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设有竹叶屏风,“林姝”端坐在榻上,目光冰冷地扫向跪在外面的两个人。
“苏妈妈原是祖母的陪嫁丫头,应当最是知道我林府规矩的老人了。怎么今日还会做下这样不体面的事情,倒叫我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置你们。”
屏风外,被绳子捆的严严实实的苏妈妈听了这话,害怕到忍不住发抖。她在内宅二十多年了。深知林府的规矩可比官府定的律例还要繁复。小到家下人说话做事,大到各房夫人小姐行动规矩,一言一行都有规范,稍有行差踏错,轻则将人打发出去,重则动用家法,直接送命。
原本这些规矩在老太君在的时候,只要不出格闹出来,都还算好糊弄过去的。后来主君亲自管理内宅,里外总有顾及不到之处。偏偏这几年,家里有个自小在宫里生活过的大小姐回来了。她是个眼里不容沙子的主儿,家里凡有一丁点不合规矩的事情捅到她眼前,便是不死也要脱层皮的。
苏妈妈趴在地上不住的磕头,“大小姐老奴知道错了,还请大小姐开恩,开恩!”
“林姝”放下手里的茶碗,转头接过刘妈妈手里的林府采买账册的登记。她细细翻过几页,很快发现端倪。
“祖母还是很疼苏妈妈的。临走前还给你指派了一个权利大,油水多的差事。只是她老人家的一番心意到底是错付了……只瞧这一二年里,我林府原本常年供应菜蔬的商户被换了不说,价格也比原先贵了两三倍不止。想来都是进了旁边这位的口袋了,嗯?”
相较苏妈妈的恐惧紧张,身旁并没被绑的男人看上去显然冷静许多。
他原是苏妈妈青梅竹马的伙伴,后来家里遭了事,自那以后跟着家人消失了。老太君原本知道苏妈妈的心事,想着等到了年纪便让他们成婚的,谁能想到苏妈妈执着,即便男人不见了,仍旧痴心一片的等他半生。
大约两年前,苏妈妈在京都的街上遇见男人,二人旧情复燃。听说男人在京都和家人一道做些小生意,苏妈妈感其不易,所以出手帮助。其实在“林姝”看来,所谓更换菜蔬供应这些不过蝇头小事。别说他们林府,宫里比这大的多的交易关系她也是见过的。
苏妈妈跪在原地,哭的泣不成声:“求大小姐开恩,放过他,老奴甘愿受罚。”
听这屋子里的哭声,“林姝”只觉得很吵。她蹙着细眉,便立刻有人上前拿东西堵住苏妈妈的嘴。
“何时我林府内宅这样没有规矩?”她丢开账簿,望向苏妈妈:“拖出去,先杖十。”
话音落,苏妈妈很快被人架出去。
京都城的冬天,积雪难消。伴随时而呜咽的北风,苏妈妈很快被打到晕厥。
“回大小姐的话,苏妈妈晕过去了。”
趁下人回话的功夫,“林姝”注意观察男人这边。只见他上半身微微颤抖,显然是心里还藏了事情。
“林姝”有意试探,继续故作冷声道:“把人泼醒,我还有话要接着问。”
“是。”
苏妈妈醒了。“林姝”叫人将她单独带进屏风内。看着苏妈妈惶恐不安的脸,“林姝”问她:“自你二人被抓,到你受罚,被泼冷水,外面的男人可有替你说过一句话,或是一个字?”
苏妈妈不敢不好好回话。“回……回大小姐,他没有。”
“林姝”继续问道:“你如今可还要继续为他求情?”
苏妈妈垂着身子,颤巍巍地点头。
“你如此真心待他,那他为何不一早娶了你?偏偏两年过去,仍和你不清不楚地来往?”苏妈妈咬紧苍白的唇,不肯实话。“林姝”却早已怒火中烧,她冷声道:“你不愿说,我帮你说。”
“当年他家遭难,举家逃亡,幸得半路遇一恩人相助,才不至于饿死。后来恩公不计较他家底贫寒,将亲生女儿嫁他,可是他,竟然为了能和你在一起,居然不惜给发妻下毒——”
男人高呼:“我没有!”
如此不仁不义之徒,伙同她林府之人,行此等泯灭人性之事,这会竟有脸喊冤?
早在拿下他们二人时,“林姝”就派家里人搜集好所有证据。故当下她根本无所谓男人的辩驳,而是俯身盯住苏妈妈:“苏妈妈,我且问你,此事你可知情?”
