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镇。
一大早李兰香匆匆赶到卖猪肉的摊位上左挑右选。
“呦,今日怎舍得过来割肉了?以往不是都得等到农忙时节吗?”卖猪肉的打趣道。
“这不是恩人回来了吗?我不得准备点好吃的,家里就那么些菜,我都吃不下。”
李兰香一边回应一边用手比划要割哪块肉。
“听闻你们平田村在建工坊,还要人不,我家那个就擅长干这些!”
李兰香视线转向说话者,见是她娘家村子的人,便打过招呼,笑着拒绝道:“有活我一定叫你,现在暂时不缺人了,我们村子好些人都闲着呢。”
这话自然是假的,从建工坊起,男女老少只要会走路的,无一不是忙忙碌碌的,就连五岁的孩子也在帮着端茶递水。
但阿馥明显是要扶持平田村,她哪敢叫别的村的人,她连娘家兄弟都没叫呢,就怕别人觉得她以权谋私。
她们在聊着,不断有人经过,村子里的人唯一敢逛的地方就是白水镇,因此人大多熟识,一个个都上来打听工坊的事。
听闻是沈家丫头牵头的,俱惊呼出声:“她才多大!”
沈家在各村也算个小名人,倒不是因为长相,而是她爹是周围唯一一个失踪的人,当时平田村的人找了几天,事情就在大家口中传开。
大家都在感慨这孤儿寡母的以后要如何活下去,甚至还有人打赌赌钱荷花多久会改嫁。
“想不到这沈家不声不响的就发达了?”
“可是几个女人能建工坊,怕不是……”
“田寡妇,你再胡说八道我撕烂你的嘴!”李兰香揪住说话者的衣领警告。
所有人都没想到她突然发难,忙上去劝架。
田寡妇一家是各村有名的泼皮,大家一般都绕着她们走,吵架丢面儿,打架更是容易被她们赖上。
众人吵嚷间,一个妇女神色焦急地向旁边人打听过什么事后就匆忙地退出人群。
此人就是钱家的大儿媳周红。
放在平时,周红一定会看完热闹再回去,可是今天她迫不及待地要把听到的事告诉钱家人。
她一路小跑着赶回家,正是快午时,二儿媳张秀秀在厨房准备午饭。
周红先是灌了一肚子水解渴,才擦擦汗坐下等待钱家人回来。
好在不多时,钱家人就一个接一个地回来。
周红赶紧迎上去,“娘,我有大事要跟你说!”
端菜出来的张秀秀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声音轻柔:“大嫂,娘她们累了一上午了,先让娘坐下来吃饭吧。”
“还是老二媳妇懂事,哪像你跟条狗似的冲过来。”
钱老太说话一向难听得毫无顾忌,是以儿子孙子都沉默地坐下吃饭,仿若没有听到如此侮辱人的话。
周红气得握紧拳头,有一瞬间想把沈馥开工坊的事咽下去。
活该这一家冷心冷肺的人吃糠。
但随即她又把这念头按下去,钱家好,她才能跟着享福,等钱老太两腿一蹬,钱家还不是她相公的。
“我今日去镇上,听闻平田村的人说他们在建工坊,马上就要建成了。”
钱老太嚼着野菜,一张口唾沫横飞:“这事咱们不是早就知道了吗?你就为这事?”
她声调猛然拔高,但钱家人早习以为常,没人吓着。
周红心里冷哼,“但娘怕是不晓得工坊是谁建的?”
众人被吊起了好奇心。
“是沈馥!她不仅建了工坊,据说在城里还有个铺子。”
“啪!”
钱老太的筷子掉了。
“你再说一遍!”
“沈馥,就是你的外孙女!”要周红说十遍都可以。
看到钱老太难以置信的样子,她的心终于畅快起来。
惊讶过后,就是满满的愤怒。
沈馥哪来的钱建工坊?
钱老太很快找到了答案,“定是她当初做的香丸成了。”
在这之前她们从没想过一个乡下丫头能成什么事,因此从未打听过她的事。
哪知她悄摸声地干了一番大事?!
“这死丫头,建工坊也不找我们,白白便宜了外人!”
钱老太丝毫想不起自己当初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她只知道饶是说上天去,沈馥都是她的外孙女,
外孙女的钱不给外婆和舅舅像什么话。
“咱们这就去平田村。”
钱老太雄赳赳气昂昂地就要出发。
两个儿子自小听娘的话,没有任何别的想法,站起身就要随娘去。
“等等!”
张秀秀望着这几个蠢货好险没骂出声。
她深吸一口气,劝道:“娘,咱们就这么去了,怕是不妥。”
张秀秀在家一向懂事听话,对钱老太这个婆婆更是尊敬,因此她一张口钱老太还是听的。
“怎么不妥?”
