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莹先不急着解释,而是问常氏道:“娘,关于女儿一直没有子嗣的事,父亲和大哥可有说过什么?”
常氏一怔,随即脸色不太好看,但也坦言道:“没有什么太难听的话,但也没说什么好话。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毕竟要以家族为重。”
温莹微微一笑:“娘放心。女儿都懂的。他们可有什么对策?女儿一直不孕,长久下去对温家没有好处。父亲和大哥若是有办法,我也听听。”
常氏抿嘴,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娘只听他们说如此下去不是办法,却没听他们说过怎么办。”
不管他们有没有想出办法,他们心里一定会有些想法,对温莹不太好的想法。常氏也没办法。她只能希望女儿某天突然怀上了,或者,温贺两家继续保持原状不动,都不要打破现状,这样她的阿莹就能继续过安稳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温莹又道:“娘,女儿嫁进贺家八年了,至今没有接触中馈,您觉得女儿若是一直没有子嗣,将来有可能接掌贺家中馈吗?”
常氏张张嘴,却说不出肯定的话来。阿莹出身、品性和能力都没得挑,至今没有接触贺家中馈,跟她没有子嗣有关,若她一直没有子嗣,贺家不就一直有理由不让她接触中馈吗?一时间,常氏竟觉得女儿的前途黯淡无光。
温莹接着道:“娘,女儿若无法接掌贺家中馈,贺温两家还能维持正常的姻亲关系吗?这件联姻还能带给温家好处吗?温家还能给女儿当靠山,让女儿在贺家立足吗?”
常氏被问得说不出话来。阿莹的父亲是温家当家人,大哥是将来的当家人,纵然他们对阿莹有感情,可他们在乎的还有家族,还有其他,而且温家也不只是他们的温家,他们也不是凡事都能一锤定音的。
温莹拉着常氏的手,恳切地道:“娘,您看,若女儿一直怀不上身孕,形势对女儿很不利,对吗?贺家若一直不让女儿掌中馈,便等于放弃了女儿。若是贺家先一步提出和离或休弃女儿呢?之前也没有先例,不知道温家那时会如何处置女儿。可是,看看那些格外注意名节的人家,被视为不洁和污点的女子,病逝、出家、出族、自尽的都有。女儿不想沦落到那种地步。”
常氏张张嘴,艰难地道:“温家未必会那样……”她自己都说不下去了。温家会怎么做,常氏也不敢肯定。她只知道,温家并不是极其珍爱女孩儿的家族,那么就一切皆有可能。就算当家人没有坏主意,还有族人呢。有时候族人也会推动大势。
停顿了片刻,常氏问温莹:“好了,铺垫了这么多,该告诉娘了吧?你想怎么着?”
温莹敛眸:“女儿也是才有的想法,还没有拿定注意。要是只有我自己,生不生孩子是无所谓的。可是,我不生孩子影响的不只是我自己。我的未来也不是我自己说决定就能决定的。若是我抛下一切,自己怎么都能想法子活下去的。可是,我又抛不下一切。只好想法子让自己尽可能活得好些。”
说到这里,温莹抬起头,直视常氏道:“娘,女儿才二十四岁。以前听人说,有的妇人三十多还能生育,有的妇人四五十老来怀子。跟她们相比,女儿不是还有机会吗?女儿可以在贺家再待两三年,看能不能怀上。若是三年后仍怀不上,女儿那时也才二十七岁,和离再嫁的话,还是可能再生育的。而且,贺大少爷那时将近而立,续取并不难,并不影响他生嫡子,贺温两家就不至于结仇。如此,就算没了贺家这门姻亲,女儿的婚姻对温家还是有用处的。就算女儿再嫁的人家不如贺家好,也总比把女儿废掉强。虽然再嫁的名声不太好,可是世道并不禁止女人再嫁,而且女儿觉得实惠比名声重要。女儿可以不是废棋的。对吗?”
常氏见女儿如此冷静地谈论“和离”,不禁为她心疼。没想到阿莹与贺大少爷的夫妻之情竟平淡到了这种地步。又想到阿莹如此苦心筹谋,为的不只是她自己,她还顾虑到她这个娘、她的大女儿以及温家其他的女孩儿,就更心疼阿莹了。
待温莹话落,常氏已是眼含热泪。她抱着温莹,一个劲儿地道:“我的女儿,苦了你了!”
