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
桌上放着的电话响了,沈行伸手拿起电话靠在耳边,声音很快从那边传来。
“喂。”
“沈行,我谈拢了一桩生意,不过对方要求我们一起去见见他。”陈勋现在喊他这个名字是越来越顺口了。
陈勋语气里的激动藏不住,否则也不会刚得到消息就迫不及待地拨号码过来。
他们合作以来,总算捞到了一桩大的生意,可不能黄了。那是接触到有头有脸的人,能搭上线就再好不过。
两个人一起去不只是对方的提议。
一来,是为了表达他们的诚意。二来,沈行或许更擅长和人交流。
这是半个月来他得出的结论。
“是嘛,时间地点。”沈行哑着声音问他,眼里的睡意一消而散。
外面蒙蒙亮,约摸六点左右。沈行也是被电话铃声吵醒的,这会穿着拖鞋,上身单薄地站在门口。
“你先睡着,下午一点我过来接你。”陈勋也听出来他声音里的倦意,“这个点着实有点早。”
“没事。”沈行笑道,“这是成多亏你了,改天请你吃饭。”
“得了吧,我们谁跟谁啊。”
刚见面的那点疏离感早就不在了,往俗了说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何况他们关系本来就亲近,客套话就免了。
“我记着的。”
沈行看了眼窗户,被外头的雾气给挡了,玻璃上灰蒙蒙的,外面也不真切。
“你也早点歇着吧。”沈行难得多说两句,“下午见。”
沈行把听筒手柄放回座机上,才又慢悠悠地躺回了床上。
被吵醒之后他也睡不着了,仔细思考起来,一直到了下午。他看了看手腕上表,和陈勋定好的时间快到了,顺手拿了架子上的西装外套下楼。
他站了一会儿,远远地就看到蹬着自行车的陈勋,他穿着件深色毛衣,脖颈上围了一圈围巾。
苏州的三月,还不太暖。再过写时间天气回暖上来,这身装备就得换了。
车蹬停在面前。
沈行毫不见外地坐在后座上,两条腿倒腾了一阵想发笑,“怎么开这辆车过来?”
“不是你说要低调吗?”陈勋回头看了眼,嘴角怎么都压不住,“看来沈小少爷腿太长了。”
“……”你也知道呀。
倒也不怎么影响,沈行曲着腿勉强能行。
“下次我把小汽车开来。”
陈勋也是好久没开了。这段时间谈生意,离他住的地方也不远,自行车蹬得又快。
苏州的地儿,也热闹。卖报吆喝声、小贩叫卖、来往的人流声,自行车穿在其中不显突兀,几乎能混为一体。
任是让人认出他俩来也不敢认。
沈行在陈勋的示意下从报童手中买了一份财经的报纸,又将帽檐往下一压。
“行啦,你还真不能见人了?”陈勋还是觉得不对劲,停放好车后过来。
“至少现在不行。”
他可不想让段方知道他提前回来的事,再不济也得过段时间。
“行,走吧,别让人等急了。”陈勋接过他手里的报纸,往头条上一看,两人就一同走了进去。
“对方是从上海过来的,这桩生意谈的是投资,我也很惊奇,他电话里边说看中我们的潜力。”陈勋说,“做布匹生意的不少,尤其是苏绣,名头都打出去了。”
他们合伙开的是一个布行,最近在慢慢起步。规模不大,都是短期工,勉强运作起来了。
沈行思考道:“苏绣是手艺活儿,咱们平头百姓没穿这么好,再说几身几身地换怎么做也赶不及吧?”
“现在不都是手拉织布吗,速度不快,说不定还有别的方式呢?”
听他这么说,陈勋一怔,“你是说国外的那些玩意。”
“我也只是说可能。”沈行道。
“行啊你,差点忘记你是留洋回来的,看到的好东西可真不少。”陈勋也没在意他说的话,心情一下愉悦了不少。
他虽然没出去,但能听到的渠道还是不少的。要是真如沈行说的,也是不错的。
对方是一个黑卷发的中年人,发顶托着贝雷帽,底下一双眼睛锐利又精明。见他们进来,脸色很快露出了笑:“你们好呀。”
“贺先生您好。”
握过手后,双方才落座。
“贺先生看起来不是国内人。”寒暄介绍好,沈行提出了疑惑。
贺先生指了指自己的眼睛,“你说这个。我是混血,所以瞳孔是金色的,不过我一直都住在国内。”
“冒昧了。”陈勋看着他没有被冒犯到才放松下来。
“谈不上冒昧,很多人第一次见我面就问,见多了也就不奇怪了。”贺先生很快地转开了话题,“我这次是看中了你们的布行。”
话题一旦提起,陈勋不由紧张,
“贺先生怎么独独看中我们?”
