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言摇头,她其实早就不生他的气了,况且她也知道,那件事是自己的错。
虽说妹妹关心哥哥的私生活帮忙牵线搭桥介绍女朋友再正常不过,可如果周良宴本人不喜欢,那她那样做确实不妥。
她其实不为那次争吵生气,真正生气的原因是,自己和哥哥不像之前那样亲昵了。
沈舒言上小学时就经常在疑惑,为什么命题作文总是《我的好妈妈》和《我的好爸爸》,而没有《我的好哥哥》。
小小的她觉得哥哥是世界上对她最好最爱她的人,她几乎完全依赖他。
他们像藤蔓,在年复一年的成长过程中,自然紧密的依偎缠绕在一起。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都变得奇怪起来。
周良宴一如既往的宠着她,可她还是敏锐的感觉到两人中间有些东西悄然无息的改变了,尽管她想破脑袋都想不出那是什么。
只知道明明以前还那样亲昵的哥哥开始禁止自己随意进出他的卧室,就好像年轻的国王无情的从她手里收回那张无比珍贵的城池通行证,这对那时的她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折磨。
小时候,严瑾华的要求用小本本罗列排序的话都能记好几页,其中有不能吃零食,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不能玩幼稚且无用的东西,不能这不能那。
她说得那些东西对还是小孩子的沈舒言来说实在都太具有诱惑力,奈何她自己的卧室总会被母亲突击检查,她只能将目标转移到早已脱离稚气开始变得成熟起来的哥哥的卧室,那是家里唯一的免检地。
次数多了,久而久之那间卧室变成了她的安全屋,刚开始还是她自己偷偷带东西进去,后来周良宴充分尽到地主之谊,他在看到东西变少时,便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所以他那里永远有好吃的零食也看不完的漫画书,它们被屋主隐秘的藏在每个角落。
沈舒言后来长大一些,很难想象周良宴那样的人去超市采购一大袋子垃圾食品,更难想象如此一板一眼的他去书店买一些粉色封面的少女漫画。
周良宴的卧室风格与他简直如出一辙,整体以灰色为主,他骨子里有点强迫症,所以他的房间永远是整洁的,书桌上的书本和物品也是极其有秩序的摆放在一起,衣柜里的衣服更是熨烫的一丝不苟,尤其是屋子里的空气中里永远是一股淡淡的沉香味。
刚开始沈舒言还会有点拘束,时间久了,便放任起来,她常常在玩累后就直接无所顾忌的睡在那张灰色的双人床上,等睡醒以后,妥帖整齐的床单会出现凌乱的褶皱,就连枕头上也被留下一两根黑色的长发,像是在标记她的专属所有物。
有时候她能直接睡上一整天,那个时候空气中便会多出一股淡淡木质花香,被温热的肌肤催发,有着氤氲的柔软。
那香味与沉香混在一起,悠悠的散在卧室的每个角落。
可在她18岁过后,这间安全屋永远的向她关闭了大门。
这状况实在太过突然,她完全招架不住。
直至周良宴出国休学几年归来,两人虽面上仍是一如既往的兄友妹恭。
可沈舒言总觉得他们之间横亘着一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格外有存在感的红线。
那次争吵只是一个导火索,她满腔的委屈,明知道是自己的错,也扬起下巴理直气壮的与周良宴争吵辩驳。
那场延续冷战到今天,跟以前一样,先举出白旗投降低头服软的还是周良宴。
一切好像都没变,又感觉变了。
沈舒言看着全神贯注处理着伤口的人说:“哥,我错了。”
她拥有兄长无尽的偏爱,自然也有些恃宠而骄,很少有像如此这般直抒胸臆的表达歉意。
只是听到这话,周良宴没有惊讶,大约很少有什么事情会让他觉得惊讶,他所有的情绪都被镜片挡住,隐匿在幽深的琥珀色瞳孔里,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人总是在时间的洗礼中慢慢蜕变成长,但沈舒言觉得周良宴从来不是这样,他从小便要比同龄人更加沉默稳重,比起经过暖阳露水沃土洗礼的果子,他更像是定期被喷洒催熟药水然后带出去展览的供人欣赏的最佳展品。
“一定要成为最大最甜的那颗果子”,他是顶着这样的的夙愿长大的。
大多数人都说她的兄长是一位做事滴水不漏的人,待人温和有礼,做事沉稳内敛,对任何人都能照顾到方方面面。
就像如今这个状况,连她本人都没有察觉的的细微伤口,他却在第一时间知晓,拿着医药箱就这样来到她的房间。
伤口清理结束,他站起身,微微垂着眼,看沈舒言,“什么错。”
沈舒言面上一红,嘴里嘟囔,“我不该擅自给你介绍女朋友,这是违背你意愿的,还理直气壮的跟你吵架。”
“不是吵架,只是稍微激烈一点的谈话而已,我们只是在探讨问题。”
沈舒言闻言抬头,嘴角微微勾起,“那还要继续探讨嘛,上次都没讨论出什么结果。”
“别了,我实在……”
“什么?”