常氏如此真情流露,温莹也不禁红了眼眶。母女两个抱着哭了一会儿才平静下来。
常氏叫人备水进来,母女二人又洗漱收拾了一番,才又坐到一起。
常氏道:“你是娘的亲生女儿,娘总是盼着你好的。娘想过了,若当真你和你夫君没有子女缘分,确实不必在他身上耗死。无论如何,娘不能让你因为没有生育而丢了性命。和离确实可行。娘会帮你在你爹这里敲敲边鼓。”
温莹:“谢谢娘!女儿就知道娘是真的疼我,这才敢说出这番话。只是,娘,女儿还有点疑虑。”
常氏见她欲言又止,便道:“都说这么多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温莹释然一笑:“娘说的是。女儿在想,等三年再和离的事,要不要由温家出面去和贺家谈。女儿八年未孕,对两家的关系肯定有影响。由温家出面去说,是不是能缓和一下两家关系?”
常氏有些迟疑,这种事情从来没听说过,她也说不好,而且:“就算这样做能缓和两家的关系,对你可能没什么好处啊。这三年内,谁也说不准你是否会怀上。若贺家觉得你迟早是要和离的,因此而薄待你,你在贺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温莹微微一笑:“娘,您是知道女儿的,我怎么会吃亏。该我的,我不会放过。不该我的,我也不强求。只要贺家在吃用上还像以前一样对我就够了。虽然女儿也能用嫁妆养活自己,可只要我是贺家妇一天,贺家养我不是天经地义吗?至于其他的,就算比现在差又如何,女儿何曾将风言风语放在心上,除了这个,贺家难道还能在身体上虐待女儿不成。”
常氏仍有忧虑,但她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道:“你今天说的,我都跟你爹说说,看他怎么说。我会尽量劝着他的。你也是他的女儿,该他这个当爹的上心些的。”
温莹与父亲算不上亲近,并不作评论,只道:“还有呢,娘,您是知道的,女儿善于经营,手里存了些钱。女儿想着,若是实在事不可为,就把这些钱拿出来,买自己的平安和自由。”
常氏目瞪口呆:“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温莹淡淡笑道:“女儿只是以防万一。您知道的,女儿在家里也就和您亲近些,与其他人都是淡淡。这种情况,女儿凭什么要别人为我着想呢?情分强求不来,可是利益谁都不会嫌多的。”
她停顿了下,接着道:“您不知道,女儿厉害着呢。我手里能腾出来的现银有几万,还有几个铺子和田庄也很值钱。我出嫁时带的嫁妆,没有您和父亲同意,我不好处置。除此之外,这几年我自己挣出来的也不少。女儿的事,若是实在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您就说出钱的事,看族里能不能看在这个的份儿上,让我光明正大且自由地活着。若是父亲和族里没有多说就为我的事尽心尽力,我也愿意把嫁妆还回来,再从自己这几年挣到的钱和产业里拿出三分之二献给族里。我这么些年多多少少给族里添了麻烦,这算是我的补偿吧。我留下三分之一供自己吃用,免得回来向娘家伸手。”
常氏眼中含泪,看着自己这个女儿,半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她从小就这么冷静、理智。姐妹们与她不亲近,她也不难过。长辈们不偏宠她,她更不放在心上。可是,看着眼前这个用平平淡淡的语气说着用钱换生路的女儿,常氏只觉得心疼得难以呼吸。她的女儿也就平平常常地长大的啊,怎么就长成了现在这样?她这个当娘的真的是个好母亲么?
温莹见常氏难过,便走过去依偎在她身边,道:“娘不必多想。女儿心中并不觉得如何。您知道的,我在乎的和一般人在乎的不一样。所以,您别为我难过。您看,女儿不是一向活得很好吗?没有子嗣在别人眼里是多大的事,而女儿却视之平常,在乎的只有身不由己罢了。”
常氏平复了一会儿心情,才道:“你的意思娘都知道了。娘会帮你筹谋的。你放心。”
温莹笑得灿烂:“女儿若是不放心娘,也不会有今天这一番话了。只是,我也知道娘还要顾虑大哥,也许还有其他顾虑,所以,娘为女儿略尽一尽心就好。”
说到这,温莹想起了一件事:“对了,我昨晚见到了一个奇人呢。她很有些非凡手段,还说,我遇到难处可以找她,她会帮我。她留了信物,想来说的是真话。娘也可以略放心些了。”
常氏皱眉:“是何人?不是男子吧?”
