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殿内顿时乱作一团。
杜阁老下意识去拉安王,奈何动作太慢,险些被安王给冲撞在地。
见安王与恭王扭打在一起,他急声呼唤殿内守卫将二人拉开。
肃王作为兄长,第一时间上去拉架,只是被不知是谁的拳头打在眼眶上,捂着眼睛蹬蹬后退几步。
再放开手,眼眶已然发青。
楚王收起手中的遗诏,神色冷凝。
见二人被侍卫拉开仍不罢休,骂出的话愈发不堪入耳,他扬声呵到:“够了!父皇遗体尚在,你们就闹成这样,成何体统!”
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恭王挣开死死抱着他的禁军,整理好衣冠,上前夺过楚王手中遗诏。
他皮笑肉不笑道:“四弟可有发现遗诏有何不妥?”
楚王冷冷看着他,没有说话。
恭王沉下脸:“既是父皇遗命,那本王便不做推辞,国不可一日无主,本王会让钦天监择良辰吉日,即刻登基。”
他回身看着怒目喘息的安王:“待父皇下葬,大哥和几位弟弟,便按照父皇的意思,尽早去就藩吧。”
“哼!”安王额头青筋直冒:“这道圣旨本王不认,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说完,他推开一旁的禁军,甩袖走出大殿。
楚王深深的看着这位被他忽视许久的三哥,半晌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九皇子紧随其后。
其余大臣陆陆续续离开大殿。
最后,殿内除了后宫女眷和宫女太监,只剩了恭王这一派的几位大臣,以及昌阁老和王柳王公公。
恭王神色阴郁。
昌阁老倒是神色不变:“王爷不必忧心,先帝遗诏在此,几位王爷即便不同意,也不敢做什么,接下来,王爷只需处理好先帝后事,安心准备登基大典即可。”
恭王这才缓和了脸色。
他看向殿内一种嫔妃,思索片刻,缓缓道:“先帝在时,对后宫众位十分喜爱,依本王看,不如让没有子女的妃嫔下去陪伴先帝,也好过先帝在地下孤寂。”
他这是要让没有子女的妃嫔给先帝陪葬!
哭得正伤心的诸位妃嫔闻言顿时止住哭声,惊恐的看向恭王。
大虞朝早在第一任开国皇帝时废除了殉葬这种残忍的制度。
几代下来,上任皇帝的妃嫔大部分都被打发去守皇陵,或是出家。
虽然日子不好过,但起码能够活着。
恭王这是还未上位,就要断了这些人的活路。
好在昌阁老脑子清楚,立刻反驳道:“王爷不可,殉葬制度乃是开国圣祖明令废除的制度,绝不可在此时恢复。”
他清楚若是真的下了这个决定,满朝文武都会反对恭王这个上位者。
尤其是楚王和安王的人。
这是给两人送了一个现成的把柄。
恭王皱了皱眉,不情不愿道:“行吧,那就送她们去皇陵守着父皇吧。”
不管其他人怎样猜测,恭王自己心里清楚,乾文帝的死他确实插了手。
他心中有些愧疚难安,想要做些什么弥补。
只是昌阁老现在是他最大的支持者,他不好驳了昌阁老的面子。
罢了,不过是时间早晚得问题,一切的事,都等他登基后再说。
恭王扫视众人一圈,转身离开。
王柳看了始终沉默的皇后和杜贵妃一眼,朝大殿外走去。
待他们离开,安静的大殿内,不知是谁抽泣一声,接着,所有人都哭了起来。
比起适才,现在的哭声显然更具有感染力。
柏婼眸光泛着冷意。
她起身,看了五公主一眼,在身后宫女的搀扶下去了偏殿。
没过一会儿,五公主也起身,朝偏殿走去。
柏婼屏退宫女,在殿内的椅子上坐下。
下一刻,五公主推开门,径直走了进来。
“呵,还没登基呢,就惦记着要这些弱女子的命了,若真让他成事了,这大虞能得什么好?”
