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将至未至,天光将要熄灭之际,清空是淡淡的青色。
傍晚已过,王府开始上灯。
徐王府受邀,即将前往大明宫,参加圣上为上元天官赐福举办的盛宴。
徐王妃为了一雪前耻,连换几套衣裳,不尽如人意,耽搁良久。
徐王等得早失了耐心,让李仲言陪着下棋解闷。
李仲言手执黑棋,瞥了一眼檀木上搁置的那座龙舟香漏,旋即递给小妹李筠儿一个眼神。
李筠儿乖巧地待在徐王身边,接收到对面二哥哥递给的信号,立刻起身,道:“阿娘怎么还没好!女儿去催催!”
徐王只是应了一声,又全神贯注在棋局之上。
三郎李叔杞早哈欠连天,坐到一旁百无聊赖,摆弄起香篆来。
守静神色慌张,入室见徐王也在,这才收敛了神色,向李仲言通传:“小郎君,柳大夫求见。”
“嗯?”徐王正要落子,闻言又收回了手,看向对面的人,却是问守静:“哪个柳大夫?”
守静踌躇片刻,道:“银青光禄大夫,柳在溪。”
“啪塔”一声。
徐王扔下白棋,惹得李叔杞停下摆弄,正襟危坐,看向云淡风轻的兄长。
李仲言的语气淡而无味,对守静道:“请柳大夫去书房稍后。”
徐王鼻内长出一口气,等待李仲言的解释。
李仲言侧目,看向一脸迷惑的三弟:“去瞧瞧母亲好了没有,不要误了时辰才是。”
李叔杞摸了摸鼻子,识趣离开。
徐王横眉冷竖,开口:“柳在溪是谁的人,你不会不知道吧?阿耶千叮万嘱,不要卷入其中。”
“儿子知道宫中情势复杂,也不愿意牵扯。行走于御前,始终谨记阿耶教诲,从不主动议论政事。”
李仲言的手指摩挲着光滑的棋子,语调从平缓变得急切:“圣上交办,桩桩件件,尽心竭虑,都做到最好。即便如此,宫中贵人丝毫不放在眼里,对儿子所求之事,置若罔闻。为的,就是让儿子卷入其中。”
身入朝局,必须要站队。
徐王府一脉相承,站的一直是圣上。如今后宫分出三派,皆在圣上眼前眼后夺权,早就都看上了能力拔擢的李仲言。
李仲言从来不是逆来顺受之人,不论什么事情,只有他做主的份儿。
可在上位者面前,他只是一枚棋子。
这个道理,徐王自然懂得。
徐王知道,自己已经老迈,王府将来只有李仲言能够倚重。这个道理,圣上怎会不知。所以这些年,圣上也一路提携,对李仲言委以重任。
直到李仲言崭露头角,以为能凭借种种功劳,得到圣上偏爱。但这次回长安,圣上对李仲言的渴求保持沉默,默许王皇后与武昭仪介入。李仲言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连圣上,也做壁上观,无形中推动他站队。
众所周知,柳在溪投入义阳公主名下。而这位公主的生母,是萧淑妃。
李仲言与柳在溪来往,一定会触怒王皇后与武昭仪。
“为父在这波诡云谲中得此殊荣,就是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徐王叹息,道:“原本是王皇后与萧淑妃明争暗夺,阿耶在其中还可以周旋。如今王皇后养寇自重,将武昭仪抬了上来。都以为三足鼎立是长久之态,我却不这么认为。恐怕很快,要有变故。只是这节骨眼,你又与萧淑妃这边的人牵扯上……”
“阿耶放宽心,儿子与柳大夫本是旧故,上面人只要有心,就能查探一二。”李仲言说着,眸色黯淡,嘴角轻轻一斜:“一直委曲求全,不是上策。不论是谁,在我这儿,必须欲取先予。”
徐王凝视片刻,忽地爽朗一笑:“这才是我儿!不论如何,为父一定会支持你!”
