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园和长乐宫离得近,孙眉聚立马便被送到长乐宫去了,素兰立时就遣人去寻了御医。
赵夫人要跟着陈锦端一同前去,陈锦端顾念着她有了身孕,就让她留在了宫里,嘱咐她好好歇着,别担心,自己定将鸣玉好好带回来。
陈锦端到长乐宫时,孙眉聚在榻上躺着,御医正在为其诊治,太后就坐在一旁,而鸣玉、越儿和素兰则跪在堂中。满堂静默,宫人们都低着头,一点声响都不敢发出。
陈锦端先见了礼,御医正好诊治完,便问御医如何。
“孙姑娘并无大碍,只是眉旁被树枝划过,伤口有寸长,臣先开一剂舒痕胶给孙姑娘用着,需每日早晚涂抹,只是疤痕能否痊愈,还未可说。”
太后摆摆手让御医退下了,榻上的孙眉聚道:“眉儿无事,娘娘让赵姑娘和小公主先起来吧。”
太后抬手让她们起来,道:“又不是哀家让她们跪的,哀家一进来她们就跪在这,让她们起身也不起,这下皇后来了,倒像是哀家欺负她们了。越儿堂堂一个公主,怎也学得轻易就跪。”
陈锦端眼神示意她们三个起来,笑着道:“她们也是担心孙姑娘的伤势,自觉做错了事,才会在这跪着,现下孙姑娘无大碍,她们心中的罪责才减轻了几分。”
越儿适时的上前抱住太后的胳膊,带着哭腔道:“皇祖母,越儿错了,越儿以后再也不胡闹了,越儿知错了,皇祖母罚越儿吧。”
越儿是太后从小带大的,太后见她因想母亲哭过、因吃的而哭过、因风筝飞不起来而哭过,唯独没有见她因做错了事,还一边道歉一边强忍着泪而哭,顿时心生怜意,摸着越儿哭红的小脸道:“好了,是哀家让你们带着眉聚玩的,小孩子玩闹,摔摔打打是正常的,只是你实在不应该带着姑娘们去爬树,还搞什么爬树比赛!从那么老高的树上摔下来,真摔出问题来了怎么办?眉儿正是要嫁人的年纪,脸上落了疤,终归是不好看的。”
越儿用小脑袋蹭着太后的手,眼睛里又聚起眼泪来,太后止住话头,转而道:“随侍的宫人看主子们做出这般危险的事,也不劝说,每人自去领十仗。”
榻上瑟缩的孙眉聚终于又开口道:“娘娘,我掉下来时,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接住我,这才没受什么伤的。”
太后飘了一眼旁边站着的素兰,道:“那便免了这个大宫女的罚吧,”又对陈锦端道,“好了,皇后,你带她们回去歇着吧,眉聚这自有人守着。”
陈锦端又关心了两句,才带着人回了。
出了长乐宫,借着路上的宫灯看清了鸣玉和越儿红彤彤的眼睛,陈锦端心疼地摸了摸两人的脸,又看到素兰走路姿势不太对,便凑过去悄声说:“上轿辇吧。”
待素兰上了轿,陈锦端无奈地白了她一眼,才道:“我说呢,那么高的树上摔下来,身上怎么能一点事都没有,原来伤都在你身上了。”
过了会儿,陈锦端又轻声道:“苦了你了。”
长秋宫中的灯仍亮着,赵夫人挺着大肚子在院中走来走去,心中担忧,没有认识的宫人可使,又不敢出去寻。看到几人进了宫门时,才终于松下口气,迎了上去。
“如何了?有没有受罚?”
