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背着萝卜,晃悠悠地走到村口,遥遥就瞧见几个娃娃正聚在那里说话。
她的脚步顿了顿,本打算不动声色的绕过去,却见其中一个孩子小手一指,显然已经发现了她。
是祸躲不过。初一心想。
她故作若无其事的从那几个窃窃私语的幼童身边经过。
就在她路过的一瞬间,原本直勾勾盯着她的孩子们哇哇叫着四散开,纷纷逃窜躲避,仿佛她是什么可怕的瘟疫。
口中不住地嚷嚷着:“灾星来啦,灾星来啦,快跑啊!”
不过如此,初一心中嗤笑。刻意放慢了步子,走得不慌不忙。
等她走过,几个孩子又聚集在一起,一齐做着鬼脸朝初一大喊:“克死爹,克死娘,克得庄稼不产粮!”
见初一始终闷不吭声地往前走,对他们的话恍若未闻,孩子们便觉得有些无趣。
此时其中一个高个子的男孩想要出风头,壮起胆子,捡起地上的小石头鼓足了劲扔向初一,口中嚷嚷着:“灾星滚出三合村!休要再来!否则,我叫新来的将军打死你!”
石子狠狠的砸在初一的小腿上,疼得她倒吸了一口凉气,捂着腿就蹲在了地上。
本来被吴叔赶出来,她心中就不痛快,此时更是怒从心中起,把背篓放在地上,顺手从地上随意抓了两把就奔着几个孩子走了过去。
她气势汹汹,脸上的表情恶狠狠的,吓得几个孩子都忘了跑。
初一走到他们跟前,不管不顾地把手里的石头连带着土全都抛洒在几人身上,一时间黄土漫天尘烟四起,幼童们转眼都变成了灰头土脸的小乞丐。
初一不多说话,扔完石子回头背起背篓转身就走,留下几个只会张着大嘴哭嚎的小娃娃。
她本想回家,可一看日头,估摸着该是爹爹快下工的时辰,索性径直走到县中去接他。
三合村隶属于太平县,是唐宁国北方边陲的一个小城。
说是边关险要,可正如其名,太平县已安宁上百年,尽管略微贫瘠荒凉了些,却从无什么战事侵扰。
百姓称不上安居乐业,倒也可算是勉强温饱,无忧无虞。
只可惜近几年上天不垂怜,年年赶上灾荒,家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太平县令也算是个好官,为此忧心不已,屡屡上书朝廷,乞求赈济。
可这毫无存在感的边远小城,哪可能受到什么重视?县令上奏的折子就算写断了手,最终也不过只能落得个石沉大海。
初一姓李,她爹单名一个项字。说起初一她爹,只有厚道二字可以形容。
都说人善被人欺,那她爹李项便是那种实在太老实、太厚道,甚至让人不忍去欺的那一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太平县附近十里八村,就没有李项没帮过忙的人家。
谁家若是办什么大事,一听说李项来了,简直比亲儿子来还让人放心。
父女俩住在三合村外,为了养活初一,李项平日就去几里外的太平县上四处打短工。
近来县中的李员外家公子即将娶妻,诸事繁杂,李项就在那里做事。
李项活做得细致,李员外心善,念着他们是李姓本家,很是照顾父女俩。
就连那块萝卜田,也是李员外家的,连佃租都不收,就白白给他们种着。
李项念着那块地中原本就种着萝卜,拔了可惜,想着等收成了,再改种别的。
没想到那田很是出息,种出来的萝卜又大又好。父女俩吃不了,李项就差使初一去给邻里送一送。
初一撒过气烦恼也就忘了,哼着小曲到了太平县。二人早就约好,初一若是想来接,就在城门外等着。可她瞧着还早,便想去县中逛逛。
她此时正是对万事都好奇的年纪,小小的太平县对她来说,已经比天下还大。
刚进城门,还没等站定,便见远处呼啦啦来了一群衙役,将城门前的路围住。
少顷,就见一个穿着官服、带着乌纱帽的老翁在前头跑,县丞、主簿、司吏等一众县中诸官跟在后面,疯了似的追赶着前头的老爷。
再后头,是一群家丁仆役,抬着县令大人的轿子。累得气喘吁吁地,一边跑还一边喊:“老爷,上轿,上轿啊...”
县里的百姓自然认得自己的县令大人,只是他平日诸事亲力亲为,总是不修边幅的四处体察民情,甚至闲时还会帮着农户耕作。
像今日这般不伦不类的穿着官服,倒是极少见。
一见大人如此慌忙,百姓们都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纷纷聚集过来,各自打听。
待县令走到城门前,瞧见百姓们都在,便捋着胡子笑眯眯地朝众人打招呼。
县令大人从县衙跑到城门口,气息不变,笑容可掬。后头追上来的人累得想杀人,面目狰狞,前栽后仰。
诸官也熟知老爷的性子,不免抱怨道:“大人...您跑那么快做什么...”
