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冬天,远在四川的朱岑岑破天荒给朱雾打了个电话,理由十分莫名,说是快过年了,大家在一起吃顿饭,讨个团圆的意头。
那个时候周君同刚从马德里飞回来,带着给朱雾买的西班牙原文诗集和彩色原石手串,那本书朱雾看不懂,就搁置在手旁边。
周君同在外老是会心系给她买些别致的小玩意儿。
得足够特别,他才觉得和朱雾称得上。
晚饭过后,朱雾随口提了一下这件事情。她刚剪了齐耳短发,看起来很是利落。
朱雾渐渐褪去了因为年纪赋予她的青涩,她的五官出落得明晰清丽,特别是那双眼睛,眼波流转,美得惊心动魄。
周君同懒懒地窝在沙发里,朱雾坐在地上,远远看起来像一颗蘑菇,他不经笑出声:“出去走走也好。”
末了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我跟你一块儿去。”
饶是经过各种环境毒打的周君同,也一时受不了南方的冬天,又湿又冷,湿漉漉的,拧不完的水。
朱雾却只穿了件白毛衣,细瘦的脖颈露出来,她也没觉得有多冷。
“赶紧把羽绒服穿上,在哪儿学的要风度不要温度的风气。”
周君同扬手一把扯过来朱雾扔在后座的羽绒服,扔在她身上数落道:“现在臭美,等你老了有你受的,到时候可别对着我哭。”
朱雾听他的话把羽绒服穿好在身上,但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还会回到这里,哪怕是现在,她也仍然觉得不真实。
她还记得在自己印象里最深刻的一偏作文题目是“描述我的童年”。
当时班上有同学交了篇凑字数的“流水账”,老师点评时,让本人上台当众朗读,记事本似的文字,众人都在哄笑。
可对朱雾来说,那些平淡如水的文字却幸福美满得恍如童话。
她的过去,实在不算美好。
朱岑岑这次叫她回来,无非是想要钱,她们母女俩没有办法联系到周勤,就打起了朱雾的主意。
人心如此卑劣,朱雾不愿被周君同看到,这令她难堪。
刚好周君同不太习惯天气,朱雾便让他留在车上。
下车关门一气呵成,她正要跑走,周君同大声叫住她。
“你等等。”
朱雾疑惑回头,就见周君同已经下了车,绕过车头到她面前。
“把围巾围上,光看你露出的这截脖子,我都觉得怪冷的。”
说完他立即打了个夸张的冷颤,和他的话打着配合。
孔雀蓝的男士围巾,很长,周君同不住地往朱雾脖子上绕,绕到只剩下她那双眼睛,他才满意。
“去吧,我就在这儿等你。”
朱雾走没影之后,周君同却开始望着她离开的方向出神。他先是觉得朱雾变了好多,后来又觉得自己何尝不是。
他仔细地想了又想,直到脑海里乍然惊现一双琥珀色在月色里像猫一样的眼睛,他才猛然发觉时间已经过了三年了。
那天晚上的疲惫感,再一次向他袭来。
原来已经过了三年了,自己也有二十五岁了,在外奔波了那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的人和事,按理说总该够了,可他仍然不甘心。
他这一生,都是被人比着用刀刻了格子的,宽窄不一的格子,他之前的生命只是处在其中最宽的一节格子里,跳过了那个阶段,就再也没法回头。
但无论他怎么跳,这个格子总归是在这里,无形无状,又坚不可破。
而后他又想到了朱雾。
高一那年,朱雾在一场征文大赛中获了全市金奖,她把报纸拿给自己看,她写的文章和获奖照片几乎占据了整个黄金版面。
那是他第一次看见朱雾发自内心的笑,笑得眉眼弯弯,眼睛亮晶晶的,她说她喜欢这种感觉。
周君同从小在名利场中心被簇拥着长大,各色各样什么没见过?那些吹嘘和追捧对他来说,都只不过是一道又道枷锁。
但朱雾不是,她因为得到的太少,而热衷于掌声,甚至能说她在享受掌声和功名带给她的欢愉。
关于朱雾的身世和她不想让自己知道的事情,他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已经统统明了。
相处时间越长,了解越深,他反而越来越惶恐。
当初对她的可怜和歉疚到了现在也只剩下心疼,心疼到即使把自己现在拥有的对她最好的的东西统统奉献给她,他也仍然觉得不够。
只要她开心就好,只要她开心就好了。
周君同把车窗摇下来,在冷得刺骨的风里,慢吞吞地点燃了一支烟。
思及朱雾,周君同有些焦躁。
余光瞥到了她下车前放在后排看了一半的书,周君同拿过来随手翻了翻。
在某一页她写了十个字——
“我飞蛾扑火,我死气沉沉”
洋洋洒洒的字迹,像是什么都没放在心上。
周君同曾经点评过她的文字太过悲观,朱雾无所谓地点点头:“我喜欢痛苦。”
朱雾开门进来的时候,周君同还在走神,他回忆里的她的脸和窗外的她瞬间重合。
猝不及防。
朱雾脖子上的围巾老老实实的绕成圈,扎眼的蓝,和她肤色的白形成鲜明又锋利的对比。
周君同的呼吸窒了一瞬。
路边一户人家开始放鞭炮,噼里啪啦乱响,喜气的红纸屑落在车前的挡风玻璃上,雨刮扫下去,后面的又接了上来,怎么都扫不干净。
周君同瞟了一眼朱雾,不慌不忙地伸手去把车内音乐音量调小后,才漫不经心地开口:“听说这边寺庙很灵?”
