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堪折直须折。。。。。。
花开过季,再开就不是同一朵花了。。。。。。
真的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么?
真的要再给他一次机会么?
这么多人问她这个问题,夜深人静之时,她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一遍遍的辗转反侧,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可是,
那个最应该来问这个问题的人现在在哪里?
三伏天难耐的一片暑热里,朝堂上却突然平地一声惊雷。
有人上折弹劾征西大将军聂钧通敌。
此前大战正酣时,朝堂上好几拨弹劾聂钧的,都被长公主压了回去,闹得最凶的几个还以“扰乱军心”之名受到了申斥。这对金之战都大胜了,连和谈都谈完了,聂钧作为主将是明晃晃的首功,这哪个不识相的这时候还在翻旧账搞事情?
不仅如此,此人不但具名弹劾,还在大朝会当堂要求长公主彻查。
都察院六品监察御史苏渚东。
他此前因在朝堂舌战群臣声援聂钧被长公主赏识,作为和谈使团成员派到甘肃参与和谈事宜。和谈任务完成后,回到京城的使团成员无一例外受到嘉奖。苏渚东官升一级,格外恩赐有翰林院调入都察院任职。
朝臣一片哗然,人人侧目。
没错,都察院的职责是监督官员,举报违法乱纪。但一个六品小芝麻官,刚从翰林院那种象牙塔进入都察院这种“拉仇恨”的地儿混,不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先学做人,不但一上来就放炮,放的还是此前他自己亲口声援过的征西大将军聂钧的大炮。
姓苏这小子是属墙头草的吧?还是脑子被驴踢了?
谁都知道,聂钧是长公主的爱将,苏渚东突然闹这一出,人人等着看长公主把他的折子扔回他脸上,再“重重有赏”他三十板子。
令人意外的是,长公主收下了苏渚东的折子。不但如此,她还下令刑部、大理寺会同都察院三司会查,彻查聂钧是否存在通敌嫌疑。
众臣都被惊得不知作何反应了。
三司会查,不管你是一品还是几品朝臣,先别说最后会不会定罪,一旦启动侦查程序,当事官员马上停职隔离审查,等着组织“谈话”,就足以让任何一个官员闻风丧胆了。
风光无限的征西大将军聂钧一夜之间成为准阶下囚。
三司雷厉风行,立即启动调查程序。
调查组派出一队人马前往甘肃开展调查。
京城的审查同步开展。
聂钧出征前的九门提督官署遭到搜查。
聂宅遭到搜查。
十日后,有人看见押着聂钧的囚车从东华门进入京城,直入大理寺监牢。
一开始,朝廷一片风声鹤唳,人人还在观望长公主是不是真的要调查她的这位前新贵红人,见三司会查动的是真格,逐渐就开始有人主动提供“聂贼通敌证据”,不只京官,甚至还有不少地方官递折进京举报。
调查组无不一一派员前往核查。
响起惊雷的也不仅仅是朝堂。不知是不是巧合,自三司会查开始没多久,旱热了足有一个多月的京城开始下起了大雨,而且不下则已,这雨一下就断断续续连下了十几天。京郊甚至有低洼处农田的禾苗开始泡烂根。
有不少笃信天道的好事之徒开始窃窃私语,莫非。。。聂大人是被污蔑的?这是上天也在为有功之臣喊冤呢,又或是对某些上位者的卸磨杀驴看不过去呢。。。。。。
章岚在窗前看雨,眼看着雨点从天上纷纷扑扑地落下来,渐渐连成雨线,再逐渐落成一幅雨幕,直至天地一片混沌,站了不知多少辰光。
心头思绪却逐渐分明。
白芷担心地上前来劝,要给她披上一件衣衫。
章岚拒绝了,“给我拿把伞来吧,”
“是。”
章岚打伞去了章老太太屋里。
她敛了敛润湿的裙角,让白芷在屋外等,独自踏进屋。
因着下雨,屋内稍显光线不足,章老太太却倚在榻上就着烛台看书信。
听见有人进来,抬头看了一眼,放下书信。
章岚一步一步慢慢走近章老太太,直至近前,忽然不发一言跪下。
章老太太波澜不惊,似乎毫不意外,“你想好了?”
