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流言遍布,军心难以稳定,风声鹤唳之时,也不是没有人猜测这或许是魏军故意散播的谣言,但青州城中有不少自北方而来的客商,他们也皆如此说,那总不会有假。
整个燕军大营由此被搞得焦头烂额。
与之相比,达成目的的魏军士气大振,挑了一个天气绝佳的时机,发起了攻城之战。
此战打得燕军措手不及。
“将军,魏军快要攻上来了!”
守城兵卒从前线奔来报信,彻底震动了整个军帐的人。
“竟这么快?”有人喃喃。
众人互看一眼,明显都有此疑问。
“城外魏军几何?”有人问。
“数万有余。”那兵卒答。
主位上的夙凌皱了眉。
“魏军虽众,守城军却也不寡,青州地势于我们有利,原不该是这么个结果。”他沉声道。
那报讯的兵卒闻声,犹豫了片刻,吞吞吐吐地开了口:“本来局势大好,但魏军在城下放话,说、说”
“说什么?”夙凌追问。
“魏军言我燕北兵祸连天,国门都要守不住。此流言一出,守城将士悉数方寸大乱,便叫魏军得了良机。”
那之后便是无数飞羽,永远烧不完的云梯,不断撞击城门的千斤木的攻势......猛烈地叫他们难以抵挡。
“我们用遍了弓箭、火油,千斤石...但魏军早有应对,是以收效甚微。”那兵卒说着,几乎要哭出声来。
众人见他灰头土脸,身上兵服褴褛,露在外的肌肤还有被火油燎出的伤痕,城门处的凶险已可窥见几分。
大帐内的几个将领沉默了下来。
“无耻!”一片寂静中,有人忍不住张口痛斥了魏军的奸滑。
但再如何痛骂又有什么用呢?如今是形势比人强。
“将军,退吧,这城怕是守不住了。”心腹小心翼翼劝道。
然而一向很好说话的夙凌此刻却下令坚决不准撤退。
他这一反常态的强硬尚未引起军中老将的不满,倒是引来了在前方拼死守城的沈鸣川。
“魏军势盛,我方已然乱了方寸。城门眼看着就要守不住,这个时候下令不准撤退,是想让儿郎们都留下来送死吗?”
沈鸣川从外掀帘而进,身上未卸的兵甲血迹斑驳,他整个人就像一串一点就着的炮仗,满面怒容。
帐中死寂。
夙凌见他未经通传便擅自闯进来,几不可见地皱了眉。
“青州乃我大燕南方要塞,若就此拱手相让,那我大燕腹地之危便可预见了。”他平静地陈述,抬目对上沈鸣川几乎要被怒火烧着的眸子。
“丢了青州,还有天丈关。天丈关之险,是魏军水师之短,那里才是我们反败为胜,扭转乾坤的关键。眼下之急是保存兵力,不要再死守一座城池,做无用的损耗。”沈鸣川据理力争。
“青州亦占地势之优,这里若守不住,何谈踞守天丈关?”夙凌亦分寸不让。
“这么说来,元帅是执意要死磕魏军,守这青州城了?”沈鸣川问。
夙凌淡道:“青州要守住,兵力也要保存。”说到此,他看向沈鸣川,“沈将军,既然你志在退守天丈关,那便带着半数军力先行撤出城吧。青州,本帅亲自来守。”
“你”
这哪里是让他撤退,这几乎是驱逐。
沈鸣川自觉受辱,几要拔剑起冲突,被边上一直察言观色的老将眼疾手快地按住。
“沈将军,眼下情况危急,前头魏军还在攻打我们的城门,这时候我们可不能起了内讧,自乱阵脚啊。”那老将劝道。
沈鸣川听了这话,到底是克制住了情绪。
“这是军令。”夙凌逼视他,冷了声音。
既然拿军令压他?
沈鸣川冷笑。
“元帅既然令下,谁敢不从?既如此,沈鸣川领命便是,恕不奉陪了。”
他甩帘而去。
沈鸣川领命撤退,带走了城中半数兵马。
他走后,城门无主将,夙凌亲自带人上了城楼。
沈鸣川说得倒也不假,魏军势盛,守城军的颓势已初露端倪。
“将军”与他同来的几个将领见此战况,皆欲言又止。
“弓箭手准备!”
