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有些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心想事成不过是句骗人的话而已,若是每件事真能像你所想的那样完满,那这世间也就没有了悲欢离合,没有了阴晴圆缺了。

    胡猛用指鹿为马的计策来试探朝中大臣是否忠心与他,这个想法应该是不错的。

    只是胡猛忽略了两点,一是这个世上有那么一些人总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虽是表面奉承你,但内心早已骂了你祖宗十八代了;另外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年赵高用指鹿为马的时候面对的是极其昏庸无能的秦二世,而胡猛面对的却是朱棣,一个文治武功举世无双的皇帝,如果朱棣知道了会怎么想,会像秦二世一样傻傻的问上一句,这真的不是鹿吗?

    胡猛没有想到这一点,当然他也来不及想了,因为朱棣已经知道了,告诉朱棣的是一个唤作小魏子的太监。

    这小魏子原有个本家妹妹,谁料被胡猛看上并强娶进门,可谁知这个本家妹妹性子极烈,竟在新婚之夜服毒自杀了,自此这仇恨就埋在小魏子心中,有仇不报,誓不为人,小魏子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如今这个机会他等到了。

    同样等到这个机会的还有皇太孙朱瞻基,朱瞻基虽已大婚,与邱灵琴瑟和鸣倒也优雅舒适,只是胡猛的锦衣卫如影随行的跟着总像是心里压了块石头,喘不过气来,正在朱瞻基长吁短叹的时候,小成子来了。

    “殿下,奴才有一事向殿下禀报。”小成子说道

    朱瞻基懒懒的说道:“什么事,你说吧。”

    小成子神秘兮兮的说道:“殿下,奴才得一消息,是关于胡猛胡大人的。”

    朱瞻基闻得是胡猛的消息,精神一震道:“哦,关于他的什么消息,速速讲来。”

    小成子回道:“胡大人昨夜宴请朝中大臣,搞了一出指鹿为马的把戏。”

    朱瞻基奇怪问道:“指鹿为马?怎么回事?”

    小成子当下就把昨夜胡猛射柳一事向朱瞻基详细讲了一遍。

    朱瞻基听后极为震惊,没想到这胡猛居然如此胆大妄为,他是要学那赵高权倾朝野呀:“你是从哪里探得的消息,可靠吗?”

    小成子道:“殿下,奴才是从尚膳监小魏子处打听到的,这小魏子与奴才私下有些交情。”

    朱瞻基道:“小魏子人呢?”

    小成子回道:“奴才让他在尚膳监候着了,这就急着来向殿下禀报的。殿下,你看这事?”

    朱瞻基想了想说道:“你马上带着小魏子去找马总管,他会安排一切的。”

    小成子道:“是,奴才这就去。”

    原来这马云也是朱瞻基极力拉拢的一个人,朱瞻基明白要想对抗汉王就必须在朝中形成自己的势力。当然马云也很清楚这朱瞻基是未来大明法定继承人,所以也是全心全意的为朱瞻基服务。

    马云听完小成子的话后便带着小魏子去见朱棣。

    朱棣听到这个消息不怒反笑:“胡大人好威武呀!”

    小魏子不知朱棣为何发笑,心中自是惶恐不安。

    朱棣问道:“你还知道些什么?都告诉朕。”

    小魏子诚惶诚恐的回道:“皇上,奴才还知道胡大人曾经查抄吴王府的时候,得了吴王的一件衣服,经常在宴请时穿在身上,并让左右称他。。”小魏子抬头看了看朱棣不敢说下去。

    朱棣见他吞吞吐吐便喝斥道:“称他什么?”

    小魏子忙道:“皇上息怒,胡大人让人称它万岁。”

    朱棣大怒:“这狗奴才,竟是真的居心叵测。马云,传朕的旨意,让天策卫指挥使速把胡猛拿下,你亲自去审。”

    马云回道:“是,皇上,奴才遵旨。”

    胡猛正在家中做着美梦,思索如何陷害那些宴请没来的大臣,没想到天策卫把胡猛的官邸围得水泄不通。

    马云正在诧异发生了什么事情:“马总管究竟发生何事?”

