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继业不意外地点点头,提醒道:“但庄子里的田地不能全部种上制香的原料,或许得多买些。”
沈馥面露不解。
梁继业解释:“朝廷为了保证粮食充足,颁布律法规定每人拥有的田地必须把其出产的粮食作为赋税,不得去铺子里购买。后者无需多言,自家种粮食自然要比去铺子买划算得多。”
“若是不种粮食,赋税便是粮食的十倍税银,这也遏制了药材商等商人想大面积种药材的想法。”
古代产量低,确实需要如此规定,“那你帮我多看几个庄子,我的预算是两万两。”
“这么多?!”梁继业惊叫出声。
琼县的大庄子也不过几百两,两万够买几十个了。
“嗯,你尽管去找。”她不止要种驱蚊的植株,其他香丸也要种上一些。
店里的产品太少,即使驱蚊香丸再好,顾客也会渐渐流失。
紧接着,沈馥又去买了一批看着可靠的人和一座工坊。
她要在最短时间内教出一批能制香丸的人。
原本她考虑过找平田村的人,但终究人心隔肚皮,不如签了死契的人来得可靠。
工坊以前作染布之用,院内设棚,四面通风,正适合他们屋外制香丸。
沈馥找人收拾一番之后,叫上两个姑姑和买来的十个女子一同前往工坊。
那十名女子俱是被卖的女儿或是妻子,开始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见沈五福两人的并不呼来喝去动辄打骂,声音渐渐大起来,一路问着不理解的地方。
十天下来,大部分人都能上手,只是做的香丸会有些许瑕疵,譬如这个料放少了,或是水放多了。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沈馥没有指责,依旧和颜悦色的跟她们复盘香丸出的问题。
不多时,几人都能做出像模像样的香丸。
沈馥叫她们尽快开工,所有人同心协力,终于把谢澜要的所有香丸和线香一并制作完成。
肥皂的需求量早已制作足够,沈二华不忙,亲自找了一天把所有货物交到衙门,卢瀚泉接收。
当面清点过数量后,沈二华当场收到了尾款。
一个月下来,他已不像当初拿到百两银子就心惊胆颤,而是面色沉稳、不慌不忙地回到沈家,把银子交给沈馥。
沈馥作为老板,对待下属极为大方,当天就找来负责制作香丸的所有人,发了一笔奖金,给他们乐得找不着北。
夜里,沈馥又找上钱钱荷花和沈莹,让她们准备好银子购买梁继业的庄子。
她们对此毫无疑义,末了要走时,钱荷花终于担心道:“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找到你爹。”
“没有消息传来,那就是还未找到,娘您也别太担心,只要人在,总能找到一丝踪迹。”
沈馥姐妹俩宽慰许久,钱荷花见天蹙起的眉慢慢散开。
老天待她不薄,给予她两个如此聪明懂事的孩子。
她终于不再纠结此事,叮嘱沈馥早些睡下。
*
京郊,避暑山庄。
梁帝连喝了三杯解暑汤,肚子涨得圆鼓鼓的,走路都能听见水在里头晃动。
今年不知怎么的,天气自五月开始就异常炎热,闹得蚊虫也比以往多了几倍,本定于在六月底去山上的避暑山庄,今年却是怎么也忍不住了,五月就启程。
炎热的天气使得人的脾气越发暴躁,梁帝看两耳几个奏折,气得把桌上的奏折一推,繁多的折子噼里啪啦的落地。
“要冰要冰,朕哪来那么多冰块,分给宫里人都嫌不够呢!”
梁帝气得心头直冒火,别以为他不知道各大世家暗地里储存了多少冰块,就是不舍得自个用,要来抢他的。
李福德沿掩笑站立一旁,没有多劝解。
敢在奏折上提要冰的都是看着皇上长大的老爷子,这是在来往作趣呢,他去插嘴反倒惹人嫌。
然而下一秒,无辜战火就蔓延到他身上。
梁帝转过头发现他在笑抓起一个折子就往他身上丢,“你这老匹夫笑个什么劲!给我把孑草花露拿来。”
“陛下可是又痒了?奴才这就去拿。”李福德从内殿的盒子里掏出一罐药水,气味些许刺鼻。
那头梁帝越挠越发痒,李福德见了连忙阻止,“陛下不可,太医吩咐过,天气热了,挠破皮容易让邪气入侵。”
梁帝没好气地白他一眼,“那还不快给我倒上。”
他正值壮年,可不愿因为这等原因倒下。
李福德动作轻柔地去给梁帝手上红肿的涂抹上花露,就听梁帝道:“你自个也抹上,你倒了没人伺候我。”
李德福心头暖意流过,点头应是。
“这些个老东西,平日不见给我分忧,要东西药的比谁都快!”