他未曾理会几个将领,一声令下,搭着弓箭的羽林卫便一拥而上,向城下射去无数飞矢。
而魏军早有准备,挡以后盾,还予的亦是无数飞羽,还缀着熊熊燃烧的火苗。
“啊......”
城楼上死伤遍地,哀哭凄号,犹如四面楚歌,剩下的士兵们不由露出胆怯之色。
这时夙凌亦闷哼一声,右臂被一支羽箭射中。
“将军!”心腹立即横剑挡在他身前,护他退后。
“没事。”
夙凌捂着受伤的右臂,不顾心腹的担忧,上前几步,隔着硝烟缭绕的城墙与城下正放下长弓的人四目相对。
是元暻。
原来这位魏军主帅,不知何时也已到了阵前。
“将军,撤吧!”心腹苦心相劝,上前扶住他。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眼下这城肯定是守不住了。”
撤吗?
夙凌立在战火连天的城墙上,眺望远方。
这一瞬间沉默下来。
北境失利,已叫魏军渡过夏河。
若是再丢了青州,他该如何向一直信任他的陛下交待呢?
夙凌到底退出了青州城。
而就在青州失陷的这一天,有两只信鹰从苍梧和江南同时飞出,飞向了云海另一端的金陵。
而金陵的消息也并不滞后。
“青州已克?”乌衣巷的富贵门庭,主人家听完下属汇报后,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暻王兵马势如破竹,燕军不敌,无奈弃城而逃。”黑袍人道。
“那看来是我太高估夙凌的本事了。”那人叹了一声,“此战之后,暻王在北方的声望恐将无人可及。”
“大人”似感受他情绪的低落,黑袍人张了张口,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北边来信了。”那人眉头没头没尾说了一句。
“什么?”
“北疆战事不顺,整个燕京人心涣散。那人不想再在南方战场有所损耗,所以让我极力制止魏燕之战。”
那黑袍人闻声皱了眉。
“可如今这局势,不说暻王,就是摄政殿下也未必愿意放弃北境战场的利益。”
这位摄政殿下可是元宸帝一手教导而出,而元宸帝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挥师北上,逐鹿中原。如今有这么个机会摆在眼前,当今的摄政作为他的爱女,难道就不会替自己的父皇实现这个心愿吗?
“谁说不是呢?本官宦海浮沉这么些年,于人心的把握还算是有几分精准,但元徽城府深厚,本宫自认还左右不了她的心思。何况,本官也不希望魏燕之战事就此而止。”那人道。
若是魏燕之战就此而止,那他这些年做的所有谋划岂不是犹如竹篮打水,真正一场空了吗?
“既如此,那北边”
北方那边又要怎么回呢?
“他已不是一个很好的盟友了。”面对黑袍人的言语未尽,那人只淡淡回了这么一句。
是夜,金陵叶家别院。
白雁飞大步流星进了谢青城所居客舍,找了一圈没见人,只有碧砚一个人丧着脸蔫嗒嗒地蹲坐在门口。
“小碧砚,你家公子呢?”他问。
碧砚正为这事愁着呢,听他问话,倒是抬手指了指正对着前门的屋顶。
白雁飞循着他指的方向瞧过去,果见屋顶上有一人影正对月苦饮。
“啧,还在喝闷酒呢?”
自那日从宫中回来,谢世兄不知受了什么刺激,连着几日一副要醉生梦死的样子。看他脚边那一地快要堆叠如山的空酒坛,怨不得后院负责采买的仆妇老是嘀咕近日酒水消耗的快呢。
“白少主,都这个时候了,您就别看戏了,快劝劝吧。”碧砚一脸苦相,大吐苦水,“如今外面出了这么些事,苍梧和江南都快催疯了。”
“你家少主啊,这是心病。要治,得用灵药。”
可难就难在那灵药,它远在金陵皇宫啊.....