她语气又快又急,显然是憋了一肚子火。
柏婼给她倒了杯茶:“放心吧,楚王和安王可不是那么轻易认输的。”
“那两个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五公主毫不避讳:“这些年老头子身体不好,他们斗来斗去,也没见做什么好事。”
柏婼见怪不怪。
五公主这些年,对皇室的几位都没什么好感,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更是学会了直言不讳。
当然,仅限于在柏婼面前。
柏婼安抚道:“慢慢看吧,说不得会有什么意外出现呢。”
五公主撇撇嘴,转而道:“对了,进宫前,香雪找到我那里,让我给你带封信。”
她说着,从衣袖中取出被封得严实的信封:“我可没有偷看。”
柏婼接过信封,笑了笑:“小妹自是相信五皇姐的。”
五公主翻了个白眼:“得了吧,就你那心眼,多得跟筛子一样。”
她起身:“行了,你看吧,我去看看大姐。”
她边走边嘟囔:“那个老顽固,越大越说不通。”
柏婼眼角微弯,眼中露出笑意。
只是这份笑意在看到信中内容后,缓缓消失。
她在听到林麓的梦境中提及恭王后,就意识到自己又一次低估了一个人。
她立刻派人在恭王府增加了眼睛,不分昼夜盯着恭王。
之前,恭王一直表现的很安分,若不是坚信自己的判断,柏婼都险些要被他蒙混过去。
直到前几日,恭王夜半时分,带着几个随从偷偷出了府。
听到消息,柏婼立刻派了人去跟踪,最终查出,恭王在城西的一处宅院中与人见面。
之后,柏婼便派了香雪去查那处宅子中的人。
前日,香雪传来消息,宅子中住了一个约莫二十岁左右的男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带刀的守卫,整个宅子看管森严。
昨日,香雪找到机会潜入宅院,终于弄清了那男子的身份。
他本是一个普通平民,自小亲爹出门谋生路,一去无踪,她娘没多久也病死了。
他自幼被村子人养大,之后他一个人来到徽州,做了上门女婿。
前些时日,一些凶神恶煞的人找到他,问了他一些问题,之后他便被人带到了京城中的宅子,整日都有人看守。
他依稀听着那些人说,是他爹找到了,让他安分待在宅子里,等他爹来见他。
男子不知道他爹是谁,也不知道看守他的人是谁。
香雪问出这些后,原本是要立刻回府禀报。
只是离开途中,发现其中领头的守卫夜半悄悄离开宅院。
她派了人去跟上,自己回府复命。
只是那时柏婼已经进了宫。
乾文帝出事,柏婼必定会在宫中待一些时日。
为了不耽误柏婼的事,她便写了信,托五公主带进了宫。
因为柏婼曾吩咐过,危急时刻,五公主是可以信任的人。
信中写了那男子的所有信息,并且细心的附上了一封肖像画。
作为柏婼重点培养的人,香雪画得一手好画。
柏婼看着画上的人脸,隐约觉得有些熟悉。
她凝眉思索片刻,今日大殿上几人的面容在脑海一一浮现。
直到一个人的面容清晰浮现在脑海中,柏婼看着手中的画像,恍然大悟。
竟是他。
自遗诏出现的那一刻,柏婼就一直想不通一件事。
王柳作为乾文帝的贴身大太监,在乾文帝身边陪伴了这么多年,一定是足够得他信任。
那他怎么会和恭王合作,弄出这样一个遗诏。
他一个上了年纪的太监,总不能是想体验一把争权夺利的感觉。
但要说恩怨情仇,他帮助恭王,又是在向谁复仇?