李仲言露出笑容,朝父亲行了礼,带着守静往书房走去。
李仲言踏入书房,一眼看到伫立于窗前的柳在溪。
柳在溪手边案几上搁着一只敞开的木盒。
灯火的照映下,盒里的那把琵琶身上,海棠花样的贝母闪着绚丽的光彩。
听到动静,柳在溪回眸,开门见山:“清宁借玄黎的手,送来这个。我知道,这是要还给你的。此琴贵重,让下人送来我不放心,所以亲自走一趟。”
“多谢大师兄。”李仲言移回视线,示意守静制茶待客。
柳在溪一扬手,道:“不必了。”
说罢,柳在溪一脸沉静,告辞离开。
守静这几年不如齐家兄弟二人受重用,所以有些事情也听不明白。但他知道裴清宁在李仲言心中的分量,用委屈的口吻道:“清宁小娘子莫不是与郎君生分了?托付他人将这琴送来……”
李仲言的手指划过琴身,出言阻止:“把琴仔细收拢,随我入宫。”
守静不明,原以为裴清宁要与李仲言断交,可听李仲言的话茬儿,才知自己想岔了,红着脸将琴装好。
…………
整个长安城张灯结彩,辉煌如昼。
李仲言坐在马车上,耳边是小妹叽里呱啦的声音,吵得他脑仁疼。
直到入了大明宫李筠儿才消停,下了马车,撒娇贴着徐王妃房遗玉。
李仲言与李叔杞跟在后边,长舒一口气。
李筠儿比裴清宁要小两岁,生得珠圆玉润,脸貌集父母所长,极为丰美,在一众郡主、县主中是最拔尖的。
许是如此,李筠儿恃宠生娇,平日里骄纵得能上天入地,偏偏只对母亲房遗玉与二哥李仲言言听计从。
看着眼前那抹似春日桃花的小妹,李仲言不自觉轻笑,目光中满是慈爱。
李叔杞偷偷侧目,见二哥嘴角上扬,也跟着开心起来,笑道:“筠儿昨日还念着,等放晴了,要二哥哥陪着去放纸鸢。我骗她说,二哥哥事忙,才不得空理会她。”
李仲言含笑,声音沉沉的:“原来你是把她惹哭了。我可是搭上几串珠翠,筠儿才止了哭闹。”
李叔杞没心没肺笑道:“二哥哥不在家时,阿娘也是这样宠着她的,都娇惯了。”
“小娘子娇惯点没什么不好。”李仲言的语气柔和下来,视线向着远处,水澄澄地荡漾开来。
李叔杞借着李仲言心情不错,道:“二哥哥,我有个事情,谁都没提过……”
李仲言侧目,李叔杞的侧脸隐藏在昏暗中。
走入廊下,一笼笼花灯照耀下,隐约可见李叔杞羞赫的表情。
李仲言轻笑:“老三也到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年纪了。”
李叔杞怕被前面的父母听到,压低声音,急急道:“二哥哥,你小点声。”
“说吧,谁家的?”李仲言摇头,举目看向远处辉煌的楼阁。
“算起来,她家与我们还有亲。”李叔杞不卖关子,道:“便是庐陵公主的孙女,乔陵希。”
庐陵公主与夫君乔公诞育一双儿女,女儿乔阙,儿子乔砺。
乔砾毫无建树,一直待在高昌,跟随其父乔公管制高昌等地。他娶了当地一名门之后的大房嫡女,膝下子嗣凋零,只有一女,名陵希。
李叔杞跟随着李仲言的步伐,慢慢游走,接着道:“我与陵希前年相识,一见如故。之后便一直书信往来。这次春日宴,她要随庐陵公主回长安。”
李仲言隐隐有些哀愁:“也算门当户对,阿耶阿娘会成全你的。”
李叔杞灿烂一笑:“二哥哥这么一说,我便放心了。只是此事还望二哥哥保密,免得走漏了风声,反而弄巧成拙。”
听罢,李仲言苦笑一声:对呀,连心无城府的李叔杞都知道的理儿,自己怎么反而忘了!
