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远闻言,不置可否。
他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缕深思。
李月奴的话,他不至于全信,但他自西川平叛归来便染上恶疾,这一年来,吃过无数的药,看了无数的大夫,却如何也不见好。
若说他是中了巫蛊之术,这才日复一日不见好转,倒也说得通。
李月奴久等不见徐知远答复,再观他眉头深锁,也不知在思量着什么,不由得跟着悬起了一颗心。
“郎君昔日鲜衣怒马,何等的惊才绝艳,实在不该被病体拖累,不论洛神医能否妙手回春,请他来瞧瞧总归有益无害,郎君在犹豫什么?”李月奴紧张的屏住呼吸,美目流盼,她定定的注视着徐知远。
徐知远却敛了敛眉,他面沉如水,缓缓的抬起手,开始解身上的外衣。
昏黄的烛火映照下,那张瘦削病态的脸庞苍白如纸,便显得一双深邃的眸子尤为漆黑透亮。
李月奴心里打着鼓,却听徐知远不紧不慢道:“不论你是何出身,从今往后,你便是我夫人,你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是。”李月奴轻轻应了一声,秀眉微蹙,她不明白徐知远因何突然转移话题。
这时,又听徐知远继续道:“我素来喜静,院子里伺候的人不多,往后你需学着料理后宅诸事,若有不懂的,可同曲嬷嬷讨教。”
说完,他又想起什么,补充道:“我这身子,眼瞅着一日不如一日,为免过了病气给你,今日过后我便歇在书房。”
李月奴闻言,淡淡地嗯了一声。
算起来,前世也是如此,新婚夜过后,两人便分房而睡。
彼时她尚且惴惴不安,担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惹了他不快,如今却是求之不得。
“郎君,那请洛神医看病的事……”李月奴欲言又止。
徐知远已经将外衣褪下,他站起身来,随手将之搭在一旁的衣架上。
过后才扫了李月奴一眼,漫不经心道:“此事不急。”
李月奴微微一愣,那双如水的眸子里,一闪而过一抹失落。
徐知远再次回到床边,他掀开被子一角,兀自躺了上去。
“时候不早了,歇下吧。”他的声音淡淡的,让人听不出喜怒。
李月奴乖巧的应了声,纵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暂且作罢。
她轻手轻脚的褪去鞋袜和外裳,只着里衣躺到了徐知远的身侧。
红烛摇曳,夜色正浓。
她怅然的看着头顶的红色账幔,前世的种种犹如走马观花般在眼前闪现,倒叫她觉得当下这一切忒不真实。
心中积了一团郁气,她若有所感的长叹了一声。
正当这时,却听耳畔传来一道细微的嗓音,“假使洛平川真有其人,假使他真能治好我,便如你所愿。”
李月奴心下微动,她不甚确定的追问道:“郎君此话当真?”
然而,回应她的仅有灯花爆开时发出的噼啪声。
李月奴懊恼的抿了抿唇,她将自己团成一团,在被子里翻来覆去,却久久无法入眠。
这时,耳畔又传来一道细微的声响,“夜深了,歇息罢。”
李月奴闻言,蹭的坐起身来。
桌上的喜烛才燃了一半,就着烛火的微光,她看到徐知远睡颜安详,呼吸绵长。
李月奴蹙着眉头,一瞬不瞬的盯着他,想要看出个究竟。
偏偏徐知远却似睡熟了一般,一动也不动,以至于李月奴几乎要怀疑自己是魔怔了。
“郎君,刚才是你在说话吗?”李月奴低声问道。
徐知远依旧紧闭着双眸,浓密细长的睫羽在他眼睑处倒映出一层阴影,李月奴看着看着,便忍不住伸手探了去。
可惜,她的手尚未触及他的眼睫,便被一只指节分明的大手握住了。
李月奴吃了一惊,她杏眼圆瞪,便见徐知远赫然睁开了眼睛。
那双深邃的眸子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幽幽的光。
“我……我不是故意的!”李月奴吞了吞口水,她下意识的辩解,说完便羞赧的想要抽回手,奈何徐知远却握得更紧了些。
“此间除了你我,莫非还有第三人?”徐知远低声说着,温热的气息拂过李月奴的耳畔,惹得她耳尖泛红。
李月奴呆呆地摇了摇头,随即仓皇的把手缩了回来,接着便蒙头藏进了被子里,不再做声。
徐知远见状,轻嗤了一声。
他抬手抚了抚额角,躺回枕上,又缓缓闭上了双眸。
一直过了好一会儿,李月奴才从被子里露出半张脸来,她眨巴着水润的眸子,看着徐知远重新陷入沉睡,这才松了口气。
只是,徐知远适才的反应,委实耐人寻味。
他分明醒着,却故意装睡,逗她玩有意思?
