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黑心肝和倒霉催
取下颈部和耳后银针,唤青舟打水,环儿为程宛雁轻柔净面。
周蓦重新为程宛雁上了妆。
室中清雅,焚了白檀,香气清甜幽微,墙角栽了一株凤凰竹,青碧宜人。
周蓦道,“程姑娘皮肤细白,只是失于紧致,以银针疏脉,利于气血舒畅。如先前所言,再施针两次,可有见益。到时,双颊饱满,不再困于松弛无神。”
程宛雁笑道,“我才来了两回,已有所感,你不知道,我自小困于此事,总觉自己不像其他年轻姑娘般显得有朝气,经你指点,才知是面颊微松的缘故。
“只是不知,秦姑娘可方便登门调养?”
周蓦摇头,温言道,“今日是不得空的,到程姑娘施针之日并不好现下说定。不过,若有合适的时日,定当上门。”
程宛雁对这雅室又打量一番,指摘之色一闪而过,又道,“当初秦姑娘要在霖州安顿,也是我思虑不周,否则请秦姑娘在钤辖府客居几月,一应起居,岂不比此处舒适可心。”也能专为她梳妆调理。
周蓦失笑,“怎好劳烦程姑娘。花间渡自有妙处。女子在府上多有规矩束缚,而无事时在此处闲坐吃茶,岂不也是雅事。知音难觅,程姑娘于我却如伯牙子期。
若你不急,我做东请程姑娘饮一杯芡实桂蜜,可好?”
程宛雁正对镜自赏,听闻周蓦将她比作子期,心里喜欢,越发觉得秦姑娘是个颇有魏晋风雅之人。可惜对方门庭不算高,又做起了生意,否则可引为手帕交。
程宛雁的父亲程钤辖,有权有势,兵甲出身,十分不拘小节,更跟文雅摸不上一丝半毫的边。
用程钤辖程大人的话说,做礼义文章的都是黑心肝,谈经世治国的都是倒霉催,总而言之,呸。
左相推行将兵令、三舍令、抵当令、运河令诸多新政令,左相大人是个有志向有抱负,大大的好人——可实际上又是一回事,跟政令相差还是有不少点的,故而左相大人也是倒霉催中的一个——这话是不能说的,毕竟将兵令对自己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至少无需过几年就换一帮兵崽子带——但经世治国的头头不就是左相他老人家么。
程大人不爱跟黑心肝和倒霉催掺合。
春吃青团,夏食糟卤,秋喝黄酒,冬烫羊肉锅子,岂不舒舒又服服。
程宛雁偏偏出淤泥而不染,兀自长出了一颗文艺的芯子。她暗下嫌弃父亲粗鄙,硬是把端庄娴静做到极致。
程大人对着女儿无计可施,那套呸呸呸的道理也不敢拿出来在她面前混说,只好金尊玉贵得捧着。
程宛雁把自己泡在诗文中长大,养得性子素来有些清高孤傲,眼高于顶,总觉旁的女子或无才情,或不贴心,在霖州城中,手帕交是没有的,不免也是憾事。
冯梓芙?哼,冯梓芙是既无才情,又不贴心,乃是霖州府肤浅之人中莫出其右的一朵奇葩翘楚。
二人相携出雅室,临窗座位已坐满了,有两两女子浅笑私语,也有书生临河赏景。
青年掌柜眉眼含笑,不时在本上记下一笔。
程宛雁诧异,“果如秦姑娘所言,竟坐了许多女子。”
前两回来,还没有这样多人,程宛雁便没有留心。今日却不同。
不理俗务只问高华典雅的程大姑娘自然也没思量过,自己的扬名之举,无意间给花间渡做了一回招牌。
时日过去,人们见她果然来此处,便渐渐不再观望,时有女子前来。
找一处临街的空位坐下,瓷白小匙搅着淡黄的芡实桂蜜,周蓦道,“先前她们前来,多为排队寻我妆点。”
