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知道自己在傅园受了薄待,精神紧绷,次日晨起,莲香贴心的没催姜南起床。一觉到天光,姜南从没觉得窗外斜斜的暖阳是如此的舒服!
屋外,府里的下人又在开始修枝洒扫了,有一些吵嚷。
她起身,唤了小福子进屋,小福子顶着双清秀的眸子问:“小姐,是有什么吩咐吗?”姜南趴在书桌上,挑了支狼嚎小笔,红唇一勾,玉手一挥,洋洋洒洒地罗列了一长串饭食单子。
什么德胜酒楼的肘子、樱桃煎、宝泰坊的酥油果子、齐祥盛的桂花酒,西北楼的洋槐饼.......
好容易回了府,当然得好好得潇洒一番!
小福子双手捧着长长的宣纸单子,一脸愁容。人还没那纸卷长。
那纸卷一头压在书桌上,姜南嘴里喃喃自语:“嗯...这翠禾铺子的甜糕还行,但这几日气温渐暖,还是有点腻了......算了算了,还是东门土地庙旁边摊子上的油烙好吃些.......”
她还没写完。纸卷一头已经拖到地上了。
小福子忍不住,倾着身子问:“小姐,这么多东西,全买来......您吃得完么?”
姜南面不改色,仍奋笔疾书:“不怕,你尽管去买。今日吃不完,我留着明日又吃!”
小福子咽了口口水:“......”
这若放在从前,姜南也就算是略略贪吃了些,无伤大雅。但现在,她忘了一件事——
小福子拿了纸单,准备同往常一样,去账房支钱,再上街购置东西。没想到刚从房里出来,就与院子里一脸正气的姜佩修撞个正着。
姜佩修身形高大,常年硝烟战火里滚,身体不是一般的壮实。
小福子撞在他坚实的胸膛上,当即眼冒金星,怀中的纸单也掉到了地上。
他将晕头转向的小福子一把扶住,斥责道:“着急忙慌的做什么?”
余光落在地上的纸卷上。
姜佩修拾起来看。
这不看则已,一看,一股怒气简直直冲眼底。他将纸卷一收,冷声说道:“以后,谁都不许给我惯着小姐!养得她一身臭毛病!欠收拾了这又是.......”
说着,骂骂咧咧地朝着姜南屋子的方向走了过去。
小福子暗道不好。
昨夜兄妹二人久别重逢,还赫然一副兄友妹恭,热泪盈眶的模样。谁曾想,姜佩修今日就又一如既往地严厉了起来。
怪也只怪从前的姜南太过骄纵。长兄如父,姜佩修眼里不揉沙子,由不得妹妹胡来。
他气冲冲地进屋,将那写得琳琅满目的纸卷往桌上一丢,皱眉道:“你知不知道南州外头,已经是尸山血海,饿殍遍野了?”
姜南正坐在八仙桌上啃着莲香送过来的栗子饼,姜佩修冲进来一恼,她一惊,差点噎住,又慌忙吞下几口酸梅汤。
现下整个中国处处兵荒马乱。各地军阀四起,你争我抢,百姓的日子是不太好过......幸好南州偏远,又有皖南军守着,战火还未真正的蔓延过来,才有这份暂时的安宁。
这些报纸上都写过。姜南知道。
只是纳闷姜佩修一大早这急赤白脸的又是怎么了。她眨着双灵动的双瞳,笑眯眯地示好道:“哥哥这是和谁生气呢?”
姜佩修今日换了日常的长衫,短发成利落的三七分,不似昨日那样风尘仆仆,还尚有几分斯文模样。
他大手一拍,落在纸卷上,道:“如今整个中国,尚有多少人吃不饱饭?食不果腹...流离失所?!你,还这样铺张浪费!你知不知道,你这单子上列的东西,够多少人吃上顿饱饭了?!”
这个......姜南顿住。
从前这般,是想着既做了“人”,就该好好享受“人”才有的知行五味,倒是还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可姜佩修年少革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这样的事,却是见了不少。他不想,姜家有朝一日,也任人唾弃!
