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雀喧喧聚竹,只听传来嘈杂之声,惊得雀鸟应声而飞,抖落一地积雪。
门子察觉到动静,凝眸望去,见一辆陌生马车徐徐在山庄门前停下。
一中年男子跳下马车,门子迎上前去,询问:“不知贵价……”
中年男子递上名帖:“我家主人特来拜会柳公,有劳。”
闻言,门子的手下意识抬起,待看到名帖上的“裴君南”字样,手似被炭火燎伤倏忽收回,原本好奇的神色被鄙夷取代。
门子不再看中年男子一眼,默不作声则身便走。
看着山庄大门缓缓关闭,中年男子微微诧异。
在马车内闭目养神的裴君南猜到了会吃闭门羹,朗声开口:“林九,去扣门。”
中年男子应了主人一声,旋即上前敲响了霁月山庄厚重的木门:“岂有此理!我要见秦伯……”
这是十年来,裴君南第一次登门。
他挑开帘子,抬眸望去,霁月山庄门头如新,完全没有想象中的衰败之象,反而一派欣欣向荣。
想到多年未见的女儿裴清宁,他眸色一沉,神色复杂,喃喃自语:“来时卜了一卦,是上上大吉,想来能得偿所愿,顺利把清宁接走。”
这边林九豁出去叫嚷,终于惊动霁月山庄管事秦伯。
秦伯在门内如坐针毡,思索半响,让玄黎带着护丁在山庄门前严阵以待,自己则回了书斋。
到了书斋,见侍从被支开,秦伯察觉有异,只好差玄青来问,只知郡王送来厚礼,与郎君相谈盛欢,并不知二老之后提起了柳柔儿正苦闷,便隔着房门,轻声禀报:“阿郎,裴侍郎前来拜谒,已被我拦在门外了。您看现在要怎么处置才好?”
闻言,柳乘风刚平复的心绪被扰乱,想到裴君南那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怒从心头起,蹭地起身,抄起放置在架前的龙泉宝刀,破门而出。
秦伯与薛月皆是一愣,只听柳乘风嚷道:“那厮还敢来装模做样!今日来得正好,结果了他,也好解了心头之恨……”
薛月着实吓一跳,惊得跟了出去:“柳乘风!你可千万不要做傻事!”
秦伯暗道不妙,让玄青、玄黎兄弟二人跟上柳乘风,又唤锦葵:“快去找郡王!”
“是!”锦葵利落应了一声,不多问,如风一般掠过。
听到动静的秦嬷嬷小跑着绕过游廊,见了薛月便上前搀扶住,宽慰道:“您有心疾,切不可这般动气,当心身子。您千万别急,小娘子若见了,定会吓坏的。”
秦嬷嬷是薛月从未出嫁时便跟在身边的老人,见此情景也不敢多问,只能说些宽慰的话,递上帕子。
薛月提了提精神,接过帕子擦了擦泪,边走边道:“我怎糊涂了?乘风是个一点就着的性子……我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旧事重提。三清真人保佑,可千万不要出事,否则该怎么收拾残局……”
秦嬷嬷扶着薛月往角门走去,道:“主人不会真把裴侍郎怎么样的,他好歹是小娘子的父亲,您就放心吧!这不郡王去了,准没事的。”
薛月悔恨道:“你不知道乘风这人。这么多年,他心里一直惦记着柔儿的事,翻来覆去不知琢磨过多少遍……怪我一时没忍住,提及此事,戳了他的心……”
秦嬷嬷道:“玉熙山庄那事若有其他可能,总有蛛丝马迹可循。可主人明里暗里查了那么多年,结果都是山匪为祸……今日主人发发脾气也好,说不定是个释怀的缺口。”
“只怕他不是发发脾气,是要把多年的积怨都撒到那厮身上……可了不得……”
说话时,一群侍从呼呼啦啦地跟上,如临大敌地往正门赶去。
…………
霁月山庄的梅花正盛,带着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
齐炎嗅着花香,似乎想起什么,道:“郎君,裴侍郎估摸着快到了,您说柳公会不会见?”
