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习惯于张赫鸣强大行动力的米芹蓝面对这个提议只是耸耸肩,“你出钱你说了算”。

    很难说米芹蓝这十年来戴帽子的习惯是不是在那时养成的,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现在米芹蓝衣柜里各式各样的帽子们,仍有多于三分之一是张赫鸣送的。

    就像多年后坐在三轮车上的米芹蓝一样,当年的米芹蓝面对递来的善意,同样没有拒绝的余地。

    她撇了撇嘴,抓起膝盖上的编制草帽戴上,跟着众人一同下了车。

    龙脊山区高山茶园到了。

    “好大啊”,柳乐山被占满视野的茶树海震了一下。

    宁小泉用力地吸了一口气,“空气真好,这边产的茶一定很香。”

    “小泉喝过这边的茶吗?”,舒晴问。

    “还没有。”

    “那你马上就能喝到了”,杨诚颇有点苦中作乐的精神,“说不定还会是我们一步步手工制作出来的。”

    众人意会到杨诚的意思,忍俊不禁。确实,节目组这个尿性,采茶都让做了,后续的萎凋、发酵、烘干等流程也不太可能放过他们。

    “从这边走”,刘大哥在一旁引导大家下车,从这之后的路都只能用脚走了。

    一垄垄的矮茶树丛在鳞次栉比的梯田上错落铺开,太阳斜挂在天边,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驱赶着山间轻薄的雾气,众人在刘向导后排成长串一同沿着田埂向上攀爬。

    宁小泉没料到这次的任务还要爬山,不慎将自己最心爱的白球鞋穿来了,此刻正苦着脸在这山间小道上闪转腾挪,力求避开土壤凹陷处因雾气聚积成的小水洼。她本来也不是个四肢协调的人,很快就脚下一滑,撞到了身后的张赫鸣,张赫鸣被她撞得重心不稳,也向身后倒去。

    眼看着就要发生多米诺连锁滑倒事件,队尾的米芹蓝出来救场了,她左手揽住张赫鸣的腰,右手撑住宁小泉的背,脚下定海神针一般稳稳立住,保住了节目组的命。

    宁小泉小脸飞起一抹红,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着米芹蓝:“蓝姐~好帅啊!”

    张赫鸣僵在一旁,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米芹蓝挽了挽袖子,宠辱不惊,对着宁小泉点了点头,“山路滑,小心点,继续走吧”。

    宁小泉带着双被驯服的狗狗眼继续乖乖爬山。

    米芹蓝用眼神催促一旁的张赫鸣跟上队伍,张赫鸣却躲躲闪闪不愿直视米芹蓝,“你先走,我要走最后”。

    “毛病”,米芹蓝翻了个白眼,跟上宁小泉。

    落在最后的张赫鸣耳根渐渐泛红,脑袋上像被烧开的茶壶一样密密地冒出许多水雾来,他摸了摸自己的腰,好像还能感觉到残留的温度,暗自嘟囔了几句,跟上了队伍。

    到达预定地点后,嘉宾们各自从刘向导那领了两个圆圆的茶蓝别在腰间,围在他身边看他示范过采摘要点。

    不同品种的茶叶有不同的摘法,即使是同一品种的茶叶也会因产出批次的区别而相异。这次节目组来得早,还没过清明,这意味着此刻山上的大部分茶树今年还没被采摘过,积累了一个冬季的养分长出的明前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泡出来的茶汤味淳色清,相应的数量也更为稀少,价格更加高昂。

    刘向导示意他们注意看自己的动作,他在茶树顶找出顶芽和旁边爆开的新叶,左手执树枝,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顶芽根部,指端用力,向上一提,“一芽一叶”便落入掌心,摘下来的茶叶不能在掌心放久了,积攒到一定量就要放入茶蓝中。

    众人学了一阵后便纷纷散开,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场。

    张赫鸣犹自在心里念叨着“一芽一叶”“避免捋采、抓采和掐采”“避免揉捏、汗湿”等注意事项,采摘起来小心翼翼的,生怕做错哪里,速度在六人中本已偏慢,偏偏他又生得高大,弯腰的幅度要比其他人都大,体力消耗速度更快。等他起身环视周围时,只能无奈地发现他的进度竟然是倒数第二。

    这是一目了然的,六人选择了六道不同的茶垄,其长度相差无几,众人采茶都是由一头采向另一头,只要看其他人距离终点的距离就能看出他们采摘的进度。

    居然只有柳乐山比自己慢,就连宁小泉这个看上去有些娇弱的女生进度都比自己快,张赫鸣感觉不妙。他加快了采茶的进度,太阳也渐渐地爬到山上来了,山间的雾气散去,细密的汗珠不知不觉布满嘉宾们的额头。刘向导背着一筐食物和水上山来招呼大家吃饭时,大家也差不多耗尽了体力,陆续放下手头的工作,躲到一旁的凉亭下休息。

    “蒜香鸡翅只有两盒哦,先到先得”

    “杨哥,咱两换一下吧,我最近减肥”

    “谁看到我的水放哪了?”