“老奴我……我……”
见苏妈妈结巴着话都说不利索,“林姝”伸手拿过一旁刘妈妈早早预备好的采药凭证。
“你很聪明,知道自己和他来往过密,一旦事发便会引火烧身,所以特意把另外添在他妻子药中的药材都编进三房姨娘的补药采买单子里。只是很不巧,苏妈妈,这些药材单子自药方起,我都有一一过目的习惯。不小心就让我逮着你了。”
如今证据确凿,男人也知道害怕了。他大喊道:“大小姐,不是我,真的不是我!都是苏红,都是她逼我的!”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他们根本不是夫妻呢。
不想留下男人继续污耳朵,传话派人将他们捆了送去衙门。同时吩咐刘妈妈以她名义送些东西过去三房那边,并好好安抚她们。此事便算了结。
草草用过晚饭。林姝拆下缠绕在手上的布条,换身衣服,让丫头打着灯笼去到母亲院里。
如下午那般,林姝安静在院子里候着。等到母亲派人出来传话进去,林姝这才带着素喜走进去。这会滕柔不在。
“给母亲请安。”
云夫人道:“姝儿来了。快起来,抱抱你弟弟。”
看母亲神色平静,想是连太医今日开的安神药方果真有效。林姝方才真正放心。
眼下是刚出生快满一年的弟弟,身上软软香香的。林姝抱住他的身子,只见弟弟眨巴着两只忽闪忽闪的眼睛,笑呵呵地望着她。
林姝的心跟着柔软起来,脸上笑容也变多了。
时间久了,对面榻上看着自己一双儿女的云夫人不禁有些泪目。她十六岁嫁进林家,一生共有六个孩子,可除了姝儿和启儿,其他孩子都没能活下来。
这么多年,她待在林家,是又伤了身子,又苦了心。
启儿虽刚出生不久,到底是男孩。将来长大了,天地广阔,自然有可以追逐的人生等待着他。可是姝儿。
她三岁习文,五岁就被选进宫里在太后身边教导。宫里人人都说她好。说姝儿小小年纪,不仅熟悉宫中规矩,为人谦虚谨慎,更极得太后和皇后宠爱。可谁人不知太后和皇后为何如此这般宠爱姝儿。那是想让她将来成为太子妃,预备培养成为中宫之位的人物。
只怕人人都想家里能出一位可以做皇后的女儿。只她云意不想!
她只愿女儿活的开心,自在,那就足够了。
姝儿入宫后,她难得看见女儿,难得一见,也觉很是陌生。那年重华宫中夜宴,若非身旁宫人提醒,只怕她会认不出来那行止间规矩俨然的会是自己女儿!
难道真是自己命中儿女缘分太轻太浅?
三年前,宫里举办中秋夜宴。席上女儿作《赠父母诗》一首。
老父天一色,
朦忪望不极。
重因何所有,
只自问无期。
短短二十个字,道出女儿离家对年对他们的思念。
虽然对双亲的印象已经变得很是模糊,可还是会忍不住想到他们。不知道一家人何时才能重逢遇见,又是以怎样的理由。美好的愿望保留在心底,无法对旁人说起,只能默默自问何时才是归期。
那日席上,姝儿最后一字音落,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感动落泪。
也正因姝儿至纯至善的孝心感动大家,圣上当即下旨,特许姝儿往后自由出内廷,不必受无情宫规的约束。此后故事流出内廷,传向民间,终成为一段子孝父,父忠君,君恤民的佳话……
林姝向母亲提起白日里见到月郡主一事。当然内容是删减版本的,否则定会把母亲吓得不轻。
趁府中正在筹备弟弟的周岁宴期间,林姝计划邀请月郡主到府中同她一处,方便郡主学习如何打理家中事务。
如今林府中馈,里外大小事务都是在管林姝,云夫人对她很是放心。今听女儿如此说,自然无话。
正当房间里一团和乐时,父亲身边的蒋妈妈走进来。她躬身行礼道:“回夫人,大小姐,老爷找大小姐书房问话。”
~~~~~~~~~~~
“女儿给父亲请安。”
林致远看见女儿进来,放下手上的公文,轻声道:“起来吧。”
“谢父亲。”
早些年母亲身子不好,家中内宅事务还需要父亲费心操持。又因林家各支人丁稀少,三房人至今仍在一处生活。除去公务,另要管理这样一大家子的生活琐碎,且关系女眷,当中不便可想而知。
眼看父亲不过三十,却早生白发。
身后蒋妈妈及时关上屋门,方便父女二人谈话。林姝手捧茶点,亲手奉与父亲。
“父亲,请用茶。”
父女二人在谈话议事的桌案前坐下。林致远问:“今日收到宫里传来的旨意,皇上派守卫皇宫大内的禁军护送你去西南边城,此事你可知道了?”
