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凭跨进长秋宫宫门时,陈锦端正在院子里看着越儿和小宫女们烤鹿肉吃,手里还端着一盘蜜饯,边吃边看热闹,连日苍白的脸色也终于红润了些。
萧凭看得心动,上前从她手里接过盘子,端在她旁边做个盘架子。
陈锦端乜斜他一眼,就听他说:“鹿肉上火,你现在不能吃这个。”
陈锦端心情好,就应了他声,“没吃,我看着她们吃。”
有小宫女极有眼色地递了盘烤好的鹿肉来呈给萧凭,萧凭没要,陪着陈锦端一起看着她们烤肉。
盘子里的蜜饯已经见底,他刚来没一会儿,陈锦端就已经第四次伸手去拿蜜饯了,萧凭忍不住说:“蜜饯也上火。”
陈锦端吃什么都要被他唠唠叨叨的,心里烦得紧,将盘子一把夺过来递给素兰收下去了,而后萧凭再跟她说什么,她就仗着生病恹恹地随便应两句。
萧凭没办法,只能道:“锦正的信送回来了。”
陈锦端终于正眼看他了,她眼睛里陡然出现了光彩,高兴道:“信呢?”
萧凭从刚才开始就盯着她的表情,似乎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丝细节,可陈锦端的高兴和兴奋不似装出来的,像是真的因为这信而开怀。
他从袖袋里掏出信来,递给陈锦端,那信从千里之外送来,难免经受风雨,送信的人只知这是送往京城来的,并不知是要交给皇帝的,于是也并没有那么小心,再加上刚刚被萧凭装在窄小的袖袋里一蹂躏,早就皱巴地不成样子。
可陈锦端还是如对待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封信,翻过来翻过去地看了看那信的黄色信封,抬脚就要往寝殿里走。
萧凭在后面咳嗽一声,陈锦端又回过身来跟萧凭道谢,萧凭这才跟着她进了寝殿,一起跟来的还有爱凑热闹的越儿。
陈锦端在窗台前的坐榻上看信时,萧凭就坐在榻上边和越儿玩边观察陈锦端。
窗外日头正好,阳光照进来,将陈锦端的侧脸照得异常柔和,萧凭恍惚间像是回到了王府里和陈锦端一起闲谈时的日子,直到看到陈锦端的眼泪滴落在泛黄的信纸上。
陈锦端慌忙将信纸挪开,又双手将其捂在胸口,默默地流了会儿眼泪,才喃喃道:“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萧凭放开越儿,上前去揽过她的肩,一言不发地将她揽进怀里。
陈锦端便靠着他流泪,直到越儿发现不对劲,一起过来哄她,她这才稍稍平复了情绪,道:“娘没事,越儿还想吃鹿肉吗,可以出去继续和她们一起烤。”
越儿还是担心陈锦端,在陈锦端再三保证自己没事后,才嘱咐萧凭要照顾好娘后出去了。
“多谢陛下。”陈锦端试探着牵住萧凭放在自己肩上的手,声音哽咽,“锦正说他一切都好,多谢陛下……”
萧凭在她的手抚上自己的手时心里一颤,而后便顺势握紧了,另一只手在她单薄的背上轻拍着,轻声道:“你我之间不必言谢。”
陈锦端在他怀里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当晚是陈锦端南巡回来后,两人之间难得相处地和谐的一个晚上。
二人同躺在榻上,萧凭仍紧紧牵着她的手,还试探着亲了陈锦端的脸颊一下,见陈锦端没躲,又将人搂进怀里,陈锦端便在他的怀里给他讲自己和弟弟的往事:
