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停在将军府前,杨落青刚一下马便见府中欢欣雀跃地冲出一人。
“将军!”
这人身上西和军的盔甲还没换下,怀里紧紧抱着杨落青的配刀。
对上杨落青幽潭般的眼眸,她才讪讪住了脚步。
“不是去执金吾了?”
听得杨落青问话,窦娉勐收起笑容,不满地哼了一声。
她本以为此次凯旋能为西和军争取到不少赏赐与粮草,没想到刚一回来就被丢去了北军大营,心里正委屈着,连语气也变的硬邦邦的。
“我不想去!”
好一个青涩的小将。
杨落青将她的愤懑尽收眼中,心头涌起复杂的思绪。
外人皆知窦娉勐是西和军的司马,实际上她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自己的外甥女。
窦娉勐十岁那年孤身一人前来洛京投奔窦氏,十二岁跟她去西和关守城,多少次一身血地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如今正十五岁。
前世因为性格莽撞,窦娉勐着实在孟氏手里吃过不少亏,杨家出事那年她正在西和关,被收押入狱后想来应是凶多吉少……
杨落青虽然只年长她几岁,却实打实是她姨母,这些年在军中对她一向严加管教,因此这天不怕地不怕的西和小霸王倒是还算听得进她的话。
杨落青有心教她,一路把人带进了书房。
“你道陛下为何将尔等调至北军大营?”
杨落青落座在上位,窦娉勐满脸不服气地站在下位。
“依我看,陛下就是想夺将军的兵权,要不就是孟贼矫诏夺权,总之不是什么好事!”
矫诏?
窦娉勐无心之言竟然猛地点醒了杨落青。
前世之事,究竟是楚良牧有意杀她,还是王蝮等人矫诏截杀……
没等杨落青细想,窦娉勐就嘟嘟囔囔地打断了她的思绪。
“我等出生入死,平定苍桐,军饷不至,粮草未运,都靠我们一路征伐夺掠,如今回京了竟然毫无封赏,甚至还得去北军大营和那帮纨绔子弟共事,还真不如呆在西和……”
这孩子气的话听得杨落青直摇头。
正此时将军长史柳涉春叩门而入,在书桌上放下一个细颈梅瓶,瓶中数枝晚梅如玉,香气清浅地浮动在书房中。
“柳姐姐!好香!”
窦娉勐小孩子心性,一下就忘了刚刚还在抱怨,赶紧凑上去猛吸一口,见瓶中白梅横玉实在爱不释手,干脆摘下一朵放在鼻尖嗅闻。
扭头看见杨落青似乎微微沉下脸色,她箭步一窜把脑袋藏在柳涉春的肩后。
“柳姐姐!将军又说我!”
柳涉春早已习惯这姨甥二人的打闹,对上将军无奈的眼神,她温柔的眸中露出几分笑意。
“小司马年纪尚幼,一时着相也是有的。”
杨落青轻哼一声,看那丫头鬼头鬼脑地躲在柳涉春身后悄悄瞧她,心中也生不起气来,忍不住偏过头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
“你既宠她,便将执金吾一事解与她听。”
洛京城外的事柳涉春一早就收到了消息,她本是杨落青特意留在京城的心腹,为人最是玲珑机巧,手下耳目众多,京城中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北军大营虽然军队众多,但大多是闲散军队,或是虎贲羽林属军,或是城门校尉屯兵,唯有执金吾是京戍禁军,乃是历代君上的心腹之军。”
“想当初也是身在执金吾的将军带着两千禁军直入皇城才震慑了孟家,否则陛下若想顺利登基势必要在京中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一听到杨落青当年的煌煌军功,窦娉勐立刻两眼放光地从柳涉春身后钻了出来:“好威风!那如今呢?”
柳涉春莞尔一笑:“将军当初只带走了部分禁军,这两年在孟家的授意下,执金吾在役不足三千,如今这五千亲兵编入执金吾,依小司马看,日后执金吾将由谁来发号施令?”
窦娉勐挠了挠头,似是不解:“不都是执金吾令来……”
话还没说完,她突然灵光乍现,一拍手中的配刀。
“不对,西和军怎么会听执金吾的,应该是……将军!”