鸣玉哭着抱住赵夫人,呜呜咽咽的说不出话来,惹得赵夫人更加担心,求助般地看向陈锦端。
“没什么事,太医看过了,脸上破了个口子,太后也没追究。”陈锦端道。
赵夫人轻拍着鸣玉的背安慰她,越儿也要哭不哭的,一脸委屈地看着陈锦端。
“这事怕不能这么轻易的了了,”赵夫人道,“嫂嫂知道你委屈,可今晚你如此便睡了,只怕太后会觉得你没放在心上……”
陈锦端原本没想起这层利害关系,听赵夫人这么一说,才终于明白:“嫂嫂说得不错,怕就怕太后从此在心里对你存了芥蒂。”
陈锦端和赵夫人对视一眼,道:“今晚就苦了你俩了,在正殿中跪一夜吧。”
正殿里立马备好了软垫和炭盆,两位姑娘红着眼在正殿中跪下了,长乐宫的宫门和正殿的大门大开,陈锦端还给两人披上了披风。
正巧出长乐宫时陈锦端派人去请的御医到了,陈锦端就带着人去看素兰了,被那么结实地砸了一下,陈锦端怕她内里有什么事。
幸而御医说内里无碍,只是腿骨扭了一下,须得养上几日。
陈锦端又让御医留下了些治伤筋动骨和皮外伤的药,等着那些挨打的宫人们回来给他们用,之后才去歇下了。
只是这一整夜她都辗转反侧。
刚破晓,陈锦端就睡不住了,越儿从来没受过这么重的罚,鸣玉在表哥那应当也是千娇万宠的,不然也不会养出这么个性子了。
她披了披风,去了正殿。
膝盖下的垫子虽软,可跪了一整夜,膝盖也是受不住的。
鸣玉和越儿两人晕晕沉沉的,都是跪不住了的样子。
“跪不住了?”陈锦端在两人身旁跪坐下,问道。
两人瞬间清醒了,鸣玉摇摇头。
越儿看到母亲,忍不住又泪眼汪汪。
陈锦端看两人垂着背低着头,蔫巴巴的样子,也是心疼不已。
“怎么又要哭,现在还哭可没用。”陈锦端转头对越儿道。
越儿委屈巴巴地问:“明明是孙姨母自己要和我们一起爬的,她还让我教她,为何在皇祖母面前,她却不敢认下?”
陈锦端端详了一番鸣玉的神色,知晓她也是不服气的,叹息道:“她也有她的苦。太后召她入宫,是为了……”陈锦端不好直说是为了给萧凭做妃子,只好顿住,抿了抿唇,才又继续道,“结果她却和你们一起去春园里爬树,若是她和太后说实话,她也逃不了一顿责骂,她心中也怕。”
“我们也怕,那为何要让我们受着?”越儿年纪小,还是忍不了气。
沉吟了一会儿,陈锦端道:“她处境比你艰难。”
越儿气道:“那以后她来找我们玩,我们都不会和她玩了!”
陈锦端淡淡地笑道:“她以后怕也不会再来找你们玩了。”
正说着,外间通报太后遣了静安姑姑来,陈锦端忙请了进来。
跪着的两人立马挺直了脊背。
“娘娘这是何必呢,太后娘娘今晨一醒便听说娘娘罚小公主和赵姑娘跪了一宿,忙派老奴过来,告诉娘娘这事本就小孩子玩闹,不必放在心上,又何苦这般罚小公主和赵姑娘呢。”
陈锦端笑道:“两个孩子没规矩,这次害得孙姑娘受伤,若再不罚,下次不知道还要犯下什么大错呢。”
“娘娘言重了,小公主和赵姑娘都是有分寸的人,怎会犯下大错。再说她们又都是金枝玉叶,就算犯了错,也有人护着,也无妨。”静安姑姑也笑着说道。
陈锦端道:“学规矩不分人,孙姑娘也是孙家的金枝玉叶,向来守规矩明事理,现下伤了,我也是心疼不已,更觉这俩混姑娘没规矩了,不罚上一罚,只怕她们还不长记性。”
静安姑姑终于道:“哎呦我的娘娘,太后娘娘就是遣老奴来请小公主和赵姑娘起身的,已跪了一夜了,二位肯定也记住了,再跪下去,只怕身子要跪出毛病来了!”
陈锦端终于松了口气,这才让两人起身了。
跪了一宿,两人膝盖都酸疼如针扎一般,刚站起来便又要跪下去,两旁的宫人赶紧上前扶了,将二人送回房里。
陈锦端又点了些补品并祛疤膏,让静安姑姑带回去了,说那祛疤膏是赵夫人此行从幽州带来的,对祛疤有奇效。
静安姑姑恭敬地行了礼走了。
两位姑娘的膝盖养了几天便好了,只是陈锦端对外说两个姑娘身子骨弱,要多养养,拘着她们在长秋宫多关了些时日。
不过长秋宫大,倒也不无聊,两个小丫头跑去逗一逗躺在榻上休养的素兰,跑去院子里玩玩投壶,再跑去陈锦端和赵夫人面前胡闹一番,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就这么过了几日,萧凭倒跑来长秋宫了。
四人刚入席准备用午膳,萧凭就脚下生风地进来了。
四人见礼过后,便面面相觑,谁也不先开口说话。
赵夫人和鸣玉想着不论有事无事,总得等帝后先说话,陈锦端则是想着萧凭这么火急火燎地来,想必是有什么急事,就等着萧凭说事情。
可萧凭半天也不出声,只静静地看着陈锦端。
后边的刘和心里急得冒火,疯狂给皇后娘娘使眼色。
陈锦端看了半天才看懂刘和那看看菜又看看萧凭的颜眼色是什么意思,无奈道:“陛下可用膳了?若无急事,不妨留下来同我们一同用膳?”
