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误(1)
院门内,一本本书摊在青石地板上,被偶尔掠过的清风翻看。阳光洒落粉尘,世界变得清晰透明。
美人挽起罗袖,一册竹简被摊到地上。远处的木门被嘭的推开,又弹回去,想阻拦对它粗暴的人进门。
可惜于事无补。那人早已飞越了木板门,飞进了院中。
书页哗啦啦地响,美人眼波微动,笑意清浅。
“阿嬛,终于回来了?”
妲己根本没有施舍给急匆匆进来的姬嬛一个眼神,语气中有不可忽视的无奈。
“妲姐……”姬嬛凑上前讨好地笑着,伸手去抢妲己手上的书册竹简。妲己没有反抗,任由她抢走了手上沉重的物什,无奈和薄愠在姬嬛的动作里消解了几分。
姬嬛把剩下的大宗书简一本一本仔细地列在院中,伸了个懒腰,袖子堆到了胳膊。
“还算你有点良心!”妲己笑着摇起了扇子。
扇子动得飞快,她轻舒一口气:“你的书这么多,翻经节晒一批,秋分日晒一批,以后是不是夏至冬至也得出来烤一批冻一批?要真这么麻烦,以后还是找个短工吧。”
姬嬛的手臂放下,眉头拧紧:“才不要那群蠢材!上次请个短工,他不是把我的书满院乱抛?朝代的次序全乱套了,我整了几天才整好!而且他竟然偷了我几套竹简回去烧火!那可是《连山》《归藏》啊!孤本啊!要不是竹简有灵,我找都找不回来,那就只能拿他烧火了!”
妲己边摇扇子边笑着走进了房屋的阴影,姬嬛在阳光下书简前一屁股坐下,脏污被天人特性推远,襦裙没占上一点灰尘。
她百无聊赖地看着眼前熟悉的字迹,动手翻了翻还未泛黄的笔记,看到一个个人名,一桩桩事件。血腥与铁锈贴上她的鼻腔,青草和阳光卷上她的头颅。她看到头戴步摇的女子扬起马鞭,看到颈佩狼牙项链的少年醉卧草原,然后一幅幅记忆中的图景,纠结着扭成一场绝望的算计。
她翻到了封面。
《千金误》。
北周大象二年六月,武威
风尘仆仆的客商们走进风沙满面的茶馆。
即使武威作为河西四郡之一,有从汉朝就开始的悠久汉胡杂居和屯田历史,繁华城外的景象依然是凋敝而落寞的。
驼铃声响,驼铃声落,骆驼、货物和商人被突厥人拦下,商人敢怒而不敢言地带着货物离去。
骆驼松了一口气,在路上愉快踩下比之前浅得多的脚印。
商人被怒火烧着走到了武威城外的小茶摊,给了自己一杯清火的茶。骆驼被拴在外面嘶鸣着,和它新见面的朋友聊天。
他眺望远方的城池,眼前出现了干净舒适的旅店,耳边响起了商人们在市场上用各种各样语言讲价的声音,鼻子灌满了胡饼的香味和幻人火焰的焦味。绚丽盛大的夕阳镶嵌着血红的颜色,永不落幕的黄昏护佑着那座城池。
那是他的希望,一片没有突厥人抢掠的交易热土。
又有人来了,不是骆驼,是马车。
他以茶代酒,一口喝下。
车队向着太阳走到了这里,他们或许是想去那座梦般的城市,敦煌。
那个角落看去,天都染上了昏黄的颜色,那支队伍却齐整的像是一支为逐日殒身不恤的士兵。
姬嬛在茶摊里晃着大碗,面纱沾满了沙子,天上的星星稀稀拉拉地从面纱上下落。
有贵人来,妲己沿着栏杆往外看,披帛的侍女接过了披甲者的的一碗茶。那手白皙而有力,不知是天生晒不黑还是在阴暗的地方练武,没暴晒在太阳底下。
这种贵人往北方去,大抵不会带上她这个寂寂无名商人的货物。
姬嬛顺着妲己的目光看去,披甲者纪律严明,马车的帘幕被一只手掀开,女子的步摇轻轻晃在夕照下,折射着落日的残光。
“是个公主娘娘……”姬嬛把碗往桌上轻轻一放,“往北方去的和亲公主,千金公主宇文芳,赵王宇文招的那个大女儿。”
还在桌上和草较劲的巴修闻言也向外看去,刚好赶上属于步摇的最后一抹余晖。他匝摸着:“千金公主,宇文芳?她怎么现在出塞了?这才不到一年,佗钵竟然忍不住把高绍义杀了?之前不是说想让周国的公主出塞,高绍义必须死吗?”
