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
两辆檐角悬铃的马车静静停在了金陵皇城的宫巷中。
流光负手立在远处的宫道上,看大监在旁人的搀扶下上了车马,另一侧芳蕤也扶着年迈的庄太妃掀开了轿舆藏青的布帘。
晚霞漫天的暮色中,马儿打了个响鼻,翘起高高的足蹄,车辘滚起,载着曾属于这座宫城的三人徐徐驶离......
“殿下如此不舍,为何不留下他们?”玄倾在流光身后道。
流光闻言却笑:
“金陵春色虽好,可惜风雨如晦。风雨沾衣的人,太多的身不由己,离开这里,对他们而言也许是一种幸运。”
玄倾似懂非懂。
流光却没有再解释的意思,只扯了扯唇角。
马铃声逐渐远去,远方的车马亦逐渐消失在视野,偌大的宫巷霎时变得空荡荡。
最后看了一眼那通向宫城外的漫长又宽敞的宫道,流光收回视线。
“走吧。我们也该回去了,勤政殿还有奏折要看。”
她转了身,玄倾抱剑跟在她身后,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
从宫门处回到望舒宫是一条极漫长的路,流光没有乘坐轿撵,只踱步回去,却在行至半途时脚步微滞,玄倾见状亦停下了步伐,抬眸看了一眼,是一座掩在绿荫中的废宫。
几许的断瓦残垣已褪去了以往的明净鲜丽,在这样片瓦琉璃、鎏金溢彩的皇城中恍若一道被遗忘的伤疤。
玄倾朝殿下看去,见殿下垂着眸,不知在想些什么。
许久,他见殿下抬步走了进去。
他亦跟了上去。
宫殿外侧的朱门已经老旧,外院里荒无人烟,他们二人踏入通向内院的一道拱门,便见一个年长的宫女正坐在院内一颗枝繁叶茂的榕树下做着针线,身上的旧宫服已洗得发白。
四周安静的紧,人的脚步声就显得十分清晰,
许是没想到这处废宫会有人造访,那年长的宫女听见动静抬目看过来,手中做了一半的女红蓦地就滚落在地。
“殿、殿下。”
她怔怔地站了起来,连滚落在脚边那绣到一半针线都没想起去捡,只盯着沐光而来的那抹身影,似不敢相信。
流光在离她不远处驻了足,只身立在了院中。
玄倾见状,退守远处,没有再近前。
那宫女从怔愣中回神,连忙过来行礼。
“这些年,姑姑一直住在这里?”流光问。
这年长的宫女正是上元夜那日曾在宫宴上出现过的兰蓁。
“是。”兰蓁跪在地上,垂眸回道。
“为何不出宫?”
“妾在外已无亲人了,皇宫就是妾的家。出了这里,妾也无处可去了。”
流光闻言,轻扯了扯唇角。
“废宫荒芜,这里的日子想必很苦吧。”她轻声道。
兰蓁答:“苦是苦了点儿,但日子清静,关起宫门,倒也无忧。”
废宫虽人迹罕至,却也风雨稀疏,远离了外面的是是非非,人心囚在这里也容易淡泊。
“你是中宫旧人。若回上官府,上官家会善待于你。”流光淡声道。
谁知兰蓁摇了摇头,笑了笑:“娘娘已是外嫁女,妾既跟随娘娘进了宫,此生便算皇家仆,与上官家再没有干系了。”
她此话落下后,院中安静了片刻。
许久,流光神色淡漠道:“中宫有你,是她的幸运。”
兰蓁抬了抬目。
没料到殿下会这般无动于衷地提起先后,她怔了怔,斟酌着开了口:
“殿下,娘娘她”
“上官乔是何时找上你的?”流光打断她的话,兀自问,似乎对她提及的那个人毫无兴趣。
兰蓁敛目回道:
“殿下尚未归宁前。”
“所以景州客栈那对唱曲的爷孙是你的人?”
兰蓁没想到殿下的心思竟敏锐至此,顿了顿,她垂首认下。
“公然违逆先帝旨意,姑姑好大的胆子。”流光道,语气中的情绪让人捉摸不定。
“妾认罚,请殿下降罪。”兰蓁俯首在地,深深叩首。
流光却笑了笑。
“可却也好心计啊。你猜到本宫北上必定途经景州,而满楼春之行本宫行迹暴露,想必那对爷孙出现在客栈并非机缘巧合。你让他们公然传唱禁曲,借此提醒本宫有人在暗中关注当年事,对吗?”
“是。”
“那对爷孙”
“那对爷孙只是行走江湖的卖艺人,他们拿钱办事,并不知其中曲折。”兰蓁答道。
“那便好。”流光神情淡淡,似对她急切并不在意,只道:“遵从先帝旨意,此曲以后不准再唱。”
“是。”
见她应了下来,流光转了身,再次看了眼沉在暮色中的废宫旧影,残缺地就如迟暮的兽。
“废宫的日子若熬不下去,姑姑便出宫吧。这里的秘密,其实也不再那么重要了。”
她轻声落下这么一句,抬步便往宫门的方向走,那边玄倾连忙抱剑跟上。
跪在原地的兰蓁见状忽而大呼:
“殿下,妾斗胆!”
那道已行至拱门处的身影停了下来。
兰蓁:“妾知道殿下一直为当年的许多事耿耿于怀,妾身份低微,本无权置喙,但妾想告诉殿下,娘娘她”
“姑姑”
同样的话再次被打断,兰蓁抬目,愣愣地看向背对着的人。
“本宫与神音情分已尽,论不上了母女了。”背对着的人语无波澜道,抬步跨出了院门。
只余兰蓁跪在原地,张了张口,许久不曾说出一个字来。
两辆檐角悬铃的马车静静停在了金陵皇城的宫巷中。
流光负手立在远处的宫道上,看大监在旁人的搀扶下上了车马,另一侧芳蕤也扶着年迈的庄太妃掀开了轿舆藏青的布帘。
晚霞漫天的暮色中,马儿打了个响鼻,翘起高高的足蹄,车辘滚起,载着曾属于这座宫城的三人徐徐驶离......
