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是林老的药方好,近来不常发病,药也吃的没那么勤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不信您随我回去看看?”
傅嘉笙就算有那个心思也不会当着林老的面承认,况且让母妃晓得她因为药苦就想换大夫,还不定怎么治她呢。
再说了,她这病还是早日治愈最好。
傅嘉笙携了林老大夫回碧梧轩,又放了莲房在清池院,“这院里没个侍女,小厮们未必能处处留心,你且在这厢看顾着,侍卫也不会成天到晚在外面找人,否则还要府衙的人做什么。等父王的人到齐全了,看着八郎无恙了,你再来回话。”
人都走了,燕行照旧躺在床帐里,对着虚空处说:“找两个机灵的,陪那丫头四处转转。”
他牵起唇角,“别让世子白跑一趟。”
几个收拾屋子的小厮行动敏捷,背过人处皆有练家子身形。
燕行则慢腾腾地从枕下摸出一只缠枝莲纹金簪,借着日光看了两眼,又随意塞了回去。
他本该把这东西还给平王世子,她来这里也多半是为了它。可是一看到那张收敛了泪水和情绪的假面孔,他就突然不想把簪子给她了。
燕行自幼学的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明哲保身道理,无论发生何事,他都得进退自如,稳坐钓鱼台。似昨日那般以身涉险的行为,于他而言,根本就不该有。
可事实如此,燕行不必反复回忆便能确定,当时的确是他自己送上肩头,抵住了那根簪子。他不清楚那上头有毒,但如果再将他二人置于那样境地,燕行费解地发觉,他大约还是会那么做的。
而且他们初见时,是燕行先在人前戴上面具演戏的,这会子因为人家对待他的态度不够真诚而较真,也实在没处说理去。
但这便是燕行,一向只有他对旁人虚与委蛇的,再没有旁人敢在太子面前显露出虚情假意的做作姿态。
大周太子骨子里实则是这样自我,如斯霸道的一个人压根不会认为这是待人接物时的双标行为,那不过是他习以为常的规矩而已,燕行擅长用此手段来制衡一切。
所以他后来跌得特别惨。
父皇手把手地教给他治国修身的本领,他青出于蓝,却忘了自己还不够资格真正成为崇圣殿的主人。
燕行闭目养神。
莲房让两个小厮领着,几乎把清池院转了个遍。等她磨刀霍霍准备把这院里的竹叶子全部再数一遍的时候,总算有人来说八郎醒了,要引她去拜见。
谁料到,站在那里好一会儿,都不见八郎有什么要吩咐的,莲房怕耽搁了时辰,只好自己大胆开口,道:“奴婢是碧梧轩的一等侍女莲房,世子派了婢子在清池院代为照应,八郎若有什么想吃的、想用的,这院里一时没有,正好说给我知道了,也能帮您安排一二。”
又想着不能让他们清池院的人曲解了世子的好意,更不能错了对正院的尊重,莲房还特意解释道:“咱们王妃惦记着王爷的话,知道八郎醉心佛理,便没把那些个不懂事的小丫头放过来,且八郎年岁大了,又没成婚,嬷嬷们也没处服侍,是以这院里竟都是些年纪相仿的小厮侍卫。”
说到这里,莲房笑道:“不瞒八郎,婢子是咱们府上的家生子,王妃身边春晖堂掌事的徐嬷嬷就是我外祖母。郎君院里这些小子们我瞧着都不大眼熟呢,想来……”
几个小厮在后头有了动作。
燕行做回神状,正要将他们的来历描补得更合理些,就听到那丫头拐了个弯。
“想必这几个哥哥小子都是王爷的人,常跟他在外面行走的,只是宅院里生活,这些外院的小厮们不一定清楚内院里如何调度行事,世子派了我在此处帮忙调停,总得让郎君在家里住着舒坦才对。”
还真是高估了她。不过多说多错,保不齐就让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反正这院子也让她帮着她主子大概看过了,这人还是得尽早打发掉。
燕行道:“无事。”
莲房着实没想到,生了病的八郎是如此的不爱说话,比她们世子还寡言。
这郎君身上隐隐有一股收敛着的气势,莲房不敢造次,只能在心里默念,真不愧是平王的儿子,虽是从外头带回来的,自有一番气派。
当日王妃教子,说贵人语少,虽是为了遮掩女郎身份,却很得平王夸赞。莲房初时听了,原是不懂的,不想今日还真碰上一个。
她不由得犯愁,道:“那世子问起,婢子该如何回话呀?总不能说,我就在清池院里白杵了半天,数了两三遍叶子,一样正事也没办成。还望郎君好心相告,您这里便是没有想要的东西,也没有想嘱托给世子带的话吗?”