“佗钵可汗亲齐,齐灭后才拒不交出齐国那个流亡皇帝。现在千金公主出塞,带的嫁妆有那——么厚……”姬嬛难得眯起了眼,茶碗被拨弄着和木桌撞击,发出浑浊的声音,“这位千金公主,是个厉害的人。”
“皇帝打算让她一个人说服佗钵交出高绍义?”妲己把打量马车四周装饰的目光放到了姬嬛身上。
“说是长孙晟这个老狐狸也会随行,但宇文芳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觑。”
妲己点了点头,巴修玩起了草。他把草分堆,夹在指间,按数分组,让人眼花缭乱的草似乎被玩出了花。
“两个老阳变少阴……水天需变水山蹇……”
一声巨响。
“小修你明明知道阿嬛不能看这些!”
“我真的只是看她没注意这边……下次一定不会这样了……”
宇文芳最后一次踏在这片土地上。
向前,是来迎亲的突厥人,为迎接五十岁大可汗的少年可贺敦对向来在突厥沦为奴隶的鲜卑人和汉人假装恭敬,用不怀好意的眼神打量着周国公主和周国带来的丰厚嫁妆;向后,是周国的送亲队伍,为保卫和亲的公主踏过千里山河,终于在两国交界处分散:军队回拔,嫁妆送嫁。
黄沙击面,宇文芳回头,看不见大周的锦绣山河,看不见她要押上一生来保护的人民。
愿山河无恙,家人无恙。
宇文芳自认为不算个柔情万种的女子,平日里骑着小矮马和人打马球也从没扭捏过,更少对自己有所不自信。此时,她却没来由地感到担忧。
五月,左丞相杨坚以她出嫁突厥,引来以父王为首的五王入朝,又以先帝去世,欲引来位望素重的尉迟迥入朝。虽然尉迟迥推辞不受,可有声望的宗室们几乎全部在朝中。若那作为皇帝外祖的杨左相真要翦除周室,这或许是不错的时机。
日暮途远,鞭长莫及,希望父亲能尽早为国除害。
大喜之日就要到了,不应该露出担忧和不愿的神情,否则不祥。
北周千金公主微笑着踏上了突厥的土地。
大象二年七月,高绍义被从突厥押往长安,而后流放蜀地。
大象二年七月十六日,杨坚为稳住宇文氏五王,予五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厚礼。
大象二年八月,宇文招邀杨坚赴宴,欲杀杨坚夺权,杨坚在侍卫保护下得以脱身。
大象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宇文招阖家被诛。
大象二年,长安。
宇文荫没了命地往前奔逃,身后保护的家丁拿着并不锋利的兵器阻拦着士兵,远在天边的部曲无法动用,眼见着赵王最后的后裔也要丧生在这场政治斗争中。
她闪身进小巷,口腔深处泛起血腥味,却不敢停下一步。
“父亲……母亲……孩儿不孝,未能和你们共赴黄泉,即便在那么多家丁的保护下都没能逃出长安城,没能投奔蜀国公……”
脚步机械地往前踏着,鬼使神差地,她抬头看了一眼天。
繁华都城在她目之所及纷纷闭门闭户,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往日热情的玉石店、成衣店,还有各式各样的馆子全都把门紧紧锁上,她和他们过往的交情全都被锁在了她碰不到的地方!
进了小巷,天就像也被锁住了,被四周的墙和房子切成了一条细细的线。这天蓝的不像话,云也白的不像话,太阳让小巷里的污秽气味刺着她的鼻子,难受的不像话,这不是长安城的天!
这不是长安城的天,这不是陛下的天,这是他杨坚的天!
“呕……”她实在跑不动了,却还要往前去,窜逃在一个又一个往日从来不会踏足的小巷里,逃到她已经迷失了方向。
如果芳姐在,一定不会这样的吧……她不是那么喜欢长安,喜欢到出嫁前连每一条小巷、每一家店铺都要记在心里吗?
金属稀里哗啦的声音又近了,宇文荫还在向前,腿麻木了就扶墙,手指在墙上划出血痕。
还……能……离开吗?
是细微的风声……和脚步声。
纤尘不染的白色身影走过肮脏的一切来到自己面前。
“把你的身体交给我,我帮你去找宇文芳,帮她守护周国。”
“好……”
蜀国公尉迟迥知五王全家抄没,扶持赵王宇文招幼子起兵,联结自身所辖的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各州,尉迟勤所辖的青、胶、光、莒各州,据兵数十万。后又北交结北齐皇室旧部,联络突厥;南联络陈国,答应割让长江、淮河一带的土地,连接南北,欲杀杨坚重兴宇文氏。
八十八日后,尉迟迥于北齐故都邺城兵败自杀。
大定元年,即尉迟迥起兵次年,杨坚称帝,国号隋,年号开皇。
美人挽起罗袖,一册竹简被摊到地上。远处的木门被嘭的推开,又弹回去,想阻拦对它粗暴的人进门。
可惜于事无补。那人早已飞越了木板门,飞进了院中。
书页哗啦啦地响,美人眼波微动,笑意清浅。
“阿嬛,终于回来了?”
