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寻抬了抬下巴,示意萧遥继续说下去。
萧遥道:“前者既然能在皇城脚下,无人察觉的地方制造出黑.火.药,又为何在那艘货船即将从渭水上驶离长安时,引爆它,闹出这样大的动静,岂非前后矛盾。”
“的确如此,”
萧寻停顿了片刻,又沉声道:“可若这当真并非一路人,便证明制造黑.火.药这件事,也并不是无人察觉,相反,放火之人,清楚的知晓黑.火.药的运送时辰,甚至是这帮人的所有动向。”
萧遥恍然大悟,“那他为何不去府衙报案?这怎么说也是大功一件。”
“无非两种原因,一是不敢,此人身份或官位不高,不敢得罪于前者。”
萧寻狭长黑眸略眯,神情冷然,“其二,他不想或是不屑于亲自动手,故意惹出这样大的动静,让陛下震怒,借禁军和刑部之手,彻查。”
萧遥道:“这人心思深沉,手段也这般高明,若在庙堂之上,恐是已经身居高位。
若工部所呈的有关黑.火.药供给的案牍无误,眼下这个残存的箭头,许是最重要的线索了。
顾衍君三人乘马车抵达城西校场时,仍是午时,恰还是应当用饭的时辰。
顾衍君弯身迈下马车,才一靠近营地的门口,就被当值的士兵二话不说就拦了下来,“姑娘你找谁?”
顾衍君道:“我找萧寻,萧将军。”
二人一脸的义正严辞,“军机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进出。”
这两人,倒是十分地尽忠职守。
橘如正想直接同这俩人讲明身份,可又顾及顾衍君在路上交代的话,“你放心,我们仅是来送些吃食,没有旁的意图。”
顾衍君看了眼身后的凝烟,虽然萧寻未同她说过凝烟来历,依她这身精湛武艺,想来应是同萧寻在军中待过的,旋即转身将凝烟拉到他二人身前,“这位你们总会认识了吧。”
果不其然,守在大门处的那两位士兵,即刻撤去原本横在她身前的剑身。
“原来是凝烟姑娘。”那俩士兵纷纷抱拳一礼,俄而让出一条路来,“那这位是?”
凝烟直接如实回道:“少夫人。”
橘如:“……”
顾衍君:“……”
空气中安静了片刻,当值的那俩士兵忙不迭地躬身比了个请的手势,“少夫人恕罪,末将着实是有眼无珠。”
有了凝烟,这一路畅通无阻,都无需旁的兵士在前引路通报,就直接到了主营帐外。
顾衍君轻轻掀开帐门,转着脑袋左右看了看,营帐内被一面宽大的白色布绢屏风一分为二,外面摆着一面沙盘和一排寒光闪烁的兵器架,很是简洁。
至于屏风内的物件,顾衍君瞧不清,想来是休息的地方,正纳闷萧寻在不在此处时,就听到了萧遥说话的声音。
她将帐门尽数掀开,抬步往里迈进去的那一霎那。
一声冷寒迫人的低喝直逼眉心,“谁?!”
是萧寻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青瓷茶盏朝她劈头盖脸的袭来,顾衍君松开帐门,手忙脚乱的去捂脸闪躲,可掷出茶盏的那人力道过于凌厉。
在眨眼间就要砸上顾衍君时,被一个有力的手掌迅速握住。
凝烟将青瓷茶盏回握进掌中,冷声道:“萧遥,扔错人了。”
另一旁的橘如,差点就想豁出性命,以身来挡这东西了,此刻更是连拳头都攥了起来,一副几乎要和萧遥打起来的模样,可到底也只是想想,最终咬牙切齿的瞪着他,“你能不能看准一些再砸!”
萧寻与萧遥二人此时已绕出屏风,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幅场景。
萧遥登时出了一身的冷汗,急忙跟上萧寻上前查看,“少夫人,您没事吧?”
眼前人全然是一副被吓懵了的模样。
他俯身跪地,将头垂的极低,“少夫人恕罪。”
“现在没事了。”顾衍君堪堪稳住身形,这才算是回过神来,一手抓住身旁来扶她之人的小臂,另一手去拉萧遥,“你起来吧。”
“末将不敢。”萧遥仍跪地不动,小心翼翼地觑了眼萧寻。
萧寻眉头压的极低,脸上更多的是自责,感受到衣袖被身旁扶着他的人轻轻拽了拽,冷冷出声,“怎么,要我扶你起来?”
“不用!”萧遥斩钉截铁的立直身子。
顾衍君同凝烟认真道了谢,就把食盒从尚是愤愤不平的橘如手里拿了过来。
“虚惊一场。”顾衍君微微一叹,扶着她不语的青年,反而比她的面色还更加苍白了些,仿佛差点被那个青瓷茶盏砸上的人是他。
她将漆木食盒举至萧寻眼前,“我本想给你个惊喜,如今倒好,你我都吓得不轻。”
萧寻将食盒提到自己手里,“没事就好。”
“是不是没吃饭呢?”