“锦正小时候身子弱,常常病着,但又总爱跟着我爬高上低的,有一次我爬到后院的假山上摘花,不知道他跟着我,他那个时候才七岁,也敢跟着我爬到最高处,结果一不留神就掉下去了,池塘里的水溅到我的鞋子上,把我吓坏了,我不会游泳,可还是跳下去想要救他,我一只手死死拽着一根藤蔓,另一只手抱着他,他拼命地往我身上攀,生怕自己被淹死。
后来是素兰来找我时发现了我们,这才叫人把我们救了上来,那次锦正烧得厉害,还一直咳嗽,大夫说可能救不回来了,我爹不好骂我,只罚我去跪祠堂,我跪了一天一夜,膝盖都肿了,第二天夜里正昏昏欲睡时,有人轻轻推开了祠堂门。
我回身一看,他小小的一个人,脸还烧得红扑扑的,抱着枕头站在门口,跟我说对不起,我跟他说没关系,他就进来把枕头塞在我膝盖底下,说这样就没那么疼了,我让他回去,他也不回,就坐在我旁边的蒲团上,说要陪着我,我就把我的披风给他围上了。
我娘本是守着他的,结果打了个盹他就跑了,急急忙忙来寻他时,他就抱住我的胳膊,说是他自己悄悄跟着我上去的,他要陪着我,我娘摸摸我俩的头,把我俩都带回去了,他怕我再被罚,连睡着了都还要拽着我的胳膊。
自那以后,他就不再跟着我了,但总爱守在我院子门口,等我回来后听我讲我去了哪、干了什么。
我娘死的时候我没见上她最后一面,她没留下任何话给我们,就那么安安静静地就死了,我反反复复地看她写给我的信,才发现她每封信地最后一句话都是你们姊弟俩要互相照拂。”
陈锦端本是顺势讲起以前的事的,却没成想越讲越难过,到最后也不是讲给萧凭听的了,而是讲给她自己听,她从父兄获罪开始,就反复自责自己牵累了家人,现在想起自己在这宫里锦衣玉食地住着,救了自己的弟弟却去了西北边关,不知何时就会丧命,更是心痛难忍,眼泪流成了线。
萧凭看她伤心至此,也觉不忍,自己是造成她弟弟如今境况的罪魁祸首,怎么也说不出安慰的话来,可他是皇帝,陈家势大,他不得不忌惮,这次敢无旨出兵,下次说不定就能揭竿造反,即使陈家忠诚,没有造反的心思,但这次若不处罚,那其他手握兵权的朝臣怎么看?他的皇权又要如何维护?
他念着陈佑方年纪大了,便只夺了他的兵权,没有判他的刑,甚至连爵位都没有削,只将年轻力壮的陈锦正流放边疆充军以儆效尤,他知道陈锦端会难过,可他想,她已有了自己的家,将来陈锦正也会有自己的家,她终究会明白,弟弟和她是两个家庭的人,自己也会陪着她度过这一段难过的时间的。
可他忘了,发配陈锦正到凉州的旨意正是他亲自下的,他如何能起到安慰的作用?
先前他都还一直自欺欺人地认为陈锦端迟早会忘了陈锦正这一茬的,到了现在,陈锦端在他怀里讲陈锦正的故事,哭得喘不上气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他永远开不了口安慰陈锦端关于家人的悲伤,因为那是他亲手造成的。
他只能轻轻将手放在陈锦端背后给她顺气,低声哄道:“你身子才刚好,这么哭下去又要病了。”
“……锦正定也不希望你这样,他回来时一定想要见到健康的阿姊。”
陈锦端亦觉身体有些不适,便想强忍下眼泪,萧凭看她大口大口地倒气时才觉不对劲,忙叫人去请御医,自己则将陈锦端扶起身,手一下比一下急切地给陈锦端前胸后背都顺气。
陈锦端却似坐不住似的,往下瘫倒。
萧凭露出惊恐的表情,大喊外面的人快去找御医,自己颤声和陈锦端道:“锦端,锦端吸气,锦端快吸气!”
