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新八郎是一个不大好描摹的人。
平王说燕行以前做过替僧,于是他自称乳名“阿弥”时,眉目间似乎真有佛子悲悯,像极了初涉红尘的小沙弥,偶尔会冒出几句不合世俗的言语,称不上呆气,反倒显出别样的虔诚。
特别是,当你诧异看向他时,他便会露出羞涩笑意,睁着那双琥珀色的眸子,用真挚的眼神告诉你——他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没办法呀,改不了。
是以有时候傅嘉笙明明对他持怀疑态度,却在感知不到威胁的情况下,对燕行放松了警惕。
平王和傅嘉笙派燕行去做事时,他又显得极其有担当,不会给人拖后腿。这种沉稳不仅仅是长年累月的教养所能体现的,还掺杂了一种更为显著的气质,就像是……久经沙场的历练。
当燕行独自站在门前遥望那逐渐远去的黑底银纹狼旗时,他便仿佛是平京街头最常见的少年将军。那张俊俏面孔配上坚毅身姿,带给人一种有今日没明日的感触,就好像他前一刻还在认真同你顽笑,一转身便执枪上马再不回头。
上京的郎君自矜身份,可能将佩剑行走当作风雅事。寻常地方的郎君若是从武,或是兴趣使然,也可能学一些刀法。
唯独平京的郎君,从会走路就开始学,个个都能使长枪。因为漠北诸部最擅在马背上用□□人割头。是以傅嘉笙不假思索地就认为燕行应该会耍长枪,自然他若是不会,来日也必得学的。
不过今日在清池院,傅嘉笙注意到燕行枕边正放着一束染血的红缨,丝缕虽旧,还能看出精致样子,看尺寸像是拴在长枪上的,枪身显然是不在了,想必只有这点念想留下来,一直被主人妥善收藏。
但无论是他自述还是由平王转述的履历里,又没有疆场征战这一节。
而那天晚上在平郡王府大门外,傅嘉笙近乎悲伤的觉得,伴着燕行身上隐隐传来的血腥味,有朝一日,少年和他的红缨枪终将消逝在平京十四州的风沙里,如同之前经过此地的每一个小郎君。
这便很矛盾。
燕行既做过僧侣,天家威重,必然不是一件清闲差事,务必要让他勤勉苦修,那此人还俗后如何能坦然与杀伐接触?
莫非他是天生的战将而非天生的信徒?
既然做了八郎,或者是亲生的,或者依着她的猜测是平王哪位知己的孩儿,反正也遗落在外那么多年,平王为何不将人治好了再领回来认亲?这么催着赶着认下来,待他比待世子还亲近,或者说成是慎重更贴切一些?
八郎、逃兵、将士、替僧……
朱砂笔空悬在用墨汁写满了线索的宣纸上方,迟迟不能下落圈定。
朱红字迹最终框选出“燕行”二字。这名字未必是真的,但只要他人在这里,能为她所用便够了。
傅嘉笙放下笔,取来烛火,将一页页字纸放在火尖燎烧,看灰烬一点点蔓延开来,覆盖住白纸黑字红痕,任它一簇一簇飘落在灯盏上。
“世子又烧什么呢?新写的诗文故事?下回让奴婢们来做就好了,这屋子里实在呛得慌,我再去燃一把芙蓉未开可好?”
莲房站在门口不住掀帘子,好让烟气尽快散去,又端了香盒并香灰盒,点燃香料后便来收拾桌子,“这怎么还有红色的……”
莲房左右一看,又跑去门口张望半天,回来放下香灰盒,猛地捂住嘴,再悄悄挪出来一条缝,手往客院方向一指,“世子!”
“女郎……”她怯懦又大胆,“你是在咒他吧?”
傅嘉笙焚了笔墨,正靠在椅背上思量,听见她这话,不免露出笑容,“我在咒谁?”
莲房憋出两个字,“他呀!”
傅嘉笙更觉好笑,“他是谁?”
“八郎!燕行!”莲房急的不行。
傅嘉笙问:“我为何要咒他?”