“哎呦,我听着怎么这么多人,干什么呢这么热闹?”
帐外一道颇为响亮的少年声音,先他人一步到来,打断了几人的言谈。
“我习箭习的这般辛苦,你们倒是……”
少年肩上背着一把紫檀灵宝长弓,浓眉微扬,步伐端的更是散漫。
不是萧霁云又是谁。
萧霁云入帐看到萧寻冷脸的那一刻,自觉地闭上了嘴。
“你来这里干什么?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转头将目光移向顾衍君,“闲来无事了?怎么不在你那医馆里呆着?”
“我乐意去哪就去哪!”顾衍君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
萧霁云还想张嘴继续说话,便触上了萧寻那道‘有多远滚多远’的视线,似乎他再胆敢多说一句,就能被这人连人带弓人踹出十米远去。
“你不必理会他。”萧寻拉着顾衍君往那座白色绢布屏风内走去,将漆木食盒搁置到桌案上,“从府里捎来的?”
“嗯,”顾衍君心思一转,应了下来,“你尝尝味道如何?”
“喂!喂!哥!”萧霁云一双盈亮的大眼里全是不可置信的疑问。
居然视他为无物?!我可是你的同父同母的亲弟弟!
他不管不顾的跟了上去,径直往桌案前一坐,“我也没吃饭,我也要吃。”
萧寻掀开食盒,将四个菜摆好。
藕鮓,排骨清羹,炙肉脯,水煎青笋以及尚焖在砂锅中的薏仁粥。
就这样,三个人围坐在桌几前。
“府里是不是换厨子了?”萧霁云喝了口粥,持着木箸的手在半空中顿住,正考虑先夹桌案上摆着的哪道菜。
顾衍君有些期待的望向这人,“怎么了?”
萧霁云又喝了一口,蹙着眉,“熬的粥这般甜。”
萧寻道:“我喝着就正好。”
“你不是不爱吃甜吗?”
“炙肉脯没撒芝麻,青笋也有些生,排骨清羹这是放了多少盐啊!”萧霁云将四个菜都吃了个遍,“还有这个藕鮓,都要炒成泥了,一点都不脆。”
顾衍君:“……”
一颗心被他尝的越来越凉。
萧寻盯了萧霁云一眼,“我怎地尝着都好吃,你这嘴不止品不出滋味来,还返潮呢?”
“你嘴才返潮呢!那藕鮓本身就是不脆了。”萧霁云被他说的有些纳闷,反驳道:“我说的是厨子的事,又不是你做的!”
顾衍君没忍住,低声笑了起来。
她就知道,她做的饭菜还是可以的,直到她也把四个菜都尝遍。
其实……也都能吃,只是再略精进一下就好了。
她舒眉展眼的托腮看着萧寻,还好这人觉得好吃。
至于萧霁云嘛……
“顾衍君,你今日怎地穿领子这么高的衣衫?”
萧霁云这个毫无征兆的问题,使得顾衍君倏然呛了一下,谁知道他怎么还注意到这般小事了,随意地找了个理由,“今日有风,我就是觉得有些凉。”
“眼下都五月了,快到夏日了,你还冷?!”萧霁云呵了一声,“娇气。”
“你管我呢!我就是冷!”
“萧霁云!”
萧寻那点耐心终于在此刻瞬间消失殆尽,“你若不想吃饭,就给我滚出去!”
萧霁云短暂地哑口无言,不敢动弹之后,持着木箸的手,在萧寻寒凉目光注视下继续去夹菜,“好吃,这个也好吃。”
顾衍君动手往上提了提衣领,侧头看向萧寻,他居然避开了自己目光。
与方才斥责萧霁云的冷然不同的是,他此刻,自脖颈红到了耳垂上。
萧霁云眼下在这里,她又无法问清昨日发生之事。
不过,她也并非只为此事而来。
顾衍君接着便将那日假山外听到的话,尽数同萧寻讲清,“那二人声音都是男子,大概是同太尉差不多大的年纪。”
安阳侯府。
“父亲,你可有梦见过我母亲?”
安阳侯夫人崔氏的灵堂外内,顾青阳身姿极为挺拔,居高临下的看向蹲在崔氏灵棺前的顾亭。
得不到回答,他又问: “顾大人,有吗?”
