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梢被分到了第41班。

    本届的高三生和复读生合并到一起,变成一个庞大的数字,今年的复读生好像格外多,本校的教室不够用,还要挪到另一个旧校区。

    这是一个多山的城市,学校后面就是山坡,站在校门口抬头看,总能感到一股威压,天地广阔,而人太渺小。

    不过,也没什么机会站在校门口就是了,这所学校实行严格的寄宿制,周一至周六都禁止外出,只有周日一天不上课,可以外出,但下午六点前要回到学校上晚自习。

    新学校的管理比一中要严格得多,严格且刻板,还有很多没什么用的琐碎规矩,这类东西本来是林梢最讨厌的,但……一个月过去,她意外地接受良好。

    大概是因为她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目标感,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不再像从前那样,不情不愿,混混沌沌,只为满足旁人的期待。

    复读班八月就开始上课,41班的教室向阳,坐在窗边的同学每天日晒很足,如果他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说不定已经长得比窗外的树还高。

    这是旧校区,教室里没有装监控,所以也没有“抬头率”一类的东西,但如果有这项数据记录,那一定是全员合格。

    无论上课下课,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林梢偶尔抬头,看看窗外,发现自己是班级的异类。

    所有人都勤学、刻苦,学得无法自拔,不眠不休。

    在这种情况下,林梢没什么机会认识新的同学,因为大家都不说话,不聊天,也不打算相互了解。平时教室里最吵的声音竟然是写字声。

    晚上十点半,晚自习结束,教室里的人陆续起身,走出教学楼,再回到两百米外的宿舍楼,洗漱睡觉,或者点亮台灯继续学习。

    来到这里,林梢才发现从前在一中的课程安排是多么轻松。

    每天上课已经足够饱和,林梢不打算再把书带回宿舍,只拿了水杯往外走,刚离开座位,忽然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

    林梢回过头,发现那是一个戴着细框眼镜的陌生女生。

    林梢指着自己,“是在叫我吗?”

    那个女生点头道:“嗯,林梢,你知道吗,其实我也是一中的,我叫冯筠,在你们隔壁,十三班,”女生笑了笑,“你可能不记得了,我们曾经是对手呢,在运动会的一次拔河比赛。”

    啊,那次和十三班的拔河比赛,林梢想起那时的画面,忍不住笑了,“好巧啊,你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冯筠只回了个眼神,表示一切尽在不言中。

    冯筠又说:“其实我是想告诉你,我在上个课间好像看到了你们班的一个同学,在走廊看到的,他应该分去了42班。”

    林梢一开始没反应过来,过了会儿才迟疑道:“是以前十四班的吗?”

    冯筠点点头,“对,我以前经常在过道看见他,是一个男生,但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冯筠很确定她没看错,一定是十四班的人,但林梢毫无头绪,就她知道的信息来看,她是十四班唯一一个复读的人,没听说还有谁要复读,而且还这么巧,都舍近求远,也到了这所学校。

    林梢去隔壁42班看了看,教室里黑黝黝的,门窗也关着,学生都离开了。

    林梢和冯筠一起走回宿舍,对方安慰她,“明天再看吧,反正又跑不了。”

    现在已经是八月底,但也陆陆续续有新的复读生来报道,假如有谁临时决定要复读,也不是不可能。

    但林梢又有点犹豫,复读这件事,虽然是个人的选择,但……其实还是有点心理包袱,她来到一个新环境,就是想彻底排除干扰,更何况,十四班的男同学,会是谁呢?

    *

    第二天,林梢选了一个比较空闲的课间,又溜去了42班的窗外门边,偷偷摸摸往里看,被里面的人逮住问:“同学,你找谁?”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林梢也不知道自己在找谁。

    她只好又偷偷溜走,在这层楼的走廊游荡,课间时间这么短,那个人离开教室,也不可能走远。

    等了三分钟,走廊里人来人往,显得游荡的林梢非常可疑,她心想,如果等到上课还没等到,那我就不等了。

    预备铃响了,林梢脚下慢慢移动,准备回教室。就在这时,走廊的另一头出现了一道身影。

    那种走路的姿势可太熟悉了,想当初,他就因为那种大摇大摆的姿势被班上的一群灯罩团团围住,质问:“拽什么拽啊你!”

    真是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

    林梢满心惊喜,冲上去大喊:“周朔!是你啊!”

    周朔被吓了一跳,后退一步,然后也浮现出同样的惊喜,他也惊呼:“你怎么在这里!”

