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醒来的时候天色尚朦胧,易冬此时还未醒,阖眼躺在他身旁。
他看着易冬,清晰地听到自己逐渐剧烈的心跳。
这是他从少年时便只能在传闻中听其名姓的人啊,是他深夜中看见的唯一一抹光亮,是他追求已久的、自由的影子。
他想起就在不久前,他还是楚安皇宫内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皇子,不受父皇宠爱、母族已被灭门,生母被打入冷宫,如今整日疯癫。
但也正是这样的身份,让他得以接近易冬。
毕竟他生得一副讨喜的容貌,身上尚有“皇子”的虚名。有些分量,但被孤身派到敌国即便折损也不会对楚安造成损失……
“荣肖,孤让你随使团前去东临,借机接近易冬,你可怨孤?”
“回父王,能为父王分忧乃儿臣之幸,况且此事是儿臣自荐,更称不上怨。此番接近易将军,儿臣必不负父王所托!”
耳边似乎又响起了父王的声音,而他当时心口不一回的话也一字一字刻在脑海中,剧烈的心跳渐渐趋于平稳,攥紧的手却已指节青白。
“这么漂亮的手,可别攥坏了呀。”
忽的,易冬摸索着握上九的手,动作轻柔的,眼还尚未睁开。
“将军……您醒了。”
“嗯,以后别叫‘将军’,叫润青。”
易冬睁眼,眼神清明毫无睡意,应当是醒了不止一会儿了。
她起身,感觉身上清清爽爽,又瞥见准备好的干净衣物,不由一笑:“小九,这么能干呀。”
九跟着坐起,简单拢了拢里衣后替易冬宽衣:“将军……嗯……润青,不喜欢么?”
“自然是喜欢。”
易冬捻了捻九的发丝,拿起一枚玉簪,似乎是想替其挽发。
可惜易冬自己从来都是将头发简单束起,根本不会这等高深的技艺,尝试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只好叹了口气,道:“小九,你自己挽罢,我怕是一辈子都学不会这些精细活儿了。”
九抿了抿唇,浅笑:“有九在,润青可以一直不用学会这些。”
他还未行及冠礼,平日不需要戴冠,三下五除二便束好了发,又大着胆子将易冬按在梳妆台前,仔细给易冬盘了个凌云髻。
瞧见铜镜中大变样的自己,易冬有些新奇,不过很快握住九的手腕,道:“小九果然手巧,可惜我今日尚未练兵,还需前去城外东昀军营,这般装扮着实有些不便了。”
闻言,九没有显露半分遗憾,很自然地停下手,将已经基本完成的发髻慢慢拆下:“是我逾越了。”
但瞧见一眼,他便已然满足了。
易冬哼笑,揽住九的脖子,仰头便吻上了他的唇。
呼吸交错间,她慢慢道:“不逾越,我很喜欢。”
二人用过早膳后,易冬领着九稍稍偷懒了半个时辰,这才准备动身去东昀军营。
门外马夫已经领来一匹纯黑的骏马侯着,唯有尾尖一点赤红张扬,赫然是易冬的战马——尾火。
易冬翻身上马,朝九伸手:“来,小九,你我共骑,一同前去。”
九比易冬高出一些,坐在她身前的姿势有些别扭,但他蜷了蜷手指,还是侧靠在了易冬的肩上。
私心所然,他靠在了左边,耳边是风的呼啸声,还有易冬沉稳的心跳,咚咚——咚咚——
如此清晰,如此坚定。
……全然不似他。
景都城外东昀军的驻扎地离将军府大约三十里,易冬拉着缰绳,肩上还靠了一名成年男子,策马一口气到达却不见丝毫疲惫。
最先见到二人的是郁识风。
作为东昀军内品阶数一数二的小将、新鲜出炉的校尉,郁识风一早就知晓易冬今日会来视察。再者他年纪尚轻,还处在对很多事情都怀有好奇心的时候。
比如此刻,他就对九生出了无限的好奇。
“将军姐姐!这位长得好生漂亮!他与姐姐是什么关系啊,居然能和将军共骑尾火诶~”
瞧见易冬与九一齐下马,郁识风眼神一亮,凑过前来问。
“你小子,下了战场就会叫姐姐。他当然是姐姐的人!”
易冬伸出食指点了点郁识风的头,表情令人捉摸不透。她眼神示意九跟上,朝军营里走:“今日我先与他看看你们训练有没有偷懒,还不快去接着练!”