姜佩修一席话毕,姜南捏着袖子羞红了脸。自觉有理,甚是惭愧。眼眸半垂,小声回道:“我...我不吃了。以后都不吃了......”
姜佩修又没来由的心下一软。
转了语调:“罢了,从前你无人教导,我既回来了,就不能放任你不管。”
“嗯。”姜南埋头轻哼一声。
姜佩修凝眉半晌,打量起眼前的这个妹妹。心中说不上来的奇怪。一张小脸儿肤白如脂,眉毛还是那双眉毛,浓淡相宜;鼻梁挺直,丹唇玉齿.....除了这几年又略微长高了一些,并无什么不同。
但又大不相同......
往日,她定会理直气壮,强词夺理地与自己辩上一辨,争个输赢的。这次回来,怎么反倒乖得像只小猫了?细细审视那双眸子,除了乖巧,还有些许姜佩修看不明白的......躲闪。
但他哪里知道,姜南怎么还敢同他争辩?!躲都来不及呢!自他昨夜回家起,就开始在默默求着姜佩修早日归队才好!
事与愿违。
姜佩修请了小长假,说是要决意肃清家风......
如是,接下来,姜南的日子可不算太好过了。
七日后,当沈青青提着一篮子东西来看她的时候,姜南差不多已经算半死不活了。
“哎,你怎么了?”
沈青青站在满是枝蔓的葡萄藤架子下面,扬声问。
姜南软塌塌地撑起脑袋,映入眼帘的是一身粉色的蕾丝长裙。
“沈青青?”她脑袋一歪,将手中的书丢到一边,双手一伸烂泥似的趴在石桌上,转头眯眼问:“你怎么来了?”
沈青青寻了凳子坐下,一头墨黑柔顺的发丝卷曲成波浪,齐整的用一支珍珠发夹别在耳后,显得很是洋气。她顺手将竹编的篮子放到桌上,眉尖一挑,道:“喏,听说你在家中过得水生火热,我来给你降降温。”
“听谁说的?”
“这你别管。”
沈青青掀开篮子上的纱布帘子,笑盈盈地看着她。一股熟悉的肉香扑鼻而来......这是——
“德胜酒楼的酱肘子!”
像是突然回了魂,姜南激动得两眼放光,差点儿从凳子蹦跶起来,一下觉得沈青青仿佛也不那么讨厌了。
篮子里放着两个小白瓷盒。一盒里装着盘色泽金黄的酱肘子,香气扑鼻;另一盒则放着几张西北楼新烙的洋槐饼,白色的花蕊嵌在淡黄的面饼里,色样味俱全。
姜南觉得舌根一酸,想起自那日姜佩修撞见自己的饭食单,就给姜府上下立了规矩:一是三餐改为两餐,餐餐桌上不得超过两荤双素;二是姜南得必须日日鸡鸣早起,重读诗书古文,他甚至为此还从白鹤书院请了专门的先生;三就是不得随意出门溜达,但必须得日日阅览时政报纸,姜佩修还会在晚些时候过来问询乃至与姜南讨论一二......
条条清晰,但句句要命。
姜佩修誓要扼制住家宅中的靡靡之风。
这吃食倒还好,大不了管管嘴,可姜南本就是个不爱读书的。如今拘在府里,两步一行都有姜佩修手下的士官盯着,但凡有人倒行逆施,分分钟就能给你拖到姜佩修面前修理上一番。
几日下来,府中再没有敢阳奉阴违的了。
莫说辛管家和其他人,就连莲香和小福子,姜南也使唤不动。
“那日你在傅园护我,我是看在眼里的。”沈青青将肘子和洋槐饼都一一端出,呈在桌上,又道:“前些日子听说你一回来就想来看看,但佩修哥哥说什么也不让,来探望的人都给挡在了外头......”
姜南心想:“姜佩修,你可真行!”转头扬起眸子问:“那你今天怎么能来?姜佩修可还在前院呢!”
沈青青得意道:“那自然是拖了我哥出马。佩修哥哥与我哥本就是自小相识的兄弟,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姜南准备去拿饼子的手僵在半空:“沈少爷?”
