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正午,西轩内燃着炭火,焚着沉檀,惬意不已。
柳乘风刚用竹竿制好了春幡骨架,抬眼就看到裴清宁满面春风而来,抬手招呼:“乖女快来!看着高度,够了吧?”
“阿翁、阿婆安好。”裴清宁朝二老行了礼,上前一顿夸赞:“够高了,真气派!阿翁真厉害!”
薛月噗嗤笑出声:“不过是根光竹竿,哪里气派了?”
“加上我这些料子,迎风飘起来,那可不气派了!”裴清宁笑嘻嘻说着,让茉儿将一应准备好的各色刺绣长条拿上来,挨着柳乘风开始鼓捣。
春幡的重头戏是布或锦缎组成的彩条子,竹竿子容做。
柳乘风念着外孙女要用,处理得格外仔细些。眼下,他又细细查了一遍,确认没有毛刺,才交给裴清宁,自己又动手制作起仙木。
薛月见晴蓝今日没有跟来,想到昨日悠云阁一事,笑道:“我家清宁,昨日可威风了!”
柳乘风持刻刀的手一顿,会心一笑:“长大了,管起院内之事了。”
二老一唱一和,裴清宁不以为然,只是笑笑没吭声。
茉儿在一旁帮着缝制幡布,闻言头垂得更低了。
薛月看着茉儿,突然发问:“听闻,仲言单独给悠云阁送去一些茶,竟是我们都没有的?”
裴清宁听出阿婆弦外之音,扭头看向茉儿:“神泉小团是单给我的?我怎么不知道?”
“单给小娘子的事物,也太多了……”茉儿声音低低的,只是柳乘风目达耳通,听得清楚。
柳乘风一副好奇又期待的模样:“我说什么茶让你阿婆耿耿于怀,原来是神泉小团。快去取来!”
“是。”茉儿不敢多看,领命便先溜了。
裴清宁不好意思地露出傻傻笑容:“竟不知阿翁、阿婆还没尝过那茶,孙女倒先吃了。”
“滋味如何?”柳乘风端起仙木左瞧右看,随口又问:“字如何?”
裴清宁用崇拜的口吻拍着马屁:“阿翁的书法早已臻入化境,没想到雕刻手艺也这么精进了!神荼、郁垒四字,刻在桃木上,竟然这般飘逸。”
柳乘风洋洋自得:“那是!老朽这一身才华……用来刻字,简直大材小用!上色吧!”
薛月见怪不怪,递上朱砂盒,岔开话题:“清宁,你又不好好吃药,吃茶会冲撞药性呢!”
“我看清宁大好了,不用再吃药了。”柳乘风与裴清宁快速交换一个眼神,又转移话题,问:“对了,茶滋味如何。”
“仙品!”裴清宁假装没有听到薛月的责备,与阿翁继续聊起来:“昨日我教茉儿未加花果香料,单单碾茶烹煮,只觉得那茶滋味醇厚,口感爽滑,茶香四溢,果真是难得上上品!”
“下品茶才需旁的事物辅佐,我家乖女品味就是好!小茉儿手巧,一会儿让她烹茶来试。”柳乘风点头,开始给仙木上色。
薛月无奈,说不过便加入,搁下手中湖笔与账册,帮着裴清宁缝制幡子。
裴清宁献宝似的,展示着幡头:“阿婆,好看吗?”
“这神兽栩栩如生。”薛月赞美一番,问:“晴蓝秀的吧?”
“自然了!我只负责把各色条子搭配起来缝合,至于这刺绣……”裴清宁倒也不邀功,不吝夸赞:“整个悠云阁,就晴蓝姐姐有这个手艺。”
柳乘风瞥了一眼,附和道:“晴蓝细致,猜想也就是她了。”
听薛月一字半句的都是晴蓝,裴清宁想到昨日在悠云阁闹上一出的缘由,便问:“阿婆,昨日悠云阁的事情,您还没说我做的怎么样呢!”