窦娉勐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看向了杨落青。
原来陛下表面上是把将军的亲兵交由执金吾处置,实际上竟然是为了将人数不多的执金吾收编为西和军?
这所谓的“褫夺兵权”真是好漂亮的一招偷梁换柱!
杨落青在心中暗笑这丫头还是太单纯,柳涉春分明话还没说完。
历朝历代,几乎所有位高权重的文官武将都曾在执金吾挂职,楚良牧这是有心提拔窦娉勐入朝为官,这才将她调去执金吾,一来能收编禁军,二来便于日后在朝中补上孟党的官职。
执金吾一事可以说是此次凯旋最大的赏赐,只有窦娉勐这丫头还梗着脖子不肯去。
窦娉勐这才知道自己没想明白,又不好意思认错,只能红着脸低头看靴子上的花纹。
这副鹌鹑样儿落在杨落青眼里实在是好气又好笑:“如何,执金吾可去得?”
窦娉勐赶紧点头:“去得去得!”
见杨落青又佯怒瞪了她一眼,她露出几分讨好的笑:“例菜甚佳,不可辜负嘛……”
从书房出来,窦娉勐本还嚷嚷着要留下用膳,一听说她今晚去廷尉府,立刻缩缩脖子一溜烟地跑了。
杨誃此人最是严厉,窦娉勐从小就怕他。
廷尉府离得不远,杨落青没让柳涉春跟着,独自在马蹄声中想着窦娉勐跟她抱怨过的军饷与粮草一事。
她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次出征的粮草尽数落入孟氏的私库,费尽人力运到西和关的只是一些沙土与烂稻草,如果不是一路征掠苍桐的粮草,只怕她们早就铩羽而归了。
前世回京时,她们羽翼未丰,因此最终只能将此事轻轻放过,这一次或许可以徐徐图之,将粮草一事作为扳倒孟氏的首战!
一路思索着,她在廷尉府前勒住了马缰。
廷尉府是她长大的地方,看见院中的一草一木,就像是看见十几岁时舞出的刀光。
她曾在刀光中说要为天下开太平,即使历经诸多勾心斗角,依然不改其志。
如今重活一世,她仍然以诛孟氏,平西域为己任,只是这一次她不会再将自己架在功高盖主的位置上……
“进来吧。”
杨誃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迈步上台阶,杨落青向厅内深施一礼:“见过父亲!”
杨誃点点头,指了指对面的座位示意她落座。
仆从呈上食案,杨落青扫了一眼。
笋蒲牛腴、芍药熊蹯、鲜鲤脍……
俱是她幼时爱吃的菜。
杨誃夹了一筷后温声道:“用吧。”
军中粮草贵重,即使是将领也少不了饥肠辘辘的日子,劫掠到粮草的时候,军中若是一人能够分到一碗菰米饭,整个西和军都会欢呼雀跃,更遑论如此美酒佳肴。
杨落青在军中狼吞虎咽习惯了,即使受到母亲世家大族之教,用膳也是风卷残云之态。
但素日里惯对她横眉竖眼的杨誃今日却难得的温和,除最早夹了一筷芦笋后便只沉默地看着她。
杨落青吃饱喝足,抬眼看向杨誃,却发现暖黄的烛光下,素来严肃冷峻的廷尉卿看起来竟像个温和的中年文士。
“用好了?”
杨落青点点头,等着杨誃开口。
“为父为你寻一门亲事可好?”