一瞬间,柏婼也曾怀疑过,难道恭王是乾文帝的真爱之子,这些年一直暗中培养,直到最后才显露人前。
可淑妃往日在后宫,看起来也不像是得宠的样子。
恭王的性子,也丝毫不像特意培养的那般深沉内敛。
看到这幅画像,柏婼才明白过来,为何王柳要与恭王同流合污。
恭王找到了王柳在这世上唯一的儿子。
作为一个太监,王柳无疑是最为看重这个儿子的。
柏婼不知道他从前为何没有找到这个儿子。
但现在,因为这个儿子在恭王手中,王柳不得不受制于恭王,以此保护他的唯一血脉。
想通这点,柏婼明白她应该要做些什么。
对付恭王很简单,只要救出那男子,策反王柳,恭王所谓的遗诏不攻自破,他谋害先帝的罪名也会大白天下。
只是这事目前轮不到她来做。
柏婼在楚王和安王之间思考一顺,果断选择了楚王。
无他,安王实在太过鲁莽,若将此事交给他,那男子怕是活不过今日。
这事交给楚王最为稳妥。
只是怎样透漏此事,还不牵扯到她的身上,需要好好谋划。
另一边,一处偏僻的大殿内。
安王不见在大殿之上的怒气冲冲,他站在窗边,眉头紧锁。
御林军统领杜统同样脸色不好看。
“这般行径与谋反无异,我不同意。”
杜阁老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抿了口杯中的茶:“这可不能混为一谈,恭王倒行逆施,谋害先帝,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王爷此番是在为大虞的未来着想,为先帝报仇。江山决不能交到这样一个竖子手里。”
安王迟疑道:“阁老,本王也认为,这般处理不太妥当。”
杜阁老了解安王,虽然他平日里总是一副急躁冲动的性子,但真正面对大事时,安王是十分优柔寡断的。
他转头看向杜统:“杜统领,你在宫中多年,得先帝信任,对宫中的布置了如指掌,你认为我们此番会成功吗?”
杜统领眉头紧锁:“就算成功,那也是乱臣贼子。”
杜统领到底侍奉了乾文帝多年,对乾文帝感情深厚,不愿意做这等几乎等同谋逆的事。
杜阁老看了二人半晌,长叹口气:“罢了罢了,既如此,那便先不急,看楚王的应对罢。”
安王见杜阁老暂时放弃打算,心头微松,忙道:“对,楚王身为皇后嫡子,此刻应比我们更为着急。”
杜阁老暗暗摇头。
慢一步,步步慢。
杜阁老下意识去拉安王,奈何动作太慢,险些被安王给冲撞在地。
见安王与恭王扭打在一起,他急声呼唤殿内守卫将二人拉开。
肃王作为兄长,第一时间上去拉架,只是被不知是谁的拳头打在眼眶上,捂着眼睛蹬蹬后退几步。
再放开手,眼眶已然发青。
楚王收起手中的遗诏,神色冷凝。
见二人被侍卫拉开仍不罢休,骂出的话愈发不堪入耳,他扬声呵到:“够了!父皇遗体尚在,你们就闹成这样,成何体统!”
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恭王挣开死死抱着他的禁军,整理好衣冠,上前夺过楚王手中遗诏。
他皮笑肉不笑道:“四弟可有发现遗诏有何不妥?”
楚王冷冷看着他,没有说话。
恭王沉下脸:“既是父皇遗命,那本王便不做推辞,国不可一日无主,本王会让钦天监择良辰吉日,即刻登基。”
他回身看着怒目喘息的安王:“待父皇下葬,大哥和几位弟弟,便按照父皇的意思,尽早去就藩吧。”
“哼!”安王额头青筋直冒:“这道圣旨本王不认,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说完,他推开一旁的禁军,甩袖走出大殿。
楚王深深的看着这位被他忽视许久的三哥,半晌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九皇子紧随其后。
其余大臣陆陆续续离开大殿。
最后,殿内除了后宫女眷和宫女太监,只剩了恭王这一派的几位大臣,以及昌阁老和王柳王公公。
恭王神色阴郁。
昌阁老倒是神色不变:“王爷不必忧心,先帝遗诏在此,几位王爷即便不同意,也不敢做什么,接下来,王爷只需处理好先帝后事,安心准备登基大典即可。”
恭王这才缓和了脸色。
他看向殿内一种嫔妃,思索片刻,缓缓道:“先帝在时,对后宫众位十分喜爱,依本王看,不如让没有子女的妃嫔下去陪伴先帝,也好过先帝在地下孤寂。”
他这是要让没有子女的妃嫔给先帝陪葬!