“殿下如此不舍,为何不留下他们?”玄倾在流光身后道。
流光闻言却笑:
“金陵春色虽好,可惜风雨如晦。风雨沾衣的人,太多的身不由己,离开这里,对他们而言也许是一种幸运。”
玄倾似懂非懂。
流光却没有再解释的意思,只扯了扯唇角。
马铃声逐渐远去,远方的车马亦逐渐消失在视野,偌大的宫巷霎时变得空荡荡。
最后看了一眼那通向宫城外的漫长又宽敞的宫道,流光收回视线。
“走吧。我们也该回去了,勤政殿还有奏折要看。”
她转了身,玄倾抱剑跟在她身后,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
从宫门处回到望舒宫是一条极漫长的路,流光没有乘坐轿撵,只踱步回去,却在行至半途时脚步微滞,玄倾见状亦停下了步伐,抬眸看了一眼,是一座掩在绿荫中的废宫。
几许的断瓦残垣已褪去了以往的明净鲜丽,在这样片瓦琉璃、鎏金溢彩的皇城中恍若一道被遗忘的伤疤。
玄倾朝殿下看去,见殿下垂着眸,不知在想些什么。
许久,他见殿下抬步走了进去。
他亦跟了上去。
宫殿外侧的朱门已经老旧,外院里荒无人烟,他们二人踏入通向内院的一道拱门,便见一个年长的宫女正坐在院内一颗枝繁叶茂的榕树下做着针线,身上的旧宫服已洗得发白。
四周安静的紧,人的脚步声就显得十分清晰,
许是没想到这处废宫会有人造访,那年长的宫女听见动静抬目看过来,手中做了一半的女红蓦地就滚落在地。
“殿、殿下。”
她怔怔地站了起来,连滚落在脚边那绣到一半针线都没想起去捡,只盯着沐光而来的那抹身影,似不敢相信。
流光在离她不远处驻了足,只身立在了院中。
玄倾见状,退守远处,没有再近前。
那宫女从怔愣中回神,连忙过来行礼。
“这些年,姑姑一直住在这里?”流光问。
这年长的宫女正是上元夜那日曾在宫宴上出现过的兰蓁。
“是。”兰蓁跪在地上,垂眸回道。
“为何不出宫?”
“妾在外已无亲人了,皇宫就是妾的家。出了这里,妾也无处可去了。”
流光闻言,轻扯了扯唇角。
“废宫荒芜,这里的日子想必很苦吧。”她轻声道。
兰蓁答:“苦是苦了点儿,但日子清静,关起宫门,倒也无忧。”
废宫虽人迹罕至,却也风雨稀疏,远离了外面的是是非非,人心囚在这里也容易淡泊。
“你是中宫旧人。若回上官府,上官家会善待于你。”流光淡声道。
谁知兰蓁摇了摇头,笑了笑:“娘娘已是外嫁女,妾既跟随娘娘进了宫,此生便算皇家仆,与上官家再没有干系了。”
她此话落下后,院中安静了片刻。
许久,流光神色淡漠道:“中宫有你,是她的幸运。”
兰蓁抬了抬目。
没料到殿下会这般无动于衷地提起先后,她怔了怔,斟酌着开了口:
“殿下,娘娘她”
“上官乔是何时找上你的?”流光打断她的话,兀自问,似乎对她提及的那个人毫无兴趣。
兰蓁敛目回道:
“殿下尚未归宁前。”
“所以景州客栈那对唱曲的爷孙是你的人?”
兰蓁没想到殿下的心思竟敏锐至此,顿了顿,她垂首认下。
“公然违逆先帝旨意,姑姑好大的胆子。”流光道,语气中的情绪让人捉摸不定。
“妾认罚,请殿下降罪。”兰蓁俯首在地,深深叩首。
流光却笑了笑。
“可却也好心计啊。你猜到本宫北上必定途经景州,而满楼春之行本宫行迹暴露,想必那对爷孙出现在客栈并非机缘巧合。你让他们公然传唱禁曲,借此提醒本宫有人在暗中关注当年事,对吗?”
“是。”
“那对爷孙”
“那对爷孙只是行走江湖的卖艺人,他们拿钱办事,并不知其中曲折。”兰蓁答道。
“那便好。”流光神情淡淡,似对她急切并不在意,只道:“遵从先帝旨意,此曲以后不准再唱。”
“是。”
见她应了下来,流光转了身,再次看了眼沉在暮色中的废宫旧影,残缺地就如迟暮的兽。
“废宫的日子若熬不下去,姑姑便出宫吧。这里的秘密,其实也不再那么重要了。”
她轻声落下这么一句,抬步便往宫门的方向走,那边玄倾连忙抱剑跟上。
跪在原地的兰蓁见状忽而大呼:
“殿下,妾斗胆!”
那道已行至拱门处的身影停了下来。
兰蓁:“妾知道殿下一直为当年的许多事耿耿于怀,妾身份低微,本无权置喙,但妾想告诉殿下,娘娘她”
“姑姑”
同样的话再次被打断,兰蓁抬目,愣愣地看向背对着的人。
“本宫与神音情分已尽,论不上了母女了。”背对着的人语无波澜道,抬步跨出了院门。
只余兰蓁跪在原地,张了张口,许久不曾说出一个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