白雁飞摇头轻叹,从一旁的桌上拎了一只酒坛走了过去。
“老是喝闷酒,这可不是我认识的谢世兄。”
他飞身而上,笑着在人身侧落了坐。
然而身侧人头都没偏一下,只兀自灌了一口酒。
“那你认识的谢青城又是什么样的人呢?”身侧人问。
“聪慧、机敏,温雅、清和,是众人眼中的天子骄子,亦是我们眼中宽仁待下的兄长,也许会为情所困,但绝不会是个意志消沉的人。”说着,白雁飞咬开酒坛封口的红布塞,学着他的样子灌了一口酒。
“金陵的胭脂醉,果然别有一番醇厚清冽。”他啧啧赞了一声。
“是吗?”
谢青城轻哂一声,只说了这么一句,一时竟让人不知他接的是那句话。
好在白雁飞也不没什么寻根究底的兴致。只道:
“看来是撞了南墙”他感叹,“早就说了,你和她不可能。那是个眼中只有利益的女人,捧出再多的真心她也不屑一顾的。所以谢世兄,还不回头吗?”
他这一问,语气中难得显出几分少年的真情。
身侧的人沉默了许久,道了一句:
“雁飞,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也罢。”早已猜到的答案,白雁飞倒也不觉惊奇,“只是兄长,私心里我并不愿你受到任何伤害。”
他说得是真心话。
谢青城笑了一下,举起手中酒坛与他的撞了一下,眉间难得疏朗。
“多谢。”
白雁飞与他相视而笑,共饮了一口酒水。
“话说回来,你这样总不能就真的不管外面的事了吧。老头子来了信,青州如今已是魏军的囊中之物了。”
“我知道。”谢青城应了一声。
“看来你这几日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嘛。”白雁飞笑道,“不过还好,魏军进城,除了抓了几个溃败而逃的燕兵,倒也未曾伤及无辜。到底是战神带的兵啊,很讲武德。”
他调侃了两句,气氛一时轻松起来。
谢青城勾了勾唇角,投向星空的眸光却带了一丝怅惘。
青州失陷虽在意料之外,但...若所料不错,该找他的人就该来了。
果然,他此念头一落,院中便响起脚步声。
二人循声看去,便见叶晟已负手立在院中。
叶晟抬目看着他,神色沉静,只缓缓道:
“宫中递了话,殿下要见你。”
整个燕军大营由此被搞得焦头烂额。
与之相比,达成目的的魏军士气大振,挑了一个天气绝佳的时机,发起了攻城之战。
此战打得燕军措手不及。
“将军,魏军快要攻上来了!”
守城兵卒从前线奔来报信,彻底震动了整个军帐的人。
“竟这么快?”有人喃喃。
众人互看一眼,明显都有此疑问。
“城外魏军几何?”有人问。
“数万有余。”那兵卒答。
主位上的夙凌皱了眉。
“魏军虽众,守城军却也不寡,青州地势于我们有利,原不该是这么个结果。”他沉声道。
那报讯的兵卒闻声,犹豫了片刻,吞吞吐吐地开了口:“本来局势大好,但魏军在城下放话,说、说”
“说什么?”夙凌追问。
“魏军言我燕北兵祸连天,国门都要守不住。此流言一出,守城将士悉数方寸大乱,便叫魏军得了良机。”
那之后便是无数飞羽,永远烧不完的云梯,不断撞击城门的千斤木的攻势......猛烈地叫他们难以抵挡。
“我们用遍了弓箭、火油,千斤石...但魏军早有应对,是以收效甚微。”那兵卒说着,几乎要哭出声来。
众人见他灰头土脸,身上兵服褴褛,露在外的肌肤还有被火油燎出的伤痕,城门处的凶险已可窥见几分。
大帐内的几个将领沉默了下来。
“无耻!”一片寂静中,有人忍不住张口痛斥了魏军的奸滑。
但再如何痛骂又有什么用呢?如今是形势比人强。
“将军,退吧,这城怕是守不住了。”心腹小心翼翼劝道。
然而一向很好说话的夙凌此刻却下令坚决不准撤退。
他这一反常态的强硬尚未引起军中老将的不满,倒是引来了在前方拼死守城的沈鸣川。
“魏军势盛,我方已然乱了方寸。城门眼看着就要守不住,这个时候下令不准撤退,是想让儿郎们都留下来送死吗?”
