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就在玉京四下张望,焦急地寻找那个与卫熠相像的流民少年时,忽然听见头顶城楼上一声炸喊——
“不好了!有贼匪!”
甄玉京骇得一跳。
继尔心头窜起一股火,仰面望去,只见城门一侧的望楼上,值岗的烽侯大概是个新兵,门外这么多流民,竟不管不顾直接喊了出来。
这些守城的兵士没怎么见过马匪,可流民们却是早被马匪吓破了胆的,一听有匪,刚刚排好的队伍尖叫惊呼着,你推我搡地朝城门内涌去。
甄玉京瞬间便被人流裹挟。耳中听到橙叶在后面惊呼,不知是否被人踩踏,她回头想拉住她,可是人流将她死死夹住,竟连扭头也做不到。
人群中呼喝尖叫,脚下也传来隐隐约约的震动,玉京一颗心猛地提起来。
她人没到城上,一会儿就算大车能暂时阻慢马匪,可若是城上守军无人射箭,等到马匪通过路障,再就没有任何东西能拦住他们了!
甄玉京焦急地往门内挤。
她要赶紧上城去!她望着右手边只有丈许远的墙根。
她知道那里有条小路可以绕上城墙,只可惜她的力气实在微弱,怎么也挤不过去,竟是眼睁睁地看着它无法靠近。
忽然玉京看到露出一截的拦门栓,粗大的木头早被雨水和虫蚁蛀 烂,尖头木屑一看就很扎手,但现在却是她唯一可以借力的东西。
玉京奋力伸出手,几次想去抓它,可就是够不到。眼看自己就要被挤进城门错过唯一可以上城的路,忽然之间,不知是谁,蓦地伸手,抓住她双肩用力一提。
玉京只觉身子腾空,只稍稍一转,便贴着城墙摔了出去。
粗砺的石砖擦破了她手背,坚硬的地面撞疼了她肩腿,可她顾不得看一眼,咬牙挺起身,回头寻找。
可眼前只有滚滚人潮,根本无法辩认刚才是谁在危急关头将她托出急流。
玉京盯着人潮看了几眼,却也不敢多耽,勉力站起身,提裙便朝城上疾走。
城上军卒已从最初的震骇中反应过来,但因校尉不在,兵卒们无人指挥,竟如无头苍蝇般在城头乱跑乱撞。
城下,已能听到震天动地的马蹄声。
玉京扑向正对着自己的女墙垛口,映入眼帘的,除了被激起的漫天黄尘,就是那一片如蝗蚁般,黑压压地快速逼近的马匪。
这群人骑着快马,口中发出尖利的呼哨,手上高举的利刃在冬日暖阳下,射出明晃晃的寒光。
玉京焦急地探头往城下张望,城门处一片惊呼人头攒动,根本看不清三叔和橙叶他们的所在。
她急切地盯着越来越近的马匪,他们的前锋已冲到大车跟前,虽然受阻,但并没有混乱。就像奔涌的山洪被河道中的大石自然分成几股,有条不紊地减缓速度,流过阻碍,便又疯狂加速。
“射箭啊!”她忍不住大声提醒,可是周遭无人响应。
沂州多年未经兵戈,守城军备松驰,连兵卒都多是老弱。
此刻,城上军卒也俱被盗匪的气势吓破了胆,所有人就那样呆楞楞地张望着。
就在一片寂静之时,忽然玉京听到一声清冽的厉斥:“放箭!!”
她骇然回头,只见方才消失在城下的那个少年身手敏捷,正从刚才她登城的小道高高跃入。
“放箭!叫你们放箭!!”
