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完那句“该不该算账”后,一时间,谁也没有再说话。
空气就此安静下来。
明明是觥筹交错的晚宴现场,可这小小一隅却仿佛有了无形壁垒,隔绝了一切热闹喧哗。
只有清浅规律的呼吸交错着清晰可闻。
薄野神色依旧冷淡,只是静静注视着虞乔,视线却专注得像是有重量般,压得人心中发沉。
虞乔心虚愧疚,在这样的眼神下,总觉得自己好像无所遁形,被他盯得神经发紧,最终也只能没出息地垂下眸当个逃兵,避开他的目光。
她在心中暗自发誓,倘使时间能倒流,在今宵开口同御迟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她一定掉头就走!
于是沉默,还是沉默。
就在薄野以为虞乔不会作出回答的时候。
她却忽然抬起头,定定地望向他,眼神逐渐坚硬,一反先前一直以来避之不及的态度,唤他名字:“薄野。”
乍一听,她语气轻柔,吐字也带着股莫名的缱绻。令薄野不合时宜地出了神。
分不清是期待亦或是别的什么情绪,他没有出声,只是面色稍缓,静静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可没等那份暧昧情绪生长起来,下一秒——
虞乔就蓦地收了笑容,声音依旧很轻,只是内容却比夜风还要凉薄:“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老黄历了,还没翻篇呢?”
字里行间全是没心没肺的漠不在意,眼角眉梢更是没有半分勉强痕迹。
就好像真如她所说,那些过往在她这里早已不值一提。
念念不忘的,耿耿于怀的只有他一个人。
“想翻篇?”薄野回过神,撩起眼冷睨她,唇边的笑意彻底淡了下来,冷声道,“有问过我么?”
这出乎意料的拖泥带水到显得有些暧昧不明的反问令虞乔微微一怔。
不过也仅仅只一瞬间的失神罢了,她扯开唇:“有这个必要吗,六年前就已经结束了的事,何必纠缠不休?这样真的很难看。”
她冷漠的眼神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再次听到这句话的瞬间,薄野便收起了所有表情,只剩泛红的眼底死死压抑着翻涌的情绪。
-
六年前,她说分手那天。
在电话里,她就像现在一样,平静又决绝地通知他“分手”。
不是商量,更不是恶作剧,她自顾自的单方面下了决定,只是通知他一声,仅此而已。
甚至为了躲他,她休学回了老家。
他连夜追到怀城,在雪夜固执地等在楼下,期待着她的心软,可她只给了一句“别纠缠不休”,连再见一面都不肯。
直到他病重,在异国他乡,在冰冷的病房里,躺在病床上等待命运的审判,她都没有再出现过。
绝情到连一丝挽留的余地都不曾给他。
——别纠缠不休,这样真的很难看。
-
即便已经时隔六年,可再次听到这句话时,薄野仍是难以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虞乔,你还真是没变。”
他怒极反笑,咬牙挤出一句,残存的理智令他压下了质问的冲动,不再自取其辱。
“好说。”虞乔眼皮子都没动一下,不痛不痒地接过这句讽刺,“不过,你倒是也不必摆出这副表情,搞得我差点都要以为咱俩是昨天刚分手而不是分手六年了……”
她话未说完,薄野面色就沉到了谷底,既有被内涵难忘旧情的难堪,也有多年积怨的愤懑,然而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归于平静,藏进了那双幽深的眼底。
虞乔脸上不动声色,却心知肚明,她已经这样不留情面,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以薄野的骄傲,必然不会继续纠缠。
也正如她所料,这回他没有丝毫犹豫,冷着一张脸扭头便走。
一旁御迟欲言又止地看了虞乔一眼,见她这副冷硬模样,皱了下眉,随即也跟着离开。
直到二人背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中,也无人注意到虞乔背在身后扶着桌缘的那只手指尖细微的颤抖。
其实她向来不善于隐藏情绪,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说是幸运,为数不多的几次谎言,却都成功骗过了想要骗到的对象。
这次,也同样没有例外。
到这时,目睹了方才发生的一切的今宵才消化完巨量信息,震惊之余却也觉得虞乔对薄野说的那些话有些太过了。
她有些不确定地想:就薄野刚刚那样子,该不会被气出什么好歹来吧?