“他惦记世子的位置,我就晓得世子容不得他!”莲房倒很上道,凑到嘉笙跟前,声量比刚才更大些,“奴婢能帮世子做点什么呢?”
傅嘉笙想说不必。
“我可以……”莲房已经自己安排上了,“对了,我的针线最好了,缝几个布娃娃想来也不是难事!莲叶姐姐比我识字,八字什么的就让她去打听!莲子莲心两个就给咱们打下手。那些小丫头经不住事,就不难为她们了,一人出一根银针好了……”
“我竟不知碧梧轩里还有你这样的人才。但是很不必!”傅嘉笙眼看她这畅想愈加充盈,不得不出面打断,“子不语怪力乱神……”
莲房可怜巴巴,“女郎别拿跟莲叶姐姐说的东西来说给我呀,奴婢听不懂。”
“巫蛊之术为历代所禁,方才的话你往后再不要讲,更不可说与旁人听。我也只是写坏了字,懒得撕毁,拿去烧了而已。”傅嘉笙闭一闭眼睛,见她诚心,不忍苛责,“明早起,让莲叶教你读书。”
莲房都走出书房了,还是不太信,甚至于失望,她掀开帘子一角,探个脑袋,“女郎真的不是在咒八郎吗?”
“再加三篇大字。”傅嘉笙没好气。
这回她信了,“能练大字吗?”
“一个字写一页,三页正好是三个大字?”傅嘉笙笑得危险。
莲房脚底抹油,再不敢多留。
屋子里因她离开而安静。莲房这一通胡乱搅扰,倒让傅嘉笙这一向的郁气有了消散的出口,人也得以沉静下来。
为了避免那丫头闻到气味再跑来讲述一些狂悖之言,傅嘉笙将烛火熄灭,抱来莲房才点好的香炉,接着执笔梳理线索。
燕行那里算一个,这第二件糟心事,当属同日归宁的大娘嘉宜。
让人烦心的自然不是大姐本人,而是她嫁去的秦家,还有随她而来的秦宋。
秦钊并非良人。
前世阿姐尚未病殁,只是缠绵病榻数月而已,秦家家主亲笔写就的书信就递到了平王鼻子底下,说爱妻虽薄命,姻亲长相系,愿聘小姨续弦。
那时大周王朝已有颠覆之势,把持了南方八成河道漕运事宜的秦家俨然一冉冉升起的霸主,即便平郡王府身处北地,多番考量之下也没法子拒绝。
那时太子重光已逝,碍于广为流传的殉葬之言,外祖徐家还有先前相看过的几户人家都不再提结亲事宜,就是这样一桩亲事,还是平王妃拖着病躯给女儿抢来的。
傅嘉笙上辈子没嫁成秦家,今生更不愿阿姐再填埋进去。只是大娘嘉宜最为年长,同她们这些妹妹差着年岁,如何能听进去年幼孩童的哭诉?
面对世子阿弟的阻拦,她也只是笑着说:“我做事爱论长短,旁人的短处便要当成自己的长处。秦家根基浅薄,一心要求娶名门贵女做主母。上京的门户瞧不上他家,我这平京长大的女郎却十分向往上京的生活。阿笙,你总是不懂女儿家的抱负。”
傅嘉笙是不懂。两辈子都没活明白的人要如何去懂?她但愿不懂。
可傅嘉笙也没想到,今生她想尽办法让阿姐活得好好的,平王府也没有落魄成前世那般,这厮还能生出肩挑两房的心思……
秦钊当真不是良人!
朱笔便落就“和离”两字。
至于秦宋……从何处论起,他都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他是秦家长房之子,傅嘉笙便要用他帮二房婶母和离。
总要试一试的,阿姐的委屈不能白受。他又曾是陆鸣野最信任的长史,傅嘉笙不敢保证命数能够照她的想法而改变,那这枚棋子终有落定之期。
朱砂圈点他名姓,傅嘉笙将这一页字纸投入香炉。
这第三件糟心事,就是二姐的婚事。
前世二姐嫁去邬郓,大周这边是按照嫡公主的仪仗送嫁的,一直都有书信往来。后来大周内乱,自顾不暇,边境之事无人再管,和邬郓的商贸也渐渐断了。直到大齐初立,和亲公主的死讯传来,世人才知晓前朝送去的公主原来是邬郓王的妾室。人家王爷早就娶了本家的女儿做第一王后,这第二王后再如何按王后去称呼,不还是偏房小妾?
