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六年,吏部尚书牛弘随同隋炀帝巡幸江都。十二月己未,牛弘卒。①消息传到东都,毕竟共事一场,戴胄无限伤感。

    大业七年,隋炀帝下诏攻打高丽。门下省殿前大雨滂沱,草木在狂风中不住摇摆。苏威摇头道“自先帝建立大隋,连年征战,哪一场战役,不需要休养生息?如今又要开战,敌方却未有灾祸显现,只怕是时机未到,这是要消耗大隋民脂民膏,削弱大隋根基。周边这些个异邦,有几个是真心臣服大隋,不过看我朝尚且强健,暂且依附罢了,难保有一天不会反目。开弓难有回头箭,两国一旦开战,战火何时能止息?天下孰人不奉国用心?关心则乱,一腔热血,贸然开战,只怕不是上策。事关国计民生,不可只凭书生意气。”

    戴胄正在苏威房里,奋笔疾书,为苏威撰写案牍。“大人,下官听闻,本次预备出征,朝廷急令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督役甚急,劳役甚重,工匠昼夜水中作业不得休息,活活做死者十之三四。因泡水过久,有人自腰以下皮肉生蛆,疼痛异常,其状惨不忍睹……②”

    “可写。”

    “朝廷征发民力运米,囤积于泸河、怀远,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更有车夫因口粮供给不足半路畏罪逃亡。农时贻误,良田荒废,百姓饥馑,谷价腾贵,以东北边最甚,一斗米直钱数百。若所运粮米质量粗恶,地方便强令当地百姓买入……③”

    “过多显繁,挑紧要的写,讲明谷价居高不下、徭役已然过载即可。”苏威道。

    忽然有人来报,苏威点点头,他忙进来,在苏威耳边道“苏大人,有人言不可出师辽东,师必无功,已经下狱,择日处斩④。陛下勃然大怒,正在殿前训诫在场官员!您是否过去看看?”

    苏威脸色一变,道:“戴胄,你可出去了,不必写了。”

    戴胄知晓远征一事已成定局,再写下去也无济于事,只得抬手烧了文书,连忙退下,掩门离去。

    不久,隋炀帝帅大批兵马重臣亲征辽东,百官聚集在东都城外送别隋炀帝。李华身披铠甲、手持一管长枪,紧随隋炀帝车架。千尘万骑踏风而去,在东都城前卷起一股股巨浪般的黄沙。

    大业八年,隋炀帝班师回朝。

    隋炀帝在屋中默不作声,众人皆小心翼翼,宫人静静侍奉在侧,大臣都不敢近前,周遭难得一片空旷与安静。耿询④等人,也只得在殿外等候,随时备问。

    戴胄看了耿询一眼,低声谓李华:“耿询先前因言辽东出必无功入狱,众人皆知。如今获释出任太史丞,陛下是否借耿询出任太史丞一事,意有所指?……我是说,陛下此番,是否回心转意,不再远征辽东?”

    李华已然疲惫不堪,道:“慎言!说不准。里面不声不响的,谁知道呢?听说,宇文述已经下狱⑤,如何处置,还在商议。回心转意也好,生气也好,此番惨败,只怕有人要人头落地。先前那些主张远征的,那些立功心切的,这会子,这些个肱股之臣,倒是谁也不敢说一句话了,估计心惊肉跳,快要吓死了。”

    裴矩回到自己房中,长舒一口气,不由得狠狠锤了一下桌角,又不敢发出太大声响。

    裴矩才坐下闭眼,段澄就急忙求见,一入门,便道:“侍郎大人,侍郎大人。”

    裴矩皱眉,扬了扬手“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宇文述已经下狱,他出师不利是他的过错,不关我们什么事。我们提供的图纸情报,众人皆过目,再三勘正,岂能有错?既是无错,你又慌什么!”

    段澄喘着气道:“这些天,下官是时时刻刻值守宫城,就等着侍郎大人的吩咐。下官也是忧心侍郎,朝堂之上,只怕有人对侍郎大人不满已久,陛下此番勃然大怒,下官实在是怕有人借机诬陷大人!现如今圣意如何尚无定论,就怕有奸人挑破离间,圣上若是听了谗言,哪里还会记得大人经略外藩多年的苦劳?如此紧要关头,大人切切不可掉以轻心!您不在殿前值守,只怕有人要趁机出来坏事!”

    裴矩一把扯过衣袖“烦不烦呐你!我要是在殿前值守,你还想见到我?放心吧!我只是回来办些事情。陛下圣明,我朝又不乏敢于直言之人,岂容小人颠倒是非?殿前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好。你看看你的样子,不成体统!”裴矩不满道。

    “侍郎大人待下官不薄,下官不解之处,皆靠大人指点迷津,下官感念大人恩德。下官之事,皆是小事,下官只是心系侍郎大人。侍郎大人既然已有安排,下官也就放心了。门下省的事情,大人尽管吩咐下官去做,殿前之事,事关重大,您可要多多留心呐!”

    “呵呵呵。”裴矩气笑了“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呐!宇文述他贻误军机皆因辽东屡屡诈降⑤,本就不关我们的事,陛下圣明,岂有错判?出师不利要处置的,是他宇文述,又不是我裴矩,更不是你段澄,你不要自作聪明、胡言乱语。”裴矩无奈地摇摇头“既然你这么说了,那些个刁民闹事的事情,什么窦建德、什么高鸡泊⑥,你盯着点吧,陛下有在问起。你要是心不在焉,办出什么糊涂事,看我回来不收拾你!”