他凶悍地叫嚷,可所有人都楞怔怔地,他心急地冲向左近的一个垛口,野蛮地一肩扛开堵在垛口的一名士卒,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长弓,行云流水般抽箭搭弓,一脚蹬在跺口,身体后倾,弓开满月,“嗖”地便放出一箭。
他甚至连眼睛都没向下看一眼。
玉京急忙趴到女墙向下看,却正看见那些正在绕过路障的马匪中,有人应弦而倒,后面奔冲的马匹受到惊吓,前后踩踏,顿时引起一阵混乱。
那少年连珠似地放箭,竟是箭无虚发,马匪很快便乱成一团。
玉京见军卒们仍是不动,急得大喊:“放箭啊!再不放箭,马匪冲进城内,一家老小就都保不住了!”
似是听清了她的话,众老弱军卒忽然一下醒过神来。
所有人都记起,自己的家人都在城中,断不能让这些马匪冲进去。
刹时间,城头气势转换,军卒们相互呼喝着皆开始弯弓射箭。
而城下的马匪也毫不示弱,骑在马上,将箭如雨幕一般朝城上射来。
好在马匪们距离城门尚有距离,以下击上,箭矢纷纷半道坠落。但马匹奔冲速度极快,若不能及时遏阻,那些匪徒转瞬可至门下。
玉京焦急地张望着,城上已射出几波箭,所有人的箭壶里所余箭矢均已不多。
她眼风四扫,发现数步之外靠墙处有一大木桶,桶里尚有一捆一捆的箭。她弯下腰,朝着箭桶跑去,可没跑出几步,耳边先听到一声尖锐的哨响。
她从未听过这样的声音,下意识地停下步子,抬手捂耳。
箭雨便是在此时顷刻而至。
她不是没有见过射箭,可站在高台上观看射艺,与身置雨幕般的流箭下,根本不是一回事。
玉京惊呆了,她扭回头,清亮双眸中密密映出仿佛突然出现在空中的如蝗的箭雨。
还有那个,突然不顾一切地朝她冲过来的流民少年。
“回避!”他朝众人大喝,人已至她身前。
玉京眼前忽地一暗,整个身子已被大力卷起,腾空朝外摔出去。
耳边听见一阵嗖嗖声响,有人高声惨呼,似是中了箭。
天地颠倒,身周一片混乱,数不清的利箭破空的锐响,好像箭箭都要射在她身上。
脑海里已是一片空白,玉京觉得身子在半空中翻滚旋转,很快重重地摔在地上,头撞到木桶,瞬间便晕了过去。
也不知晕了多久,她被一阵嘈杂的声音唤醒。
“放箭放箭!放放放!!给老子射死他们!!!”炸雷似的声音像是隔着一层膜,从不远处传来。
玉京蓦地睁开眼。
浑身疼痛,背后一片冰凉。她怔了片刻,突然想起什么,忙将自己上下看看。
虽然疼痛欲裂,但并没有受伤。
而她自己果然还在城楼上,不知为何,竟是倚靠冰冷的墙砖坐着。
“快射!快射!都楞着装死么?!”前面又传来谢贞吉的骂声。
玉京的视线被面前这个扎满箭的大木桶挡住,她竭力动了动身子,扶着石墙站起身。
前面的女墙边,谢贞吉正按着剑站在城头破口大骂:“个娘老子的,敢抢到我沂州城来了!给老子射死他们!今天不放倒他们老子的‘谢’字倒过来写!!”
玉京诧异地望着他。
她认识谢贞吉多年,很清楚老谢的为人。便是平常街坊打架闹事,都能吓得他绕道而行。别说城头御敌。
玉京提裙快步走到女墙下,从垛口朝外望,果然,底下哪里还有马匪的影子?倒是城外缓坡的尽头,似乎还有匪徒退走溅起的滚滚黄尘。
所以,那伙气势汹汹的马匪已经逃走了,是谁退的敌?该不会……
“咦?这不是甄大姑娘吗!”老谢一转眼看见玉京,打着雷似地朝她走过来。
玉京耳膜一阵生疼,却不得不侧过身,向他款款见礼:“校尉大人。”
谢贞吉将甄玉京打量了几眼。
一向飘飘如仙的甄玉京今日显然遭了不少罪。衣裙上尽是灰尘泥渍,因梳着编发双髻,现下幕篱失落,发髻松散却又不曾垂落,便显得更为狼狈。
可即使如此,甄玉京依然行止谨当,不失大家闺秀的身份。便是京中高门公府的千金,也未必能如她这般镇定。
老谢羡慕地点了下头,瓮声瓮气道:“你怎地在这里?你家叔伯和阿兄都在满大街寻你哩!”