林姝点点头:“回父亲话,女儿已知道了。”
从桌上拿起一块刚出炉的精致糕点,林致远道:“可知陛下为何这样做?”
林姝沉默片刻,想要回答,奈何话停在嘴边。
见女儿沉默,林致远追问:“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
林姝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女儿并非不敢说,可父亲自小教育女儿,身为臣民,当忠君爱国,私下揣度陛下旨意,是对陛下的大不敬。”
原以为听到自己的解释,父亲或多或少都会觉得被顶撞,可能会感到生气。没想到父亲对此一笑视之。
父亲说:“好孩子。有你这几句话,此番离家为父大可以放心了。”
林姝半抬头,发现父亲正一脸欣慰地看向她。林姝喃喃道:“父亲……”
寻常人家,父女之间总是分外亲昵些。可偏偏是这样温馨的相处画面,对于林姝来说,却格外陌生。也是她自小离家的缘故。
果然。
恢复往日里严肃的面孔,父亲从位置上离开,转身移步至书架前:“去到外祖家,你切不可忘了规矩。你母亲身体不好,为父又公务在身,一直不能过去看望他老人家。你到了那边,要多多替父母敬孝心,万不可做出蠢事来让外祖费心,知道了吗?”
对此,林姝一一应下。
很快,父亲为她寻来一本《女论语》。此书创作于前朝一女子,当时被封为天下女子典范。书中详细讲述了女子自出生起要遵循的各项规矩。林姝不解父亲给她此书是何意思。
对上女儿不解地目光,林致远道:“你外祖年轻时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大英雄。他自小聪慧,不仅身体健壮,且读书识字,过目不忘。”听到这,“林姝”一下子来了兴趣。
林致远见女儿神色变化,稍缓和了声音。他继续说:“你外祖年轻时,拜岐山鬼佬座下,后出入江湖,专门教训那些打家劫舍,欺负百姓的恶霸。传闻他老人家有杆银枪,舞的出神入化。二十七岁那年,你外祖新婚不久,适逢天下大乱。他毅然参军,投身战场,保家卫国。后帮助太祖皇帝平定天下。那时他想天下已定,便欲携妻儿归隐山林,从此隐居避世,不问红尘,可太祖一再挽留……如今你外祖为国戍边已有二十载,期间三个儿子均战死沙场,自己又已年老,唯有你母亲一个女儿。”
不知何时,林姝已红了眼眶。
“你归家时日不短,知道你母亲常因自己不能守在你外祖身边尽孝而难过伤心,如今你过去,也是为了全你母亲的孝心。”
林姝拿出帕子,擦干脸上的泪。随即认真道:“女儿明白,请父亲母亲放心。”
可林致远如何能真的放心。“姝儿。”
“是,父亲。”
“你外祖一家出身草莽,虽然有官身,可到底不比京都。你在外需时时谨慎注意,保护好自己。将来凭宫里对你的看重,你的前途要自己当心,知道吗?”
林姝听着话,先是一怔,而后垂眸,轻轻点头。
今年的春闱不日将至,晚间父亲另外有公务要忙。
林姝带人回到房间。然后沉默地泡在热水里,只素问和素喜留下伺候沐浴。
“大小姐,今日收到的东西都已经登记造册存入库房了。其中卿妃娘娘的礼最是贵重,有南海的珊瑚,珍珠……”
今日苏妈妈的事情,虽然是林双双亲自料理了,可收集证据是一早就有的事情,不过今日捅出来罢了。
注意到自父亲书房回来后,林姝就有些怪怪的。大概是为父亲方才无意间提起今日朝堂上太子被陛下当庭训斥月前无故离营一事。
趁这会泡澡放松的功夫,林双双有意问清楚林姝的想法。
林双双:姝儿,我问你,你喜欢太子吗?
林姝:喜欢。
林双双:那你爱他吗?
林姝:什么是爱?
林双双:恩……比方就像苏红那样,不顾一切也要爱一个人的感觉。
林姝:这样啊。那我爱太子。
林双双:真的假的?
林姝:是真的。太子是将来我大隋的天子,他想做的事情,若是正确,我便不顾一切的支持他,帮助他。若他想做的事情是错的,我一样会不顾一切的劝诫他。此乃为臣之道,为妻之道。
林双双:额……我刚刚问什么来着?