燕行道:“替我谢过阿兄即可。”
莲房欣喜应下,见八郎如自家世子一般温文尔雅,不□□露出几分在嘉笙跟前的举止,“单是道谢未免干巴巴的,郎君哪怕亲口说上一句半句呢?我在世子跟前回了,也显得八郎敬重!”
这丫头虽是为了她自己的差事,说出口的话却跟那些宫人差不多,只不过没他们那么爱咬文嚼字,话虽粗,也颇得寸进尺,倒教人不至于反感。
“譬如……”莲房还在那里出主意,“八郎是怎么受伤的?那贼人是否生着青面獠牙?八郎有没有扑上去与贼寇打斗?世子醒后也很好奇,怎么自己只是脖子生疼,睡一觉便大安,郎君您却中了那样致命的毒……”
这侍女不会是平王世子闲暇时为了给自己逗趣才养在屋里的吧?他那几个兄长府里便有这样的成例。他记得她身边另外几个一等侍女就没这么跳脱。
但事有双面,倘若换个人来,燕行还真不一定理会人家。
那簪子垫在他枕下,燕行能清楚感觉到它的存在,也记得那人手持金簪刺向他心脉时,那汩汩涌出的眼泪、血水与两人杂乱心跳交织构成的乐章。
“你就同阿兄说,太过痛苦的事情,未必全归咎于它本身不堪,往往是人的执念在作祟。譬如梦幻泡影,何必深究,转瞬即忘。”
在莲房看来,燕行实际上也没怎么搭理她,倒像是在自言自语。
听见那郎君似咬着牙关在说话,仿佛不是很康健的样子,莲房道:“八郎方才的话,奴婢也听不太懂,不过您这声量太过低沉,是伤口又痛了还是绷开了吗?需要喊大夫吗?”
燕行有些笑不出来,他身上原本的几处伤疤都未愈合,此番又中了毒,加重了伤势,此时正如这侍女所言,整个人都不大好。
但燕行自觉没必要把这事说给旁人听,且他嘴硬,“不必,我没事,你就同阿兄说……”
说着说着,他气若游丝,一阵猛咳,“若我说,我想把你和他二人原样凑成一对呢?”
隔了厚重床帏,莲房听不清那咳嗽声里断断续续传来的话语,“八郎能否再大声点?奴婢一定把话带全带到!”
“你还是同阿兄说……”燕行低眉轻笑,“红尘有劫,我亦未能勘破。”
*
碧梧轩,主仆月下谈话。
“痛苦是执念……泡影要忘掉……红尘劫……能看破……”
莲房愁眉苦脸,她是最不爱念书的,素日也听不进去什么佛偈佛理,“八郎拢共就说了这些,没别的了。世子,真不是我不好生记,实是没听懂呀。下回再有这样的事,您还是派莲叶姐姐去罢,她比我聪明多了。”
傅嘉笙费解听罢,摆手让莲房下去,望着檐下燕巢痴痴一笑,“红尘若真有劫,若他能参透,那么不够聪慧的我呢?”
有风乍起,吹乱满头青丝,更突显出仙人超逸。
莲房瞧见了,便同莲叶咬耳朵,“我见那八郎腕上常悬念珠,听闻他又是做过人家替僧的,那这一趟话传得稀里糊涂的,别是要把咱们女郎渡了去吧?”
