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她们这边人手充足,足足有二十七八个,伙计都不用招,随意挑几个培训就好。
定了锅具餐具,她开始着手准备烧烤需要用到的食材。
羊肉串是灵魂,沈馥已经派了几个人去寻货源,至于其他的菜,南边气候炎热,大部分蔬菜都有,最让沈馥惊喜的是这里竟然有种那种圆茄子。
沈馥最爱吃的蔬菜之一就是烤茄子。
剩下的烤韭菜、娃娃菜、土豆之类的就简单了,这里都有的卖,海鲜河鲜更是充足。
像扇贝生蚝这些竟不受当地人欢迎,认为生蚝怪模怪样的,扇贝则是沙子多肉少,不值一吃。
这可是便宜了沈馥,她大肆采购了生蚝、扇贝、鱼、虾和小龙虾等物,又去买了大量的各种香料,足够她用到明年。
就怕到时那几家香铺回过神来第一件事就是断了她的原材料供应。
因此她谨慎地和所有订货的人家都签了契书,如若反悔,需要赔上许多钱。
那些人一朝得到大比生意单高兴还来不及,哪会反悔,当场就写好了契书,双方约定好五日后送货上门。
在这期间,沈馥租了间民宅,在里头教手下的人如何烧烤,这说起来没有方法,就是对火候的掌握,烤得多了,自然有概念了。
他们这头正高兴着,另一边檀香思和泸水居的掌柜却是如坠冰窖。
本来谈得好好的买卖,谁能想到有人横插一杠,这下香铺准备多日的计划直接夭折。
“还没查到是谁买下?”檀香思的东家赵直面沉如水。
“东家,只查到是个面生的高个子,不过请东家放心,我已尽数派出人手,想必不日之后就能有结果。”
“放心?!我如何放心!待你查到,人家铺子都已经开了!”
赵直简直按捺不住火气,扩店的心思早就有了,但能在这条街上盘踞的都有和他们香铺差不多的实力,即使没有,贸然得罪恐怕也会引起其他铺子联合抵制,因此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
好不容易等到有家布料庄不开了,却被人半路截胡?!
“你个猪脑袋,人家嫌价低你多抬点不就拿下了吗!”赵直越想越气,忍不住踹了一脚。
金掌柜被踹倒在地只低下头跪着,没辩驳,哪怕当初同样是赵直说决不能花超过预算金额的一文钱。
他再挣几年就回乡养老,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金掌柜沉默不语,赵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让他继续找人,务必要从他手上把铺子给买回来。
另一头泸水居上演着相同的事情。
在两边掌柜叫苦不迭中,沈馥的烧烤铺开业了。
太阳西下,正是家家户户准备做饭的时候,不知从哪吹来一阵霸道的香味,香得干完活的人纷纷回家猛灌了几口水。
“这是哪家做的饭,如此香?”有人忍不住问了,想着哪天去找人家取取经。
“莫不是王家?她家儿媳妇手艺好,王嫂子天天和我吹呢。”
小县城就是这点好,隔壁邻居家家户户几乎都认识,有什么消息能够立刻互通有无。
比如这时候,爱在外头闲逛实则各处打听八卦的李婆子就加入了话题:“哪是王家儿媳妇啊,她那手艺也就比我家小孙女好上一点,那香味是从萍水街飘出来的,我去看了,那街上新开了一家叫什么烤什么的铺子,里头花样多了去了,那个香呦!”
在大家的眼中,李婆子是最爱搬弄是非的,但同时,或许是消息传得多了,什么故事都被她讲得有声有色的,此时描绘起哪家吃食铺子,简直把众人的肚子勾得咕咕响。
“贵吗?”有人提出了关键问题。
要是不贵,她们今日就不做饭了,也奢侈一把去!
“价格我倒没细看,只粗粗看了一眼,有两文钱的素菜,好像是小青菜啥的。”
小青菜?这有什么值得吃的,她们一年三季都吃这个,别说人,鸡都吃厌了。
有人撇嘴,打消了主意,倒是最先问的何桂女准备去一探究竟。
她家相公是夫子,公婆又能时不时帮衬一把,家里还算宽裕,两夫妻又都是爱吃的,家里一半的开销都花在下馆子上。
周围邻居都知道这家子的情况,让她买来瞧瞧好不好吃再说与她们听。
何桂女一口应下,欢欢喜喜地就去了萍水街。
到了街上一看,得,不用问,那家排长队的就是了。
想吃的心战胜了懒惰,何桂女立即跟上去排队,前头的人正翘着头像是在看前方还有多久才轮到他们。
何桂女也顺着人流看了看,心立即凉了半截,一眼望不到头哇。
虽是傍晚,天气却依旧闷热,就在她犹豫要不要先别凑这个热闹了,等过几日再来的时候,一盘竹筒杯出现在她眼前。
“客人辛苦了,先喝杯酸梅饮解解暑吧。”一个个头高大的男子拿了一杯递给她。
“不不不,不用了。”何桂女不肯接,这种强买强卖的手段她见多了,怎么都不肯要。
“是咱们店免费的,喝完了可以凭需要自己去续。”
“真的?”