李仲言不动声色巡察周遭一圈,见四下无人,道:“一定会见。”
齐炎想到往事,不甚唏嘘:“当年玉熙山庄惨案背后,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若有隐情,霁月山庄不会置之不理。而且玉熙山庄那事,圣上下旨着京兆府协同大理寺一同办案,结果早已昭告天下,便是板上钉钉的。只是当年,裴侍郎舍不得让清宁离开裴家,与师父师娘起了龃龉,伤了和气。最后多亏了当时还在世的裴公出面卖了人情,才结束了清宁归属的争端。但裴公也留了后路,清宁始终记在裴家族谱之上。往后清宁的婚嫁,恐怕除了师父师娘点头,还要看裴侍郎的意思。”
李仲言解释后,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玉熙山庄这事,不准随口提起。”
齐炎听到郎君的告诫,闷闷应了一声,心里犯嘀咕:去年郎君下令,让自家大哥齐寒带人暗地里去查当年玉熙山庄的事情,说是有些眉目……不过他转念一想,这里是霁月山庄,耳目众多,怕传到柳公那里,所以郎君言行才这样矛盾。
说话间二人来到悠云阁。
晴蓝迎出来:“郡王安好!我家小娘子在里边看琴谱,说是您来了就请您进去稍坐。”
李仲言瞧着晴蓝眼生,多看了一眼。听闻几个月前云水出嫁了,便猜到晴蓝为何在此,便只朝晴蓝点了点头,随后迈步走进屋内。
齐炎不曾见过晴蓝,瞧她说话有度,又恰到好处的热情,与伶俐的云水、活泼的茉儿不同,一时好奇,等李仲言往里走,便悄声问:“瞧着姐姐如此体面,可是悠云阁的新晋掌管侍女?”
晴蓝微愣,侧目看了看齐炎,见他与常来往的齐寒有七分相似,只是五官更柔和些,再者他是跟着李仲言出入的,便猜测到对方的身份,端着温柔的笑意轻声道:“是,奴刚到悠云阁侍候……看您与我差不多年纪,还请唤奴晴蓝吧。往后还望您多多提点。”
“好说好说!晴蓝你不必这么客气的……小娘子唤我炎哥儿或齐二哥,你也跟着这么叫我吧!”齐炎傻笑着跟了上去。
踏进屋内的李仲言抬首一瞧,裴清宁正垫着脚将书放回书架上,耳下的一对缠枝海棠耳坠摇动起来,闪耀着光辉。
她今日身着一袭宝石绿织金锦襦裙,衬得肤若凝脂,晔兮如华,温乎如莹。适才两年不到的光景,她越发出落得如花姿潇洒的海棠。
李仲言眼带笑意:“小清宁,听闻你又病了,可好些了?”
裴清宁听到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心头一顿。
两年的光景匆匆逝去,李仲言的声音似乎沉稳不少。
她随手又抽了一卷书拿在手中,按下心头扬起的异样情绪,转身笑答:“有阿翁阿婆照顾,自然大好了。”
她目光坦荡,打量李仲言,道:“言哥哥,你瘦了,也长高了。听说你今年去南诏了,差事办的还顺利吗?”
说着,她收回眸光,走回软榻前,示意茉儿准备热茶和果子。
茉儿见了李仲言满心欢喜,领命后先去小膳房准备些李仲言喜欢的吃食。
李仲言心头稍微诧异:原以为阔别重逢,清宁见了自己,不至于热泪盈眶,但总要……现在这表现也太平淡了。
“托小娘子的福,很顺利。”李仲言语气透着淡淡的伤心,等裴清宁坐下,才挨着坐下,顺势撇了一眼她手里的书,问:“琵琶定是练好了,有时间看闲书?”
李仲言靠近,裴清宁鼻尖掠过草药气息。她心中闪过一丝异样,将手里的《西厢记》放下,随后与李仲言拉开距离,问道:“听闻南诏猛兽蛇虫众多,可是哪里受伤了?”
李仲言泰然自若,答道:“我涂了些草药膏在身上,防虫而已。先吃些东西,我再去换衣裳……小滑头,岔开话题,是不是没有好好练琴?”
裴清宁将信将疑,侧目看向李仲言的贴身侍卫:“齐二哥。”
齐炎性子直率,脱口便说:“小娘子不知,我家郎君日夜兼程,不顾……”
说着,齐炎感受到一道凌厉的目光投来,话锋一转说道:“不顾寒风侵袭,日夜兼程,巴巴地赶着来见小娘子呢!”
裴清宁无言以对,齐炎是不善撒谎,但他最惧怕李仲言,所以问了也是白问,便道:“言哥哥辛苦了!这次就多待几天,好好休息休息,再回长安吧!”
李仲言的目光一直未移开,伸手拨弄裴清宁的耳坠子,道:“把匣子拿来。”
刚要出去候着的齐炎闻声,转身将手里一直端着的小匣子递给晴蓝。
裴清宁抬手将李仲言的手拨开,接下晴蓝递上的黑檀木雕花匣子,刻意避开李仲言的眼神,佯装淡然,问:“什么好东西?”