不等莲叶有回应,她就抄起袖子就打算往外冲,“我就说他果真瞄上了这世子之位!”
“女郎心中素有计较,断不会无故做痴人语。你更不要杞人忧天。”莲叶嗔她一眼,把人定定拽在手心,“我问你,你那活计做完了吗?自己说下大话,要给女郎做一身不输邬雁裘的衣裳来,回头见不着实物,你可别怪人家当了真!”
这话一说,莲房便不往外走了,转而拎起裙摆往里头冲,“哎呀,早起让那些小丫头看着日影分丝线来着,后头又下雨了,却忘了说给她们,别是看不清又怕我说,急着赶工,再把那线劈坏了就不好了……”
饶是莲叶素知她本性,此刻也被逗笑了。
她索性也进屋,抱了那早已烘干的邬雁裘出来,“这衣裳可怎么着呢?是原样收进箱笼里,还是再给清池院八郎送过去?”
“看他今日又穿上了黑色旧衣……”傅嘉笙这时才觉得阶上寒凉,“你挑着针线上做好的我不曾穿的衣饰,再收拾几件看得过眼的摆件,一并送去给八郎吧。”
莲叶应下,她是个细心周到的,“那住在客居处鸣沙院的秦家小郎君那里?”
“他自有大姐照管,不与我们相干。”傅嘉笙原也没想到这层,察觉自己念及旧事一时愤慨,差点惹人疑虑,她就又补了两句,“有大姐在,秦家小郎那里想必也带了一应起居用度物品,你只捡些带有平京风俗的器物过去便可,好教他瞧个新鲜。”
莲叶自去了。
这几天都堆着事,傅嘉笙总觉疲累,又在廊下站了一会儿,她方坐到了书房里。桌面上还摆着当日看过的书册,薄薄一卷心经已让她翻得磨起了毛边。
傅嘉笙不能静心,她在想燕行。
傅嘉笙就算有那个心思也不会当着林老的面承认,况且让母妃晓得她因为药苦就想换大夫,还不定怎么治她呢。
再说了,她这病还是早日治愈最好。
傅嘉笙携了林老大夫回碧梧轩,又放了莲房在清池院,“这院里没个侍女,小厮们未必能处处留心,你且在这厢看顾着,侍卫也不会成天到晚在外面找人,否则还要府衙的人做什么。等父王的人到齐全了,看着八郎无恙了,你再来回话。”
人都走了,燕行照旧躺在床帐里,对着虚空处说:“找两个机灵的,陪那丫头四处转转。”
他牵起唇角,“别让世子白跑一趟。”
几个收拾屋子的小厮行动敏捷,背过人处皆有练家子身形。
燕行则慢腾腾地从枕下摸出一只缠枝莲纹金簪,借着日光看了两眼,又随意塞了回去。
他本该把这东西还给平王世子,她来这里也多半是为了它。可是一看到那张收敛了泪水和情绪的假面孔,他就突然不想把簪子给她了。
燕行自幼学的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明哲保身道理,无论发生何事,他都得进退自如,稳坐钓鱼台。似昨日那般以身涉险的行为,于他而言,根本就不该有。
可事实如此,燕行不必反复回忆便能确定,当时的确是他自己送上肩头,抵住了那根簪子。他不清楚那上头有毒,但如果再将他二人置于那样境地,燕行费解地发觉,他大约还是会那么做的。
而且他们初见时,是燕行先在人前戴上面具演戏的,这会子因为人家对待他的态度不够真诚而较真,也实在没处说理去。
但这便是燕行,一向只有他对旁人虚与委蛇的,再没有旁人敢在太子面前显露出虚情假意的做作姿态。
大周太子骨子里实则是这样自我,如斯霸道的一个人压根不会认为这是待人接物时的双标行为,那不过是他习以为常的规矩而已,燕行擅长用此手段来制衡一切。
所以他后来跌得特别惨。
父皇手把手地教给他治国修身的本领,他青出于蓝,却忘了自己还不够资格真正成为崇圣殿的主人。
燕行闭目养神。
