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趣完便准备开始生火做饭,初一和商宁给屠苏帮着打下手,屠苏手艺极好,很快初一就见识到了有生以来最丰盛的一桌菜。
满满的一桌摆都摆不下,鸡鸭鱼肉色香味俱全,光是闻着香味,她都觉得享受。
屠苏将一大碗饭递到初一手里,还不忘叮嘱一句:“多吃些。”
说完便见商宁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好像他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屠苏没理他,看着初一端起碗,瞧着一大桌菜咽了咽口水,兴冲冲地提起木筷夹起一口菜吃掉,动作猛地顿了一顿。
初一有些撑得慌。
方才喝了两大壶茶,落了个水饱,此刻要再吃东西,她便觉得肚子圆滚滚的,胀得难受。
“不合胃口?”屠苏注意到她的异样,不由有些紧张。
“不是!好吃,太好吃了!我还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开心了!”初一怕他失望,故作兴致高昂的样子,夸张地给屠苏捧场。
“好吃就多吃些。”屠苏放下心来,将自己手边的烧鸡换到初一跟前。
初一看着眼前油润红亮的烧鸡,拆下一块勉强塞进嘴里咀嚼,顿时红了眼眶。
腹内传来的致命饱胀感让她根本无暇品味烧鸡的美好,初一在心中哀嚎,难道是她注定只能过穷日子,山珍海味摆在眼前,老天却让她无福消受?
屠苏坐在一旁紧盯着初一,见她只是吃了一口烧鸡就泫然欲泣,心中的怜悯之意无以言表,又递过来一道红烧蹄髈。
这一顿饭三人都注定无法平静。
屠苏不断地给初一送菜,初一塞得两颊鼓鼓就是难以下咽,商宁看着突飞猛进学会了待客之道的自家少爷颇感欣慰。
初一奋力硬塞,已觉得自己几乎一打嗝就要吐出来,却终究没能吃下多少。
她看着桌上满满的剩菜,心里不由有些惋惜。
许是看出了她的不舍,屠苏便道:“我已预先给你留出了一份,你临走时带回去,给伯父尝尝。”
初一没想到屠苏如此细心慷慨,感动不已,口中连连称谢。而后又犹豫道:“可这些...”
初一有些过意不去,她已隐隐感觉到或许是因为她屠苏才做了这么多菜,又不敢十分确定。
可二人都没怎么吃,她又吃不了太多,实在浪费。
屠苏宽慰她:“无妨。商宁最爱吃剩菜。”
商宁:“?”
初一闻言看向商宁,商宁咬牙切齿地承认:“是,我不吃剩菜睡不着觉。”
她这才放下心来。等把桌上狼藉收好,三人坐在一处闲聊。
说是闲聊,多是商宁在说,屠苏偶尔回复两句,初一在一边默默听着,也听不太懂。
说着说着,商宁突然想起一事,便道:“我昨日去县里,就已张贴了告示,召兵丁回营,可到现在都无人问津。难道我们往后就要一直这样使空城计了?”
听他说起正事,屠苏也用心起来:“太平营闲置太久,又无人监管,想要重振,并非易事。”他对此事也颇为头疼。
商宁心急道:“就不能找找督军吗?”
屠苏摇摇头:“太平县偏远穷苦,督军未必愿意管这个地方。就算找了,也是阳奉阴违,并无大用。百年无战事,人心都待散了。”
“那不如修书告到南奉去?”商宁开始胡乱出主意。
“也不可。”屠苏否决。“这戍边守备将军本就是父亲求来的,我刚任职就去告状,岂不落人把柄横生事端?硬要闹大,恐会牵累屠家。”
提起此事,商宁就颇为不忿,忍不住道:“都怪那女人,我看她根本就没安好心,巴不得你有多远走多远。说什么几年后为你请功,我看她就没打算让你回去...”
“商宁,慎言。”屠苏淡淡提醒道。
商宁这才反应过来初一也在,不便当着外人妄议屠家家丑,心中却实在难平,对着初一挤了挤眼睛,还是没再多说。
屠苏便道:“我们初来乍到,许多事还不清楚,还是得从长计议。”
商宁本想劝屠苏得过且过,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日子得了,可又明白他家少爷根本就不是那种人,他做什么都要尽力做到最好,只得跟着叹了口气,愁眉苦脸。
初一将二人所言胡乱听了个大概,知道他们是在为重整军营之事发愁。
今日受了恩惠,她便也想帮着出点主意。见二人都不再说话,初一突然开口说道:“我有一个主意,不知能不能行。”
听到她竟有话要说,商宁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屠苏也转头望向她。
从没被人这样郑重以待,初一有些羞怯,却还是小声道:“若是...若是想要人都回来,不如去找县令老爷帮忙。”
本以为她能出什么好主意的商宁“切”了一声,摇头道:“找县令有什么用?他能管军营之事?”他边说边想起刘县令蹲在路边吃瓜的邋遢样,不由嫌弃道:“那不就是个脏兮兮的老头?他能有什么本事...”