程宛雁叹道,“你不吝技艺,教了环儿新雁妆,可她笨手笨脚,梳妆得总比当日你所做差上一截。空有新雁之形,而无雁之温婉高贵。”
“妆点之道,需细细观摩人面部的肌肤纹理,骨骼高低。因人而异。再悉心设计。”周蓦又道,“世人以为新雁妆的关窍只在新妍粉和雁羽点缀,自然做不好新雁妆。新妍粉除取材珍贵天然,效用与水粉却不差多少,当日合了程姑娘所需罢了。这是其一。其二,新雁妆本就是专为程姑娘所做。”
虽然周蓦并无逢迎之意,程宛雁却大大被取悦了。
一来自得“专”她独属,且当日新雁妆,暗合了她的闺名“宛雁”,这也是上天安排的机缘;二来感念秦姑娘对她妥帖周全,一时心中升起温情。
这感觉很陌生,无法言喻,让她只觉心田如流动暖意,程大姑娘在自我苛求着长大的十七年光阴里,还未体会过。
“而我毕竟是东阳秦氏女,不是梳妆娘子。所以妆点不是排队就可以的。故而现在的来客,有寻求调理的,也有来赏景求一份怡然自得的。”周蓦笑笑。
“如此才好。秦姑娘,我观你梳妆,好似在观摩大家作画,一派自在风流。这等技法,自然不能随意可得。”程宛雁十分赞同。
周蓦道,“正是取自作画之感悟。不过,我更清楚,唯有调理自身,使容颜瑕疵疏解,才是根本之道。新妍粉不售不卖,也是为免世人趋之若鹜,失了花间渡存在的本心。”
当然,若她制售新妍粉,霖州府的脂粉铺子或许会合起而攻之。
为接近太守府、经营霖州府人脉计,花间渡自然要长长久久地开下去。
程宛雁想不到这一层,只觉秦姑娘不以利取,克己明理,实在令人心生好感。
先前她打听秦姑娘为何要自己出来,做这花间渡的生意,秦姑娘说是在家中与人退了亲,家中给她压力不小,想出来暂避一避。
程宛雁听闻,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将那与秦姑娘退亲之人骂了又骂,只道此人有眼无珠,不堪良配。当时又不应该、但隐隐升起隐秘的优越感,只觉好看有才的姑娘遇人不淑,可见上天不会独独厚待秦姑娘一人。
“秦姑娘言之有理。”程宛雁饮一口芡实桂蜜,只觉这甜露与河畔秋景相得益彰,又赞,“你说得对,在此处闲坐,逸趣横生。家中虽也有水观景致,也做得时令茶饮,却失之自在。”
周蓦笑笑,“程姑娘是懂得赏诗情画意之人。”
眼角余光瞥到,不远处楼外一个婢子不错眼地打量了她二人一会,方才转走。
周蓦方进霖州,又借的秦家名头。花间渡改名不久,先前在一众茶楼中是拖后腿的存在,现今也暂时碍不到脂粉铺子的事。
若不是冲她,自然就是冲程大姑娘了。
……
花间渡一面邻河,一面邻街,唤做灯市街——往前数十几年,街上有不少灯笼铺子。
灯市街河边,支了一个摊子。左边幡子上写了“风水算命”,右边幡子上写了“伸张正义”,中间一张裂了缝的旧桌子,桌子后头盘腿坐了一个穷书生。
说是穷书生,也不尽然。这人穿着洗得发白了的旧褐色长衫,肩上却搭条布巾,有些不伦不类。坐没坐相,在桌上歪斜着支楞下巴,嘴里叼一根狗尾巴草,十分没有正形。再看形容,倒是长得浓眉大眼,鼻梁硬挺,可惜脸型颇方,像一方砚台,让他一张脸减色不少。
田道正百无聊赖等日头落山。
他这幅尊容要是落在程钤辖眼里,也不知该归在黑心肝那堆,还是倒霉催那堆。无论是黑心肝还是倒霉催,落魄到这份上也是不合格的。
当然,田道也是没那个分量得到钤辖大人的一个眼风、在他心里转上一转的。
秦大娘自花间渡后门转出来去集市上再买些芡实。
见了田道招呼道,“田小子,今日替人写了几封家书啊?”