李仲言满心欢喜:“你打开瞧瞧可还喜欢!”
裴清宁打开一看,匣子里躺着一只精巧的步摇。
这步摇样式别致,竟然是春幡的模样,细节精巧。
裴清宁拿在手中把玩良久:“这花样不常见。”
“长安城中时新,元正日正好可以戴上。”李仲言伸手将裴清宁发髻上的步摇取下,换上春幡金步摇。
李仲言知道裴清宁平日里,除了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便是鼓捣各种钗环首饰、熏香器具。虽然她不刻意收藏贵重之物,但得便很珍惜。所以他遇到什么好的合适的,都想着送她。这两年,他在外忙碌,但还是时不时送些玩意儿到悠云阁。
晴蓝默默将郡王对自家小娘子的举止收归眼底。
以前在娘子身边侍候时,晴蓝便直觉李仲言对裴清宁不同,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同。
原是李仲言当着长辈、师兄弟的面,对裴清宁刻意保持距离,如不仔细观察,还会觉得二人有些疏离。如今李仲言对裴清宁这般亲近,晴蓝暗自错愕,不自觉地盯着李仲言直看。
进屋的茉儿瞥了一眼晴蓝,道:“郡王稍坐,膳房给您特意准备了樱桃毕罗和杏酪粥,要稍等一会儿呢!”
裴清宁将头上的步摇取下,交给晴蓝,又对沫儿道:“换个茶来烹吧。”
晴蓝回过神,将步摇仔细归拢,往里间走去。
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清香,随之也带来一道急切的声音:“郡王!郡王!”
屋内众人都听出是锦葵的声音,皆是一惊。
锦葵一向冷若冰霜,总是淡定自若,很少这样一惊一乍。再者锦葵一向在前院侍奉薛月,急匆匆而来想来是有要事。
锦葵冲进屋内,目标明确,逮住李仲言,道:“郡王,快随我走,前院出事了!”
李仲言眉头一蹙,脑海中漂浮出裴君南的影子,下意识问:“可是裴……出什么事了?”
锦葵意有所指看了一眼裴清宁,低声道:“先走。”
“你们在此伺候好小娘子,不准离开悠云阁。”李仲言会意,吩咐茉儿后,疾步与锦葵离开。
裴清宁听到“前院”,猜测是阿翁阿婆有事,顾不得茉儿的阻拦,取了架子上的长剑,也跟了出去。
门子察觉到动静,凝眸望去,见一辆陌生马车徐徐在山庄门前停下。
一中年男子跳下马车,门子迎上前去,询问:“不知贵价……”
中年男子递上名帖:“我家主人特来拜会柳公,有劳。”
闻言,门子的手下意识抬起,待看到名帖上的“裴君南”字样,手似被炭火燎伤倏忽收回,原本好奇的神色被鄙夷取代。
门子不再看中年男子一眼,默不作声则身便走。
看着山庄大门缓缓关闭,中年男子微微诧异。
在马车内闭目养神的裴君南猜到了会吃闭门羹,朗声开口:“林九,去扣门。”
中年男子应了主人一声,旋即上前敲响了霁月山庄厚重的木门:“岂有此理!我要见秦伯……”
这是十年来,裴君南第一次登门。
他挑开帘子,抬眸望去,霁月山庄门头如新,完全没有想象中的衰败之象,反而一派欣欣向荣。
想到多年未见的女儿裴清宁,他眸色一沉,神色复杂,喃喃自语:“来时卜了一卦,是上上大吉,想来能得偿所愿,顺利把清宁接走。”
这边林九豁出去叫嚷,终于惊动霁月山庄管事秦伯。
秦伯在门内如坐针毡,思索半响,让玄黎带着护丁在山庄门前严阵以待,自己则回了书斋。
到了书斋,见侍从被支开,秦伯察觉有异,只好差玄青来问,只知郡王送来厚礼,与郎君相谈盛欢,并不知二老之后提起了柳柔儿正苦闷,便隔着房门,轻声禀报:“阿郎,裴侍郎前来拜谒,已被我拦在门外了。您看现在要怎么处置才好?”
闻言,柳乘风刚平复的心绪被扰乱,想到裴君南那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怒从心头起,蹭地起身,抄起放置在架前的龙泉宝刀,破门而出。
秦伯与薛月皆是一愣,只听柳乘风嚷道:“那厮还敢来装模做样!今日来得正好,结果了他,也好解了心头之恨……”
薛月着实吓一跳,惊得跟了出去:“柳乘风!你可千万不要做傻事!”
秦伯暗道不妙,让玄青、玄黎兄弟二人跟上柳乘风,又唤锦葵:“快去找郡王!”