他显然刚刚才来,连藏身在木桶后的玉京都没有发现。
“你!”老谢扭头指了一个老兵:“快去街上寻甄府的三老爷,说他家大姑娘找着了,在我这儿哩!”
玉京想要问他小乞丐的去向,方启唇,却被老谢伸出大掌在肩上一拍,道:“好孩子,你乖乖地到城门楼里坐着等你三叔,可别再乱跑了!”
他说完便按剑大步走开。
甄玉京:“……”
但甄玉京从来不是谢贞吉口中的“好孩子”,她轻轻提口气,环顾四周,看见掉落在角落里的幕篱,慢慢走过去,拾起来看了看。
垂纱当时被人流扯落了半幅,但到底还有一半能用。
她整理了一下,帽框大概被踩过,有些变形。她小心将幕篱戴好,单手扶帽,在四周不时的招呼声中提裙慢慢走下城楼。
刚到墙根处,便看见三叔和大哥骑着高头大马焦急赶来。
“大妹妹!”大哥甄暇眼尖,先发现了她,“三叔,在那里!”
三叔到底思虑周全,忙交代甄暇:“你先去陪着你妹妹,我回去叫甄武赶车来!”甄暇忙应声,甄士明调转马头而去。
玉京单手扶着歪掉的幕篱,站在城墙下四面环顾。
果然又一次失去他的踪影。
那个少年,她两次都没能看清楚他的容貌。可就算看清了,她也不敢确认那就是卫熠。
毕竟,算上他离开甄府、进入卫尉营的那一年时间,她已经有十一年,不曾见过他了。
“不好了!有贼匪!”
甄玉京骇得一跳。
继尔心头窜起一股火,仰面望去,只见城门一侧的望楼上,值岗的烽侯大概是个新兵,门外这么多流民,竟不管不顾直接喊了出来。
这些守城的兵士没怎么见过马匪,可流民们却是早被马匪吓破了胆的,一听有匪,刚刚排好的队伍尖叫惊呼着,你推我搡地朝城门内涌去。
甄玉京瞬间便被人流裹挟。耳中听到橙叶在后面惊呼,不知是否被人踩踏,她回头想拉住她,可是人流将她死死夹住,竟连扭头也做不到。
人群中呼喝尖叫,脚下也传来隐隐约约的震动,玉京一颗心猛地提起来。
她人没到城上,一会儿就算大车能暂时阻慢马匪,可若是城上守军无人射箭,等到马匪通过路障,再就没有任何东西能拦住他们了!