县令脸拉了下来。“不跑怎么行?来不及了!”
“那您倒是早点出来啊...”
“老夫清早去帮城郊的王老哥收地,午时回来累得慌,一时偷懒,不小心睡过了头...”
见县令大人理直气壮地揭自己的短,百姓们齐齐哄笑,更有好事者大声问道:“刘大人,好端端地,您来这做什么?什么来不及了?”
刘县令也不避讳众人,答道:“老夫来此迎一迎新来的将军。”
他这话一出,百姓哗然。
“什么将军?”
“你还不知道啊?自然是守边的将军,管得就是县外那个军营。”
“咦,那里还有人吗?不都回家收麦子去了?”
“就是,咱这破地方有什么可守的?”
“你管有没有人呢,我可听说了啊,这将军是从南奉来的,来头可大着呢!”
“什么?都城来的?来咱这干啥?”
“你这憨货,不是说了,来守城的!”
“咱这破城,有啥可守?”
听着这两人来来回回的废话,初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最近处处都在议论这新来的将军,连初一这个不常出门的耳朵都要听得起了茧,没想到还真有不知道的。
两人听见笑声,回身瞧见初一,被说是“憨货”的那个眉眼一瞪,正要斥骂一句“你敢笑俺?”
就见旁边那人忽而变了脸色,明显认出了她,在那憨货耳边低语了几句。
那人顺着话音,径直将友人的话复述了出来,嘴巴夸张地长得老大,声音洪亮:“什么?灾星?”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纷纷回头,见到初一,认得她的开始挤着往外避,不认得的也被裹挟着顺着人流躲开。
而后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将军来了!”
紧接着就听哄的一声,人群开始骚乱。
一时间,抻着脖子想要看热闹的叫嚣着的闲人、忙着往前去的县令和诸官、不大敢真拦着百姓怕伤着人的衙役、还有疯狂躲闪初一的百姓冲破了阻拦,撞在一起,推推搡搡,尖叫呼喝。
屠苏第一次进太平县城,见到的就是这副景象。
好似全城的百姓都来了,全都被挤在小小的破落的城门口,越挤越乱。隐隐的还能听见有人在哀嚎:“让老夫出去,让老夫出去,哎呀呀,别踩老夫...”
唯有其中一处,站着个背着大背篓的小村姑,身边估摸着两三丈内都没有任何人靠近。
姑娘静静地站在中间,看着那些对她避之不及的人,似乎有些不知所措,又有些忍俊不禁。
屠苏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其中必有什么蹊跷。
他打着马慢慢前行,百姓们忌惮他身后的侍卫,四散躲开,让出了路。
屠苏行至姑娘身前,勒马停住,没有说话,只是冷着脸看她。
初一原本还在看周围人的热闹,听见马蹄声渐近,哄乱声消了下去,这才发现自己这站位,甚是显眼。
等到马停了,她抬头望去,便见到一个棱角分明的冷峻男子坐在马上,正好与她无声对视。
那人不说话,她也不知该说什么,甚至不知这是不是所谓的将军。
她正想躲开,就听他旁边一人突然喝道:“何故在此阻拦将军,是否意图不轨?”
这话一出,男子身后的侍卫顿时杀气腾腾,刺啦啦抽出长刀对着初一。
初一正要挪开的双腿定住,看着那尺长的大刀不敢说话。
她哪里见过这种阵势?有生以来遇过最过分的行为,也就是小娃娃拿石子打她。
固然怕得两腿打颤,初一人却并不呆傻,眼睛一转,心中立刻就有了主意。
她卸下身上的背篓,奋力举了起来,双眼水汪汪的,看上去要多无辜就有多无辜。
顺着她的动作,在场众人全都将目光凝聚在那破旧的筐子上。也包括屠苏。
他自幼凡事都亲力亲为,自然也认得那筐中的东西。这是...萝卜?
可是...为何是萝卜?
屠苏看着那筐里还带着泥的萝卜发怔,听见姑娘声音怯怯:“将军,吃吗?”
屠苏还是不说话。
尽管如此,初一也能感受到他的无语。
隔着筐子看不清表情,她都可以察觉这个新来的将军心中的震撼。
乌泱泱的百姓看不到尽头,挤在这里等他进城,结果竟只是为了...
让一个小村姑,给他送上一筐萝卜?
