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的年纪五十左右,有一副平平泛泛的外表,没有值得单独描述的五官,看上去是这世间最常见的那一类人——与人无争、温顺和气。五短的身材,笨重的体态,一举一动都比旁人多费劲,和灵便相去甚远,给人感觉长辈般安详和稳重。他的衣服质地讲究,剪裁恰当,但是颜色阴沉老气,很少有人能一眼看出其价值。
“难得在朱雀桥的这边看见阿檀小友,是刚从罗公府上出来吗?”
“陶公已经在这里守株待兔,就不要明知故问了。”檀梵童拿起手边的筷子,敲了敲没有动过的鱼脯的盘子,然后百无聊赖地玩耍起来,“冷雨天特意外出只为点一条鱼,放到凉也一口没吃,陶公的雅兴相当别致啊。再说了,那不就是你给我介绍的生意吗?”
“精彩,见微知著,不愧是阿檀小友。”陶公以亲切的口吻赞叹,“我去吊唁的时候,不小心撞见罗五娘唉声叹气,一看就有烦心事,想到小友钱袋吃紧就提了一句。要是能把事情办成,两全其美最好不过。”
“我就知道是陶公照应我的生意,多谢。不过,钱我是收下了,只是事情没能如罗娘子的愿。”
“是什么样的难题难倒了阿檀小友?”
“罗娘子希望打开一把锁,没有钥匙不说,东西也不知道是谁的。我既不是在世诸葛,也不会公输和墨家手艺,无计可施啊,只好收下车马费掩面告辞。”
“想她当时唉声叹气思虑重重,没想到是为了一把锁。”
“我也奇怪,那个东西本来就是她祖父的,干什么非要打开,不能送作陪葬品尽孝吗?”
“是这个理。不过听小友先前说,那不是罗公的东西?”
“是啊,一个金灿灿的匣子放在灰扑扑的书斋里那个唯一的优点是还没被虫蛀的博古架上,匣子底下也没有干净的地方,灰尘总不能是看那东西特别漂亮不忍心落下,于是穿匣而过落在下面吧?这不明摆着是后来放进去的吗?”
“有些道理,但是……”陶公皱着眉,思考片刻才说,“那也有可能是罗公离世前新得的东西,仆从没来得及收拾打理,先放着了?”
“我早就想到有这种可能,”檀梵童耸耸肩表示否认,“但是罗公的书斋基本都是他亲力亲为,而且罗娘子说他生前最后几天闭门不出没见外人。”
“这么说来确实奇怪。”陶公捋了捋胡子,不禁感叹,“真是越来越怪了。”
“还有什么怪事?”
陶公的身子往前一倾,偏偏他着实不瘦,一下压在食案上,声音倒是放得很轻,“议论亡者有些失礼,但罗公走得实在很奇怪。”
“我知道他是突然离世,年纪大的老人熬不过冬天是常有的事吧。”檀梵童浑不在意地说,调转目光看见陶公又改口道,“不过陶公您不一样,福泽深厚,一看就知道会长命百岁。”
“不是,哎呀不对,我是,但是罗公也不是常有的事。他是正月二十一那天的清早,尸体被人发现在家门外的林子里。”
“死在外面?”檀梵童面露惊讶,在她指间旋转不停的筷子一顿。
“是仙逝。”陶公认真地纠正她,仿佛生怕她因为这个字眼造下口业得来报应,“罗家人说罗公是不小心摔倒,磕到后脑仙逝。”
“难怪一直没有听罗娘子提起祖父为什么离世。”
“罗五娘最是顾家,她不主动和你提及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据说罗公最后的样子有些不那么得体,只穿着里衣,还大敞着领子。”
檀梵童不禁倒吸了一口气。在这样的天气里,居然是那样的死状。听到这她不得不认同陶公的话,“的确是奇闻怪事啊。”
“这个嘛,其实没什么。小友有所不知,罗公是因服用寒食散,行散不当身亡。”
“啊?”她脸上的表情一定很茫然也很震惊,即使无法看到,她也已感觉到眉间用力的酸涩和瞪大眼的干疼。她知道。
陶公不明白,以为她是因罗公的死状惊讶。“服了寒食散的人,有油尽灯枯而亡的,有摔池子里溺毙的,还有从高楼坠落而殒命的。罗公这样的情况,算不上特别离奇。”
“我晓得。”而且很清楚,檀梵童心想,就是因为这样她才感到讶异。服用寒食散的人,不能静卧,一定要多走动以行散;不能穿厚衣、吃热食热饮,寒衣、寒食、寒饮、寒卧,极寒最佳,就算冬日吃冰饮雪,也不是值得惊愕的事情。
但是她亲眼看见书斋里放在书案旁边的小炉,亲耳听见罗娘子说她的祖父因畏寒闭门不出,桩桩件件颇不符合常理,以至于罗公由于寒食散身亡,听起来像是无稽之谈。
“我有东西落在罗娘子家,得回去一趟,下次再会了陶公。”说完檀梵童风似的窜出酒肆,只留下一个好像马上要踏入激烈斗争的警觉表情,像有重大的危机,是什么事陶公就不清楚了。
檀梵童匆匆跑上湿漉漉的街道,左摇右晃的雨伞毫无作用,任由雾一样的雨水浸透她的衣服。太冷了,像在冰冷的水底深潜,皮肤被冷得烧痛。檀梵童干脆收起碍事的雨伞,抄进榆林巷,急急地跑向庄严寺。行人、车马、酒旗不断飞过她的身边,直到她的眼睛里出现罗娘子的牛车,又一一悉数落地。
慢慢悠悠的牛车被她拦停,就这么横在路中央,除了被牵连的别家车架,来往的行人正忙着假装不在意。檀梵童敲敲车窗,罗娘子的侍女探出头来,不解又不满地看着她。
“檀女郎才刚告辞,为了什么又追上来把娘子拦住?”