迟迟得不到答案,沈舒言眼里都是疑惑,看着面前突然默不作声的人。
忽然,楼下传来唐淑玲的声音,“言言,快下来,你看谁来啦!”
屋内莫名的气氛被打破,沈舒言转头看向卧室门的瞬间,周良宴的目光轻而短暂的拂过她的面颊,随后落到别处,往后退了一步,“你先下去吧,我回房间换件衣服。”
“砰”的关门声响起。
屋内恢复平静,周良宴看向一旁的穿衣镜,他身上还穿着那件被雨打湿的衬衫,鼻尖的花香溜走,只留下高级布料沾染了些雨水的潮湿味道。
他回到房间换好衣服,还未走进客厅便听见两位长辈正在谈笑风生。
菜已经上桌,严瑾华招呼道,“良宴快来,今天餐桌上还是你们年轻人多。”
厅内的人陆续落座。
唐淑玲笑说,“际琛听说今天言言也回来,你看连行李都没放就急匆匆跑过来了。”
被打趣的人做无辜状,“妈,我是想李姨做的糖醋排骨了,你不知道国外的饭到底有多难吃。”
外国人不善于使用调料等一切对烹饪有莫大帮助的东西,大多都是半生不熟的肉片与面包搭配,便是简单的一餐,际琛见到那些东西简直害怕的要命,平时在家里不怎么下厨的人也被逼得学了一些不容易翻车的家常菜。
而这次回国,他尤其想念。
人和实物都是。
周际两家交往颇深,闲来无事时两家长辈便经常聚在一起下棋品茶,际琛更是从小便喜欢往周家跑,那时的周良宴就已经像小大人一般不苟言笑,少了点孩童的调皮活泼,际琛实在怕他,就总跟在沈舒言屁股后面。
跟着跟着两人关系越来越好,便常黏在一起,两家长辈每次看见都会打趣道,等长大后一定要喜结连理,这样际琛也能理所当然的一直粘着沈舒言。
似乎每个家庭都是这样,只要谈起小辈的儿时旧事便会滔滔不绝,席间两位长辈一阵欢乐。
除了周良宴,他正垂眸喝水,面上表情平淡,看不出在想什么。
身旁沈舒言微微抬眼环视一周,与对面际琛的眼睛在空中交汇,又瞬间错开。
过了快十几分钟,两位妈妈回忆了几位小辈们的幼年一直到如今,话语间尽是感慨,当年的小屁孩儿们摇身一变,如今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级。
终于盼着话题结束,她们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一旁默不作声的周良宴身上。
严瑾华问:“良宴,禾旭最近怎么样,在洽谈新业务?”