只是萝卜!只有萝卜!!!
她的脚步顿了顿,本打算不动声色的绕过去,却见其中一个孩子小手一指,显然已经发现了她。
是祸躲不过。初一心想。
她故作若无其事的从那几个窃窃私语的幼童身边经过。
就在她路过的一瞬间,原本直勾勾盯着她的孩子们哇哇叫着四散开,纷纷逃窜躲避,仿佛她是什么可怕的瘟疫。
口中不住地嚷嚷着:“灾星来啦,灾星来啦,快跑啊!”
不过如此,初一心中嗤笑。刻意放慢了步子,走得不慌不忙。
等她走过,几个孩子又聚集在一起,一齐做着鬼脸朝初一大喊:“克死爹,克死娘,克得庄稼不产粮!”
见初一始终闷不吭声地往前走,对他们的话恍若未闻,孩子们便觉得有些无趣。
此时其中一个高个子的男孩想要出风头,壮起胆子,捡起地上的小石头鼓足了劲扔向初一,口中嚷嚷着:“灾星滚出三合村!休要再来!否则,我叫新来的将军打死你!”
石子狠狠的砸在初一的小腿上,疼得她倒吸了一口凉气,捂着腿就蹲在了地上。
本来被吴叔赶出来,她心中就不痛快,此时更是怒从心中起,把背篓放在地上,顺手从地上随意抓了两把就奔着几个孩子走了过去。
她气势汹汹,脸上的表情恶狠狠的,吓得几个孩子都忘了跑。
初一走到他们跟前,不管不顾地把手里的石头连带着土全都抛洒在几人身上,一时间黄土漫天尘烟四起,幼童们转眼都变成了灰头土脸的小乞丐。
初一不多说话,扔完石子回头背起背篓转身就走,留下几个只会张着大嘴哭嚎的小娃娃。
她本想回家,可一看日头,估摸着该是爹爹快下工的时辰,索性径直走到县中去接他。
三合村隶属于太平县,是唐宁国北方边陲的一个小城。
说是边关险要,可正如其名,太平县已安宁上百年,尽管略微贫瘠荒凉了些,却从无什么战事侵扰。
百姓称不上安居乐业,倒也可算是勉强温饱,无忧无虞。
只可惜近几年上天不垂怜,年年赶上灾荒,家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太平县令也算是个好官,为此忧心不已,屡屡上书朝廷,乞求赈济。
可这毫无存在感的边远小城,哪可能受到什么重视?县令上奏的折子就算写断了手,最终也不过只能落得个石沉大海。
初一姓李,她爹单名一个项字。说起初一她爹,只有厚道二字可以形容。
都说人善被人欺,那她爹李项便是那种实在太老实、太厚道,甚至让人不忍去欺的那一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太平县附近十里八村,就没有李项没帮过忙的人家。
谁家若是办什么大事,一听说李项来了,简直比亲儿子来还让人放心。
父女俩住在三合村外,为了养活初一,李项平日就去几里外的太平县上四处打短工。
近来县中的李员外家公子即将娶妻,诸事繁杂,李项就在那里做事。
李项活做得细致,李员外心善,念着他们是李姓本家,很是照顾父女俩。
就连那块萝卜田,也是李员外家的,连佃租都不收,就白白给他们种着。
李项念着那块地中原本就种着萝卜,拔了可惜,想着等收成了,再改种别的。
没想到那田很是出息,种出来的萝卜又大又好。父女俩吃不了,李项就差使初一去给邻里送一送。
初一撒过气烦恼也就忘了,哼着小曲到了太平县。二人早就约好,初一若是想来接,就在城门外等着。可她瞧着还早,便想去县中逛逛。
她此时正是对万事都好奇的年纪,小小的太平县对她来说,已经比天下还大。
刚进城门,还没等站定,便见远处呼啦啦来了一群衙役,将城门前的路围住。
少顷,就见一个穿着官服、带着乌纱帽的老翁在前头跑,县丞、主簿、司吏等一众县中诸官跟在后面,疯了似的追赶着前头的老爷。
再后头,是一群家丁仆役,抬着县令大人的轿子。累得气喘吁吁地,一边跑还一边喊:“老爷,上轿,上轿啊...”
县里的百姓自然认得自己的县令大人,只是他平日诸事亲力亲为,总是不修边幅的四处体察民情,甚至闲时还会帮着农户耕作。
像今日这般不伦不类的穿着官服,倒是极少见。
一见大人如此慌忙,百姓们都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纷纷聚集过来,各自打听。
待县令走到城门前,瞧见百姓们都在,便捋着胡子笑眯眯地朝众人打招呼。
县令大人从县衙跑到城门口,气息不变,笑容可掬。后头追上来的人累得想杀人,面目狰狞,前栽后仰。
诸官也熟知老爷的性子,不免抱怨道:“大人...您跑那么快做什么...”