    “下官一定办妥。这些日子,已加派人手陆续处理地方上呈反民事宜。攻占何处,人马规模,领头都有些什么人、有什么家属、周边州县诸如此类等等等等等等,下官速速整理成卷,给您过目。这下官也不容易啊,先前下官主要听侍郎大人差遣。除了侍郎大人交办的事情,现如今苏纳言传达的什么事务,我也得硬着头皮办着,忙得颠三倒四,就怕节外生枝,给侍郎大人添麻烦。看着那个戴胄,我都觉得他比以前神气。”

    “苏大人毕竟是纳言,听苏大人差遣是你分内之事,让你手下的人也多担着点。我吩咐的东西,你做好了就送过来,没有旁的事情,我要去殿前侍奉了,你且休息会,好好喘口气,不要四处丢人现眼了。”

    “下官恭送大人。”段澄忙起身为裴矩整理官服,匆忙送他出门去。裴矩不耐烦地挥手道“回去回去!你给我回去!”

    看着裴矩远去,段澄啐了一口“糊涂老东西,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情什么鸡!什么豆!殿前要是有个什么闪失,什么鸡呀什么豆,都轮不到你个老颠倒操心!”

    ①《隋书》:炀帝之在东宫也,数有诗书遗弘,弘亦有答。及嗣位之后,尝赐弘诗曰:“晋家山吏部,魏世卢尚书,莫言先哲异,奇才并佐余。学行敦时俗,道素乃冲虚,纳言云阁上,礼仪皇运初。彝伦欣有叙,垂拱事端居。”其同被赐诗者,至于文词赞扬,无如弘美。大业二年,进位上大将军。三年,改为右光禄大夫。从拜恒岳,坛场珪币,墠畤牲牢,并弘所定。还下太行,炀帝尝引入内帐,对皇后赐以同席饮食。其礼遇亲重如此。弘谓其诸子曰:“吾受非常之遇,荷恩深重。汝等子孙,宜以诚敬自立,以答恩遇之隆也。”六年,从幸江都。其年十一月,卒于江都郡,时年六十六。帝伤惜之,赠甚厚。归葬安定,赠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曰宪。

    ②《资治通鉴·隋纪·隋纪五》:壬午,下诏讨高丽。敕幽州总管元弘嗣往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督役,昼夜立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皆生蛆,死者十之三四。

    ③《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一卷》:帝自去岁谋讨高丽,诏山东置府,令养马以供军役。又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加之饥馑,谷价踊贵,东北边尤甚,斗米直数百钱。所运米或粗恶,令民籴而偿之。又发鹿车夫六十余万,二人共推米三石,道途险远,不足充糇粮,至镇,无可输,皆惧罪亡命。重以官吏贪残,因缘侵渔,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

    ④《隋书卷七十八?列传第四十三?艺术》:“七年,车驾东征,询上书曰:“辽东不可讨,师必无功。”帝大怒,命左右斩之,何稠苦谏得免。及平壤之败,帝以询言为中,以询守太史丞。”

    ⑤《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一卷》:高丽遣大臣乙支文德诣其营诈降,实欲观虚实。于仲文先奉密旨:“若遇高元及文德来者,必擒之。”仲文将执之,尚书右丞刘士龙为慰抚使,固止之。仲文遂听文德还,既而悔之,遣人绐文德曰:“更欲有言,可复来。”文德不顾,济鸭绿水而去。仲文与述等既失文德,内不自安,述以粮尽,欲还。仲文议以精锐追文德,可以有功,述固止,仲文怒曰:“将军仗十万之众,不能破小贼,何颜以见帝!且仲文此行,固知无功,何则?古之良将能成功者,军中之事,决在一人,今人各有心,何以胜敌!”时帝以仲文有计划,令诸军谘禀节度,故有此言。由是述等不得已而从之,与诸将渡水追文德。文德见述军士饥色,故欲疲之,每战辄走。述一日之中,七战皆捷,既恃骤胜,又逼群议,于是遂进,东济萨水,去平壤城三十里,因山为营。文德复遣使诈降,请于述曰:“若旋师者,当奉高元朝行在所。”述见士卒疲弊,不可复战,又平壤城险固,度难猝拔,遂因其诈而还。述等为方陈而行,高丽四面钞击,述等且战且行。秋,七月,壬寅,至萨水,军半济,高丽自后击其后军,右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于是诸军俱溃,不可禁止,将士奔还,一日一夜至鸭绿水,行四百五十里。将军天水王仁恭为殿,击高丽,却之。来护儿闻述等败,亦引还。唯卫文升一军独全。

    初,九军度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荡尽。帝大怒,锁系述等。癸卯,引还。

    ⑥《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一卷》:漳南人窦建德,少尚气侠,胆力过人,为乡党所归附。会募人征高丽,建德以勇敢选为二百人长。同县孙安祖亦以骁勇选为征士,安祖辞以家为水所漂,妻子馁死,县令怒笞之。安祖刺杀令,亡抵建德,建德匿之。官司逐捕,踪迹至建德家,建德谓安祖曰:“文皇帝时,天下殷盛,发百万之众以伐高丽,尚为所败。今水潦为灾,百姓困穷,加之往岁西征,行者不归,疮痍未复;主上不恤,及更发兵亲击高丽,天下必大乱。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但为亡虏邪!”乃集无赖少年,得数百人,使安祖将之,入高鸡泊中为群盗,安祖自号将军。时人张金称聚众河曲,人高士达聚众于清河境内为盗。郡县疑建德与贼通,悉收其家属,杀之。建德帅麾下二百人亡归士达,士达自称东海公,以建德为司兵。顷之,孙安祖为张金称所杀,其众尽归建德,兵至万余人。建德能倾身接物,与士卒均劳逸,由是人争附之,为之致死。

章节目录

带咒往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舒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舒呈并收藏带咒往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