李月奴胡思乱想了一阵,渐渐觉得眼皮发沉,不知不觉间便睡着了。
翌日清晨。
李月奴醒来的时候,身侧的位置已经凉透。
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的坐起身来。
这时,外间传来一阵响动,李月奴抬头望去,便见昨日扶着徐知远进门的老嬷嬷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夫人醒了?”她笑盈盈的走上前来,一边支使侍女伺候李月奴穿衣,一边道:“夫人昨夜睡得可好?算算时间,该去给王爷和王妃敬茶了。”
李月奴闻言,怔了怔,随即便想到昨晚的种种,心里不觉泛起一丝涟漪。
简单的洗漱过后,她换了一身海棠红的软烟罗裙,外套一件同色的小袄儿,青丝如瀑,挽做个温婉的妇人髻,上面点缀着朝阳五凤挂珠钗,远远的瞧着俏皮中又透着一丝庄重。
她由曲嬷嬷领着,朝正院走了去。
一路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莺声燕语不绝于耳。
虽是初春,乍暖还寒,然所经之处,桃红柳绿,春意盎然。
出了一处月洞门,行至悠然池畔的九曲回廊时,角落里突然窜出来一个古灵精怪的妙龄少女。
她穿着一袭丁香色锦裙,外罩缕金百蝶穿花银红袄,头上梳的垂挂髻,其上悬挂着一串银铃铛,随着她的动作一步一响,平添了几分灵动可爱。
眼看曲嬷嬷被她吓得捂着胸口直喊哎哟,她得意的叉腰笑得合不拢嘴。
转而目光落在李月奴身上,见她嘴角含笑,波澜不惊,又瞬时收起了脸上的得意。
“你便是给三哥冲喜的李家女?”小姑娘皱起眉头,上下打量起李月奴。
李月奴微微颔首,但笑不语。
徐知音,秦王府上嫡出的六小姐,秦王与王妃的掌上明珠,心头肉。
她做事从来随心所欲,不顾他人感受,纵然闯了天大的祸,也自有人会给她收拾烂摊子。
她会出现在这里,是李月奴意料之中的事。
前世的此时,她亦如曲嬷嬷一般,被徐知音吓了一大跳,紧接着惊魂未定的去给秦王和王妃敬茶,结果却当众出了丑。
自此,她便对徐知音敬而远之,可谓是一丝好感也无。
“你这是要去给父王母亲请安?”伴随着一阵银铃清响,徐知音歪头好奇的问李月奴道。
李月奴点了点头,轻声答了句,“正是。”
徐知音于是撇了撇嘴,她伸出手来,亲热的一把拉住了李月奴的胳膊。
她说:“我带你去吧。”
李月奴怔了怔,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徐知音拽着朝另一条小径走了去。
曲嬷嬷见状,面露难色,想要上前阻止,却碍于徐知音的身份,只得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徐知音带路,几人七拐八绕的走了好一会儿,待得绕过一座假山,眼前豁然开朗,再穿过长廊,不知不觉正院已经近在眼前。
徐知音突然顿住脚步,她故作老成的叹了一声,随即压低了嗓音对李月奴道:“我既唤你一声三嫂,便少不得要交代你几句,一会儿你恐怕会有麻烦,记得放机灵些,莫要给三哥丢脸才是!”
