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深秋,落叶经过一晚上萧瑟的秋风,铺了满地,叶子上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霜。
顾青凌一早起来练功,一柄长剑飞舞着,荡起了落叶,叶子纷飞着,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嬷嬷此时来打扫堂屋,顾青凌擦了擦汗,给嬷嬷倒了杯茶水。
嬷嬷动作利落,一边打扫一边和顾青凌说着:“公子是做什么活计?”
顾青凌一边擦着剑回道:“之前打算考武,现下是不能了,正打算找个活计。”
嬷嬷很热心:“公子不用担心,老婆子我今日要去颜府做工,他家主母是最和善不过,我去让她帮忙给您找。”
“颜府?哪个颜府?”顾青凌提起了兴趣。
“颜阁老家呀,你初到京城不知道也正常,颜府的主母是当年平金乱的胡将军,这个宅子最初也是他女儿的嫁妆,后来被抄家之后,我还是管这个宅子,现下主母叫我过去帮着给她女儿教女工。这位姑娘可是京城出了名的难管教,谁知道会怎么样呢……”
嬷嬷的声音逐渐小起来,走进了厨房做饭。
魏王府铜墙铁壁一般,无从下手。陇西已经多年不与京城来往,颜家主母的娘家常年在陇西驻军,这是唯一能够查探到陇西的线索,顾青凌觉得这件事情不是小事,不如先示下圣上的意思再做决断。
用过饭,顾青凌又到了魏王府附近转悠,魏王府也没有任何张挂,按照冲喜之说,也应当提前购置,可如今魏王府还是几个老嬷嬷斜着靠在角门边上睡觉,一派懒散的模样。
顾青凌晃了晃脑袋,秋风又起了,整个人身上凉飕飕的。顾青凌想起了祖父的咳嗽,还是早早办完事情,早早回家。
顾青凌来到了那女子葬身之处的房屋,这里离着魏王府不远,一天时间内,这处小院已经布满了被大火吞袭的印记。顾青凌有过设想,但依旧被残破的景象所震惊,小院的房门与围墙都已经被烧塌,院子中瓦片散落着,黑乎乎的一片也无人修葺地上还有前日灭火的水迹,泥土散出烧焦的气味。一个蹒跚的老人清扫着街道上的落叶。
“公子,这家已经离去了,您是他家亲人吗?”老翁走过来问道。
顾青凌垂下眼眸:“对,敢问您,他家去哪儿了?”
“您是俞弟是吗?这里不宜说话,你来你来。”老人将他拽到一间偏屋,“你姐姐受了难,哎,可怜了夫妇两个前月刚成婚就…”
“阿翁,你要告诉我,我姐姐到底怎么样了?”
“是……魏王殿下,他叫人来收拾的你姐姐的遗体,这块偏近外城,昨日便将他们埋到了城外的三十里庄东角,是我送的棺木。”老人擦了擦泪水。
“这件事为何城内杳无音信?”顾青凌皱起眉头,为何城内死了人,却一个议论的人都没有呢?这着实奇怪。
“据府衙来说,说火源是来自东北角房,”顾青凌想到,东北角房是那女子的葬身之所,血液在瓦片上极难销毁证据,必是要大火来毁尸灭迹。
那老翁继续说:“这里离魏王府很近,魏王虽一向体恤爱民,对街坊们也是极好,但近来魏王妃身体不好,怕他们的死讯冲撞了王妃,于是请我们秘不发丧,我们这也是为了感恩魏王爷的恩情。”顾青凌垂下眼眸,眼睛里面泛出泪花。他没想到,他的一个无心之失,竟惹得一家人丧生于此。
“俞弟,你不要难过,秋日风大,一时的火星成了大火也是难测。”老翁拍拍他,顾青凌拿出几两银子:“阿翁,多谢你告诉我姐姐的事情,这银子多谢您安葬我姐姐一家。”
“不用,我这是邻里之间的举手之劳。你今日在我这儿吃饭,一定要在我这儿吃。”老翁说完转身去买,还转过头来接着叮嘱:“我去买肉,你稍等,我们好好吃一顿。”
顾青凌见老人去了市场,将钱留在枕头下,将门关上。
回到府中,顾青凌躺在榻上,看见窗外的阳光,心情又沉重了很多,他意识到在杀掉那位女子之后,就无法回头了。
顾青凌糊涂着睡着了,时间过的很快,顾青凌醒来时嬷嬷已经做好了饭菜。
顾青凌起床伸了个懒腰,走向饭厅。
嬷嬷已经在布菜,顾青凌落座后看着丰盛的饭菜食欲大开,嬷嬷站在一边。
顾青凌微微一笑:“阿嬷,您就和我一起吃吧。这里就我们两个,您做这么一大桌子菜我也吃不完啊。”
嬷嬷笑道:“公子这可不成体统,哪儿有下人和主子一桌用饭的道理。”
顾青凌笑道:“阿嬷,您和我祖母差不多年纪,您做了一桌饭已是辛苦,哪里能让您再站着看我吃呢?您这样,我又如何忍心呢?请坐吧。”
嬷嬷点点头,又去拿了双碗筷:“公子,我今日去问了颜家主母,她家缺一个教习小姐剑术的师傅,想问您愿不愿意去?”
顾青凌有些沉默,颜阁老牵扯甚广,要不要走这步棋还是要请皇上的示下。
嬷嬷看他没回应,继续说道:“他家里有个庶出的公子和这位小姐一起学,之前胡府可是无论少爷小姐都要学武,一来强身健体,二来磨练心智。公子您不必担心,先去试试,不成的话也没损失啊。”
顾青凌见嬷嬷如此热情,也不好不应,便点头答应。
“嬷嬷,您帮我准备些纸钱吧。”
嬷嬷怔了下,又回过神来:“好。”
顾青凌一早起来练功,一柄长剑飞舞着,荡起了落叶,叶子纷飞着,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嬷嬷此时来打扫堂屋,顾青凌擦了擦汗,给嬷嬷倒了杯茶水。
嬷嬷动作利落,一边打扫一边和顾青凌说着:“公子是做什么活计?”