听他提起刘肖的样子十分不屑,初一忍不住反驳道:“刘老爷才不是什么脏老头。他本事很大的,若不是他,太平县早就完了,人人都这样说。军营不军营的,我不太懂。反正我知晓太平县没有人不听刘老爷的话...”
“没人不听?”屠苏突然问。
初一对屠苏总没有面对商宁那般自在,咬唇点了点头。
屠苏见初一如此维护刘县令的样子,又听她说太平县人人如此,忽然有些意动,竟隐隐觉得此计可行。
她这样确定,商宁也有些拿不准,对屠苏道:“少爷,你初来那日那老头不是亲自相迎,还说要请你去饮酒来着?”
屠苏点点头:“我见他句句不离南奉,似乎还对我出身屠家一事颇为在意,担心他另有所图,便只好婉言谢绝。”
商宁刚扬起的头又低了下去:“刚来你就不给他面子。万一这老头记仇,此事就不好办了...”
初一辩解:“刘老爷才不是那样的人。”
屠苏看了她一眼,下定了主意:“不如我们先把军营清点好,等过几日亲自登门拜访。”
初一见自己帮上了忙,心中十分欢喜。等腹胀的没那般厉害,她揉了揉肚子,打算告辞回家。
屠苏便把商宁买的吃食给她装了满满一背篓,那些所谓“商宁不吃睡不着”的干果蜜饯,也都塞进了筐里,仅留给商宁一桌剩菜。
初一手里提着屠苏用油纸包好的菜,背着背篓回到三合村外。
李项今日回得早,听见门口的动静迎出门,看见初一手里的东西一愣。
“你从哪拿的这么些东西?刘四娘给你的?”李项一边接过背篓一边问。
“当然不是。”初一忙否认,李项自己想想也觉得不可能,便听她继续道:“这都是将军送给我的。爹,你快尝尝这菜,这是将军亲手做的,好吃着呢...”
初一举了举手中的油纸包,拉着她爹进了屋。
“将军,什么将军?”李项仍是一头雾水。
“新来的将军啊,从南奉来的,说是要重整太平营。”初一学着屠苏的话,给她爹解释。
“你是怎么认识的?”她爹听得云里雾里。
初一便把这几日发生的来龙去脉给她爹细细讲了一遍,也承认了那些萝卜没送去三合村,都送到大营里去了。
李项听了一半,脸色便阴沉下来:“你怎可随意收人的东西?我就是这么教你的?”
初一觉得她爹这无名火来得莫名其妙,还嘴道:“你不是也收了李老爷的东西?为何李老爷的东西收得,将军的就收不得?”
李项见她为了那将军还顶撞自己,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恼道:“那怎么能一样?”
“如何不一样?三合村人人都厌我恨我,我送萝卜上门,他们都恨不能拿棍子把我赶出来,我把萝卜送去军营,将军他收了我的萝卜,还留我吃饭。我吃完不打紧,将军还好心要我拿回来给爹尝尝。亏得我辛苦背了这么远,爹你可倒好,不分青红皂白就骂我...”
