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寒风将将散去,暖风似初春迟来,绿杨庭院,暖风帘幕。
书斋内,年近古稀的柳乘风弓着腰,细细端详着那座青金石趣林景致雕刻摆件,口中啧啧称奇:“这般栩栩如生,可见心思精巧,堪称巧夺天工!”
风尘仆仆的李仲言似乎满怀心事,闻声才回过神,笑答:“恩师喜欢便好。”
“质地这般完美的青金石,用作雕刻,太过奢华。”柳长风浅笑,指了指书案,“那端古砚,为师收下。这青金石摆件,欣赏一番便罢!过几日,你还是带回长安,献给你家阿耶吧!”
李仲言的嗓音干哑暮沉,眸光透着不似往日的谦卑:“徒儿已经为家父备了其他礼,恩师不必再推辞了。这青金石相如天,如星辉灿烂,未沾俗气,与恩师相配。”
瞧柳乘风暗露喜色,李仲言趁热打铁又道:“有一要事,徒儿想与您商议。”
两人对坐。
李仲言清了清嗓子,语气坚定:“徒儿此番回长安,想要在春日宴求圣人赐婚,成全徒儿与清宁……”
柳乘风眉毛一扬,一口回绝:“万万不可!”
他顺势将那座青金石摆件推给李仲言,严肃道:“自古婚姻大事,或父母做主、媒妁之言,或两情相悦、缘定三生。你与清宁,是一样不占。仲言,婚姻大事,还须多斟酌。”
柳乘风再修得超凡脱俗,但也知道俗礼惯例,李仲言与自家孙女,是井浅河深,门不当户不对。
之前,柳乘风想着,出身既定不能更改,但若孙女清宁与爱徒情投意合,那他也不是不能松口。
但薛月一直不主张清宁嫁入高门,曾多次旁敲侧击,要清宁收住对仲言的心思。再加上两年前,李仲言回长安后,便不大与霁月山庄走动。柳乘风便明白,仲言疏远,是因为王府那边多有微词。
如此,撮合的想法也就随着时间消散了。
李仲言没想到柳乘风一口回绝,有些诧异。
片刻,他退让半步,回道:“恩师的顾虑,徒儿明白。只是,我与清宁两小无猜,情谊是有的。”
柳乘风摆手,心硬道:“清宁还小,只当你做半个兄长,半个玩伴。别的情谊,我看半点没有。”
书斋内陷入沉寂时,薛月款款而来。
她屏退书斋外的侍从,走进房内,语带笑意道:“是仲言来啦!”
她面容和蔼,眼角的纹路随着笑意加深,走近端详李仲言,惊叹之声中带着不舍:“许久不见,我瞧着怎么瘦了,还黑了些……”
李仲言忙向薛月行礼问安,未再提及求娶之事。
柳乘风默默一动,留出一个位置,让薛月挨着坐下。
“难为你在外面忙正事,还想着我们。”薛月还未坐定,就说了这么一句,带着一丝愧意。
李仲言知道薛月说的指什么,道:“琼州那边匪祸为患,一时半会儿难以平静,我怕您这边的铺子受到影响,所以提前知会一声,举手之劳而已。”
柳乘风不管东植的事务,但知道要打通商路并非一日之功,看李仲言的目光满是欣慰:“那也是多亏你了。否则你师母再未雨绸缪,也不会这么快寻得更好的料子呢!”