沈鸣川从外掀帘而进,身上未卸的兵甲血迹斑驳,他整个人就像一串一点就着的炮仗,满面怒容。
帐中死寂。
夙凌见他未经通传便擅自闯进来,几不可见地皱了眉。
“青州乃我大燕南方要塞,若就此拱手相让,那我大燕腹地之危便可预见了。”他平静地陈述,抬目对上沈鸣川几乎要被怒火烧着的眸子。
“丢了青州,还有天丈关。天丈关之险,是魏军水师之短,那里才是我们反败为胜,扭转乾坤的关键。眼下之急是保存兵力,不要再死守一座城池,做无用的损耗。”沈鸣川据理力争。
“青州亦占地势之优,这里若守不住,何谈踞守天丈关?”夙凌亦分寸不让。
“这么说来,元帅是执意要死磕魏军,守这青州城了?”沈鸣川问。
夙凌淡道:“青州要守住,兵力也要保存。”说到此,他看向沈鸣川,“沈将军,既然你志在退守天丈关,那便带着半数军力先行撤出城吧。青州,本帅亲自来守。”
“你”
这哪里是让他撤退,这几乎是驱逐。
沈鸣川自觉受辱,几要拔剑起冲突,被边上一直察言观色的老将眼疾手快地按住。
“沈将军,眼下情况危急,前头魏军还在攻打我们的城门,这时候我们可不能起了内讧,自乱阵脚啊。”那老将劝道。
沈鸣川听了这话,到底是克制住了情绪。
“这是军令。”夙凌逼视他,冷了声音。
既然拿军令压他?
沈鸣川冷笑。
“元帅既然令下,谁敢不从?既如此,沈鸣川领命便是,恕不奉陪了。”
他甩帘而去。
沈鸣川领命撤退,带走了城中半数兵马。
他走后,城门无主将,夙凌亲自带人上了城楼。
沈鸣川说得倒也不假,魏军势盛,守城军的颓势已初露端倪。
“将军”与他同来的几个将领见此战况,皆欲言又止。
“弓箭手准备!”
他未曾理会几个将领,一声令下,搭着弓箭的羽林卫便一拥而上,向城下射去无数飞矢。
而魏军早有准备,挡以后盾,还予的亦是无数飞羽,还缀着熊熊燃烧的火苗。
“啊......”
城楼上死伤遍地,哀哭凄号,犹如四面楚歌,剩下的士兵们不由露出胆怯之色。
这时夙凌亦闷哼一声,右臂被一支羽箭射中。
“将军!”心腹立即横剑挡在他身前,护他退后。
“没事。”
夙凌捂着受伤的右臂,不顾心腹的担忧,上前几步,隔着硝烟缭绕的城墙与城下正放下长弓的人四目相对。
是元暻。
原来这位魏军主帅,不知何时也已到了阵前。
“将军,撤吧!”心腹苦心相劝,上前扶住他。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眼下这城肯定是守不住了。”
撤吗?
夙凌立在战火连天的城墙上,眺望远方。
这一瞬间沉默下来。
北境失利,已叫魏军渡过夏河。
若是再丢了青州,他该如何向一直信任他的陛下交待呢?
夙凌到底退出了青州城。
而就在青州失陷的这一天,有两只信鹰从苍梧和江南同时飞出,飞向了云海另一端的金陵。
而金陵的消息也并不滞后。
“青州已克?”乌衣巷的富贵门庭,主人家听完下属汇报后,陷入了漫长的沉默。
“暻王兵马势如破竹,燕军不敌,无奈弃城而逃。”黑袍人道。
“那看来是我太高估夙凌的本事了。”那人叹了一声,“此战之后,暻王在北方的声望恐将无人可及。”
“大人”似感受他情绪的低落,黑袍人张了张口,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北边来信了。”那人眉头没头没尾说了一句。
“什么?”
“北疆战事不顺,整个燕京人心涣散。那人不想再在南方战场有所损耗,所以让我极力制止魏燕之战。”
那黑袍人闻声皱了眉。
“可如今这局势,不说暻王,就是摄政殿下也未必愿意放弃北境战场的利益。”
这位摄政殿下可是元宸帝一手教导而出,而元宸帝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挥师北上,逐鹿中原。如今有这么个机会摆在眼前,当今的摄政作为他的爱女,难道就不会替自己的父皇实现这个心愿吗?