“娘,沈馥在村里建工坊,找的都是她们村里的人,那村里人能不听她的吗?我们现在过去,不仅讨不到好,只怕还会被他们赶出来。”
“她敢!”
话一出口,钱老太后知后觉地想起如今的沈馥似是变了,她指不定还真敢。
“那你有什么办法?”
张秀秀低头‘怯怯’道:“如此勉强未必有好结果,倒不如结个姻亲,我们志远虽说没那么会挣银子,到底也是个读书人,她应当是不会嫌弃的。”
“什么?她还敢嫌弃?!”
钱老太立刻就被张秀秀的话激怒。
在她看来,孙子钱志远简直无一处不好,别说配那个死丫头,就是配大官的女儿,那也是使得的。
张秀秀掩下眼里算计,继续添火,“就是可怜志远,原来他还对我说,县丞家的小姐温柔懂事,如今怕是……”
“怕什么,你还真想让那贱人当正妻不成?做个秀才公的小妾已是她天大的福分。”
这话正和张秀秀意,她讷讷应下。
本来就是么,她家志远如此聪慧,哪能让沈馥那丫头捡了便宜。
不就是会赚些银子,女人家抛头露面的,还不定和哪个男人勾勾搭搭。
等她进了门,铺子是不能去了,就给她乖乖在家里学好规矩,想起当初沈馥过来送香丸的嚣张表情,张秀秀就心悸。
她对沈馥是一万个不满意,要不是看在她还有些银子的份上,别说让她进门,就是养在外头她都不愿。
到时候铺子让志远他爹管,村里的工坊就让想法让她娘家兄弟过来。
看在沈馥有贡献的份上,让她多生几个孩子傍身。
“那咱们几时去跟她说这事儿?”
“娘,这事不用咱们去说,找个媒人去就好,她一答应,就让媒婆把她带回来。”
小妾么,能有个媒婆去接已是天大的荣幸,难不成还想要正妻的待遇吗?
至于沈馥会不愿的事,她们丝毫没想过。
她们志远可是秀才,知道秀才有多值钱吗,整个县城就那么几个,多少女人排队等着呢。
她沈馥即使说不要,也定是在拿乔。
自己这个婆婆可不惯着她!
钱志远晚上回来时把她们商议的事告知于他。
想到沈馥苗条的身段,钱志远心里涌上一股火。
这确是个好办法,女人嘛,就是要个依靠,就是想到沈馥对他的态度,钱志远觉得有一丝不妙。
但想到将来的日子,他强行压下不详的预感,只当自己是在杞人忧天,要方子她不给,难不成他这个秀才亲自出马还不行?
女人高傲没关系,可太过高傲就是不识好歹。
几人一番商议,决定先去打听沈馥几时回县城,待她回去就找媒婆去提亲。
平田村。
沈馥吃罢午饭,正由李兰香夫妇带着去看工坊。
“工坊已建的差不多了,你现在去正好看看还有哪处需要改动。”
到了地方,一座两层的砖瓦房矗立在开阔的地上,格式是仿造的四合院,中间是一大块空地作为晴天的劳作,绕着空地的是挑出来的一圈长廊,雨天或者烈日都可在长廊里上工。
屋里则是用来放置制作好的原料,开着若干窗户增加亮度,旁边各有两间小房,作男女厕所之用。
在村里建工坊就是这点好,不用造宿舍和厨房,吃睡都能回家。
沈馥转了一圈,和她想象得一样,“挺好的,不用改了,择日开工吧。”
本来就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没有后世那些机器,对房子的要求实在不高,能待人和采来的植株就行。
“那趁你在挑个日子,好歹也是工坊开工,怎么也不能太随意。”
“就后日吧。”
索性去买些肉过来,开几桌席面庆祝开工。
沈馥掏出银子交给李兰香,让她去办,后者飞快应下。
是时候该涨工资了。
李兰香干事利索,日后又要帮她管理工坊,怎么也得提高待遇。
沈馥虽说在以往的合作商看来既抠又奸,对手下人却是个大方的。
她自己不要家里的帮助,从摆摊做起,没钱的苦都吃过,深知情怀对员工来没任何用处。
钱才是硬道理。
第三日,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锣声,沈氏工坊正式开业。
整个村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梁继业更是起哄让沈馥说几句。
沈馥以往主持过多少家店的开业,毫不怯场,在敲锣打鼓声中走到台阶上。
“各位乡亲们,我就简单两句话,一是每月有最佳员工奖,只要你干得好,兰香婶子把名单报给我,我就发一个月的工钱当做奖金;二是,上山注意安全,性命最重要,为了工坊受伤的人,医药费全由我出,当然,还是希望大家不要用到这条规矩。”
一大早李兰香匆匆赶到卖猪肉的摊位上左挑右选。
“呦,今日怎舍得过来割肉了?以往不是都得等到农忙时节吗?”卖猪肉的打趣道。
“这不是恩人回来了吗?我不得准备点好吃的,家里就那么些菜,我都吃不下。”
李兰香一边回应一边用手比划要割哪块肉。
“听闻你们平田村在建工坊,还要人不,我家那个就擅长干这些!”
