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白瓷汤匙轻轻放入碗中,阿南把空碗收入食盒,问道:“小姐,晚餐吃什么,我直接告诉厨房。”
白秋摇头:“我没什么想吃的,你让厨房按顾先生的口味做就是。”
阿南走后,屋中只剩白秋一人。
身边有人的时候,热热闹闹地,心事倒也想不起来,等只有自己一人时……白秋的眼泪不知觉间流下。
“姓莘的住在顾家……”
再有更多理由,自己姓莘,孤身女子,住在不同姓没血缘的男性家里,让人说闲话,。
白秋相信顾弈清对自己的真心实意,他确实想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以他顾先生的能力,十有八九他也能做到。
但那真的是自己心中想要的吗?被人扶持,一步一步跟着他人的指导走,最后成为别人眼中艳羡的莘小姐,再也不是玫红班中被人轻贱的、差点被卖到最低等窑子的小大姐阿秋、秋麻子。
然后呢,自己就会高高兴兴、顺顺利利过完这一生?
顺顺利利不确定,白秋能确定的是,自己不会高高兴兴。
完全依靠他人,有什么可高兴的?
完全依靠他人,即便那个他人是顾弈清,白秋仍旧心中不安。
一个不安的人,永远不会高兴,她只会忐忑,只会战战兢兢,即便得到最好的东西,也不过是空欢喜。
那么,靠自己?怎么靠?
当初,准备逃出玫红班时,想到的最好的一条路,是租间房子,教小孩读书间或卖字,慢慢攒下钱来,终老一生。
现在呢,自己还能按照原本想法生活吗?
白秋心中一阵烦乱,走去书房,开始磨墨。
一般而言,等墨磨到一半的时候,白秋的心就会静下来。
如今,墨全磨完,她仍旧心烦意乱。
白秋按电铃:“备车,我要出去。”“是。”
照旧,阿南同白秋坐在后面,和上次不同的是,男听差只有一人,就是开车的司机辛九。
作为外管家辛和志的徒弟,辛九同阿南关系很好。
通过外视镜,辛九对阿南使眼色:小姐这是怎么了?
阿南微微摇头:不知道,回来就这样。
辛九纳闷,莘小姐上车后,闷声不语,只是望着窗外。
小姐有心事?
阿南翻白眼,这谁都能看出来。
阿南同辛九眉眼官司打得热闹,白秋看在眼里,也不在意,她现在只想在自己买的院子里,好好待一会儿。
纺织胡同总算到了,白起下车,对车里二人道:“你们在这里随便玩玩,不用管我。这里很安全。”
说完,便往胡同里面走去。
阿南与辛九面面相觑。
没错,纺织胡同很安全,但现在让人担心的并不是纺织胡同,而是莘小姐她自己,她也太不对劲了吧?
辛九伸手掏烟,没掏到,便下车去买烟,随口问阿南道:“你要不要吃点心?”
阿南摇头。
辛九下车后,只留阿南一人,她坐在车里烦躁得很,索性下车,去烟店找辛九:“有没有什么好点的点心,我买几块。”
店家连忙把最好的几种点心拿出来,阿南漫不经心挑着,心里还在想小姐现在怎么样了。
白秋推开门,“吱呀”的声音回荡在院中,午后斜阳照在地上,白秋有种萧瑟之感。
白秋四下看看,院中芳草萋萋。
这里和前几天来的时候一模一样,梨君并没来这里。
“莘小姐,是你吗?”
白秋循声望去,西面短墙上趴着个妙龄少女,正对着她笑呢。
那女孩高兴起来,双手一撑,就要跳墙。
白秋连忙道:“小心点!”
邻居女儿似乎经常这么做,跳着墙还能说话:“我刚才在枣树下听话匣子,这边门一响,我就猜是你。你怎么这些天都不来啦?”
白秋担心她的安全,走到短墙边,边扶着她的胳膊,边笑道:“话匣子?是关公战秦琼吗?”
“不,是《西厢记》。”
猛然,隔壁院传来女人愤怒的声音:“韩静,你给我下来!”
韩静陡然慌张起来:“我马上就跳,快接住我!”
不等白秋准备好,扑通一跳。
白秋只觉泰山压顶,下意识往旁边一躲。
“哎呦”,电光火石间,韩静迅速翻身,右胳膊落地。
白秋把她扶起来:“怎么样?很疼吗?”
韩静龇牙咧嘴:“还成,应该没骨折。”
应该?骨折?难道她骨折过?
院门敲门声起,还有韩太太的话:“莘小姐,我来看你了。”
韩静抓住莘白秋胳膊,指手画脚道:“别开!”