檀梵童长长呼出一口气,恢复了自若的态度,声音也恢复稳定,“我想我来都来了,没去给尊祖父上一柱香,就这么过门不入似乎不是太好,还是一起吧。”
-
“上香。”担起白事知宾工作的和尚说。吐字清晰,落地有声得像在主持一场佛门大典。
前来吊唁的亲朋、宾客一个个轮流上前,低头悼念,然后漠视失去至亲的亲族心里的难过,给丧主和亲眷送上几句找不出差别,并且没有一点用处的漂亮话作为安慰,让他们强打起精神礼貌地表演受到鼓励。
檀梵童颇恭敬地把手里的花摆上香案,抬头看见白色蜡烛照亮正面而立的乌黑牌位,上书先考罗公讳适之。她心不在焉地拈起香,视线投向香案后面西安置的卧榻,正好看见没大殓入棺的罗公的右侧身。
和尚们把他的血污擦去,头发梳好,让人一点也看不出他的死因是陶公说的那样。他的脸色红润得不像一个死人,神情安详而松弛,仿佛只是合眼休息,堂内和尚的诵经声再吵一点,亲族哭声再响一点,就能唤醒他。他的双手没有一道伤痕,非常干净,被叠放在腹部的样子过于端正,少了活人的自然,这是唯一的缺点。他的身上盖着一件用来招魂的非衣,布料板挺,整洁鲜亮,是浆洗过的。
即使是檀梵童也不得不承认,庄严寺的和尚虽然抠门到拔草和香泥,但办事的手艺的确不差。也可能是因为收了钱,不能不好好做。于是,从蒲团上起身,檀梵童在罗娘子的身边稍停了一下,拍了拍她的肩膀,向门口扬起下巴示意一起出去。
“女郎有什么事吗?”罗娘子问,有些鼻音,微皱着眉头。半是因为哭丧,半是因为檀梵童的行动看不出条理,让人不知所以,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困恼。但她还是随着檀梵童来到佛堂外。
“我想问娘子,想查一查尊祖父是为什么离世的吗?”檀梵童说完,看见罗娘子下意识攥紧了捏在手里的衣角,看得出来她正在极力控制,然而气愤悄无声息地透露出来,让柔和的面孔少见的有了棱角,混在其中的疑惑又让其显得不那么凌厉。
气愤是可以理解的,或者说这是正常的。毕竟死去的人是罗娘子的亲人,而就在灵堂外,檀梵童的话听起来没凭没据,有失尊重。她很清楚,她也知道更好的方式是和别人一样说些宽慰的婉言,再有一搭没一搭的婉转推进,放低罗娘子的心防。但她还是选择开门见山。
然而,罗娘子的眼神为什么游移不定?檀梵童没有出声,等着罗娘子叹完这一口长长的气后说些什么。
“檀女郎不知,我阿翁离世的缘由十分明了,是因为服用寒食散后出了意外。”罗娘子说,语调平得不像在对檀梵童说,而是对自己强调。
“我知道,刚刚听说过。”檀梵童回答,直直看着别开视线不看她的罗娘子,“没有人想过尊祖父的死因和寒食散无关吗?”
罗娘子没有回答,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又好像不太能接受,叹了一口气垂下眼睑,缓缓说,“我曾经想过这种可能,可阿翁如果不是因为寒食散导致意外离世,难不成是被人杀害?然而阿翁素来没有仇家怨敌,发现尸体的地方还在家门外……”
“是谁告诉你们罗公死于寒食散?”