朝内议论纷纷,大齐陛下不和亲、不议和的宣言在淇水两岸流传,倒让新登基的陆鸣野出了回风头。
嘉笙此前百般哭闹都没防住大姐的婚事如旧。到二姐嘉灵时,她偏生病了,人好了天使也带了阿姐麻利走了,追都来不及。再到三姐嘉璨这里,更是眼睁睁看着她在人眼皮子底下把话说完……
朱笔抹去“公主”二字,再写上鲜红“王妃”。
公主是不好当的,嘉笙也不晓得二姐愿不愿意当这个公主。
芙蓉残香这便将未道明的心事焚尽。
三页字纸无一涉及陆鸣野名讳,概因傅嘉笙并未将陆鸣野算作一桩糟心事,他带给她的全部,不是“糟心”两个字就能形容完整的。
傅嘉笙见到那秦宋,尚能用两世之人必有区分、今生之事不论前尘的理由来提醒自己,须在此方新天地里重新审视他,尽量少让那些埋葬在过往的埋怨牵连到事情还未发生的当下。
纵有几分不满因怨气未解而挣脱泄露出来,她也强命自己忍住。
可一遇到陆鸣野……
哪怕只是从旁人口里听到这个名字,她就心悸躁动。哪怕她并不曾从那双盛满了陌生的眼里看到分毫情愫亦或不耐,傅嘉笙还是控制不住的想去杀了他,以绝后患。
这一切只是因为,就算用万金聘请当世最负盛名的大家做出如蜿蜒淇水一般绵长的词赋,都道不完诉不尽她前世那般惨死的悔恨。
“不能杀之而后快,我心有愧。”
芙蓉香残,待拂去面上泪痕,傅嘉笙的心忽而猛得一抽。
平王说燕行以前做过替僧,于是他自称乳名“阿弥”时,眉目间似乎真有佛子悲悯,像极了初涉红尘的小沙弥,偶尔会冒出几句不合世俗的言语,称不上呆气,反倒显出别样的虔诚。
特别是,当你诧异看向他时,他便会露出羞涩笑意,睁着那双琥珀色的眸子,用真挚的眼神告诉你——他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没办法呀,改不了。
是以有时候傅嘉笙明明对他持怀疑态度,却在感知不到威胁的情况下,对燕行放松了警惕。
平王和傅嘉笙派燕行去做事时,他又显得极其有担当,不会给人拖后腿。这种沉稳不仅仅是长年累月的教养所能体现的,还掺杂了一种更为显著的气质,就像是……久经沙场的历练。
当燕行独自站在门前遥望那逐渐远去的黑底银纹狼旗时,他便仿佛是平京街头最常见的少年将军。那张俊俏面孔配上坚毅身姿,带给人一种有今日没明日的感触,就好像他前一刻还在认真同你顽笑,一转身便执枪上马再不回头。
上京的郎君自矜身份,可能将佩剑行走当作风雅事。寻常地方的郎君若是从武,或是兴趣使然,也可能学一些刀法。
唯独平京的郎君,从会走路就开始学,个个都能使长枪。因为漠北诸部最擅在马背上用□□人割头。是以傅嘉笙不假思索地就认为燕行应该会耍长枪,自然他若是不会,来日也必得学的。
不过今日在清池院,傅嘉笙注意到燕行枕边正放着一束染血的红缨,丝缕虽旧,还能看出精致样子,看尺寸像是拴在长枪上的,枪身显然是不在了,想必只有这点念想留下来,一直被主人妥善收藏。
但无论是他自述还是由平王转述的履历里,又没有疆场征战这一节。
而那天晚上在平郡王府大门外,傅嘉笙近乎悲伤的觉得,伴着燕行身上隐隐传来的血腥味,有朝一日,少年和他的红缨枪终将消逝在平京十四州的风沙里,如同之前经过此地的每一个小郎君。
这便很矛盾。
燕行既做过僧侣,天家威重,必然不是一件清闲差事,务必要让他勤勉苦修,那此人还俗后如何能坦然与杀伐接触?