好么,这是又绕回去了。
李福德暗叹一口气,就听门外传来一阵欢快的传讯。
“启禀陛下,谢世子来信啦!”
梁帝眼睛一亮,把手边的折子丢开,“快快呈上来!”
李福德小跑下去接过递上,和底下送折子的徒弟对视一眼,纷纷松了口气。
宫里谁不知道陛下最宠的就是谢世子,连皇子也越不过去。
事实上,因着这个大金位,皇子别说跟陛下亲近,就是友善都艰难维持,君臣大过父子,他们陛下心里门清呢。
儿子有可能篡位盼着他早死,还不如外甥对他这个舅舅来得好。
何况陛下从小由长公主带大,替他躲过了不少明枪暗箭,姐弟之情非一般人可比拟。
梁帝拆开信,面上的欣喜渐渐落下,转而变得凝重。
这是怎么了?
以往世子来信,哪回陛下不是看得喜笑颜开。
李福德心里揣测着信件内容,只盼不要是什么坏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小九,朕没白疼他!”
梁帝突然开怀畅笑,把有准备的李福德吓了一跳。
“陛下这是遇着什么大好事了?”
他自幼是梁帝的人,若说世间有谁与梁帝最亲近,那就是他了。
因而梁帝丝毫不隐瞒,把信件交给他看,“去把信上的东西准备好。”
他早受够这鬼天气了!
李福德不看不知道,一看差点没把魂吓出来。
凭空制造冰块,这不是老天爷才会的吗?
这个哪来的女子竟也会?!
若是真的……李福德不得不佩服世子的运气。
从小到大,无数人说过谢澜命好,但自从他自请去了琼县,不少人暗地嘲笑他自不量力。
说谢澜拥有的一切不过是因为有个公主娘和皇帝舅舅,离了这些,他什么都不是。
可这会儿人家用事实告诉那些人,运气好也是他们羡慕不来的,谢世子就是能在穷乡僻壤之处遇到奇人,为皇上分忧。
李福德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接着看第二封信的内容,这下子倒是看不出什么,即使他在信件上说这法子用于修路建城墙都无比好,但他们所想的,也不过是给地面再抹上一层,使其更牢固。
远没有制冰带给他们的震撼来得大。
“陛下,这修路的法子可要一试?”
“这个……明日再说吧。”
梁帝潜意识里也没太看中所谓的水泥,但到底是小九送来的,他想着明日空闲可以试试。
总归都是底下人准备的,他也不费什么事。
李福德应是,就下去准备。
事关重大,不用陛下吩咐他也知道要保密,亲自去办了这事,路上没有叫一个人知道。
宫里虽是陛下的宫里,眼线却多得数不胜数,一个不小小心,就容易走漏消息。
于是当初谢澜和卢瀚泉的震撼又在行宫之内上演了一遍。
即使是见过再多奇珍异宝的梁帝,此时也被缓缓结冰的水面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良久,他问起李福德,“你觉得这是仙法吗?”
李福德在宫里多少年了,早就练就火烧眉毛也不慌的心态,很快平复心情答道:“陛下说笑了,这怎么可能是仙法,咱们都是眼睁睁看着它成冰的,其中一定是有我们所不知道的道理。”
梁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明意味的光,“那是不是就代表着,天下有许多我们所不知的事情,而它并非是上天所做?譬如旱涝,譬如太阳东升西落,再譬如所谓的天命?”
前头李福德还能笑谈上几句,“天命”这个词却是牵扯太大了,他万不敢接话,沉默地低下头。
梁帝也没指望他答话,暗自做了决定,“你去拟旨,日后新设一部,要招些聪明之人探究这些问题,万事直接向我禀报。”
皇帝心血来潮设个部是常事,只要不是插手朝政的,而是服务于皇帝的小爱好,没人想不开去阻止。
李福德应下,“陛下可要给这部起名?”