哭得正伤心的诸位妃嫔闻言顿时止住哭声,惊恐的看向恭王。
大虞朝早在第一任开国皇帝时废除了殉葬这种残忍的制度。
几代下来,上任皇帝的妃嫔大部分都被打发去守皇陵,或是出家。
虽然日子不好过,但起码能够活着。
恭王这是还未上位,就要断了这些人的活路。
好在昌阁老脑子清楚,立刻反驳道:“王爷不可,殉葬制度乃是开国圣祖明令废除的制度,绝不可在此时恢复。”
他清楚若是真的下了这个决定,满朝文武都会反对恭王这个上位者。
尤其是楚王和安王的人。
这是给两人送了一个现成的把柄。
恭王皱了皱眉,不情不愿道:“行吧,那就送她们去皇陵守着父皇吧。”
不管其他人怎样猜测,恭王自己心里清楚,乾文帝的死他确实插了手。
他心中有些愧疚难安,想要做些什么弥补。
只是昌阁老现在是他最大的支持者,他不好驳了昌阁老的面子。
罢了,不过是时间早晚得问题,一切的事,都等他登基后再说。
恭王扫视众人一圈,转身离开。
王柳看了始终沉默的皇后和杜贵妃一眼,朝大殿外走去。
待他们离开,安静的大殿内,不知是谁抽泣一声,接着,所有人都哭了起来。
比起适才,现在的哭声显然更具有感染力。
柏婼眸光泛着冷意。
她起身,看了五公主一眼,在身后宫女的搀扶下去了偏殿。
没过一会儿,五公主也起身,朝偏殿走去。
柏婼屏退宫女,在殿内的椅子上坐下。
下一刻,五公主推开门,径直走了进来。
“呵,还没登基呢,就惦记着要这些弱女子的命了,若真让他成事了,这大虞能得什么好?”
她语气又快又急,显然是憋了一肚子火。
柏婼给她倒了杯茶:“放心吧,楚王和安王可不是那么轻易认输的。”
“那两个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五公主毫不避讳:“这些年老头子身体不好,他们斗来斗去,也没见做什么好事。”
柏婼见怪不怪。
五公主这些年,对皇室的几位都没什么好感,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更是学会了直言不讳。
当然,仅限于在柏婼面前。
柏婼安抚道:“慢慢看吧,说不得会有什么意外出现呢。”
五公主撇撇嘴,转而道:“对了,进宫前,香雪找到我那里,让我给你带封信。”
她说着,从衣袖中取出被封得严实的信封:“我可没有偷看。”
柏婼接过信封,笑了笑:“小妹自是相信五皇姐的。”
五公主翻了个白眼:“得了吧,就你那心眼,多得跟筛子一样。”
她起身:“行了,你看吧,我去看看大姐。”
她边走边嘟囔:“那个老顽固,越大越说不通。”
柏婼眼角微弯,眼中露出笑意。
只是这份笑意在看到信中内容后,缓缓消失。
她在听到林麓的梦境中提及恭王后,就意识到自己又一次低估了一个人。
她立刻派人在恭王府增加了眼睛,不分昼夜盯着恭王。
之前,恭王一直表现的很安分,若不是坚信自己的判断,柏婼都险些要被他蒙混过去。
直到前几日,恭王夜半时分,带着几个随从偷偷出了府。
听到消息,柏婼立刻派了人去跟踪,最终查出,恭王在城西的一处宅院中与人见面。
之后,柏婼便派了香雪去查那处宅子中的人。
前日,香雪传来消息,宅子中住了一个约莫二十岁左右的男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带刀的守卫,整个宅子看管森严。
昨日,香雪找到机会潜入宅院,终于弄清了那男子的身份。
他本是一个普通平民,自小亲爹出门谋生路,一去无踪,她娘没多久也病死了。
他自幼被村子人养大,之后他一个人来到徽州,做了上门女婿。
前些时日,一些凶神恶煞的人找到他,问了他一些问题,之后他便被人带到了京城中的宅子,整日都有人看守。
