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凭以为计谋是她出的,但事都是登雍帮她去办的,并不知道她房里那个地道的事。
既然萧凭知道她的事多是由登雍去帮她办的,陈锦端便也不再躲着,光明正大地让登雍去帮她打听小杏儿状告范家打死小红的进展如何了。
登雍回来规规矩矩地禀告道:“京令尹接了案子,宣召范二上堂,审了两日也没审出个什么结果来,京令尹怕惹事,也不敢严刑逼供,只能搁置着,隔两日上次堂,走个过场。”
陈锦端又问凤棋如何了。
登雍一个人要盯着那么多人和事,也得亏他是个厉害的,才能这么一件不漏的都记住。
从小杏儿敲出第一声鼓响,范府打死个妾室的事就已经传得大街小巷都知晓了,凤棋在客栈里听人说了这事,便问是谁打死的,那店小二小声说:“还能有谁啊,他范家最不成器、最爱纳小妾的,不就是那个范二了嘛,听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打死小妾了。”
凤棋闻言心里还抱着幻想,想着富贵险中求,那范二对她那么好,都愿意花那么多银子把她赎出来了,想必日后必定是会好好对她的,可她心里又实在是慌得厉害,听人说实体就停放在官府门口,便忘了范二让她不要出客栈的嘱咐,跑去官府看看那死了的妾长什么样。
官府前早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起来了,人们都放下手中的活计来看热闹,凤棋好不容易挤进去了,只看了地上放着的尸体就立马呕了出来。
小红尸体外套的麻袋已经被剥下去了,她面上青紫肿胀,但依稀还可以看出来是个美人,头上破了个大洞,流的满脸都是血,凡露出来肌肤都在流血,指甲里都淤着暗紫色的血,竟是连一双鞋都没为她置办,赤着脚就要套上麻袋扔掉,还可以看出肚子微微隆起,凤棋怀疑她已经怀孕了。
凤棋怔忡着往后退,踩到别人的脚也想不起说声抱歉,退了两步便疯了般往后跑,像是身后有鬼在追她一般。
“她今晨已经变卖完首饰出京了,看方向是要往东边走。”登雍道。
陈锦端沉吟片刻,道:“没想到她走得这么快,你去找个靠谱的人追上去送八十两银子给她,也不知她是不是回家去,希望她日后能有个好日子过吧。”
登雍应下便走了。
一时太后又遣了静安姑姑来送东西,陈锦端起身迎了,静安姑姑请过安后笑道:“太后知道陈姑娘二姑娘进宫了高兴得很,只是前些日子都病着,便没能好好招待,实在是待客不周,偏生太后娘娘这个病是个性子慢的,这么些天了仍时时咳嗽,怕过了病气,便不请陈二姑娘过去长乐宫坐了,只好命奴婢送了这些东西过来给陈二姑娘,还望陈二姑娘莫要嫌弃。”
陈锦端忙说不敢,一面又命人将陈锦惠请来,二人一齐谢过太后,静安见两人都在了,才让身后人呈了个锦书上来,道:“太后实在喜爱陈二姑娘,便亲拟了个小号给姑娘,姑娘看看可喜欢?”
陈锦端和陈锦惠都十分意外,忙跪地接过来看,只见锦书上金丝墨笔写着“清荷”二字。
静安道:“太后娘娘说刚巧是夏日里,荷花开得好,荷花粉面桃红就像姑娘一样美,又俱暑热难耐,便加个‘清’字,也清爽,姑娘可喜欢?”
陈锦惠忙说喜欢,又磕头谢恩。
静安道:“姑娘喜欢就好,那奴婢就带着这旨意去范府宣了,再命人誊写一份,送去陈老爷府上。”
陈锦端听了这话便立马反应过来太后这是也听说了范府的事,要帮陈锦惠一把。
范家闹出了这样的丑事,若是和离了范二再去定是十分困难,范家必定会想方设法抓住陈锦惠,而按照我朝律例,打死小妾要判杖刑并关五年牢狱,妻妾也可要求和离,虽我朝民风开放,和离再嫁的女子不在少数,只是难免有闲言碎语干扰,且前任丈夫家世贵重,是大司农之子,只怕陈锦惠再嫁艰难,太后在这个节骨眼上一表态,无论陈锦惠和不和离,都没人敢轻视她了。
她心下感激,这旨意若是她来下,绝对达不到太后亲赐的效果,太后分明连见都没见过锦惠,又谈何十分喜爱,只能是太后要卖她或者锦惠一个人情了。
静安姑姑要走时,陈锦端问道:“太后娘娘什么时候病的?怎么连我也不知道?该告诉我让我去看看的,御医可去过了?”