“哎呀,姐姐,识风刚练完呢,歇一会儿,歇一会儿嘛。”
听见郁识风同往常一样同她卖乖,易冬不动声色笑了下,正想说些什么,就见早已在军营的容春正朝她走来,手中握着一杆长枪。
正是她的饮冰。
她朝容春微微颔首,接过他递过来的长枪,顺手挽了个枪花,微勾着唇朝郁识风说道:“今日饮冰尚未交战,已经有些难耐了,识风莫不是——”
“——姐姐!我这就继续去练!你带姐夫好好参观!识风就不打扰啦!”
言罢,郁识风便一溜烟儿跑不见了。
易冬忍俊不禁。
容春见易冬接过长枪便行礼退下了,他今日还需操练他的一队亲兵,走这一趟都是因为易冬专门吩咐过才抽出空来的。
易冬领着九往主帐的方向去,路上士兵们都专注于各自,有正在歇息的,也有列着队的,只有在易冬靠近之时才微微低头行礼。
九一路看着,从下马之时起,眼前的一幕幕都是从前的他从未见过的。他想,他好像有些明白了为何东昀军为何会有现在的威名了。
易冬带九到了主帐,转身看着颇为沉默的九,问道:“在想什么?想问我这东昀军如此军纪严明,我却这般放纵一个少年人,甚至他都到了校尉的品阶还如此喜怒于形色,还会同旁人撒娇卖乖?”
九看着易冬,缓缓点了点头。
“你应当听说过,我当初只是个毫不起眼的兵,东临还尚居楚安之下,被之占了数城,”易冬握着饮冰,感受着那冰凉的纹路,“后来,我登上大将军之位,收复了很多东临的领地。有一次我如以前一样领兵、攻城,在残破的城池内,我看见了他。”
易冬比了个到她腰腹处的高度:“当时,他就只有这么高,但他的眼中充斥的不是仇恨,而是向往。”
舞勺之年已稍知世事,也许听家中的长辈们说过,他们曾经是东临国的人,如今东临的大将军破城升起东临旗,也不过是回到故国。
这并不需仇恨。
所以在他的眼中只有意气风发的大将军,骑着纯黑的骏马,那马的尾尖一点赤红,如踏战火硝烟而来,手中长枪红缨淬血。
于是便生出了向往。
占着那座城的某个楚安的将军许是不甘就这样将城给她,便下令杀了城内的所有人。所以当她骑着尾火跨过残破的城墙,她便看见在一地的残骸与血水中,只有一个瘦小的孩子站在那儿,身上脏兮兮的,眼神却如此的明亮,甚至有些灼人,烫得她有一瞬的无措。
也许那一刻她的不忍,便叫做恻隐之心。
“说起来……我不过二十余岁,似乎捡了不少人了。”
易冬看着饮冰,这杆长枪已陪伴了她许多年,在她的年岁里烙下了深刻的痕迹,枪身上的纹路也被把玩得有些模糊了。
“我有一个师父,”她摩挲着枪身,没人知道她在那一刻想了些什么,只是忽然出声,“这杆枪叫做‘饮冰’,是我师父专程找人做给我的。”
她看着九,像是透过他看另一个人。
“……师父?”
九似乎被易冬透露出的诸多信息砸蒙了,他喃喃重复。
他想,不过一两天,凭着一张姿色尚佳的脸,便可以让易冬做到如此吗?
“是啊,我的师父。”易冬用另一只手抚上九的脸,靠近他的耳畔,轻轻说,“他跟你太像了,你应该认识吧,他叫……”
“——徐忍冬。”
九怔了怔,一直飘摇的心反倒是落了下来。
以易冬的才智,不可能不知道他的来历,自然也清楚他的目的。
他曾有一瞬间以为她真的只是贪图美色罢了,不过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肤浅的想法。
而仅仅同旁人学了两三年玩弄心计的他,在面对他看不清深浅的易冬时,不免会有些恐慌。
此时易冬些许的坦诚,也许就是她看透他的不安后特地表露出来的。
这便是他心中如神一般的人啊。
也同神一般心软。
九抬手握上易冬的手,脸颊轻轻蹭了蹭,将安心展现了出来。
“知道我是因为别人才对你好,你不生气吗?”