萧凭这才舒心地坐下了。
鸣玉先前和越儿在宫中疯玩时,又遇上了萧凭几次,每次萧凭都对她和颜悦色的,她也就没那么怕萧凭了,席间多添了一个人,她也只是略微拘谨了一点点。
在这点上,萧凭说得倒是对,她很像她姐姐。
“前几日你们去春园爬树了?”萧凭冷不丁地问。
赵夫人一惊,以为他是来问罪的。
毕竟那孙姑娘算起来也是他的表妹,表妹在宫中待了一个月都无事,偏偏和鸣玉出去玩了一趟就伤了脸,他要追究也不是没有道理。
陈锦端也顿了一顿,这事在太后那都揭过去了,怎么,在萧凭这没揭过去?
都过了这么些日子了才来问罪,是不是也太晚了?
“小孩子们胡闹,我当日便罚了她们了。”陈锦端道。
萧凭抬眼,道:“罚跪了一夜?”
陈锦端抬头看萧凭的神色,想要猜出他到底什么意思。
那日陈锦端让人将宫门和殿门都开着,就是为了让大家都看见越儿和鸣玉受罚,好将消息传到长乐宫去。长乐宫都知道了,离得更近的休若殿怎么可能不知道?
更何况长秋宫到处都是他的人,连在院子里说说闲话都能有人盯着,陈锦端暗忖道:他到底是要试探什么?
“膝盖疼吗?”没等回答,萧凭就又问道。
鸣玉没说话,越儿道:“疼!可疼了。”
萧凭瞟了一眼陈锦端,又对鸣玉道:“赵姑娘和赵刺史一同住在幽州,不知赵刺史是否教你习武了?”
这问题直冲鸣玉来的,鸣玉躲不过去,心中猜不透萧凭的意思,更觉烦躁,从小养来的性子又冒出头了,坦然道:“学了。”
萧凭语调上扬地“哦”了一声,又问:“不知学得如何?”
鸣玉想了想,道:“在幽州,没有姑娘是我的对手。”
赵夫人出声制止道:“鸣玉!不得自大!”
鸣玉最怕她这嫂嫂,抿唇低了头。
萧凭笑道:“无妨,赵姑娘年纪轻轻能有如此武艺,很是不错。皇后如你一般大时,在京城也没有姑娘是她的对手。”
赵夫人忙道:“鸣玉一个乡下丫头,如何能与皇后娘娘相比!”
陈锦端闻言,深深地看了赵夫人一眼,明白了她和鸣玉的意思,便转而解围道:“当年京城也没几个人家的姑娘习武,幽州可是人人尚武,我这个第一的含金量可没有鸣玉高。”
萧凭转过头来看着她的眼睛,似乎在透过现在的她看十七岁时的她,柔声道:“那倒是朕说错了,皇后当年的武艺,连男子都不一定能赢得了她。”
念及往事,陈锦端不说话了,低头躲开萧凭的视线。
萧凭也不再纠结在这上面,转了话题,“你娘和姨母都会武”,他用筷子指了指越儿,“你可不能甘拜下风。”
他这话转得实在出乎意料,陈锦端和他已许久没见,这事自然没有与她商议过,现在突然听见这话,话里话外的意思似是要让越儿习武。
好在他没再继续让陈锦端猜,接着就道:“你的学堂已停了有一段时日了,这段日子里日日疯玩,业精于勤,荒于嬉,再不去,可就要荒废了。明日起你便回学堂去上课吧,另外每月单日,再加一门武课。”
萧凭一口气还宣布了另外一个消息:“赵刺史并另外两州刺史后日便要入京,后日晚间将在希音殿侧殿设宴,届时你们一起来吧。”
陈锦端静了静心神,问:“不知陛下为越儿择了哪位师傅?”