“谁说不是呢?本官宦海浮沉这么些年,于人心的把握还算是有几分精准,但元徽城府深厚,本宫自认还左右不了她的心思。何况,本官也不希望魏燕之战事就此而止。”那人道。
若是魏燕之战就此而止,那他这些年做的所有谋划岂不是犹如竹篮打水,真正一场空了吗?
“既如此,那北边”
北方那边又要怎么回呢?
“他已不是一个很好的盟友了。”面对黑袍人的言语未尽,那人只淡淡回了这么一句。
是夜,金陵叶家别院。
白雁飞大步流星进了谢青城所居客舍,找了一圈没见人,只有碧砚一个人丧着脸蔫嗒嗒地蹲坐在门口。
“小碧砚,你家公子呢?”他问。
碧砚正为这事愁着呢,听他问话,倒是抬手指了指正对着前门的屋顶。
白雁飞循着他指的方向瞧过去,果见屋顶上有一人影正对月苦饮。
“啧,还在喝闷酒呢?”
自那日从宫中回来,谢世兄不知受了什么刺激,连着几日一副要醉生梦死的样子。看他脚边那一地快要堆叠如山的空酒坛,怨不得后院负责采买的仆妇老是嘀咕近日酒水消耗的快呢。
“白少主,都这个时候了,您就别看戏了,快劝劝吧。”碧砚一脸苦相,大吐苦水,“如今外面出了这么些事,苍梧和江南都快催疯了。”
“你家少主啊,这是心病。要治,得用灵药。”
可难就难在那灵药,它远在金陵皇宫啊.....
白雁飞摇头轻叹,从一旁的桌上拎了一只酒坛走了过去。
“老是喝闷酒,这可不是我认识的谢世兄。”
他飞身而上,笑着在人身侧落了坐。
然而身侧人头都没偏一下,只兀自灌了一口酒。
“那你认识的谢青城又是什么样的人呢?”身侧人问。
“聪慧、机敏,温雅、清和,是众人眼中的天子骄子,亦是我们眼中宽仁待下的兄长,也许会为情所困,但绝不会是个意志消沉的人。”说着,白雁飞咬开酒坛封口的红布塞,学着他的样子灌了一口酒。
“金陵的胭脂醉,果然别有一番醇厚清冽。”他啧啧赞了一声。
“是吗?”
谢青城轻哂一声,只说了这么一句,一时竟让人不知他接的是那句话。
好在白雁飞也不没什么寻根究底的兴致。只道:
“看来是撞了南墙”他感叹,“早就说了,你和她不可能。那是个眼中只有利益的女人,捧出再多的真心她也不屑一顾的。所以谢世兄,还不回头吗?”
他这一问,语气中难得显出几分少年的真情。
身侧的人沉默了许久,道了一句:
“雁飞,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也罢。”早已猜到的答案,白雁飞倒也不觉惊奇,“只是兄长,私心里我并不愿你受到任何伤害。”
他说得是真心话。
谢青城笑了一下,举起手中酒坛与他的撞了一下,眉间难得疏朗。
“多谢。”
白雁飞与他相视而笑,共饮了一口酒水。
“话说回来,你这样总不能就真的不管外面的事了吧。老头子来了信,青州如今已是魏军的囊中之物了。”
“我知道。”谢青城应了一声。
“看来你这几日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嘛。”白雁飞笑道,“不过还好,魏军进城,除了抓了几个溃败而逃的燕兵,倒也未曾伤及无辜。到底是战神带的兵啊,很讲武德。”
他调侃了两句,气氛一时轻松起来。
谢青城勾了勾唇角,投向星空的眸光却带了一丝怅惘。
青州失陷虽在意料之外,但...若所料不错,该找他的人就该来了。
果然,他此念头一落,院中便响起脚步声。
二人循声看去,便见叶晟已负手立在院中。
叶晟抬目看着他,神色沉静,只缓缓道:
“宫中递了话,殿下要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