甄玉京焦急地往门内挤。
她要赶紧上城去!她望着右手边只有丈许远的墙根。
她知道那里有条小路可以绕上城墙,只可惜她的力气实在微弱,怎么也挤不过去,竟是眼睁睁地看着它无法靠近。
忽然玉京看到露出一截的拦门栓,粗大的木头早被雨水和虫蚁蛀 烂,尖头木屑一看就很扎手,但现在却是她唯一可以借力的东西。
玉京奋力伸出手,几次想去抓它,可就是够不到。眼看自己就要被挤进城门错过唯一可以上城的路,忽然之间,不知是谁,蓦地伸手,抓住她双肩用力一提。
玉京只觉身子腾空,只稍稍一转,便贴着城墙摔了出去。
粗砺的石砖擦破了她手背,坚硬的地面撞疼了她肩腿,可她顾不得看一眼,咬牙挺起身,回头寻找。
可眼前只有滚滚人潮,根本无法辩认刚才是谁在危急关头将她托出急流。
玉京盯着人潮看了几眼,却也不敢多耽,勉力站起身,提裙便朝城上疾走。
城上军卒已从最初的震骇中反应过来,但因校尉不在,兵卒们无人指挥,竟如无头苍蝇般在城头乱跑乱撞。
城下,已能听到震天动地的马蹄声。
玉京扑向正对着自己的女墙垛口,映入眼帘的,除了被激起的漫天黄尘,就是那一片如蝗蚁般,黑压压地快速逼近的马匪。
这群人骑着快马,口中发出尖利的呼哨,手上高举的利刃在冬日暖阳下,射出明晃晃的寒光。
玉京焦急地探头往城下张望,城门处一片惊呼人头攒动,根本看不清三叔和橙叶他们的所在。
她急切地盯着越来越近的马匪,他们的前锋已冲到大车跟前,虽然受阻,但并没有混乱。就像奔涌的山洪被河道中的大石自然分成几股,有条不紊地减缓速度,流过阻碍,便又疯狂加速。
“射箭啊!”她忍不住大声提醒,可是周遭无人响应。
沂州多年未经兵戈,守城军备松驰,连兵卒都多是老弱。
此刻,城上军卒也俱被盗匪的气势吓破了胆,所有人就那样呆楞楞地张望着。
就在一片寂静之时,忽然玉京听到一声清冽的厉斥:“放箭!!”
她骇然回头,只见方才消失在城下的那个少年身手敏捷,正从刚才她登城的小道高高跃入。
“放箭!叫你们放箭!!”
他凶悍地叫嚷,可所有人都楞怔怔地,他心急地冲向左近的一个垛口,野蛮地一肩扛开堵在垛口的一名士卒,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长弓,行云流水般抽箭搭弓,一脚蹬在跺口,身体后倾,弓开满月,“嗖”地便放出一箭。
他甚至连眼睛都没向下看一眼。
玉京急忙趴到女墙向下看,却正看见那些正在绕过路障的马匪中,有人应弦而倒,后面奔冲的马匹受到惊吓,前后踩踏,顿时引起一阵混乱。
那少年连珠似地放箭,竟是箭无虚发,马匪很快便乱成一团。
玉京见军卒们仍是不动,急得大喊:“放箭啊!再不放箭,马匪冲进城内,一家老小就都保不住了!”
似是听清了她的话,众老弱军卒忽然一下醒过神来。
所有人都记起,自己的家人都在城中,断不能让这些马匪冲进去。
刹时间,城头气势转换,军卒们相互呼喝着皆开始弯弓射箭。
而城下的马匪也毫不示弱,骑在马上,将箭如雨幕一般朝城上射来。
好在马匪们距离城门尚有距离,以下击上,箭矢纷纷半道坠落。但马匹奔冲速度极快,若不能及时遏阻,那些匪徒转瞬可至门下。
玉京焦急地张望着,城上已射出几波箭,所有人的箭壶里所余箭矢均已不多。
她眼风四扫,发现数步之外靠墙处有一大木桶,桶里尚有一捆一捆的箭。她弯下腰,朝着箭桶跑去,可没跑出几步,耳边先听到一声尖锐的哨响。
她从未听过这样的声音,下意识地停下步子,抬手捂耳。
箭雨便是在此时顷刻而至。
她不是没有见过射箭,可站在高台上观看射艺,与身置雨幕般的流箭下,根本不是一回事。
玉京惊呆了,她扭回头,清亮双眸中密密映出仿佛突然出现在空中的如蝗的箭雨。
还有那个,突然不顾一切地朝她冲过来的流民少年。
“回避!”他朝众人大喝,人已至她身前。
玉京眼前忽地一暗,整个身子已被大力卷起,腾空朝外摔出去。
耳边听见一阵嗖嗖声响,有人高声惨呼,似是中了箭。
天地颠倒,身周一片混乱,数不清的利箭破空的锐响,好像箭箭都要射在她身上。
脑海里已是一片空白,玉京觉得身子在半空中翻滚旋转,很快重重地摔在地上,头撞到木桶,瞬间便晕了过去。
也不知晕了多久,她被一阵嘈杂的声音唤醒。
“放箭放箭!放放放!!给老子射死他们!!!”炸雷似的声音像是隔着一层膜,从不远处传来。
玉京蓦地睁开眼。
浑身疼痛,背后一片冰凉。她怔了片刻,突然想起什么,忙将自己上下看看。
虽然疼痛欲裂,但并没有受伤。
而她自己果然还在城楼上,不知为何,竟是倚靠冰冷的墙砖坐着。
“快射!快射!都楞着装死么?!”前面又传来谢贞吉的骂声。
玉京的视线被面前这个扎满箭的大木桶挡住,她竭力动了动身子,扶着石墙站起身。
前面的女墙边,谢贞吉正按着剑站在城头破口大骂:“个娘老子的,敢抢到我沂州城来了!给老子射死他们!今天不放倒他们老子的‘谢’字倒过来写!!”
