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郎他干爹是如何想的,此处暂且无人知晓。眼前跃跃欲试想做实亲爹身份的平王只捧着肚子不住笑,“王妃大善!不枉当年我顶着岳丈的压力几次三番亲去求娶。平王府能有如今景象,多亏了王妃殚精竭虑。我早同她们说了,别看王妃嘴上规矩严些,心却是顶顶好的……”
许是兴奋过了头,那圆滚滚的肚儿让他拍得直作响。在傅嘉笙看来,颇有些憨态可鞠。但思及平王行径,便只剩下几分讨人嫌的可笑。
阿弥仍噙着笑,淡然立在座下,恍若置身明堂。
傅嘉笙不免腹诽,那样浑圆油腻的肚皮,便是亲身上阵,也养不出那般清冷如月的君子。
这样去想实在是长他人志气,傅嘉笙便在心内悄悄补一句,“哪怕他是个秃头。”
这样再想,不免失礼于神佛。傅嘉笙却无所谓了。她曾经笃信命数,于危难时叩求过漫天神佛,终不曾瞧见过一星半点神迹降临。在她心灰意冷以后,却又不明缘由的得了这邀天之幸,可那又如何呢?
不信了,就是不信了。
“当着孩子们的面,王爷也好尊重些,平白无故提这些老黄历做甚。”平王妃不知想到了什么,把眼一红,口上便只道,“不想王爷还都记得,总算没让我白操一世闲心。”
这便是她的父母了。
傅嘉笙冷眼瞧着堂上这一双人,只觉得没意思透了。
思及过往,她从不觉得自己出生在一个父慈母爱的家庭。两世为人,她也从不曾见识到超越相敬如宾之外的父母情谊。
人就在眼前的时候十分不懂得珍惜,让众人都以为是不得已拴在一处的怨侣。既是这般,阴阳两隔便罢了,又为何偏要在前世母妃仙去之后,做作出那样令见者不忍的念念不忘?
傅嘉笙定定的看着这一幕。又或者这般一人潇洒故去、一人惦念成疾的样子也很不错。总好过有人枯骨飘零,有人含笑迎新。
她终是犯了痴。
枉念横起,便顾不得她今生的假儿郎身份,也就忘了用她平郡王府世子的名号去压一压如今这桩荒唐事体。
平王素来清楚自家世子的秉性,晓得她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犟起来比平王妃还难对付三分。原预备安抚了王妃再来化解世子的招式,却难得见到傅嘉笙那一副神游千里的漠然样子。
“竟难得不想做本王的主了。”平王虽稀奇,却懂得趁热打铁,“王妃可知,阿弥有一学名,叫做‘燕行’。我记得咱们府里就有一窝南来的燕子筑巢,经年累月的都养家了,恍惚听人说是安家在了世子的院里,未尝不是他兄弟缘分!”
平王抹抹快掉到胡须上的眼泪,“怕他骤然知晓身世,一时不惯,又不知道府里诸人性情,难去相处,我原打算在外头买一处院子予他住去。后来一想到燕子都能按时归家的,便再舍不得让这小郎去外头孤苦了。”
平王絮叨起来,那嘴是停不住的。平王妃原就怀疑是他多嘴坏了形迹,眼下不得不拿出十二万分的小心。思来想去,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才方便,不如全了平王心意。
“燕雀尚能安居王府,何况八郎?既是王爷子嗣,该同他兄姊一般养在府里,这才是好人家的儿郎。”平王妃心有芥蒂,之前便不曾招那儿郎上前,此时倒把人叫到近处,认真看了一回,“是个齐全孩子。既回了府,头发也该蓄上,不出几月,咱们王府便又多了个招人喜欢的小郎君了。”
她又冲平王嗔道:“亏得王爷只管嘴上说说,八郎可别放在心上。若真遂了王爷的糊涂想头,让这凄苦孩儿在外头没个着落,我这做嫡母的必是不依的。”
燕行听人唤他,便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容。
不多不少,不显露半分本心,又带着隐约讨巧。既不会让人觉得高高在上,也不会让人看出殷切期盼。像是做惯了的,又仿佛是他本就生得那样性情。倒是听得后头那“嫡母”二字,才有几分真切笑意掠过他眼底。
他在笑什么?是在笑母妃自比嫡母,他这外路子小郎终于有了母亲照应?还是她久居平京不晓得,“嫡母”二字在外头已关联上了甚么世俗俚语,让人闻之好笑?