静安依旧笑眯眯道:“就是宿疾,御医已经看过了,不打紧。前些日子娘娘你不是也病了,太后娘娘不让往外传,连陛下也不知道,就是怕娘娘硬撑着还要去长乐宫,想让娘娘好好养病呢。太后特地嘱咐了,便是现在娘娘知道了,也不让去长秋宫,娘娘有这个心就好了,她那里不缺人伺候,娘娘好好养身体就是了。”
陈锦端叹息一声,道:“我这里有些补药,还托姑姑帮我带去给太后娘娘,看看什么能用,我不能在太后娘娘身边尽孝,便让这些药材替我尽尽孝吧。”
静安应了,来时便端着东西的宫侍们又端着新的东西走了,人手不够还从长秋宫又遣了几个人一起端着东西送过去。
陈锦端和陈锦惠刚坐下喝了一盏茶的功夫,陈锦端忽而想起来太后让她办的事也只有选秀这一件,今天这么一趟说不定就是提醒她选秀之事还未办的意思。
这些日子什么事都凑上来了,自从自己因选秀的事病倒后,女尚书也不怎么进来问相关事宜了,慢慢地她就把这事给忘了,算上这次,太后已经帮了她两次了,她却连一件太后交代事的事都还没办好。
她又急又懊恼,连忙命彩桂去请女尚书来。
不久,女尚书就已在殿内坐下,陈锦端问选秀之事筹办得如何了,女尚书支支吾吾没说出话来。
陈锦端奇怪,这女尚书向来是个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人,怎么也会有这般吞吐的时候,便安慰她说:“无事,若遇上了什么难事你只管说,我来想办法。”
女尚书闭闭眼,给自己打了个气,道:“选秀诸般事宜已做好准备,只待向贵女们发帖子后接她们入宫,只是上旬报给陛下时,陛下说此事再议,奴婢等也就只能将此事先搁置了下来。”
陈锦端疑惑,选秀半月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也就是宴请表兄、关押裴归时就已经完备了,那又为何不按章程来办,天下都知道萧凭要选秀了,却迟迟不见动静,难免被人在背后闲话,而且闲话的内容很可能就是她陈锦端拈酸吃醋阻拦陛下选秀。
……
陈锦端道:“你按章程办事吧,下旬便将帖子发出去,接贵女们入宫待选。”
女尚书领命下去了,想想觉得不对,还是将此事报给了陛下。
晚饭时萧凭就来了,陈锦端早料到他会来,只是真看到他时又觉得疲于应对。
“御史台已经在朝上弹劾大司农了。”萧凭道。
陈锦端勾起嘴角,想着或许自己不该笑又抿抿唇,道:“锦惠何时能和离?”
萧凭瞟她一眼,一边夹菜一边道:“待官府审下范二来,自然就能和离了。”
“除了御史台的人,谁敢审范二?人人都怕大司农的权势,只敢随便问两句,范二一否认,便捧着范二说就知道范公子不会做这种犯法的事。”陈锦端无语道。
“谁告诉你的?登雍?”
陈锦端最烦他这样明明什么事情都知道,还偏要来试探的样子,像是刻意在检验对方是否是否听话一般。
她不耐烦地皱着眉道:“陛下明明对臣妾的一举一动都清楚得很,又何必多问这一句?”
萧凭伸手过来捏住她的右手,“你嫌我烦了?”
陈锦端右手紧了又松,勉强撑起一个笑脸来道:“陛下不相信臣妾,派人盯着臣妾,臣妾想这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做的事不必再向陛下汇报了,谁知陛下还要再问一遍,臣妾实在是怕哪个细节记差了会惹陛下怀疑。”
“我有什么好怀疑你的,派人跟着你是怕你遇到危险。”
陈锦端把嘴角扬得更加向上了,道:“是,臣妾多谢陛下关心。不知陛下可知道选秀已经准备好了的事?臣妾已经让女尚书尽快去下帖子给贵女们了。”
萧凭手终于松开了,陈锦端趁机夹了块酱鸡肉进碗里。
“怎么突然又想起选秀的事来了?”萧凭的声音冷冷的,听不出什么情绪来。
陈锦端咽下了鸡肉才回道:“陛下要选秀的事早都宣扬出去了,却久久不见动静,难免有人会在心里嘀咕,不如就按章程办事,早些办完也好让女尚书那里了结了一桩事。”
萧凭半晌没说话。
陈锦端回忆着前几日自己是怎么和他说话的,强逼着自己放柔了声音道:“陛下,臣妾也怕失去你,只是臣妾担不起这个善妒的名声,况且陛下已经是天下之主了,总是要迎新人进来的,哪有皇帝只有皇后一人的?”