何桂女懵了,但一想许是新店开业,搞些促价活动,她瞧了瞧前面的也都人手一杯,便道谢接下。
一口下去,她当即决定这个队她必须排。
太好喝了!
冰冰凉凉的口感中泛着酸,而后是一股甜味,比福德居十文一杯的酸梅饮好喝多了!
一杯下肚,炎热都被驱散不少,队伍就在一口一口的酸梅饮中逐渐变短。
终于轮到何桂女了。
踏入铺子,第一感觉是凉爽,她顺着小二指示的方向看到墙角有一排柜子,上面斜斜放着各色蔬菜及肉,海鲜则在另一个柜子里。
“客人可以把想要的菜放到篮子里,柜子上都有对应价钱哦。”
何桂女眯起眼睛一样样看过去,肉串两文钱一串,其余的蔬菜都是一文钱一串,竹签上串地密密麻麻,看起来分量还不错。
她拿了十串肉串,二十串蔬菜,去走去海鲜那边,以往她是极其不爱吃海鲜的,虽说便宜,但没几两肉,都不如买一斤猪肉划算,但现在鼻子里钻入的飘香味道,让她情不自禁地驻足。
原来海鲜还有那么多花样。
何桂女还在烦恼挑什么,路过的小二就尽职尽责地推荐起来,最终在他的强烈推荐下,何桂女拿了六个生蚝,两斤小龙虾。
她们家是两个人吃,这点分量不算多,付完钱后,她就站在一旁静静等候。
眼看着他们把她点的东西放到烧烤炉上,烤到滋滋冒油时再翻面继续烤,炉子的炭火很旺,几个烧烤的人不时就要轮换,防止出汗量大脱水严重。
大约一刻钟又或是两刻钟,何桂女不确定,她看烧烤砍得津津有味,压根没注意到时间,有小二通知她他,烧烤好了。
何桂女让他们装到袋子里,她要带回去。
闻着疯狂袭来的香味,何桂女半路上实在没忍住吃了一口肉串,鲜、香、辣三种口味直冲入四肢百骸。
一块肉很小,她嚼了没几下就吞了下去,但余味却一直萦绕在舌尖。
她疯狂咽口水,不禁加快了脚步,几乎用跑的冲到了家。
“怎么了这是,谁在追你吗?”
李瀚本来回家见家里冷锅冷灶地肚子饿得紧,面色还有些难看,见妻子那么着急地跑回来顿时也忘了质问,忙问她出了何事。
“没事,我去买了吃食。”就是跑得不快,她怕她在半道上吃完了。
随着何桂女打开包装,一阵惊人的香味在不大的屋子里蔓延开来,李瀚耸动鼻子,肚子饿得咕咕叫。
“买了什么?是新吃食?”
“先尝尝,这肉串太好吃了。”何桂女极力推荐。
果然见丈夫吃下一个后回味片刻开始迅速往嘴里送剩余的肉。
何桂女也是个爱吃的,夫妻二人抢食似的瓜分了剩余的九串肉串,然后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角,望向其他蔬菜。
李瀚不爱吃茄子,于是拿了一串土豆,烤圆茄子就被何桂女扒拉到她这边。
她对茄子并谈不上很喜欢,只是好奇用茄子做的是什么味儿。
一口送入嘴中,绵软的口感搭配满满的蒜香,让人丝毫闻不到什么茄子味儿,只剩下好吃二字。
“你赶紧尝尝这个茄子,不吃后悔一辈子!”