傅嘉笙从幻梦中回神,恰瞧见这一幕,便觉得他这人终不如碧梧轩里的飞燕活泛有生气,哪怕他明显是个有故事的人。
却又因着他二人同是死气沉沉在过活,望着邬雁裘下隐约可见的血迹,她对他凭空出现的不喜便少了几丝。傅嘉笙自认不算个大度的人,这偶尔窥探到的他人处世的不易,她也只够分出那几丝怜悯。
但愿这燕行的出现不要让她本千丝万缕纠缠不断的日子变得更加糟糕。将来有一日,也莫要让她后悔今日这疏忽放纵。
就在那一刻,她忽然不打算深究。
穷寇莫追。
还是别断送旁人生机。曾有人施加在她身上的苦难,她并不愿意加诸他人。
平王才看不出这些人的眉眼官司,他还在为他的好主意欢喜,“我儿今朝有了着落,便算了亲眷缘分,等来日拜过先祖,父王再给八郎从谱正名。眼下还是先洗去一身浊尘,好与你姐姐们厮见。”
他伸手替燕行紧了紧邬雁裘,“这衣裳虽好,却是外头穿戴的,且是你大阿姐忖度着世子长成后的身形做就,如今拿给你穿未免短了些个。幸而父王年轻时的身量比你不差什么,倒能寻出好些来与你将就,一般的大毛衣裳也有许多,等明日针线上的赶制出来好服饰了,阿弥再换上也使得。”
当真是一片慈父心肠。
“父王赐予,原不该辞。旁的衣裳借用父王的尚可,只这裘装,是阿弥窘迫时得阿兄赠予,方能周全体面,虽不合身,却足够妥帖。”小郎君恭敬作揖,“阿弥是极喜爱的。也多谢兄长的善心。”
平王啧啧称奇,“世子有心了。”
傅嘉笙见不得平王作态,直言道:“原是侍女说起小郎君身上带伤,我才让人寻个厚实衣物去与郎君遮掩,算不上多大的善心。”
燕行的眼神却未见失望。他甚至没有如嘉笙想象的那般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傅嘉笙这便明了,原来这人的谢意便只是他认真谢你一回,至于旁人受不受这份答谢,他是半点不在意的。
平王眼见一句话不对,他这世子儿子又泛起倔脾气,忙借口治伤,带了人便往后头去,只留给平王妃两句话。
“怪我怪我,阿弥身上还有伤!剩下的事情王妃看着办就行,你办事总不会错的。”
平王妃习以为常,还有心思点评,“做老子的怕儿子,真怕假怕,只有你父王自己知道了。”
“阿娘!”
傅嘉笙在平王妃温柔的注视下喃喃道:“阿娘,我不知道这样纵容父王对不对……”
“自前朝起,上京之中凡太子诸王生,民间必有一幼童剃度出家,以为替僧。”平王妃拍拍嘉笙后背,思量处尽是筹谋。
“你父王是个不着调的,偏居一隅,连带着王府也远离朝堂甚久。替僧是谁都能做,合乎年龄便可,却不能说不做就不做。他那话未必是真的,可无论真假,能留一把柄在手,他日事发,或许便有一线生机。”
*
碧梧轩一侧房檐底下原给两只燕子筑了巢。因王府中人多信佛理,这一双燕便不曾被人赶去,冬去春来,总有些年头。
平京的冬天来得早,燕子往往在九月初就飞走,今年却稀奇,都到了中下旬,每日还能瞧见一只燕子衔着吃食独自往返。
莲房是个闲不住的淘气性子,打正院回来,正愁满肚子气恼没处散,看那燕子又飞出去觅食,她便喊人搬了扶梯来,变着法儿的想弄清楚它到底是不是一只负心薄性的燕子。
“都说大雁最是忠贞,一样的叫法,这小燕子自然也不差。倘或叫我知道,我用例钱养下的燕子是个抛弃妻子的渣夫,又或者成了个没有远见的懒汉,那本姑娘必要使它晓得千般万种厉害……”
傅嘉笙站在檐下瞧过,不觉无趣也不觉有趣,反倒嫌她有几分聒噪,便要进屋养神。
“啊呀!世子您看!”