“苏妈妈原是祖母的陪嫁丫头,应当最是知道我林府规矩的老人了。怎么今日还会做下这样不体面的事情,倒叫我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置你们。”
屏风外,被绳子捆的严严实实的苏妈妈听了这话,害怕到忍不住发抖。她在内宅二十多年了。深知林府的规矩可比官府定的律例还要繁复。小到家下人说话做事,大到各房夫人小姐行动规矩,一言一行都有规范,稍有行差踏错,轻则将人打发出去,重则动用家法,直接送命。
原本这些规矩在老太君在的时候,只要不出格闹出来,都还算好糊弄过去的。后来主君亲自管理内宅,里外总有顾及不到之处。偏偏这几年,家里有个自小在宫里生活过的大小姐回来了。她是个眼里不容沙子的主儿,家里凡有一丁点不合规矩的事情捅到她眼前,便是不死也要脱层皮的。
苏妈妈趴在地上不住的磕头,“大小姐老奴知道错了,还请大小姐开恩,开恩!”
“林姝”放下手里的茶碗,转头接过刘妈妈手里的林府采买账册的登记。她细细翻过几页,很快发现端倪。
“祖母还是很疼苏妈妈的。临走前还给你指派了一个权利大,油水多的差事。只是她老人家的一番心意到底是错付了……只瞧这一二年里,我林府原本常年供应菜蔬的商户被换了不说,价格也比原先贵了两三倍不止。想来都是进了旁边这位的口袋了,嗯?”
相较苏妈妈的恐惧紧张,身旁并没被绑的男人看上去显然冷静许多。
他原是苏妈妈青梅竹马的伙伴,后来家里遭了事,自那以后跟着家人消失了。老太君原本知道苏妈妈的心事,想着等到了年纪便让他们成婚的,谁能想到苏妈妈执着,即便男人不见了,仍旧痴心一片的等他半生。
大约两年前,苏妈妈在京都的街上遇见男人,二人旧情复燃。听说男人在京都和家人一道做些小生意,苏妈妈感其不易,所以出手帮助。其实在“林姝”看来,所谓更换菜蔬供应这些不过蝇头小事。别说他们林府,宫里比这大的多的交易关系她也是见过的。
苏妈妈跪在原地,哭的泣不成声:“求大小姐开恩,放过他,老奴甘愿受罚。”
听这屋子里的哭声,“林姝”只觉得很吵。她蹙着细眉,便立刻有人上前拿东西堵住苏妈妈的嘴。
“何时我林府内宅这样没有规矩?”她丢开账簿,望向苏妈妈:“拖出去,先杖十。”
话音落,苏妈妈很快被人架出去。
京都城的冬天,积雪难消。伴随时而呜咽的北风,苏妈妈很快被打到晕厥。
“回大小姐的话,苏妈妈晕过去了。”
趁下人回话的功夫,“林姝”注意观察男人这边。只见他上半身微微颤抖,显然是心里还藏了事情。
“林姝”有意试探,继续故作冷声道:“把人泼醒,我还有话要接着问。”
“是。”
苏妈妈醒了。“林姝”叫人将她单独带进屏风内。看着苏妈妈惶恐不安的脸,“林姝”问她:“自你二人被抓,到你受罚,被泼冷水,外面的男人可有替你说过一句话,或是一个字?”
苏妈妈不敢不好好回话。“回……回大小姐,他没有。”
“林姝”继续问道:“你如今可还要继续为他求情?”
苏妈妈垂着身子,颤巍巍地点头。
“你如此真心待他,那他为何不一早娶了你?偏偏两年过去,仍和你不清不楚地来往?”苏妈妈咬紧苍白的唇,不肯实话。“林姝”却早已怒火中烧,她冷声道:“你不愿说,我帮你说。”
“当年他家遭难,举家逃亡,幸得半路遇一恩人相助,才不至于饿死。后来恩公不计较他家底贫寒,将亲生女儿嫁他,可是他,竟然为了能和你在一起,居然不惜给发妻下毒——”
男人高呼:“我没有!”
如此不仁不义之徒,伙同她林府之人,行此等泯灭人性之事,这会竟有脸喊冤?
早在拿下他们二人时,“林姝”就派家里人搜集好所有证据。故当下她根本无所谓男人的辩驳,而是俯身盯住苏妈妈:“苏妈妈,我且问你,此事你可知情?”