想起之前傅园的那个丫鬟桑桑说,是沈煜卿将自己“赎”出的。
但是到现在,一连七日,她既没见到沈煜卿本人,也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条件同那姓傅的作下的交换。
于是便问:“你哥他人呢?”
沈青青下巴搁在双掌上,瘪嘴道:“我也有好几日没见着他人。府里的吴妈说,他同欣荣去被北方走货,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姜南思索了一会儿。想着加上这回,他已经是第三次对自己出手相救了......还是等人回来,好生登门道个谢才是。
想罢,回眸盯回桌上的珍馐,唇角一勾道:“谢啦,算你有良心!”
可是她不知道,这些,是沈煜卿临出门前,拖沈青青送来的,一并,还有两张戏票。
“戏票?”
姜南声调一抬,看着夹在沈青青纤长的手指的两张板印的纸票,怔了怔。
沈青青眼角一弯,道:“对呀!这可是清音阁的头牌俞老板的场,紧俏着呢!”
俞老板......
“俞方庭?”
沈青青点了点头,接着说:“他的座儿啊,一票难求!前两年他歇戏,不少戏迷都跟丢了魂儿似的!听人说,有得了相思病的...有倾家荡产就为见他一面的...甚至还有那疯癫自杀的呢!”
姜南无语:“这都什么人呐......”
“可不!之前的傅园算他停戏后的首唱,不过那都是关起门来给那些豪绅长官们听的。后日,才是他公演的第一场!戏票一出,就立马售空了......就这两张,还是我哥托人好不容易弄到的呢!”
姜南接过她手上的纸票,拿在手中细细打量,有些窃喜,想着终于能出门透透气了罢!
上面写着的入场日期确实是后日晚场。
高兴还没完,转眼“一盆凉水”至头顶倾泻而下,沈青青清脆高昂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佩修哥哥!”
她站在葡萄藤架子下面,老远,就朝着迎面走过来的姜佩修一个劲儿的摆手......卷曲的长发随风微扬,衬着明媚的脸庞,搭配上粉色的蕾丝长裙,宛如四月的海棠。
姜南静坐一旁,见她这般模样,抿嘴会心一笑。
少女心事,此刻,昭然若揭。
屋外,府里的下人又在开始修枝洒扫了,有一些吵嚷。
她起身,唤了小福子进屋,小福子顶着双清秀的眸子问:“小姐,是有什么吩咐吗?”姜南趴在书桌上,挑了支狼嚎小笔,红唇一勾,玉手一挥,洋洋洒洒地罗列了一长串饭食单子。
什么德胜酒楼的肘子、樱桃煎、宝泰坊的酥油果子、齐祥盛的桂花酒,西北楼的洋槐饼.......
好容易回了府,当然得好好得潇洒一番!
小福子双手捧着长长的宣纸单子,一脸愁容。人还没那纸卷长。
那纸卷一头压在书桌上,姜南嘴里喃喃自语:“嗯...这翠禾铺子的甜糕还行,但这几日气温渐暖,还是有点腻了......算了算了,还是东门土地庙旁边摊子上的油烙好吃些.......”
她还没写完。纸卷一头已经拖到地上了。
小福子忍不住,倾着身子问:“小姐,这么多东西,全买来......您吃得完么?”
姜南面不改色,仍奋笔疾书:“不怕,你尽管去买。今日吃不完,我留着明日又吃!”
小福子咽了口口水:“......”
这若放在从前,姜南也就算是略略贪吃了些,无伤大雅。但现在,她忘了一件事——
小福子拿了纸单,准备同往常一样,去账房支钱,再上街购置东西。没想到刚从房里出来,就与院子里一脸正气的姜佩修撞个正着。
姜佩修身形高大,常年硝烟战火里滚,身体不是一般的壮实。
小福子撞在他坚实的胸膛上,当即眼冒金星,怀中的纸单也掉到了地上。
他将晕头转向的小福子一把扶住,斥责道:“着急忙慌的做什么?”
余光落在地上的纸卷上。
姜佩修拾起来看。
这不看则已,一看,一股怒气简直直冲眼底。他将纸卷一收,冷声说道:“以后,谁都不许给我惯着小姐!养得她一身臭毛病!欠收拾了这又是.......”