“碰巧看到你们张贴的招聘告示,租那么大的店面居然只招了几个人,有点好奇。”
“贺先生说笑了。”陈勋笑道。
这算什么理由,还不是为了省钱。
“想必贺先生不会为了这点好奇心把我们约过来。”沈行适时插话,“既然是谈生意,您应该是有备而来。”
这话太直接了吧。陈勋心里发急,有些担心谈崩,但后面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
贺先生的视线扫过来,“沈先生说的不错。”
这下他才开始正视对面的两人。
“我就开门见山了。我手上有一批电力驱动的织机,可比手拉织布快得多。”
“您的意思是,要将这些机器卖给我们?”陈勋激动地脸色通红,转念激动散去。
他们手里的钱可买不起,重新置换机器得花多少钱。
“当然不是。”对方好像早料到他们的反应,于是道,“这几年有好几家织厂都倒闭了,其他纱布抢占市场,纺织这一行难做哦。”
“那贺先生以为如何?”久久不言的沈行突然道。
“我的厂可以产布,保质保量,速度更快。若是我们合作,布料价格也合适,你说这生意会如何。”
“共赢。”陈勋道。
“所以考虑好了吗,我说这些就是让你们相信,和我合作有利无弊。”贺先生笑意盈盈,带着点长辈的温和。
陈勋和沈行对视一眼。
这些小动作瞒不过面前的人,“也不用怕我不作数,改日你们谁有空可以去我的厂里坐坐,也得让你们亲眼看到才放心。”
“贺先生说的哪里话,我们信的过您。”
“那就合作愉快。”酒杯碰撞的声音响起。
桌面上的菜都齐了,满满又续上酒。
“贺先生有想来苏州发展的意思吗?”沈行借着酒问了出来。
“那倒没有。”贺先生极其克制地轻抿酒杯,“不过你们两个看着不大,做起生意还是有模有样的,倒让我觉得意外。”
“也亏得贺先生的青睐,解了燃眉之急。”
“好听话听得多,你说的倒是真诚。”贺先生的脸上都有了少许的醉意,看向搀着他的陈勋。
“……那您看进价?”
“我不会占你便宜的,放心罢。”
“那我提前谢谢贺老板了。”陈勋搭了把手,与沈行把人从楼上搀到楼下,“贺先生,您是那辆车呀?”
还没等对方缓过来指认,就看到有人从轿车冲他们招手。
“这边,贺先生。”
同时,从隔壁首饰店里出来两个人。挨着很近,不像正常关系。
“怎么一个首饰都没看中,我们去另一家店里挑挑。”男人似乎有些发愁,出门一趟,连找点小玩意逗人开心都没做到。
细小的声音说,“不用了老爷。”
怎么会是她的声音……
“哪里不用,我就是要买到你喜欢的。你也知道我不缺这点钱。还是说这些你都看不上……”
“那便…谢谢老爷了。”
女子的身影在路灯下被拉长,一晃一晃的,被男人带着走进另一家店。
声音渐渐被别的掩盖,沈行方才从怔愣中回神。
这样的声音他不会忘记,也不会记错。
魏西楼……
“需要我送你们回去吗?”来接贺先生的司机已经到了,听到老板的话例行公事地询问道。
陈勋摆手,“不用了,我们自己回去。”
再没有话,双方结束了交涉,看着车开走。他这才看向沈行,“你怎么回事,刚才走神了。”
沈行眼里的黑色浓郁,眼珠是清明没有醉意的。他的表情很冷:“刚才段老头路过。”
陈勋连忙拉下他的帽檐,四处张望:“你怎么不早说,我们躲着点。”
他找到自己的自行车,招呼沈行坐后座,蹬得提溜快。
“你这一天天躲躲藏藏的也不是个事,只要在苏州,就这么大块地儿,早晚会碰头。”陈勋也不知道和自己爹有什么好躲的,理解不了。
但车后静静的,他娴熟地道,“你是回酒店呢,还是去我那儿凑合一晚?”