莲房还没靠近巢穴,就惊动了里头的住客,剩下的那只燕子也急急忙忙飞出去,窝中紧跟着便传来几声微弱叽喳。
“这还有只小小燕儿!乖乖,连毛都还没长齐呢!怪道你爹娘都这时节了还未南飞,原来是被你这小家伙绊住了腿脚。让姨姨瞧瞧,你还有旁的兄弟姊妹不?哟,还是个独苗儿……”
“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便下来吧。燕子在此安家生子,也是增添福缘的好意头。你再惊着那小的,害它沾染上陌生人气,做父母的回头不肯认它了反倒不美。还是像往日一般,由着它一家子去罢。”
莲叶掀了帘子出来,劝她一回,又想到今日才闹出的事情,不免忧心,“这生了只新燕,那来了个燕行,平日里哪见得这燕来燕往的稀罕景。再叫那些院里的知道了,还不知有多少是非等着世子去担待。”
傅嘉笙拿了食喂燕子,“凭他什么洪水猛兽,我早就不怕了。”
“世子好志气!”莲房满心称赞,也有些许疑惑,“那小郎君生得俊秀,实在不算野兽模样,又有洪水……咱平京都多少年没发过水了……”
“我就说你是个只看脸的,不该派你去探听消息。脸生在人家身上也就算了,脑子总归是自家的。花了那般功夫让你认字儿,你就认成这光景,赶明儿怎好放心让你陪世子去学塾?”
莲叶说着说着,忙让莲房快“呸呸呸”。唬得这丫头一时不知该辩白哪个。
“也是该长点聪慧。”傅嘉笙没好气,促狭道,“燕儿,啄她脑袋。”
小燕子扑腾着翅膀,果然像模像样的飞两下,惹得莲房又是一阵叽喳。
傅嘉笙感知到掌心的温热与鲜活,倏尔一笑。
许是兴奋过了头,那圆滚滚的肚儿让他拍得直作响。在傅嘉笙看来,颇有些憨态可鞠。但思及平王行径,便只剩下几分讨人嫌的可笑。
阿弥仍噙着笑,淡然立在座下,恍若置身明堂。
傅嘉笙不免腹诽,那样浑圆油腻的肚皮,便是亲身上阵,也养不出那般清冷如月的君子。
这样去想实在是长他人志气,傅嘉笙便在心内悄悄补一句,“哪怕他是个秃头。”
这样再想,不免失礼于神佛。傅嘉笙却无所谓了。她曾经笃信命数,于危难时叩求过漫天神佛,终不曾瞧见过一星半点神迹降临。在她心灰意冷以后,却又不明缘由的得了这邀天之幸,可那又如何呢?
不信了,就是不信了。
“当着孩子们的面,王爷也好尊重些,平白无故提这些老黄历做甚。”平王妃不知想到了什么,把眼一红,口上便只道,“不想王爷还都记得,总算没让我白操一世闲心。”
这便是她的父母了。
傅嘉笙冷眼瞧着堂上这一双人,只觉得没意思透了。
思及过往,她从不觉得自己出生在一个父慈母爱的家庭。两世为人,她也从不曾见识到超越相敬如宾之外的父母情谊。
人就在眼前的时候十分不懂得珍惜,让众人都以为是不得已拴在一处的怨侣。既是这般,阴阳两隔便罢了,又为何偏要在前世母妃仙去之后,做作出那样令见者不忍的念念不忘?