田道他爹原就是开灯笼铺子的。为供田道读书,花费是不小,田道却在私塾里十分不好管教。
先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孔子认为可以让民众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但不必让他们了解所有决策背后的原因。]
田道扯着脖子:教化万民,万民什么都不知道,若是旁人故意歪曲,咱们莫不是当个傻子才好?礼记还曰过呢,天下为公!
先生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用道德来征服人心,人们才会心悦诚服。]
田道狗怂劲儿:我昨日下学就把秦俊俊揍服了!
先生笑眯眯,十分有风度:“区区几个字,有成百上千种解读,任君选择,端看要达成什么目的。你要按我的写,方有希望在府试中考中。不过田道啊,你志不在此,就此归家吧。”
小田道就这么被劝退了学。
后来,开灯笼铺子的爹中了风。
田道一事无成,铺子也经营不好,就此转让,摆摊为生。
田道抬眼,无奈道,“秦婶儿,我这不是书信摊子啊,是讼师摊子!是命理摊子!跟您说多少回啦!秦俊俊该带您去补养下身子啊!——今日写了一封……”
“什么摊子不一样,有生意就有进项嘛。”
秦大娘如今顺风顺水顺财神,不免忍不住小小炫耀一番,“我家秦俊俊,看着老实巴交,你说谁能想到,近日可开了窍啊,如今我家茶楼生意不错,他是说回头带我找王大夫调养下身子哩。”
田道咂咂嘴,“您老最近不数落秦俊俊呆头鹅了?”
秦大娘嘘了一声,“要说秦俊俊啊,现在可出息呢!不开窍则已,一开窍就开个大!”眼风往花间渡一瞟,“诺,你说谁能想到,这就快给我娶上儿媳妇了!”
周蓦重新为程宛雁上了妆。
室中清雅,焚了白檀,香气清甜幽微,墙角栽了一株凤凰竹,青碧宜人。
周蓦道,“程姑娘皮肤细白,只是失于紧致,以银针疏脉,利于气血舒畅。如先前所言,再施针两次,可有见益。到时,双颊饱满,不再困于松弛无神。”
程宛雁笑道,“我才来了两回,已有所感,你不知道,我自小困于此事,总觉自己不像其他年轻姑娘般显得有朝气,经你指点,才知是面颊微松的缘故。
“只是不知,秦姑娘可方便登门调养?”
周蓦摇头,温言道,“今日是不得空的,到程姑娘施针之日并不好现下说定。不过,若有合适的时日,定当上门。”
程宛雁对这雅室又打量一番,指摘之色一闪而过,又道,“当初秦姑娘要在霖州安顿,也是我思虑不周,否则请秦姑娘在钤辖府客居几月,一应起居,岂不比此处舒适可心。”也能专为她梳妆调理。
周蓦失笑,“怎好劳烦程姑娘。花间渡自有妙处。女子在府上多有规矩束缚,而无事时在此处闲坐吃茶,岂不也是雅事。知音难觅,程姑娘于我却如伯牙子期。
若你不急,我做东请程姑娘饮一杯芡实桂蜜,可好?”