“老奴我……我……”
见苏妈妈结巴着话都说不利索,“林姝”伸手拿过一旁刘妈妈早早预备好的采药凭证。
“你很聪明,知道自己和他来往过密,一旦事发便会引火烧身,所以特意把另外添在他妻子药中的药材都编进三房姨娘的补药采买单子里。只是很不巧,苏妈妈,这些药材单子自药方起,我都有一一过目的习惯。不小心就让我逮着你了。”
如今证据确凿,男人也知道害怕了。他大喊道:“大小姐,不是我,真的不是我!都是苏红,都是她逼我的!”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他们根本不是夫妻呢。
不想留下男人继续污耳朵,传话派人将他们捆了送去衙门。同时吩咐刘妈妈以她名义送些东西过去三房那边,并好好安抚她们。此事便算了结。
草草用过晚饭。林姝拆下缠绕在手上的布条,换身衣服,让丫头打着灯笼去到母亲院里。
如下午那般,林姝安静在院子里候着。等到母亲派人出来传话进去,林姝这才带着素喜走进去。这会滕柔不在。
“给母亲请安。”
云夫人道:“姝儿来了。快起来,抱抱你弟弟。”
看母亲神色平静,想是连太医今日开的安神药方果真有效。林姝方才真正放心。
眼下是刚出生快满一年的弟弟,身上软软香香的。林姝抱住他的身子,只见弟弟眨巴着两只忽闪忽闪的眼睛,笑呵呵地望着她。
林姝的心跟着柔软起来,脸上笑容也变多了。
时间久了,对面榻上看着自己一双儿女的云夫人不禁有些泪目。她十六岁嫁进林家,一生共有六个孩子,可除了姝儿和启儿,其他孩子都没能活下来。
这么多年,她待在林家,是又伤了身子,又苦了心。
启儿虽刚出生不久,到底是男孩。将来长大了,天地广阔,自然有可以追逐的人生等待着他。可是姝儿。
她三岁习文,五岁就被选进宫里在太后身边教导。宫里人人都说她好。说姝儿小小年纪,不仅熟悉宫中规矩,为人谦虚谨慎,更极得太后和皇后宠爱。可谁人不知太后和皇后为何如此这般宠爱姝儿。那是想让她将来成为太子妃,预备培养成为中宫之位的人物。
只怕人人都想家里能出一位可以做皇后的女儿。只她云意不想!
她只愿女儿活的开心,自在,那就足够了。
姝儿入宫后,她难得看见女儿,难得一见,也觉很是陌生。那年重华宫中夜宴,若非身旁宫人提醒,只怕她会认不出来那行止间规矩俨然的会是自己女儿!
难道真是自己命中儿女缘分太轻太浅?
三年前,宫里举办中秋夜宴。席上女儿作《赠父母诗》一首。
老父天一色,
朦忪望不极。
重因何所有,
只自问无期。
短短二十个字,道出女儿离家对年对他们的思念。
虽然对双亲的印象已经变得很是模糊,可还是会忍不住想到他们。不知道一家人何时才能重逢遇见,又是以怎样的理由。美好的愿望保留在心底,无法对旁人说起,只能默默自问何时才是归期。
那日席上,姝儿最后一字音落,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感动落泪。
也正因姝儿至纯至善的孝心感动大家,圣上当即下旨,特许姝儿往后自由出内廷,不必受无情宫规的约束。此后故事流出内廷,传向民间,终成为一段子孝父,父忠君,君恤民的佳话……
林姝向母亲提起白日里见到月郡主一事。当然内容是删减版本的,否则定会把母亲吓得不轻。
趁府中正在筹备弟弟的周岁宴期间,林姝计划邀请月郡主到府中同她一处,方便郡主学习如何打理家中事务。
如今林府中馈,里外大小事务都是在管林姝,云夫人对她很是放心。今听女儿如此说,自然无话。
正当房间里一团和乐时,父亲身边的蒋妈妈走进来。她躬身行礼道:“回夫人,大小姐,老爷找大小姐书房问话。”
~~~~~~~~~~~
“女儿给父亲请安。”
林致远看见女儿进来,放下手上的公文,轻声道:“起来吧。”
“谢父亲。”
早些年母亲身子不好,家中内宅事务还需要父亲费心操持。又因林家各支人丁稀少,三房人至今仍在一处生活。除去公务,另要管理这样一大家子的生活琐碎,且关系女眷,当中不便可想而知。
眼看父亲不过三十,却早生白发。
身后蒋妈妈及时关上屋门,方便父女二人谈话。林姝手捧茶点,亲手奉与父亲。
“父亲,请用茶。”
父女二人在谈话议事的桌案前坐下。林致远问:“今日收到宫里传来的旨意,皇上派守卫皇宫大内的禁军护送你去西南边城,此事你可知道了?”