“是!”锦葵利落应了一声,不多问,如风一般掠过。
听到动静的秦嬷嬷小跑着绕过游廊,见了薛月便上前搀扶住,宽慰道:“您有心疾,切不可这般动气,当心身子。您千万别急,小娘子若见了,定会吓坏的。”
秦嬷嬷是薛月从未出嫁时便跟在身边的老人,见此情景也不敢多问,只能说些宽慰的话,递上帕子。
薛月提了提精神,接过帕子擦了擦泪,边走边道:“我怎糊涂了?乘风是个一点就着的性子……我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旧事重提。三清真人保佑,可千万不要出事,否则该怎么收拾残局……”
秦嬷嬷扶着薛月往角门走去,道:“主人不会真把裴侍郎怎么样的,他好歹是小娘子的父亲,您就放心吧!这不郡王去了,准没事的。”
薛月悔恨道:“你不知道乘风这人。这么多年,他心里一直惦记着柔儿的事,翻来覆去不知琢磨过多少遍……怪我一时没忍住,提及此事,戳了他的心……”
秦嬷嬷道:“玉熙山庄那事若有其他可能,总有蛛丝马迹可循。可主人明里暗里查了那么多年,结果都是山匪为祸……今日主人发发脾气也好,说不定是个释怀的缺口。”
“只怕他不是发发脾气,是要把多年的积怨都撒到那厮身上……可了不得……”
说话时,一群侍从呼呼啦啦地跟上,如临大敌地往正门赶去。
…………
霁月山庄的梅花正盛,带着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
齐炎嗅着花香,似乎想起什么,道:“郎君,裴侍郎估摸着快到了,您说柳公会不会见?”
李仲言不动声色巡察周遭一圈,见四下无人,道:“一定会见。”
齐炎想到往事,不甚唏嘘:“当年玉熙山庄惨案背后,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若有隐情,霁月山庄不会置之不理。而且玉熙山庄那事,圣上下旨着京兆府协同大理寺一同办案,结果早已昭告天下,便是板上钉钉的。只是当年,裴侍郎舍不得让清宁离开裴家,与师父师娘起了龃龉,伤了和气。最后多亏了当时还在世的裴公出面卖了人情,才结束了清宁归属的争端。但裴公也留了后路,清宁始终记在裴家族谱之上。往后清宁的婚嫁,恐怕除了师父师娘点头,还要看裴侍郎的意思。”
李仲言解释后,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玉熙山庄这事,不准随口提起。”
齐炎听到郎君的告诫,闷闷应了一声,心里犯嘀咕:去年郎君下令,让自家大哥齐寒带人暗地里去查当年玉熙山庄的事情,说是有些眉目……不过他转念一想,这里是霁月山庄,耳目众多,怕传到柳公那里,所以郎君言行才这样矛盾。
说话间二人来到悠云阁。
晴蓝迎出来:“郡王安好!我家小娘子在里边看琴谱,说是您来了就请您进去稍坐。”
李仲言瞧着晴蓝眼生,多看了一眼。听闻几个月前云水出嫁了,便猜到晴蓝为何在此,便只朝晴蓝点了点头,随后迈步走进屋内。
齐炎不曾见过晴蓝,瞧她说话有度,又恰到好处的热情,与伶俐的云水、活泼的茉儿不同,一时好奇,等李仲言往里走,便悄声问:“瞧着姐姐如此体面,可是悠云阁的新晋掌管侍女?”
晴蓝微愣,侧目看了看齐炎,见他与常来往的齐寒有七分相似,只是五官更柔和些,再者他是跟着李仲言出入的,便猜测到对方的身份,端着温柔的笑意轻声道:“是,奴刚到悠云阁侍候……看您与我差不多年纪,还请唤奴晴蓝吧。往后还望您多多提点。”
“好说好说!晴蓝你不必这么客气的……小娘子唤我炎哥儿或齐二哥,你也跟着这么叫我吧!”齐炎傻笑着跟了上去。
踏进屋内的李仲言抬首一瞧,裴清宁正垫着脚将书放回书架上,耳下的一对缠枝海棠耳坠摇动起来,闪耀着光辉。
她今日身着一袭宝石绿织金锦襦裙,衬得肤若凝脂,晔兮如华,温乎如莹。适才两年不到的光景,她越发出落得如花姿潇洒的海棠。
李仲言眼带笑意:“小清宁,听闻你又病了,可好些了?”
