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家的丧仪从的是海上行船置办丧事的惯例。

    舟容瑛号称海上船王,死后魂归大海,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于舟家所有人而言,亦是最崇高的丧仪。

    前来参选的各门各派纷纷前来灵前吊唁,一波又一波的来,一波又一波的去。

    骊山剑派众师姐妹来的最早,走的最晚,七师姐作为眼下众师姐妹之首,上前上了柱香,才领着师妹们告辞离开。

    走时,也只是看了梁宣玉一眼,并没有在这个档口表现出反对的意思。

    等到时近黄昏,吊唁也近了尾声。

    舟灵虞着一袭素衫,吩咐管家准备明日捧灵上船的事宜。

    梁宣玉站在他身后,默默看着舟灵虞调度有方的安排各种杂事,镇定又有条不紊,安然的做着一个陪衬。

    “玉姐姐,母亲要行火礼了。”

    待一切事布置妥当,舟灵虞红着眼眶,这时候才露出了些神伤。

    梁宣玉递上帕子,“走吧。”

    “嗯。”

    舟灵虞接过帕子,抹了抹泪,轻应点头。

    举行火礼的地方在崖山侧的沙滩前。

    此时天色已经暗下,海风拍着浪花,撞击着崖山,风吹进山谷呼啸声不止。

    数万支火把照亮海岸,架起紫檀木,十六个系白腰带的侍卫抬着舟容瑛的棺木走入中央。

    随着司仪的一声声祝祷,启棺木,洒圣水,舟容瑛的躯体躺在了架起的紫檀木上。

    海风将火堆吹的极旺,数万人的场面却沉寂非常,每一个人的神情肃穆,眼中有泪,却掉的毫无声息。

    “母亲!”

    舟灵虞在火堆前跪下,行叩首礼。

    数万支火把瞬间矮了下去,数万人跟着跪下,齐声痛呼。

    “家主!走好!家主走好!”

    一场盛大的送别就此落幕。

    舟灵虞起身,捧过母亲的骨灰盒,数万支火把照亮前路,就像是一条会移动的火龙,一直延伸到舟府。

    梁宣玉走在舟灵虞身后,守候着,送完了舟容瑛最后一程。

    舟府整然有序,依旧像是舟容瑛在时那样,运转着。

    朝阳穿透稀薄的云雾洒在舟府灵堂。

    捧灵上船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启程。

    巨大的海船前,梁宣玉止步,看着眼角微红,已经有了家主气势的舟灵虞,拍了拍他的肩。

    “舟家主安排好了一切,宁津坊不是久留之处,舟小郎君一路珍重。”

    “小虞儿,这箱子里有我精心准备的毒药和防身暗器,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唐青殊挥手,两个侍卫抬着一个大大的箱子上前。

    “青殊哥哥,多谢你,玉姐姐,我到了地方,会给你去信的。”

    舟灵虞看了眼管家,让管家带着侍卫抬着箱子上船,擦干眼角的泪,露出笑。

    梁宣玉颔首,“愿你此去一帆风顺。”

    “就这样吗?玉姐姐。”

    舟灵虞近前两步,突然抱住了女君的腰,靠在她的怀里。

    “抱抱我吧,玉姐姐,好吗?”

    梁宣玉低眸,应了请求,回抱住了舟灵虞。

    几息过去,舟灵虞笑着退出了梁宣玉的怀抱,踮起脚,攀在她的肩上,在女君耳畔,说了两字。

    梁宣玉微挑眉梢,侧头,与他对视。

    舟灵虞眨了眨眼,“我走了,玉姐姐,你要想我呀。”

    他笑着跑开。

    唐青殊美眸微眯,看着舟灵虞的背影,一下看向身侧女君。

    “小虞儿神神秘秘的,他说了什么?梁宣玉。”

    “不过是句玩笑话,楼主,我们也该出发回洛州了。”

    梁宣玉挑眉轻笑,“方才的急信,楼主可是已经让人备船了,莫非又不急了?”

    “哼,还不是那些小门小派没了好处,借机挑事,要不然我也不必急着打道回府。”

    唐青殊美眸轻瞪了眼,抱起胳膊,“本楼主原本还打算再尝尝凉州的美酒海鱼,这下只能先回了。”

    归舟似箭,行过峡谷,顺着风,驶向洛州。

    中途在小镇下船用膳间隙,一封加急信又到了唐青殊这里。

    美艳郎君看了几行,面色难看一瞬,当即站起。

    “梁宣玉,福寿.膏这等害人东西竟在离这儿不远的一座小镇还有贩卖,我得去处理干净,你不必等我了。”

    “好。”

    梁宣玉举杯,“那就祝楼主一路顺风。”

    说着,便饮下。

    唐青殊美眸露出笑,“梁宣玉,小虞儿不在这,你中了衷情蛊,我这会儿竟有些安心,至少没人能够捷足先登。”

    唐青殊拿起酒杯,举杯一饮而尽。

    “你我就此别过,梁宣玉,你可不能想小虞儿啊。”

    唐青殊重重将酒杯一搁,冲着女君一笑,匆匆离去。

    梁宣玉眸光微动,露出抹笑,“小二,结账。”

    出了酒楼,梁宣玉抱剑,走向码头。

    码头上,一艘精致的小船不知何时停泊靠的岸,船上挂着串风铃,随风响起清脆的铃音。

    梁宣玉顿了下步,从小舟上收回步子,转而走向挂着风铃的精致小船。

    侍卫上前拦下,脸色警惕。

    却听船上一个侍儿小跑出来,道,“梁女君,我家郎君有请。”

    侍卫敛了神色,当即退下。

    梁宣玉上了小船,走入船厢,眸中没有意外,微微笑起来。

    “小郎君,这还真巧,你我又遇上了。”

    “我一直派人跟着你。”

    小郎君系着面纱,眉眼清冷的抬眸。

    梁宣玉眉梢微扬,轻笑着入座。

    “哦?小郎君为何要派人跟着?”

