说到商王骨殖,少年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拾夜跟小鱼的那桩买卖,居然是为了这个目的。
“用一颗定魂丹和一节摄魂香,就能换来一支骨妖笛。”拾夜转动着手中的骨笛,得意道,“这桩买卖,谁见了不得说我做的值!”
人间的帝王有神灵护佑,气运加身,等闲妖魔无法近身。而法力高强的大妖洞悉天道,自然也不会轻易冒着遭天谴的风险去刺杀君王。
因此,拾夜和小鱼的这桩卖,其实做得非常投机取巧。
拾夜想要骨妖笛,就要拿出譬如人间君王的骨殖这等珍稀材料,去跟骨妖坛塗交换。
但杀死人间帝王,必然要遭受天道的惩罚。这不划算,拾夜不会去冒这个险。
而小鱼,那个因怨念不散而出现的死灵,给了拾夜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她以实现小鱼的心愿为诱饵,用一颗定魂丹,让已死去的小鱼重现人间。并让小鱼再一次,经历和知晓自己的死亡过程。
在怨恨、不甘、憎恶、恐惧、以及死亡痛苦的折磨下,致使小鱼最终成为了“煞”。
煞是一种执念很深的邪祟。成为煞后的小鱼,必定会想要复仇。
这时,拾夜又用一节摄魂香,让小鱼顺利混进王宫。让她去迷惑参加宫宴的王公贵族,最后伺机放火烧死了那帮王公贵族。
而拾夜则趁机,捡走了商王的几根骨殖。
由于刺杀王的小鱼在那场大火之后,也跟着一起也烟消云散。而最终得利的拾夜,因为没有亲自动手,所以也不会遭受什么天谴。
整件事,做得可谓神不知,鬼不觉,天衣无缝。
少年靠坐在车厢一边,神情平静而疏离地看着拾夜,淡淡道:“厉害,你一开始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去帮那个死灵的对吗?”
少年问这个问题,并不是想为那个叫小鱼的死灵鸣屈,他只是好奇拾夜能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到何种地步。
马车缓缓地行驶在山路上。车厢内,夜明珠柔和的光晕映衬着拾夜嘴角扬起得薄凉弧度。
她没有回答少年的问题,只是低头仔细地擦拭着那支骨妖笛。
过了半晌,她才将手中的骨妖笛放在一旁,靠在车厢壁上,轻轻合上了双眼。
正当少年以为拾夜已经睡着之时,她才似是叹息一般,悠悠说道:“那是她的愿望。”
即使拼个魂飞魄散,也想要为自己报仇!
正是有这种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小鱼才能拉上那群王公贵族一起陪葬。
从见到她的第一面起,拾夜就知道,那是个心志异常坚定的姑娘。纵使千难万险,也不令其改志。
幽暗的天空渐渐远去,黎明时分两匹眼冒赤焰的骏马,终于将马车拉出了那片旷野。
旭日将升,天边也慢慢泛起了火红的霞光。
长风送走万里秋云,鸿雁留下孤寂长鸣,深秋已尽,冬日即将来临。
——————
妖怪的寿命相对于凡人而言,十分的漫长。以至于妖怪们候总是记不太清时间,也不在乎时间的流逝。
当凡人还在为了生活奔波劳碌时,拾夜和少年这两只妖怪却在无所事事地闲逛,一点也没有珍惜光阴的流逝。
至于他们为何要在人界到处闲逛?这一切就都要归功于妖世之王的那些激进属下。
现任的妖世之王刚即位不久,底下有些臣子为了向王表示忠诚,就准备为新王献上贺礼和投名状。
而最好的贺礼和投名状,有什么能比得过跟王争夺过王位的敌人,以及她子嗣的首级呢?