莫非他是天生的战将而非天生的信徒?
既然做了八郎,或者是亲生的,或者依着她的猜测是平王哪位知己的孩儿,反正也遗落在外那么多年,平王为何不将人治好了再领回来认亲?这么催着赶着认下来,待他比待世子还亲近,或者说成是慎重更贴切一些?
八郎、逃兵、将士、替僧……
朱砂笔空悬在用墨汁写满了线索的宣纸上方,迟迟不能下落圈定。
朱红字迹最终框选出“燕行”二字。这名字未必是真的,但只要他人在这里,能为她所用便够了。
傅嘉笙放下笔,取来烛火,将一页页字纸放在火尖燎烧,看灰烬一点点蔓延开来,覆盖住白纸黑字红痕,任它一簇一簇飘落在灯盏上。
“世子又烧什么呢?新写的诗文故事?下回让奴婢们来做就好了,这屋子里实在呛得慌,我再去燃一把芙蓉未开可好?”
莲房站在门口不住掀帘子,好让烟气尽快散去,又端了香盒并香灰盒,点燃香料后便来收拾桌子,“这怎么还有红色的……”
莲房左右一看,又跑去门口张望半天,回来放下香灰盒,猛地捂住嘴,再悄悄挪出来一条缝,手往客院方向一指,“世子!”
“女郎……”她怯懦又大胆,“你是在咒他吧?”
傅嘉笙焚了笔墨,正靠在椅背上思量,听见她这话,不免露出笑容,“我在咒谁?”
莲房憋出两个字,“他呀!”
傅嘉笙更觉好笑,“他是谁?”
“八郎!燕行!”莲房急的不行。
傅嘉笙问:“我为何要咒他?”
“他惦记世子的位置,我就晓得世子容不得他!”莲房倒很上道,凑到嘉笙跟前,声量比刚才更大些,“奴婢能帮世子做点什么呢?”
傅嘉笙想说不必。
“我可以……”莲房已经自己安排上了,“对了,我的针线最好了,缝几个布娃娃想来也不是难事!莲叶姐姐比我识字,八字什么的就让她去打听!莲子莲心两个就给咱们打下手。那些小丫头经不住事,就不难为她们了,一人出一根银针好了……”
“我竟不知碧梧轩里还有你这样的人才。但是很不必!”傅嘉笙眼看她这畅想愈加充盈,不得不出面打断,“子不语怪力乱神……”
莲房可怜巴巴,“女郎别拿跟莲叶姐姐说的东西来说给我呀,奴婢听不懂。”
“巫蛊之术为历代所禁,方才的话你往后再不要讲,更不可说与旁人听。我也只是写坏了字,懒得撕毁,拿去烧了而已。”傅嘉笙闭一闭眼睛,见她诚心,不忍苛责,“明早起,让莲叶教你读书。”
莲房都走出书房了,还是不太信,甚至于失望,她掀开帘子一角,探个脑袋,“女郎真的不是在咒八郎吗?”
“再加三篇大字。”傅嘉笙没好气。
这回她信了,“能练大字吗?”