还是一样的话。
前世的她此时正为朝堂之上提起的婚事心烦,又怀疑楚良牧是否也想剥夺她的军功,让她在宫中做个待人临幸的嫔妃。
回府之后听见杨誃这样说正点燃了她的怒火,父女二人掀桌砸碗大闹一场,各自甩袖离开。
如今她经历过数年的朝堂风雨,早不比当初的年轻气盛,倒是真想听听父亲究竟给她找了一门怎样的亲事。
杨誃在说之前就做好了杨落青掀案而起的准备,没想到她却只是抬起眼眸定定地看着他,似乎在等他的下文。
“……为父看大鸿胪的子侄甄茯为人温和有礼,如今在司空属任籍田令,大鸿胪有意将他过继在膝下,若你愿意,为父便派人下帖请大鸿胪一叙。”
杨落青仔细回忆一番,发现对甄茯此人毫无所知。
籍田令本就是清散闲职,除了春耕祭祀之时要准备祭礼以外,平日里最大的工作也就是巡查城外那几片祭祀的田地,
杨落青常年征战在外,也难怪没见过此人。
杨誃见她面露沉思,又解释道:“如今朝堂之上对你的婚事多有攻讦,与其等太后指婚,倒不如为父先为你相看。”
孟氏一族的子弟大多尚未婚配,又在朝中担当要职,可算得上门当户对,若是哪日太后借机指婚,只怕杨落青根本无法拒绝。
“籍田令根基浅薄,官职清闲,日后入府能一心为你打点,为父如今身体康健,也无需他晨昏定省服侍,如此一来你身边有人照料,为父也安心。”
杨落青倒是没想到杨誃考虑的还颇为周到,只是想起另一件事来忍不住微微蹙眉:“我常年征战在外,这生儿育女之事……”
杨誃看了她一眼,似是在笑她犯傻:“他既入你府中,此事岂能由他置喙?何况你府中还有长史,也不必担心他做出逾矩之事。”
杨落青心中感慨杨誃用心良苦,思来想去竟然觉得迎甄氏进府也无不可。
她如今只希望能够保护母亲窦氏一族与父亲,并不奢求宝座之人的真心,自然也没有守身如玉这一说。
杨誃见她似有意动,继续道:“议亲之事非一日可成,你二人可先定下婚约,至于何时完婚……再议不迟。”
这就是明摆着说订婚是个权宜之计了,甚至不需要她迎个男人进府,只放出风声就能让孟氏再无法拿捏她的婚事,确实是好计。
杨誃最后抛出了一句杨落青难以拒绝的话:
“此事,我亦与你母亲商议过了。”
母亲……
想起体弱多病的母亲,杨落青知道自己再不能任性。
孟氏与她势如水火,无论前世是谁最终陷害窦杨二家,她都要先拔除孟氏再做打算,否则以孟氏心狠手辣的作风,早晚会威胁到母亲的安危!
杨落青点点头又作一揖:“既如此,便有劳父亲为我操劳了。”
“将军!”
这人身上西和军的盔甲还没换下,怀里紧紧抱着杨落青的配刀。
对上杨落青幽潭般的眼眸,她才讪讪住了脚步。
“不是去执金吾了?”
听得杨落青问话,窦娉勐收起笑容,不满地哼了一声。
她本以为此次凯旋能为西和军争取到不少赏赐与粮草,没想到刚一回来就被丢去了北军大营,心里正委屈着,连语气也变的硬邦邦的。
“我不想去!”
好一个青涩的小将。
杨落青将她的愤懑尽收眼中,心头涌起复杂的思绪。
外人皆知窦娉勐是西和军的司马,实际上她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自己的外甥女。
窦娉勐十岁那年孤身一人前来洛京投奔窦氏,十二岁跟她去西和关守城,多少次一身血地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如今正十五岁。
前世因为性格莽撞,窦娉勐着实在孟氏手里吃过不少亏,杨家出事那年她正在西和关,被收押入狱后想来应是凶多吉少……
杨落青虽然只年长她几岁,却实打实是她姨母,这些年在军中对她一向严加管教,因此这天不怕地不怕的西和小霸王倒是还算听得进她的话。
杨落青有心教她,一路把人带进了书房。
“你道陛下为何将尔等调至北军大营?”
杨落青落座在上位,窦娉勐满脸不服气地站在下位。
“依我看,陛下就是想夺将军的兵权,要不就是孟贼矫诏夺权,总之不是什么好事!”
矫诏?
窦娉勐无心之言竟然猛地点醒了杨落青。
前世之事,究竟是楚良牧有意杀她,还是王蝮等人矫诏截杀……
没等杨落青细想,窦娉勐就嘟嘟囔囔地打断了她的思绪。
“我等出生入死,平定苍桐,军饷不至,粮草未运,都靠我们一路征伐夺掠,如今回京了竟然毫无封赏,甚至还得去北军大营和那帮纨绔子弟共事,还真不如呆在西和……”
这孩子气的话听得杨落青直摇头。
正此时将军长史柳涉春叩门而入,在书桌上放下一个细颈梅瓶,瓶中数枝晚梅如玉,香气清浅地浮动在书房中。
“柳姐姐!好香!”