说着,骂骂咧咧地朝着姜南屋子的方向走了过去。
小福子暗道不好。
昨夜兄妹二人久别重逢,还赫然一副兄友妹恭,热泪盈眶的模样。谁曾想,姜佩修今日就又一如既往地严厉了起来。
怪也只怪从前的姜南太过骄纵。长兄如父,姜佩修眼里不揉沙子,由不得妹妹胡来。
他气冲冲地进屋,将那写得琳琅满目的纸卷往桌上一丢,皱眉道:“你知不知道南州外头,已经是尸山血海,饿殍遍野了?”
姜南正坐在八仙桌上啃着莲香送过来的栗子饼,姜佩修冲进来一恼,她一惊,差点噎住,又慌忙吞下几口酸梅汤。
现下整个中国处处兵荒马乱。各地军阀四起,你争我抢,百姓的日子是不太好过......幸好南州偏远,又有皖南军守着,战火还未真正的蔓延过来,才有这份暂时的安宁。
这些报纸上都写过。姜南知道。
只是纳闷姜佩修一大早这急赤白脸的又是怎么了。她眨着双灵动的双瞳,笑眯眯地示好道:“哥哥这是和谁生气呢?”
姜佩修今日换了日常的长衫,短发成利落的三七分,不似昨日那样风尘仆仆,还尚有几分斯文模样。
他大手一拍,落在纸卷上,道:“如今整个中国,尚有多少人吃不饱饭?食不果腹...流离失所?!你,还这样铺张浪费!你知不知道,你这单子上列的东西,够多少人吃上顿饱饭了?!”
这个......姜南顿住。
从前这般,是想着既做了“人”,就该好好享受“人”才有的知行五味,倒是还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可姜佩修年少革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这样的事,却是见了不少。他不想,姜家有朝一日,也任人唾弃!
姜佩修一席话毕,姜南捏着袖子羞红了脸。自觉有理,甚是惭愧。眼眸半垂,小声回道:“我...我不吃了。以后都不吃了......”
姜佩修又没来由的心下一软。
转了语调:“罢了,从前你无人教导,我既回来了,就不能放任你不管。”
“嗯。”姜南埋头轻哼一声。
姜佩修凝眉半晌,打量起眼前的这个妹妹。心中说不上来的奇怪。一张小脸儿肤白如脂,眉毛还是那双眉毛,浓淡相宜;鼻梁挺直,丹唇玉齿.....除了这几年又略微长高了一些,并无什么不同。
但又大不相同......
往日,她定会理直气壮,强词夺理地与自己辩上一辨,争个输赢的。这次回来,怎么反倒乖得像只小猫了?细细审视那双眸子,除了乖巧,还有些许姜佩修看不明白的......躲闪。
但他哪里知道,姜南怎么还敢同他争辩?!躲都来不及呢!自他昨夜回家起,就开始在默默求着姜佩修早日归队才好!
事与愿违。
姜佩修请了小长假,说是要决意肃清家风......
如是,接下来,姜南的日子可不算太好过了。
七日后,当沈青青提着一篮子东西来看她的时候,姜南差不多已经算半死不活了。
“哎,你怎么了?”
沈青青站在满是枝蔓的葡萄藤架子下面,扬声问。
姜南软塌塌地撑起脑袋,映入眼帘的是一身粉色的蕾丝长裙。
“沈青青?”她脑袋一歪,将手中的书丢到一边,双手一伸烂泥似的趴在石桌上,转头眯眼问:“你怎么来了?”
沈青青寻了凳子坐下,一头墨黑柔顺的发丝卷曲成波浪,齐整的用一支珍珠发夹别在耳后,显得很是洋气。她顺手将竹编的篮子放到桌上,眉尖一挑,道:“喏,听说你在家中过得水生火热,我来给你降降温。”
“听谁说的?”
“这你别管。”
沈青青掀开篮子上的纱布帘子,笑盈盈地看着她。一股熟悉的肉香扑鼻而来......这是——
“德胜酒楼的酱肘子!”