薛月补充道:“骠国的料子品质不错,价格也还过得去,值得购入。只是琼州这边的料子,还是得想办法购入。”
东植惯用琼州料子,突然换了实在不妥,因为香友需要时间接受新事物,不可一蹴而就。
李仲言明白师母的用意,道:“市舶使只顾捞好处,遇到事了用不上,我看琼州这边,只能自己着人押运了。”
柳乘风摆摆手,知晓李仲言接下来定然要自荐。若李仲言为霁月山庄的事情出动府兵,恐怕落人口实,;柳乘风开口:“既然今年匪患未除,路途凶险,那便给林家加三成银钱,想来他们也能接受。”
一些游侠出身的武术世家,安身立业的法子,便有承接押运货物这路子,赚取些血汗钱。
与东植集香居合作的,是洛阳林家,就是悠云阁前掌事云水嫁去的那个林家。算起来,洛阳林家,与扬州林家,同出一脉,是不出五服的亲戚。
有这层关系,所以柳乘风笃定加上三成银钱,便能搞定。
因有李仲言在场,薛月没有多言,转移话题与李仲言寒暄一阵,便让李仲言去内院梳洗歇息,等晚膳时再聚。
待李仲言离开后,薛月环顾一周,目光落在那座青金石雕刻摆件上,便对着柳乘风道:“收到这么合心意的礼,你还板着个脸,想什么呢?”
柳乘风叹了口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薛月警觉,那座青金石雕刻摆件不是俗物,如此贵重,恐怕李仲言时隔两年回来,是有要事开口了。
她问道:“仲言开口提亲了?”
“开口提亲还好……”柳乘风摇摇头,哭笑不得:“仲言想要在春日宴时,求圣人赐婚!你看看这事儿闹的!”
“原想着仲言那般心性与魄力,是个良人,定能保我清宁一世周全。”薛月叹息道:“可如今看来,徐王与王妃属意的儿媳,不是我家清宁。否则,仲言不会越过父母而向圣上求赐婚。更或者,仲言压根没有和父母提及此事,打算先斩后奏……”
说着,薛月似乎想到要紧处,问:“你没答应吧?”
柳乘风摆弄着棋子,头也未抬:“那肯定的!你当我老糊涂了,看不出这事不寻常吗?”
“我是怕,你对仲言过于偏爱,把我的清宁给许出去了!”
薛月说着装作漫不经心的模样,看了一眼那方珍贵的砚台,又道:“仲言出生于贵胄世家,那关系何等复杂。我们清宁从小娇养,没拘束惯了……还有,别看她平日里洒脱,其实是个眼里揉不得沙的。若嫁去王府,所处局面,不是四面楚歌,便是被金屋贮娇,最后只会落得个两不相宜。”
柳乘风偏爱李仲言,心中对薛月的说辞并不全然赞同,所以也不搭话。
薛月又接着说:“我看,趁着清宁心思不在仲言身上,择婿的事,可以提上议程了。疏育不错,人品端正,同是河洛薛家出身,知根知底。有我们霁月山庄庇护,清宁嫁过去定然不会吃亏。而且薛家离得近,咋们也能多多走动。”
说着,她似想起了什么,“前几日薛家来了帖子,疏育和婧儿要代父母前来拜谒,今日也应该到了。”
柳乘风语气波澜不惊:“疏育性子太过温和。我看清宁多半不喜。再者说了,清宁才多大,也不到出嫁的年纪,我们多享受几年膝下承欢之乐也好。而且吧,仲言是个好孩子,对清宁又实在喜欢。等仲言历练个两年,性情更稳重些,到时候……”
薛月横了柳乘风一眼,气闷道:“柔儿的婚事,便是由你做的主!你看看结果如何?你说那裴君南对柔儿一往情深,是个可托付的!纵使裴君南早娶了宗室女为正妻,一来念着裴松对我们有恩,二来柔儿与裴君南两情相愿,你狠不下心棒打鸳鸯,最终还是应承了下来,致使柔儿屈身成了妾室!柔儿嫁过去才几年光景,竟招致横祸……”
说到此处,薛月只觉得喉头一紧,一抹苦涩涌上,即将要爆发。她想到了自己那可怜的女儿,越发伤心起来,紧紧咬住嘴唇。
十年来,薛月始终心怀此事,但怕夫君与孙女伤心,始终不敢提起,只在夜深人静时对月遥寄哀思。今日提及,多少有些告诫之意,只盼柳乘风能听进去,不要让孙女重蹈覆辙才好。
柳乘风闻之动容,想到早逝的女儿也是悔恨难当,已然老泪纵横:“我的柔儿呐!是阿耶对不住你!阿耶一时心软,让你嫁给那厮,最后那样离世……”
二老几乎不敢提起心头之痛,如今说起来,恨不能抱头痛哭一场。
……
李仲言刚出西轩,便被跟着出来的秦嬷嬷喊住:“郡王请留步。”
秦嬷嬷满脸笑容,解释道:“您之前住的喜声斋常年搁置,现下住不了人呢!好在梅诚斋已经收拾妥帖,这次就请您就屈尊,暂时往那边住吧!”