他突然非常后悔——后悔将心悦裴清宁的事情,过早向长辈们表明;还后悔,没有提前潜移默化地向裴清宁表明心迹,这次回来突然提及,反而让裴清宁难以接受。
一阵凉飕飕的风掠过,李仲言举目,看到了长身玉立的燕王。
燕王满面春风,视线与李仲言交错的瞬间,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燕王越过暗香浮动的贵人们,主动前来行礼问安。
李筠儿是徐王府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燕王投其所好,变戏法似的不知从哪儿拿出来一颗夜明珠,送给李筠儿赏玩。
徐王与徐王妃满眼含笑,让李筠儿向燕王说了好一串儿吉祥话,逗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燕王稍稍收敛了神色,来到李仲言跟前,似乎有话要说,周围人识相地退避。
昨日王皇后设宴,只是邀请了几家女眷,但宴席上发生的事,很快便传得几乎是人尽皆知。
众人远远地聚在一旁,不约而同地,注意力似有似无落在李仲言与燕王之上。
“有个事情,我想与二叔解释。”燕王语气诚恳,先行开口。
李仲言并未言语,燕王又接着道:“我与裴羽若其实并不相识。昨日,好像是我与她第一次相见。”
“为什么要对我解释。”
“不知怎的,坊间有些传言……只是怕您多心。”
“你应该知道,你要娶的是谁家女吧?”李仲言阴恻恻一句,目光深幽。
燕王泄了气一般,随后嘴角扬起一抹苦涩,不知想起什么,眸子似将熄灭又复燃的火焰,欣喜道:“正妃自有父母之命,但侧妃人选,必定是我心悦之人。同是天涯沦落人,想必二叔懂我。”
李仲言的狭长的眸子眯成一条:“哦?此话怎讲?”
燕王眉目俊美,展开笑颜,露出皓齿:“若将来,我与二叔成了连襟,反而不好论称呼了。”
李仲言端着假笑,几乎是咬牙切齿:“你指的是——?”
“昨日惊鸿一瞥,之后琴瑟和鸣……”
燕王话说一半,被李仲言抬手打断:“圣上来了,走吧。”
整个宴席,李仲言心不在焉。
恍惚一瞥,瞧见燕王神色欣喜,先行离席。
李仲言眸子一沉,隐隐含怒,正想借故跟着离去,但转念想到带来的琵琶,只好先留下。他叫来守静,让宫外的齐炎盯紧燕王。
傍晚已过,王府开始上灯。
徐王府受邀,即将前往大明宫,参加圣上为上元天官赐福举办的盛宴。
徐王妃为了一雪前耻,连换几套衣裳,不尽如人意,耽搁良久。
徐王等得早失了耐心,让李仲言陪着下棋解闷。
李仲言手执黑棋,瞥了一眼檀木上搁置的那座龙舟香漏,旋即递给小妹李筠儿一个眼神。
李筠儿乖巧地待在徐王身边,接收到对面二哥哥递给的信号,立刻起身,道:“阿娘怎么还没好!女儿去催催!”
徐王只是应了一声,又全神贯注在棋局之上。
三郎李叔杞早哈欠连天,坐到一旁百无聊赖,摆弄起香篆来。
守静神色慌张,入室见徐王也在,这才收敛了神色,向李仲言通传:“小郎君,柳大夫求见。”
“嗯?”徐王正要落子,闻言又收回了手,看向对面的人,却是问守静:“哪个柳大夫?”