裴清宁听到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心头一顿。
两年的光景匆匆逝去,李仲言的声音似乎沉稳不少。
她随手又抽了一卷书拿在手中,按下心头扬起的异样情绪,转身笑答:“有阿翁阿婆照顾,自然大好了。”
她目光坦荡,打量李仲言,道:“言哥哥,你瘦了,也长高了。听说你今年去南诏了,差事办的还顺利吗?”
说着,她收回眸光,走回软榻前,示意茉儿准备热茶和果子。
茉儿见了李仲言满心欢喜,领命后先去小膳房准备些李仲言喜欢的吃食。
李仲言心头稍微诧异:原以为阔别重逢,清宁见了自己,不至于热泪盈眶,但总要……现在这表现也太平淡了。
“托小娘子的福,很顺利。”李仲言语气透着淡淡的伤心,等裴清宁坐下,才挨着坐下,顺势撇了一眼她手里的书,问:“琵琶定是练好了,有时间看闲书?”
李仲言靠近,裴清宁鼻尖掠过草药气息。她心中闪过一丝异样,将手里的《西厢记》放下,随后与李仲言拉开距离,问道:“听闻南诏猛兽蛇虫众多,可是哪里受伤了?”
李仲言泰然自若,答道:“我涂了些草药膏在身上,防虫而已。先吃些东西,我再去换衣裳……小滑头,岔开话题,是不是没有好好练琴?”
裴清宁将信将疑,侧目看向李仲言的贴身侍卫:“齐二哥。”
齐炎性子直率,脱口便说:“小娘子不知,我家郎君日夜兼程,不顾……”
说着,齐炎感受到一道凌厉的目光投来,话锋一转说道:“不顾寒风侵袭,日夜兼程,巴巴地赶着来见小娘子呢!”
裴清宁无言以对,齐炎是不善撒谎,但他最惧怕李仲言,所以问了也是白问,便道:“言哥哥辛苦了!这次就多待几天,好好休息休息,再回长安吧!”
李仲言的目光一直未移开,伸手拨弄裴清宁的耳坠子,道:“把匣子拿来。”
刚要出去候着的齐炎闻声,转身将手里一直端着的小匣子递给晴蓝。
裴清宁抬手将李仲言的手拨开,接下晴蓝递上的黑檀木雕花匣子,刻意避开李仲言的眼神,佯装淡然,问:“什么好东西?”
李仲言满心欢喜:“你打开瞧瞧可还喜欢!”
裴清宁打开一看,匣子里躺着一只精巧的步摇。
这步摇样式别致,竟然是春幡的模样,细节精巧。
裴清宁拿在手中把玩良久:“这花样不常见。”
“长安城中时新,元正日正好可以戴上。”李仲言伸手将裴清宁发髻上的步摇取下,换上春幡金步摇。
李仲言知道裴清宁平日里,除了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便是鼓捣各种钗环首饰、熏香器具。虽然她不刻意收藏贵重之物,但得便很珍惜。所以他遇到什么好的合适的,都想着送她。这两年,他在外忙碌,但还是时不时送些玩意儿到悠云阁。
晴蓝默默将郡王对自家小娘子的举止收归眼底。
以前在娘子身边侍候时,晴蓝便直觉李仲言对裴清宁不同,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同。
原是李仲言当着长辈、师兄弟的面,对裴清宁刻意保持距离,如不仔细观察,还会觉得二人有些疏离。如今李仲言对裴清宁这般亲近,晴蓝暗自错愕,不自觉地盯着李仲言直看。
进屋的茉儿瞥了一眼晴蓝,道:“郡王稍坐,膳房给您特意准备了樱桃毕罗和杏酪粥,要稍等一会儿呢!”
裴清宁将头上的步摇取下,交给晴蓝,又对沫儿道:“换个茶来烹吧。”
晴蓝回过神,将步摇仔细归拢,往里间走去。
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清香,随之也带来一道急切的声音:“郡王!郡王!”
屋内众人都听出是锦葵的声音,皆是一惊。
锦葵一向冷若冰霜,总是淡定自若,很少这样一惊一乍。再者锦葵一向在前院侍奉薛月,急匆匆而来想来是有要事。
锦葵冲进屋内,目标明确,逮住李仲言,道:“郡王,快随我走,前院出事了!”
李仲言眉头一蹙,脑海中漂浮出裴君南的影子,下意识问:“可是裴……出什么事了?”
锦葵意有所指看了一眼裴清宁,低声道:“先走。”
“你们在此伺候好小娘子,不准离开悠云阁。”李仲言会意,吩咐茉儿后,疾步与锦葵离开。
裴清宁听到“前院”,猜测是阿翁阿婆有事,顾不得茉儿的阻拦,取了架子上的长剑,也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