程宛雁正对镜自赏,听闻周蓦将她比作子期,心里喜欢,越发觉得秦姑娘是个颇有魏晋风雅之人。可惜对方门庭不算高,又做起了生意,否则可引为手帕交。
程宛雁的父亲程钤辖,有权有势,兵甲出身,十分不拘小节,更跟文雅摸不上一丝半毫的边。
用程钤辖程大人的话说,做礼义文章的都是黑心肝,谈经世治国的都是倒霉催,总而言之,呸。
左相推行将兵令、三舍令、抵当令、运河令诸多新政令,左相大人是个有志向有抱负,大大的好人——可实际上又是一回事,跟政令相差还是有不少点的,故而左相大人也是倒霉催中的一个——这话是不能说的,毕竟将兵令对自己有实实在在的好处,至少无需过几年就换一帮兵崽子带——但经世治国的头头不就是左相他老人家么。
程大人不爱跟黑心肝和倒霉催掺合。
春吃青团,夏食糟卤,秋喝黄酒,冬烫羊肉锅子,岂不舒舒又服服。
程宛雁偏偏出淤泥而不染,兀自长出了一颗文艺的芯子。她暗下嫌弃父亲粗鄙,硬是把端庄娴静做到极致。
程大人对着女儿无计可施,那套呸呸呸的道理也不敢拿出来在她面前混说,只好金尊玉贵得捧着。
程宛雁把自己泡在诗文中长大,养得性子素来有些清高孤傲,眼高于顶,总觉旁的女子或无才情,或不贴心,在霖州城中,手帕交是没有的,不免也是憾事。
冯梓芙?哼,冯梓芙是既无才情,又不贴心,乃是霖州府肤浅之人中莫出其右的一朵奇葩翘楚。
二人相携出雅室,临窗座位已坐满了,有两两女子浅笑私语,也有书生临河赏景。
青年掌柜眉眼含笑,不时在本上记下一笔。
程宛雁诧异,“果如秦姑娘所言,竟坐了许多女子。”
前两回来,还没有这样多人,程宛雁便没有留心。今日却不同。
不理俗务只问高华典雅的程大姑娘自然也没思量过,自己的扬名之举,无意间给花间渡做了一回招牌。
时日过去,人们见她果然来此处,便渐渐不再观望,时有女子前来。
找一处临街的空位坐下,瓷白小匙搅着淡黄的芡实桂蜜,周蓦道,“先前她们前来,多为排队寻我妆点。”
程宛雁叹道,“你不吝技艺,教了环儿新雁妆,可她笨手笨脚,梳妆得总比当日你所做差上一截。空有新雁之形,而无雁之温婉高贵。”
“妆点之道,需细细观摩人面部的肌肤纹理,骨骼高低。因人而异。再悉心设计。”周蓦又道,“世人以为新雁妆的关窍只在新妍粉和雁羽点缀,自然做不好新雁妆。新妍粉除取材珍贵天然,效用与水粉却不差多少,当日合了程姑娘所需罢了。这是其一。其二,新雁妆本就是专为程姑娘所做。”
虽然周蓦并无逢迎之意,程宛雁却大大被取悦了。
一来自得“专”她独属,且当日新雁妆,暗合了她的闺名“宛雁”,这也是上天安排的机缘;二来感念秦姑娘对她妥帖周全,一时心中升起温情。
这感觉很陌生,无法言喻,让她只觉心田如流动暖意,程大姑娘在自我苛求着长大的十七年光阴里,还未体会过。
“而我毕竟是东阳秦氏女,不是梳妆娘子。所以妆点不是排队就可以的。故而现在的来客,有寻求调理的,也有来赏景求一份怡然自得的。”周蓦笑笑。
“如此才好。秦姑娘,我观你梳妆,好似在观摩大家作画,一派自在风流。这等技法,自然不能随意可得。”程宛雁十分赞同。
周蓦道,“正是取自作画之感悟。不过,我更清楚,唯有调理自身,使容颜瑕疵疏解,才是根本之道。新妍粉不售不卖,也是为免世人趋之若鹜,失了花间渡存在的本心。”
当然,若她制售新妍粉,霖州府的脂粉铺子或许会合起而攻之。
为接近太守府、经营霖州府人脉计,花间渡自然要长长久久地开下去。
程宛雁想不到这一层,只觉秦姑娘不以利取,克己明理,实在令人心生好感。
先前她打听秦姑娘为何要自己出来,做这花间渡的生意,秦姑娘说是在家中与人退了亲,家中给她压力不小,想出来暂避一避。