守静踌躇片刻,道:“银青光禄大夫,柳在溪。”
“啪塔”一声。
徐王扔下白棋,惹得李叔杞停下摆弄,正襟危坐,看向云淡风轻的兄长。
李仲言的语气淡而无味,对守静道:“请柳大夫去书房稍后。”
徐王鼻内长出一口气,等待李仲言的解释。
李仲言侧目,看向一脸迷惑的三弟:“去瞧瞧母亲好了没有,不要误了时辰才是。”
李叔杞摸了摸鼻子,识趣离开。
徐王横眉冷竖,开口:“柳在溪是谁的人,你不会不知道吧?阿耶千叮万嘱,不要卷入其中。”
“儿子知道宫中情势复杂,也不愿意牵扯。行走于御前,始终谨记阿耶教诲,从不主动议论政事。”
李仲言的手指摩挲着光滑的棋子,语调从平缓变得急切:“圣上交办,桩桩件件,尽心竭虑,都做到最好。即便如此,宫中贵人丝毫不放在眼里,对儿子所求之事,置若罔闻。为的,就是让儿子卷入其中。”
身入朝局,必须要站队。
徐王府一脉相承,站的一直是圣上。如今后宫分出三派,皆在圣上眼前眼后夺权,早就都看上了能力拔擢的李仲言。
李仲言从来不是逆来顺受之人,不论什么事情,只有他做主的份儿。
可在上位者面前,他只是一枚棋子。
这个道理,徐王自然懂得。
徐王知道,自己已经老迈,王府将来只有李仲言能够倚重。这个道理,圣上怎会不知。所以这些年,圣上也一路提携,对李仲言委以重任。
直到李仲言崭露头角,以为能凭借种种功劳,得到圣上偏爱。但这次回长安,圣上对李仲言的渴求保持沉默,默许王皇后与武昭仪介入。李仲言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连圣上,也做壁上观,无形中推动他站队。
众所周知,柳在溪投入义阳公主名下。而这位公主的生母,是萧淑妃。
李仲言与柳在溪来往,一定会触怒王皇后与武昭仪。
“为父在这波诡云谲中得此殊荣,就是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徐王叹息,道:“原本是王皇后与萧淑妃明争暗夺,阿耶在其中还可以周旋。如今王皇后养寇自重,将武昭仪抬了上来。都以为三足鼎立是长久之态,我却不这么认为。恐怕很快,要有变故。只是这节骨眼,你又与萧淑妃这边的人牵扯上……”
“阿耶放宽心,儿子与柳大夫本是旧故,上面人只要有心,就能查探一二。”李仲言说着,眸色黯淡,嘴角轻轻一斜:“一直委曲求全,不是上策。不论是谁,在我这儿,必须欲取先予。”
徐王凝视片刻,忽地爽朗一笑:“这才是我儿!不论如何,为父一定会支持你!”
李仲言露出笑容,朝父亲行了礼,带着守静往书房走去。
李仲言踏入书房,一眼看到伫立于窗前的柳在溪。
柳在溪手边案几上搁着一只敞开的木盒。
灯火的照映下,盒里的那把琵琶身上,海棠花样的贝母闪着绚丽的光彩。
听到动静,柳在溪回眸,开门见山:“清宁借玄黎的手,送来这个。我知道,这是要还给你的。此琴贵重,让下人送来我不放心,所以亲自走一趟。”
“多谢大师兄。”李仲言移回视线,示意守静制茶待客。
柳在溪一扬手,道:“不必了。”
说罢,柳在溪一脸沉静,告辞离开。
守静这几年不如齐家兄弟二人受重用,所以有些事情也听不明白。但他知道裴清宁在李仲言心中的分量,用委屈的口吻道:“清宁小娘子莫不是与郎君生分了?托付他人将这琴送来……”
李仲言的手指划过琴身,出言阻止:“把琴仔细收拢,随我入宫。”
守静不明,原以为裴清宁要与李仲言断交,可听李仲言的话茬儿,才知自己想岔了,红着脸将琴装好。
…………
整个长安城张灯结彩,辉煌如昼。
李仲言坐在马车上,耳边是小妹叽里呱啦的声音,吵得他脑仁疼。
直到入了大明宫李筠儿才消停,下了马车,撒娇贴着徐王妃房遗玉。
李仲言与李叔杞跟在后边,长舒一口气。
李筠儿比裴清宁要小两岁,生得珠圆玉润,脸貌集父母所长,极为丰美,在一众郡主、县主中是最拔尖的。
许是如此,李筠儿恃宠生娇,平日里骄纵得能上天入地,偏偏只对母亲房遗玉与二哥李仲言言听计从。
看着眼前那抹似春日桃花的小妹,李仲言不自觉轻笑,目光中满是慈爱。
李叔杞偷偷侧目,见二哥嘴角上扬,也跟着开心起来,笑道:“筠儿昨日还念着,等放晴了,要二哥哥陪着去放纸鸢。我骗她说,二哥哥事忙,才不得空理会她。”