“有劳。”李仲言面色如常地说了一句,倒是跟在后面的齐寒、齐炎兄弟二人神色复杂地对视一眼。
行走在游廊上,一朵花瓣随风从眼前飘过,李仲言不假思索问道:“清宁近日可安好?”
在前半步的秦嬷嬷姿态恭敬,回:“劳郡王挂怀,小娘子一切安好。”
“今年这样冷,清宁没有犯病吗?”想到裴清宁柔嫩似花瓣的脸庞,李仲言心头一暖,但又想到她病得迷迷糊糊的样子,眉头不自觉皱起,似一汪快结冰的泉水。
秦嬷嬷答:“今年天儿凉的早,小娘子还未入冬便病了。主人下令散学,与大娘子仔细照顾着,再加上山庄闭门谢客无人叨扰,所以小娘子修养得宜,这还没开春便大好了。”
李仲言也不知是自己多心,还是秦嬷嬷话语中有弦外之音,让他回想起在书斋时柳乘风的态度,嘴角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苦笑。
不多时,到了梅诚斋。
齐寒借口要禀报公务,秦嬷嬷自知不便多留匆匆离去。
李仲言来不及休息,着齐寒留下规整带来的物品,让齐炎捧着一只精致小匣子,与自己一同往悠云阁的方向走去。
书斋内,年近古稀的柳乘风弓着腰,细细端详着那座青金石趣林景致雕刻摆件,口中啧啧称奇:“这般栩栩如生,可见心思精巧,堪称巧夺天工!”
风尘仆仆的李仲言似乎满怀心事,闻声才回过神,笑答:“恩师喜欢便好。”
“质地这般完美的青金石,用作雕刻,太过奢华。”柳长风浅笑,指了指书案,“那端古砚,为师收下。这青金石摆件,欣赏一番便罢!过几日,你还是带回长安,献给你家阿耶吧!”
李仲言的嗓音干哑暮沉,眸光透着不似往日的谦卑:“徒儿已经为家父备了其他礼,恩师不必再推辞了。这青金石相如天,如星辉灿烂,未沾俗气,与恩师相配。”
瞧柳乘风暗露喜色,李仲言趁热打铁又道:“有一要事,徒儿想与您商议。”
两人对坐。
李仲言清了清嗓子,语气坚定:“徒儿此番回长安,想要在春日宴求圣人赐婚,成全徒儿与清宁……”
柳乘风眉毛一扬,一口回绝:“万万不可!”
他顺势将那座青金石摆件推给李仲言,严肃道:“自古婚姻大事,或父母做主、媒妁之言,或两情相悦、缘定三生。你与清宁,是一样不占。仲言,婚姻大事,还须多斟酌。”
柳乘风再修得超凡脱俗,但也知道俗礼惯例,李仲言与自家孙女,是井浅河深,门不当户不对。
之前,柳乘风想着,出身既定不能更改,但若孙女清宁与爱徒情投意合,那他也不是不能松口。
但薛月一直不主张清宁嫁入高门,曾多次旁敲侧击,要清宁收住对仲言的心思。再加上两年前,李仲言回长安后,便不大与霁月山庄走动。柳乘风便明白,仲言疏远,是因为王府那边多有微词。
如此,撮合的想法也就随着时间消散了。
李仲言没想到柳乘风一口回绝,有些诧异。
片刻,他退让半步,回道:“恩师的顾虑,徒儿明白。只是,我与清宁两小无猜,情谊是有的。”
柳乘风摆手,心硬道:“清宁还小,只当你做半个兄长,半个玩伴。别的情谊,我看半点没有。”
书斋内陷入沉寂时,薛月款款而来。
她屏退书斋外的侍从,走进房内,语带笑意道:“是仲言来啦!”