李月奴闻言,心下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
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她心中早有准备,只是,徐知音竟会出言提醒,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她微微颔首,以示感激,随即温声道:“多谢六妹妹提醒。”
徐知音浑不在意的撇了撇嘴,她并未陪着李月奴进正院,目送她与曲嬷嬷穿过垂花门后,她便迈着轻快的步子转身离去了。
之后,李月奴便由曲嬷嬷领着来到了正厅。
只见秦王与王妃端坐在主位上,秦王身材臃肿却和蔼可亲,而秦王妃则生得花容月貌,只是她神情冷淡异常,俨然看都懒得正眼看李月奴。
二人的左右立着王府众人,一个个皆锦衣华服,或是秦王的妾室,或是徐知远同辈的兄嫂弟妹。
李月奴不敢怠慢,她屈膝行礼,语态恭敬道:“儿媳给王爷、王妃请安。”
她方说罢,便有侍女端着托盘行至她跟前。
她会意的从托盘上端起茶盏,触手滚烫,纵然她心中早有准备,可短短的几步路,仍让她叫苦不迭。
这是有人要给她下马威,只奈何她不能立时抽身,有朝一日,她要体面的离去,当下便不能无所顾忌的撕破脸皮。
她双手捧着茶盏,缓步上前,依次敬茶。
秦王喝了茶,面色淡淡,看不出喜怒。
王妃却迟迟不接茶盏,她目光挑剔的将李月奴上下打量了一番,末了,才不冷不热的开口道:“生得倒是标致,然你既嫁进了王府,往后便要遵循王府的规矩,谨言慎行,恪守本分,万不可丢了王府的脸。”
“是。”李月奴轻轻应了一句,因着秦王妃在这磨时间,她那双捧着茶盏的手已经有些微颤抖。
王妃见状,轻蔑的哼了一声,“连杯茶都端不稳,真真小门小户出来的,就是上不得台面。”
他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缕深思。
李月奴的话,他不至于全信,但他自西川平叛归来便染上恶疾,这一年来,吃过无数的药,看了无数的大夫,却如何也不见好。
若说他是中了巫蛊之术,这才日复一日不见好转,倒也说得通。
李月奴久等不见徐知远答复,再观他眉头深锁,也不知在思量着什么,不由得跟着悬起了一颗心。
“郎君昔日鲜衣怒马,何等的惊才绝艳,实在不该被病体拖累,不论洛神医能否妙手回春,请他来瞧瞧总归有益无害,郎君在犹豫什么?”李月奴紧张的屏住呼吸,美目流盼,她定定的注视着徐知远。
徐知远却敛了敛眉,他面沉如水,缓缓的抬起手,开始解身上的外衣。
昏黄的烛火映照下,那张瘦削病态的脸庞苍白如纸,便显得一双深邃的眸子尤为漆黑透亮。
李月奴心里打着鼓,却听徐知远不紧不慢道:“不论你是何出身,从今往后,你便是我夫人,你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是。”李月奴轻轻应了一声,秀眉微蹙,她不明白徐知远因何突然转移话题。
这时,又听徐知远继续道:“我素来喜静,院子里伺候的人不多,往后你需学着料理后宅诸事,若有不懂的,可同曲嬷嬷讨教。”
说完,他又想起什么,补充道:“我这身子,眼瞅着一日不如一日,为免过了病气给你,今日过后我便歇在书房。”
李月奴闻言,淡淡地嗯了一声。
算起来,前世也是如此,新婚夜过后,两人便分房而睡。
彼时她尚且惴惴不安,担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惹了他不快,如今却是求之不得。
“郎君,那请洛神医看病的事……”李月奴欲言又止。
徐知远已经将外衣褪下,他站起身来,随手将之搭在一旁的衣架上。
过后才扫了李月奴一眼,漫不经心道:“此事不急。”
李月奴微微一愣,那双如水的眸子里,一闪而过一抹失落。
徐知远再次回到床边,他掀开被子一角,兀自躺了上去。
“时候不早了,歇下吧。”他的声音淡淡的,让人听不出喜怒。
李月奴乖巧的应了声,纵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暂且作罢。
她轻手轻脚的褪去鞋袜和外裳,只着里衣躺到了徐知远的身侧。
红烛摇曳,夜色正浓。
她怅然的看着头顶的红色账幔,前世的种种犹如走马观花般在眼前闪现,倒叫她觉得当下这一切忒不真实。
心中积了一团郁气,她若有所感的长叹了一声。
正当这时,却听耳畔传来一道细微的嗓音,“假使洛平川真有其人,假使他真能治好我,便如你所愿。”
李月奴心下微动,她不甚确定的追问道:“郎君此话当真?”