“嗯,想好了,”章岚抬头,直直看向章老太太的眼睛,“我要救聂钧。”说着膝行一步,正想继续说,
章老太太却扬起一手,制止了她,“只要你想好了,家里支持你的决定,”
章岚本来还有满肚子的话要说,想说她放不下聂钧,想说她的决定会给家里带来很多麻烦,想请家人原谅她的任性,之前一气之下要和聂钧退亲,又一去山西数月,如今聂钧身陷牢狱,却又不退亲了,无论按照这个时代的哪一个标准来看,都过于任性了。
章岚扑在章老太太膝头,泪水氤氲了章老太太的衣裙。
章老太太伸出绵厚的手掌摩挲孙女的头,“傻孩子,哭什么,一家人不就是要同舟共济嘛,”
“不过啊,”章老太太的声音多了一丝忧虑,“丫头,聂钧这次遇上的事不小,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啊。。。。。。”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的雨,章岚抬起头,随着她的视线看出去,雨下得更大了,沉沉地压着大地,让人有一种错觉,这场大雨似乎永无尽头。。。。。。
聂钧的案子是朝廷的重案,长公主为了保密以及确保专案组成员的安全,早已下令相关人员在大理寺驻留办案,并派侍卫队专职保护,等闲不能与外界接触。是以市面上关于此案虽然风雨流言小道消息不断,实则除了长公主和负责此案的专案组成员,外人对案件审查进展的猜测大多是捕风捉影,人云亦云。
章岚能接触的消息也很有限,她心急如焚,但也清楚不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她决定去找查奇。
作为贴身暗卫的查奇,一定比别人知道得更多。
查奇是暗卫,一向对有关主子的事宜守口如瓶。无论章岚如何逼问,都只有一句话,“属下不清楚内情”。
章岚急了,忍不住脱口而出,“那我现在就闯到大理寺监牢去问聂钧!”查奇拦住她,思虑再三到底还是吐了一点点口风,“如果章小姐坚信大人是清白的,可以去找找聂老爷子,或许他能告诉你点什么。”
齐老夫人和聂莹说得没错,章岚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去过聂家了。此刻再站在聂府门前,心情不可谓不复杂。
门楣上那朴实无华的“聂府”牌匾不变,但是牌匾下的守门老仆却换成了两名身挂腰牌,手持武器的看守侍卫。聂正老爷子虽已致仕,却是镇守辽北的功臣,在满朝文武中甚有威望,至今还保留二品虚衔,在聂钧的案子没有最后定论前,专案组的人也不敢造次,是以聂老爷子和聂府一干人等至今没有被收押,只是留府看管,不得外出。
章岚深吸一口气,让白芷留在马车上等候,她独自一人下车,撑着伞径直走向其中一名看守。
未及近前,看守侍卫已经开口询问,“你是何人?此地不得随意进出!”
“两位大人明鉴,我乃都察院四品佥都御史章承安之女,来此是以晚辈的身份探望聂老爷子,希望二位大哥通融,”
“不可。我们受命在此值守,聂府所有人等一律不得进出。快走吧,别妨碍公务!”
“二位大人接到的命令只是聂府人员不得进出,并没有明令非聂府人员不得进入吧?”
两位侍卫迟疑了下。实在是聂钧案发,他们受命看守以来,聂府门前冷落,并无人员探望。被章岚这么一说,他们才发现上头的命令的确没有提及禁止外人探视。
章岚见此,忙继续说道,“聂老爷子早年征战辽北,身体暗伤不少,他老人家已困守府中多日,我实在是担心老人家身体,此番才特意上门探望,通敌案还在审理的关键时刻,先不论聂大人最后是否会被定罪,若此时聂老爷子出现什么意外,难保不会被有心之人大造文章,我想三司的大人,乃至长公主,都不会想看到这种局面吧?”
“再则,我并未携带任何物品,既无武器也无纸笔,确实只是探望长辈。如果二位大人有所疑虑,可以着人搜我的身,我绝无二话。”
话至此,那两位看守对视一眼,又低声商量了下,找不到阻拦章岚的理由,请示了上头后,打开侧门让章岚进了聂府。
不过还是对探视时间作了规限:“只给你半个时辰,看完就赶紧走,不然连你一起关在里头!”