薛月看了一眼看似认真,却竖着耳朵听的柳乘风,说:“你小时候呀,同你阿翁一样,看着云淡风轻,崇尚无为而治,可真的处事,又锋芒毕露,恨不能打破砂锅。不过昨日的处置,稳重不少,我觉得好。”
“你说归说,扯我做什么?”柳乘风咂咂嘴,说着继续手头上的活。
薛月不理柳乘风,继续道:“晴蓝顾忌着你待茉儿有少小无猜的情谊,不敢得罪,拿不出掌事的款。晴蓝这样的态度,一来助长茉儿气焰,二来下面人也轻视。所以,该罚。茉儿最是贴心,但是不够沉稳,也不够细心。在不能独当一面之前,还学要悉心学习,以待来日。”
薛月言语清楚,谈吐有致,做人做事公允。
裴清宁把一番话听进去,道:“阿婆,您一向赏罚分明。孙女跟您学得一星半点,够用了!”
柳乘风听到这儿,插嘴道:“我家乖女,多把心思用在琴棋书画上,内宅之事,不值得深究,公允二字够用了。”
薛月不认同柳乘风的看法,但多说无益,免得又引起争执,便转移话题:“账册看过了?”
裴清宁最擅长一心二用,半点不影响手上的动作,脑子飞快运转,答道:“阿婆,账册我粗略看了。孙女发现,今年下半年收入陡然增多,与往年不同。仔细一查,原来是降真消耗比之去年,竟是三倍呢!”
一年的账册足足有五本,非一日之功,裴清宁能这么快发现关键之处,薛月倍感欣慰,道:“长安城流行灵岩香,洛阳、扬州等地便跟风,所以降真的消耗就多了。”
灵岩香是柳乘风多年前炮制的合香,以降真为主料。那香气初始凛冽,但片刻又悠扬缠绵,如梦似幻,喜欢的人会非常推崇,但也有人觉得不够柔和,太过霸道,所以多年来,只在洛阳小部分香友中流传。
一听是在长安先流行起来,裴清宁好奇道:“不知是何人带动起灵岩香?阿翁可知晓此人?”
柳乘风但笑不语,转移话题:“说起降真,新降真试过没有?”
裴清宁点点头,道:“都试过了。特等果然名不虚传,我觉得比琼州的还好!不是说骠国路远,扬州那边的叔伯去过几次,都没有打通路子,怎的今年突然得着这么好的香了?”
薛月顺口说道:“这事啊,多亏了仲言。”
“言哥哥?他不是去南诏办事儿了?”话音落地,裴清宁就后悔了。李仲言去南诏一事,是茉儿偷听得来的,这一来可不是把茉儿给买了!
薛月也不计较裴清宁如何得知,只是满含深意:“你以为什么难事,要仲言去那么久?”
裴清宁蹙眉,喃喃自语:“骠国的路子,是言哥哥帮忙出力才通的?这人情……”
“嘟囔什么呢?”薛月满目慈爱,伸手捏了捏裴清宁软乎乎的脸蛋。
裴清宁的脑子飞速转着,憋出一句话:“阿翁,您说言哥哥这么帮衬,是为了什么?”
柳乘风上好颜色,将仙木搁置一旁晾着,不假思索道:“我又不管铺上的事,自然不是为了我。”他又思索片刻,不知想到什么,喃喃自语:“明日仲言便到了,不知这次能住上几日。”
薛月一直观察着裴清宁的神情,笑道:“仲言事忙,能住上三日就不错了。不拘着时日长短,总之要仔细款待才是。”
秦嬷嬷带着侍女送来白浆饮,听到这话便道:“大娘子,给郡王住的梅诚斋已经收拾出来了。”
柳乘风狐疑地看向薛月:“仲言一向住的是喜声斋,怎的换梅诚斋了?”
薛月端着盏,浅饮香甜的白饮,视线从裴清宁身上移开,道:“梅诚斋安静些,离西轩也近。”
裴清宁装作充耳不闻,只顾低头喝白饮。她知道阿婆的用意。
梅诚斋与西轩就隔了一座水榭,原是柳乘风单独拨给大徒弟柳在溪的住所。自五年前柳在溪离了霁月山庄,梅诚斋便一直空着。要说安静,喜声斋与悠云阁紧挨着,最是安静雅致。所以李仲言一入霁月山庄,便选了喜声斋,此后来山庄,便默认住这里。
薛月有意让李仲言远离悠云阁,也就是希望裴清宁与李仲言保持距离。
柳乘风刚用竹竿制好了春幡骨架,抬眼就看到裴清宁满面春风而来,抬手招呼:“乖女快来!看着高度,够了吧?”
