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带着丝丝凉意,不刺骨,带着白日里留下的潮湿水汽,融融贴在衣衫上。
裴清宁被凉风一裹,有些发颤,闻言却心头一热,瞪圆眼睛,不可置信打断李仲言的话:“这几日你就要走?”
裴清宁蹙眉,再抬眸环视,三个男子都在看着自己,便行了个礼,自顾自上了马车。
薛疏育不明就里,嘀咕一声,“清宁妹妹这是怎么了?”
李仲言无奈,“见笑了。”
说话间,锦葵来了,李仲言便与众人告辞,径直上了马车。
跟来的薛婧儿张望不见裴清宁的身影,刚要问,便听到裴清宁的声音从马车内传出:“你骑马去吧!”
李仲言还未坐稳当,被裴清宁一推,险些跌倒,不怒反笑,好脾气地道:“我有话要同你说……走吧!”
听到吩咐,齐炎在前引路,车夫也就赶车而行跟上。
裴清宁发脾气的声音清晰传出:“你两年没回山庄……好不容易回来,故意让我知道了那么大一个消息!我都……我都没想好怎么脱身呢!”
李仲言拍了拍裴清宁的小手,以示安抚,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慢悠悠答:“长安那边催得紧,等我安顿好了,就帮你想办法,不要着急。”
“你的事情那么多,哪里轮得到我……”裴清宁戒备心气,把手抽走,说着声音低下去,心中烦躁:阿娘的事情瞬间如一座大山压来——她只了解些只言片语,未理清事由,不知全貌、不知如何入手……一种深深的挫败感、无力感袭来。
只是片刻,她盯着车窗边缘,调整好心态,心忖: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该完全指望别人,看来自己得好好想想,如何才能顺理成章去长安。
她倚靠着车厢,假装闭目养神。
自然,薛府门前三人看不到里边的动静,但都听到了对话。
薛婧儿不明就里:“怎么了?”
薛疏育一摊手:“仲言兄要回长安,清宁妹妹想必是生气了……”
薛婧儿“哦”了一声,笑道:“玩伴走了,怪不得清宁妹妹生气呢!”
陆子商扬眉,“玩伴?”
作为同住长安的同龄世家子弟,陆子商幼时,与李仲言才是真正的玩伴。
他们自幼聚在一处骑马射箭、蹴鞠投壶……
只是李仲言过于任意妄为、专横霸道,常惹是生非。李仲言是宗室子,做了错事自然有人跟着收拾。但陆子商不同,家教严厉,犯错便罚,所以渐渐地,陆子商减少了与李仲言的往来。
只是长大后,陆子商在宰相的引荐之下,入了金吾卫,又屡次立功,身上有了不小的官职,免不了与权贵们应酬,渐渐地,又与李仲言等人热络起来。
“陆郎君不知,霁月山庄只有清宁妹妹这一个小娘子,自小孤单着呢!后来郡王到山庄拜师……俩人志趣相投,总能玩乐到一处,相处多年竟跟兄妹似的!”
薛婧儿解释着,请两位听得入神的哥哥回府,又道:“原来吧,郡王一年能在霁月山庄小主月余,近年来事务繁忙,呆的时间更少了。想来这次,昨日刚来,明日便走,太过仓促,清宁妹妹便闹小孩脾气了!”
薛疏育摇摇头,表出自己的看法:“我瞧着仲言兄待清宁妹妹,倒不像兄妹。”
薛婧儿本想反驳,又不好将裴清宁与自己的闺房话透露,便道:“郡王一向霸道又护短,我看没什么不同。只是别看清宁妹妹调皮,实际跟小兔子似的,单纯可爱。”
薛婧儿这话,才是真的护短。在她眼中,裴清宁是个不谙世事、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别的心思,一概没有。
陆子商闻之一笑,想到某人在瑰意商栈的模样,只感觉某人与人畜无害的兔子,似乎没有半点关系,倒像是只狼!