李仲言含笑,声音沉沉的:“原来你是把她惹哭了。我可是搭上几串珠翠,筠儿才止了哭闹。”
李叔杞没心没肺笑道:“二哥哥不在家时,阿娘也是这样宠着她的,都娇惯了。”
“小娘子娇惯点没什么不好。”李仲言的语气柔和下来,视线向着远处,水澄澄地荡漾开来。
李叔杞借着李仲言心情不错,道:“二哥哥,我有个事情,谁都没提过……”
李仲言侧目,李叔杞的侧脸隐藏在昏暗中。
走入廊下,一笼笼花灯照耀下,隐约可见李叔杞羞赫的表情。
李仲言轻笑:“老三也到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年纪了。”
李叔杞怕被前面的父母听到,压低声音,急急道:“二哥哥,你小点声。”
“说吧,谁家的?”李仲言摇头,举目看向远处辉煌的楼阁。
“算起来,她家与我们还有亲。”李叔杞不卖关子,道:“便是庐陵公主的孙女,乔陵希。”
庐陵公主与夫君乔公诞育一双儿女,女儿乔阙,儿子乔砺。
乔砾毫无建树,一直待在高昌,跟随其父乔公管制高昌等地。他娶了当地一名门之后的大房嫡女,膝下子嗣凋零,只有一女,名陵希。
李叔杞跟随着李仲言的步伐,慢慢游走,接着道:“我与陵希前年相识,一见如故。之后便一直书信往来。这次春日宴,她要随庐陵公主回长安。”
李仲言隐隐有些哀愁:“也算门当户对,阿耶阿娘会成全你的。”
李叔杞灿烂一笑:“二哥哥这么一说,我便放心了。只是此事还望二哥哥保密,免得走漏了风声,反而弄巧成拙。”
听罢,李仲言苦笑一声:对呀,连心无城府的李叔杞都知道的理儿,自己怎么反而忘了!
他突然非常后悔——后悔将心悦裴清宁的事情,过早向长辈们表明;还后悔,没有提前潜移默化地向裴清宁表明心迹,这次回来突然提及,反而让裴清宁难以接受。
一阵凉飕飕的风掠过,李仲言举目,看到了长身玉立的燕王。
燕王满面春风,视线与李仲言交错的瞬间,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燕王越过暗香浮动的贵人们,主动前来行礼问安。
李筠儿是徐王府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燕王投其所好,变戏法似的不知从哪儿拿出来一颗夜明珠,送给李筠儿赏玩。
徐王与徐王妃满眼含笑,让李筠儿向燕王说了好一串儿吉祥话,逗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燕王稍稍收敛了神色,来到李仲言跟前,似乎有话要说,周围人识相地退避。
昨日王皇后设宴,只是邀请了几家女眷,但宴席上发生的事,很快便传得几乎是人尽皆知。
众人远远地聚在一旁,不约而同地,注意力似有似无落在李仲言与燕王之上。
“有个事情,我想与二叔解释。”燕王语气诚恳,先行开口。
李仲言并未言语,燕王又接着道:“我与裴羽若其实并不相识。昨日,好像是我与她第一次相见。”
“为什么要对我解释。”
“不知怎的,坊间有些传言……只是怕您多心。”
“你应该知道,你要娶的是谁家女吧?”李仲言阴恻恻一句,目光深幽。
燕王泄了气一般,随后嘴角扬起一抹苦涩,不知想起什么,眸子似将熄灭又复燃的火焰,欣喜道:“正妃自有父母之命,但侧妃人选,必定是我心悦之人。同是天涯沦落人,想必二叔懂我。”
李仲言的狭长的眸子眯成一条:“哦?此话怎讲?”
燕王眉目俊美,展开笑颜,露出皓齿:“若将来,我与二叔成了连襟,反而不好论称呼了。”
李仲言端着假笑,几乎是咬牙切齿:“你指的是——?”
“昨日惊鸿一瞥,之后琴瑟和鸣……”
燕王话说一半,被李仲言抬手打断:“圣上来了,走吧。”
整个宴席,李仲言心不在焉。
恍惚一瞥,瞧见燕王神色欣喜,先行离席。
李仲言眸子一沉,隐隐含怒,正想借故跟着离去,但转念想到带来的琵琶,只好先留下。他叫来守静,让宫外的齐炎盯紧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