李瀚狐疑地望向妻子,最终相信她的话,夹了一小条尝试性地吃了一口。
“怎么样?”何桂女笑着等他反馈。
哪知李瀚沉默不语,继续夹起茄子,不过这回是一大筷,一个茄子本就没有多少肉,何桂女也顾不上问他感受了,又加入新一轮抢食。
至于海鲜就更别提了,他们是第一次知道生蚝还能这么好吃,看起来可怕的小龙虾味道竟然如此美味。
以至于第二日开始,泸水县的海鲜价格突然暴涨,特别是以往无人问津的生蚝和小龙虾,如今却成了抢手货。
等众人买回去才能知道,没有手艺没有配方,小龙虾依旧不好吃。
开业三天,沈馥并没有用什么减价促销手段,单凭这股香味,就让顾客络绎不绝。
定了锅具餐具,她开始着手准备烧烤需要用到的食材。
羊肉串是灵魂,沈馥已经派了几个人去寻货源,至于其他的菜,南边气候炎热,大部分蔬菜都有,最让沈馥惊喜的是这里竟然有种那种圆茄子。
沈馥最爱吃的蔬菜之一就是烤茄子。
剩下的烤韭菜、娃娃菜、土豆之类的就简单了,这里都有的卖,海鲜河鲜更是充足。
像扇贝生蚝这些竟不受当地人欢迎,认为生蚝怪模怪样的,扇贝则是沙子多肉少,不值一吃。
这可是便宜了沈馥,她大肆采购了生蚝、扇贝、鱼、虾和小龙虾等物,又去买了大量的各种香料,足够她用到明年。
就怕到时那几家香铺回过神来第一件事就是断了她的原材料供应。
因此她谨慎地和所有订货的人家都签了契书,如若反悔,需要赔上许多钱。
那些人一朝得到大比生意单高兴还来不及,哪会反悔,当场就写好了契书,双方约定好五日后送货上门。
在这期间,沈馥租了间民宅,在里头教手下的人如何烧烤,这说起来没有方法,就是对火候的掌握,烤得多了,自然有概念了。
他们这头正高兴着,另一边檀香思和泸水居的掌柜却是如坠冰窖。
本来谈得好好的买卖,谁能想到有人横插一杠,这下香铺准备多日的计划直接夭折。
“还没查到是谁买下?”檀香思的东家赵直面沉如水。
“东家,只查到是个面生的高个子,不过请东家放心,我已尽数派出人手,想必不日之后就能有结果。”
“放心?!我如何放心!待你查到,人家铺子都已经开了!”
赵直简直按捺不住火气,扩店的心思早就有了,但能在这条街上盘踞的都有和他们香铺差不多的实力,即使没有,贸然得罪恐怕也会引起其他铺子联合抵制,因此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
好不容易等到有家布料庄不开了,却被人半路截胡?!
“你个猪脑袋,人家嫌价低你多抬点不就拿下了吗!”赵直越想越气,忍不住踹了一脚。
金掌柜被踹倒在地只低下头跪着,没辩驳,哪怕当初同样是赵直说决不能花超过预算金额的一文钱。
他再挣几年就回乡养老,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金掌柜沉默不语,赵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让他继续找人,务必要从他手上把铺子给买回来。
另一头泸水居上演着相同的事情。
在两边掌柜叫苦不迭中,沈馥的烧烤铺开业了。
太阳西下,正是家家户户准备做饭的时候,不知从哪吹来一阵霸道的香味,香得干完活的人纷纷回家猛灌了几口水。
“这是哪家做的饭,如此香?”有人忍不住问了,想着哪天去找人家取取经。
“莫不是王家?她家儿媳妇手艺好,王嫂子天天和我吹呢。”
小县城就是这点好,隔壁邻居家家户户几乎都认识,有什么消息能够立刻互通有无。
比如这时候,爱在外头闲逛实则各处打听八卦的李婆子就加入了话题:“哪是王家儿媳妇啊,她那手艺也就比我家小孙女好上一点,那香味是从萍水街飘出来的,我去看了,那街上新开了一家叫什么烤什么的铺子,里头花样多了去了,那个香呦!”
在大家的眼中,李婆子是最爱搬弄是非的,但同时,或许是消息传得多了,什么故事都被她讲得有声有色的,此时描绘起哪家吃食铺子,简直把众人的肚子勾得咕咕响。
“贵吗?”有人提出了关键问题。
要是不贵,她们今日就不做饭了,也奢侈一把去!
“价格我倒没细看,只粗粗看了一眼,有两文钱的素菜,好像是小青菜啥的。”
小青菜?这有什么值得吃的,她们一年三季都吃这个,别说人,鸡都吃厌了。
有人撇嘴,打消了主意,倒是最先问的何桂女准备去一探究竟。
她家相公是夫子,公婆又能时不时帮衬一把,家里还算宽裕,两夫妻又都是爱吃的,家里一半的开销都花在下馆子上。
周围邻居都知道这家子的情况,让她买来瞧瞧好不好吃再说与她们听。
何桂女一口应下,欢欢喜喜地就去了萍水街。
到了街上一看,得,不用问,那家排长队的就是了。
想吃的心战胜了懒惰,何桂女立即跟上去排队,前头的人正翘着头像是在看前方还有多久才轮到他们。
何桂女也顺着人流看了看,心立即凉了半截,一眼望不到头哇。
虽是傍晚,天气却依旧闷热,就在她犹豫要不要先别凑这个热闹了,等过几日再来的时候,一盘竹筒杯出现在她眼前。
“客人辛苦了,先喝杯酸梅饮解解暑吧。”一个个头高大的男子拿了一杯递给她。
“不不不,不用了。”何桂女不肯接,这种强买强卖的手段她见多了,怎么都不肯要。
“是咱们店免费的,喝完了可以凭需要自己去续。”
“真的?”