陈锦端似乎已经听不见他的声音了,眼皮颤颤悠悠地要往下掉,萧凭伸手去扒开她地眼皮,狠道:“不准闭眼!御医很快就来,锦端,你别吓我。”
今夜正好是贺兰衡值守,听到萧凭在殿内慌乱地叫御医便知道是出事了,他武功好,脚程自然也快,不到一刻钟就挟着御医到了长秋宫,御医开门进去时,他冒着被杀的风险悄悄往殿内看了一看,见皇后无声无息地倒在陛下怀里时心里一紧,无意识向前走了一步,门又在他面前关上了。
彼时陈锦端已经几乎没有意识了,萧凭不停地叫她醒醒也得不到半分回应,他觉得怀里的身体越来越轻,她好像真的就要这么走了,萧凭崩溃般地喊着她的名字,她的身体宛若没有骨头一般随着他的动作晃来晃去。
萧凭终于意识到,他带给陈锦端的伤害没那么容易过去,陈锦端是真的有可能在平静的日子里伤心地死去。
御医没见过威严的帝王露出这副模样,颤颤巍巍地跪下行礼,请求先看看皇后娘娘地状况。
萧凭转身坐在榻边,将陈锦端的脸和手露出来给御医察看,眼睛死死地盯着眼神已经涣散的陈锦端,像是想要用目光祈求陈锦端留下来。
御医脸色一凛,立刻打开医箱就要给陈锦端针灸。
萧凭将陈锦端放在榻上,手却还紧握着陈锦端有伤疤的手。
大半年了,她今天第一次主动牵他的手,他那么高兴,以为两人之间又近了一步,没想到她竟是要走。
那只手冰凉,好像已经不是活人的手了。
当年在王府时萧凭曾握着她的手教她下棋,她没耐心,下不了两个子儿就要走神,她看着窗外神游,由着他拉着她的手继续下,那时她的手也是由他摆弄,可手心里是温热的触感,而非现在如冰雪般刺骨。
御医一针扎进陈锦端太阳穴里。
陈锦端眼前好似清明了几分,隐约看见萧凭的脸上挂着一行泪。
她想坐起来嘲笑萧凭,说萧凭你也有今天,你想让我死在益州的时候想过你会有对着我落泪的一天吗?
可她用尽了力气也发不出声音来,她又忍不住想,若我就这样死了,锦正怎么办呢,越儿、素兰又要怎么办呢。
罢了,她认了,锦正是娘交待给她的,素兰是她带进宫的,越儿是她带来这个世上的,她这一辈子注定要为他们操心。
还没等陈锦端先下定决心先不死,她就昏了过去。
萧凭看得心动,上前从她手里接过盘子,端在她旁边做个盘架子。
陈锦端乜斜他一眼,就听他说:“鹿肉上火,你现在不能吃这个。”
陈锦端心情好,就应了他声,“没吃,我看着她们吃。”
有小宫女极有眼色地递了盘烤好的鹿肉来呈给萧凭,萧凭没要,陪着陈锦端一起看着她们烤肉。
盘子里的蜜饯已经见底,他刚来没一会儿,陈锦端就已经第四次伸手去拿蜜饯了,萧凭忍不住说:“蜜饯也上火。”
陈锦端吃什么都要被他唠唠叨叨的,心里烦得紧,将盘子一把夺过来递给素兰收下去了,而后萧凭再跟她说什么,她就仗着生病恹恹地随便应两句。
萧凭没办法,只能道:“锦正的信送回来了。”
陈锦端终于正眼看他了,她眼睛里陡然出现了光彩,高兴道:“信呢?”