萧凭冷着脸端详陈锦端,他何尝不知道她这话是捏着嗓子故意说出来给他听的,可他毫无办法。
最终,萧凭只能拉过陈锦端的手摩挲着,低声道:“锦端,我不会辜负你的。”
陈锦端听了笑吟吟道:“臣妾相信陛下。”
既然萧凭知道她的事多是由登雍去帮她办的,陈锦端便也不再躲着,光明正大地让登雍去帮她打听小杏儿状告范家打死小红的进展如何了。
登雍回来规规矩矩地禀告道:“京令尹接了案子,宣召范二上堂,审了两日也没审出个什么结果来,京令尹怕惹事,也不敢严刑逼供,只能搁置着,隔两日上次堂,走个过场。”
陈锦端又问凤棋如何了。
登雍一个人要盯着那么多人和事,也得亏他是个厉害的,才能这么一件不漏的都记住。
从小杏儿敲出第一声鼓响,范府打死个妾室的事就已经传得大街小巷都知晓了,凤棋在客栈里听人说了这事,便问是谁打死的,那店小二小声说:“还能有谁啊,他范家最不成器、最爱纳小妾的,不就是那个范二了嘛,听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打死小妾了。”
凤棋闻言心里还抱着幻想,想着富贵险中求,那范二对她那么好,都愿意花那么多银子把她赎出来了,想必日后必定是会好好对她的,可她心里又实在是慌得厉害,听人说实体就停放在官府门口,便忘了范二让她不要出客栈的嘱咐,跑去官府看看那死了的妾长什么样。
官府前早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起来了,人们都放下手中的活计来看热闹,凤棋好不容易挤进去了,只看了地上放着的尸体就立马呕了出来。
小红尸体外套的麻袋已经被剥下去了,她面上青紫肿胀,但依稀还可以看出来是个美人,头上破了个大洞,流的满脸都是血,凡露出来肌肤都在流血,指甲里都淤着暗紫色的血,竟是连一双鞋都没为她置办,赤着脚就要套上麻袋扔掉,还可以看出肚子微微隆起,凤棋怀疑她已经怀孕了。
凤棋怔忡着往后退,踩到别人的脚也想不起说声抱歉,退了两步便疯了般往后跑,像是身后有鬼在追她一般。
“她今晨已经变卖完首饰出京了,看方向是要往东边走。”登雍道。
陈锦端沉吟片刻,道:“没想到她走得这么快,你去找个靠谱的人追上去送八十两银子给她,也不知她是不是回家去,希望她日后能有个好日子过吧。”
登雍应下便走了。
一时太后又遣了静安姑姑来送东西,陈锦端起身迎了,静安姑姑请过安后笑道:“太后知道陈姑娘二姑娘进宫了高兴得很,只是前些日子都病着,便没能好好招待,实在是待客不周,偏生太后娘娘这个病是个性子慢的,这么些天了仍时时咳嗽,怕过了病气,便不请陈二姑娘过去长乐宫坐了,只好命奴婢送了这些东西过来给陈二姑娘,还望陈二姑娘莫要嫌弃。”
陈锦端忙说不敢,一面又命人将陈锦惠请来,二人一齐谢过太后,静安见两人都在了,才让身后人呈了个锦书上来,道:“太后实在喜爱陈二姑娘,便亲拟了个小号给姑娘,姑娘看看可喜欢?”
陈锦端和陈锦惠都十分意外,忙跪地接过来看,只见锦书上金丝墨笔写着“清荷”二字。
静安道:“太后娘娘说刚巧是夏日里,荷花开得好,荷花粉面桃红就像姑娘一样美,又俱暑热难耐,便加个‘清’字,也清爽,姑娘可喜欢?”
陈锦惠忙说喜欢,又磕头谢恩。
静安道:“姑娘喜欢就好,那奴婢就带着这旨意去范府宣了,再命人誊写一份,送去陈老爷府上。”
陈锦端听了这话便立马反应过来太后这是也听说了范府的事,要帮陈锦惠一把。
范家闹出了这样的丑事,若是和离了范二再去定是十分困难,范家必定会想方设法抓住陈锦惠,而按照我朝律例,打死小妾要判杖刑并关五年牢狱,妻妾也可要求和离,虽我朝民风开放,和离再嫁的女子不在少数,只是难免有闲言碎语干扰,且前任丈夫家世贵重,是大司农之子,只怕陈锦惠再嫁艰难,太后在这个节骨眼上一表态,无论陈锦惠和不和离,都没人敢轻视她了。
她心下感激,这旨意若是她来下,绝对达不到太后亲赐的效果,太后分明连见都没见过锦惠,又谈何十分喜爱,只能是太后要卖她或者锦惠一个人情了。
静安姑姑要走时,陈锦端问道:“太后娘娘什么时候病的?怎么连我也不知道?该告诉我让我去看看的,御医可去过了?”