章岚自然应下。
花开过季,再开就不是同一朵花了。。。。。。
真的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么?
真的要再给他一次机会么?
这么多人问她这个问题,夜深人静之时,她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一遍遍的辗转反侧,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可是,
那个最应该来问这个问题的人现在在哪里?
三伏天难耐的一片暑热里,朝堂上却突然平地一声惊雷。
有人上折弹劾征西大将军聂钧通敌。
此前大战正酣时,朝堂上好几拨弹劾聂钧的,都被长公主压了回去,闹得最凶的几个还以“扰乱军心”之名受到了申斥。这对金之战都大胜了,连和谈都谈完了,聂钧作为主将是明晃晃的首功,这哪个不识相的这时候还在翻旧账搞事情?
不仅如此,此人不但具名弹劾,还在大朝会当堂要求长公主彻查。
都察院六品监察御史苏渚东。
他此前因在朝堂舌战群臣声援聂钧被长公主赏识,作为和谈使团成员派到甘肃参与和谈事宜。和谈任务完成后,回到京城的使团成员无一例外受到嘉奖。苏渚东官升一级,格外恩赐有翰林院调入都察院任职。
朝臣一片哗然,人人侧目。
没错,都察院的职责是监督官员,举报违法乱纪。但一个六品小芝麻官,刚从翰林院那种象牙塔进入都察院这种“拉仇恨”的地儿混,不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先学做人,不但一上来就放炮,放的还是此前他自己亲口声援过的征西大将军聂钧的大炮。
姓苏这小子是属墙头草的吧?还是脑子被驴踢了?
谁都知道,聂钧是长公主的爱将,苏渚东突然闹这一出,人人等着看长公主把他的折子扔回他脸上,再“重重有赏”他三十板子。
令人意外的是,长公主收下了苏渚东的折子。不但如此,她还下令刑部、大理寺会同都察院三司会查,彻查聂钧是否存在通敌嫌疑。
众臣都被惊得不知作何反应了。
三司会查,不管你是一品还是几品朝臣,先别说最后会不会定罪,一旦启动侦查程序,当事官员马上停职隔离审查,等着组织“谈话”,就足以让任何一个官员闻风丧胆了。
风光无限的征西大将军聂钧一夜之间成为准阶下囚。
三司雷厉风行,立即启动调查程序。
调查组派出一队人马前往甘肃开展调查。
京城的审查同步开展。
聂钧出征前的九门提督官署遭到搜查。
聂宅遭到搜查。
十日后,有人看见押着聂钧的囚车从东华门进入京城,直入大理寺监牢。
一开始,朝廷一片风声鹤唳,人人还在观望长公主是不是真的要调查她的这位前新贵红人,见三司会查动的是真格,逐渐就开始有人主动提供“聂贼通敌证据”,不只京官,甚至还有不少地方官递折进京举报。
调查组无不一一派员前往核查。
响起惊雷的也不仅仅是朝堂。不知是不是巧合,自三司会查开始没多久,旱热了足有一个多月的京城开始下起了大雨,而且不下则已,这雨一下就断断续续连下了十几天。京郊甚至有低洼处农田的禾苗开始泡烂根。
有不少笃信天道的好事之徒开始窃窃私语,莫非。。。聂大人是被污蔑的?这是上天也在为有功之臣喊冤呢,又或是对某些上位者的卸磨杀驴看不过去呢。。。。。。
章岚在窗前看雨,眼看着雨点从天上纷纷扑扑地落下来,渐渐连成雨线,再逐渐落成一幅雨幕,直至天地一片混沌,站了不知多少辰光。
心头思绪却逐渐分明。
白芷担心地上前来劝,要给她披上一件衣衫。
章岚拒绝了,“给我拿把伞来吧,”
“是。”
章岚打伞去了章老太太屋里。
她敛了敛润湿的裙角,让白芷在屋外等,独自踏进屋。
因着下雨,屋内稍显光线不足,章老太太却倚在榻上就着烛台看书信。
听见有人进来,抬头看了一眼,放下书信。
章岚一步一步慢慢走近章老太太,直至近前,忽然不发一言跪下。
章老太太波澜不惊,似乎毫不意外,“你想好了?”