然而,回应她的仅有灯花爆开时发出的噼啪声。
李月奴懊恼的抿了抿唇,她将自己团成一团,在被子里翻来覆去,却久久无法入眠。
这时,耳畔又传来一道细微的声响,“夜深了,歇息罢。”
李月奴闻言,蹭的坐起身来。
桌上的喜烛才燃了一半,就着烛火的微光,她看到徐知远睡颜安详,呼吸绵长。
李月奴蹙着眉头,一瞬不瞬的盯着他,想要看出个究竟。
偏偏徐知远却似睡熟了一般,一动也不动,以至于李月奴几乎要怀疑自己是魔怔了。
“郎君,刚才是你在说话吗?”李月奴低声问道。
徐知远依旧紧闭着双眸,浓密细长的睫羽在他眼睑处倒映出一层阴影,李月奴看着看着,便忍不住伸手探了去。
可惜,她的手尚未触及他的眼睫,便被一只指节分明的大手握住了。
李月奴吃了一惊,她杏眼圆瞪,便见徐知远赫然睁开了眼睛。
那双深邃的眸子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幽幽的光。
“我……我不是故意的!”李月奴吞了吞口水,她下意识的辩解,说完便羞赧的想要抽回手,奈何徐知远却握得更紧了些。
“此间除了你我,莫非还有第三人?”徐知远低声说着,温热的气息拂过李月奴的耳畔,惹得她耳尖泛红。
李月奴呆呆地摇了摇头,随即仓皇的把手缩了回来,接着便蒙头藏进了被子里,不再做声。
徐知远见状,轻嗤了一声。
他抬手抚了抚额角,躺回枕上,又缓缓闭上了双眸。
一直过了好一会儿,李月奴才从被子里露出半张脸来,她眨巴着水润的眸子,看着徐知远重新陷入沉睡,这才松了口气。
只是,徐知远适才的反应,委实耐人寻味。
他分明醒着,却故意装睡,逗她玩有意思?
李月奴胡思乱想了一阵,渐渐觉得眼皮发沉,不知不觉间便睡着了。
翌日清晨。
李月奴醒来的时候,身侧的位置已经凉透。
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的坐起身来。
这时,外间传来一阵响动,李月奴抬头望去,便见昨日扶着徐知远进门的老嬷嬷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夫人醒了?”她笑盈盈的走上前来,一边支使侍女伺候李月奴穿衣,一边道:“夫人昨夜睡得可好?算算时间,该去给王爷和王妃敬茶了。”
李月奴闻言,怔了怔,随即便想到昨晚的种种,心里不觉泛起一丝涟漪。
简单的洗漱过后,她换了一身海棠红的软烟罗裙,外套一件同色的小袄儿,青丝如瀑,挽做个温婉的妇人髻,上面点缀着朝阳五凤挂珠钗,远远的瞧着俏皮中又透着一丝庄重。
她由曲嬷嬷领着,朝正院走了去。
一路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莺声燕语不绝于耳。
虽是初春,乍暖还寒,然所经之处,桃红柳绿,春意盎然。
出了一处月洞门,行至悠然池畔的九曲回廊时,角落里突然窜出来一个古灵精怪的妙龄少女。
她穿着一袭丁香色锦裙,外罩缕金百蝶穿花银红袄,头上梳的垂挂髻,其上悬挂着一串银铃铛,随着她的动作一步一响,平添了几分灵动可爱。
眼看曲嬷嬷被她吓得捂着胸口直喊哎哟,她得意的叉腰笑得合不拢嘴。
转而目光落在李月奴身上,见她嘴角含笑,波澜不惊,又瞬时收起了脸上的得意。
“你便是给三哥冲喜的李家女?”小姑娘皱起眉头,上下打量起李月奴。
李月奴微微颔首,但笑不语。