多年前,资产重组后的云璟集团业务覆盖各大领域,营业额超过九百多亿,可这几年间,迟迟难以突破千亿大关,眼看着转型迫在眉睫。
周良宴毕业时,云璟结束从传统业到数字化的转型,可总部与各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内部势力盘根错节,供应链、财务等关键部门关系复杂,遗留问题太多,周明竹到了快退休的年纪,饶是想要解决也无从下手,力不从心。
这种情况下,周良宴虽仍没有强烈的接班意愿,可因云璟集团家大业大,牵扯人员众多。
若真的出现问题,难以想象会有多少员工受到影响,他无法做到坐视不管,但却也没有选择直接接手云璟。
在市场并不看好,母亲也不同意的情况下,坚持单独设立公司进行产业链投资,不参与云璟主营业务,和公司元老保持距离,现在他在集团管理位置上一直处在可进可退的状态。
严瑾华起初对自己儿子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是不看好,但是看着禾旭在他的带领下业绩将其他子公司牢牢甩在身后,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周良宴说:“嗯,已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十拿九稳。”
严瑾华点头,仿佛这个答案在她意料之中,毕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自己的儿子从来没让她失望过。每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事情,他都是超额完成任务,没有一次失败。
她总说周家的儿子就应该是这样,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以及必须成功的决心,这也是她从小就灌输给两个孩子的行为准则。
话音落,她继续问:“前几天给你送去办公室的文件夹你看了没?”
周良宴的身形一顿,“太忙,还没来得及看。”
“等不忙了可以一定要好好看看啊,”一旁的唐淑玲笑着说,“那可是我跟你妈妈精挑细选了很久的,说不定里面有你可以看对眼的。”
沈舒言抬头,“唐阿姨,什么东西?”
唐淑玲不说话,只神秘的笑,“你妈妈着急想要个小孙女啦。”
不用怎么深究,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用膝盖想想也能猜到那文件夹里放着的是什么。
就凭着严瑾华的高眼光和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能出现在文件夹里的女孩们条件必然在北城都是个顶个的好。
当然她的哥哥更是毋庸置疑,无论外貌品行还是家世,都像他的工作能力一样将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
想到这里,沈舒言了然的哦了声,夹一筷子菜放进碗里。
却在抬头时,动作顿了一瞬,也不知自己刚才的感觉是不是误判。
尽管周良宴那一眼如此轻微隐秘,但还是被她敏锐的捕捉到。
而后便听到低沉的嗓音,他只说最近忙,再无他话。
虽说妹妹关心哥哥的私生活帮忙牵线搭桥介绍女朋友再正常不过,可如果周良宴本人不喜欢,那她那样做确实不妥。
她其实不为那次争吵生气,真正生气的原因是,自己和哥哥不像之前那样亲昵了。
沈舒言上小学时就经常在疑惑,为什么命题作文总是《我的好妈妈》和《我的好爸爸》,而没有《我的好哥哥》。
小小的她觉得哥哥是世界上对她最好最爱她的人,她几乎完全依赖他。
他们像藤蔓,在年复一年的成长过程中,自然紧密的依偎缠绕在一起。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都变得奇怪起来。
周良宴一如既往的宠着她,可她还是敏锐的感觉到两人中间有些东西悄然无息的改变了,尽管她想破脑袋都想不出那是什么。