今日安阳侯夫人崔氏因大病离世的消息,已在长安城中传开。
与经年之前的先夫人一样,病的急,病的重,无药可用。
只不过不同的是,这次并无多少人在意,忠王府早已倒台,叛国投敌,早已没了翻身的余地,甚至也没了能够翻身的人。
萧遥道:“前者既然能在皇城脚下,无人察觉的地方制造出黑.火.药,又为何在那艘货船即将从渭水上驶离长安时,引爆它,闹出这样大的动静,岂非前后矛盾。”
“的确如此,”
萧寻停顿了片刻,又沉声道:“可若这当真并非一路人,便证明制造黑.火.药这件事,也并不是无人察觉,相反,放火之人,清楚的知晓黑.火.药的运送时辰,甚至是这帮人的所有动向。”
萧遥恍然大悟,“那他为何不去府衙报案?这怎么说也是大功一件。”
“无非两种原因,一是不敢,此人身份或官位不高,不敢得罪于前者。”
萧寻狭长黑眸略眯,神情冷然,“其二,他不想或是不屑于亲自动手,故意惹出这样大的动静,让陛下震怒,借禁军和刑部之手,彻查。”
萧遥道:“这人心思深沉,手段也这般高明,若在庙堂之上,恐是已经身居高位。
若工部所呈的有关黑.火.药供给的案牍无误,眼下这个残存的箭头,许是最重要的线索了。
顾衍君三人乘马车抵达城西校场时,仍是午时,恰还是应当用饭的时辰。
顾衍君弯身迈下马车,才一靠近营地的门口,就被当值的士兵二话不说就拦了下来,“姑娘你找谁?”
顾衍君道:“我找萧寻,萧将军。”
二人一脸的义正严辞,“军机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进出。”
这两人,倒是十分地尽忠职守。
橘如正想直接同这俩人讲明身份,可又顾及顾衍君在路上交代的话,“你放心,我们仅是来送些吃食,没有旁的意图。”
顾衍君看了眼身后的凝烟,虽然萧寻未同她说过凝烟来历,依她这身精湛武艺,想来应是同萧寻在军中待过的,旋即转身将凝烟拉到他二人身前,“这位你们总会认识了吧。”
果不其然,守在大门处的那两位士兵,即刻撤去原本横在她身前的剑身。
“原来是凝烟姑娘。”那俩士兵纷纷抱拳一礼,俄而让出一条路来,“那这位是?”
凝烟直接如实回道:“少夫人。”
橘如:“……”
顾衍君:“……”
空气中安静了片刻,当值的那俩士兵忙不迭地躬身比了个请的手势,“少夫人恕罪,末将着实是有眼无珠。”
有了凝烟,这一路畅通无阻,都无需旁的兵士在前引路通报,就直接到了主营帐外。
顾衍君轻轻掀开帐门,转着脑袋左右看了看,营帐内被一面宽大的白色布绢屏风一分为二,外面摆着一面沙盘和一排寒光闪烁的兵器架,很是简洁。
至于屏风内的物件,顾衍君瞧不清,想来是休息的地方,正纳闷萧寻在不在此处时,就听到了萧遥说话的声音。
她将帐门尽数掀开,抬步往里迈进去的那一霎那。
一声冷寒迫人的低喝直逼眉心,“谁?!”
是萧寻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青瓷茶盏朝她劈头盖脸的袭来,顾衍君松开帐门,手忙脚乱的去捂脸闪躲,可掷出茶盏的那人力道过于凌厉。
在眨眼间就要砸上顾衍君时,被一个有力的手掌迅速握住。
凝烟将青瓷茶盏回握进掌中,冷声道:“萧遥,扔错人了。”
另一旁的橘如,差点就想豁出性命,以身来挡这东西了,此刻更是连拳头都攥了起来,一副几乎要和萧遥打起来的模样,可到底也只是想想,最终咬牙切齿的瞪着他,“你能不能看准一些再砸!”
萧寻与萧遥二人此时已绕出屏风,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幅场景。
萧遥登时出了一身的冷汗,急忙跟上萧寻上前查看,“少夫人,您没事吧?”
眼前人全然是一副被吓懵了的模样。
他俯身跪地,将头垂的极低,“少夫人恕罪。”
“现在没事了。”顾衍君堪堪稳住身形,这才算是回过神来,一手抓住身旁来扶她之人的小臂,另一手去拉萧遥,“你起来吧。”
“末将不敢。”萧遥仍跪地不动,小心翼翼地觑了眼萧寻。
萧寻眉头压的极低,脸上更多的是自责,感受到衣袖被身旁扶着他的人轻轻拽了拽,冷冷出声,“怎么,要我扶你起来?”
“不用!”萧遥斩钉截铁的立直身子。
顾衍君同凝烟认真道了谢,就把食盒从尚是愤愤不平的橘如手里拿了过来。
“虚惊一场。”顾衍君微微一叹,扶着她不语的青年,反而比她的面色还更加苍白了些,仿佛差点被那个青瓷茶盏砸上的人是他。
她将漆木食盒举至萧寻眼前,“我本想给你个惊喜,如今倒好,你我都吓得不轻。”
萧寻将食盒提到自己手里,“没事就好。”
“是不是没吃饭呢?”