不等薛家兄妹疑问,陆子商道别,转道往暂住的院子走去,留薛家兄妹二人不明就里。
…………
平稳行驶的马车内,李仲言凑过去,轻声道:“裴清宁,你不理我了?”
闻声,裴清宁越是往车厢避贴去,双目越发紧闭。
此刻,挨着裴清宁,李仲言紧绷一天弦暂时放松,觉得十分安心时,困倦袭来,自然而然靠向裴清宁的肩头,轻声道:“借我靠一下。”
裴清宁只感觉暖融融的身躯挨着自己,不禁坐直,身躯僵硬地挺着,脸蛋贴着李仲言的发丝……
昏暗中,感官变得敏感。
她似乎能清晰感受到他的呼吸声凑在耳边,渐渐缓和平稳。
裴清宁回想起年幼时,李仲言时常带她去山野中帮阿翁采药。
每每下山,都是裴清宁背着药篓,李仲言又背着她。她喜欢李仲言身上那股舒爽的清香,不排斥与他亲近。
只是渐渐长大,裴清宁刻意拉开与李仲言的距离,虽还是一如往常无话不谈,但举止总刻意避免过分亲密。
前年,听阿婆说,徐王特意去找了圣人,给了李仲言一些要紧差事,以后再没时间到霁月山庄小住了。那时,裴清宁就明白,自己与李仲言,云泥之别。
可昨晚,李仲言的一番话,明明白白地表露出自己笃定泰山的决心,让裴清宁沉寂的心泛起涟漪。
胡思乱想一阵,裴清宁不敢乱动,祈祷快点到山庄。
…………
李仲言本想陪裴清宁过完年节,待开春了再回长安。
只是一个月前,李仲言收到长安递来的急信,大意是指:今年春日宴,圣后要出面为适龄宗室子、宗室女赐婚,以彰显恩赐。
圣后这一举动,李仲言自然明白其中深意。
圣后不得圣上宠爱,空有圣后头衔,实权渐渐被受宠的妃子瓜分。所以,圣后想到用赐婚的方式拉拢人心,达到巩固势力的目的。
急信上特意说明,众多宗室中,徐王的嫡子李仲言、嫡女李筠钏均在被赐婚一列……至于要与哪家宗族后人结合,暂未定下。
尽管李仲言很早之前就已布局,但圣后突如其来一遭,还是扰乱了计划。他需要尽快筹谋,免得被上位者随意指婚。所以在来时,他虽未出面,但已经在长安城中埋下伏笔,做了准备。
今日天将亮,他又马不停蹄赶往码头,使人提前清点物品装船,免得耽误了春日宴上要进献的宝物。
待傍晚回山庄,他听闻裴清宁被罚抄经文,困在师娘院中,觉得奇怪便亲自去问,后从柳乘风口中得知裴清宁前往南市的来龙去脉。他踌躇不安,生怕裴清宁在外留宿有什么闪失,即便漏液,也要将裴清宁带回。
柳乘风自然是喜闻乐见,不让薛月知晓,自作主张让李仲言来了洛阳。
所以李仲言困顿一整天,终于在回程途中休息片刻。
半个多时辰过去,马车在霁月山庄门前停驻。
裴清宁将李仲言唤醒,兀自下了马车,往悠云阁跑去。
留睡眼惺忪的李仲言在后慢行:“明日早起我去找你……”
锦葵与齐炎对视一眼,试图从对方茫然的眼神中寻找答案——同乘马车的两人,短短一路,发生何事,为何气氛如此尴尬?
显然,俩人没有得到答案。
次日清晨,霁月山庄又恢复了往常的秩序,忙忙碌碌,一派生机。
听雪斋来报,说裴君南想要见裴清宁。
裴清宁想起瑰意商栈的事情还未了结,欣然答应。
得知裴清宁要来,裴君南大张旗鼓地梳洗打扮,一副翘首以盼的模样。
刚进听雪斋,裴清宁便闻到浓重的药味,问茉儿:“裴侍郎可有好好喝药?”