萧凭从刚才开始就盯着她的表情,似乎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丝细节,可陈锦端的高兴和兴奋不似装出来的,像是真的因为这信而开怀。
他从袖袋里掏出信来,递给陈锦端,那信从千里之外送来,难免经受风雨,送信的人只知这是送往京城来的,并不知是要交给皇帝的,于是也并没有那么小心,再加上刚刚被萧凭装在窄小的袖袋里一蹂躏,早就皱巴地不成样子。
可陈锦端还是如对待珍宝一般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封信,翻过来翻过去地看了看那信的黄色信封,抬脚就要往寝殿里走。
萧凭在后面咳嗽一声,陈锦端又回过身来跟萧凭道谢,萧凭这才跟着她进了寝殿,一起跟来的还有爱凑热闹的越儿。
陈锦端在窗台前的坐榻上看信时,萧凭就坐在榻上边和越儿玩边观察陈锦端。
窗外日头正好,阳光照进来,将陈锦端的侧脸照得异常柔和,萧凭恍惚间像是回到了王府里和陈锦端一起闲谈时的日子,直到看到陈锦端的眼泪滴落在泛黄的信纸上。
陈锦端慌忙将信纸挪开,又双手将其捂在胸口,默默地流了会儿眼泪,才喃喃道:“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萧凭放开越儿,上前去揽过她的肩,一言不发地将她揽进怀里。
陈锦端便靠着他流泪,直到越儿发现不对劲,一起过来哄她,她这才稍稍平复了情绪,道:“娘没事,越儿还想吃鹿肉吗,可以出去继续和她们一起烤。”
越儿还是担心陈锦端,在陈锦端再三保证自己没事后,才嘱咐萧凭要照顾好娘后出去了。
“多谢陛下。”陈锦端试探着牵住萧凭放在自己肩上的手,声音哽咽,“锦正说他一切都好,多谢陛下……”
萧凭在她的手抚上自己的手时心里一颤,而后便顺势握紧了,另一只手在她单薄的背上轻拍着,轻声道:“你我之间不必言谢。”
陈锦端在他怀里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当晚是陈锦端南巡回来后,两人之间难得相处地和谐的一个晚上。
二人同躺在榻上,萧凭仍紧紧牵着她的手,还试探着亲了陈锦端的脸颊一下,见陈锦端没躲,又将人搂进怀里,陈锦端便在他的怀里给他讲自己和弟弟的往事:
“锦正小时候身子弱,常常病着,但又总爱跟着我爬高上低的,有一次我爬到后院的假山上摘花,不知道他跟着我,他那个时候才七岁,也敢跟着我爬到最高处,结果一不留神就掉下去了,池塘里的水溅到我的鞋子上,把我吓坏了,我不会游泳,可还是跳下去想要救他,我一只手死死拽着一根藤蔓,另一只手抱着他,他拼命地往我身上攀,生怕自己被淹死。
后来是素兰来找我时发现了我们,这才叫人把我们救了上来,那次锦正烧得厉害,还一直咳嗽,大夫说可能救不回来了,我爹不好骂我,只罚我去跪祠堂,我跪了一天一夜,膝盖都肿了,第二天夜里正昏昏欲睡时,有人轻轻推开了祠堂门。
我回身一看,他小小的一个人,脸还烧得红扑扑的,抱着枕头站在门口,跟我说对不起,我跟他说没关系,他就进来把枕头塞在我膝盖底下,说这样就没那么疼了,我让他回去,他也不回,就坐在我旁边的蒲团上,说要陪着我,我就把我的披风给他围上了。
我娘本是守着他的,结果打了个盹他就跑了,急急忙忙来寻他时,他就抱住我的胳膊,说是他自己悄悄跟着我上去的,他要陪着我,我娘摸摸我俩的头,把我俩都带回去了,他怕我再被罚,连睡着了都还要拽着我的胳膊。
自那以后,他就不再跟着我了,但总爱守在我院子门口,等我回来后听我讲我去了哪、干了什么。
我娘死的时候我没见上她最后一面,她没留下任何话给我们,就那么安安静静地就死了,我反反复复地看她写给我的信,才发现她每封信地最后一句话都是你们姊弟俩要互相照拂。”
陈锦端本是顺势讲起以前的事的,却没成想越讲越难过,到最后也不是讲给萧凭听的了,而是讲给她自己听,她从父兄获罪开始,就反复自责自己牵累了家人,现在想起自己在这宫里锦衣玉食地住着,救了自己的弟弟却去了西北边关,不知何时就会丧命,更是心痛难忍,眼泪流成了线。
萧凭看她伤心至此,也觉不忍,自己是造成她弟弟如今境况的罪魁祸首,怎么也说不出安慰的话来,可他是皇帝,陈家势大,他不得不忌惮,这次敢无旨出兵,下次说不定就能揭竿造反,即使陈家忠诚,没有造反的心思,但这次若不处罚,那其他手握兵权的朝臣怎么看?他的皇权又要如何维护?