    女君语气轻快,没有一点在意,支起下巴,看着棋盘上复原的棋局,戏谑的看向对坐的小郎君。

    “上回下的棋局,小郎君可是赢家,为何要复盘,重新摆出来?”

    “因为你食言了。”

    阮言卿直直的看着女君,“唐门喜宴,寸步不离,梁宣玉,你忘了。”

    “所以……”

    梁宣玉支着下巴,微微挑眉。

    “欠了承诺,自是要还的。”

    玉碎般沁凉音色毫无起伏。

    阮言卿望着梁宣玉,凤眸微眯,“梁宣玉,百日期限是何意,我要你不得隐瞒,原原本本的交代。”

    梁宣玉眸微弯,轻笑着摇头,“小郎君偷听了话,怎么还理直气壮的,且还是到如今才提起,我能知道是什么缘故么?”

    “梁宣玉。”

    小郎君唤着女君之名,凤眸蹙着,已是生了恼意。

    梁宣玉两手交叠,下巴一搁,微笑启唇,“欸,我在呢,小郎君。”

    船厢内气氛几许异样。

    两人分明一气一笑,隔着一张棋案,偏偏像极了相好的小妻夫在打情骂俏。

    谁也没有下棋的心思。

    却并非只有对局才会有输赢,你来我往的几句,三两拨千金,避重就轻,拐弯抹角的将话往偏里带。

    气定神闲的一方总能轻易撩拨起在意一方的心绪。

    女君拿捏的分寸恰到好处。

    清清冷冷的小郎君哪还像从前几次相遇的模样,这会儿竟是与人吵起了嘴皮子。

    好似冰面破开,枝影横斜,鲜活的绿意总能让人生出些欣喜。

    女君眉眼含笑,“小郎君,生的何气?光提百日,怎么不提我与你两心相许,还要赚聘礼求娶你的事?”

    女君低了声,微微倾身,几乎用气音戏谑道,“我与小郎君原来是两心相许吗?”

    阮言卿凤眸微微睁大,在女君还要张口,不知要吐出什么混账话的时候,一手捂住了她的嘴。

    小郎君第一次在人前失了态,想要追问的事,终是搁浅,无论是心意也好,情动也罢,先言者,总是落于下风。

    小郎君不允许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因而他不容许女君继续试探下去。

    衷情蛊,这样的东西,在当下的局面,几乎可以让女君立于不败之地。

    小郎君凤眸微微幽深,望着女君含笑的双眸,玉碎般沁凉音色微带冷意。

    “梁宣玉,你放肆。”

    女君弯了弯眸,眉眼明澈,似含漫天星辰,装着的满满的都是小郎君一人。

    “也不许这样看我,梁宣玉。”

    阮言卿系着面纱,凤眸微眯。

    梁宣玉眸中笑意更盛,又向前倾了几分,手肘撑着棋案,明明毫无牵制,却并不反抗。

    两人隔着棋案,又靠近了几分。

    局面却是一片倒的局势。

    猎手越漫不经心,越能看清猎物的意图。

    梁宣玉心底有个隐隐的猜测,却还不能肯定。

    比如小郎君是不是喜欢她,比如小郎君到底在在意什么,再比如小郎君背后的人。

    细作总是在入戏时,才能哄骗的了敌人。

    小郎君会有这样的手段吗?

    小郎君清清冷冷,高不可攀的模样,会肯屈尊做这样的事吗?

    梁宣玉不知道。

    她来到乾国,如今身份是真真正正的细作。

    以细作的目光去看人,总是带着那么些警惕,不经意的试探,难免露出些蛛丝马迹。

    那么她要入戏吗?

    面对小郎君,梁宣玉的笑意微微滞了下。

    若小郎君是无辜的呢?

    梁宣玉心底忽而浮起那么一个疑问。

    船外码头喧闹声似乎更热闹了,正值午膳时分,有不少船靠岸,下船采买,寻酒楼用膳的人成群结队的走过。

    梁宣玉有片刻的走神。

    细微的异样,无疑引起了眼前人的警觉。

    阮言卿凤眸沁起凉意,撤开了身子,端坐于棋案前,清清冷冷的眉眼,目光极淡极淡。

    “你在算计什么?”

    一如第二次见面时,那般疏离与警惕,小郎君问出了同样的一句话。

    梁宣玉坐直身,微微笑起来。

    “小郎君防人之心,未免也太猝不及防了些,明明是小郎君相邀,在下才进来的不是吗?”

章节目录

梁上妻(女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青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青柚并收藏梁上妻(女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