茉儿答:“裴侍郎胃口欠佳,就用了一些蒓菜鸡汤羹,药也只勉强喝小半碗。”
说话间,裴清宁推开虚掩的门,一看到裴君南,便用温和平淡的语气道:“裴侍郎安好。”
原本满面笑容的裴君南听到“裴侍郎”二字,面色瞬时黯淡下去,笑容僵在脸上。明明那日,女儿还脱口而出唤自己“阿耶”,不只是何缘故,今日改了称呼?
他紧紧盯着多年未见的女儿——裴清宁出落得亭亭玉立,原本那肉嘟嘟的小脸被线条柔和的鹅蛋脸取代,五官越发立体,长相与印象中的奶娃娃依旧神似,特别那双眼眸,清亮有神,亮晶晶的像是夜空中的星辰。
裴君南看着女儿越发喜爱,招招手,“清宁,来阿耶这里坐。”
随侍在侧的林九下意识捂着伤口,便要起身去取软榻,被裴清宁制止住:“您有伤在身,不要乱动,免得扯到伤口。”
说着,茉儿已经取来一个软锦蒲团,放在裴君南软榻前,让裴清宁坐下。
裴清宁说道:“看来是我们听雪斋的人不够尽心尽力,才劳烦裴侍郎的人带着伤也要亲力亲为,实在叫清宁觉得过意不去。这样吧,我回禀阿婆,换几个得力些的人过来。”
裴清宁一副东道主的样子,话虽挑不出错,但听着实在见外。
林九看裴君南伤心感怀的模样,忙道:“不用,不用。霁月山庄的侍从们尽职尽责,宽和有礼,可见柳公与薛大娘子教导有方。怪小人多事,挂念着我家郎君的伤势,能动了便过来侯着了。”
林九悄悄看了一眼主人,又道:“前日,多亏小娘子出言相救,小人不胜感激。若郎君有差池,林九难辞其咎。”
裴清宁表面上淡然,实则见了裴君南,还是有些紧张。
裴君南虽在病中,但举手投足温文尔雅。
他那双眼睛依旧清澈,不像是年逾半百之人会流露出的目光,纯澈得像是涉世未深的少年。
也难怪,有这皮相,柳柔儿情根深种也不奇怪了。
他此时面色蜡黄,瞧着精神欠佳,让裴清宁有了恻隐之心。
她问道:“不知裴侍郎平日里喜欢吃什么?我让人尽力安排。您一定要多吃些东西,才能尽快痊愈。”
闻言,裴君南脸上又浮现出笑容,思索一番,眸光又淡了下去:“如果清宁你能每日来走动走动,多陪陪阿耶。就像现在,你来了阿耶高兴,也不觉得有多疼了。”
裴清宁哑然失笑,她这位父亲,在霁月山庄不远处造了一处竹苑,每年都会来小住几日。说他有诚意吧,却从不登门拜访;说他冷血吧,时间一道便如约而至。
裴清宁的心头有许多疑云需要从裴君南这里突破,尽管不是很想与之亲近,也还是说道:“裴侍郎不觉得打扰的话,那清宁每日晌午过后来吧。我前些日子新学了曲子,正好明日过来给您解解闷吧。”
裴君南面露喜色,连连点头:“好啊!我家清宁真的是长大了!”
说着,裴君南觉得亏欠女儿,伤感起来:“你小时候啊,最喜欢黏着阿耶。还记得阿耶教你识字写字吗?当时你还小小的一个,坐在阿耶怀里……”
裴君南陷入回忆中,被裴清宁无情拉出来:“那时我还小,自然不记得了。清宁只知,是阿翁阿婆悉心教养,清宁才能安然无恙坐在您面前。”
裴君南闻言,羞愧难当,叹息:“是阿耶无用”
裴清宁眉头一动,想到来意,用轻松的口吻道:“您两日未归,想必竹苑的人着急了吧?”