“贺兰御史之子,贺兰衡。”
赵夫人要跟着陈锦端一同前去,陈锦端顾念着她有了身孕,就让她留在了宫里,嘱咐她好好歇着,别担心,自己定将鸣玉好好带回来。
陈锦端到长乐宫时,孙眉聚在榻上躺着,御医正在为其诊治,太后就坐在一旁,而鸣玉、越儿和素兰则跪在堂中。满堂静默,宫人们都低着头,一点声响都不敢发出。
陈锦端先见了礼,御医正好诊治完,便问御医如何。
“孙姑娘并无大碍,只是眉旁被树枝划过,伤口有寸长,臣先开一剂舒痕胶给孙姑娘用着,需每日早晚涂抹,只是疤痕能否痊愈,还未可说。”
太后摆摆手让御医退下了,榻上的孙眉聚道:“眉儿无事,娘娘让赵姑娘和小公主先起来吧。”
太后抬手让她们起来,道:“又不是哀家让她们跪的,哀家一进来她们就跪在这,让她们起身也不起,这下皇后来了,倒像是哀家欺负她们了。越儿堂堂一个公主,怎也学得轻易就跪。”
陈锦端眼神示意她们三个起来,笑着道:“她们也是担心孙姑娘的伤势,自觉做错了事,才会在这跪着,现下孙姑娘无大碍,她们心中的罪责才减轻了几分。”
越儿适时的上前抱住太后的胳膊,带着哭腔道:“皇祖母,越儿错了,越儿以后再也不胡闹了,越儿知错了,皇祖母罚越儿吧。”
越儿是太后从小带大的,太后见她因想母亲哭过、因吃的而哭过、因风筝飞不起来而哭过,唯独没有见她因做错了事,还一边道歉一边强忍着泪而哭,顿时心生怜意,摸着越儿哭红的小脸道:“好了,是哀家让你们带着眉聚玩的,小孩子玩闹,摔摔打打是正常的,只是你实在不应该带着姑娘们去爬树,还搞什么爬树比赛!从那么老高的树上摔下来,真摔出问题来了怎么办?眉儿正是要嫁人的年纪,脸上落了疤,终归是不好看的。”
越儿用小脑袋蹭着太后的手,眼睛里又聚起眼泪来,太后止住话头,转而道:“随侍的宫人看主子们做出这般危险的事,也不劝说,每人自去领十仗。”
榻上瑟缩的孙眉聚终于又开口道:“娘娘,我掉下来时,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接住我,这才没受什么伤的。”
太后飘了一眼旁边站着的素兰,道:“那便免了这个大宫女的罚吧,”又对陈锦端道,“好了,皇后,你带她们回去歇着吧,眉聚这自有人守着。”
陈锦端又关心了两句,才带着人回了。
出了长乐宫,借着路上的宫灯看清了鸣玉和越儿红彤彤的眼睛,陈锦端心疼地摸了摸两人的脸,又看到素兰走路姿势不太对,便凑过去悄声说:“上轿辇吧。”
待素兰上了轿,陈锦端无奈地白了她一眼,才道:“我说呢,那么高的树上摔下来,身上怎么能一点事都没有,原来伤都在你身上了。”
过了会儿,陈锦端又轻声道:“苦了你了。”
长秋宫中的灯仍亮着,赵夫人挺着大肚子在院中走来走去,心中担忧,没有认识的宫人可使,又不敢出去寻。看到几人进了宫门时,才终于松下口气,迎了上去。
“如何了?有没有受罚?”
