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红云去林子镇赶集,都去秋收了,没卖多少货。

    镇上供销社的经理找到她,说他一个朋友开果园,要批三百只淘汰蛋鸡。

    柳红云答应帮忙问问。

    当天,她用衣服和肥皂换来了一千斤黄豆,她直接卖给镇上豆腐坊了,豆腐坊批了她的一些日用品,还帮她卖了十几双劳动鞋。

    柳红云当晚查钱,这几天一共卖了七千三。她把车上的货打包,和石菊一起搬到了仓房里。

    柳红云开车去西乐屯,向卖淘汰蛋鸡的人打听哪还有淘汰蛋鸡。

    他帮柳红云买了五百只淘汰蛋鸡,柳红云给他一百块钱好处费。

    他很高兴,又帮柳红云联系买了四百只大鹅,柳红云答应处理完蛋鸡去拉鹅,到时候再给他一百。

    柳红云七块五一只批来的蛋鸡,林子镇供销社经理帮朋友买的三百只,每只十块五,剩下二百只卖给了高龙的饭店,每只十块,去掉油钱一共赚了一千。

    石菊跟车,什么也不问,也不打听,就像一个摆设。柳红云习惯了他的沉默。

    柳红云没回家,买她淘汰蛋鸡的果园卖给他八千斤核桃,她运到土特产品店,赚了八百。

    天太晚了,柳红云带石菊去住旅店,两间客房。

    接下来几天,柳红云下乡收山核桃。

    头一天赚了三百,第二天没收到,拐进一条山沟,地上核桃成堆,都干透了。

    她自己捡核桃,石菊站一边看,她劝他捡了她收,他就是不动弹。

    柳红云自己捡一天核桃,卖了二百。之后,她去营子镇,收了三万斤核桃,运了两天,运回县城赚了一千三百块钱。

    柳红云修车用去三百,收山核桃净赚了两千三。

    卖完核桃,柳红云回到青龙村家中,车上装着七十多只大鹅,她买的大鹅卖剩下这些。

    进村,她打开喇叭卖鹅。

    柳红云站在车边,双手敲打着大腿,“真酸呐。”

    庄丽影走出卖店,“我以为你逃跑了呢!”她趴车上看闭眼的石菊,“带个小孩有什么用。”

    “挺好的,大雨安排给我做伴。”

    “监视你。”庄丽影说着一笑,“多少钱一只?”

    “二十五一只,不讲价。养着过年吃或者下蛋都行。”

    “看着挺大,几年了。”

    “两年,下蛋也行。买吧,明天我去赶集。”

    “我买8只过年。钱宇结婚你也不回来捧场……哈哈……”

    “我还真忘了。赚钱比啥都重要。”柳红云抓鹅给庄丽影,收钱。

    村里不少人买,后来剩6只柳红云不卖了,留着养到过年吃肉。

    柳红云回梁家,梁海山上山了。

    她先伏梁奶奶上厕所,又给她端水。把她抱到推车上,推到院子中,小羊跑来叫着。

    柳红云从买了小门市后,到现在又挣了一万多。她现在有两万多元。

    石菊站在房檐下,“姐,我骑你自行车回去看爷爷。”

    柳红云点点头,给石菊抓了两只大鹅带上。

    柳红云想起钱宇的婚礼,她觉得钱宇离她太远了,远到她看不清他。

    她忘了他的婚礼,多日以来,她一次也没想到他。她似乎真的是为了挣钱而生,她只想赚钱。

    钱宇结婚的那天,天空晴朗,白云飞。

    青龙村里锣鼓震天,四辆轿车挂着红花在村里转圈。

    这车是张晓霞她妈李老师雇的。

    钱宇家院中搭了台子,上面挂着花和喜字。高龙请来了主持人主持婚礼。

    钱宇穿着西装,做着头型,挽着穿白色婚纱的张晓霞走上台去。台下一齐鼓掌。

    高强领着记者,扛着摄像走来。

    李副乡长领着两个乡里工作人员随后。

    高强上台,站到钱宇的身边,说,“父老乡亲们,今天青石县记者采访钱宇,大家鼓掌欢迎。”

    高强带头鼓掌,台下掌声并不热烈。

    很多人都等不急了,特别是孩子,院西的菜香吸引的他们直吸鼻子。

    女记者上台,“钱宇医生,祝你新婚快乐!”

    钱宇微笑道谢,伸手握手。

    女记者拿着话筒,面对摄像,说,“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记者小卫,今天我要采访的是青石县青石乡青龙村的钱宇,他是医学硕士,放弃在省城医院的工作,选择回村行医。他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的光辉形象。钱医生,你是怎么想的?”

    钱宇懵了,紧张、脸热,“我回村为了治病救人……农村缺医少药,很多不该死的病人死了,不该留下残疾的人残了,不该……”

    他太激动了,说不下去了。

    张晓霞接着说下去,发挥她当教师的特长,“我是钱宇的爱人。他回村后,风雨无阻地出诊,烈日寒风地出诊,雨天全身泥,热天一身汗,从死亡线上救回上百人……”台下掌声热烈。

    记者接下去说,“多么好的医生,真是让人感动。下面请青石乡李副乡长讲话。”

    李副乡长上台,侃侃而谈,“钱宇医生是我们乡头一个回村的省城医生,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无私的人。他把青春献给家乡,没钱进药,四处求亲告友的借,还给村民免费建个人健康档案,他还包地当农民,体验农村疾苦。”

    记者又鼓掌,问钱宇,“钱医生,你最想感谢谁?是谁对你的帮助最大?”