韩太太像是有透视眼:“韩静,别为难莘小姐!”
知女莫过母,同样,知母莫过女。
韩静颓然放下手:“你去开门吧,反正逃不了。”
白秋本来心情沉重,看她这模样,也忍不住笑:“那我去开门了?”
韩静目光撇到一边,不看白秋,只点头:“去吧去吧,伸头一刀缩头还是一刀,还不如痛快点。”
韩太太一进院,先用手指狠狠点女儿额头:“多大的姑娘了,还这么淘气!”
韩静呼痛,一个劲儿看右胳膊:“疼!疼!疼!”
韩太太紧张起来:“胳膊摔疼了吧?来,让我看看。”
妈妈着急起来,女儿又后悔让妈妈担心:“没事没事,就是肉疼,骨头没事。”
她们母女情深,白秋看得羡慕,看韩太太又要批评女儿,连忙道:“院子里风大,到屋里坐吧。”
韩静就坡下驴,拉着母亲就进屋。
进屋第一件事,韩太太先告诉白秋:“莘小姐,这些天来,并没有人来找你。”
意料之中。
白秋道谢后,取出茶具来,泡茶。
烧水、洗杯、泡茶……
第一遍茶倒掉,第二遍茶倒得七分满,白秋双手端给韩太太:“请喝茶。”
韩太太道谢后接过,轻啜口,笑道:“好茶。”
第二杯茶,韩静接过,她不太爱喝茶,大口喝完半盏,便将茶杯放下,羡慕道:“莘小姐,你这屋子真好看。”
白秋笑笑:“谢谢。”
韩静突然指着右面道:“妈,这个蜡烛台,李佳笛家里也有。”
白秋随她手指望过去,原来是个蜡烛台,用红色玛瑙制成蜡烛形状,最顶端的烛火处,装着小灯泡。
韩太太拍女儿:“大呼小叫地,平常教你的话都忘了?”
白秋问道:“李佳笛是谁?你的同学吗?”
“我们俩从小一起长大的,也一起上学,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真好。”
“别人都这么说,连舅舅都说我们俩像是亲姐妹,吃饭睡觉,读书写字,逮个机会就在一起。”
韩静的话没说完,又有人敲院门,隐隐还能听到有人叫:“小姐!小姐!”
听起来是阿南的声音,白秋站起来:“应该是叫我,我去看看,马上就来。失陪了。”
韩太太道:“哪里哪里。”
白秋离开后,韩静依到母亲身边:“妈,是她家的老妈子来找她吗?”
韩太太摇头:“听着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的声音。”
别人家的事哪里有自己家的事重要,韩太太摸着女儿的右手臂问道:“刚才跳墙的时候摔的?等莘小姐回来,咱们就告辞,回家抹药水去。”
本来没觉得怎么样,韩太太这么一摸一问,韩静瞬间觉得胳膊火辣辣地疼,乖乖点头:“嗯。”
白秋提着食盒进来,笑道:“给我送了点心过来,韩太太,咱们就着茶水,边吃边聊天?”
“日后有机会再聊吧。静静胳膊疼,我要带她回家抹药水。”
白秋不好挽留,连忙打开食盒,道:“带些点心回去吧,吃甜食,心情好。”
韩太太想拒绝,哪有去邻居家做客,还带点心回去的?
“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就当帮我,不让我浪费。再说了,也可以送给朋友嘛。”说到‘朋友’,白秋看了眼韩静。
韩静听得明白,眼睛一亮。
眼看盛情难却,女儿又这么高兴,韩太太只能接过食盒,不好意思道谢:“又让你破费。”
“没什么,大家都是邻居。”
韩太太带着韩静回家去,抹药水的时候,韩静皱着眉叫:“轻点,轻点,疼啊!”