“没有人说,是我们在阿翁的衣服上发现了粘在上面的寒食散药粉。”
“骗局。”檀梵童立即说出判断,“尊祖父根本不用寒食散,在他身上发现药粉,不觉得可疑吗,真信了他是因为行散出了岔子没命的?”
“难得在朱雀桥的这边看见阿檀小友,是刚从罗公府上出来吗?”
“陶公已经在这里守株待兔,就不要明知故问了。”檀梵童拿起手边的筷子,敲了敲没有动过的鱼脯的盘子,然后百无聊赖地玩耍起来,“冷雨天特意外出只为点一条鱼,放到凉也一口没吃,陶公的雅兴相当别致啊。再说了,那不就是你给我介绍的生意吗?”
“精彩,见微知著,不愧是阿檀小友。”陶公以亲切的口吻赞叹,“我去吊唁的时候,不小心撞见罗五娘唉声叹气,一看就有烦心事,想到小友钱袋吃紧就提了一句。要是能把事情办成,两全其美最好不过。”
“我就知道是陶公照应我的生意,多谢。不过,钱我是收下了,只是事情没能如罗娘子的愿。”
“是什么样的难题难倒了阿檀小友?”
“罗娘子希望打开一把锁,没有钥匙不说,东西也不知道是谁的。我既不是在世诸葛,也不会公输和墨家手艺,无计可施啊,只好收下车马费掩面告辞。”
“想她当时唉声叹气思虑重重,没想到是为了一把锁。”
“我也奇怪,那个东西本来就是她祖父的,干什么非要打开,不能送作陪葬品尽孝吗?”
“是这个理。不过听小友先前说,那不是罗公的东西?”
“是啊,一个金灿灿的匣子放在灰扑扑的书斋里那个唯一的优点是还没被虫蛀的博古架上,匣子底下也没有干净的地方,灰尘总不能是看那东西特别漂亮不忍心落下,于是穿匣而过落在下面吧?这不明摆着是后来放进去的吗?”
“有些道理,但是……”陶公皱着眉,思考片刻才说,“那也有可能是罗公离世前新得的东西,仆从没来得及收拾打理,先放着了?”
“我早就想到有这种可能,”檀梵童耸耸肩表示否认,“但是罗公的书斋基本都是他亲力亲为,而且罗娘子说他生前最后几天闭门不出没见外人。”
“这么说来确实奇怪。”陶公捋了捋胡子,不禁感叹,“真是越来越怪了。”
“还有什么怪事?”
陶公的身子往前一倾,偏偏他着实不瘦,一下压在食案上,声音倒是放得很轻,“议论亡者有些失礼,但罗公走得实在很奇怪。”
“我知道他是突然离世,年纪大的老人熬不过冬天是常有的事吧。”檀梵童浑不在意地说,调转目光看见陶公又改口道,“不过陶公您不一样,福泽深厚,一看就知道会长命百岁。”
“不是,哎呀不对,我是,但是罗公也不是常有的事。他是正月二十一那天的清早,尸体被人发现在家门外的林子里。”
“死在外面?”檀梵童面露惊讶,在她指间旋转不停的筷子一顿。
“是仙逝。”陶公认真地纠正她,仿佛生怕她因为这个字眼造下口业得来报应,“罗家人说罗公是不小心摔倒,磕到后脑仙逝。”
“难怪一直没有听罗娘子提起祖父为什么离世。”
“罗五娘最是顾家,她不主动和你提及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据说罗公最后的样子有些不那么得体,只穿着里衣,还大敞着领子。”
檀梵童不禁倒吸了一口气。在这样的天气里,居然是那样的死状。听到这她不得不认同陶公的话,“的确是奇闻怪事啊。”
“这个嘛,其实没什么。小友有所不知,罗公是因服用寒食散,行散不当身亡。”
“啊?”她脸上的表情一定很茫然也很震惊,即使无法看到,她也已感觉到眉间用力的酸涩和瞪大眼的干疼。她知道。
陶公不明白,以为她是因罗公的死状惊讶。“服了寒食散的人,有油尽灯枯而亡的,有摔池子里溺毙的,还有从高楼坠落而殒命的。罗公这样的情况,算不上特别离奇。”
“我晓得。”而且很清楚,檀梵童心想,就是因为这样她才感到讶异。服用寒食散的人,不能静卧,一定要多走动以行散;不能穿厚衣、吃热食热饮,寒衣、寒食、寒饮、寒卧,极寒最佳,就算冬日吃冰饮雪,也不是值得惊愕的事情。
但是她亲眼看见书斋里放在书案旁边的小炉,亲耳听见罗娘子说她的祖父因畏寒闭门不出,桩桩件件颇不符合常理,以至于罗公由于寒食散身亡,听起来像是无稽之谈。
“我有东西落在罗娘子家,得回去一趟,下次再会了陶公。”说完檀梵童风似的窜出酒肆,只留下一个好像马上要踏入激烈斗争的警觉表情,像有重大的危机,是什么事陶公就不清楚了。
檀梵童匆匆跑上湿漉漉的街道,左摇右晃的雨伞毫无作用,任由雾一样的雨水浸透她的衣服。太冷了,像在冰冷的水底深潜,皮肤被冷得烧痛。檀梵童干脆收起碍事的雨伞,抄进榆林巷,急急地跑向庄严寺。行人、车马、酒旗不断飞过她的身边,直到她的眼睛里出现罗娘子的牛车,又一一悉数落地。
慢慢悠悠的牛车被她拦停,就这么横在路中央,除了被牵连的别家车架,来往的行人正忙着假装不在意。檀梵童敲敲车窗,罗娘子的侍女探出头来,不解又不满地看着她。
“檀女郎才刚告辞,为了什么又追上来把娘子拦住?”