梁帝思忖,“就叫……化学吧,万物变化之学。”
梁帝初步拟好章程,就觉身子又痒了起来,刚要叫李福德拿花露来,就猛然想起小九信中还提到了一种驱蚊的东西。
“去把小九给的东西拿来。”
按照谢澜的说法,驱蚊香丸别在腰间,又找了个香炉把蚊香点上。
梁帝平日几乎只用龙涎香檀香等名贵香,瞧不上其他香,但这去驱蚊的香燃起的香气还真好闻。
清新淡雅,沁人心脾。
沈馥面露不解。
梁继业解释:“朝廷为了保证粮食充足,颁布律法规定每人拥有的田地必须把其出产的粮食作为赋税,不得去铺子里购买。后者无需多言,自家种粮食自然要比去铺子买划算得多。”
“若是不种粮食,赋税便是粮食的十倍税银,这也遏制了药材商等商人想大面积种药材的想法。”
古代产量低,确实需要如此规定,“那你帮我多看几个庄子,我的预算是两万两。”
“这么多?!”梁继业惊叫出声。
琼县的大庄子也不过几百两,两万够买几十个了。
“嗯,你尽管去找。”她不止要种驱蚊的植株,其他香丸也要种上一些。
店里的产品太少,即使驱蚊香丸再好,顾客也会渐渐流失。
紧接着,沈馥又去买了一批看着可靠的人和一座工坊。
她要在最短时间内教出一批能制香丸的人。
原本她考虑过找平田村的人,但终究人心隔肚皮,不如签了死契的人来得可靠。
工坊以前作染布之用,院内设棚,四面通风,正适合他们屋外制香丸。
沈馥找人收拾一番之后,叫上两个姑姑和买来的十个女子一同前往工坊。
那十名女子俱是被卖的女儿或是妻子,开始战战兢兢的不敢说话,见沈五福两人的并不呼来喝去动辄打骂,声音渐渐大起来,一路问着不理解的地方。
十天下来,大部分人都能上手,只是做的香丸会有些许瑕疵,譬如这个料放少了,或是水放多了。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沈馥没有指责,依旧和颜悦色的跟她们复盘香丸出的问题。
不多时,几人都能做出像模像样的香丸。
沈馥叫她们尽快开工,所有人同心协力,终于把谢澜要的所有香丸和线香一并制作完成。
肥皂的需求量早已制作足够,沈二华不忙,亲自找了一天把所有货物交到衙门,卢瀚泉接收。
当面清点过数量后,沈二华当场收到了尾款。
一个月下来,他已不像当初拿到百两银子就心惊胆颤,而是面色沉稳、不慌不忙地回到沈家,把银子交给沈馥。
沈馥作为老板,对待下属极为大方,当天就找来负责制作香丸的所有人,发了一笔奖金,给他们乐得找不着北。
夜里,沈馥又找上钱钱荷花和沈莹,让她们准备好银子购买梁继业的庄子。
她们对此毫无疑义,末了要走时,钱荷花终于担心道:“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找到你爹。”
“没有消息传来,那就是还未找到,娘您也别太担心,只要人在,总能找到一丝踪迹。”
沈馥姐妹俩宽慰许久,钱荷花见天蹙起的眉慢慢散开。
老天待她不薄,给予她两个如此聪明懂事的孩子。
她终于不再纠结此事,叮嘱沈馥早些睡下。
*
京郊,避暑山庄。
梁帝连喝了三杯解暑汤,肚子涨得圆鼓鼓的,走路都能听见水在里头晃动。
今年不知怎么的,天气自五月开始就异常炎热,闹得蚊虫也比以往多了几倍,本定于在六月底去山上的避暑山庄,今年却是怎么也忍不住了,五月就启程。
炎热的天气使得人的脾气越发暴躁,梁帝看两耳几个奏折,气得把桌上的奏折一推,繁多的折子噼里啪啦的落地。
“要冰要冰,朕哪来那么多冰块,分给宫里人都嫌不够呢!”
梁帝气得心头直冒火,别以为他不知道各大世家暗地里储存了多少冰块,就是不舍得自个用,要来抢他的。
李福德沿掩笑站立一旁,没有多劝解。
敢在奏折上提要冰的都是看着皇上长大的老爷子,这是在来往作趣呢,他去插嘴反倒惹人嫌。
然而下一秒,无辜战火就蔓延到他身上。
梁帝转过头发现他在笑抓起一个折子就往他身上丢,“你这老匹夫笑个什么劲!给我把孑草花露拿来。”
“陛下可是又痒了?奴才这就去拿。”李福德从内殿的盒子里掏出一罐药水,气味些许刺鼻。
那头梁帝越挠越发痒,李福德见了连忙阻止,“陛下不可,太医吩咐过,天气热了,挠破皮容易让邪气入侵。”
梁帝没好气地白他一眼,“那还不快给我倒上。”
他正值壮年,可不愿因为这等原因倒下。
李福德动作轻柔地去给梁帝手上红肿的涂抹上花露,就听梁帝道:“你自个也抹上,你倒了没人伺候我。”
李德福心头暖意流过,点头应是。
“这些个老东西,平日不见给我分忧,要东西药的比谁都快!”