裴君南茫然地看向林九。
林九答:“小人醒来之后,便传信出去了,让竹苑的人一切照常,不许向长安传递相关消息。”
裴清宁点点头,想到来意,打算以诚相告:“有一事,清宁想请裴侍郎帮忙出个主意。”
裴清宁被凉风一裹,有些发颤,闻言却心头一热,瞪圆眼睛,不可置信打断李仲言的话:“这几日你就要走?”
裴清宁蹙眉,再抬眸环视,三个男子都在看着自己,便行了个礼,自顾自上了马车。
薛疏育不明就里,嘀咕一声,“清宁妹妹这是怎么了?”
李仲言无奈,“见笑了。”
说话间,锦葵来了,李仲言便与众人告辞,径直上了马车。
跟来的薛婧儿张望不见裴清宁的身影,刚要问,便听到裴清宁的声音从马车内传出:“你骑马去吧!”
李仲言还未坐稳当,被裴清宁一推,险些跌倒,不怒反笑,好脾气地道:“我有话要同你说……走吧!”
听到吩咐,齐炎在前引路,车夫也就赶车而行跟上。
裴清宁发脾气的声音清晰传出:“你两年没回山庄……好不容易回来,故意让我知道了那么大一个消息!我都……我都没想好怎么脱身呢!”
李仲言拍了拍裴清宁的小手,以示安抚,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慢悠悠答:“长安那边催得紧,等我安顿好了,就帮你想办法,不要着急。”
“你的事情那么多,哪里轮得到我……”裴清宁戒备心气,把手抽走,说着声音低下去,心中烦躁:阿娘的事情瞬间如一座大山压来——她只了解些只言片语,未理清事由,不知全貌、不知如何入手……一种深深的挫败感、无力感袭来。
只是片刻,她盯着车窗边缘,调整好心态,心忖: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该完全指望别人,看来自己得好好想想,如何才能顺理成章去长安。
她倚靠着车厢,假装闭目养神。
自然,薛府门前三人看不到里边的动静,但都听到了对话。
薛婧儿不明就里:“怎么了?”
薛疏育一摊手:“仲言兄要回长安,清宁妹妹想必是生气了……”
薛婧儿“哦”了一声,笑道:“玩伴走了,怪不得清宁妹妹生气呢!”
陆子商扬眉,“玩伴?”
作为同住长安的同龄世家子弟,陆子商幼时,与李仲言才是真正的玩伴。
他们自幼聚在一处骑马射箭、蹴鞠投壶……
只是李仲言过于任意妄为、专横霸道,常惹是生非。李仲言是宗室子,做了错事自然有人跟着收拾。但陆子商不同,家教严厉,犯错便罚,所以渐渐地,陆子商减少了与李仲言的往来。
只是长大后,陆子商在宰相的引荐之下,入了金吾卫,又屡次立功,身上有了不小的官职,免不了与权贵们应酬,渐渐地,又与李仲言等人热络起来。
“陆郎君不知,霁月山庄只有清宁妹妹这一个小娘子,自小孤单着呢!后来郡王到山庄拜师……俩人志趣相投,总能玩乐到一处,相处多年竟跟兄妹似的!”
薛婧儿解释着,请两位听得入神的哥哥回府,又道:“原来吧,郡王一年能在霁月山庄小主月余,近年来事务繁忙,呆的时间更少了。想来这次,昨日刚来,明日便走,太过仓促,清宁妹妹便闹小孩脾气了!”
薛疏育摇摇头,表出自己的看法:“我瞧着仲言兄待清宁妹妹,倒不像兄妹。”
薛婧儿本想反驳,又不好将裴清宁与自己的闺房话透露,便道:“郡王一向霸道又护短,我看没什么不同。只是别看清宁妹妹调皮,实际跟小兔子似的,单纯可爱。”
薛婧儿这话,才是真的护短。在她眼中,裴清宁是个不谙世事、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别的心思,一概没有。
陆子商闻之一笑,想到某人在瑰意商栈的模样,只感觉某人与人畜无害的兔子,似乎没有半点关系,倒像是只狼!
不等薛家兄妹疑问,陆子商道别,转道往暂住的院子走去,留薛家兄妹二人不明就里。
…………
平稳行驶的马车内,李仲言凑过去,轻声道:“裴清宁,你不理我了?”