“阿翁、阿婆安好。”裴清宁朝二老行了礼,上前一顿夸赞:“够高了,真气派!阿翁真厉害!”
薛月噗嗤笑出声:“不过是根光竹竿,哪里气派了?”
“加上我这些料子,迎风飘起来,那可不气派了!”裴清宁笑嘻嘻说着,让茉儿将一应准备好的各色刺绣长条拿上来,挨着柳乘风开始鼓捣。
春幡的重头戏是布或锦缎组成的彩条子,竹竿子容做。
柳乘风念着外孙女要用,处理得格外仔细些。眼下,他又细细查了一遍,确认没有毛刺,才交给裴清宁,自己又动手制作起仙木。
薛月见晴蓝今日没有跟来,想到昨日悠云阁一事,笑道:“我家清宁,昨日可威风了!”
柳乘风持刻刀的手一顿,会心一笑:“长大了,管起院内之事了。”
二老一唱一和,裴清宁不以为然,只是笑笑没吭声。
茉儿在一旁帮着缝制幡布,闻言头垂得更低了。
薛月看着茉儿,突然发问:“听闻,仲言单独给悠云阁送去一些茶,竟是我们都没有的?”
裴清宁听出阿婆弦外之音,扭头看向茉儿:“神泉小团是单给我的?我怎么不知道?”
“单给小娘子的事物,也太多了……”茉儿声音低低的,只是柳乘风目达耳通,听得清楚。
柳乘风一副好奇又期待的模样:“我说什么茶让你阿婆耿耿于怀,原来是神泉小团。快去取来!”
“是。”茉儿不敢多看,领命便先溜了。
裴清宁不好意思地露出傻傻笑容:“竟不知阿翁、阿婆还没尝过那茶,孙女倒先吃了。”
“滋味如何?”柳乘风端起仙木左瞧右看,随口又问:“字如何?”
裴清宁用崇拜的口吻拍着马屁:“阿翁的书法早已臻入化境,没想到雕刻手艺也这么精进了!神荼、郁垒四字,刻在桃木上,竟然这般飘逸。”
柳乘风洋洋自得:“那是!老朽这一身才华……用来刻字,简直大材小用!上色吧!”
薛月见怪不怪,递上朱砂盒,岔开话题:“清宁,你又不好好吃药,吃茶会冲撞药性呢!”
“我看清宁大好了,不用再吃药了。”柳乘风与裴清宁快速交换一个眼神,又转移话题,问:“对了,茶滋味如何。”
“仙品!”裴清宁假装没有听到薛月的责备,与阿翁继续聊起来:“昨日我教茉儿未加花果香料,单单碾茶烹煮,只觉得那茶滋味醇厚,口感爽滑,茶香四溢,果真是难得上上品!”
“下品茶才需旁的事物辅佐,我家乖女品味就是好!小茉儿手巧,一会儿让她烹茶来试。”柳乘风点头,开始给仙木上色。
薛月无奈,说不过便加入,搁下手中湖笔与账册,帮着裴清宁缝制幡子。
裴清宁献宝似的,展示着幡头:“阿婆,好看吗?”
“这神兽栩栩如生。”薛月赞美一番,问:“晴蓝秀的吧?”
“自然了!我只负责把各色条子搭配起来缝合,至于这刺绣……”裴清宁倒也不邀功,不吝夸赞:“整个悠云阁,就晴蓝姐姐有这个手艺。”
柳乘风瞥了一眼,附和道:“晴蓝细致,猜想也就是她了。”
听薛月一字半句的都是晴蓝,裴清宁想到昨日在悠云阁闹上一出的缘由,便问:“阿婆,昨日悠云阁的事情,您还没说我做的怎么样呢!”