由于以上原因,少年自然也就成了现今妖世最炙手可热的猎杀目标。
拾夜是在一年前接下保护少年的这桩买卖。
当初毕方那只老火鸦领着少年来见她,她也没有想到毕方会请自己庇护少年。
那时,她还以为这会是个轻松的活,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完全没料到,妖世不长脑子来找她麻烦的家伙会那么多。
“唉~”拾夜越想越郁卒,干脆叫停了马车。
车厢外是一片茂密的山林。
如今时值深秋,树上的枯叶差不多都已落光,只有零星那么几片还在树枝上垂死挣扎。
树林的尽头,远远能瞧见几缕炊烟。看那样子,不远处应当有个村落或者城镇。
眼前的景致并不算好,拾夜也无心欣赏,于是就向着那炊烟的方向走去。
“这到哪儿了?”少年跟在拾夜的身后,冷静地四处打量着。
拾夜没去管他,只撂下一句:“管他是哪,走就对了。”而后,便径直朝着树林外走去。
二人走出树林,面前出现一处断崖,只有一条崎岖蜿蜒的下坡路通向远处的一座山城。
那座山城外围,城墙几乎是没有的。城内高低错落着一两千座房屋,有的崭新宏伟,有的破旧窄小,是座规模不小的城镇。
这座城几乎四面都环山,周遭草木葱茏,溪水奔流。让处于其中的城池,犹如群山环抱中的一颗玛瑙。
拾夜遥望着山下那座城,冷笑着评价道:“真是个好地方,天然的聚煞之地。”
少年顺着她的话音,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也默默地点了点头,道:“好重的阴邪之气,这城里还有活人吗?”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拾夜说罢,便顺着那条蜿蜒的林间小径,款步向着山下的城镇而去。
不到片刻,拾夜和少年就来到了城门前。
这座城门是由一个砖土垒砌的城楼,和两扇破旧的木制大门组成。
此时天还亮着,所以城门也大开着,拾夜和少年径直走入城内。
两人一进城,就发现城中弥漫着薄薄的灰雾,像是草木燃烧后的飞灰。
这雾气虽然很浓,但拾夜和少年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看清楚了前方笔直的长街上,两侧矗立的房屋前飘满了白幡。
眼前所见,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来人往。城内空荡荡,安静得可怕。
拾夜和少年沿着长街走了一阵,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从前方不远处传来。
脚步声多而杂,时急时缓,仿佛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朝他们这边走过来。
拾夜当即从袖中取出一把扇子,朝着面前的浓雾用力一挥。
瞬间,雾气就被一道强劲的飓风一分为二,向着两边退去。
而对面的人,同样也被这道飓风刮的东倒西歪,手中拿着的东西“叮铃哐啷”掉了一地。
“谁!谁!谁拽吾裤子?”
“来者何人?”
“老天爷呀!是人是鬼?”
拾夜和少年看着面前一堆惊慌失措的凡人,实在不好意思再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他们,以免他们再受惊吓。
“我们是过路的旅人。”拾夜以扇遮面回答道。
人群中,一个看着像是这伙人头领的中年男子,警惕地盯着拾夜和少年,扯着嗓子问道:“旅人?汝等是从何地而来?到此地又有何贵干?”
拾夜现编了一个合适的借口,回道:“我们刚从朝歌而来,回乡探亲的路上,途经此地。”
正说话间,人群中突然探出一个瘦小的少女,冲着少年和拾夜,细声细气地问道:“那两位在来的路上,可曾遇到吃人的妖怪?”
天空中滚滚血云翻涌,刺骨的寒风掠过,一盏孤灯随风在旷野上无助地摇晃着。
孤灯下,拾夜与一个骨瘦如柴的老者面对面坐着。两人手上各拿着两三节骨头,认真地讲着价。
“如何?是好东西吧,这可是人间君王的骨殖,绝对难得!”拾夜一脸得意地吆喝着。
对面的老者听到拾夜的话后,他那张快要皱在一起的脸,极不明显地皱了皱:“东西倒是真的……只是,这颜色怎么有点黑呀?”
“呃——”拾夜看着那些被她从火堆里捡出来的骨头,硬着头皮,搜刮肚肠地开始编理由。
“那个……加工的时候,火候可能稍微大了那么一丁点。”
拾夜生怕老者改变主意,极力辩解,郑重强调道:“绝对不会影响使用啊!”
闻言,老者将手中的骨殖又细细摸索了一遍,终是点了点头,道:“行罢,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多我再加一道染色的工序。”
见老者松口,拾夜立刻喜出望外,趁机试探道:“那我要的东西……”
“给你了!”
老者从身后掏出一支骨笛,递给了拾夜。然后,极不耐地摆摆手道:“拿走,拿走!别再烦我!”
拾夜伸手接过那支骨笛,立马放进了自己的衣袖里。
赚到手的东西,只有落袋才能为安。
钱货两清,拾夜起身和老者告辞。
数十丈外的一辆马车上,少年正百无聊赖地逗弄着一只刚刚捉到的渡鸦。
他有心想要研究一番,这只渡鸦在这阴森荒凉的旷野上,究竟是靠什么生存下去的。
可就当他准备掰开鸟嘴时,拾夜正好回来。
她看着少年掰开渡鸦的鸟喙,冷冷问道:“你很无聊吗?”