县令脸拉了下来。“不跑怎么行?来不及了!”
“那您倒是早点出来啊...”
“老夫清早去帮城郊的王老哥收地,午时回来累得慌,一时偷懒,不小心睡过了头...”
见县令大人理直气壮地揭自己的短,百姓们齐齐哄笑,更有好事者大声问道:“刘大人,好端端地,您来这做什么?什么来不及了?”
刘县令也不避讳众人,答道:“老夫来此迎一迎新来的将军。”
他这话一出,百姓哗然。
“什么将军?”
“你还不知道啊?自然是守边的将军,管得就是县外那个军营。”
“咦,那里还有人吗?不都回家收麦子去了?”
“就是,咱这破地方有什么可守的?”
“你管有没有人呢,我可听说了啊,这将军是从南奉来的,来头可大着呢!”
“什么?都城来的?来咱这干啥?”
“你这憨货,不是说了,来守城的!”
“咱这破城,有啥可守?”
听着这两人来来回回的废话,初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最近处处都在议论这新来的将军,连初一这个不常出门的耳朵都要听得起了茧,没想到还真有不知道的。
两人听见笑声,回身瞧见初一,被说是“憨货”的那个眉眼一瞪,正要斥骂一句“你敢笑俺?”
就见旁边那人忽而变了脸色,明显认出了她,在那憨货耳边低语了几句。
那人顺着话音,径直将友人的话复述了出来,嘴巴夸张地长得老大,声音洪亮:“什么?灾星?”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纷纷回头,见到初一,认得她的开始挤着往外避,不认得的也被裹挟着顺着人流躲开。
而后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将军来了!”
紧接着就听哄的一声,人群开始骚乱。
一时间,抻着脖子想要看热闹的叫嚣着的闲人、忙着往前去的县令和诸官、不大敢真拦着百姓怕伤着人的衙役、还有疯狂躲闪初一的百姓冲破了阻拦,撞在一起,推推搡搡,尖叫呼喝。
屠苏第一次进太平县城,见到的就是这副景象。
好似全城的百姓都来了,全都被挤在小小的破落的城门口,越挤越乱。隐隐的还能听见有人在哀嚎:“让老夫出去,让老夫出去,哎呀呀,别踩老夫...”
唯有其中一处,站着个背着大背篓的小村姑,身边估摸着两三丈内都没有任何人靠近。
姑娘静静地站在中间,看着那些对她避之不及的人,似乎有些不知所措,又有些忍俊不禁。
屠苏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其中必有什么蹊跷。
他打着马慢慢前行,百姓们忌惮他身后的侍卫,四散躲开,让出了路。
屠苏行至姑娘身前,勒马停住,没有说话,只是冷着脸看她。
初一原本还在看周围人的热闹,听见马蹄声渐近,哄乱声消了下去,这才发现自己这站位,甚是显眼。
等到马停了,她抬头望去,便见到一个棱角分明的冷峻男子坐在马上,正好与她无声对视。
那人不说话,她也不知该说什么,甚至不知这是不是所谓的将军。
她正想躲开,就听他旁边一人突然喝道:“何故在此阻拦将军,是否意图不轨?”
这话一出,男子身后的侍卫顿时杀气腾腾,刺啦啦抽出长刀对着初一。
初一正要挪开的双腿定住,看着那尺长的大刀不敢说话。
她哪里见过这种阵势?有生以来遇过最过分的行为,也就是小娃娃拿石子打她。
固然怕得两腿打颤,初一人却并不呆傻,眼睛一转,心中立刻就有了主意。
她卸下身上的背篓,奋力举了起来,双眼水汪汪的,看上去要多无辜就有多无辜。
顺着她的动作,在场众人全都将目光凝聚在那破旧的筐子上。也包括屠苏。
他自幼凡事都亲力亲为,自然也认得那筐中的东西。这是...萝卜?
可是...为何是萝卜?
屠苏看着那筐里还带着泥的萝卜发怔,听见姑娘声音怯怯:“将军,吃吗?”
屠苏还是不说话。
尽管如此,初一也能感受到他的无语。
隔着筐子看不清表情,她都可以察觉这个新来的将军心中的震撼。
乌泱泱的百姓看不到尽头,挤在这里等他进城,结果竟只是为了...
让一个小村姑,给他送上一筐萝卜?
只是萝卜!只有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