徐知音,秦王府上嫡出的六小姐,秦王与王妃的掌上明珠,心头肉。
她做事从来随心所欲,不顾他人感受,纵然闯了天大的祸,也自有人会给她收拾烂摊子。
她会出现在这里,是李月奴意料之中的事。
前世的此时,她亦如曲嬷嬷一般,被徐知音吓了一大跳,紧接着惊魂未定的去给秦王和王妃敬茶,结果却当众出了丑。
自此,她便对徐知音敬而远之,可谓是一丝好感也无。
“你这是要去给父王母亲请安?”伴随着一阵银铃清响,徐知音歪头好奇的问李月奴道。
李月奴点了点头,轻声答了句,“正是。”
徐知音于是撇了撇嘴,她伸出手来,亲热的一把拉住了李月奴的胳膊。
她说:“我带你去吧。”
李月奴怔了怔,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徐知音拽着朝另一条小径走了去。
曲嬷嬷见状,面露难色,想要上前阻止,却碍于徐知音的身份,只得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徐知音带路,几人七拐八绕的走了好一会儿,待得绕过一座假山,眼前豁然开朗,再穿过长廊,不知不觉正院已经近在眼前。
徐知音突然顿住脚步,她故作老成的叹了一声,随即压低了嗓音对李月奴道:“我既唤你一声三嫂,便少不得要交代你几句,一会儿你恐怕会有麻烦,记得放机灵些,莫要给三哥丢脸才是!”
李月奴闻言,心下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
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她心中早有准备,只是,徐知音竟会出言提醒,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她微微颔首,以示感激,随即温声道:“多谢六妹妹提醒。”
徐知音浑不在意的撇了撇嘴,她并未陪着李月奴进正院,目送她与曲嬷嬷穿过垂花门后,她便迈着轻快的步子转身离去了。
之后,李月奴便由曲嬷嬷领着来到了正厅。
只见秦王与王妃端坐在主位上,秦王身材臃肿却和蔼可亲,而秦王妃则生得花容月貌,只是她神情冷淡异常,俨然看都懒得正眼看李月奴。
二人的左右立着王府众人,一个个皆锦衣华服,或是秦王的妾室,或是徐知远同辈的兄嫂弟妹。
李月奴不敢怠慢,她屈膝行礼,语态恭敬道:“儿媳给王爷、王妃请安。”
她方说罢,便有侍女端着托盘行至她跟前。
她会意的从托盘上端起茶盏,触手滚烫,纵然她心中早有准备,可短短的几步路,仍让她叫苦不迭。
这是有人要给她下马威,只奈何她不能立时抽身,有朝一日,她要体面的离去,当下便不能无所顾忌的撕破脸皮。
她双手捧着茶盏,缓步上前,依次敬茶。
秦王喝了茶,面色淡淡,看不出喜怒。
王妃却迟迟不接茶盏,她目光挑剔的将李月奴上下打量了一番,末了,才不冷不热的开口道:“生得倒是标致,然你既嫁进了王府,往后便要遵循王府的规矩,谨言慎行,恪守本分,万不可丢了王府的脸。”
“是。”李月奴轻轻应了一句,因着秦王妃在这磨时间,她那双捧着茶盏的手已经有些微颤抖。
王妃见状,轻蔑的哼了一声,“连杯茶都端不稳,真真小门小户出来的,就是上不得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