少年闻言,只好悻悻地将渡鸦放走,端正地坐好。
拾夜翻身上了马车,拉车的两匹骏马,便自动迈着步伐想着旷野之外走去。
车厢内,拾夜从袖中掏出骨笛,借着车顶上镶嵌的夜明珠发出的柔光,仔细地观瞧着。
骨笛的做工简单,通体只用一根骨头削制,素净的没有任何纹饰。
少年瞥了一眼拾夜手上的骨笛,有些不以为然道:“这就是你费了老半天劲,才弄来的骨妖笛。”
拾夜把玩着手中的骨笛,轻笑道:“你可别小看这支笛子,用它吹出的曲子,可是能召唤出亡灵以供驱使。”
说着,拾夜将手中的骨笛放在唇边,轻轻吹了两个音调,试了试音色,而后叹道:“坛塗擅制笛,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做出不同作用的骨笛。为了这只笛子,我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少年听得出来,虽然刚刚拾夜只是吹了简单的两个音调,但这只骨妖笛确实不是凡品。
于是,他好奇地问:“坛塗那老头行踪飘忽不定,而且他很少将自己制作的骨笛赠予他人,你是如何从他手中换来的这只笛子?”
骨妖坛塗,乃是上古时期,黄帝与蚩尤在阪泉之野大战后,从那些死去无人埋葬的尸骨中,所孕育而生的妖怪。
由于是在死灵聚集之地,尸山血海中而生的妖怪。所以,他天生能通过自己的妖力,制作出召唤或者驱使死灵的骨笛,妖世将其称为“骨妖笛”。
面对少年投来的探究目光,拾夜朝他眨了眨眼,莞尔一笑道:“用商王的骨殖。”
说到商王骨殖,少年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拾夜跟小鱼的那桩买卖,居然是为了这个目的。
“用一颗定魂丹和一节摄魂香,就能换来一支骨妖笛。”拾夜转动着手中的骨笛,得意道,“这桩买卖,谁见了不得说我做的值!”
人间的帝王有神灵护佑,气运加身,等闲妖魔无法近身。而法力高强的大妖洞悉天道,自然也不会轻易冒着遭天谴的风险去刺杀君王。
因此,拾夜和小鱼的这桩卖,其实做得非常投机取巧。
拾夜想要骨妖笛,就要拿出譬如人间君王的骨殖这等珍稀材料,去跟骨妖坛塗交换。
但杀死人间帝王,必然要遭受天道的惩罚。这不划算,拾夜不会去冒这个险。
而小鱼,那个因怨念不散而出现的死灵,给了拾夜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她以实现小鱼的心愿为诱饵,用一颗定魂丹,让已死去的小鱼重现人间。并让小鱼再一次,经历和知晓自己的死亡过程。
在怨恨、不甘、憎恶、恐惧、以及死亡痛苦的折磨下,致使小鱼最终成为了“煞”。
煞是一种执念很深的邪祟。成为煞后的小鱼,必定会想要复仇。
这时,拾夜又用一节摄魂香,让小鱼顺利混进王宫。让她去迷惑参加宫宴的王公贵族,最后伺机放火烧死了那帮王公贵族。
而拾夜则趁机,捡走了商王的几根骨殖。
由于刺杀王的小鱼在那场大火之后,也跟着一起也烟消云散。而最终得利的拾夜,因为没有亲自动手,所以也不会遭受什么天谴。
整件事,做得可谓神不知,鬼不觉,天衣无缝。
少年靠坐在车厢一边,神情平静而疏离地看着拾夜,淡淡道:“厉害,你一开始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去帮那个死灵的对吗?”
少年问这个问题,并不是想为那个叫小鱼的死灵鸣屈,他只是好奇拾夜能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到何种地步。
马车缓缓地行驶在山路上。车厢内,夜明珠柔和的光晕映衬着拾夜嘴角扬起得薄凉弧度。
她没有回答少年的问题,只是低头仔细地擦拭着那支骨妖笛。
过了半晌,她才将手中的骨妖笛放在一旁,靠在车厢壁上,轻轻合上了双眼。
正当少年以为拾夜已经睡着之时,她才似是叹息一般,悠悠说道:“那是她的愿望。”
即使拼个魂飞魄散,也想要为自己报仇!