顾青凌一边擦着剑回道:“之前打算考武,现下是不能了,正打算找个活计。”
嬷嬷很热心:“公子不用担心,老婆子我今日要去颜府做工,他家主母是最和善不过,我去让她帮忙给您找。”
“颜府?哪个颜府?”顾青凌提起了兴趣。
“颜阁老家呀,你初到京城不知道也正常,颜府的主母是当年平金乱的胡将军,这个宅子最初也是他女儿的嫁妆,后来被抄家之后,我还是管这个宅子,现下主母叫我过去帮着给她女儿教女工。这位姑娘可是京城出了名的难管教,谁知道会怎么样呢……”
嬷嬷的声音逐渐小起来,走进了厨房做饭。
魏王府铜墙铁壁一般,无从下手。陇西已经多年不与京城来往,颜家主母的娘家常年在陇西驻军,这是唯一能够查探到陇西的线索,顾青凌觉得这件事情不是小事,不如先示下圣上的意思再做决断。
用过饭,顾青凌又到了魏王府附近转悠,魏王府也没有任何张挂,按照冲喜之说,也应当提前购置,可如今魏王府还是几个老嬷嬷斜着靠在角门边上睡觉,一派懒散的模样。
顾青凌晃了晃脑袋,秋风又起了,整个人身上凉飕飕的。顾青凌想起了祖父的咳嗽,还是早早办完事情,早早回家。
顾青凌来到了那女子葬身之处的房屋,这里离着魏王府不远,一天时间内,这处小院已经布满了被大火吞袭的印记。顾青凌有过设想,但依旧被残破的景象所震惊,小院的房门与围墙都已经被烧塌,院子中瓦片散落着,黑乎乎的一片也无人修葺地上还有前日灭火的水迹,泥土散出烧焦的气味。一个蹒跚的老人清扫着街道上的落叶。
“公子,这家已经离去了,您是他家亲人吗?”老翁走过来问道。
顾青凌垂下眼眸:“对,敢问您,他家去哪儿了?”
“您是俞弟是吗?这里不宜说话,你来你来。”老人将他拽到一间偏屋,“你姐姐受了难,哎,可怜了夫妇两个前月刚成婚就…”
“阿翁,你要告诉我,我姐姐到底怎么样了?”
“是……魏王殿下,他叫人来收拾的你姐姐的遗体,这块偏近外城,昨日便将他们埋到了城外的三十里庄东角,是我送的棺木。”老人擦了擦泪水。
“这件事为何城内杳无音信?”顾青凌皱起眉头,为何城内死了人,却一个议论的人都没有呢?这着实奇怪。
“据府衙来说,说火源是来自东北角房,”顾青凌想到,东北角房是那女子的葬身之所,血液在瓦片上极难销毁证据,必是要大火来毁尸灭迹。
那老翁继续说:“这里离魏王府很近,魏王虽一向体恤爱民,对街坊们也是极好,但近来魏王妃身体不好,怕他们的死讯冲撞了王妃,于是请我们秘不发丧,我们这也是为了感恩魏王爷的恩情。”顾青凌垂下眼眸,眼睛里面泛出泪花。他没想到,他的一个无心之失,竟惹得一家人丧生于此。
“俞弟,你不要难过,秋日风大,一时的火星成了大火也是难测。”老翁拍拍他,顾青凌拿出几两银子:“阿翁,多谢你告诉我姐姐的事情,这银子多谢您安葬我姐姐一家。”
“不用,我这是邻里之间的举手之劳。你今日在我这儿吃饭,一定要在我这儿吃。”老翁说完转身去买,还转过头来接着叮嘱:“我去买肉,你稍等,我们好好吃一顿。”
顾青凌见老人去了市场,将钱留在枕头下,将门关上。
回到府中,顾青凌躺在榻上,看见窗外的阳光,心情又沉重了很多,他意识到在杀掉那位女子之后,就无法回头了。
顾青凌糊涂着睡着了,时间过的很快,顾青凌醒来时嬷嬷已经做好了饭菜。
顾青凌起床伸了个懒腰,走向饭厅。
嬷嬷已经在布菜,顾青凌落座后看着丰盛的饭菜食欲大开,嬷嬷站在一边。
顾青凌微微一笑:“阿嬷,您就和我一起吃吧。这里就我们两个,您做这么一大桌子菜我也吃不完啊。”
嬷嬷笑道:“公子这可不成体统,哪儿有下人和主子一桌用饭的道理。”
顾青凌笑道:“阿嬷,您和我祖母差不多年纪,您做了一桌饭已是辛苦,哪里能让您再站着看我吃呢?您这样,我又如何忍心呢?请坐吧。”
嬷嬷点点头,又去拿了双碗筷:“公子,我今日去问了颜家主母,她家缺一个教习小姐剑术的师傅,想问您愿不愿意去?”
顾青凌有些沉默,颜阁老牵扯甚广,要不要走这步棋还是要请皇上的示下。
嬷嬷看他没回应,继续说道:“他家里有个庶出的公子和这位小姐一起学,之前胡府可是无论少爷小姐都要学武,一来强身健体,二来磨练心智。公子您不必担心,先去试试,不成的话也没损失啊。”
顾青凌见嬷嬷如此热情,也不好不应,便点头答应。
“嬷嬷,您帮我准备些纸钱吧。”
嬷嬷怔了下,又回过神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