傅嘉笙定定的看着这一幕。又或者这般一人潇洒故去、一人惦念成疾的样子也很不错。总好过有人枯骨飘零,有人含笑迎新。
她终是犯了痴。
枉念横起,便顾不得她今生的假儿郎身份,也就忘了用她平郡王府世子的名号去压一压如今这桩荒唐事体。
平王素来清楚自家世子的秉性,晓得她是块难啃的硬骨头,犟起来比平王妃还难对付三分。原预备安抚了王妃再来化解世子的招式,却难得见到傅嘉笙那一副神游千里的漠然样子。
“竟难得不想做本王的主了。”平王虽稀奇,却懂得趁热打铁,“王妃可知,阿弥有一学名,叫做‘燕行’。我记得咱们府里就有一窝南来的燕子筑巢,经年累月的都养家了,恍惚听人说是安家在了世子的院里,未尝不是他兄弟缘分!”
平王抹抹快掉到胡须上的眼泪,“怕他骤然知晓身世,一时不惯,又不知道府里诸人性情,难去相处,我原打算在外头买一处院子予他住去。后来一想到燕子都能按时归家的,便再舍不得让这小郎去外头孤苦了。”
平王絮叨起来,那嘴是停不住的。平王妃原就怀疑是他多嘴坏了形迹,眼下不得不拿出十二万分的小心。思来想去,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才方便,不如全了平王心意。
“燕雀尚能安居王府,何况八郎?既是王爷子嗣,该同他兄姊一般养在府里,这才是好人家的儿郎。”平王妃心有芥蒂,之前便不曾招那儿郎上前,此时倒把人叫到近处,认真看了一回,“是个齐全孩子。既回了府,头发也该蓄上,不出几月,咱们王府便又多了个招人喜欢的小郎君了。”
她又冲平王嗔道:“亏得王爷只管嘴上说说,八郎可别放在心上。若真遂了王爷的糊涂想头,让这凄苦孩儿在外头没个着落,我这做嫡母的必是不依的。”
燕行听人唤他,便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容。
不多不少,不显露半分本心,又带着隐约讨巧。既不会让人觉得高高在上,也不会让人看出殷切期盼。像是做惯了的,又仿佛是他本就生得那样性情。倒是听得后头那“嫡母”二字,才有几分真切笑意掠过他眼底。
他在笑什么?是在笑母妃自比嫡母,他这外路子小郎终于有了母亲照应?还是她久居平京不晓得,“嫡母”二字在外头已关联上了甚么世俗俚语,让人闻之好笑?
傅嘉笙从幻梦中回神,恰瞧见这一幕,便觉得他这人终不如碧梧轩里的飞燕活泛有生气,哪怕他明显是个有故事的人。
却又因着他二人同是死气沉沉在过活,望着邬雁裘下隐约可见的血迹,她对他凭空出现的不喜便少了几丝。傅嘉笙自认不算个大度的人,这偶尔窥探到的他人处世的不易,她也只够分出那几丝怜悯。
但愿这燕行的出现不要让她本千丝万缕纠缠不断的日子变得更加糟糕。将来有一日,也莫要让她后悔今日这疏忽放纵。
就在那一刻,她忽然不打算深究。
穷寇莫追。
还是别断送旁人生机。曾有人施加在她身上的苦难,她并不愿意加诸他人。
平王才看不出这些人的眉眼官司,他还在为他的好主意欢喜,“我儿今朝有了着落,便算了亲眷缘分,等来日拜过先祖,父王再给八郎从谱正名。眼下还是先洗去一身浊尘,好与你姐姐们厮见。”
他伸手替燕行紧了紧邬雁裘,“这衣裳虽好,却是外头穿戴的,且是你大阿姐忖度着世子长成后的身形做就,如今拿给你穿未免短了些个。幸而父王年轻时的身量比你不差什么,倒能寻出好些来与你将就,一般的大毛衣裳也有许多,等明日针线上的赶制出来好服饰了,阿弥再换上也使得。”
当真是一片慈父心肠。
“父王赐予,原不该辞。旁的衣裳借用父王的尚可,只这裘装,是阿弥窘迫时得阿兄赠予,方能周全体面,虽不合身,却足够妥帖。”小郎君恭敬作揖,“阿弥是极喜爱的。也多谢兄长的善心。”
平王啧啧称奇,“世子有心了。”
傅嘉笙见不得平王作态,直言道:“原是侍女说起小郎君身上带伤,我才让人寻个厚实衣物去与郎君遮掩,算不上多大的善心。”
燕行的眼神却未见失望。他甚至没有如嘉笙想象的那般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傅嘉笙这便明了,原来这人的谢意便只是他认真谢你一回,至于旁人受不受这份答谢,他是半点不在意的。
平王眼见一句话不对,他这世子儿子又泛起倔脾气,忙借口治伤,带了人便往后头去,只留给平王妃两句话。
“怪我怪我,阿弥身上还有伤!剩下的事情王妃看着办就行,你办事总不会错的。”
平王妃习以为常,还有心思点评,“做老子的怕儿子,真怕假怕,只有你父王自己知道了。”
“阿娘!”