正是有这种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小鱼才能拉上那群王公贵族一起陪葬。
从见到她的第一面起,拾夜就知道,那是个心志异常坚定的姑娘。纵使千难万险,也不令其改志。
幽暗的天空渐渐远去,黎明时分两匹眼冒赤焰的骏马,终于将马车拉出了那片旷野。
旭日将升,天边也慢慢泛起了火红的霞光。
长风送走万里秋云,鸿雁留下孤寂长鸣,深秋已尽,冬日即将来临。
——————
妖怪的寿命相对于凡人而言,十分的漫长。以至于妖怪们候总是记不太清时间,也不在乎时间的流逝。
当凡人还在为了生活奔波劳碌时,拾夜和少年这两只妖怪却在无所事事地闲逛,一点也没有珍惜光阴的流逝。
至于他们为何要在人界到处闲逛?这一切就都要归功于妖世之王的那些激进属下。
现任的妖世之王刚即位不久,底下有些臣子为了向王表示忠诚,就准备为新王献上贺礼和投名状。
而最好的贺礼和投名状,有什么能比得过跟王争夺过王位的敌人,以及她子嗣的首级呢?
由于以上原因,少年自然也就成了现今妖世最炙手可热的猎杀目标。
拾夜是在一年前接下保护少年的这桩买卖。
当初毕方那只老火鸦领着少年来见她,她也没有想到毕方会请自己庇护少年。
那时,她还以为这会是个轻松的活,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完全没料到,妖世不长脑子来找她麻烦的家伙会那么多。
“唉~”拾夜越想越郁卒,干脆叫停了马车。
车厢外是一片茂密的山林。
如今时值深秋,树上的枯叶差不多都已落光,只有零星那么几片还在树枝上垂死挣扎。
树林的尽头,远远能瞧见几缕炊烟。看那样子,不远处应当有个村落或者城镇。
眼前的景致并不算好,拾夜也无心欣赏,于是就向着那炊烟的方向走去。
“这到哪儿了?”少年跟在拾夜的身后,冷静地四处打量着。
拾夜没去管他,只撂下一句:“管他是哪,走就对了。”而后,便径直朝着树林外走去。
二人走出树林,面前出现一处断崖,只有一条崎岖蜿蜒的下坡路通向远处的一座山城。
那座山城外围,城墙几乎是没有的。城内高低错落着一两千座房屋,有的崭新宏伟,有的破旧窄小,是座规模不小的城镇。
这座城几乎四面都环山,周遭草木葱茏,溪水奔流。让处于其中的城池,犹如群山环抱中的一颗玛瑙。
拾夜遥望着山下那座城,冷笑着评价道:“真是个好地方,天然的聚煞之地。”
少年顺着她的话音,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也默默地点了点头,道:“好重的阴邪之气,这城里还有活人吗?”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拾夜说罢,便顺着那条蜿蜒的林间小径,款步向着山下的城镇而去。
不到片刻,拾夜和少年就来到了城门前。
这座城门是由一个砖土垒砌的城楼,和两扇破旧的木制大门组成。
此时天还亮着,所以城门也大开着,拾夜和少年径直走入城内。
两人一进城,就发现城中弥漫着薄薄的灰雾,像是草木燃烧后的飞灰。
这雾气虽然很浓,但拾夜和少年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看清楚了前方笔直的长街上,两侧矗立的房屋前飘满了白幡。
眼前所见,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来人往。城内空荡荡,安静得可怕。
拾夜和少年沿着长街走了一阵,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从前方不远处传来。
脚步声多而杂,时急时缓,仿佛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朝他们这边走过来。
拾夜当即从袖中取出一把扇子,朝着面前的浓雾用力一挥。
瞬间,雾气就被一道强劲的飓风一分为二,向着两边退去。
而对面的人,同样也被这道飓风刮的东倒西歪,手中拿着的东西“叮铃哐啷”掉了一地。
“谁!谁!谁拽吾裤子?”
“来者何人?”
“老天爷呀!是人是鬼?”
拾夜和少年看着面前一堆惊慌失措的凡人,实在不好意思再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他们,以免他们再受惊吓。
“我们是过路的旅人。”拾夜以扇遮面回答道。
人群中,一个看着像是这伙人头领的中年男子,警惕地盯着拾夜和少年,扯着嗓子问道:“旅人?汝等是从何地而来?到此地又有何贵干?”
拾夜现编了一个合适的借口,回道:“我们刚从朝歌而来,回乡探亲的路上,途经此地。”
正说话间,人群中突然探出一个瘦小的少女,冲着少年和拾夜,细声细气地问道:“那两位在来的路上,可曾遇到吃人的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