然而,她偏头看了看从薄野离开后就沉默得像雕塑般的虞乔,在心里打了几遍腹稿,才小心翼翼地开口:“小乔……”余光注意到虞乔扶在桌上的那只手,剩下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隐隐有个念头,也许虞乔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般无动于衷。
今宵还在组织语言,虞乔却已经压下情绪,眄过去一眼:“有话直说。”
今宵抿了下唇:“没什么,就是想问问你,还好吗?”
“我当然很好。”虞乔几乎是下意识回答道。
可说完似乎连自己都觉得假,又沉默下来。
于是便冷场了一会儿。
直到一阵喧哗声传来,虞乔循声望去,微微皱了下眉。
随即率先抬步往晚会中心的人群方向走,也没再同今宵解释什么:“走吧,拉投资要紧。”语气已然听不出什么波动。
今宵愣了下,赶忙追上去,见虞乔面上情绪已经收得干净利落,虽然早知道自己闺蜜情绪稳定,却也不禁大为震撼:“你还要去找张总他们啊?”
虞乔步子微顿,侧头反问道:“不然?”
公司都要倒闭了还不上点心?她又不想流落街头!
“……”今宵语塞,讷讷憋出一句,“不愧是你。”
旧情人相见还能这么快冷静下来,佩服,佩服。
-
这段插曲暂且不提。
这晚虞乔二人拉投资的进展并不顺利。
合资人兼创始人跑路先不说,光是被惠信被其封杀,以其在帝都金融圈的能量之大,足以令他们处处碰壁。
凭良心说,虞乔承认,那天打何明则确实是她冲动行事,可后悔无用,如今只能想办法尽力挽救。
这一晚,她跟今宵游说了帝都大大小小十几家银行,直到宴会结束,硬是没一家肯松口给出明确答复。
就在他们都以为今晚注定要无功而返时,却意外从那位泰民银行的张总口中收获了两条宝贵消息。
——国内知名芯片公司,亿家,正有进军智能领域的打算,计划于月底将在峄川为他们新项目进行招标。
不仅如此,薄氏似乎也有重启清水湾项目的意图。
按虞乔原本的意思,是想做两手准备,鸡蛋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好是一边让小柯先带队去怀城,一边自己留在帝都关注清水湾的竞标。
这样一来,无论两边能拿下哪一个项目,只要能有一段喘息的时间,她就有信心盘活鲸屿。
可警局的一通电话令她改了留在帝都打探清水湾项目的主意。
-
两天后的傍晚。
动车提示的声音将虞乔投向车窗外的注意力拉回——
“列车前方到站,怀城东站,下一站,终点站,句安站。”
马上要到句安了。
虞乔看了眼手表,一时间说不上来现在是什么心情。
悦城集团晚宴那晚,刚回到家中不久,元熹就联系到她,说是在乌乡追踪到了岑书的踪迹。
在虞乔去薄氏心脑血管医院那天,将有关何莉做心脏移植手术的疑点,包括“教授”这个可疑人物的存在告知警方后。
顺着她给的线索,警方追查数日,总算有了些许突破。
作为计算机高手,岑书在网络上展现了相当的专业素养,一度令警方束手无策。
最后发现,原来岑书跟“教授”一直是通过一个叠加了多重ip的国外私域网站进行联络,在他们的聊天记录中,还曾数次提起乌乡。
二人的对话内容平平无奇,乍一看并没有任何疑点,只是两个互相欣赏的网友关于乌乡自然风光的交流。
可对话的最后,是“教授”突兀地提及自己最近正在乌乡进行调研,问岑书是否有兴趣加入他的项目。
而乌乡,恰巧就在虞乔老家句安临县,距峄川不足二十公里。
而这一切又一切的巧合令虞乔在今天踏上了前往怀城的旅途。
-
句安县是怀城最西靠近边境的一个小县城,本就偏僻,动车站也才落成不到三年,到站时,整节车厢里只剩零星乘客。