“一个字写一页,三页正好是三个大字?”傅嘉笙笑得危险。
莲房脚底抹油,再不敢多留。
屋子里因她离开而安静。莲房这一通胡乱搅扰,倒让傅嘉笙这一向的郁气有了消散的出口,人也得以沉静下来。
为了避免那丫头闻到气味再跑来讲述一些狂悖之言,傅嘉笙将烛火熄灭,抱来莲房才点好的香炉,接着执笔梳理线索。
燕行那里算一个,这第二件糟心事,当属同日归宁的大娘嘉宜。
让人烦心的自然不是大姐本人,而是她嫁去的秦家,还有随她而来的秦宋。
秦钊并非良人。
前世阿姐尚未病殁,只是缠绵病榻数月而已,秦家家主亲笔写就的书信就递到了平王鼻子底下,说爱妻虽薄命,姻亲长相系,愿聘小姨续弦。
那时大周王朝已有颠覆之势,把持了南方八成河道漕运事宜的秦家俨然一冉冉升起的霸主,即便平郡王府身处北地,多番考量之下也没法子拒绝。
那时太子重光已逝,碍于广为流传的殉葬之言,外祖徐家还有先前相看过的几户人家都不再提结亲事宜,就是这样一桩亲事,还是平王妃拖着病躯给女儿抢来的。
傅嘉笙上辈子没嫁成秦家,今生更不愿阿姐再填埋进去。只是大娘嘉宜最为年长,同她们这些妹妹差着年岁,如何能听进去年幼孩童的哭诉?
面对世子阿弟的阻拦,她也只是笑着说:“我做事爱论长短,旁人的短处便要当成自己的长处。秦家根基浅薄,一心要求娶名门贵女做主母。上京的门户瞧不上他家,我这平京长大的女郎却十分向往上京的生活。阿笙,你总是不懂女儿家的抱负。”
傅嘉笙是不懂。两辈子都没活明白的人要如何去懂?她但愿不懂。
可傅嘉笙也没想到,今生她想尽办法让阿姐活得好好的,平王府也没有落魄成前世那般,这厮还能生出肩挑两房的心思……
秦钊当真不是良人!
朱笔便落就“和离”两字。
至于秦宋……从何处论起,他都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他是秦家长房之子,傅嘉笙便要用他帮二房婶母和离。
总要试一试的,阿姐的委屈不能白受。他又曾是陆鸣野最信任的长史,傅嘉笙不敢保证命数能够照她的想法而改变,那这枚棋子终有落定之期。
朱砂圈点他名姓,傅嘉笙将这一页字纸投入香炉。
这第三件糟心事,就是二姐的婚事。
前世二姐嫁去邬郓,大周这边是按照嫡公主的仪仗送嫁的,一直都有书信往来。后来大周内乱,自顾不暇,边境之事无人再管,和邬郓的商贸也渐渐断了。直到大齐初立,和亲公主的死讯传来,世人才知晓前朝送去的公主原来是邬郓王的妾室。人家王爷早就娶了本家的女儿做第一王后,这第二王后再如何按王后去称呼,不还是偏房小妾?
朝内议论纷纷,大齐陛下不和亲、不议和的宣言在淇水两岸流传,倒让新登基的陆鸣野出了回风头。
嘉笙此前百般哭闹都没防住大姐的婚事如旧。到二姐嘉灵时,她偏生病了,人好了天使也带了阿姐麻利走了,追都来不及。再到三姐嘉璨这里,更是眼睁睁看着她在人眼皮子底下把话说完……
朱笔抹去“公主”二字,再写上鲜红“王妃”。
公主是不好当的,嘉笙也不晓得二姐愿不愿意当这个公主。
芙蓉残香这便将未道明的心事焚尽。
三页字纸无一涉及陆鸣野名讳,概因傅嘉笙并未将陆鸣野算作一桩糟心事,他带给她的全部,不是“糟心”两个字就能形容完整的。
傅嘉笙见到那秦宋,尚能用两世之人必有区分、今生之事不论前尘的理由来提醒自己,须在此方新天地里重新审视他,尽量少让那些埋葬在过往的埋怨牵连到事情还未发生的当下。
纵有几分不满因怨气未解而挣脱泄露出来,她也强命自己忍住。
可一遇到陆鸣野……
哪怕只是从旁人口里听到这个名字,她就心悸躁动。哪怕她并不曾从那双盛满了陌生的眼里看到分毫情愫亦或不耐,傅嘉笙还是控制不住的想去杀了他,以绝后患。
这一切只是因为,就算用万金聘请当世最负盛名的大家做出如蜿蜒淇水一般绵长的词赋,都道不完诉不尽她前世那般惨死的悔恨。
“不能杀之而后快,我心有愧。”
芙蓉香残,待拂去面上泪痕,傅嘉笙的心忽而猛得一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