像是突然回了魂,姜南激动得两眼放光,差点儿从凳子蹦跶起来,一下觉得沈青青仿佛也不那么讨厌了。
篮子里放着两个小白瓷盒。一盒里装着盘色泽金黄的酱肘子,香气扑鼻;另一盒则放着几张西北楼新烙的洋槐饼,白色的花蕊嵌在淡黄的面饼里,色样味俱全。
姜南觉得舌根一酸,想起自那日姜佩修撞见自己的饭食单,就给姜府上下立了规矩:一是三餐改为两餐,餐餐桌上不得超过两荤双素;二是姜南得必须日日鸡鸣早起,重读诗书古文,他甚至为此还从白鹤书院请了专门的先生;三就是不得随意出门溜达,但必须得日日阅览时政报纸,姜佩修还会在晚些时候过来问询乃至与姜南讨论一二......
条条清晰,但句句要命。
姜佩修誓要扼制住家宅中的靡靡之风。
这吃食倒还好,大不了管管嘴,可姜南本就是个不爱读书的。如今拘在府里,两步一行都有姜佩修手下的士官盯着,但凡有人倒行逆施,分分钟就能给你拖到姜佩修面前修理上一番。
几日下来,府中再没有敢阳奉阴违的了。
莫说辛管家和其他人,就连莲香和小福子,姜南也使唤不动。
“那日你在傅园护我,我是看在眼里的。”沈青青将肘子和洋槐饼都一一端出,呈在桌上,又道:“前些日子听说你一回来就想来看看,但佩修哥哥说什么也不让,来探望的人都给挡在了外头......”
姜南心想:“姜佩修,你可真行!”转头扬起眸子问:“那你今天怎么能来?姜佩修可还在前院呢!”
沈青青得意道:“那自然是拖了我哥出马。佩修哥哥与我哥本就是自小相识的兄弟,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姜南准备去拿饼子的手僵在半空:“沈少爷?”
想起之前傅园的那个丫鬟桑桑说,是沈煜卿将自己“赎”出的。
但是到现在,一连七日,她既没见到沈煜卿本人,也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条件同那姓傅的作下的交换。
于是便问:“你哥他人呢?”
沈青青下巴搁在双掌上,瘪嘴道:“我也有好几日没见着他人。府里的吴妈说,他同欣荣去被北方走货,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姜南思索了一会儿。想着加上这回,他已经是第三次对自己出手相救了......还是等人回来,好生登门道个谢才是。
想罢,回眸盯回桌上的珍馐,唇角一勾道:“谢啦,算你有良心!”
可是她不知道,这些,是沈煜卿临出门前,拖沈青青送来的,一并,还有两张戏票。
“戏票?”
姜南声调一抬,看着夹在沈青青纤长的手指的两张板印的纸票,怔了怔。
沈青青眼角一弯,道:“对呀!这可是清音阁的头牌俞老板的场,紧俏着呢!”
俞老板......
“俞方庭?”
沈青青点了点头,接着说:“他的座儿啊,一票难求!前两年他歇戏,不少戏迷都跟丢了魂儿似的!听人说,有得了相思病的...有倾家荡产就为见他一面的...甚至还有那疯癫自杀的呢!”
姜南无语:“这都什么人呐......”
“可不!之前的傅园算他停戏后的首唱,不过那都是关起门来给那些豪绅长官们听的。后日,才是他公演的第一场!戏票一出,就立马售空了......就这两张,还是我哥托人好不容易弄到的呢!”
姜南接过她手上的纸票,拿在手中细细打量,有些窃喜,想着终于能出门透透气了罢!
上面写着的入场日期确实是后日晚场。
高兴还没完,转眼“一盆凉水”至头顶倾泻而下,沈青青清脆高昂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佩修哥哥!”
她站在葡萄藤架子下面,老远,就朝着迎面走过来的姜佩修一个劲儿的摆手......卷曲的长发随风微扬,衬着明媚的脸庞,搭配上粉色的蕾丝长裙,宛如四月的海棠。
姜南静坐一旁,见她这般模样,抿嘴会心一笑。
少女心事,此刻,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