韩太太生气道:“和你说过多少次,翻墙危险,容易摔着,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疼吧?”可看女儿这么难受,也实在心疼,把点心拿出来:“吃口甜的,不疼不疼。”
韩静叼着沙琪玛,嘴巴一动一动像是小兔子,韩太太看着女儿这模样,觉得可爱得不得了。
韩静吃完一块,道:“妈,还有几块沙琪玛?我给李佳笛送一半去。”
“成。”
好朋友,要分享。
白秋整个人蜷在躺椅上,闭着眼,任由长廊上的风吹动头发。
很舒服,很安心。
长廊栏杆上的话匣子打开,放着歌曲。
“long long ago……”白秋随着曲子哼着。
白秋听不懂英文歌,但她当初……听人讲过,这首歌的大意是“告诉我那故事,往日我那最心爱的故事,许久以前,许久以前……”
和她一起听人讲的,是梨君,在玫红班唯一的朋友,梨君。
白秋轻轻哼着:“许久以前,许久以前……”
白秋摇头:“我没什么想吃的,你让厨房按顾先生的口味做就是。”
阿南走后,屋中只剩白秋一人。
身边有人的时候,热热闹闹地,心事倒也想不起来,等只有自己一人时……白秋的眼泪不知觉间流下。
“姓莘的住在顾家……”
再有更多理由,自己姓莘,孤身女子,住在不同姓没血缘的男性家里,让人说闲话,。
白秋相信顾弈清对自己的真心实意,他确实想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以他顾先生的能力,十有八九他也能做到。
但那真的是自己心中想要的吗?被人扶持,一步一步跟着他人的指导走,最后成为别人眼中艳羡的莘小姐,再也不是玫红班中被人轻贱的、差点被卖到最低等窑子的小大姐阿秋、秋麻子。
然后呢,自己就会高高兴兴、顺顺利利过完这一生?
顺顺利利不确定,白秋能确定的是,自己不会高高兴兴。
完全依靠他人,有什么可高兴的?
完全依靠他人,即便那个他人是顾弈清,白秋仍旧心中不安。
一个不安的人,永远不会高兴,她只会忐忑,只会战战兢兢,即便得到最好的东西,也不过是空欢喜。
那么,靠自己?怎么靠?
当初,准备逃出玫红班时,想到的最好的一条路,是租间房子,教小孩读书间或卖字,慢慢攒下钱来,终老一生。
现在呢,自己还能按照原本想法生活吗?
白秋心中一阵烦乱,走去书房,开始磨墨。
一般而言,等墨磨到一半的时候,白秋的心就会静下来。
如今,墨全磨完,她仍旧心烦意乱。
白秋按电铃:“备车,我要出去。”“是。”
照旧,阿南同白秋坐在后面,和上次不同的是,男听差只有一人,就是开车的司机辛九。
作为外管家辛和志的徒弟,辛九同阿南关系很好。
通过外视镜,辛九对阿南使眼色:小姐这是怎么了?
阿南微微摇头:不知道,回来就这样。
辛九纳闷,莘小姐上车后,闷声不语,只是望着窗外。
小姐有心事?
阿南翻白眼,这谁都能看出来。
阿南同辛九眉眼官司打得热闹,白秋看在眼里,也不在意,她现在只想在自己买的院子里,好好待一会儿。
纺织胡同总算到了,白起下车,对车里二人道:“你们在这里随便玩玩,不用管我。这里很安全。”
说完,便往胡同里面走去。
阿南与辛九面面相觑。
没错,纺织胡同很安全,但现在让人担心的并不是纺织胡同,而是莘小姐她自己,她也太不对劲了吧?
辛九伸手掏烟,没掏到,便下车去买烟,随口问阿南道:“你要不要吃点心?”
阿南摇头。
辛九下车后,只留阿南一人,她坐在车里烦躁得很,索性下车,去烟店找辛九:“有没有什么好点的点心,我买几块。”
店家连忙把最好的几种点心拿出来,阿南漫不经心挑着,心里还在想小姐现在怎么样了。
白秋推开门,“吱呀”的声音回荡在院中,午后斜阳照在地上,白秋有种萧瑟之感。
白秋四下看看,院中芳草萋萋。
这里和前几天来的时候一模一样,梨君并没来这里。
“莘小姐,是你吗?”
白秋循声望去,西面短墙上趴着个妙龄少女,正对着她笑呢。
那女孩高兴起来,双手一撑,就要跳墙。
白秋连忙道:“小心点!”
邻居女儿似乎经常这么做,跳着墙还能说话:“我刚才在枣树下听话匣子,这边门一响,我就猜是你。你怎么这些天都不来啦?”
白秋担心她的安全,走到短墙边,边扶着她的胳膊,边笑道:“话匣子?是关公战秦琼吗?”
“不,是《西厢记》。”
猛然,隔壁院传来女人愤怒的声音:“韩静,你给我下来!”
韩静陡然慌张起来:“我马上就跳,快接住我!”
不等白秋准备好,扑通一跳。
白秋只觉泰山压顶,下意识往旁边一躲。
“哎呦”,电光火石间,韩静迅速翻身,右胳膊落地。
白秋把她扶起来:“怎么样?很疼吗?”
韩静龇牙咧嘴:“还成,应该没骨折。”
应该?骨折?难道她骨折过?
院门敲门声起,还有韩太太的话:“莘小姐,我来看你了。”
韩静抓住莘白秋胳膊,指手画脚道:“别开!”
韩太太像是有透视眼:“韩静,别为难莘小姐!”