    钱宇一下子想到柳红云,他看向台下,沉默。

    高强冲上台,对着话筒说,“我是钱宇医生的姐夫,也是青龙村村书记。他最感激的人是我,他太内向,我代他说了。青龙村所有村民,我都当成亲人,谁有困难,我都急忙排忧解难。”

    记者将李副乡长、村书记请上台,说,“乡长、村支书支持钱宇的工作,谢谢。让我再问问钱宇医生,困难面前,你有没有想过离开?”

    钱宇坦诚相告,“没想过。有时也灰心过。”

    记者说,“一看钱宇医生就是个朴实的人……”

    台下,孟大山和乔娜娜不时冲着摄像头伸头或挥手,还有小孩也上前凑热闹。高强急了,“都离远点,什么素质。”

    钱宇上电视了,一连播七天。

    柳红云坐在桌边吃饭看电视,看到了钱宇在电视上的样子,她笑着嘲讽,“看钱宇,傻呆呆的,这样的名人,能有什么人羡慕!”

    “高强会找时机,他也出名了。”梁海山说。

    “爷爷,你怎么不挤前边上电视啊!”

    正说话,钱宇来了。他在村里听说柳红云回来了,过来商量割黄豆的事。

    “正看你上电视呢,挺能。”柳红云撇撇嘴。

    “钱宇,你现在可成了名人了,太好了!”梁海山笑着给钱宇倒水,“雇人割黄豆吧,有点晚了。”

    柳红云翘翘嘴角,“钱宇,我没在家,你自己雇人割黄豆呗?真能等。”

    “我雇小千他们了,小千说林子镇雇人三十元一天。咱们村里有些人也说了,全要三十元。”

    “都看我挣钱,敲竹杠!钱宇,明天你换豆腐,准备米,我去青石县雇人,用车拉来。”

    “上县里雇人?能会干活儿么?”梁海山直摇头。

    “不会干的人不用。”柳红云说。

    “要不咱们去向家村那片,偏远点的村问问?”钱宇问。

    “那也行,明天早上五点去雇人。你不过来,我就自己去。”

    早上,柳红云带钱宇开车去向家村、胡家村雇了三十个壮劳力,割了一天黄豆。

    接下来又连雇了五天人回来扒合包地的苞米。

    村里人家的苞米也就才收了一半。

    柳红云开车去县城,县种子站的人来验收柳红云河滩那的两垧多地的苞米,下棒拉走,给她一万元。

    她拿到钱后,给了小千一千元,又给了梁海山一千元,买农药花去了五百,一共赚了七千五。

    柳红云对别人说赚了三千,连梁海山,她也没告诉底细。

    小千觉得帮柳红云雇人涨价不地道,跟着村里熟人去青石县的煤矿打工。

    石菊又回到了梁海山家,哭得眼睛都肿了,说他爷爷已经死了,没人告诉他。

    梁海山劝他,“人老了都得死。你学好,你爷爷在天上看见就高兴了。”

    柳红云洗了半盆苹果放东屋地桌上,“石菊,你爷爷有病,早走了享福。”

    她递给石菊一个苹果。

    石菊拿着苹果,忧伤地说,“我没有亲人了!”

    “说什么傻话!”柳红云训斥,“我和你大哥对你不好,梁爷爷和梁奶奶对你也不好?”

    “你别吵吵。”梁海山说,“孩子自来胆小。”

    “姐,以后你们就是我的亲人了。在这儿吃得像过节,以后我光干活不要钱。”

    “说话大声点儿!娘们家家的!”柳红云大声说,“明天,咱们自己家扒苞米。”

    柳红云给梁奶奶按摩。

    柳平舟拎着几个烂梨来了,眼睛盯着梨,非常舍不得地说,“大叔,这梨老好吃了,烂梨味儿更香。”

    “好吃你留着吃吧,我们可不要。”梁海山说,他一看见柳平舟就来气,神情就像点火的炮仗,不炸裂不行。

    “爹,你又要干什么?又几天没折腾我了!”

    “我脚趾头疼,都瘸了!红宝去沙场打工了,稻子还没割。你回家割两天。”

    “柳小丑,你还是人吗?满户家子啥也不干,就指红云养着。你以为我好欺负是不是!”梁海山蹭得一下起来,“给我滚!”

    “败家姑娘!你要不干,地扔了没人管。”柳平舟边往出走边说。

    “姐,你这爹别要了!”石菊说。

    “你不许打人啊!”梁爷爷叮嘱,“他怎么不死!”

    “爷爷,我明天雇几个人把娘家地一起收回去。我出钱,怎么都是我养他们了,没办法!”

章节目录

九十年代之歹竹出好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村里的小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村里的小孩并收藏九十年代之歹竹出好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