莲房让两个小厮领着,几乎把清池院转了个遍。等她磨刀霍霍准备把这院里的竹叶子全部再数一遍的时候,总算有人来说八郎醒了,要引她去拜见。
谁料到,站在那里好一会儿,都不见八郎有什么要吩咐的,莲房怕耽搁了时辰,只好自己大胆开口,道:“奴婢是碧梧轩的一等侍女莲房,世子派了婢子在清池院代为照应,八郎若有什么想吃的、想用的,这院里一时没有,正好说给我知道了,也能帮您安排一二。”
又想着不能让他们清池院的人曲解了世子的好意,更不能错了对正院的尊重,莲房还特意解释道:“咱们王妃惦记着王爷的话,知道八郎醉心佛理,便没把那些个不懂事的小丫头放过来,且八郎年岁大了,又没成婚,嬷嬷们也没处服侍,是以这院里竟都是些年纪相仿的小厮侍卫。”
说到这里,莲房笑道:“不瞒八郎,婢子是咱们府上的家生子,王妃身边春晖堂掌事的徐嬷嬷就是我外祖母。郎君院里这些小子们我瞧着都不大眼熟呢,想来……”
几个小厮在后头有了动作。
燕行做回神状,正要将他们的来历描补得更合理些,就听到那丫头拐了个弯。
“想必这几个哥哥小子都是王爷的人,常跟他在外面行走的,只是宅院里生活,这些外院的小厮们不一定清楚内院里如何调度行事,世子派了我在此处帮忙调停,总得让郎君在家里住着舒坦才对。”
还真是高估了她。不过多说多错,保不齐就让瞎猫碰到了死耗子,反正这院子也让她帮着她主子大概看过了,这人还是得尽早打发掉。
燕行道:“无事。”
莲房着实没想到,生了病的八郎是如此的不爱说话,比她们世子还寡言。
这郎君身上隐隐有一股收敛着的气势,莲房不敢造次,只能在心里默念,真不愧是平王的儿子,虽是从外头带回来的,自有一番气派。
当日王妃教子,说贵人语少,虽是为了遮掩女郎身份,却很得平王夸赞。莲房初时听了,原是不懂的,不想今日还真碰上一个。
她不由得犯愁,道:“那世子问起,婢子该如何回话呀?总不能说,我就在清池院里白杵了半天,数了两三遍叶子,一样正事也没办成。还望郎君好心相告,您这里便是没有想要的东西,也没有想嘱托给世子带的话吗?”
燕行道:“替我谢过阿兄即可。”
莲房欣喜应下,见八郎如自家世子一般温文尔雅,不□□露出几分在嘉笙跟前的举止,“单是道谢未免干巴巴的,郎君哪怕亲口说上一句半句呢?我在世子跟前回了,也显得八郎敬重!”
这丫头虽是为了她自己的差事,说出口的话却跟那些宫人差不多,只不过没他们那么爱咬文嚼字,话虽粗,也颇得寸进尺,倒教人不至于反感。
“譬如……”莲房还在那里出主意,“八郎是怎么受伤的?那贼人是否生着青面獠牙?八郎有没有扑上去与贼寇打斗?世子醒后也很好奇,怎么自己只是脖子生疼,睡一觉便大安,郎君您却中了那样致命的毒……”
这侍女不会是平王世子闲暇时为了给自己逗趣才养在屋里的吧?他那几个兄长府里便有这样的成例。他记得她身边另外几个一等侍女就没这么跳脱。
但事有双面,倘若换个人来,燕行还真不一定理会人家。
那簪子垫在他枕下,燕行能清楚感觉到它的存在,也记得那人手持金簪刺向他心脉时,那汩汩涌出的眼泪、血水与两人杂乱心跳交织构成的乐章。
“你就同阿兄说,太过痛苦的事情,未必全归咎于它本身不堪,往往是人的执念在作祟。譬如梦幻泡影,何必深究,转瞬即忘。”
在莲房看来,燕行实际上也没怎么搭理她,倒像是在自言自语。
听见那郎君似咬着牙关在说话,仿佛不是很康健的样子,莲房道:“八郎方才的话,奴婢也听不太懂,不过您这声量太过低沉,是伤口又痛了还是绷开了吗?需要喊大夫吗?”