“回酒店吧。”沈行道。
“也亏得顺路,不然来回可不得把我累死。”陈勋叭叭道。
“今天多亏有你,合作才会如此顺利。”沈行道,“相信很快我们的生意会有起色。”
说到这个陈勋也是高兴。
“咱俩都有功劳。”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就分开了。
沈行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今晚听到的声音,一时难以入睡。
魏西楼啊……
桌上放着的电话响了,沈行伸手拿起电话靠在耳边,声音很快从那边传来。
“喂。”
“沈行,我谈拢了一桩生意,不过对方要求我们一起去见见他。”陈勋现在喊他这个名字是越来越顺口了。
陈勋语气里的激动藏不住,否则也不会刚得到消息就迫不及待地拨号码过来。
他们合作以来,总算捞到了一桩大的生意,可不能黄了。那是接触到有头有脸的人,能搭上线就再好不过。
两个人一起去不只是对方的提议。
一来,是为了表达他们的诚意。二来,沈行或许更擅长和人交流。
这是半个月来他得出的结论。
“是嘛,时间地点。”沈行哑着声音问他,眼里的睡意一消而散。
外面蒙蒙亮,约摸六点左右。沈行也是被电话铃声吵醒的,这会穿着拖鞋,上身单薄地站在门口。
“你先睡着,下午一点我过来接你。”陈勋也听出来他声音里的倦意,“这个点着实有点早。”
“没事。”沈行笑道,“这是成多亏你了,改天请你吃饭。”
“得了吧,我们谁跟谁啊。”
刚见面的那点疏离感早就不在了,往俗了说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何况他们关系本来就亲近,客套话就免了。
“我记着的。”
沈行看了眼窗户,被外头的雾气给挡了,玻璃上灰蒙蒙的,外面也不真切。
“你也早点歇着吧。”沈行难得多说两句,“下午见。”
沈行把听筒手柄放回座机上,才又慢悠悠地躺回了床上。
被吵醒之后他也睡不着了,仔细思考起来,一直到了下午。他看了看手腕上表,和陈勋定好的时间快到了,顺手拿了架子上的西装外套下楼。
他站了一会儿,远远地就看到蹬着自行车的陈勋,他穿着件深色毛衣,脖颈上围了一圈围巾。
苏州的三月,还不太暖。再过写时间天气回暖上来,这身装备就得换了。
车蹬停在面前。
沈行毫不见外地坐在后座上,两条腿倒腾了一阵想发笑,“怎么开这辆车过来?”
“不是你说要低调吗?”陈勋回头看了眼,嘴角怎么都压不住,“看来沈小少爷腿太长了。”
“……”你也知道呀。
倒也不怎么影响,沈行曲着腿勉强能行。
“下次我把小汽车开来。”
陈勋也是好久没开了。这段时间谈生意,离他住的地方也不远,自行车蹬得又快。
苏州的地儿,也热闹。卖报吆喝声、小贩叫卖、来往的人流声,自行车穿在其中不显突兀,几乎能混为一体。
任是让人认出他俩来也不敢认。
沈行在陈勋的示意下从报童手中买了一份财经的报纸,又将帽檐往下一压。
“行啦,你还真不能见人了?”陈勋还是觉得不对劲,停放好车后过来。
“至少现在不行。”
他可不想让段方知道他提前回来的事,再不济也得过段时间。
“行,走吧,别让人等急了。”陈勋接过他手里的报纸,往头条上一看,两人就一同走了进去。
“对方是从上海过来的,这桩生意谈的是投资,我也很惊奇,他电话里边说看中我们的潜力。”陈勋说,“做布匹生意的不少,尤其是苏绣,名头都打出去了。”
他们合伙开的是一个布行,最近在慢慢起步。规模不大,都是短期工,勉强运作起来了。
沈行思考道:“苏绣是手艺活儿,咱们平头百姓没穿这么好,再说几身几身地换怎么做也赶不及吧?”
“现在不都是手拉织布吗,速度不快,说不定还有别的方式呢?”
听他这么说,陈勋一怔,“你是说国外的那些玩意。”
“我也只是说可能。”沈行道。
“行啊你,差点忘记你是留洋回来的,看到的好东西可真不少。”陈勋也没在意他说的话,心情一下愉悦了不少。
他虽然没出去,但能听到的渠道还是不少的。要是真如沈行说的,也是不错的。
对方是一个黑卷发的中年人,发顶托着贝雷帽,底下一双眼睛锐利又精明。见他们进来,脸色很快露出了笑:“你们好呀。”
“贺先生您好。”
握过手后,双方才落座。
“贺先生看起来不是国内人。”寒暄介绍好,沈行提出了疑惑。
贺先生指了指自己的眼睛,“你说这个。我是混血,所以瞳孔是金色的,不过我一直都住在国内。”
“冒昧了。”陈勋看着他没有被冒犯到才放松下来。
“谈不上冒昧,很多人第一次见我面就问,见多了也就不奇怪了。”贺先生很快地转开了话题,“我这次是看中了你们的布行。”
话题一旦提起,陈勋不由紧张,
“贺先生怎么独独看中我们?”