鸣玉哭着抱住赵夫人,呜呜咽咽的说不出话来,惹得赵夫人更加担心,求助般地看向陈锦端。
“没什么事,太医看过了,脸上破了个口子,太后也没追究。”陈锦端道。
赵夫人轻拍着鸣玉的背安慰她,越儿也要哭不哭的,一脸委屈地看着陈锦端。
“这事怕不能这么轻易的了了,”赵夫人道,“嫂嫂知道你委屈,可今晚你如此便睡了,只怕太后会觉得你没放在心上……”
陈锦端原本没想起这层利害关系,听赵夫人这么一说,才终于明白:“嫂嫂说得不错,怕就怕太后从此在心里对你存了芥蒂。”
陈锦端和赵夫人对视一眼,道:“今晚就苦了你俩了,在正殿中跪一夜吧。”
正殿里立马备好了软垫和炭盆,两位姑娘红着眼在正殿中跪下了,长乐宫的宫门和正殿的大门大开,陈锦端还给两人披上了披风。
正巧出长乐宫时陈锦端派人去请的御医到了,陈锦端就带着人去看素兰了,被那么结实地砸了一下,陈锦端怕她内里有什么事。
幸而御医说内里无碍,只是腿骨扭了一下,须得养上几日。
陈锦端又让御医留下了些治伤筋动骨和皮外伤的药,等着那些挨打的宫人们回来给他们用,之后才去歇下了。
只是这一整夜她都辗转反侧。
刚破晓,陈锦端就睡不住了,越儿从来没受过这么重的罚,鸣玉在表哥那应当也是千娇万宠的,不然也不会养出这么个性子了。
她披了披风,去了正殿。
膝盖下的垫子虽软,可跪了一整夜,膝盖也是受不住的。
鸣玉和越儿两人晕晕沉沉的,都是跪不住了的样子。
“跪不住了?”陈锦端在两人身旁跪坐下,问道。
两人瞬间清醒了,鸣玉摇摇头。
越儿看到母亲,忍不住又泪眼汪汪。
陈锦端看两人垂着背低着头,蔫巴巴的样子,也是心疼不已。
“怎么又要哭,现在还哭可没用。”陈锦端转头对越儿道。
越儿委屈巴巴地问:“明明是孙姨母自己要和我们一起爬的,她还让我教她,为何在皇祖母面前,她却不敢认下?”
陈锦端端详了一番鸣玉的神色,知晓她也是不服气的,叹息道:“她也有她的苦。太后召她入宫,是为了……”陈锦端不好直说是为了给萧凭做妃子,只好顿住,抿了抿唇,才又继续道,“结果她却和你们一起去春园里爬树,若是她和太后说实话,她也逃不了一顿责骂,她心中也怕。”
“我们也怕,那为何要让我们受着?”越儿年纪小,还是忍不了气。
沉吟了一会儿,陈锦端道:“她处境比你艰难。”
越儿气道:“那以后她来找我们玩,我们都不会和她玩了!”
陈锦端淡淡地笑道:“她以后怕也不会再来找你们玩了。”
正说着,外间通报太后遣了静安姑姑来,陈锦端忙请了进来。
跪着的两人立马挺直了脊背。
“娘娘这是何必呢,太后娘娘今晨一醒便听说娘娘罚小公主和赵姑娘跪了一宿,忙派老奴过来,告诉娘娘这事本就小孩子玩闹,不必放在心上,又何苦这般罚小公主和赵姑娘呢。”
陈锦端笑道:“两个孩子没规矩,这次害得孙姑娘受伤,若再不罚,下次不知道还要犯下什么大错呢。”
“娘娘言重了,小公主和赵姑娘都是有分寸的人,怎会犯下大错。再说她们又都是金枝玉叶,就算犯了错,也有人护着,也无妨。”静安姑姑也笑着说道。
陈锦端道:“学规矩不分人,孙姑娘也是孙家的金枝玉叶,向来守规矩明事理,现下伤了,我也是心疼不已,更觉这俩混姑娘没规矩了,不罚上一罚,只怕她们还不长记性。”
静安姑姑终于道:“哎呦我的娘娘,太后娘娘就是遣老奴来请小公主和赵姑娘起身的,已跪了一夜了,二位肯定也记住了,再跪下去,只怕身子要跪出毛病来了!”
陈锦端终于松了口气,这才让两人起身了。
跪了一宿,两人膝盖都酸疼如针扎一般,刚站起来便又要跪下去,两旁的宫人赶紧上前扶了,将二人送回房里。
陈锦端又点了些补品并祛疤膏,让静安姑姑带回去了,说那祛疤膏是赵夫人此行从幽州带来的,对祛疤有奇效。
静安姑姑恭敬地行了礼走了。
两位姑娘的膝盖养了几天便好了,只是陈锦端对外说两个姑娘身子骨弱,要多养养,拘着她们在长秋宫多关了些时日。
不过长秋宫大,倒也不无聊,两个小丫头跑去逗一逗躺在榻上休养的素兰,跑去院子里玩玩投壶,再跑去陈锦端和赵夫人面前胡闹一番,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就这么过了几日,萧凭倒跑来长秋宫了。
四人刚入席准备用午膳,萧凭就脚下生风地进来了。
四人见礼过后,便面面相觑,谁也不先开口说话。
赵夫人和鸣玉想着不论有事无事,总得等帝后先说话,陈锦端则是想着萧凭这么火急火燎地来,想必是有什么急事,就等着萧凭说事情。
可萧凭半天也不出声,只静静地看着陈锦端。
后边的刘和心里急得冒火,疯狂给皇后娘娘使眼色。
陈锦端看了半天才看懂刘和那看看菜又看看萧凭的颜眼色是什么意思,无奈道:“陛下可用膳了?若无急事,不妨留下来同我们一同用膳?”