玉京诧异地望着他。
她认识谢贞吉多年,很清楚老谢的为人。便是平常街坊打架闹事,都能吓得他绕道而行。别说城头御敌。
玉京提裙快步走到女墙下,从垛口朝外望,果然,底下哪里还有马匪的影子?倒是城外缓坡的尽头,似乎还有匪徒退走溅起的滚滚黄尘。
所以,那伙气势汹汹的马匪已经逃走了,是谁退的敌?该不会……
“咦?这不是甄大姑娘吗!”老谢一转眼看见玉京,打着雷似地朝她走过来。
玉京耳膜一阵生疼,却不得不侧过身,向他款款见礼:“校尉大人。”
谢贞吉将甄玉京打量了几眼。
一向飘飘如仙的甄玉京今日显然遭了不少罪。衣裙上尽是灰尘泥渍,因梳着编发双髻,现下幕篱失落,发髻松散却又不曾垂落,便显得更为狼狈。
可即使如此,甄玉京依然行止谨当,不失大家闺秀的身份。便是京中高门公府的千金,也未必能如她这般镇定。
老谢羡慕地点了下头,瓮声瓮气道:“你怎地在这里?你家叔伯和阿兄都在满大街寻你哩!”
他显然刚刚才来,连藏身在木桶后的玉京都没有发现。
“你!”老谢扭头指了一个老兵:“快去街上寻甄府的三老爷,说他家大姑娘找着了,在我这儿哩!”
玉京想要问他小乞丐的去向,方启唇,却被老谢伸出大掌在肩上一拍,道:“好孩子,你乖乖地到城门楼里坐着等你三叔,可别再乱跑了!”
他说完便按剑大步走开。
甄玉京:“……”
但甄玉京从来不是谢贞吉口中的“好孩子”,她轻轻提口气,环顾四周,看见掉落在角落里的幕篱,慢慢走过去,拾起来看了看。
垂纱当时被人流扯落了半幅,但到底还有一半能用。
她整理了一下,帽框大概被踩过,有些变形。她小心将幕篱戴好,单手扶帽,在四周不时的招呼声中提裙慢慢走下城楼。
刚到墙根处,便看见三叔和大哥骑着高头大马焦急赶来。
“大妹妹!”大哥甄暇眼尖,先发现了她,“三叔,在那里!”
三叔到底思虑周全,忙交代甄暇:“你先去陪着你妹妹,我回去叫甄武赶车来!”甄暇忙应声,甄士明调转马头而去。
玉京单手扶着歪掉的幕篱,站在城墙下四面环顾。
果然又一次失去他的踪影。
那个少年,她两次都没能看清楚他的容貌。可就算看清了,她也不敢确认那就是卫熠。
毕竟,算上他离开甄府、进入卫尉营的那一年时间,她已经有十一年,不曾见过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