初一十分委屈,满腹的兴奋被她爹一盆冷水下来浇得心凉。
李项也反应过来自己语气有些重,叹了口气向她低头:“是爹莽撞了,爹不该对你这样。我只是担心你,咱们乡野小民,过好自己的日子已十分不易,还是少与官家来往得好。万一被无辜牵扯进去,都不知能不能保住小命。你不喜欢去三合村,那往后爹不逼你去就是了。不过你听爹一句劝,离那个什么将军远些,他从南奉平白来了咱们这荒村僻壤,身上定是带了一堆污糟事。万一你要是出了什么事,爹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项越说越忧心,初一知道爹是为自己好,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因而虽不认同她爹说的话,却没有再反驳,只是胡乱应了下来。
李项见她并不把自己的话往心里去,担忧更甚,却没再开口,怕给她平添烦恼。只是强笑了笑,问初一给他带了什么好东西。
初一听他提起这个,不由又高兴起来,把背篓里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像个孩童似的一样样给她爹看。
李项见状,也勉强打起精神,问她有没有谢过将军。
初一当然点头肯定,小屋内渐渐又恢复了欢声笑语。
满满的一桌摆都摆不下,鸡鸭鱼肉色香味俱全,光是闻着香味,她都觉得享受。
屠苏将一大碗饭递到初一手里,还不忘叮嘱一句:“多吃些。”
说完便见商宁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好像他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屠苏没理他,看着初一端起碗,瞧着一大桌菜咽了咽口水,兴冲冲地提起木筷夹起一口菜吃掉,动作猛地顿了一顿。
初一有些撑得慌。
方才喝了两大壶茶,落了个水饱,此刻要再吃东西,她便觉得肚子圆滚滚的,胀得难受。
“不合胃口?”屠苏注意到她的异样,不由有些紧张。
“不是!好吃,太好吃了!我还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开心了!”初一怕他失望,故作兴致高昂的样子,夸张地给屠苏捧场。
“好吃就多吃些。”屠苏放下心来,将自己手边的烧鸡换到初一跟前。
初一看着眼前油润红亮的烧鸡,拆下一块勉强塞进嘴里咀嚼,顿时红了眼眶。
腹内传来的致命饱胀感让她根本无暇品味烧鸡的美好,初一在心中哀嚎,难道是她注定只能过穷日子,山珍海味摆在眼前,老天却让她无福消受?
屠苏坐在一旁紧盯着初一,见她只是吃了一口烧鸡就泫然欲泣,心中的怜悯之意无以言表,又递过来一道红烧蹄髈。
这一顿饭三人都注定无法平静。
屠苏不断地给初一送菜,初一塞得两颊鼓鼓就是难以下咽,商宁看着突飞猛进学会了待客之道的自家少爷颇感欣慰。
初一奋力硬塞,已觉得自己几乎一打嗝就要吐出来,却终究没能吃下多少。
她看着桌上满满的剩菜,心里不由有些惋惜。
许是看出了她的不舍,屠苏便道:“我已预先给你留出了一份,你临走时带回去,给伯父尝尝。”
初一没想到屠苏如此细心慷慨,感动不已,口中连连称谢。而后又犹豫道:“可这些...”
初一有些过意不去,她已隐隐感觉到或许是因为她屠苏才做了这么多菜,又不敢十分确定。
可二人都没怎么吃,她又吃不了太多,实在浪费。
屠苏宽慰她:“无妨。商宁最爱吃剩菜。”
商宁:“?”
初一闻言看向商宁,商宁咬牙切齿地承认:“是,我不吃剩菜睡不着觉。”
她这才放下心来。等把桌上狼藉收好,三人坐在一处闲聊。
说是闲聊,多是商宁在说,屠苏偶尔回复两句,初一在一边默默听着,也听不太懂。
说着说着,商宁突然想起一事,便道:“我昨日去县里,就已张贴了告示,召兵丁回营,可到现在都无人问津。难道我们往后就要一直这样使空城计了?”
听他说起正事,屠苏也用心起来:“太平营闲置太久,又无人监管,想要重振,并非易事。”他对此事也颇为头疼。
商宁心急道:“就不能找找督军吗?”
屠苏摇摇头:“太平县偏远穷苦,督军未必愿意管这个地方。就算找了,也是阳奉阴违,并无大用。百年无战事,人心都待散了。”
“那不如修书告到南奉去?”商宁开始胡乱出主意。
“也不可。”屠苏否决。“这戍边守备将军本就是父亲求来的,我刚任职就去告状,岂不落人把柄横生事端?硬要闹大,恐会牵累屠家。”
提起此事,商宁就颇为不忿,忍不住道:“都怪那女人,我看她根本就没安好心,巴不得你有多远走多远。说什么几年后为你请功,我看她就没打算让你回去...”
“商宁,慎言。”屠苏淡淡提醒道。
商宁这才反应过来初一也在,不便当着外人妄议屠家家丑,心中却实在难平,对着初一挤了挤眼睛,还是没再多说。
屠苏便道:“我们初来乍到,许多事还不清楚,还是得从长计议。”
商宁本想劝屠苏得过且过,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日子得了,可又明白他家少爷根本就不是那种人,他做什么都要尽力做到最好,只得跟着叹了口气,愁眉苦脸。
初一将二人所言胡乱听了个大概,知道他们是在为重整军营之事发愁。
今日受了恩惠,她便也想帮着出点主意。见二人都不再说话,初一突然开口说道:“我有一个主意,不知能不能行。”
听到她竟有话要说,商宁来了兴致:“说来听听。”
屠苏也转头望向她。
从没被人这样郑重以待,初一有些羞怯,却还是小声道:“若是...若是想要人都回来,不如去找县令老爷帮忙。”
本以为她能出什么好主意的商宁“切”了一声,摇头道:“找县令有什么用?他能管军营之事?”他边说边想起刘县令蹲在路边吃瓜的邋遢样,不由嫌弃道:“那不就是个脏兮兮的老头?他能有什么本事...”
