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宫内,皇后正被贴身侍女服侍着卸下钗环,她看着镜中自己笑起来眼尾的皱纹,叹道:“见了几日的小娘子们,才发觉自己真是老了。”

    凤仪女官含笑道:“娘娘尚在壮年,哪里就老了。”

    皇后轻轻摇头,面上笑意不减,女官挥挥手,侍女们自觉退下。

    她为皇后取下耳坠,轻声说出了沈靖这几日的表现,道:“沈家那孩子,倒真是端庄持重,行事妥帖,没掺合过什么纠纷,前日见了,举止也得体大方,担得起王妃的位置,只是秦王的性子,就怕不喜欢新妇的容貌。”

    皇后道:“这有什么,娶妻娶贤,纳妾纳色,何况沈家姑娘是个好的,只是逊色几分罢了。我也知道,家世是低了些,可也不是坏事,阿暄前头有他太子哥哥,一个不能继承大统的皇子,又是本宫所出,王妃家世要那么好做什么?难免阿曙要吃心的,就算阿曙大度,旁人就没有闲话吗?在皇家,他们既是兄弟,又是君臣……”

    女官捧了水盆过来,道:“只怕秦王不明白娘娘的安排,要闹呢。”

    皇后净手,说:“不是给他选了个容色不错的姑娘做侧妃吗,永昌伯府的女儿,不算委屈他了,长大了,也该懂事了。”

    女官笑道:“秦王孝顺,会明白娘娘的苦心的。”

    ——

    过了三四天,孙罗二人便开始教导沈靖规矩、讲解皇室宗族的成员与关系。

    当今官家子嗣颇丰,膝下有六位皇子,三位公主,其中一二三位已经成亲封王,是为齐王赵晟、太子赵曙、周王赵旭,四五六虽未成婚,却也已经出宫开府,是为怀王赵昼、秦王赵暄、端王赵昌。

    至于三位公主中,唐国公主赵慧与祁国公主赵思已经出降,只有楚国公主赵慈未曾及笄,尚在宫中。

    皇后出身徐国公府,少时被养在太后宫中,与官家是青梅竹马、少年夫妻,到如今也十分恩爱,膝下的两儿一女也因此深受皇恩,后妃中无有越皇后者。

    太子是众皇子中的典范,为人严肃守礼,不怒自威,楚国公主则更像年轻时的母亲,性情活泼,天真可爱。

    至于秦王,性子不同兄长与妹妹,也不像帝后,越长大,越性烈如火,喜欢美酒名刀,又喜欢训马调鹰,常往猎场去。

    沈靖问:“孙司仪,我听闻秦王府中有一座兽园?”

    孙司仪点头,含笑道:“秦王很爱兽类,园中养着一只白虎,乃是前年外朝来贡,官家亲赏的。”

    罗司籍问:“看姑娘神色,似乎也喜欢兽类。”

    沈靖唇边笑意不减,道:“我喜欢猫。”

    罗司籍失笑:“虎与猫可不同,姑娘见了,说不准会怕呢。”

    朝云暮雨随侍在一旁,暮雨嘴快,道:“姑娘胆子大,不会怕的。”

    孙司仪轻咳一声,道:“姑娘若是喜欢,日后也可细看,倒是暮雨,此刻是我们与姑娘说话,还是不要擅自插嘴的好。”

    暮雨下意识噤声,看向沈靖,罗司籍不着痕迹地看了孙司仪一眼,正要开口打圆场,便听沈靖含笑道:“无妨,暮雨与我一同长大,一向心直口快,知道分寸,方才亦未谈论什么大事,孙司仪不必介怀。”

    孙司仪眉梢微动,道:“是妾失礼了。”

    课程继续。

    六月中,端阳节,沈靖随沈母一起进宫赴宴。

    往日里,沈母因身无诰命,是不能入宫行宴的,但赐婚之后,皇后便发了懿旨,给三位王妃的母亲都提了敕命,沈靖的生母因早逝,为六品安人,沈母是继室,不好在先夫人之上的,便被升为七品孺人。

    宫宴摆在甘露殿,沈靖的座次不远不近,只是看不清高台之上,隐约看见皇后身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正活泼地与皇后说笑,应当就是楚国公主。

    不知怎的,沈靖觉得她有些眼熟,她思绪飞转,似乎想起来什么,面上露出几分惊讶。

    沈母注意到,低声问:“大姐儿,怎么了?”

    沈靖轻轻摇头。

    没一会儿,楚国公主便离席往后殿去了。

    酒至半酣,皇后唤三位准王妃上前一见。

    许元嘉从勋贵女眷那边离席,她与怀王的婚期将近,倒不见羞态,此刻看过去,依旧是华服红妆,耀眼夺目。

    沈靖也跟着离席,见自己前面不远处有个小姑娘起身,瞧着身量还未发育完全,两颊圆润,眉目间一股稚气,沈靖知晓,她是吏部尚书家的小女儿张合宜,未来的端王妃。

    三人在皇后座前拜下,皇后夸了她们几句,又吩咐赐下节礼,末了,她说有些倦了,要去后殿更衣。

    她拉住沈靖的手,对其余二人说笑道:“好孩子们,本宫可不是厚此薄彼,今天就叫我多疼一疼阿暄的新妇吧,否则阿暄是要跟本宫闹的。”

    许元嘉并不羞赧,嗔道:“娘娘还说呢,臣女可是要醋了。”

    皇后失笑,再说笑几句,也就罢了。

    张合宜尚且一团孩气,哪知什么醋不醋,弯弯眼睛,跟着许元嘉脆声道:“臣女告退。”

    沈靖被皇后拉着手进了后殿,楚国公主正在其中,抬眼看见她们,未语先笑,道:“母后,嫂嫂。”

    沈靖见皇后并无异色,也不反驳自己尚未与秦王成婚,只含笑道:“当日不知,原是公主当面。”

    皇后拍拍沈靖的手:“还未谢过你呢,好孩子,当日若非你在,这丫头可要受个好歹!”