温莹怕她误会,赶紧解释道:“是个女子,她说自己是个修士,我猜应该跟道士差不多。她的事很玄异,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跟人细说,不过,她提到了东大街的青云书铺,这个应该是能说的。她说,我有事可以送信去那里。”
见女儿如此说,常氏不好再追问,只好道:“既如此,你留好那信物。不过,也别太信任她了。昨晚才见到的人,什么都不了解呢。”
温莹:“娘放心。我晓得。”
母女两人正说着话,有丫鬟进来,道:“各位少奶奶和小姐们来了。”
温莹和常氏赶紧打住话头,常氏带温莹挪到正堂,又让人请儿媳和孙女们进来。
常氏一怔,随即脸色不太好看,但也坦言道:“没有什么太难听的话,但也没说什么好话。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毕竟要以家族为重。”
温莹微微一笑:“娘放心。女儿都懂的。他们可有什么对策?女儿一直不孕,长久下去对温家没有好处。父亲和大哥若是有办法,我也听听。”
常氏抿嘴,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娘只听他们说如此下去不是办法,却没听他们说过怎么办。”
不管他们有没有想出办法,他们心里一定会有些想法,对温莹不太好的想法。常氏也没办法。她只能希望女儿某天突然怀上了,或者,温贺两家继续保持原状不动,都不要打破现状,这样她的阿莹就能继续过安稳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温莹又道:“娘,女儿嫁进贺家八年了,至今没有接触中馈,您觉得女儿若是一直没有子嗣,将来有可能接掌贺家中馈吗?”
常氏张张嘴,却说不出肯定的话来。阿莹出身、品性和能力都没得挑,至今没有接触贺家中馈,跟她没有子嗣有关,若她一直没有子嗣,贺家不就一直有理由不让她接触中馈吗?一时间,常氏竟觉得女儿的前途黯淡无光。
温莹接着道:“娘,女儿若无法接掌贺家中馈,贺温两家还能维持正常的姻亲关系吗?这件联姻还能带给温家好处吗?温家还能给女儿当靠山,让女儿在贺家立足吗?”
常氏被问得说不出话来。阿莹的父亲是温家当家人,大哥是将来的当家人,纵然他们对阿莹有感情,可他们在乎的还有家族,还有其他,而且温家也不只是他们的温家,他们也不是凡事都能一锤定音的。
温莹拉着常氏的手,恳切地道:“娘,您看,若女儿一直怀不上身孕,形势对女儿很不利,对吗?贺家若一直不让女儿掌中馈,便等于放弃了女儿。若是贺家先一步提出和离或休弃女儿呢?之前也没有先例,不知道温家那时会如何处置女儿。可是,看看那些格外注意名节的人家,被视为不洁和污点的女子,病逝、出家、出族、自尽的都有。女儿不想沦落到那种地步。”
常氏张张嘴,艰难地道:“温家未必会那样……”她自己都说不下去了。温家会怎么做,常氏也不敢肯定。她只知道,温家并不是极其珍爱女孩儿的家族,那么就一切皆有可能。就算当家人没有坏主意,还有族人呢。有时候族人也会推动大势。
停顿了片刻,常氏问温莹:“好了,铺垫了这么多,该告诉娘了吧?你想怎么着?”
温莹敛眸:“女儿也是才有的想法,还没有拿定注意。要是只有我自己,生不生孩子是无所谓的。可是,我不生孩子影响的不只是我自己。我的未来也不是我自己说决定就能决定的。若是我抛下一切,自己怎么都能想法子活下去的。可是,我又抛不下一切。只好想法子让自己尽可能活得好些。”
说到这里,温莹抬起头,直视常氏道:“娘,女儿才二十四岁。以前听人说,有的妇人三十多还能生育,有的妇人四五十老来怀子。跟她们相比,女儿不是还有机会吗?女儿可以在贺家再待两三年,看能不能怀上。若是三年后仍怀不上,女儿那时也才二十七岁,和离再嫁的话,还是可能再生育的。而且,贺大少爷那时将近而立,续取并不难,并不影响他生嫡子,贺温两家就不至于结仇。如此,就算没了贺家这门姻亲,女儿的婚姻对温家还是有用处的。就算女儿再嫁的人家不如贺家好,也总比把女儿废掉强。虽然再嫁的名声不太好,可是世道并不禁止女人再嫁,而且女儿觉得实惠比名声重要。女儿可以不是废棋的。对吗?”
常氏见女儿如此冷静地谈论“和离”,不禁为她心疼。没想到阿莹与贺大少爷的夫妻之情竟平淡到了这种地步。又想到阿莹如此苦心筹谋,为的不只是她自己,她还顾虑到她这个娘、她的大女儿以及温家其他的女孩儿,就更心疼阿莹了。
待温莹话落,常氏已是眼含热泪。她抱着温莹,一个劲儿地道:“我的女儿,苦了你了!”