静安依旧笑眯眯道:“就是宿疾,御医已经看过了,不打紧。前些日子娘娘你不是也病了,太后娘娘不让往外传,连陛下也不知道,就是怕娘娘硬撑着还要去长乐宫,想让娘娘好好养病呢。太后特地嘱咐了,便是现在娘娘知道了,也不让去长秋宫,娘娘有这个心就好了,她那里不缺人伺候,娘娘好好养身体就是了。”
陈锦端叹息一声,道:“我这里有些补药,还托姑姑帮我带去给太后娘娘,看看什么能用,我不能在太后娘娘身边尽孝,便让这些药材替我尽尽孝吧。”
静安应了,来时便端着东西的宫侍们又端着新的东西走了,人手不够还从长秋宫又遣了几个人一起端着东西送过去。
陈锦端和陈锦惠刚坐下喝了一盏茶的功夫,陈锦端忽而想起来太后让她办的事也只有选秀这一件,今天这么一趟说不定就是提醒她选秀之事还未办的意思。
这些日子什么事都凑上来了,自从自己因选秀的事病倒后,女尚书也不怎么进来问相关事宜了,慢慢地她就把这事给忘了,算上这次,太后已经帮了她两次了,她却连一件太后交代事的事都还没办好。
她又急又懊恼,连忙命彩桂去请女尚书来。
不久,女尚书就已在殿内坐下,陈锦端问选秀之事筹办得如何了,女尚书支支吾吾没说出话来。
陈锦端奇怪,这女尚书向来是个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人,怎么也会有这般吞吐的时候,便安慰她说:“无事,若遇上了什么难事你只管说,我来想办法。”
女尚书闭闭眼,给自己打了个气,道:“选秀诸般事宜已做好准备,只待向贵女们发帖子后接她们入宫,只是上旬报给陛下时,陛下说此事再议,奴婢等也就只能将此事先搁置了下来。”
陈锦端疑惑,选秀半月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也就是宴请表兄、关押裴归时就已经完备了,那又为何不按章程来办,天下都知道萧凭要选秀了,却迟迟不见动静,难免被人在背后闲话,而且闲话的内容很可能就是她陈锦端拈酸吃醋阻拦陛下选秀。
……
陈锦端道:“你按章程办事吧,下旬便将帖子发出去,接贵女们入宫待选。”
女尚书领命下去了,想想觉得不对,还是将此事报给了陛下。
晚饭时萧凭就来了,陈锦端早料到他会来,只是真看到他时又觉得疲于应对。
“御史台已经在朝上弹劾大司农了。”萧凭道。
陈锦端勾起嘴角,想着或许自己不该笑又抿抿唇,道:“锦惠何时能和离?”
萧凭瞟她一眼,一边夹菜一边道:“待官府审下范二来,自然就能和离了。”
“除了御史台的人,谁敢审范二?人人都怕大司农的权势,只敢随便问两句,范二一否认,便捧着范二说就知道范公子不会做这种犯法的事。”陈锦端无语道。
“谁告诉你的?登雍?”
陈锦端最烦他这样明明什么事情都知道,还偏要来试探的样子,像是刻意在检验对方是否是否听话一般。
她不耐烦地皱着眉道:“陛下明明对臣妾的一举一动都清楚得很,又何必多问这一句?”
萧凭伸手过来捏住她的右手,“你嫌我烦了?”
陈锦端右手紧了又松,勉强撑起一个笑脸来道:“陛下不相信臣妾,派人盯着臣妾,臣妾想这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做的事不必再向陛下汇报了,谁知陛下还要再问一遍,臣妾实在是怕哪个细节记差了会惹陛下怀疑。”
“我有什么好怀疑你的,派人跟着你是怕你遇到危险。”
陈锦端把嘴角扬得更加向上了,道:“是,臣妾多谢陛下关心。不知陛下可知道选秀已经准备好了的事?臣妾已经让女尚书尽快去下帖子给贵女们了。”
萧凭手终于松开了,陈锦端趁机夹了块酱鸡肉进碗里。
“怎么突然又想起选秀的事来了?”萧凭的声音冷冷的,听不出什么情绪来。
陈锦端咽下了鸡肉才回道:“陛下要选秀的事早都宣扬出去了,却久久不见动静,难免有人会在心里嘀咕,不如就按章程办事,早些办完也好让女尚书那里了结了一桩事。”
萧凭半晌没说话。
陈锦端回忆着前几日自己是怎么和他说话的,强逼着自己放柔了声音道:“陛下,臣妾也怕失去你,只是臣妾担不起这个善妒的名声,况且陛下已经是天下之主了,总是要迎新人进来的,哪有皇帝只有皇后一人的?”
萧凭冷着脸端详陈锦端,他何尝不知道她这话是捏着嗓子故意说出来给他听的,可他毫无办法。
最终,萧凭只能拉过陈锦端的手摩挲着,低声道:“锦端,我不会辜负你的。”
陈锦端听了笑吟吟道:“臣妾相信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