只知道明明以前还那样亲昵的哥哥开始禁止自己随意进出他的卧室,就好像年轻的国王无情的从她手里收回那张无比珍贵的城池通行证,这对那时的她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折磨。
小时候,严瑾华的要求用小本本罗列排序的话都能记好几页,其中有不能吃零食,不能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不能玩幼稚且无用的东西,不能这不能那。
她说得那些东西对还是小孩子的沈舒言来说实在都太具有诱惑力,奈何她自己的卧室总会被母亲突击检查,她只能将目标转移到早已脱离稚气开始变得成熟起来的哥哥的卧室,那是家里唯一的免检地。
次数多了,久而久之那间卧室变成了她的安全屋,刚开始还是她自己偷偷带东西进去,后来周良宴充分尽到地主之谊,他在看到东西变少时,便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所以他那里永远有好吃的零食也看不完的漫画书,它们被屋主隐秘的藏在每个角落。
沈舒言后来长大一些,很难想象周良宴那样的人去超市采购一大袋子垃圾食品,更难想象如此一板一眼的他去书店买一些粉色封面的少女漫画。
周良宴的卧室风格与他简直如出一辙,整体以灰色为主,他骨子里有点强迫症,所以他的房间永远是整洁的,书桌上的书本和物品也是极其有秩序的摆放在一起,衣柜里的衣服更是熨烫的一丝不苟,尤其是屋子里的空气中里永远是一股淡淡的沉香味。
刚开始沈舒言还会有点拘束,时间久了,便放任起来,她常常在玩累后就直接无所顾忌的睡在那张灰色的双人床上,等睡醒以后,妥帖整齐的床单会出现凌乱的褶皱,就连枕头上也被留下一两根黑色的长发,像是在标记她的专属所有物。
有时候她能直接睡上一整天,那个时候空气中便会多出一股淡淡木质花香,被温热的肌肤催发,有着氤氲的柔软。
那香味与沉香混在一起,悠悠的散在卧室的每个角落。
可在她18岁过后,这间安全屋永远的向她关闭了大门。
这状况实在太过突然,她完全招架不住。
直至周良宴出国休学几年归来,两人虽面上仍是一如既往的兄友妹恭。
可沈舒言总觉得他们之间横亘着一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格外有存在感的红线。
那次争吵只是一个导火索,她满腔的委屈,明知道是自己的错,也扬起下巴理直气壮的与周良宴争吵辩驳。
那场延续冷战到今天,跟以前一样,先举出白旗投降低头服软的还是周良宴。
一切好像都没变,又感觉变了。
沈舒言看着全神贯注处理着伤口的人说:“哥,我错了。”
她拥有兄长无尽的偏爱,自然也有些恃宠而骄,很少有像如此这般直抒胸臆的表达歉意。
只是听到这话,周良宴没有惊讶,大约很少有什么事情会让他觉得惊讶,他所有的情绪都被镜片挡住,隐匿在幽深的琥珀色瞳孔里,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人总是在时间的洗礼中慢慢蜕变成长,但沈舒言觉得周良宴从来不是这样,他从小便要比同龄人更加沉默稳重,比起经过暖阳露水沃土洗礼的果子,他更像是定期被喷洒催熟药水然后带出去展览的供人欣赏的最佳展品。
“一定要成为最大最甜的那颗果子”,他是顶着这样的的夙愿长大的。
大多数人都说她的兄长是一位做事滴水不漏的人,待人温和有礼,做事沉稳内敛,对任何人都能照顾到方方面面。
就像如今这个状况,连她本人都没有察觉的的细微伤口,他却在第一时间知晓,拿着医药箱就这样来到她的房间。
伤口清理结束,他站起身,微微垂着眼,看沈舒言,“什么错。”
沈舒言面上一红,嘴里嘟囔,“我不该擅自给你介绍女朋友,这是违背你意愿的,还理直气壮的跟你吵架。”
“不是吵架,只是稍微激烈一点的谈话而已,我们只是在探讨问题。”
沈舒言闻言抬头,嘴角微微勾起,“那还要继续探讨嘛,上次都没讨论出什么结果。”
“别了,我实在……”
“什么?”
迟迟得不到答案,沈舒言眼里都是疑惑,看着面前突然默不作声的人。
忽然,楼下传来唐淑玲的声音,“言言,快下来,你看谁来啦!”