易冬语气淡淡的,听不出她是何种情绪。
九摇了摇头,说:“不……我很庆幸,将军不是随便来个人就会如此在意,我……很欢喜。即便我是沾了别人的光,但是这说明我对润青来说,算是特别的一个,如此已是够了。”
方才难辨喜怒的易冬忽的笑了,收回手提着长枪往帐外走:“想来也是,我喜欢的便是你这份聪明和知分寸。走吧,我带你看一看这东昀军,看看到底是怎样从声名不显,练到成就如今这一支无敌之师。”
他看着易冬,清晰地听到自己逐渐剧烈的心跳。
这是他从少年时便只能在传闻中听其名姓的人啊,是他深夜中看见的唯一一抹光亮,是他追求已久的、自由的影子。
他想起就在不久前,他还是楚安皇宫内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皇子,不受父皇宠爱、母族已被灭门,生母被打入冷宫,如今整日疯癫。
但也正是这样的身份,让他得以接近易冬。
毕竟他生得一副讨喜的容貌,身上尚有“皇子”的虚名。有些分量,但被孤身派到敌国即便折损也不会对楚安造成损失……
“荣肖,孤让你随使团前去东临,借机接近易冬,你可怨孤?”
“回父王,能为父王分忧乃儿臣之幸,况且此事是儿臣自荐,更称不上怨。此番接近易将军,儿臣必不负父王所托!”
耳边似乎又响起了父王的声音,而他当时心口不一回的话也一字一字刻在脑海中,剧烈的心跳渐渐趋于平稳,攥紧的手却已指节青白。
“这么漂亮的手,可别攥坏了呀。”
忽的,易冬摸索着握上九的手,动作轻柔的,眼还尚未睁开。
“将军……您醒了。”
“嗯,以后别叫‘将军’,叫润青。”
易冬睁眼,眼神清明毫无睡意,应当是醒了不止一会儿了。
她起身,感觉身上清清爽爽,又瞥见准备好的干净衣物,不由一笑:“小九,这么能干呀。”
九跟着坐起,简单拢了拢里衣后替易冬宽衣:“将军……嗯……润青,不喜欢么?”
“自然是喜欢。”
易冬捻了捻九的发丝,拿起一枚玉簪,似乎是想替其挽发。
可惜易冬自己从来都是将头发简单束起,根本不会这等高深的技艺,尝试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只好叹了口气,道:“小九,你自己挽罢,我怕是一辈子都学不会这些精细活儿了。”
九抿了抿唇,浅笑:“有九在,润青可以一直不用学会这些。”
他还未行及冠礼,平日不需要戴冠,三下五除二便束好了发,又大着胆子将易冬按在梳妆台前,仔细给易冬盘了个凌云髻。
瞧见铜镜中大变样的自己,易冬有些新奇,不过很快握住九的手腕,道:“小九果然手巧,可惜我今日尚未练兵,还需前去城外东昀军营,这般装扮着实有些不便了。”
闻言,九没有显露半分遗憾,很自然地停下手,将已经基本完成的发髻慢慢拆下:“是我逾越了。”
但瞧见一眼,他便已然满足了。
易冬哼笑,揽住九的脖子,仰头便吻上了他的唇。
呼吸交错间,她慢慢道:“不逾越,我很喜欢。”
二人用过早膳后,易冬领着九稍稍偷懒了半个时辰,这才准备动身去东昀军营。
门外马夫已经领来一匹纯黑的骏马侯着,唯有尾尖一点赤红张扬,赫然是易冬的战马——尾火。
易冬翻身上马,朝九伸手:“来,小九,你我共骑,一同前去。”
九比易冬高出一些,坐在她身前的姿势有些别扭,但他蜷了蜷手指,还是侧靠在了易冬的肩上。
私心所然,他靠在了左边,耳边是风的呼啸声,还有易冬沉稳的心跳,咚咚——咚咚——
如此清晰,如此坚定。
……全然不似他。
景都城外东昀军的驻扎地离将军府大约三十里,易冬拉着缰绳,肩上还靠了一名成年男子,策马一口气到达却不见丝毫疲惫。
最先见到二人的是郁识风。
作为东昀军内品阶数一数二的小将、新鲜出炉的校尉,郁识风一早就知晓易冬今日会来视察。再者他年纪尚轻,还处在对很多事情都怀有好奇心的时候。
比如此刻,他就对九生出了无限的好奇。
“将军姐姐!这位长得好生漂亮!他与姐姐是什么关系啊,居然能和将军共骑尾火诶~”
瞧见易冬与九一齐下马,郁识风眼神一亮,凑过前来问。
“你小子,下了战场就会叫姐姐。他当然是姐姐的人!”
易冬伸出食指点了点郁识风的头,表情令人捉摸不透。她眼神示意九跟上,朝军营里走:“今日我先与他看看你们训练有没有偷懒,还不快去接着练!”