闻声,裴清宁越是往车厢避贴去,双目越发紧闭。
此刻,挨着裴清宁,李仲言紧绷一天弦暂时放松,觉得十分安心时,困倦袭来,自然而然靠向裴清宁的肩头,轻声道:“借我靠一下。”
裴清宁只感觉暖融融的身躯挨着自己,不禁坐直,身躯僵硬地挺着,脸蛋贴着李仲言的发丝……
昏暗中,感官变得敏感。
她似乎能清晰感受到他的呼吸声凑在耳边,渐渐缓和平稳。
裴清宁回想起年幼时,李仲言时常带她去山野中帮阿翁采药。
每每下山,都是裴清宁背着药篓,李仲言又背着她。她喜欢李仲言身上那股舒爽的清香,不排斥与他亲近。
只是渐渐长大,裴清宁刻意拉开与李仲言的距离,虽还是一如往常无话不谈,但举止总刻意避免过分亲密。
前年,听阿婆说,徐王特意去找了圣人,给了李仲言一些要紧差事,以后再没时间到霁月山庄小住了。那时,裴清宁就明白,自己与李仲言,云泥之别。
可昨晚,李仲言的一番话,明明白白地表露出自己笃定泰山的决心,让裴清宁沉寂的心泛起涟漪。
胡思乱想一阵,裴清宁不敢乱动,祈祷快点到山庄。
…………
李仲言本想陪裴清宁过完年节,待开春了再回长安。
只是一个月前,李仲言收到长安递来的急信,大意是指:今年春日宴,圣后要出面为适龄宗室子、宗室女赐婚,以彰显恩赐。
圣后这一举动,李仲言自然明白其中深意。
圣后不得圣上宠爱,空有圣后头衔,实权渐渐被受宠的妃子瓜分。所以,圣后想到用赐婚的方式拉拢人心,达到巩固势力的目的。
急信上特意说明,众多宗室中,徐王的嫡子李仲言、嫡女李筠钏均在被赐婚一列……至于要与哪家宗族后人结合,暂未定下。
尽管李仲言很早之前就已布局,但圣后突如其来一遭,还是扰乱了计划。他需要尽快筹谋,免得被上位者随意指婚。所以在来时,他虽未出面,但已经在长安城中埋下伏笔,做了准备。
今日天将亮,他又马不停蹄赶往码头,使人提前清点物品装船,免得耽误了春日宴上要进献的宝物。
待傍晚回山庄,他听闻裴清宁被罚抄经文,困在师娘院中,觉得奇怪便亲自去问,后从柳乘风口中得知裴清宁前往南市的来龙去脉。他踌躇不安,生怕裴清宁在外留宿有什么闪失,即便漏液,也要将裴清宁带回。
柳乘风自然是喜闻乐见,不让薛月知晓,自作主张让李仲言来了洛阳。
所以李仲言困顿一整天,终于在回程途中休息片刻。
半个多时辰过去,马车在霁月山庄门前停驻。
裴清宁将李仲言唤醒,兀自下了马车,往悠云阁跑去。
留睡眼惺忪的李仲言在后慢行:“明日早起我去找你……”
锦葵与齐炎对视一眼,试图从对方茫然的眼神中寻找答案——同乘马车的两人,短短一路,发生何事,为何气氛如此尴尬?
显然,俩人没有得到答案。
次日清晨,霁月山庄又恢复了往常的秩序,忙忙碌碌,一派生机。
听雪斋来报,说裴君南想要见裴清宁。
裴清宁想起瑰意商栈的事情还未了结,欣然答应。
得知裴清宁要来,裴君南大张旗鼓地梳洗打扮,一副翘首以盼的模样。
刚进听雪斋,裴清宁便闻到浓重的药味,问茉儿:“裴侍郎可有好好喝药?”