常氏如此真情流露,温莹也不禁红了眼眶。母女两个抱着哭了一会儿才平静下来。
常氏叫人备水进来,母女二人又洗漱收拾了一番,才又坐到一起。
常氏道:“你是娘的亲生女儿,娘总是盼着你好的。娘想过了,若当真你和你夫君没有子女缘分,确实不必在他身上耗死。无论如何,娘不能让你因为没有生育而丢了性命。和离确实可行。娘会帮你在你爹这里敲敲边鼓。”
温莹:“谢谢娘!女儿就知道娘是真的疼我,这才敢说出这番话。只是,娘,女儿还有点疑虑。”
常氏见她欲言又止,便道:“都说这么多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温莹释然一笑:“娘说的是。女儿在想,等三年再和离的事,要不要由温家出面去和贺家谈。女儿八年未孕,对两家的关系肯定有影响。由温家出面去说,是不是能缓和一下两家关系?”
常氏有些迟疑,这种事情从来没听说过,她也说不好,而且:“就算这样做能缓和两家的关系,对你可能没什么好处啊。这三年内,谁也说不准你是否会怀上。若贺家觉得你迟早是要和离的,因此而薄待你,你在贺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温莹微微一笑:“娘,您是知道女儿的,我怎么会吃亏。该我的,我不会放过。不该我的,我也不强求。只要贺家在吃用上还像以前一样对我就够了。虽然女儿也能用嫁妆养活自己,可只要我是贺家妇一天,贺家养我不是天经地义吗?至于其他的,就算比现在差又如何,女儿何曾将风言风语放在心上,除了这个,贺家难道还能在身体上虐待女儿不成。”
常氏仍有忧虑,但她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道:“你今天说的,我都跟你爹说说,看他怎么说。我会尽量劝着他的。你也是他的女儿,该他这个当爹的上心些的。”
温莹与父亲算不上亲近,并不作评论,只道:“还有呢,娘,您是知道的,女儿善于经营,手里存了些钱。女儿想着,若是实在事不可为,就把这些钱拿出来,买自己的平安和自由。”
常氏目瞪口呆:“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温莹淡淡笑道:“女儿只是以防万一。您知道的,女儿在家里也就和您亲近些,与其他人都是淡淡。这种情况,女儿凭什么要别人为我着想呢?情分强求不来,可是利益谁都不会嫌多的。”
她停顿了下,接着道:“您不知道,女儿厉害着呢。我手里能腾出来的现银有几万,还有几个铺子和田庄也很值钱。我出嫁时带的嫁妆,没有您和父亲同意,我不好处置。除此之外,这几年我自己挣出来的也不少。女儿的事,若是实在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您就说出钱的事,看族里能不能看在这个的份儿上,让我光明正大且自由地活着。若是父亲和族里没有多说就为我的事尽心尽力,我也愿意把嫁妆还回来,再从自己这几年挣到的钱和产业里拿出三分之二献给族里。我这么些年多多少少给族里添了麻烦,这算是我的补偿吧。我留下三分之一供自己吃用,免得回来向娘家伸手。”
常氏眼中含泪,看着自己这个女儿,半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她从小就这么冷静、理智。姐妹们与她不亲近,她也不难过。长辈们不偏宠她,她更不放在心上。可是,看着眼前这个用平平淡淡的语气说着用钱换生路的女儿,常氏只觉得心疼得难以呼吸。她的女儿也就平平常常地长大的啊,怎么就长成了现在这样?她这个当娘的真的是个好母亲么?
温莹见常氏难过,便走过去依偎在她身边,道:“娘不必多想。女儿心中并不觉得如何。您知道的,我在乎的和一般人在乎的不一样。所以,您别为我难过。您看,女儿不是一向活得很好吗?没有子嗣在别人眼里是多大的事,而女儿却视之平常,在乎的只有身不由己罢了。”
常氏平复了一会儿心情,才道:“你的意思娘都知道了。娘会帮你筹谋的。你放心。”
温莹笑得灿烂:“女儿若是不放心娘,也不会有今天这一番话了。只是,我也知道娘还要顾虑大哥,也许还有其他顾虑,所以,娘为女儿略尽一尽心就好。”
说到这,温莹想起了一件事:“对了,我昨晚见到了一个奇人呢。她很有些非凡手段,还说,我遇到难处可以找她,她会帮我。她留了信物,想来说的是真话。娘也可以略放心些了。”
常氏皱眉:“是何人?不是男子吧?”
温莹怕她误会,赶紧解释道:“是个女子,她说自己是个修士,我猜应该跟道士差不多。她的事很玄异,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跟人细说,不过,她提到了东大街的青云书铺,这个应该是能说的。她说,我有事可以送信去那里。”
见女儿如此说,常氏不好再追问,只好道:“既如此,你留好那信物。不过,也别太信任她了。昨晚才见到的人,什么都不了解呢。”
温莹:“娘放心。我晓得。”
母女两人正说着话,有丫鬟进来,道:“各位少奶奶和小姐们来了。”
温莹和常氏赶紧打住话头,常氏带温莹挪到正堂,又让人请儿媳和孙女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