好么,这是又绕回去了。
李福德暗叹一口气,就听门外传来一阵欢快的传讯。
“启禀陛下,谢世子来信啦!”
梁帝眼睛一亮,把手边的折子丢开,“快快呈上来!”
李福德小跑下去接过递上,和底下送折子的徒弟对视一眼,纷纷松了口气。
宫里谁不知道陛下最宠的就是谢世子,连皇子也越不过去。
事实上,因着这个大金位,皇子别说跟陛下亲近,就是友善都艰难维持,君臣大过父子,他们陛下心里门清呢。
儿子有可能篡位盼着他早死,还不如外甥对他这个舅舅来得好。
何况陛下从小由长公主带大,替他躲过了不少明枪暗箭,姐弟之情非一般人可比拟。
梁帝拆开信,面上的欣喜渐渐落下,转而变得凝重。
这是怎么了?
以往世子来信,哪回陛下不是看得喜笑颜开。
李福德心里揣测着信件内容,只盼不要是什么坏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小九,朕没白疼他!”
梁帝突然开怀畅笑,把有准备的李福德吓了一跳。
“陛下这是遇着什么大好事了?”
他自幼是梁帝的人,若说世间有谁与梁帝最亲近,那就是他了。
因而梁帝丝毫不隐瞒,把信件交给他看,“去把信上的东西准备好。”
他早受够这鬼天气了!
李福德不看不知道,一看差点没把魂吓出来。
凭空制造冰块,这不是老天爷才会的吗?
这个哪来的女子竟也会?!
若是真的……李福德不得不佩服世子的运气。
从小到大,无数人说过谢澜命好,但自从他自请去了琼县,不少人暗地嘲笑他自不量力。
说谢澜拥有的一切不过是因为有个公主娘和皇帝舅舅,离了这些,他什么都不是。
可这会儿人家用事实告诉那些人,运气好也是他们羡慕不来的,谢世子就是能在穷乡僻壤之处遇到奇人,为皇上分忧。
李福德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接着看第二封信的内容,这下子倒是看不出什么,即使他在信件上说这法子用于修路建城墙都无比好,但他们所想的,也不过是给地面再抹上一层,使其更牢固。
远没有制冰带给他们的震撼来得大。
“陛下,这修路的法子可要一试?”
“这个……明日再说吧。”
梁帝潜意识里也没太看中所谓的水泥,但到底是小九送来的,他想着明日空闲可以试试。
总归都是底下人准备的,他也不费什么事。
李福德应是,就下去准备。
事关重大,不用陛下吩咐他也知道要保密,亲自去办了这事,路上没有叫一个人知道。
宫里虽是陛下的宫里,眼线却多得数不胜数,一个不小小心,就容易走漏消息。
于是当初谢澜和卢瀚泉的震撼又在行宫之内上演了一遍。
即使是见过再多奇珍异宝的梁帝,此时也被缓缓结冰的水面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良久,他问起李福德,“你觉得这是仙法吗?”
李福德在宫里多少年了,早就练就火烧眉毛也不慌的心态,很快平复心情答道:“陛下说笑了,这怎么可能是仙法,咱们都是眼睁睁看着它成冰的,其中一定是有我们所不知道的道理。”
梁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明意味的光,“那是不是就代表着,天下有许多我们所不知的事情,而它并非是上天所做?譬如旱涝,譬如太阳东升西落,再譬如所谓的天命?”
前头李福德还能笑谈上几句,“天命”这个词却是牵扯太大了,他万不敢接话,沉默地低下头。
梁帝也没指望他答话,暗自做了决定,“你去拟旨,日后新设一部,要招些聪明之人探究这些问题,万事直接向我禀报。”
皇帝心血来潮设个部是常事,只要不是插手朝政的,而是服务于皇帝的小爱好,没人想不开去阻止。
李福德应下,“陛下可要给这部起名?”
梁帝思忖,“就叫……化学吧,万物变化之学。”
梁帝初步拟好章程,就觉身子又痒了起来,刚要叫李福德拿花露来,就猛然想起小九信中还提到了一种驱蚊的东西。
“去把小九给的东西拿来。”
按照谢澜的说法,驱蚊香丸别在腰间,又找了个香炉把蚊香点上。
梁帝平日几乎只用龙涎香檀香等名贵香,瞧不上其他香,但这去驱蚊的香燃起的香气还真好闻。
清新淡雅,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