他依稀听着那些人说,是他爹找到了,让他安分待在宅子里,等他爹来见他。
男子不知道他爹是谁,也不知道看守他的人是谁。
香雪问出这些后,原本是要立刻回府禀报。
只是离开途中,发现其中领头的守卫夜半悄悄离开宅院。
她派了人去跟上,自己回府复命。
只是那时柏婼已经进了宫。
乾文帝出事,柏婼必定会在宫中待一些时日。
为了不耽误柏婼的事,她便写了信,托五公主带进了宫。
因为柏婼曾吩咐过,危急时刻,五公主是可以信任的人。
信中写了那男子的所有信息,并且细心的附上了一封肖像画。
作为柏婼重点培养的人,香雪画得一手好画。
柏婼看着画上的人脸,隐约觉得有些熟悉。
她凝眉思索片刻,今日大殿上几人的面容在脑海一一浮现。
直到一个人的面容清晰浮现在脑海中,柏婼看着手中的画像,恍然大悟。
竟是他。
自遗诏出现的那一刻,柏婼就一直想不通一件事。
王柳作为乾文帝的贴身大太监,在乾文帝身边陪伴了这么多年,一定是足够得他信任。
那他怎么会和恭王合作,弄出这样一个遗诏。
他一个上了年纪的太监,总不能是想体验一把争权夺利的感觉。
但要说恩怨情仇,他帮助恭王,又是在向谁复仇?
一瞬间,柏婼也曾怀疑过,难道恭王是乾文帝的真爱之子,这些年一直暗中培养,直到最后才显露人前。
可淑妃往日在后宫,看起来也不像是得宠的样子。
恭王的性子,也丝毫不像特意培养的那般深沉内敛。
看到这幅画像,柏婼才明白过来,为何王柳要与恭王同流合污。
恭王找到了王柳在这世上唯一的儿子。
作为一个太监,王柳无疑是最为看重这个儿子的。
柏婼不知道他从前为何没有找到这个儿子。
但现在,因为这个儿子在恭王手中,王柳不得不受制于恭王,以此保护他的唯一血脉。
想通这点,柏婼明白她应该要做些什么。
对付恭王很简单,只要救出那男子,策反王柳,恭王所谓的遗诏不攻自破,他谋害先帝的罪名也会大白天下。
只是这事目前轮不到她来做。
柏婼在楚王和安王之间思考一顺,果断选择了楚王。
无他,安王实在太过鲁莽,若将此事交给他,那男子怕是活不过今日。
这事交给楚王最为稳妥。
只是怎样透漏此事,还不牵扯到她的身上,需要好好谋划。
另一边,一处偏僻的大殿内。
安王不见在大殿之上的怒气冲冲,他站在窗边,眉头紧锁。
御林军统领杜统同样脸色不好看。
“这般行径与谋反无异,我不同意。”
杜阁老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抿了口杯中的茶:“这可不能混为一谈,恭王倒行逆施,谋害先帝,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王爷此番是在为大虞的未来着想,为先帝报仇。江山决不能交到这样一个竖子手里。”
安王迟疑道:“阁老,本王也认为,这般处理不太妥当。”
杜阁老了解安王,虽然他平日里总是一副急躁冲动的性子,但真正面对大事时,安王是十分优柔寡断的。
他转头看向杜统:“杜统领,你在宫中多年,得先帝信任,对宫中的布置了如指掌,你认为我们此番会成功吗?”
杜统领眉头紧锁:“就算成功,那也是乱臣贼子。”
杜统领到底侍奉了乾文帝多年,对乾文帝感情深厚,不愿意做这等几乎等同谋逆的事。
杜阁老看了二人半晌,长叹口气:“罢了罢了,既如此,那便先不急,看楚王的应对罢。”
安王见杜阁老暂时放弃打算,心头微松,忙道:“对,楚王身为皇后嫡子,此刻应比我们更为着急。”
杜阁老暗暗摇头。
慢一步,步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