檀梵童长长呼出一口气,恢复了自若的态度,声音也恢复稳定,“我想我来都来了,没去给尊祖父上一柱香,就这么过门不入似乎不是太好,还是一起吧。”
-
“上香。”担起白事知宾工作的和尚说。吐字清晰,落地有声得像在主持一场佛门大典。
前来吊唁的亲朋、宾客一个个轮流上前,低头悼念,然后漠视失去至亲的亲族心里的难过,给丧主和亲眷送上几句找不出差别,并且没有一点用处的漂亮话作为安慰,让他们强打起精神礼貌地表演受到鼓励。
檀梵童颇恭敬地把手里的花摆上香案,抬头看见白色蜡烛照亮正面而立的乌黑牌位,上书先考罗公讳适之。她心不在焉地拈起香,视线投向香案后面西安置的卧榻,正好看见没大殓入棺的罗公的右侧身。
和尚们把他的血污擦去,头发梳好,让人一点也看不出他的死因是陶公说的那样。他的脸色红润得不像一个死人,神情安详而松弛,仿佛只是合眼休息,堂内和尚的诵经声再吵一点,亲族哭声再响一点,就能唤醒他。他的双手没有一道伤痕,非常干净,被叠放在腹部的样子过于端正,少了活人的自然,这是唯一的缺点。他的身上盖着一件用来招魂的非衣,布料板挺,整洁鲜亮,是浆洗过的。
即使是檀梵童也不得不承认,庄严寺的和尚虽然抠门到拔草和香泥,但办事的手艺的确不差。也可能是因为收了钱,不能不好好做。于是,从蒲团上起身,檀梵童在罗娘子的身边稍停了一下,拍了拍她的肩膀,向门口扬起下巴示意一起出去。
“女郎有什么事吗?”罗娘子问,有些鼻音,微皱着眉头。半是因为哭丧,半是因为檀梵童的行动看不出条理,让人不知所以,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困恼。但她还是随着檀梵童来到佛堂外。
“我想问娘子,想查一查尊祖父是为什么离世的吗?”檀梵童说完,看见罗娘子下意识攥紧了捏在手里的衣角,看得出来她正在极力控制,然而气愤悄无声息地透露出来,让柔和的面孔少见的有了棱角,混在其中的疑惑又让其显得不那么凌厉。
气愤是可以理解的,或者说这是正常的。毕竟死去的人是罗娘子的亲人,而就在灵堂外,檀梵童的话听起来没凭没据,有失尊重。她很清楚,她也知道更好的方式是和别人一样说些宽慰的婉言,再有一搭没一搭的婉转推进,放低罗娘子的心防。但她还是选择开门见山。
然而,罗娘子的眼神为什么游移不定?檀梵童没有出声,等着罗娘子叹完这一口长长的气后说些什么。
“檀女郎不知,我阿翁离世的缘由十分明了,是因为服用寒食散后出了意外。”罗娘子说,语调平得不像在对檀梵童说,而是对自己强调。
“我知道,刚刚听说过。”檀梵童回答,直直看着别开视线不看她的罗娘子,“没有人想过尊祖父的死因和寒食散无关吗?”
罗娘子没有回答,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又好像不太能接受,叹了一口气垂下眼睑,缓缓说,“我曾经想过这种可能,可阿翁如果不是因为寒食散导致意外离世,难不成是被人杀害?然而阿翁素来没有仇家怨敌,发现尸体的地方还在家门外……”
“是谁告诉你们罗公死于寒食散?”
“没有人说,是我们在阿翁的衣服上发现了粘在上面的寒食散药粉。”
“骗局。”檀梵童立即说出判断,“尊祖父根本不用寒食散,在他身上发现药粉,不觉得可疑吗,真信了他是因为行散出了岔子没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