    沈靖道:“不敢,臣女也是凑巧。”

    皇后摆摆手,温声道:“你们且先说着话,本宫有些事,很快回来。”

    楚国公主牵住沈靖的手,拉她坐下,笑眯眯地开口:“嫂嫂,我可喜欢你了,那天之后我求母后找了许久,才找到你,只是父皇因为那天的事不许我出宫了,母后又说不好无故召见你来,我才没再见你的。”

    沈靖含笑应话,心中思绪翻滚,想起来她与楚国公主的初见。

    去岁冬日里,她上城外的鸿恩寺祭拜亡母,历来是要小住几日。

    鸿恩寺后山中有一片梅花,冬日里飞雪漫天,远远一片开得像红云,沈靖这几日心情有些低沉,便叫两个侍女留在厢房,自己过去看看风景,疏解心绪。

    撑伞徐行,行至一半,忽见路边有个小姑娘正在委屈巴巴地掉眼泪,沈靖不愿触及旁人的伤心事,只是见她身后便是一个小山坡,怕她失足掉下去,便道:“姑娘,小心脚下。”

    小姑娘正是楚国公主。

    恰逢皇后父亲先徐国公的生日,皇后遣太子和秦王来替她上香祭祀,楚国公主得知后缠了父母几日,才被带上。

    可公主天性活泼,又喜欢热闹,祭祀之后提出想在寺中走走,太子此次出行本是微服,况且寺中人流纷杂,便不允所求。

    太子训完妹妹,就带着秦王一起去向大师求签,只许公主在院中走走。

    公主一气之下躲开侍从们跑了出来,四处乱走,又冷又气,正跺着脚骂哥哥呢,就听有人叫她小心。

    她抬眼看过去,泪眼朦胧里什么也看不清,正要走两步过去,脚下就是一空,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山坡那头跌去。

    “啊!”

    沈靖吓了一跳,一时间什么也来不及想,连伞也不顾了,急跑两步,抓住了小姑娘的手臂,自己险些也跟着掉下去,幸好还算有些力气,勾住山坡上的树枝,把她生拽了上来。

    两个人都摔在了地上,幸好有雪挡住,沈靖倒是不觉得疼,只是袖子方才被树枝划破了,小半个手臂都露了出来,冷得她一阵发颤。

    小姑娘原本就哭得满脸是泪,摔在她身上,又是怕,又是惊,好不容易坐起来,抽噎得说不出话。

    沈靖也爬起来,从怀中掏出帕子,给她擦了擦脸上的泪,见她身上衣饰虽不显眼,却是上好的布料与做工,便知她必是富贵人家的姑娘,问:“你是哪家的姑娘,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小姑娘来不及回答,便有一人的脚步声奔来,沈靖抬眼,但雪色太亮,她恍惚一见只知是个成年男子,忙拾起一旁的伞,遮住两人身形。

    那男子的脚步声在几步外突兀停住,喊道:“阿慈!你没事吧?!”

    沈靖就感觉身后的小姑娘动了动,似乎熟悉这人的声音,忙道:“你是这姑娘的家人吗?”

    男子道:“不是有意冒犯姑娘,这是我家中小妹,一时赌气跑了出来,家中仆从一时不敢告诉,这才隔了许久寻找,我方才沿着山路寻过来,远远看见是姑娘救下小妹,大恩不言谢……”

    沈靖打断他:“的确不必言谢,只是举手之劳。”

    她又问小姑娘:“你可认识他?”

    沈靖稍稍抬起伞面,小姑娘从她身后走出,看见男子,又瘪起了嘴,委屈地喊:“哥哥!”

    她拉拉沈靖的手,似乎想说什么,沈靖道:“不必谢我,去你家人那边吧。”

    男子牵住妹妹的手,无奈地点她:“你呀!”

    又对沈靖道:“不知姑娘名姓,日后登门拜访,再谢姑娘深恩。”

    沈靖只说:“不必相谢,只是我有一句话,眼下冰天雪地,小姑娘一人在外如何受得住?便是一时赌气跑出,也该多叫些人尽快来找,公子家中的仆从未免太过心怀侥幸了。”

    男子应是。

    沈靖觉得手臂冷飕飕的,便道:“我眼下有些不方便,公子若定要谢我,还请顾惜我的名节,先行离去吧。”

    男子迟疑半晌,还是抱着哭累的小姑娘先走了。

    沈靖在身后悄悄抬起伞面,只遥遥瞧见男子高大的背影,回到厢房,才发觉自己的手帕不在身上,不知是掉在哪里,还是给那小姑娘拿走了。

章节目录

嫁给王爷后我登基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楚花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楚花间并收藏嫁给王爷后我登基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