“朗木寺。”
朱雾头都没抬,脱口而出,过了会儿,看向他问道:“你想去吗?”
周君同眨了眨眼:“去吧。”
南方冬天湿漉漉的风,混合着雨雪吹得转经筒簌簌作响。这风或多或少也沾了点虔诚。
朱雾搂紧了自己的身体,抱着手臂漠然地看着穿梭在缭绕烟雾中的信徒。
如果说朱雾是因为从来没实现过而导致的放弃相信,那周君同就是从根本上就不相信这些。
所有事情的经过和结局的好坏哪能是这么轻易就能改变的。
不过现在,他突然就想那么去做,他愿意试着去信一次。
他先她一步迈入殿内,颔首之后随着钟声拜了三下。
周君同拜完,回头想叫朱雾,门口那里还有她的影子。他起身拍了拍膝盖往外走,准备去寻找她,她却又及时出现在他面前。
周君同走进了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你也去拜拜,说不定让你心想事成。”
朱雾若有似无地笑了笑,像是不太赞成他的话,但还是走了过去。
她跪在周君同刚刚用过的那个蒲团上,俯身郑重磕了三个头,又闭起眼睛双手合十,拜得一本正经。
周君同站在不远处看着她,他们的身后是连绵的雪山和奔腾而过的白龙江。
在一起跨过殿门口那道门槛的时候,迎面而来的一片雪刚好飘到周君同眼睛里,突如其来的凉意,四肢都在发颤。
“朱雾。”
他听到自己问:“你要什么?”
“所有。”
狂妄又势在必得的语气,周君同弯了弯唇。
“那就按照你要的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吧,不会有人再阻拦你。”
他说得似承诺。
朱雾高考后,以她的成绩进去北京最好的大学都不成问题,可她偏偏报了周君同曾经考上的那所大学。
曾经只顾潇洒玩乐的周大公子也开始做些正事。
彼时,周君同在俄罗斯和朋友合伙投资了几个滑雪场,听到朱雾这个消息后气得跳脚,立马买了机票回北京。
周君同对她的选择极不赞同,她明明可以选择拥有更好的。
周君同这次真的是气到了,想到自己当年不思进取,父母老师好说歹说逼着补习才将将考个三本,最后实在没办法,周勤把他送出去远渡重洋才给镀了层金。
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拿着这事儿还笑了他好一阵子,想到这儿他又是一肚子气。
落地已是黄昏,天边余晖大片大片。
周君同今后一直记得那一幕。
房间内没开灯,她孤零零坐在阳台。
朱雾的头发被她松松扎了个麻花,她手边放着打开的通知书,落日在她身前,晕满天际的橙红,饱和度高得仿佛被下了毒。
讨债似的好天气。
他突然就忘了自己回来的目的,话就在嘴边,一句都说不出。
鬼使神差拿出相机,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朱雾陡然回头,带着发现秘密的惊喜指着周君同
那一幕被他定格。
她雀跃叫了周君同的名字,眼睛两眨,神态及其灵动。
“没礼貌!”
周君同定了定心神,走过去捡起地上的通知书啧了一声,满脸的恨铁不成钢。
“怎么选这里?”