    人声鼎沸中,张赫鸣安静地坐在一旁,一边用草帽扇风一边偷窥其他人茶蓝里的茶叶数量,如释重负地发现他的进度总算不再倒数。

    刘向导则趁着大家补充进食时检查起茶蓝内的茶叶质量,这一看就发现问题了。

    他先是抓出一把茶叶对宁小泉说:“这筐叶子底下摘得还可以,怎么到上面了就全是掐痕?不是说了要指腹用力,不能用指甲直接切断吗?”

    “没办法啊,我摘到后来手臂没力气了”,宁小泉小小声地抱怨。

    “没力气也不能偷懒啊,这些不合格的茶叶不会被算入采摘份额里的”,刘向导无奈地摇摇头,“反而会加重你们的工作负担”。

    众人闻言神经一紧,纷纷要求刘向导帮自己也看看,指出那些不合格的叶子。

    刘向导依言逐个看过,大家采得或多或少有些问题,下午全都要返工。张赫鸣也因采摘时指腹位置过于靠下被刘向导批评了。他倒不怎么失落,反而趁此机会好好地比较了六人的进度。

    按照采摘的数量来看,杨诚是上午采茶最多的人,但刘向导对着他采下的叶子连连摇头,直说其中的一半都不能算数,采茶第二多的舒晴有许多无效采摘,算下来,反而是米芹蓝凭借着娴熟的采茶技术和绝佳的茶叶质量后来居上,暂居第一。

    众人都很惊讶,宁小泉还缠着米芹蓝要她教自己几个诀窍。

    只有张赫鸣无动于衷,仿佛早就知道了在这场进度大战中最终胜者会是米芹蓝一样。

    他喝了口水,看向被众人簇拥着的米芹蓝。

    毕竟她5岁起就跟着阿婆一起在贵州的山里穿梭了。

    柳乐山注意到了张赫鸣望向米芹蓝的视线,顿了下,脚步一拐,在张赫鸣身旁坐了下来。

    “蓝姐跟4年前好像都没什么变化,还这么年轻”,柳乐山跟随张赫鸣的视线一同望向米芹蓝,用粉丝一般的感慨语气试探着他。

    “没怎么变吗?”,张赫鸣重复了柳乐山的词语。

    他倒是觉得变了很多。

    头发长了点,边缘处毛毛躁躁参差不齐,看起来像是她自己剪的。身体和之前瘦弱干瘪的样子比起来更结实了,步履轻快,肌理匀称,看上去是有在好好锻炼和吃饭的。脸也长开了些,不再是一团孩子气,多了点成熟女性的妩媚。真要说有什么没变的话,也就只有那双眼睛了。

    那双眼睛……

    张赫鸣看着米芹蓝眼底的波光,无数个光影组成的瞬间袭击了他的大脑,过载的图像处理能力让他停顿了一瞬,日夜不停的思维也纷纷扬扬的落下。

    而后,突然清醒。对视的两人立刻脱离呆滞的状态,撇过头去。

    在一旁的柳乐山看来,就是米芹蓝发现了张赫鸣的窥视,带点警告意味地看了张赫鸣一眼。被瞪了的张赫鸣也不生气,习以为常地转过头,轻轻叹了口气。

    他在张赫鸣和米芹蓝间来回看了两眼,皱起眉头。

    想起上个任务那队半自动结缘的情侣,柳乐山纠结的眉头又丧气地耷拉下来。算了,不能寄希望于每一对冤家都那么省心,他早该料到这倒霉科室有多么坑爹的。

    “哥,你和蓝姐的关系不好吗?每次看你们两个都不笑的”,柳乐山勇敢地打出了直球,完全不管这种提问方式让他显得像个不懂气氛的白痴。。

    一旁偷听的宁小泉眼睛瞪得溜圆,内心疯狂地土拨鼠尖叫,老铁,这种事情能在节目里这么直白地问出声吗?你是真的勇士!

    “两个人关系好与不好是光凭笑容能判断出来的吗?”

    张赫鸣不咸不淡地将柳乐山的试探挡了回去。

    “那你们关系到底好还是不好啊?”

    宁小泉寒毛都竖起来了,紧急插话,“柳乐山,你来帮我看看我摘茶的方式对不对,我摘的时候总感觉哪里别扭”。

    柳乐山还想等张赫鸣的回答,却被宁小泉揪着胳膊拖走了。

    大哥,读不懂气氛,起码看看张赫鸣的脸色呢,为了给节目组制造话题命都不要了是吧,她还想活着走出节目呢,少做点妖吧。

    被留在原地的张赫鸣却没有宁小泉揣测的那么愤怒,这些年来,形形色色的人怀着各不相同的目的,用花样百出的手段试探着他们的关系,他早就习惯了。

    有什么好问的呢,难道他们表现的还不明显吗?

    张赫鸣讨厌米芹蓝。

    米芹蓝也不喜欢张赫鸣。

    唯独在这一点上,他们两个心有灵犀。

章节目录

月下老人牵线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葙子和瓜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葙子和瓜子并收藏月下老人牵线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