李兰香视线转向说话者,见是她娘家村子的人,便打过招呼,笑着拒绝道:“有活我一定叫你,现在暂时不缺人了,我们村子好些人都闲着呢。”
这话自然是假的,从建工坊起,男女老少只要会走路的,无一不是忙忙碌碌的,就连五岁的孩子也在帮着端茶递水。
但阿馥明显是要扶持平田村,她哪敢叫别的村的人,她连娘家兄弟都没叫呢,就怕别人觉得她以权谋私。
她们在聊着,不断有人经过,村子里的人唯一敢逛的地方就是白水镇,因此人大多熟识,一个个都上来打听工坊的事。
听闻是沈家丫头牵头的,俱惊呼出声:“她才多大!”
沈家在各村也算个小名人,倒不是因为长相,而是她爹是周围唯一一个失踪的人,当时平田村的人找了几天,事情就在大家口中传开。
大家都在感慨这孤儿寡母的以后要如何活下去,甚至还有人打赌赌钱荷花多久会改嫁。
“想不到这沈家不声不响的就发达了?”
“可是几个女人能建工坊,怕不是……”
“田寡妇,你再胡说八道我撕烂你的嘴!”李兰香揪住说话者的衣领警告。
所有人都没想到她突然发难,忙上去劝架。
田寡妇一家是各村有名的泼皮,大家一般都绕着她们走,吵架丢面儿,打架更是容易被她们赖上。
众人吵嚷间,一个妇女神色焦急地向旁边人打听过什么事后就匆忙地退出人群。
此人就是钱家的大儿媳周红。
放在平时,周红一定会看完热闹再回去,可是今天她迫不及待地要把听到的事告诉钱家人。
她一路小跑着赶回家,正是快午时,二儿媳张秀秀在厨房准备午饭。
周红先是灌了一肚子水解渴,才擦擦汗坐下等待钱家人回来。
好在不多时,钱家人就一个接一个地回来。
周红赶紧迎上去,“娘,我有大事要跟你说!”
端菜出来的张秀秀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声音轻柔:“大嫂,娘她们累了一上午了,先让娘坐下来吃饭吧。”
“还是老二媳妇懂事,哪像你跟条狗似的冲过来。”
钱老太说话一向难听得毫无顾忌,是以儿子孙子都沉默地坐下吃饭,仿若没有听到如此侮辱人的话。
周红气得握紧拳头,有一瞬间想把沈馥开工坊的事咽下去。
活该这一家冷心冷肺的人吃糠。
但随即她又把这念头按下去,钱家好,她才能跟着享福,等钱老太两腿一蹬,钱家还不是她相公的。
“我今日去镇上,听闻平田村的人说他们在建工坊,马上就要建成了。”
钱老太嚼着野菜,一张口唾沫横飞:“这事咱们不是早就知道了吗?你就为这事?”
她声调猛然拔高,但钱家人早习以为常,没人吓着。
周红心里冷哼,“但娘怕是不晓得工坊是谁建的?”
众人被吊起了好奇心。
“是沈馥!她不仅建了工坊,据说在城里还有个铺子。”
“啪!”
钱老太的筷子掉了。
“你再说一遍!”
“沈馥,就是你的外孙女!”要周红说十遍都可以。
看到钱老太难以置信的样子,她的心终于畅快起来。
惊讶过后,就是满满的愤怒。
沈馥哪来的钱建工坊?
钱老太很快找到了答案,“定是她当初做的香丸成了。”
在这之前她们从没想过一个乡下丫头能成什么事,因此从未打听过她的事。
哪知她悄摸声地干了一番大事?!
“这死丫头,建工坊也不找我们,白白便宜了外人!”
钱老太丝毫想不起自己当初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她只知道饶是说上天去,沈馥都是她的外孙女,
外孙女的钱不给外婆和舅舅像什么话。
“咱们这就去平田村。”
钱老太雄赳赳气昂昂地就要出发。
两个儿子自小听娘的话,没有任何别的想法,站起身就要随娘去。
“等等!”
张秀秀望着这几个蠢货好险没骂出声。
她深吸一口气,劝道:“娘,咱们就这么去了,怕是不妥。”
张秀秀在家一向懂事听话,对钱老太这个婆婆更是尊敬,因此她一张口钱老太还是听的。
“怎么不妥?”