窦娉勐小孩子心性,一下就忘了刚刚还在抱怨,赶紧凑上去猛吸一口,见瓶中白梅横玉实在爱不释手,干脆摘下一朵放在鼻尖嗅闻。
扭头看见杨落青似乎微微沉下脸色,她箭步一窜把脑袋藏在柳涉春的肩后。
“柳姐姐!将军又说我!”
柳涉春早已习惯这姨甥二人的打闹,对上将军无奈的眼神,她温柔的眸中露出几分笑意。
“小司马年纪尚幼,一时着相也是有的。”
杨落青轻哼一声,看那丫头鬼头鬼脑地躲在柳涉春身后悄悄瞧她,心中也生不起气来,忍不住偏过头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
“你既宠她,便将执金吾一事解与她听。”
洛京城外的事柳涉春一早就收到了消息,她本是杨落青特意留在京城的心腹,为人最是玲珑机巧,手下耳目众多,京城中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北军大营虽然军队众多,但大多是闲散军队,或是虎贲羽林属军,或是城门校尉屯兵,唯有执金吾是京戍禁军,乃是历代君上的心腹之军。”
“想当初也是身在执金吾的将军带着两千禁军直入皇城才震慑了孟家,否则陛下若想顺利登基势必要在京中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一听到杨落青当年的煌煌军功,窦娉勐立刻两眼放光地从柳涉春身后钻了出来:“好威风!那如今呢?”
柳涉春莞尔一笑:“将军当初只带走了部分禁军,这两年在孟家的授意下,执金吾在役不足三千,如今这五千亲兵编入执金吾,依小司马看,日后执金吾将由谁来发号施令?”
窦娉勐挠了挠头,似是不解:“不都是执金吾令来……”
话还没说完,她突然灵光乍现,一拍手中的配刀。
“不对,西和军怎么会听执金吾的,应该是……将军!”
窦娉勐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看向了杨落青。
原来陛下表面上是把将军的亲兵交由执金吾处置,实际上竟然是为了将人数不多的执金吾收编为西和军?
这所谓的“褫夺兵权”真是好漂亮的一招偷梁换柱!
杨落青在心中暗笑这丫头还是太单纯,柳涉春分明话还没说完。
历朝历代,几乎所有位高权重的文官武将都曾在执金吾挂职,楚良牧这是有心提拔窦娉勐入朝为官,这才将她调去执金吾,一来能收编禁军,二来便于日后在朝中补上孟党的官职。
执金吾一事可以说是此次凯旋最大的赏赐,只有窦娉勐这丫头还梗着脖子不肯去。
窦娉勐这才知道自己没想明白,又不好意思认错,只能红着脸低头看靴子上的花纹。
这副鹌鹑样儿落在杨落青眼里实在是好气又好笑:“如何,执金吾可去得?”
窦娉勐赶紧点头:“去得去得!”
见杨落青又佯怒瞪了她一眼,她露出几分讨好的笑:“例菜甚佳,不可辜负嘛……”
从书房出来,窦娉勐本还嚷嚷着要留下用膳,一听说她今晚去廷尉府,立刻缩缩脖子一溜烟地跑了。
杨誃此人最是严厉,窦娉勐从小就怕他。
廷尉府离得不远,杨落青没让柳涉春跟着,独自在马蹄声中想着窦娉勐跟她抱怨过的军饷与粮草一事。
她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次出征的粮草尽数落入孟氏的私库,费尽人力运到西和关的只是一些沙土与烂稻草,如果不是一路征掠苍桐的粮草,只怕她们早就铩羽而归了。
前世回京时,她们羽翼未丰,因此最终只能将此事轻轻放过,这一次或许可以徐徐图之,将粮草一事作为扳倒孟氏的首战!
一路思索着,她在廷尉府前勒住了马缰。
廷尉府是她长大的地方,看见院中的一草一木,就像是看见十几岁时舞出的刀光。
她曾在刀光中说要为天下开太平,即使历经诸多勾心斗角,依然不改其志。
如今重活一世,她仍然以诛孟氏,平西域为己任,只是这一次她不会再将自己架在功高盖主的位置上……
“进来吧。”
杨誃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迈步上台阶,杨落青向厅内深施一礼:“见过父亲!”