傅嘉笙在平王妃温柔的注视下喃喃道:“阿娘,我不知道这样纵容父王对不对……”
“自前朝起,上京之中凡太子诸王生,民间必有一幼童剃度出家,以为替僧。”平王妃拍拍嘉笙后背,思量处尽是筹谋。
“你父王是个不着调的,偏居一隅,连带着王府也远离朝堂甚久。替僧是谁都能做,合乎年龄便可,却不能说不做就不做。他那话未必是真的,可无论真假,能留一把柄在手,他日事发,或许便有一线生机。”
*
碧梧轩一侧房檐底下原给两只燕子筑了巢。因王府中人多信佛理,这一双燕便不曾被人赶去,冬去春来,总有些年头。
平京的冬天来得早,燕子往往在九月初就飞走,今年却稀奇,都到了中下旬,每日还能瞧见一只燕子衔着吃食独自往返。
莲房是个闲不住的淘气性子,打正院回来,正愁满肚子气恼没处散,看那燕子又飞出去觅食,她便喊人搬了扶梯来,变着法儿的想弄清楚它到底是不是一只负心薄性的燕子。
“都说大雁最是忠贞,一样的叫法,这小燕子自然也不差。倘或叫我知道,我用例钱养下的燕子是个抛弃妻子的渣夫,又或者成了个没有远见的懒汉,那本姑娘必要使它晓得千般万种厉害……”
傅嘉笙站在檐下瞧过,不觉无趣也不觉有趣,反倒嫌她有几分聒噪,便要进屋养神。
“啊呀!世子您看!”
莲房还没靠近巢穴,就惊动了里头的住客,剩下的那只燕子也急急忙忙飞出去,窝中紧跟着便传来几声微弱叽喳。
“这还有只小小燕儿!乖乖,连毛都还没长齐呢!怪道你爹娘都这时节了还未南飞,原来是被你这小家伙绊住了腿脚。让姨姨瞧瞧,你还有旁的兄弟姊妹不?哟,还是个独苗儿……”
“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便下来吧。燕子在此安家生子,也是增添福缘的好意头。你再惊着那小的,害它沾染上陌生人气,做父母的回头不肯认它了反倒不美。还是像往日一般,由着它一家子去罢。”
莲叶掀了帘子出来,劝她一回,又想到今日才闹出的事情,不免忧心,“这生了只新燕,那来了个燕行,平日里哪见得这燕来燕往的稀罕景。再叫那些院里的知道了,还不知有多少是非等着世子去担待。”
傅嘉笙拿了食喂燕子,“凭他什么洪水猛兽,我早就不怕了。”
“世子好志气!”莲房满心称赞,也有些许疑惑,“那小郎君生得俊秀,实在不算野兽模样,又有洪水……咱平京都多少年没发过水了……”
“我就说你是个只看脸的,不该派你去探听消息。脸生在人家身上也就算了,脑子总归是自家的。花了那般功夫让你认字儿,你就认成这光景,赶明儿怎好放心让你陪世子去学塾?”
莲叶说着说着,忙让莲房快“呸呸呸”。唬得这丫头一时不知该辩白哪个。
“也是该长点聪慧。”傅嘉笙没好气,促狭道,“燕儿,啄她脑袋。”
小燕子扑腾着翅膀,果然像模像样的飞两下,惹得莲房又是一阵叽喳。
傅嘉笙感知到掌心的温热与鲜活,倏尔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