“娘,沈馥在村里建工坊,找的都是她们村里的人,那村里人能不听她的吗?我们现在过去,不仅讨不到好,只怕还会被他们赶出来。”
“她敢!”
话一出口,钱老太后知后觉地想起如今的沈馥似是变了,她指不定还真敢。
“那你有什么办法?”
张秀秀低头‘怯怯’道:“如此勉强未必有好结果,倒不如结个姻亲,我们志远虽说没那么会挣银子,到底也是个读书人,她应当是不会嫌弃的。”
“什么?她还敢嫌弃?!”
钱老太立刻就被张秀秀的话激怒。
在她看来,孙子钱志远简直无一处不好,别说配那个死丫头,就是配大官的女儿,那也是使得的。
张秀秀掩下眼里算计,继续添火,“就是可怜志远,原来他还对我说,县丞家的小姐温柔懂事,如今怕是……”
“怕什么,你还真想让那贱人当正妻不成?做个秀才公的小妾已是她天大的福分。”
这话正和张秀秀意,她讷讷应下。
本来就是么,她家志远如此聪慧,哪能让沈馥那丫头捡了便宜。
不就是会赚些银子,女人家抛头露面的,还不定和哪个男人勾勾搭搭。
等她进了门,铺子是不能去了,就给她乖乖在家里学好规矩,想起当初沈馥过来送香丸的嚣张表情,张秀秀就心悸。
她对沈馥是一万个不满意,要不是看在她还有些银子的份上,别说让她进门,就是养在外头她都不愿。
到时候铺子让志远他爹管,村里的工坊就让想法让她娘家兄弟过来。
看在沈馥有贡献的份上,让她多生几个孩子傍身。
“那咱们几时去跟她说这事儿?”
“娘,这事不用咱们去说,找个媒人去就好,她一答应,就让媒婆把她带回来。”
小妾么,能有个媒婆去接已是天大的荣幸,难不成还想要正妻的待遇吗?
至于沈馥会不愿的事,她们丝毫没想过。
她们志远可是秀才,知道秀才有多值钱吗,整个县城就那么几个,多少女人排队等着呢。
她沈馥即使说不要,也定是在拿乔。
自己这个婆婆可不惯着她!
钱志远晚上回来时把她们商议的事告知于他。
想到沈馥苗条的身段,钱志远心里涌上一股火。
这确是个好办法,女人嘛,就是要个依靠,就是想到沈馥对他的态度,钱志远觉得有一丝不妙。
但想到将来的日子,他强行压下不详的预感,只当自己是在杞人忧天,要方子她不给,难不成他这个秀才亲自出马还不行?
女人高傲没关系,可太过高傲就是不识好歹。
几人一番商议,决定先去打听沈馥几时回县城,待她回去就找媒婆去提亲。
平田村。
沈馥吃罢午饭,正由李兰香夫妇带着去看工坊。
“工坊已建的差不多了,你现在去正好看看还有哪处需要改动。”
到了地方,一座两层的砖瓦房矗立在开阔的地上,格式是仿造的四合院,中间是一大块空地作为晴天的劳作,绕着空地的是挑出来的一圈长廊,雨天或者烈日都可在长廊里上工。
屋里则是用来放置制作好的原料,开着若干窗户增加亮度,旁边各有两间小房,作男女厕所之用。
在村里建工坊就是这点好,不用造宿舍和厨房,吃睡都能回家。
沈馥转了一圈,和她想象得一样,“挺好的,不用改了,择日开工吧。”
本来就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没有后世那些机器,对房子的要求实在不高,能待人和采来的植株就行。
“那趁你在挑个日子,好歹也是工坊开工,怎么也不能太随意。”
“就后日吧。”
索性去买些肉过来,开几桌席面庆祝开工。
沈馥掏出银子交给李兰香,让她去办,后者飞快应下。
是时候该涨工资了。
李兰香干事利索,日后又要帮她管理工坊,怎么也得提高待遇。
沈馥虽说在以往的合作商看来既抠又奸,对手下人却是个大方的。
她自己不要家里的帮助,从摆摊做起,没钱的苦都吃过,深知情怀对员工来没任何用处。
钱才是硬道理。
第三日,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锣声,沈氏工坊正式开业。
整个村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梁继业更是起哄让沈馥说几句。
沈馥以往主持过多少家店的开业,毫不怯场,在敲锣打鼓声中走到台阶上。
“各位乡亲们,我就简单两句话,一是每月有最佳员工奖,只要你干得好,兰香婶子把名单报给我,我就发一个月的工钱当做奖金;二是,上山注意安全,性命最重要,为了工坊受伤的人,医药费全由我出,当然,还是希望大家不要用到这条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