杨誃点点头,指了指对面的座位示意她落座。
仆从呈上食案,杨落青扫了一眼。
笋蒲牛腴、芍药熊蹯、鲜鲤脍……
俱是她幼时爱吃的菜。
杨誃夹了一筷后温声道:“用吧。”
军中粮草贵重,即使是将领也少不了饥肠辘辘的日子,劫掠到粮草的时候,军中若是一人能够分到一碗菰米饭,整个西和军都会欢呼雀跃,更遑论如此美酒佳肴。
杨落青在军中狼吞虎咽习惯了,即使受到母亲世家大族之教,用膳也是风卷残云之态。
但素日里惯对她横眉竖眼的杨誃今日却难得的温和,除最早夹了一筷芦笋后便只沉默地看着她。
杨落青吃饱喝足,抬眼看向杨誃,却发现暖黄的烛光下,素来严肃冷峻的廷尉卿看起来竟像个温和的中年文士。
“用好了?”
杨落青点点头,等着杨誃开口。
“为父为你寻一门亲事可好?”
还是一样的话。
前世的她此时正为朝堂之上提起的婚事心烦,又怀疑楚良牧是否也想剥夺她的军功,让她在宫中做个待人临幸的嫔妃。
回府之后听见杨誃这样说正点燃了她的怒火,父女二人掀桌砸碗大闹一场,各自甩袖离开。
如今她经历过数年的朝堂风雨,早不比当初的年轻气盛,倒是真想听听父亲究竟给她找了一门怎样的亲事。
杨誃在说之前就做好了杨落青掀案而起的准备,没想到她却只是抬起眼眸定定地看着他,似乎在等他的下文。
“……为父看大鸿胪的子侄甄茯为人温和有礼,如今在司空属任籍田令,大鸿胪有意将他过继在膝下,若你愿意,为父便派人下帖请大鸿胪一叙。”
杨落青仔细回忆一番,发现对甄茯此人毫无所知。
籍田令本就是清散闲职,除了春耕祭祀之时要准备祭礼以外,平日里最大的工作也就是巡查城外那几片祭祀的田地,
杨落青常年征战在外,也难怪没见过此人。
杨誃见她面露沉思,又解释道:“如今朝堂之上对你的婚事多有攻讦,与其等太后指婚,倒不如为父先为你相看。”
孟氏一族的子弟大多尚未婚配,又在朝中担当要职,可算得上门当户对,若是哪日太后借机指婚,只怕杨落青根本无法拒绝。
“籍田令根基浅薄,官职清闲,日后入府能一心为你打点,为父如今身体康健,也无需他晨昏定省服侍,如此一来你身边有人照料,为父也安心。”
杨落青倒是没想到杨誃考虑的还颇为周到,只是想起另一件事来忍不住微微蹙眉:“我常年征战在外,这生儿育女之事……”
杨誃看了她一眼,似是在笑她犯傻:“他既入你府中,此事岂能由他置喙?何况你府中还有长史,也不必担心他做出逾矩之事。”
杨落青心中感慨杨誃用心良苦,思来想去竟然觉得迎甄氏进府也无不可。
她如今只希望能够保护母亲窦氏一族与父亲,并不奢求宝座之人的真心,自然也没有守身如玉这一说。
杨誃见她似有意动,继续道:“议亲之事非一日可成,你二人可先定下婚约,至于何时完婚……再议不迟。”
这就是明摆着说订婚是个权宜之计了,甚至不需要她迎个男人进府,只放出风声就能让孟氏再无法拿捏她的婚事,确实是好计。
杨誃最后抛出了一句杨落青难以拒绝的话:
“此事,我亦与你母亲商议过了。”
母亲……
想起体弱多病的母亲,杨落青知道自己再不能任性。
孟氏与她势如水火,无论前世是谁最终陷害窦杨二家,她都要先拔除孟氏再做打算,否则以孟氏心狠手辣的作风,早晚会威胁到母亲的安危!
杨落青点点头又作一揖:“既如此,便有劳父亲为我操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