“嗯,想好了,”章岚抬头,直直看向章老太太的眼睛,“我要救聂钧。”说着膝行一步,正想继续说,
章老太太却扬起一手,制止了她,“只要你想好了,家里支持你的决定,”
章岚本来还有满肚子的话要说,想说她放不下聂钧,想说她的决定会给家里带来很多麻烦,想请家人原谅她的任性,之前一气之下要和聂钧退亲,又一去山西数月,如今聂钧身陷牢狱,却又不退亲了,无论按照这个时代的哪一个标准来看,都过于任性了。
章岚扑在章老太太膝头,泪水氤氲了章老太太的衣裙。
章老太太伸出绵厚的手掌摩挲孙女的头,“傻孩子,哭什么,一家人不就是要同舟共济嘛,”
“不过啊,”章老太太的声音多了一丝忧虑,“丫头,聂钧这次遇上的事不小,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啊。。。。。。”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的雨,章岚抬起头,随着她的视线看出去,雨下得更大了,沉沉地压着大地,让人有一种错觉,这场大雨似乎永无尽头。。。。。。
聂钧的案子是朝廷的重案,长公主为了保密以及确保专案组成员的安全,早已下令相关人员在大理寺驻留办案,并派侍卫队专职保护,等闲不能与外界接触。是以市面上关于此案虽然风雨流言小道消息不断,实则除了长公主和负责此案的专案组成员,外人对案件审查进展的猜测大多是捕风捉影,人云亦云。
章岚能接触的消息也很有限,她心急如焚,但也清楚不能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她决定去找查奇。
作为贴身暗卫的查奇,一定比别人知道得更多。
查奇是暗卫,一向对有关主子的事宜守口如瓶。无论章岚如何逼问,都只有一句话,“属下不清楚内情”。
章岚急了,忍不住脱口而出,“那我现在就闯到大理寺监牢去问聂钧!”查奇拦住她,思虑再三到底还是吐了一点点口风,“如果章小姐坚信大人是清白的,可以去找找聂老爷子,或许他能告诉你点什么。”
齐老夫人和聂莹说得没错,章岚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去过聂家了。此刻再站在聂府门前,心情不可谓不复杂。
门楣上那朴实无华的“聂府”牌匾不变,但是牌匾下的守门老仆却换成了两名身挂腰牌,手持武器的看守侍卫。聂正老爷子虽已致仕,却是镇守辽北的功臣,在满朝文武中甚有威望,至今还保留二品虚衔,在聂钧的案子没有最后定论前,专案组的人也不敢造次,是以聂老爷子和聂府一干人等至今没有被收押,只是留府看管,不得外出。
章岚深吸一口气,让白芷留在马车上等候,她独自一人下车,撑着伞径直走向其中一名看守。
未及近前,看守侍卫已经开口询问,“你是何人?此地不得随意进出!”
“两位大人明鉴,我乃都察院四品佥都御史章承安之女,来此是以晚辈的身份探望聂老爷子,希望二位大哥通融,”
“不可。我们受命在此值守,聂府所有人等一律不得进出。快走吧,别妨碍公务!”
“二位大人接到的命令只是聂府人员不得进出,并没有明令非聂府人员不得进入吧?”
两位侍卫迟疑了下。实在是聂钧案发,他们受命看守以来,聂府门前冷落,并无人员探望。被章岚这么一说,他们才发现上头的命令的确没有提及禁止外人探视。
章岚见此,忙继续说道,“聂老爷子早年征战辽北,身体暗伤不少,他老人家已困守府中多日,我实在是担心老人家身体,此番才特意上门探望,通敌案还在审理的关键时刻,先不论聂大人最后是否会被定罪,若此时聂老爷子出现什么意外,难保不会被有心之人大造文章,我想三司的大人,乃至长公主,都不会想看到这种局面吧?”
“再则,我并未携带任何物品,既无武器也无纸笔,确实只是探望长辈。如果二位大人有所疑虑,可以着人搜我的身,我绝无二话。”
话至此,那两位看守对视一眼,又低声商量了下,找不到阻拦章岚的理由,请示了上头后,打开侧门让章岚进了聂府。
不过还是对探视时间作了规限:“只给你半个时辰,看完就赶紧走,不然连你一起关在里头!”
章岚自然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