她面容和蔼,眼角的纹路随着笑意加深,走近端详李仲言,惊叹之声中带着不舍:“许久不见,我瞧着怎么瘦了,还黑了些……”
李仲言忙向薛月行礼问安,未再提及求娶之事。
柳乘风默默一动,留出一个位置,让薛月挨着坐下。
“难为你在外面忙正事,还想着我们。”薛月还未坐定,就说了这么一句,带着一丝愧意。
李仲言知道薛月说的指什么,道:“琼州那边匪祸为患,一时半会儿难以平静,我怕您这边的铺子受到影响,所以提前知会一声,举手之劳而已。”
柳乘风不管东植的事务,但知道要打通商路并非一日之功,看李仲言的目光满是欣慰:“那也是多亏你了。否则你师母再未雨绸缪,也不会这么快寻得更好的料子呢!”
薛月补充道:“骠国的料子品质不错,价格也还过得去,值得购入。只是琼州这边的料子,还是得想办法购入。”
东植惯用琼州料子,突然换了实在不妥,因为香友需要时间接受新事物,不可一蹴而就。
李仲言明白师母的用意,道:“市舶使只顾捞好处,遇到事了用不上,我看琼州这边,只能自己着人押运了。”
柳乘风摆摆手,知晓李仲言接下来定然要自荐。若李仲言为霁月山庄的事情出动府兵,恐怕落人口实,;柳乘风开口:“既然今年匪患未除,路途凶险,那便给林家加三成银钱,想来他们也能接受。”
一些游侠出身的武术世家,安身立业的法子,便有承接押运货物这路子,赚取些血汗钱。
与东植集香居合作的,是洛阳林家,就是悠云阁前掌事云水嫁去的那个林家。算起来,洛阳林家,与扬州林家,同出一脉,是不出五服的亲戚。
有这层关系,所以柳乘风笃定加上三成银钱,便能搞定。
因有李仲言在场,薛月没有多言,转移话题与李仲言寒暄一阵,便让李仲言去内院梳洗歇息,等晚膳时再聚。
待李仲言离开后,薛月环顾一周,目光落在那座青金石雕刻摆件上,便对着柳乘风道:“收到这么合心意的礼,你还板着个脸,想什么呢?”
柳乘风叹了口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薛月警觉,那座青金石雕刻摆件不是俗物,如此贵重,恐怕李仲言时隔两年回来,是有要事开口了。
她问道:“仲言开口提亲了?”
“开口提亲还好……”柳乘风摇摇头,哭笑不得:“仲言想要在春日宴时,求圣人赐婚!你看看这事儿闹的!”
“原想着仲言那般心性与魄力,是个良人,定能保我清宁一世周全。”薛月叹息道:“可如今看来,徐王与王妃属意的儿媳,不是我家清宁。否则,仲言不会越过父母而向圣上求赐婚。更或者,仲言压根没有和父母提及此事,打算先斩后奏……”
说着,薛月似乎想到要紧处,问:“你没答应吧?”
柳乘风摆弄着棋子,头也未抬:“那肯定的!你当我老糊涂了,看不出这事不寻常吗?”
“我是怕,你对仲言过于偏爱,把我的清宁给许出去了!”