    马云手捧圣旨大声道:“圣旨到,胡猛接旨。”

    胡猛慌忙跪下,马云宣读了朱棣的旨意,胡猛一听惊坐在地上,半晌说不出话。

    天策卫指挥使大声道:“拿下。”这胡猛竟没做任何抵抗,缴械投降了。

    胡猛被送到都察院由马云监督审判,大刑之下,胡猛承受不过,便把一切都招了。

    奉天殿。

    马云道:“皇上,胡猛招了。”

    朱棣沉声说道:“都有哪些事情。”

    马云回道:“皇上,胡猛大逆不道,竟然私藏军械,并伪造诏书强抢民田,查抄王府私吞财宝无数。”

    朱棣大怒:“条条都是死罪,朕没想到身边的人竟然出现问题了。”

    马云接着说道:“皇上,还有。”

    朱棣道:“还有什么,你再说来。”

    马云回道:“胡猛还招了,前番几次袭击皇太孙的事情也是他做下的。”

    这是胡猛被屈打成招的口供,马云知道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往胡猛身上推,这样,皇太孙干净了,朱棣自然就会更信任皇太孙。

    果不其然,朱棣听后是勃然大怒道:“朕差点冤枉了皇太孙,胡猛离间朕的骨肉,着实可恶,马云,传朕的旨意,将胡猛凌迟处死,其家眷不分男女发配边疆,并列其罪状颁示天下,以正视听。”

    马云回道:“是,奴才遵旨。”

    锦衣卫是朱棣极为看重的一只力量,本是皇帝的一只亲兵,如今锦衣卫指挥使出了事情,那这些锦衣卫有没有问题呢?朱棣本就是疑心极重之人,便把这锦衣卫从上到下凡是与胡猛关系较为密切的统统下狱。

    但朱棣还是不放心,虽说任命了新的锦衣卫指挥使,但这个指挥使是不是下一个胡猛呢?朱棣心中也是没底。锦衣卫是帮助皇帝分忧解难的,是监察百官,刺探民情的,可是谁又来监督锦衣卫呢?

    还是宦官可用呀。朱棣想到了从靖难开始就一直在自己身边的这些太监,还是太监对自己忠心呀而且也比较可靠。这锦衣卫虽是亲兵但设在宫外用起来不太方便,于是朱棣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这个机构就叫“东缉事厂”,简称“东厂”。

    东厂是在胡猛谋逆事件之后设的,所以朱棣的用意便是用这东厂来箝制锦衣卫,从而使权利均衡。

    这东厂的权利极大,主要负责监视政府官员、世豪劣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不经司法审判,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捕、审讯。

    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重要衙门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种边报、塘报,东厂都要派人查看。甚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察范围之内。

    东厂的首领尊称为“厂公”或“督主”,全称职衔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

    东厂的首位厂公不是别人,正是司礼监太监总管马云。

    马云对朱棣是极为忠心的,在靖难之役时买通朱允炆宫中掌事太监,获得不少消息,也间接帮助了朱棣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以朱棣要找最信任的太监,那也就只能是马云了。

    这明朝宦官机构包括十二监、四司、八局。

    十二监指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在这十二监之中,司礼监最重要。其中司礼监掌印太监最为重要,这马云就是掌印太监自然也就做了东厂的督主。只是到了后来由于掌印太监事物过于繁琐,东厂的督主便由司礼监第二号人物来做那就是秉笔太监。

    十二监之外,有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司、混堂等四个司,有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等八个局。加起来,统称为“内官二十四衙门”。

    再说汉王朱高煦闻得胡猛被杀,自是大惊,以后又失去了一支重要力量来与太子抗衡了,又听说朱棣设置东厂,权在锦衣卫之上,而东厂厂公居然是皇太孙的人,这一切都让汉王变得愤怒。眼见着自己的优势一点点消失殆尽,汉王坐不住了,他要孤注一掷,不能坐以待毙,但是汉王要做些什么呢?他会成功吗?

章节目录

大明秘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汪先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汪先生并收藏大明秘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