茉儿答:“裴侍郎胃口欠佳,就用了一些蒓菜鸡汤羹,药也只勉强喝小半碗。”
说话间,裴清宁推开虚掩的门,一看到裴君南,便用温和平淡的语气道:“裴侍郎安好。”
原本满面笑容的裴君南听到“裴侍郎”二字,面色瞬时黯淡下去,笑容僵在脸上。明明那日,女儿还脱口而出唤自己“阿耶”,不只是何缘故,今日改了称呼?
他紧紧盯着多年未见的女儿——裴清宁出落得亭亭玉立,原本那肉嘟嘟的小脸被线条柔和的鹅蛋脸取代,五官越发立体,长相与印象中的奶娃娃依旧神似,特别那双眼眸,清亮有神,亮晶晶的像是夜空中的星辰。
裴君南看着女儿越发喜爱,招招手,“清宁,来阿耶这里坐。”
随侍在侧的林九下意识捂着伤口,便要起身去取软榻,被裴清宁制止住:“您有伤在身,不要乱动,免得扯到伤口。”
说着,茉儿已经取来一个软锦蒲团,放在裴君南软榻前,让裴清宁坐下。
裴清宁说道:“看来是我们听雪斋的人不够尽心尽力,才劳烦裴侍郎的人带着伤也要亲力亲为,实在叫清宁觉得过意不去。这样吧,我回禀阿婆,换几个得力些的人过来。”
裴清宁一副东道主的样子,话虽挑不出错,但听着实在见外。
林九看裴君南伤心感怀的模样,忙道:“不用,不用。霁月山庄的侍从们尽职尽责,宽和有礼,可见柳公与薛大娘子教导有方。怪小人多事,挂念着我家郎君的伤势,能动了便过来侯着了。”
林九悄悄看了一眼主人,又道:“前日,多亏小娘子出言相救,小人不胜感激。若郎君有差池,林九难辞其咎。”
裴清宁表面上淡然,实则见了裴君南,还是有些紧张。
裴君南虽在病中,但举手投足温文尔雅。
他那双眼睛依旧清澈,不像是年逾半百之人会流露出的目光,纯澈得像是涉世未深的少年。
也难怪,有这皮相,柳柔儿情根深种也不奇怪了。
他此时面色蜡黄,瞧着精神欠佳,让裴清宁有了恻隐之心。
她问道:“不知裴侍郎平日里喜欢吃什么?我让人尽力安排。您一定要多吃些东西,才能尽快痊愈。”
闻言,裴君南脸上又浮现出笑容,思索一番,眸光又淡了下去:“如果清宁你能每日来走动走动,多陪陪阿耶。就像现在,你来了阿耶高兴,也不觉得有多疼了。”
裴清宁哑然失笑,她这位父亲,在霁月山庄不远处造了一处竹苑,每年都会来小住几日。说他有诚意吧,却从不登门拜访;说他冷血吧,时间一道便如约而至。
裴清宁的心头有许多疑云需要从裴君南这里突破,尽管不是很想与之亲近,也还是说道:“裴侍郎不觉得打扰的话,那清宁每日晌午过后来吧。我前些日子新学了曲子,正好明日过来给您解解闷吧。”
裴君南面露喜色,连连点头:“好啊!我家清宁真的是长大了!”
说着,裴君南觉得亏欠女儿,伤感起来:“你小时候啊,最喜欢黏着阿耶。还记得阿耶教你识字写字吗?当时你还小小的一个,坐在阿耶怀里……”
裴君南陷入回忆中,被裴清宁无情拉出来:“那时我还小,自然不记得了。清宁只知,是阿翁阿婆悉心教养,清宁才能安然无恙坐在您面前。”
裴君南闻言,羞愧难当,叹息:“是阿耶无用”
裴清宁眉头一动,想到来意,用轻松的口吻道:“您两日未归,想必竹苑的人着急了吧?”
裴君南茫然地看向林九。
林九答:“小人醒来之后,便传信出去了,让竹苑的人一切照常,不许向长安传递相关消息。”
裴清宁点点头,想到来意,打算以诚相告:“有一事,清宁想请裴侍郎帮忙出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