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夫到的时候,血流已止住,清洗了一下伤口,挑出血肉里的碎瓷片,再抹了药,细细包扎,这一折腾竟然就过了两炷香。

    正包扎着,堂外有喧哗声传来,不过片刻,身量单薄的少年迎着日头进了议事堂。

    “元奇见过姑姑。”三皇子朗然道,又瞥到一旁不知何时到了流州的皇兄元机,愣了一下,哼道:“皇兄也在啊。”

    元机没说话,他瞥见堂外又有一人进来,看清真容,欠身唤了一句暻王叔。

    议事堂内气氛凝重,元暻踏步进来便敏锐地察觉出不对。他抬目去看主位上的人,正巧看到大夫包扎的场景,视线落在那纤长细白的手腕处,便皱了眉,再看那一盆清洗过伤口的血水,碎了一地的瓷片,堂中刚刚发生过什么哪有不清楚的道理。

    “摄政殿下好大的火气,我军务府的瓷器哪里得罪了殿下,值得殿下如此大动干戈。”

    他开口便冷嘲,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语气不对,顿了一下,微缓。

    “你也不是小孩子了,一时心气不顺摔了杯子便罢了,怎么还把自己弄伤了?”

    这话说得倒还像个兄长的模样。

    谁知上座的那位并不领情,僵着脸,硬邦邦一句:“不劳王兄挂心。”

    堂中又恢复数九严寒天。

    益春堂的大夫包扎完后,开了方子,留下伤药便被玄倾引了出去。

    堂中剩下的便都是元皇室的人。

    “元奇,你跪下。”流光冷声开口。

    “姑姑?”

    元奇疑惑,便是暻王也挑眉看她一眼。

    三人中只有元机知其情故,他顿了顿,开口:“姑姑,此事与三弟”

    “跪下。”

    流光又重复了一句。

    元机噤声。

    三皇子元奇便不情不愿地跪了下去。

    流光见元暻立在一旁,也没有要走的意思,她眉目寡淡,语气不似方才的硬朗,轻若烟云:

    “王兄既然来了,便坐下一道听一听吧。”

    暻王没唱反调,堂中随意择了一处坐下。

    流光便示意元机将手边的账簿递给元奇。

    “你疑惑我为何罚你,那便先看一眼这账簿吧。”

    堂下跪着的少年闻言,看了一眼皇兄递过来的账簿,疑惑地接过翻了翻。

    初时嘴里还嘀咕着不就是一本贪污受贿的簿子吗,谁知再翻了几页,脸色越来越臭。

    看到最后,他把账簿往地上一摔,自己反倒看生气了。

    “这个万良晋是何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连江东军的军饷都敢挪用!”

    少年人生动的怒气不像作假,流光挑了眉。

    “你不认识此人?”

    “我怎么会认识他?”

    少年脱口而出,随机便意识到不对。

    他低头看了一眼地上的账簿,又看了一眼主座上似笑非笑的姑姑,蓦然反应过来。

    “姑姑怀疑我?”

    少年语气又气又委屈。

    流光无动于衷,只淡道:“万良晋一个岑州的小小河道总督怎么会有能耐动用江东军的军饷?你再看一眼江东军中和他狼狈为奸的是谁?”

    三皇子愣了一下,方才他看得极快,这个倒还真没注意。

    地上的账簿已被暻王叔顺手捡过去翻看,长指点到的那一页正是他刚刚翻过的。

    “周武明”元暻薄唇微动,吐出了那个名姓。

    周武明?

    元奇隐隐觉得熟悉,随即似想到什么,他瞪大眸子,看向流光。

    “不可能,姑姑,这不可能。”

    他张口就否认,可见完全没过脑子。

    流光冷笑,骂他:“周武明,江东军副将,他的父亲曾是成国公刘虞远麾下左前锋,如今还安养在国公府里。元阿靖,他是谁的人你不知道吗?”

    元暻眼皮轻撩,瞧了她一眼。

    连元奇的小名都唤出了口,可见是真的生了气。

    少年人急急道:“姑姑明察。外祖忠君爱国,且爱将如子,江东军多为其旧部,与外祖素来有袍泽之谊,外祖重情重义,断断不会做出这种有损江东军利益之事。”

    流光狠拍了一下桌子,刚刚包扎好的伤口处便有血迹渗了出来。

    “你既知江东军里多有你外祖旧部。忠君爱国,爱将如子?这话你有胆子再说一遍。”

    少年人愣了一下。

    不知怎么,喉咙微哽,有心辩解却找不出有说服力的理由。

    周武明此人他是见过的,还有他那因早年从戎双腿落下残疾的父亲。他们父子进过外祖的书房,他撞见过数次不止。

    可那是他外祖啊,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为大魏江东流过无数的血汗。

    他崇拜外祖,仅次于暻王叔。

    余光瞥见他的皇兄元机眉目焦急,似有话急于宣之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突然记起,外祖前些时日来信,说岑河水患姑姑派了皇兄过去治理,而这万良晋乃岑州的河道总督,难不成这账簿便是他这位皇兄带来的。

    想到此,少年人眸光冷冽。

    “姑姑,这账簿是真是假还有待核查,周武明挪用军饷一事难保不是有人故意诬陷,有心往国公府的门庭泼脏水。”

    流光观他神色,哪里不知他此刻如何想?