程宛雁听闻,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将那与秦姑娘退亲之人骂了又骂,只道此人有眼无珠,不堪良配。当时又不应该、但隐隐升起隐秘的优越感,只觉好看有才的姑娘遇人不淑,可见上天不会独独厚待秦姑娘一人。
“秦姑娘言之有理。”程宛雁饮一口芡实桂蜜,只觉这甜露与河畔秋景相得益彰,又赞,“你说得对,在此处闲坐,逸趣横生。家中虽也有水观景致,也做得时令茶饮,却失之自在。”
周蓦笑笑,“程姑娘是懂得赏诗情画意之人。”
眼角余光瞥到,不远处楼外一个婢子不错眼地打量了她二人一会,方才转走。
周蓦方进霖州,又借的秦家名头。花间渡改名不久,先前在一众茶楼中是拖后腿的存在,现今也暂时碍不到脂粉铺子的事。
若不是冲她,自然就是冲程大姑娘了。
……
花间渡一面邻河,一面邻街,唤做灯市街——往前数十几年,街上有不少灯笼铺子。
灯市街河边,支了一个摊子。左边幡子上写了“风水算命”,右边幡子上写了“伸张正义”,中间一张裂了缝的旧桌子,桌子后头盘腿坐了一个穷书生。
说是穷书生,也不尽然。这人穿着洗得发白了的旧褐色长衫,肩上却搭条布巾,有些不伦不类。坐没坐相,在桌上歪斜着支楞下巴,嘴里叼一根狗尾巴草,十分没有正形。再看形容,倒是长得浓眉大眼,鼻梁硬挺,可惜脸型颇方,像一方砚台,让他一张脸减色不少。
田道正百无聊赖等日头落山。
他这幅尊容要是落在程钤辖眼里,也不知该归在黑心肝那堆,还是倒霉催那堆。无论是黑心肝还是倒霉催,落魄到这份上也是不合格的。
当然,田道也是没那个分量得到钤辖大人的一个眼风、在他心里转上一转的。
秦大娘自花间渡后门转出来去集市上再买些芡实。
见了田道招呼道,“田小子,今日替人写了几封家书啊?”
田道他爹原就是开灯笼铺子的。为供田道读书,花费是不小,田道却在私塾里十分不好管教。
先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孔子认为可以让民众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但不必让他们了解所有决策背后的原因。]
田道扯着脖子:教化万民,万民什么都不知道,若是旁人故意歪曲,咱们莫不是当个傻子才好?礼记还曰过呢,天下为公!
先生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用道德来征服人心,人们才会心悦诚服。]
田道狗怂劲儿:我昨日下学就把秦俊俊揍服了!
先生笑眯眯,十分有风度:“区区几个字,有成百上千种解读,任君选择,端看要达成什么目的。你要按我的写,方有希望在府试中考中。不过田道啊,你志不在此,就此归家吧。”
小田道就这么被劝退了学。
后来,开灯笼铺子的爹中了风。
田道一事无成,铺子也经营不好,就此转让,摆摊为生。
田道抬眼,无奈道,“秦婶儿,我这不是书信摊子啊,是讼师摊子!是命理摊子!跟您说多少回啦!秦俊俊该带您去补养下身子啊!——今日写了一封……”
“什么摊子不一样,有生意就有进项嘛。”
秦大娘如今顺风顺水顺财神,不免忍不住小小炫耀一番,“我家秦俊俊,看着老实巴交,你说谁能想到,近日可开了窍啊,如今我家茶楼生意不错,他是说回头带我找王大夫调养下身子哩。”
田道咂咂嘴,“您老最近不数落秦俊俊呆头鹅了?”
秦大娘嘘了一声,“要说秦俊俊啊,现在可出息呢!不开窍则已,一开窍就开个大!”眼风往花间渡一瞟,“诺,你说谁能想到,这就快给我娶上儿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