“碰巧看到你们张贴的招聘告示,租那么大的店面居然只招了几个人,有点好奇。”
“贺先生说笑了。”陈勋笑道。
这算什么理由,还不是为了省钱。
“想必贺先生不会为了这点好奇心把我们约过来。”沈行适时插话,“既然是谈生意,您应该是有备而来。”
这话太直接了吧。陈勋心里发急,有些担心谈崩,但后面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
贺先生的视线扫过来,“沈先生说的不错。”
这下他才开始正视对面的两人。
“我就开门见山了。我手上有一批电力驱动的织机,可比手拉织布快得多。”
“您的意思是,要将这些机器卖给我们?”陈勋激动地脸色通红,转念激动散去。
他们手里的钱可买不起,重新置换机器得花多少钱。
“当然不是。”对方好像早料到他们的反应,于是道,“这几年有好几家织厂都倒闭了,其他纱布抢占市场,纺织这一行难做哦。”
“那贺先生以为如何?”久久不言的沈行突然道。
“我的厂可以产布,保质保量,速度更快。若是我们合作,布料价格也合适,你说这生意会如何。”
“共赢。”陈勋道。
“所以考虑好了吗,我说这些就是让你们相信,和我合作有利无弊。”贺先生笑意盈盈,带着点长辈的温和。
陈勋和沈行对视一眼。
这些小动作瞒不过面前的人,“也不用怕我不作数,改日你们谁有空可以去我的厂里坐坐,也得让你们亲眼看到才放心。”
“贺先生说的哪里话,我们信的过您。”
“那就合作愉快。”酒杯碰撞的声音响起。
桌面上的菜都齐了,满满又续上酒。
“贺先生有想来苏州发展的意思吗?”沈行借着酒问了出来。
“那倒没有。”贺先生极其克制地轻抿酒杯,“不过你们两个看着不大,做起生意还是有模有样的,倒让我觉得意外。”
“也亏得贺先生的青睐,解了燃眉之急。”
“好听话听得多,你说的倒是真诚。”贺先生的脸上都有了少许的醉意,看向搀着他的陈勋。
“……那您看进价?”
“我不会占你便宜的,放心罢。”
“那我提前谢谢贺老板了。”陈勋搭了把手,与沈行把人从楼上搀到楼下,“贺先生,您是那辆车呀?”
还没等对方缓过来指认,就看到有人从轿车冲他们招手。
“这边,贺先生。”
同时,从隔壁首饰店里出来两个人。挨着很近,不像正常关系。
“怎么一个首饰都没看中,我们去另一家店里挑挑。”男人似乎有些发愁,出门一趟,连找点小玩意逗人开心都没做到。
细小的声音说,“不用了老爷。”
怎么会是她的声音……
“哪里不用,我就是要买到你喜欢的。你也知道我不缺这点钱。还是说这些你都看不上……”
“那便…谢谢老爷了。”
女子的身影在路灯下被拉长,一晃一晃的,被男人带着走进另一家店。
声音渐渐被别的掩盖,沈行方才从怔愣中回神。
这样的声音他不会忘记,也不会记错。
魏西楼……
“需要我送你们回去吗?”来接贺先生的司机已经到了,听到老板的话例行公事地询问道。
陈勋摆手,“不用了,我们自己回去。”
再没有话,双方结束了交涉,看着车开走。他这才看向沈行,“你怎么回事,刚才走神了。”
沈行眼里的黑色浓郁,眼珠是清明没有醉意的。他的表情很冷:“刚才段老头路过。”
陈勋连忙拉下他的帽檐,四处张望:“你怎么不早说,我们躲着点。”
他找到自己的自行车,招呼沈行坐后座,蹬得提溜快。
“你这一天天躲躲藏藏的也不是个事,只要在苏州,就这么大块地儿,早晚会碰头。”陈勋也不知道和自己爹有什么好躲的,理解不了。
但车后静静的,他娴熟地道,“你是回酒店呢,还是去我那儿凑合一晚?”
“回酒店吧。”沈行道。
“也亏得顺路,不然来回可不得把我累死。”陈勋叭叭道。
“今天多亏有你,合作才会如此顺利。”沈行道,“相信很快我们的生意会有起色。”
说到这个陈勋也是高兴。
“咱俩都有功劳。”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就分开了。
沈行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今晚听到的声音,一时难以入睡。
魏西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