他念着陈佑方年纪大了,便只夺了他的兵权,没有判他的刑,甚至连爵位都没有削,只将年轻力壮的陈锦正流放边疆充军以儆效尤,他知道陈锦端会难过,可他想,她已有了自己的家,将来陈锦正也会有自己的家,她终究会明白,弟弟和她是两个家庭的人,自己也会陪着她度过这一段难过的时间的。
可他忘了,发配陈锦正到凉州的旨意正是他亲自下的,他如何能起到安慰的作用?
先前他都还一直自欺欺人地认为陈锦端迟早会忘了陈锦正这一茬的,到了现在,陈锦端在他怀里讲陈锦正的故事,哭得喘不上气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他永远开不了口安慰陈锦端关于家人的悲伤,因为那是他亲手造成的。
他只能轻轻将手放在陈锦端背后给她顺气,低声哄道:“你身子才刚好,这么哭下去又要病了。”
“……锦正定也不希望你这样,他回来时一定想要见到健康的阿姊。”
陈锦端亦觉身体有些不适,便想强忍下眼泪,萧凭看她大口大口地倒气时才觉不对劲,忙叫人去请御医,自己则将陈锦端扶起身,手一下比一下急切地给陈锦端前胸后背都顺气。
陈锦端却似坐不住似的,往下瘫倒。
萧凭露出惊恐的表情,大喊外面的人快去找御医,自己颤声和陈锦端道:“锦端,锦端吸气,锦端快吸气!”
陈锦端似乎已经听不见他的声音了,眼皮颤颤悠悠地要往下掉,萧凭伸手去扒开她地眼皮,狠道:“不准闭眼!御医很快就来,锦端,你别吓我。”
今夜正好是贺兰衡值守,听到萧凭在殿内慌乱地叫御医便知道是出事了,他武功好,脚程自然也快,不到一刻钟就挟着御医到了长秋宫,御医开门进去时,他冒着被杀的风险悄悄往殿内看了一看,见皇后无声无息地倒在陛下怀里时心里一紧,无意识向前走了一步,门又在他面前关上了。
彼时陈锦端已经几乎没有意识了,萧凭不停地叫她醒醒也得不到半分回应,他觉得怀里的身体越来越轻,她好像真的就要这么走了,萧凭崩溃般地喊着她的名字,她的身体宛若没有骨头一般随着他的动作晃来晃去。
萧凭终于意识到,他带给陈锦端的伤害没那么容易过去,陈锦端是真的有可能在平静的日子里伤心地死去。
御医没见过威严的帝王露出这副模样,颤颤巍巍地跪下行礼,请求先看看皇后娘娘地状况。
萧凭转身坐在榻边,将陈锦端的脸和手露出来给御医察看,眼睛死死地盯着眼神已经涣散的陈锦端,像是想要用目光祈求陈锦端留下来。
御医脸色一凛,立刻打开医箱就要给陈锦端针灸。
萧凭将陈锦端放在榻上,手却还紧握着陈锦端有伤疤的手。
大半年了,她今天第一次主动牵他的手,他那么高兴,以为两人之间又近了一步,没想到她竟是要走。
那只手冰凉,好像已经不是活人的手了。
当年在王府时萧凭曾握着她的手教她下棋,她没耐心,下不了两个子儿就要走神,她看着窗外神游,由着他拉着她的手继续下,那时她的手也是由他摆弄,可手心里是温热的触感,而非现在如冰雪般刺骨。
御医一针扎进陈锦端太阳穴里。
陈锦端眼前好似清明了几分,隐约看见萧凭的脸上挂着一行泪。
她想坐起来嘲笑萧凭,说萧凭你也有今天,你想让我死在益州的时候想过你会有对着我落泪的一天吗?
可她用尽了力气也发不出声音来,她又忍不住想,若我就这样死了,锦正怎么办呢,越儿、素兰又要怎么办呢。
罢了,她认了,锦正是娘交待给她的,素兰是她带进宫的,越儿是她带来这个世上的,她这一辈子注定要为他们操心。
还没等陈锦端先下定决心先不死,她就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