因出行计划突如其来,今宵还留在鲸屿交代工作,明日才到。
踏出车厢的瞬间,南方独有的湿热,骤时让虞乔身上的羽绒服显得不合时宜起来。
三月的怀城已经春暖花开。
连空气里都是樱花的淡淡芬芳,一阵风过,便是一场花雨。
夕阳下,她逆着光推着行李箱往临时停车区走去,打开手机翻了一圈都想不起老家这边还有谁可以联系。
他们家在句安其实已经没什么亲近的亲朋。
她父亲少年失怙,在街坊邻居的救济下读书成人,后来当了刑警,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她母亲乔伶,算是半入赘到了乔家。
外公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画家,外婆是中学教师,夫妻俩都是早年下乡到句安的知青,后来留在句安没有回城。
家里不算大富大贵,却也温饱无忧。起码父母恩爱,亲人和睦,温馨热闹。
只是随着她父亲升职,一家三口搬迁到帝都后,一切都变了。
那年冬天,虞晟楠在执行一次秘密任务的过程中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自那之后,团圆二字好像就永远地留在了句安,留在了她幼时的记忆中。
再后来,外公意外去世,母亲病情反复,她又正在创业初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管,外婆也离开句安来到帝都,陪她母亲住进了疗养院。除了小姨偶尔还会回句安来,再没其他人了。
亿家招标要到月底才举行,还得在怀城待上大半个月,想到老屋许久未打理,大概不能立刻住人。
又日近黄昏,虞乔最终还是决定先找个酒店落脚,等明早再回去。
思索间,她已经坐上了计程车。
车辆穿过寂寞宁静的边缘地带,驶向繁华热闹的县城中心。
也带虞乔重新回顾了一遍这座将近六年未归的县城。
空气就此安静下来。
明明是觥筹交错的晚宴现场,可这小小一隅却仿佛有了无形壁垒,隔绝了一切热闹喧哗。
只有清浅规律的呼吸交错着清晰可闻。
薄野神色依旧冷淡,只是静静注视着虞乔,视线却专注得像是有重量般,压得人心中发沉。
虞乔心虚愧疚,在这样的眼神下,总觉得自己好像无所遁形,被他盯得神经发紧,最终也只能没出息地垂下眸当个逃兵,避开他的目光。
她在心中暗自发誓,倘使时间能倒流,在今宵开口同御迟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她一定掉头就走!
于是沉默,还是沉默。
就在薄野以为虞乔不会作出回答的时候。
她却忽然抬起头,定定地望向他,眼神逐渐坚硬,一反先前一直以来避之不及的态度,唤他名字:“薄野。”
乍一听,她语气轻柔,吐字也带着股莫名的缱绻。令薄野不合时宜地出了神。
分不清是期待亦或是别的什么情绪,他没有出声,只是面色稍缓,静静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可没等那份暧昧情绪生长起来,下一秒——
虞乔就蓦地收了笑容,声音依旧很轻,只是内容却比夜风还要凉薄:“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老黄历了,还没翻篇呢?”
字里行间全是没心没肺的漠不在意,眼角眉梢更是没有半分勉强痕迹。
就好像真如她所说,那些过往在她这里早已不值一提。
念念不忘的,耿耿于怀的只有他一个人。
“想翻篇?”薄野回过神,撩起眼冷睨她,唇边的笑意彻底淡了下来,冷声道,“有问过我么?”