屋内莫名的气氛被打破,沈舒言转头看向卧室门的瞬间,周良宴的目光轻而短暂的拂过她的面颊,随后落到别处,往后退了一步,“你先下去吧,我回房间换件衣服。”
“砰”的关门声响起。
屋内恢复平静,周良宴看向一旁的穿衣镜,他身上还穿着那件被雨打湿的衬衫,鼻尖的花香溜走,只留下高级布料沾染了些雨水的潮湿味道。
他回到房间换好衣服,还未走进客厅便听见两位长辈正在谈笑风生。
菜已经上桌,严瑾华招呼道,“良宴快来,今天餐桌上还是你们年轻人多。”
厅内的人陆续落座。
唐淑玲笑说,“际琛听说今天言言也回来,你看连行李都没放就急匆匆跑过来了。”
被打趣的人做无辜状,“妈,我是想李姨做的糖醋排骨了,你不知道国外的饭到底有多难吃。”
外国人不善于使用调料等一切对烹饪有莫大帮助的东西,大多都是半生不熟的肉片与面包搭配,便是简单的一餐,际琛见到那些东西简直害怕的要命,平时在家里不怎么下厨的人也被逼得学了一些不容易翻车的家常菜。
而这次回国,他尤其想念。
人和实物都是。
周际两家交往颇深,闲来无事时两家长辈便经常聚在一起下棋品茶,际琛更是从小便喜欢往周家跑,那时的周良宴就已经像小大人一般不苟言笑,少了点孩童的调皮活泼,际琛实在怕他,就总跟在沈舒言屁股后面。
跟着跟着两人关系越来越好,便常黏在一起,两家长辈每次看见都会打趣道,等长大后一定要喜结连理,这样际琛也能理所当然的一直粘着沈舒言。
似乎每个家庭都是这样,只要谈起小辈的儿时旧事便会滔滔不绝,席间两位长辈一阵欢乐。
除了周良宴,他正垂眸喝水,面上表情平淡,看不出在想什么。
身旁沈舒言微微抬眼环视一周,与对面际琛的眼睛在空中交汇,又瞬间错开。
过了快十几分钟,两位妈妈回忆了几位小辈们的幼年一直到如今,话语间尽是感慨,当年的小屁孩儿们摇身一变,如今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级。
终于盼着话题结束,她们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一旁默不作声的周良宴身上。
严瑾华问:“良宴,禾旭最近怎么样,在洽谈新业务?”
多年前,资产重组后的云璟集团业务覆盖各大领域,营业额超过九百多亿,可这几年间,迟迟难以突破千亿大关,眼看着转型迫在眉睫。
周良宴毕业时,云璟结束从传统业到数字化的转型,可总部与各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内部势力盘根错节,供应链、财务等关键部门关系复杂,遗留问题太多,周明竹到了快退休的年纪,饶是想要解决也无从下手,力不从心。
这种情况下,周良宴虽仍没有强烈的接班意愿,可因云璟集团家大业大,牵扯人员众多。
若真的出现问题,难以想象会有多少员工受到影响,他无法做到坐视不管,但却也没有选择直接接手云璟。
在市场并不看好,母亲也不同意的情况下,坚持单独设立公司进行产业链投资,不参与云璟主营业务,和公司元老保持距离,现在他在集团管理位置上一直处在可进可退的状态。
严瑾华起初对自己儿子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是不看好,但是看着禾旭在他的带领下业绩将其他子公司牢牢甩在身后,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周良宴说:“嗯,已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十拿九稳。”
严瑾华点头,仿佛这个答案在她意料之中,毕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自己的儿子从来没让她失望过。每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事情,他都是超额完成任务,没有一次失败。
她总说周家的儿子就应该是这样,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以及必须成功的决心,这也是她从小就灌输给两个孩子的行为准则。
话音落,她继续问:“前几天给你送去办公室的文件夹你看了没?”
周良宴的身形一顿,“太忙,还没来得及看。”
“等不忙了可以一定要好好看看啊,”一旁的唐淑玲笑着说,“那可是我跟你妈妈精挑细选了很久的,说不定里面有你可以看对眼的。”
沈舒言抬头,“唐阿姨,什么东西?”
唐淑玲不说话,只神秘的笑,“你妈妈着急想要个小孙女啦。”
不用怎么深究,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用膝盖想想也能猜到那文件夹里放着的是什么。
就凭着严瑾华的高眼光和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能出现在文件夹里的女孩们条件必然在北城都是个顶个的好。
当然她的哥哥更是毋庸置疑,无论外貌品行还是家世,都像他的工作能力一样将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
想到这里,沈舒言了然的哦了声,夹一筷子菜放进碗里。
却在抬头时,动作顿了一瞬,也不知自己刚才的感觉是不是误判。
尽管周良宴那一眼如此轻微隐秘,但还是被她敏锐的捕捉到。
而后便听到低沉的嗓音,他只说最近忙,再无他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