知女莫过母,同样,知母莫过女。
韩静颓然放下手:“你去开门吧,反正逃不了。”
白秋本来心情沉重,看她这模样,也忍不住笑:“那我去开门了?”
韩静目光撇到一边,不看白秋,只点头:“去吧去吧,伸头一刀缩头还是一刀,还不如痛快点。”
韩太太一进院,先用手指狠狠点女儿额头:“多大的姑娘了,还这么淘气!”
韩静呼痛,一个劲儿看右胳膊:“疼!疼!疼!”
韩太太紧张起来:“胳膊摔疼了吧?来,让我看看。”
妈妈着急起来,女儿又后悔让妈妈担心:“没事没事,就是肉疼,骨头没事。”
她们母女情深,白秋看得羡慕,看韩太太又要批评女儿,连忙道:“院子里风大,到屋里坐吧。”
韩静就坡下驴,拉着母亲就进屋。
进屋第一件事,韩太太先告诉白秋:“莘小姐,这些天来,并没有人来找你。”
意料之中。
白秋道谢后,取出茶具来,泡茶。
烧水、洗杯、泡茶……
第一遍茶倒掉,第二遍茶倒得七分满,白秋双手端给韩太太:“请喝茶。”
韩太太道谢后接过,轻啜口,笑道:“好茶。”
第二杯茶,韩静接过,她不太爱喝茶,大口喝完半盏,便将茶杯放下,羡慕道:“莘小姐,你这屋子真好看。”
白秋笑笑:“谢谢。”
韩静突然指着右面道:“妈,这个蜡烛台,李佳笛家里也有。”
白秋随她手指望过去,原来是个蜡烛台,用红色玛瑙制成蜡烛形状,最顶端的烛火处,装着小灯泡。
韩太太拍女儿:“大呼小叫地,平常教你的话都忘了?”
白秋问道:“李佳笛是谁?你的同学吗?”
“我们俩从小一起长大的,也一起上学,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真好。”
“别人都这么说,连舅舅都说我们俩像是亲姐妹,吃饭睡觉,读书写字,逮个机会就在一起。”
韩静的话没说完,又有人敲院门,隐隐还能听到有人叫:“小姐!小姐!”
听起来是阿南的声音,白秋站起来:“应该是叫我,我去看看,马上就来。失陪了。”
韩太太道:“哪里哪里。”
白秋离开后,韩静依到母亲身边:“妈,是她家的老妈子来找她吗?”
韩太太摇头:“听着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的声音。”
别人家的事哪里有自己家的事重要,韩太太摸着女儿的右手臂问道:“刚才跳墙的时候摔的?等莘小姐回来,咱们就告辞,回家抹药水去。”
本来没觉得怎么样,韩太太这么一摸一问,韩静瞬间觉得胳膊火辣辣地疼,乖乖点头:“嗯。”
白秋提着食盒进来,笑道:“给我送了点心过来,韩太太,咱们就着茶水,边吃边聊天?”
“日后有机会再聊吧。静静胳膊疼,我要带她回家抹药水。”
白秋不好挽留,连忙打开食盒,道:“带些点心回去吧,吃甜食,心情好。”
韩太太想拒绝,哪有去邻居家做客,还带点心回去的?
“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就当帮我,不让我浪费。再说了,也可以送给朋友嘛。”说到‘朋友’,白秋看了眼韩静。
韩静听得明白,眼睛一亮。
眼看盛情难却,女儿又这么高兴,韩太太只能接过食盒,不好意思道谢:“又让你破费。”
“没什么,大家都是邻居。”
韩太太带着韩静回家去,抹药水的时候,韩静皱着眉叫:“轻点,轻点,疼啊!”
韩太太生气道:“和你说过多少次,翻墙危险,容易摔着,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疼吧?”可看女儿这么难受,也实在心疼,把点心拿出来:“吃口甜的,不疼不疼。”
韩静叼着沙琪玛,嘴巴一动一动像是小兔子,韩太太看着女儿这模样,觉得可爱得不得了。
韩静吃完一块,道:“妈,还有几块沙琪玛?我给李佳笛送一半去。”
“成。”
好朋友,要分享。
白秋整个人蜷在躺椅上,闭着眼,任由长廊上的风吹动头发。
很舒服,很安心。
长廊栏杆上的话匣子打开,放着歌曲。
“long long ago……”白秋随着曲子哼着。
白秋听不懂英文歌,但她当初……听人讲过,这首歌的大意是“告诉我那故事,往日我那最心爱的故事,许久以前,许久以前……”
和她一起听人讲的,是梨君,在玫红班唯一的朋友,梨君。
白秋轻轻哼着:“许久以前,许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