    上课铃响了,走廊里的学生都开始狂奔。

    没时间叙旧,林梢举起一只手,两人飞快击掌,又飞快回到了各自的教室。

    林梢迫不及待地告诉冯筠,“我知道那个人是谁了,他是我的好朋友!”

    冯筠也被她的快乐感染,“哇——”

    真好,真好,离高考还剩三百多天,仿佛时间又陷入循环,但循环之中,又多了一点额外的期盼。

    *

    复读生活没什么可说的,就是一个加强版高三,依旧是做题,考试,考试,做题。

    除此之外,宿舍生活也有些沉闷,狭小的空间,性格各异的人,精神高压下,本来就心情不好,一点小的摩擦都会被放大,引来一次情绪的海啸。

    不过,正因为这样,一周一次的周日假期才更为可贵,像是生活的通关奖励,一个额外的礼物盒。

    周日的时候,林梢会和冯筠一起去市区逛街,走在陌生的城市街道,和刚认识不久的朋友并肩站在一起,让她有了一种终于独立生存的感觉。

    她和周朔的日常接触并不多,毕竟不在同一个班,又是异性,好像也没什么机会与名目在其余的时间相处。

    但是,仅仅是周朔和她在同一个学校这件事本身,就给了她很多鼓励。

    人毕竟还是会感到孤独的,哪怕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在时间流逝里,总会有脆弱的时刻。

    但现在不同了,林梢只要想一想,身边有一个昨日的好朋友,她就又有了新的勇气。

    *

    值得一提,这所学校的宿舍楼是断电的,除了电灯可以用,其余所有插头都不通电,也没有热水器。

    夏天还能勉强洗个冷水澡,到了冬天就不行了,必须去学校里的澡堂。

    澡堂的位置有限,提供热水的时间也有限,想要洗澡就必须飞快去抢。

    这个竞争难度太大,林梢很少能抢到,只好退而求其次,去澡堂门口打热水,用热水壶提回宿舍去洗。

    这天晚上,林梢又排在了队伍末尾,等到她打完热水,这片区域已经寂静无声,只有锅炉运作的噪音。

    她提着热水壶往外走,男生澡堂忽然走出一个人,大冬天,穿着T恤肥裤衩,头发湿淋淋乱糟糟,边走还边哼着歌。

    林梢迟疑道:“周朔?”

    那人动作一僵,把毛巾往脸上一盖,提着塑料桶就跑了。

    林梢在后面追,“你跑什么呀?”

    那人穿着拖鞋,走起路来呱唧呱唧,跑得更快了。

    *

    第二天,林梢再见到周朔,是在跑操的时候。

    这里的跑操和从前在一中不同,因为场地太小,人又太多,不能按班级依次绕着操场跑,只能每个班的队伍首尾相接,自成一队,在原地绕圈跑。

    这样一来,林梢所在的41班和隔壁的42班就像是相邻的两条传送带,林梢和周朔总有碰见的时候。

    这其实也是他们平常的一个打招呼的时间,趁着擦肩而过的几秒钟,说几句无聊的话。

    林梢问:“你昨天晚上跑什么呀?”

    意料之中的,周朔听了这话,又跑了,搞得他身后的同学也只能提速,42班的整体跑操速度快了不少。

    跑操的时间总是很漫长,所有人都精神萎靡,林梢要稍微好一点,因为她有额外的奖励机制,每过跑一圈,她都能和好朋友打个照面。

    冬天,不止澡堂的热水需要抢,教室里的热水也需要抢。

    仿佛昨日重现,每当林梢拿着保温杯走到饮水机前,热水总是没有,她又回到座位,开始新一轮的等待。

    某个课间,她忽然福至心灵,说不清道不明地,她拿着保温杯走到了隔壁班。

    林梢刚走到窗外,就和教室里的周朔对上了眼神,她隔着窗户把保温杯递过去,周朔也自然接过,大摇大摆去接水,又把装满热水的保温杯递还给她。

    全程没有多余的语言交流,又一次接水行动圆满成功。

    不知道周朔的所思所想是什么,但对于林梢来说,她很喜欢这种无言的默契。

    林梢走回教室,双手紧紧捧住保温杯,这个保温杯用了三年,其实保温效果已经不太好,热度从杯盖的缝隙里传出来,烘得手心一片温热。

章节目录

悄悄的夏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楼一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楼一刀并收藏悄悄的夏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