妲己根本没有施舍给急匆匆进来的姬嬛一个眼神,语气中有不可忽视的无奈。
“妲姐……”姬嬛凑上前讨好地笑着,伸手去抢妲己手上的书册竹简。妲己没有反抗,任由她抢走了手上沉重的物什,无奈和薄愠在姬嬛的动作里消解了几分。
姬嬛把剩下的大宗书简一本一本仔细地列在院中,伸了个懒腰,袖子堆到了胳膊。
“还算你有点良心!”妲己笑着摇起了扇子。
扇子动得飞快,她轻舒一口气:“你的书这么多,翻经节晒一批,秋分日晒一批,以后是不是夏至冬至也得出来烤一批冻一批?要真这么麻烦,以后还是找个短工吧。”
姬嬛的手臂放下,眉头拧紧:“才不要那群蠢材!上次请个短工,他不是把我的书满院乱抛?朝代的次序全乱套了,我整了几天才整好!而且他竟然偷了我几套竹简回去烧火!那可是《连山》《归藏》啊!孤本啊!要不是竹简有灵,我找都找不回来,那就只能拿他烧火了!”
妲己边摇扇子边笑着走进了房屋的阴影,姬嬛在阳光下书简前一屁股坐下,脏污被天人特性推远,襦裙没占上一点灰尘。
她百无聊赖地看着眼前熟悉的字迹,动手翻了翻还未泛黄的笔记,看到一个个人名,一桩桩事件。血腥与铁锈贴上她的鼻腔,青草和阳光卷上她的头颅。她看到头戴步摇的女子扬起马鞭,看到颈佩狼牙项链的少年醉卧草原,然后一幅幅记忆中的图景,纠结着扭成一场绝望的算计。
她翻到了封面。
《千金误》。
北周大象二年六月,武威
风尘仆仆的客商们走进风沙满面的茶馆。
即使武威作为河西四郡之一,有从汉朝就开始的悠久汉胡杂居和屯田历史,繁华城外的景象依然是凋敝而落寞的。
驼铃声响,驼铃声落,骆驼、货物和商人被突厥人拦下,商人敢怒而不敢言地带着货物离去。
骆驼松了一口气,在路上愉快踩下比之前浅得多的脚印。
商人被怒火烧着走到了武威城外的小茶摊,给了自己一杯清火的茶。骆驼被拴在外面嘶鸣着,和它新见面的朋友聊天。
他眺望远方的城池,眼前出现了干净舒适的旅店,耳边响起了商人们在市场上用各种各样语言讲价的声音,鼻子灌满了胡饼的香味和幻人火焰的焦味。绚丽盛大的夕阳镶嵌着血红的颜色,永不落幕的黄昏护佑着那座城池。
那是他的希望,一片没有突厥人抢掠的交易热土。
又有人来了,不是骆驼,是马车。
他以茶代酒,一口喝下。
车队向着太阳走到了这里,他们或许是想去那座梦般的城市,敦煌。
那个角落看去,天都染上了昏黄的颜色,那支队伍却齐整的像是一支为逐日殒身不恤的士兵。
姬嬛在茶摊里晃着大碗,面纱沾满了沙子,天上的星星稀稀拉拉地从面纱上下落。
有贵人来,妲己沿着栏杆往外看,披帛的侍女接过了披甲者的的一碗茶。那手白皙而有力,不知是天生晒不黑还是在阴暗的地方练武,没暴晒在太阳底下。
这种贵人往北方去,大抵不会带上她这个寂寂无名商人的货物。
姬嬛顺着妲己的目光看去,披甲者纪律严明,马车的帘幕被一只手掀开,女子的步摇轻轻晃在夕照下,折射着落日的残光。
“是个公主娘娘……”姬嬛把碗往桌上轻轻一放,“往北方去的和亲公主,千金公主宇文芳,赵王宇文招的那个大女儿。”
还在桌上和草较劲的巴修闻言也向外看去,刚好赶上属于步摇的最后一抹余晖。他匝摸着:“千金公主,宇文芳?她怎么现在出塞了?这才不到一年,佗钵竟然忍不住把高绍义杀了?之前不是说想让周国的公主出塞,高绍义必须死吗?”