萧凭这才舒心地坐下了。
鸣玉先前和越儿在宫中疯玩时,又遇上了萧凭几次,每次萧凭都对她和颜悦色的,她也就没那么怕萧凭了,席间多添了一个人,她也只是略微拘谨了一点点。
在这点上,萧凭说得倒是对,她很像她姐姐。
“前几日你们去春园爬树了?”萧凭冷不丁地问。
赵夫人一惊,以为他是来问罪的。
毕竟那孙姑娘算起来也是他的表妹,表妹在宫中待了一个月都无事,偏偏和鸣玉出去玩了一趟就伤了脸,他要追究也不是没有道理。
陈锦端也顿了一顿,这事在太后那都揭过去了,怎么,在萧凭这没揭过去?
都过了这么些日子了才来问罪,是不是也太晚了?
“小孩子们胡闹,我当日便罚了她们了。”陈锦端道。
萧凭抬眼,道:“罚跪了一夜?”
陈锦端抬头看萧凭的神色,想要猜出他到底什么意思。
那日陈锦端让人将宫门和殿门都开着,就是为了让大家都看见越儿和鸣玉受罚,好将消息传到长乐宫去。长乐宫都知道了,离得更近的休若殿怎么可能不知道?
更何况长秋宫到处都是他的人,连在院子里说说闲话都能有人盯着,陈锦端暗忖道:他到底是要试探什么?
“膝盖疼吗?”没等回答,萧凭就又问道。
鸣玉没说话,越儿道:“疼!可疼了。”
萧凭瞟了一眼陈锦端,又对鸣玉道:“赵姑娘和赵刺史一同住在幽州,不知赵刺史是否教你习武了?”
这问题直冲鸣玉来的,鸣玉躲不过去,心中猜不透萧凭的意思,更觉烦躁,从小养来的性子又冒出头了,坦然道:“学了。”
萧凭语调上扬地“哦”了一声,又问:“不知学得如何?”
鸣玉想了想,道:“在幽州,没有姑娘是我的对手。”
赵夫人出声制止道:“鸣玉!不得自大!”
鸣玉最怕她这嫂嫂,抿唇低了头。
萧凭笑道:“无妨,赵姑娘年纪轻轻能有如此武艺,很是不错。皇后如你一般大时,在京城也没有姑娘是她的对手。”
赵夫人忙道:“鸣玉一个乡下丫头,如何能与皇后娘娘相比!”
陈锦端闻言,深深地看了赵夫人一眼,明白了她和鸣玉的意思,便转而解围道:“当年京城也没几个人家的姑娘习武,幽州可是人人尚武,我这个第一的含金量可没有鸣玉高。”
萧凭转过头来看着她的眼睛,似乎在透过现在的她看十七岁时的她,柔声道:“那倒是朕说错了,皇后当年的武艺,连男子都不一定能赢得了她。”
念及往事,陈锦端不说话了,低头躲开萧凭的视线。
萧凭也不再纠结在这上面,转了话题,“你娘和姨母都会武”,他用筷子指了指越儿,“你可不能甘拜下风。”
他这话转得实在出乎意料,陈锦端和他已许久没见,这事自然没有与她商议过,现在突然听见这话,话里话外的意思似是要让越儿习武。
好在他没再继续让陈锦端猜,接着就道:“你的学堂已停了有一段时日了,这段日子里日日疯玩,业精于勤,荒于嬉,再不去,可就要荒废了。明日起你便回学堂去上课吧,另外每月单日,再加一门武课。”
萧凭一口气还宣布了另外一个消息:“赵刺史并另外两州刺史后日便要入京,后日晚间将在希音殿侧殿设宴,届时你们一起来吧。”
陈锦端静了静心神,问:“不知陛下为越儿择了哪位师傅?”
“贺兰御史之子,贺兰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