燕行有些笑不出来,他身上原本的几处伤疤都未愈合,此番又中了毒,加重了伤势,此时正如这侍女所言,整个人都不大好。
但燕行自觉没必要把这事说给旁人听,且他嘴硬,“不必,我没事,你就同阿兄说……”
说着说着,他气若游丝,一阵猛咳,“若我说,我想把你和他二人原样凑成一对呢?”
隔了厚重床帏,莲房听不清那咳嗽声里断断续续传来的话语,“八郎能否再大声点?奴婢一定把话带全带到!”
“你还是同阿兄说……”燕行低眉轻笑,“红尘有劫,我亦未能勘破。”
*
碧梧轩,主仆月下谈话。
“痛苦是执念……泡影要忘掉……红尘劫……能看破……”
莲房愁眉苦脸,她是最不爱念书的,素日也听不进去什么佛偈佛理,“八郎拢共就说了这些,没别的了。世子,真不是我不好生记,实是没听懂呀。下回再有这样的事,您还是派莲叶姐姐去罢,她比我聪明多了。”
傅嘉笙费解听罢,摆手让莲房下去,望着檐下燕巢痴痴一笑,“红尘若真有劫,若他能参透,那么不够聪慧的我呢?”
有风乍起,吹乱满头青丝,更突显出仙人超逸。
莲房瞧见了,便同莲叶咬耳朵,“我见那八郎腕上常悬念珠,听闻他又是做过人家替僧的,那这一趟话传得稀里糊涂的,别是要把咱们女郎渡了去吧?”
不等莲叶有回应,她就抄起袖子就打算往外冲,“我就说他果真瞄上了这世子之位!”
“女郎心中素有计较,断不会无故做痴人语。你更不要杞人忧天。”莲叶嗔她一眼,把人定定拽在手心,“我问你,你那活计做完了吗?自己说下大话,要给女郎做一身不输邬雁裘的衣裳来,回头见不着实物,你可别怪人家当了真!”
这话一说,莲房便不往外走了,转而拎起裙摆往里头冲,“哎呀,早起让那些小丫头看着日影分丝线来着,后头又下雨了,却忘了说给她们,别是看不清又怕我说,急着赶工,再把那线劈坏了就不好了……”
饶是莲叶素知她本性,此刻也被逗笑了。
她索性也进屋,抱了那早已烘干的邬雁裘出来,“这衣裳可怎么着呢?是原样收进箱笼里,还是再给清池院八郎送过去?”
“看他今日又穿上了黑色旧衣……”傅嘉笙这时才觉得阶上寒凉,“你挑着针线上做好的我不曾穿的衣饰,再收拾几件看得过眼的摆件,一并送去给八郎吧。”
莲叶应下,她是个细心周到的,“那住在客居处鸣沙院的秦家小郎君那里?”
“他自有大姐照管,不与我们相干。”傅嘉笙原也没想到这层,察觉自己念及旧事一时愤慨,差点惹人疑虑,她就又补了两句,“有大姐在,秦家小郎那里想必也带了一应起居用度物品,你只捡些带有平京风俗的器物过去便可,好教他瞧个新鲜。”
莲叶自去了。
这几天都堆着事,傅嘉笙总觉疲累,又在廊下站了一会儿,她方坐到了书房里。桌面上还摆着当日看过的书册,薄薄一卷心经已让她翻得磨起了毛边。
傅嘉笙不能静心,她在想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