薛月说着装作漫不经心的模样,看了一眼那方珍贵的砚台,又道:“仲言出生于贵胄世家,那关系何等复杂。我们清宁从小娇养,没拘束惯了……还有,别看她平日里洒脱,其实是个眼里揉不得沙的。若嫁去王府,所处局面,不是四面楚歌,便是被金屋贮娇,最后只会落得个两不相宜。”
柳乘风偏爱李仲言,心中对薛月的说辞并不全然赞同,所以也不搭话。
薛月又接着说:“我看,趁着清宁心思不在仲言身上,择婿的事,可以提上议程了。疏育不错,人品端正,同是河洛薛家出身,知根知底。有我们霁月山庄庇护,清宁嫁过去定然不会吃亏。而且薛家离得近,咋们也能多多走动。”
说着,她似想起了什么,“前几日薛家来了帖子,疏育和婧儿要代父母前来拜谒,今日也应该到了。”
柳乘风语气波澜不惊:“疏育性子太过温和。我看清宁多半不喜。再者说了,清宁才多大,也不到出嫁的年纪,我们多享受几年膝下承欢之乐也好。而且吧,仲言是个好孩子,对清宁又实在喜欢。等仲言历练个两年,性情更稳重些,到时候……”
薛月横了柳乘风一眼,气闷道:“柔儿的婚事,便是由你做的主!你看看结果如何?你说那裴君南对柔儿一往情深,是个可托付的!纵使裴君南早娶了宗室女为正妻,一来念着裴松对我们有恩,二来柔儿与裴君南两情相愿,你狠不下心棒打鸳鸯,最终还是应承了下来,致使柔儿屈身成了妾室!柔儿嫁过去才几年光景,竟招致横祸……”
说到此处,薛月只觉得喉头一紧,一抹苦涩涌上,即将要爆发。她想到了自己那可怜的女儿,越发伤心起来,紧紧咬住嘴唇。
十年来,薛月始终心怀此事,但怕夫君与孙女伤心,始终不敢提起,只在夜深人静时对月遥寄哀思。今日提及,多少有些告诫之意,只盼柳乘风能听进去,不要让孙女重蹈覆辙才好。
柳乘风闻之动容,想到早逝的女儿也是悔恨难当,已然老泪纵横:“我的柔儿呐!是阿耶对不住你!阿耶一时心软,让你嫁给那厮,最后那样离世……”
二老几乎不敢提起心头之痛,如今说起来,恨不能抱头痛哭一场。
……
李仲言刚出西轩,便被跟着出来的秦嬷嬷喊住:“郡王请留步。”
秦嬷嬷满脸笑容,解释道:“您之前住的喜声斋常年搁置,现下住不了人呢!好在梅诚斋已经收拾妥帖,这次就请您就屈尊,暂时往那边住吧!”
“有劳。”李仲言面色如常地说了一句,倒是跟在后面的齐寒、齐炎兄弟二人神色复杂地对视一眼。
行走在游廊上,一朵花瓣随风从眼前飘过,李仲言不假思索问道:“清宁近日可安好?”
在前半步的秦嬷嬷姿态恭敬,回:“劳郡王挂怀,小娘子一切安好。”
“今年这样冷,清宁没有犯病吗?”想到裴清宁柔嫩似花瓣的脸庞,李仲言心头一暖,但又想到她病得迷迷糊糊的样子,眉头不自觉皱起,似一汪快结冰的泉水。
秦嬷嬷答:“今年天儿凉的早,小娘子还未入冬便病了。主人下令散学,与大娘子仔细照顾着,再加上山庄闭门谢客无人叨扰,所以小娘子修养得宜,这还没开春便大好了。”
李仲言也不知是自己多心,还是秦嬷嬷话语中有弦外之音,让他回想起在书斋时柳乘风的态度,嘴角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苦笑。
不多时,到了梅诚斋。
齐寒借口要禀报公务,秦嬷嬷自知不便多留匆匆离去。
李仲言来不及休息,着齐寒留下规整带来的物品,让齐炎捧着一只精致小匣子,与自己一同往悠云阁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