听他提起刘肖的样子十分不屑,初一忍不住反驳道:“刘老爷才不是什么脏老头。他本事很大的,若不是他,太平县早就完了,人人都这样说。军营不军营的,我不太懂。反正我知晓太平县没有人不听刘老爷的话...”
“没人不听?”屠苏突然问。
初一对屠苏总没有面对商宁那般自在,咬唇点了点头。
屠苏见初一如此维护刘县令的样子,又听她说太平县人人如此,忽然有些意动,竟隐隐觉得此计可行。
她这样确定,商宁也有些拿不准,对屠苏道:“少爷,你初来那日那老头不是亲自相迎,还说要请你去饮酒来着?”
屠苏点点头:“我见他句句不离南奉,似乎还对我出身屠家一事颇为在意,担心他另有所图,便只好婉言谢绝。”
商宁刚扬起的头又低了下去:“刚来你就不给他面子。万一这老头记仇,此事就不好办了...”
初一辩解:“刘老爷才不是那样的人。”
屠苏看了她一眼,下定了主意:“不如我们先把军营清点好,等过几日亲自登门拜访。”
初一见自己帮上了忙,心中十分欢喜。等腹胀的没那般厉害,她揉了揉肚子,打算告辞回家。
屠苏便把商宁买的吃食给她装了满满一背篓,那些所谓“商宁不吃睡不着”的干果蜜饯,也都塞进了筐里,仅留给商宁一桌剩菜。
初一手里提着屠苏用油纸包好的菜,背着背篓回到三合村外。
李项今日回得早,听见门口的动静迎出门,看见初一手里的东西一愣。
“你从哪拿的这么些东西?刘四娘给你的?”李项一边接过背篓一边问。
“当然不是。”初一忙否认,李项自己想想也觉得不可能,便听她继续道:“这都是将军送给我的。爹,你快尝尝这菜,这是将军亲手做的,好吃着呢...”
初一举了举手中的油纸包,拉着她爹进了屋。
“将军,什么将军?”李项仍是一头雾水。
“新来的将军啊,从南奉来的,说是要重整太平营。”初一学着屠苏的话,给她爹解释。
“你是怎么认识的?”她爹听得云里雾里。
初一便把这几日发生的来龙去脉给她爹细细讲了一遍,也承认了那些萝卜没送去三合村,都送到大营里去了。
李项听了一半,脸色便阴沉下来:“你怎可随意收人的东西?我就是这么教你的?”
初一觉得她爹这无名火来得莫名其妙,还嘴道:“你不是也收了李老爷的东西?为何李老爷的东西收得,将军的就收不得?”
李项见她为了那将军还顶撞自己,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恼道:“那怎么能一样?”
“如何不一样?三合村人人都厌我恨我,我送萝卜上门,他们都恨不能拿棍子把我赶出来,我把萝卜送去军营,将军他收了我的萝卜,还留我吃饭。我吃完不打紧,将军还好心要我拿回来给爹尝尝。亏得我辛苦背了这么远,爹你可倒好,不分青红皂白就骂我...”
初一十分委屈,满腹的兴奋被她爹一盆冷水下来浇得心凉。
李项也反应过来自己语气有些重,叹了口气向她低头:“是爹莽撞了,爹不该对你这样。我只是担心你,咱们乡野小民,过好自己的日子已十分不易,还是少与官家来往得好。万一被无辜牵扯进去,都不知能不能保住小命。你不喜欢去三合村,那往后爹不逼你去就是了。不过你听爹一句劝,离那个什么将军远些,他从南奉平白来了咱们这荒村僻壤,身上定是带了一堆污糟事。万一你要是出了什么事,爹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项越说越忧心,初一知道爹是为自己好,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因而虽不认同她爹说的话,却没有再反驳,只是胡乱应了下来。
李项见她并不把自己的话往心里去,担忧更甚,却没再开口,怕给她平添烦恼。只是强笑了笑,问初一给他带了什么好东西。
初一听他提起这个,不由又高兴起来,把背篓里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像个孩童似的一样样给她爹看。
李项见状,也勉强打起精神,问她有没有谢过将军。
初一当然点头肯定,小屋内渐渐又恢复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