这出乎意料的拖泥带水到显得有些暧昧不明的反问令虞乔微微一怔。
不过也仅仅只一瞬间的失神罢了,她扯开唇:“有这个必要吗,六年前就已经结束了的事,何必纠缠不休?这样真的很难看。”
她冷漠的眼神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再次听到这句话的瞬间,薄野便收起了所有表情,只剩泛红的眼底死死压抑着翻涌的情绪。
-
六年前,她说分手那天。
在电话里,她就像现在一样,平静又决绝地通知他“分手”。
不是商量,更不是恶作剧,她自顾自的单方面下了决定,只是通知他一声,仅此而已。
甚至为了躲他,她休学回了老家。
他连夜追到怀城,在雪夜固执地等在楼下,期待着她的心软,可她只给了一句“别纠缠不休”,连再见一面都不肯。
直到他病重,在异国他乡,在冰冷的病房里,躺在病床上等待命运的审判,她都没有再出现过。
绝情到连一丝挽留的余地都不曾给他。
——别纠缠不休,这样真的很难看。
-
即便已经时隔六年,可再次听到这句话时,薄野仍是难以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虞乔,你还真是没变。”
他怒极反笑,咬牙挤出一句,残存的理智令他压下了质问的冲动,不再自取其辱。
“好说。”虞乔眼皮子都没动一下,不痛不痒地接过这句讽刺,“不过,你倒是也不必摆出这副表情,搞得我差点都要以为咱俩是昨天刚分手而不是分手六年了……”
她话未说完,薄野面色就沉到了谷底,既有被内涵难忘旧情的难堪,也有多年积怨的愤懑,然而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归于平静,藏进了那双幽深的眼底。
虞乔脸上不动声色,却心知肚明,她已经这样不留情面,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以薄野的骄傲,必然不会继续纠缠。
也正如她所料,这回他没有丝毫犹豫,冷着一张脸扭头便走。
一旁御迟欲言又止地看了虞乔一眼,见她这副冷硬模样,皱了下眉,随即也跟着离开。
直到二人背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中,也无人注意到虞乔背在身后扶着桌缘的那只手指尖细微的颤抖。
其实她向来不善于隐藏情绪,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说是幸运,为数不多的几次谎言,却都成功骗过了想要骗到的对象。
这次,也同样没有例外。
到这时,目睹了方才发生的一切的今宵才消化完巨量信息,震惊之余却也觉得虞乔对薄野说的那些话有些太过了。
她有些不确定地想:就薄野刚刚那样子,该不会被气出什么好歹来吧?
然而,她偏头看了看从薄野离开后就沉默得像雕塑般的虞乔,在心里打了几遍腹稿,才小心翼翼地开口:“小乔……”余光注意到虞乔扶在桌上的那只手,剩下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隐隐有个念头,也许虞乔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般无动于衷。
今宵还在组织语言,虞乔却已经压下情绪,眄过去一眼:“有话直说。”
今宵抿了下唇:“没什么,就是想问问你,还好吗?”
“我当然很好。”虞乔几乎是下意识回答道。
可说完似乎连自己都觉得假,又沉默下来。
于是便冷场了一会儿。
直到一阵喧哗声传来,虞乔循声望去,微微皱了下眉。
随即率先抬步往晚会中心的人群方向走,也没再同今宵解释什么:“走吧,拉投资要紧。”语气已然听不出什么波动。
今宵愣了下,赶忙追上去,见虞乔面上情绪已经收得干净利落,虽然早知道自己闺蜜情绪稳定,却也不禁大为震撼:“你还要去找张总他们啊?”
虞乔步子微顿,侧头反问道:“不然?”
公司都要倒闭了还不上点心?她又不想流落街头!