“哎呦,我听着怎么这么多人,干什么呢这么热闹?”
帐外一道颇为响亮的少年声音,先他人一步到来,打断了几人的言谈。
“我习箭习的这般辛苦,你们倒是……”
少年肩上背着一把紫檀灵宝长弓,浓眉微扬,步伐端的更是散漫。
不是萧霁云又是谁。
萧霁云入帐看到萧寻冷脸的那一刻,自觉地闭上了嘴。
“你来这里干什么?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转头将目光移向顾衍君,“闲来无事了?怎么不在你那医馆里呆着?”
“我乐意去哪就去哪!”顾衍君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
萧霁云还想张嘴继续说话,便触上了萧寻那道‘有多远滚多远’的视线,似乎他再胆敢多说一句,就能被这人连人带弓人踹出十米远去。
“你不必理会他。”萧寻拉着顾衍君往那座白色绢布屏风内走去,将漆木食盒搁置到桌案上,“从府里捎来的?”
“嗯,”顾衍君心思一转,应了下来,“你尝尝味道如何?”
“喂!喂!哥!”萧霁云一双盈亮的大眼里全是不可置信的疑问。
居然视他为无物?!我可是你的同父同母的亲弟弟!
他不管不顾的跟了上去,径直往桌案前一坐,“我也没吃饭,我也要吃。”
萧寻掀开食盒,将四个菜摆好。
藕鮓,排骨清羹,炙肉脯,水煎青笋以及尚焖在砂锅中的薏仁粥。
就这样,三个人围坐在桌几前。
“府里是不是换厨子了?”萧霁云喝了口粥,持着木箸的手在半空中顿住,正考虑先夹桌案上摆着的哪道菜。
顾衍君有些期待的望向这人,“怎么了?”
萧霁云又喝了一口,蹙着眉,“熬的粥这般甜。”
萧寻道:“我喝着就正好。”
“你不是不爱吃甜吗?”
“炙肉脯没撒芝麻,青笋也有些生,排骨清羹这是放了多少盐啊!”萧霁云将四个菜都吃了个遍,“还有这个藕鮓,都要炒成泥了,一点都不脆。”
顾衍君:“……”
一颗心被他尝的越来越凉。
萧寻盯了萧霁云一眼,“我怎地尝着都好吃,你这嘴不止品不出滋味来,还返潮呢?”
“你嘴才返潮呢!那藕鮓本身就是不脆了。”萧霁云被他说的有些纳闷,反驳道:“我说的是厨子的事,又不是你做的!”
顾衍君没忍住,低声笑了起来。
她就知道,她做的饭菜还是可以的,直到她也把四个菜都尝遍。
其实……也都能吃,只是再略精进一下就好了。
她舒眉展眼的托腮看着萧寻,还好这人觉得好吃。
至于萧霁云嘛……
“顾衍君,你今日怎地穿领子这么高的衣衫?”
萧霁云这个毫无征兆的问题,使得顾衍君倏然呛了一下,谁知道他怎么还注意到这般小事了,随意地找了个理由,“今日有风,我就是觉得有些凉。”
“眼下都五月了,快到夏日了,你还冷?!”萧霁云呵了一声,“娇气。”
“你管我呢!我就是冷!”
“萧霁云!”
萧寻那点耐心终于在此刻瞬间消失殆尽,“你若不想吃饭,就给我滚出去!”
萧霁云短暂地哑口无言,不敢动弹之后,持着木箸的手,在萧寻寒凉目光注视下继续去夹菜,“好吃,这个也好吃。”
顾衍君动手往上提了提衣领,侧头看向萧寻,他居然避开了自己目光。
与方才斥责萧霁云的冷然不同的是,他此刻,自脖颈红到了耳垂上。
萧霁云眼下在这里,她又无法问清昨日发生之事。
不过,她也并非只为此事而来。
顾衍君接着便将那日假山外听到的话,尽数同萧寻讲清,“那二人声音都是男子,大概是同太尉差不多大的年纪。”
安阳侯府。
“父亲,你可有梦见过我母亲?”
安阳侯夫人崔氏的灵堂外内,顾青阳身姿极为挺拔,居高临下的看向蹲在崔氏灵棺前的顾亭。
得不到回答,他又问: “顾大人,有吗?”
今日安阳侯夫人崔氏因大病离世的消息,已在长安城中传开。
与经年之前的先夫人一样,病的急,病的重,无药可用。
只不过不同的是,这次并无多少人在意,忠王府早已倒台,叛国投敌,早已没了翻身的余地,甚至也没了能够翻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