“佗钵可汗亲齐,齐灭后才拒不交出齐国那个流亡皇帝。现在千金公主出塞,带的嫁妆有那——么厚……”姬嬛难得眯起了眼,茶碗被拨弄着和木桌撞击,发出浑浊的声音,“这位千金公主,是个厉害的人。”
“皇帝打算让她一个人说服佗钵交出高绍义?”妲己把打量马车四周装饰的目光放到了姬嬛身上。
“说是长孙晟这个老狐狸也会随行,但宇文芳的作用绝对不容小觑。”
妲己点了点头,巴修玩起了草。他把草分堆,夹在指间,按数分组,让人眼花缭乱的草似乎被玩出了花。
“两个老阳变少阴……水天需变水山蹇……”
一声巨响。
“小修你明明知道阿嬛不能看这些!”
“我真的只是看她没注意这边……下次一定不会这样了……”
宇文芳最后一次踏在这片土地上。
向前,是来迎亲的突厥人,为迎接五十岁大可汗的少年可贺敦对向来在突厥沦为奴隶的鲜卑人和汉人假装恭敬,用不怀好意的眼神打量着周国公主和周国带来的丰厚嫁妆;向后,是周国的送亲队伍,为保卫和亲的公主踏过千里山河,终于在两国交界处分散:军队回拔,嫁妆送嫁。
黄沙击面,宇文芳回头,看不见大周的锦绣山河,看不见她要押上一生来保护的人民。
愿山河无恙,家人无恙。
宇文芳自认为不算个柔情万种的女子,平日里骑着小矮马和人打马球也从没扭捏过,更少对自己有所不自信。此时,她却没来由地感到担忧。
五月,左丞相杨坚以她出嫁突厥,引来以父王为首的五王入朝,又以先帝去世,欲引来位望素重的尉迟迥入朝。虽然尉迟迥推辞不受,可有声望的宗室们几乎全部在朝中。若那作为皇帝外祖的杨左相真要翦除周室,这或许是不错的时机。
日暮途远,鞭长莫及,希望父亲能尽早为国除害。
大喜之日就要到了,不应该露出担忧和不愿的神情,否则不祥。
北周千金公主微笑着踏上了突厥的土地。
大象二年七月,高绍义被从突厥押往长安,而后流放蜀地。
大象二年七月十六日,杨坚为稳住宇文氏五王,予五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厚礼。
大象二年八月,宇文招邀杨坚赴宴,欲杀杨坚夺权,杨坚在侍卫保护下得以脱身。
大象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宇文招阖家被诛。
大象二年,长安。
宇文荫没了命地往前奔逃,身后保护的家丁拿着并不锋利的兵器阻拦着士兵,远在天边的部曲无法动用,眼见着赵王最后的后裔也要丧生在这场政治斗争中。
她闪身进小巷,口腔深处泛起血腥味,却不敢停下一步。
“父亲……母亲……孩儿不孝,未能和你们共赴黄泉,即便在那么多家丁的保护下都没能逃出长安城,没能投奔蜀国公……”
脚步机械地往前踏着,鬼使神差地,她抬头看了一眼天。
繁华都城在她目之所及纷纷闭门闭户,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往日热情的玉石店、成衣店,还有各式各样的馆子全都把门紧紧锁上,她和他们过往的交情全都被锁在了她碰不到的地方!
进了小巷,天就像也被锁住了,被四周的墙和房子切成了一条细细的线。这天蓝的不像话,云也白的不像话,太阳让小巷里的污秽气味刺着她的鼻子,难受的不像话,这不是长安城的天!
这不是长安城的天,这不是陛下的天,这是他杨坚的天!
“呕……”她实在跑不动了,却还要往前去,窜逃在一个又一个往日从来不会踏足的小巷里,逃到她已经迷失了方向。
如果芳姐在,一定不会这样的吧……她不是那么喜欢长安,喜欢到出嫁前连每一条小巷、每一家店铺都要记在心里吗?
金属稀里哗啦的声音又近了,宇文荫还在向前,腿麻木了就扶墙,手指在墙上划出血痕。
还……能……离开吗?
是细微的风声……和脚步声。
纤尘不染的白色身影走过肮脏的一切来到自己面前。
“把你的身体交给我,我帮你去找宇文芳,帮她守护周国。”
“好……”
蜀国公尉迟迥知五王全家抄没,扶持赵王宇文招幼子起兵,联结自身所辖的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各州,尉迟勤所辖的青、胶、光、莒各州,据兵数十万。后又北交结北齐皇室旧部,联络突厥;南联络陈国,答应割让长江、淮河一带的土地,连接南北,欲杀杨坚重兴宇文氏。
八十八日后,尉迟迥于北齐故都邺城兵败自杀。
大定元年,即尉迟迥起兵次年,杨坚称帝,国号隋,年号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