何桂女懵了,但一想许是新店开业,搞些促价活动,她瞧了瞧前面的也都人手一杯,便道谢接下。
一口下去,她当即决定这个队她必须排。
太好喝了!
冰冰凉凉的口感中泛着酸,而后是一股甜味,比福德居十文一杯的酸梅饮好喝多了!
一杯下肚,炎热都被驱散不少,队伍就在一口一口的酸梅饮中逐渐变短。
终于轮到何桂女了。
踏入铺子,第一感觉是凉爽,她顺着小二指示的方向看到墙角有一排柜子,上面斜斜放着各色蔬菜及肉,海鲜则在另一个柜子里。
“客人可以把想要的菜放到篮子里,柜子上都有对应价钱哦。”
何桂女眯起眼睛一样样看过去,肉串两文钱一串,其余的蔬菜都是一文钱一串,竹签上串地密密麻麻,看起来分量还不错。
她拿了十串肉串,二十串蔬菜,去走去海鲜那边,以往她是极其不爱吃海鲜的,虽说便宜,但没几两肉,都不如买一斤猪肉划算,但现在鼻子里钻入的飘香味道,让她情不自禁地驻足。
原来海鲜还有那么多花样。
何桂女还在烦恼挑什么,路过的小二就尽职尽责地推荐起来,最终在他的强烈推荐下,何桂女拿了六个生蚝,两斤小龙虾。
她们家是两个人吃,这点分量不算多,付完钱后,她就站在一旁静静等候。
眼看着他们把她点的东西放到烧烤炉上,烤到滋滋冒油时再翻面继续烤,炉子的炭火很旺,几个烧烤的人不时就要轮换,防止出汗量大脱水严重。
大约一刻钟又或是两刻钟,何桂女不确定,她看烧烤砍得津津有味,压根没注意到时间,有小二通知她他,烧烤好了。
何桂女让他们装到袋子里,她要带回去。
闻着疯狂袭来的香味,何桂女半路上实在没忍住吃了一口肉串,鲜、香、辣三种口味直冲入四肢百骸。
一块肉很小,她嚼了没几下就吞了下去,但余味却一直萦绕在舌尖。
她疯狂咽口水,不禁加快了脚步,几乎用跑的冲到了家。
“怎么了这是,谁在追你吗?”
李瀚本来回家见家里冷锅冷灶地肚子饿得紧,面色还有些难看,见妻子那么着急地跑回来顿时也忘了质问,忙问她出了何事。
“没事,我去买了吃食。”就是跑得不快,她怕她在半道上吃完了。
随着何桂女打开包装,一阵惊人的香味在不大的屋子里蔓延开来,李瀚耸动鼻子,肚子饿得咕咕叫。
“买了什么?是新吃食?”
“先尝尝,这肉串太好吃了。”何桂女极力推荐。
果然见丈夫吃下一个后回味片刻开始迅速往嘴里送剩余的肉。
何桂女也是个爱吃的,夫妻二人抢食似的瓜分了剩余的九串肉串,然后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角,望向其他蔬菜。
李瀚不爱吃茄子,于是拿了一串土豆,烤圆茄子就被何桂女扒拉到她这边。
她对茄子并谈不上很喜欢,只是好奇用茄子做的是什么味儿。
一口送入嘴中,绵软的口感搭配满满的蒜香,让人丝毫闻不到什么茄子味儿,只剩下好吃二字。
“你赶紧尝尝这个茄子,不吃后悔一辈子!”
李瀚狐疑地望向妻子,最终相信她的话,夹了一小条尝试性地吃了一口。
“怎么样?”何桂女笑着等他反馈。
哪知李瀚沉默不语,继续夹起茄子,不过这回是一大筷,一个茄子本就没有多少肉,何桂女也顾不上问他感受了,又加入新一轮抢食。
至于海鲜就更别提了,他们是第一次知道生蚝还能这么好吃,看起来可怕的小龙虾味道竟然如此美味。
以至于第二日开始,泸水县的海鲜价格突然暴涨,特别是以往无人问津的生蚝和小龙虾,如今却成了抢手货。
等众人买回去才能知道,没有手艺没有配方,小龙虾依旧不好吃。
开业三天,沈馥并没有用什么减价促销手段,单凭这股香味,就让顾客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