“哎呀,姐姐,识风刚练完呢,歇一会儿,歇一会儿嘛。”
听见郁识风同往常一样同她卖乖,易冬不动声色笑了下,正想说些什么,就见早已在军营的容春正朝她走来,手中握着一杆长枪。
正是她的饮冰。
她朝容春微微颔首,接过他递过来的长枪,顺手挽了个枪花,微勾着唇朝郁识风说道:“今日饮冰尚未交战,已经有些难耐了,识风莫不是——”
“——姐姐!我这就继续去练!你带姐夫好好参观!识风就不打扰啦!”
言罢,郁识风便一溜烟儿跑不见了。
易冬忍俊不禁。
容春见易冬接过长枪便行礼退下了,他今日还需操练他的一队亲兵,走这一趟都是因为易冬专门吩咐过才抽出空来的。
易冬领着九往主帐的方向去,路上士兵们都专注于各自,有正在歇息的,也有列着队的,只有在易冬靠近之时才微微低头行礼。
九一路看着,从下马之时起,眼前的一幕幕都是从前的他从未见过的。他想,他好像有些明白了为何东昀军为何会有现在的威名了。
易冬带九到了主帐,转身看着颇为沉默的九,问道:“在想什么?想问我这东昀军如此军纪严明,我却这般放纵一个少年人,甚至他都到了校尉的品阶还如此喜怒于形色,还会同旁人撒娇卖乖?”
九看着易冬,缓缓点了点头。
“你应当听说过,我当初只是个毫不起眼的兵,东临还尚居楚安之下,被之占了数城,”易冬握着饮冰,感受着那冰凉的纹路,“后来,我登上大将军之位,收复了很多东临的领地。有一次我如以前一样领兵、攻城,在残破的城池内,我看见了他。”
易冬比了个到她腰腹处的高度:“当时,他就只有这么高,但他的眼中充斥的不是仇恨,而是向往。”
舞勺之年已稍知世事,也许听家中的长辈们说过,他们曾经是东临国的人,如今东临的大将军破城升起东临旗,也不过是回到故国。
这并不需仇恨。
所以在他的眼中只有意气风发的大将军,骑着纯黑的骏马,那马的尾尖一点赤红,如踏战火硝烟而来,手中长枪红缨淬血。
于是便生出了向往。
占着那座城的某个楚安的将军许是不甘就这样将城给她,便下令杀了城内的所有人。所以当她骑着尾火跨过残破的城墙,她便看见在一地的残骸与血水中,只有一个瘦小的孩子站在那儿,身上脏兮兮的,眼神却如此的明亮,甚至有些灼人,烫得她有一瞬的无措。
也许那一刻她的不忍,便叫做恻隐之心。
“说起来……我不过二十余岁,似乎捡了不少人了。”
易冬看着饮冰,这杆长枪已陪伴了她许多年,在她的年岁里烙下了深刻的痕迹,枪身上的纹路也被把玩得有些模糊了。
“我有一个师父,”她摩挲着枪身,没人知道她在那一刻想了些什么,只是忽然出声,“这杆枪叫做‘饮冰’,是我师父专程找人做给我的。”
她看着九,像是透过他看另一个人。
“……师父?”
九似乎被易冬透露出的诸多信息砸蒙了,他喃喃重复。
他想,不过一两天,凭着一张姿色尚佳的脸,便可以让易冬做到如此吗?
“是啊,我的师父。”易冬用另一只手抚上九的脸,靠近他的耳畔,轻轻说,“他跟你太像了,你应该认识吧,他叫……”
“——徐忍冬。”
九怔了怔,一直飘摇的心反倒是落了下来。
以易冬的才智,不可能不知道他的来历,自然也清楚他的目的。
他曾有一瞬间以为她真的只是贪图美色罢了,不过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肤浅的想法。
而仅仅同旁人学了两三年玩弄心计的他,在面对他看不清深浅的易冬时,不免会有些恐慌。
此时易冬些许的坦诚,也许就是她看透他的不安后特地表露出来的。
这便是他心中如神一般的人啊。
也同神一般心软。
九抬手握上易冬的手,脸颊轻轻蹭了蹭,将安心展现了出来。
“知道我是因为别人才对你好,你不生气吗?”
易冬语气淡淡的,听不出她是何种情绪。
九摇了摇头,说:“不……我很庆幸,将军不是随便来个人就会如此在意,我……很欢喜。即便我是沾了别人的光,但是这说明我对润青来说,算是特别的一个,如此已是够了。”
方才难辨喜怒的易冬忽的笑了,收回手提着长枪往帐外走:“想来也是,我喜欢的便是你这份聪明和知分寸。走吧,我带你看一看这东昀军,看看到底是怎样从声名不显,练到成就如今这一支无敌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