林姝点点头:“回父亲话,女儿已知道了。”
从桌上拿起一块刚出炉的精致糕点,林致远道:“可知陛下为何这样做?”
林姝沉默片刻,想要回答,奈何话停在嘴边。
见女儿沉默,林致远追问:“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
林姝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女儿并非不敢说,可父亲自小教育女儿,身为臣民,当忠君爱国,私下揣度陛下旨意,是对陛下的大不敬。”
原以为听到自己的解释,父亲或多或少都会觉得被顶撞,可能会感到生气。没想到父亲对此一笑视之。
父亲说:“好孩子。有你这几句话,此番离家为父大可以放心了。”
林姝半抬头,发现父亲正一脸欣慰地看向她。林姝喃喃道:“父亲……”
寻常人家,父女之间总是分外亲昵些。可偏偏是这样温馨的相处画面,对于林姝来说,却格外陌生。也是她自小离家的缘故。
果然。
恢复往日里严肃的面孔,父亲从位置上离开,转身移步至书架前:“去到外祖家,你切不可忘了规矩。你母亲身体不好,为父又公务在身,一直不能过去看望他老人家。你到了那边,要多多替父母敬孝心,万不可做出蠢事来让外祖费心,知道了吗?”
对此,林姝一一应下。
很快,父亲为她寻来一本《女论语》。此书创作于前朝一女子,当时被封为天下女子典范。书中详细讲述了女子自出生起要遵循的各项规矩。林姝不解父亲给她此书是何意思。
对上女儿不解地目光,林致远道:“你外祖年轻时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大英雄。他自小聪慧,不仅身体健壮,且读书识字,过目不忘。”听到这,“林姝”一下子来了兴趣。
林致远见女儿神色变化,稍缓和了声音。他继续说:“你外祖年轻时,拜岐山鬼佬座下,后出入江湖,专门教训那些打家劫舍,欺负百姓的恶霸。传闻他老人家有杆银枪,舞的出神入化。二十七岁那年,你外祖新婚不久,适逢天下大乱。他毅然参军,投身战场,保家卫国。后帮助太祖皇帝平定天下。那时他想天下已定,便欲携妻儿归隐山林,从此隐居避世,不问红尘,可太祖一再挽留……如今你外祖为国戍边已有二十载,期间三个儿子均战死沙场,自己又已年老,唯有你母亲一个女儿。”
不知何时,林姝已红了眼眶。
“你归家时日不短,知道你母亲常因自己不能守在你外祖身边尽孝而难过伤心,如今你过去,也是为了全你母亲的孝心。”
林姝拿出帕子,擦干脸上的泪。随即认真道:“女儿明白,请父亲母亲放心。”
可林致远如何能真的放心。“姝儿。”
“是,父亲。”
“你外祖一家出身草莽,虽然有官身,可到底不比京都。你在外需时时谨慎注意,保护好自己。将来凭宫里对你的看重,你的前途要自己当心,知道吗?”
林姝听着话,先是一怔,而后垂眸,轻轻点头。
今年的春闱不日将至,晚间父亲另外有公务要忙。
林姝带人回到房间。然后沉默地泡在热水里,只素问和素喜留下伺候沐浴。
“大小姐,今日收到的东西都已经登记造册存入库房了。其中卿妃娘娘的礼最是贵重,有南海的珊瑚,珍珠……”
今日苏妈妈的事情,虽然是林双双亲自料理了,可收集证据是一早就有的事情,不过今日捅出来罢了。
注意到自父亲书房回来后,林姝就有些怪怪的。大概是为父亲方才无意间提起今日朝堂上太子被陛下当庭训斥月前无故离营一事。
趁这会泡澡放松的功夫,林双双有意问清楚林姝的想法。
林双双:姝儿,我问你,你喜欢太子吗?
林姝:喜欢。
林双双:那你爱他吗?
林姝:什么是爱?
林双双:恩……比方就像苏红那样,不顾一切也要爱一个人的感觉。
林姝:这样啊。那我爱太子。
林双双:真的假的?
林姝:是真的。太子是将来我大隋的天子,他想做的事情,若是正确,我便不顾一切的支持他,帮助他。若他想做的事情是错的,我一样会不顾一切的劝诫他。此乃为臣之道,为妻之道。
林双双:额……我刚刚问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