    遂冷笑。

    “混账。人证物证具在,你皇兄要想诬陷你,账簿写上你的名姓不是更直接?”

    少年挺直腰板,愤愤道:“元奇知道外祖这些年行事有所不端,惹了姑姑厌烦,元奇身为皇子和晚辈,此后定当尽心规劝,免蹈覆辙。可姑姑身为摄政,不应只听信一片之词,而有所偏颇,继而有失公允。”

    这话委实不敬,边上元机脸色大变,急急斥道:“三弟,慎言!”

    流光却气笑了。

    “怎么?听你这话,本宫难道还帮着你皇兄诬陷你外祖不成?”

    少年人未答话,只唇角紧抿,下巴微扬,可见一身傲骨。

    议事堂气氛降至冰点。

    万籁俱寂里,倒是坐在一旁的元暻开了口。他捧着一杯茶水,慢条斯理地抹去最上面的一层茶沫,沉在天光里的轮廓,线条鲜明。

    “元奇,她是你皇姑姑,不得放肆。”

    暻王轻飘飘的一句,堂中气氛便有所缓解。

    少年人也觉察自己态度不够端正,竟贸然顶撞了姑姑,迟疑片刻,低了头。

    “元奇冒犯,请姑姑责罚。”

    话虽如此,可他神情倔强,可见心中还是不服气。

    这事暂且也就没再聊下去的必要了。

    流光淡道:“也罢。今日你便去议事堂外跪着吧。”

    三皇子闻声,不敢再有异议,乖乖应下。

    元机见状,在旁劝道:“姑姑,此事毕竟与三弟无多少干系,如此罚他,未免不妥。”

    谁知地上跪着的少年冷笑。

    “元奇有错,姑姑要打要罚是元奇自己的事,不劳皇兄求情。”

    两兄弟一个矛一个盾,剑拔弩张。

    流光见状,突然道:

    “元机,你也去。”

    大皇子愣了一下,却还是领了命。

    两位皇子殿下一前一后被罚跪中庭,且是摄政殿下亲自下令,一府众人皆噤若寒蝉。

    外面两个少年并肩跪着,议事堂内只剩下流光和元暻。

    青年长指摩挲着手中的杯盏,俊眉微挑。

    “成国公。这些年他倒过得安稳。”

    不轻不重的语气,其中掺杂的何种情绪却并不分明。

    流光转眸看过来,却道:“王兄今日还要去军营吗?”

    本来是要去的,不过观她神色,暻王到嘴边的话便也改了。

    “那边有沈寒时督责,今日我就不过去了”

    “那好。关于流州军操练事宜还有军中粮草调度一事我想和王兄谈一谈。”

    这一谈极为长久,至华灯初上,明月别枝,中庭的两位皇子便也跪到了夜深。

    子时,巷尾三声敲锣声渐收,议事堂才隐隐有动静传出来。

    谈完军务,元暻踱至门庭,便见两个单薄的少年郎跪在堂外,秋深露重的,却无人敢过去添衣。

    不知为何就忆起有一年的上元夜,宫城四处灯火通明,角角落落里皆是欢声笑语,而皇族的宗庙前却跪着两个衣衫单薄的少年少女。

    一瞬间,暻王微微失神。

    身后,流光的脚步声临近。

    他回过神,淡淡道:“元奇这孩子虽没有元机稳重,且年轻气盛,过于轻狂了些,但心思不坏。自来流州从军,与普通军士同吃同住,亦不怕吃苦,倒是一片赤子之心。若有心调教,来日必定是个难得的将帅之才。今日这事本与他干系不大,元机更是无所错处。你既有意罚他们,便要前因后果讲明了。”

    流光听在耳里,亦是淡淡道:“王兄之言,流光谨记。”

    谁知暻王却轻笑,修眉冷目的,几分薄凉。

    “虽然本王极看不上金陵天子座上的那人,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两个儿子倒是我元皇室小辈里极其出挑的两个。”

    他语气似讽似嘲。

    “王兄慎言。”

    流光轻瞥他一眼,看向中庭,声音也似沾染了秋夜的凉气,微寒:“怪道元奇这孩子怎么一身傲骨,油盐不进,原来这脾性和王兄年少时一模一样。”

    元暻冷哼一声。

    “是摄政殿下过谦了。摄政殿下年少时的脾性也不遑多让。”

    言罢,甩袖而去。

    不欢而散。

章节目录

徽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向意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向意晚并收藏徽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