薛月看了一眼看似认真,却竖着耳朵听的柳乘风,说:“你小时候呀,同你阿翁一样,看着云淡风轻,崇尚无为而治,可真的处事,又锋芒毕露,恨不能打破砂锅。不过昨日的处置,稳重不少,我觉得好。”
“你说归说,扯我做什么?”柳乘风咂咂嘴,说着继续手头上的活。
薛月不理柳乘风,继续道:“晴蓝顾忌着你待茉儿有少小无猜的情谊,不敢得罪,拿不出掌事的款。晴蓝这样的态度,一来助长茉儿气焰,二来下面人也轻视。所以,该罚。茉儿最是贴心,但是不够沉稳,也不够细心。在不能独当一面之前,还学要悉心学习,以待来日。”
薛月言语清楚,谈吐有致,做人做事公允。
裴清宁把一番话听进去,道:“阿婆,您一向赏罚分明。孙女跟您学得一星半点,够用了!”
柳乘风听到这儿,插嘴道:“我家乖女,多把心思用在琴棋书画上,内宅之事,不值得深究,公允二字够用了。”
薛月不认同柳乘风的看法,但多说无益,免得又引起争执,便转移话题:“账册看过了?”
裴清宁最擅长一心二用,半点不影响手上的动作,脑子飞快运转,答道:“阿婆,账册我粗略看了。孙女发现,今年下半年收入陡然增多,与往年不同。仔细一查,原来是降真消耗比之去年,竟是三倍呢!”
一年的账册足足有五本,非一日之功,裴清宁能这么快发现关键之处,薛月倍感欣慰,道:“长安城流行灵岩香,洛阳、扬州等地便跟风,所以降真的消耗就多了。”
灵岩香是柳乘风多年前炮制的合香,以降真为主料。那香气初始凛冽,但片刻又悠扬缠绵,如梦似幻,喜欢的人会非常推崇,但也有人觉得不够柔和,太过霸道,所以多年来,只在洛阳小部分香友中流传。
一听是在长安先流行起来,裴清宁好奇道:“不知是何人带动起灵岩香?阿翁可知晓此人?”
柳乘风但笑不语,转移话题:“说起降真,新降真试过没有?”
裴清宁点点头,道:“都试过了。特等果然名不虚传,我觉得比琼州的还好!不是说骠国路远,扬州那边的叔伯去过几次,都没有打通路子,怎的今年突然得着这么好的香了?”
薛月顺口说道:“这事啊,多亏了仲言。”
“言哥哥?他不是去南诏办事儿了?”话音落地,裴清宁就后悔了。李仲言去南诏一事,是茉儿偷听得来的,这一来可不是把茉儿给买了!
薛月也不计较裴清宁如何得知,只是满含深意:“你以为什么难事,要仲言去那么久?”
裴清宁蹙眉,喃喃自语:“骠国的路子,是言哥哥帮忙出力才通的?这人情……”
“嘟囔什么呢?”薛月满目慈爱,伸手捏了捏裴清宁软乎乎的脸蛋。
裴清宁的脑子飞速转着,憋出一句话:“阿翁,您说言哥哥这么帮衬,是为了什么?”
柳乘风上好颜色,将仙木搁置一旁晾着,不假思索道:“我又不管铺上的事,自然不是为了我。”他又思索片刻,不知想到什么,喃喃自语:“明日仲言便到了,不知这次能住上几日。”
薛月一直观察着裴清宁的神情,笑道:“仲言事忙,能住上三日就不错了。不拘着时日长短,总之要仔细款待才是。”
秦嬷嬷带着侍女送来白浆饮,听到这话便道:“大娘子,给郡王住的梅诚斋已经收拾出来了。”
柳乘风狐疑地看向薛月:“仲言一向住的是喜声斋,怎的换梅诚斋了?”
薛月端着盏,浅饮香甜的白饮,视线从裴清宁身上移开,道:“梅诚斋安静些,离西轩也近。”
裴清宁装作充耳不闻,只顾低头喝白饮。她知道阿婆的用意。
梅诚斋与西轩就隔了一座水榭,原是柳乘风单独拨给大徒弟柳在溪的住所。自五年前柳在溪离了霁月山庄,梅诚斋便一直空着。要说安静,喜声斋与悠云阁紧挨着,最是安静雅致。所以李仲言一入霁月山庄,便选了喜声斋,此后来山庄,便默认住这里。
薛月有意让李仲言远离悠云阁,也就是希望裴清宁与李仲言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