朱雾右手下意识地摸了摸左手腕上那串佛珠,那是周君同当初带给她的。就在前两天断过一次,她好不容易才全部找到,又给它穿好戴在手上。
她聪明,知道打蛇要打七寸。
“我想去看看。”语气软得近乎哀求。
她说完,最后一角太阳也隐匿下去。
那个时候周君同刚从马德里飞回来,带着给朱雾买的西班牙原文诗集和彩色原石手串,那本书朱雾看不懂,就搁置在手旁边。
周君同在外老是会心系给她买些别致的小玩意儿。
得足够特别,他才觉得和朱雾称得上。
晚饭过后,朱雾随口提了一下这件事情。她刚剪了齐耳短发,看起来很是利落。
朱雾渐渐褪去了因为年纪赋予她的青涩,她的五官出落得明晰清丽,特别是那双眼睛,眼波流转,美得惊心动魄。
周君同懒懒地窝在沙发里,朱雾坐在地上,远远看起来像一颗蘑菇,他不经笑出声:“出去走走也好。”
末了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我跟你一块儿去。”
饶是经过各种环境毒打的周君同,也一时受不了南方的冬天,又湿又冷,湿漉漉的,拧不完的水。
朱雾却只穿了件白毛衣,细瘦的脖颈露出来,她也没觉得有多冷。
“赶紧把羽绒服穿上,在哪儿学的要风度不要温度的风气。”
周君同扬手一把扯过来朱雾扔在后座的羽绒服,扔在她身上数落道:“现在臭美,等你老了有你受的,到时候可别对着我哭。”
朱雾听他的话把羽绒服穿好在身上,但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还会回到这里,哪怕是现在,她也仍然觉得不真实。
她还记得在自己印象里最深刻的一偏作文题目是“描述我的童年”。
当时班上有同学交了篇凑字数的“流水账”,老师点评时,让本人上台当众朗读,记事本似的文字,众人都在哄笑。
可对朱雾来说,那些平淡如水的文字却幸福美满得恍如童话。
她的过去,实在不算美好。
朱岑岑这次叫她回来,无非是想要钱,她们母女俩没有办法联系到周勤,就打起了朱雾的主意。
人心如此卑劣,朱雾不愿被周君同看到,这令她难堪。
刚好周君同不太习惯天气,朱雾便让他留在车上。
下车关门一气呵成,她正要跑走,周君同大声叫住她。
“你等等。”
朱雾疑惑回头,就见周君同已经下了车,绕过车头到她面前。
“把围巾围上,光看你露出的这截脖子,我都觉得怪冷的。”
说完他立即打了个夸张的冷颤,和他的话打着配合。
孔雀蓝的男士围巾,很长,周君同不住地往朱雾脖子上绕,绕到只剩下她那双眼睛,他才满意。
“去吧,我就在这儿等你。”
朱雾走没影之后,周君同却开始望着她离开的方向出神。他先是觉得朱雾变了好多,后来又觉得自己何尝不是。
他仔细地想了又想,直到脑海里乍然惊现一双琥珀色在月色里像猫一样的眼睛,他才猛然发觉时间已经过了三年了。
那天晚上的疲惫感,再一次向他袭来。
原来已经过了三年了,自己也有二十五岁了,在外奔波了那么多年,经历了那么多的人和事,按理说总该够了,可他仍然不甘心。
他这一生,都是被人比着用刀刻了格子的,宽窄不一的格子,他之前的生命只是处在其中最宽的一节格子里,跳过了那个阶段,就再也没法回头。
但无论他怎么跳,这个格子总归是在这里,无形无状,又坚不可破。
而后他又想到了朱雾。
高一那年,朱雾在一场征文大赛中获了全市金奖,她把报纸拿给自己看,她写的文章和获奖照片几乎占据了整个黄金版面。
那是他第一次看见朱雾发自内心的笑,笑得眉眼弯弯,眼睛亮晶晶的,她说她喜欢这种感觉。
周君同从小在名利场中心被簇拥着长大,各色各样什么没见过?那些吹嘘和追捧对他来说,都只不过是一道又道枷锁。
但朱雾不是,她因为得到的太少,而热衷于掌声,甚至能说她在享受掌声和功名带给她的欢愉。
关于朱雾的身世和她不想让自己知道的事情,他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就已经统统明了。
相处时间越长,了解越深,他反而越来越惶恐。
当初对她的可怜和歉疚到了现在也只剩下心疼,心疼到即使把自己现在拥有的对她最好的的东西统统奉献给她,他也仍然觉得不够。
只要她开心就好,只要她开心就好了。
周君同把车窗摇下来,在冷得刺骨的风里,慢吞吞地点燃了一支烟。
思及朱雾,周君同有些焦躁。
余光瞥到了她下车前放在后排看了一半的书,周君同拿过来随手翻了翻。
在某一页她写了十个字——
“我飞蛾扑火,我死气沉沉”
洋洋洒洒的字迹,像是什么都没放在心上。
周君同曾经点评过她的文字太过悲观,朱雾无所谓地点点头:“我喜欢痛苦。”
朱雾开门进来的时候,周君同还在走神,他回忆里的她的脸和窗外的她瞬间重合。
猝不及防。
朱雾脖子上的围巾老老实实的绕成圈,扎眼的蓝,和她肤色的白形成鲜明又锋利的对比。
周君同的呼吸窒了一瞬。
路边一户人家开始放鞭炮,噼里啪啦乱响,喜气的红纸屑落在车前的挡风玻璃上,雨刮扫下去,后面的又接了上来,怎么都扫不干净。
周君同瞟了一眼朱雾,不慌不忙地伸手去把车内音乐音量调小后,才漫不经心地开口:“听说这边寺庙很灵?”