“……”今宵语塞,讷讷憋出一句,“不愧是你。”
旧情人相见还能这么快冷静下来,佩服,佩服。
-
这段插曲暂且不提。
这晚虞乔二人拉投资的进展并不顺利。
合资人兼创始人跑路先不说,光是被惠信被其封杀,以其在帝都金融圈的能量之大,足以令他们处处碰壁。
凭良心说,虞乔承认,那天打何明则确实是她冲动行事,可后悔无用,如今只能想办法尽力挽救。
这一晚,她跟今宵游说了帝都大大小小十几家银行,直到宴会结束,硬是没一家肯松口给出明确答复。
就在他们都以为今晚注定要无功而返时,却意外从那位泰民银行的张总口中收获了两条宝贵消息。
——国内知名芯片公司,亿家,正有进军智能领域的打算,计划于月底将在峄川为他们新项目进行招标。
不仅如此,薄氏似乎也有重启清水湾项目的意图。
按虞乔原本的意思,是想做两手准备,鸡蛋总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好是一边让小柯先带队去怀城,一边自己留在帝都关注清水湾的竞标。
这样一来,无论两边能拿下哪一个项目,只要能有一段喘息的时间,她就有信心盘活鲸屿。
可警局的一通电话令她改了留在帝都打探清水湾项目的主意。
-
两天后的傍晚。
动车提示的声音将虞乔投向车窗外的注意力拉回——
“列车前方到站,怀城东站,下一站,终点站,句安站。”
马上要到句安了。
虞乔看了眼手表,一时间说不上来现在是什么心情。
悦城集团晚宴那晚,刚回到家中不久,元熹就联系到她,说是在乌乡追踪到了岑书的踪迹。
在虞乔去薄氏心脑血管医院那天,将有关何莉做心脏移植手术的疑点,包括“教授”这个可疑人物的存在告知警方后。
顺着她给的线索,警方追查数日,总算有了些许突破。
作为计算机高手,岑书在网络上展现了相当的专业素养,一度令警方束手无策。
最后发现,原来岑书跟“教授”一直是通过一个叠加了多重ip的国外私域网站进行联络,在他们的聊天记录中,还曾数次提起乌乡。
二人的对话内容平平无奇,乍一看并没有任何疑点,只是两个互相欣赏的网友关于乌乡自然风光的交流。
可对话的最后,是“教授”突兀地提及自己最近正在乌乡进行调研,问岑书是否有兴趣加入他的项目。
而乌乡,恰巧就在虞乔老家句安临县,距峄川不足二十公里。
而这一切又一切的巧合令虞乔在今天踏上了前往怀城的旅途。
-
句安县是怀城最西靠近边境的一个小县城,本就偏僻,动车站也才落成不到三年,到站时,整节车厢里只剩零星乘客。
因出行计划突如其来,今宵还留在鲸屿交代工作,明日才到。
踏出车厢的瞬间,南方独有的湿热,骤时让虞乔身上的羽绒服显得不合时宜起来。
三月的怀城已经春暖花开。
连空气里都是樱花的淡淡芬芳,一阵风过,便是一场花雨。
夕阳下,她逆着光推着行李箱往临时停车区走去,打开手机翻了一圈都想不起老家这边还有谁可以联系。
他们家在句安其实已经没什么亲近的亲朋。
她父亲少年失怙,在街坊邻居的救济下读书成人,后来当了刑警,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她母亲乔伶,算是半入赘到了乔家。
外公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画家,外婆是中学教师,夫妻俩都是早年下乡到句安的知青,后来留在句安没有回城。
家里不算大富大贵,却也温饱无忧。起码父母恩爱,亲人和睦,温馨热闹。
只是随着她父亲升职,一家三口搬迁到帝都后,一切都变了。
那年冬天,虞晟楠在执行一次秘密任务的过程中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自那之后,团圆二字好像就永远地留在了句安,留在了她幼时的记忆中。
再后来,外公意外去世,母亲病情反复,她又正在创业初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管,外婆也离开句安来到帝都,陪她母亲住进了疗养院。除了小姨偶尔还会回句安来,再没其他人了。
亿家招标要到月底才举行,还得在怀城待上大半个月,想到老屋许久未打理,大概不能立刻住人。
又日近黄昏,虞乔最终还是决定先找个酒店落脚,等明早再回去。
思索间,她已经坐上了计程车。
车辆穿过寂寞宁静的边缘地带,驶向繁华热闹的县城中心。
也带虞乔重新回顾了一遍这座将近六年未归的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