“朗木寺。”
朱雾头都没抬,脱口而出,过了会儿,看向他问道:“你想去吗?”
周君同眨了眨眼:“去吧。”
南方冬天湿漉漉的风,混合着雨雪吹得转经筒簌簌作响。这风或多或少也沾了点虔诚。
朱雾搂紧了自己的身体,抱着手臂漠然地看着穿梭在缭绕烟雾中的信徒。
如果说朱雾是因为从来没实现过而导致的放弃相信,那周君同就是从根本上就不相信这些。
所有事情的经过和结局的好坏哪能是这么轻易就能改变的。
不过现在,他突然就想那么去做,他愿意试着去信一次。
他先她一步迈入殿内,颔首之后随着钟声拜了三下。
周君同拜完,回头想叫朱雾,门口那里还有她的影子。他起身拍了拍膝盖往外走,准备去寻找她,她却又及时出现在他面前。
周君同走进了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你也去拜拜,说不定让你心想事成。”
朱雾若有似无地笑了笑,像是不太赞成他的话,但还是走了过去。
她跪在周君同刚刚用过的那个蒲团上,俯身郑重磕了三个头,又闭起眼睛双手合十,拜得一本正经。
周君同站在不远处看着她,他们的身后是连绵的雪山和奔腾而过的白龙江。
在一起跨过殿门口那道门槛的时候,迎面而来的一片雪刚好飘到周君同眼睛里,突如其来的凉意,四肢都在发颤。
“朱雾。”
他听到自己问:“你要什么?”
“所有。”
狂妄又势在必得的语气,周君同弯了弯唇。
“那就按照你要的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吧,不会有人再阻拦你。”
他说得似承诺。
朱雾高考后,以她的成绩进去北京最好的大学都不成问题,可她偏偏报了周君同曾经考上的那所大学。
曾经只顾潇洒玩乐的周大公子也开始做些正事。
彼时,周君同在俄罗斯和朋友合伙投资了几个滑雪场,听到朱雾这个消息后气得跳脚,立马买了机票回北京。
周君同对她的选择极不赞同,她明明可以选择拥有更好的。
周君同这次真的是气到了,想到自己当年不思进取,父母老师好说歹说逼着补习才将将考个三本,最后实在没办法,周勤把他送出去远渡重洋才给镀了层金。
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拿着这事儿还笑了他好一阵子,想到这儿他又是一肚子气。
落地已是黄昏,天边余晖大片大片。
周君同今后一直记得那一幕。
房间内没开灯,她孤零零坐在阳台。
朱雾的头发被她松松扎了个麻花,她手边放着打开的通知书,落日在她身前,晕满天际的橙红,饱和度高得仿佛被下了毒。
讨债似的好天气。
他突然就忘了自己回来的目的,话就在嘴边,一句都说不出。
鬼使神差拿出相机,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朱雾陡然回头,带着发现秘密的惊喜指着周君同
那一幕被他定格。
她雀跃叫了周君同的名字,眼睛两眨,神态及其灵动。
“没礼貌!”
周君同定了定心神,走过去捡起地上的通知书啧了一声,满脸的恨铁不成钢。
“怎么选这里?”
朱雾右手下意识地摸了摸左手腕上那串佛珠,那是周君同当初带给她的。就在前两天断过一次,她好不容易才全部找到,又给它穿好戴在手上。
她聪明,知道打蛇要打七寸。
“我想去看看。”语气软得近乎哀求。
她说完,最后一角太阳也隐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