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门打开,入眼简直不忍直视。
养的好端端的草木被踩倒一片,养花瓷瓶不知打碎几盏,院子里木桌木椅,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横仰八叉躺在地上。
物物都恨不得长出嘴来控诉某人恶行。
嵇筵心感不祥,忙作揖对老阁主道:“是弟子散漫懒惰未拾掇,怠慢先生了,望先生恕罪。请您在院中稍等片刻,弟子这就……”
他边说着边硬着头皮准备往居室走,却被老阁主一把拦住。
“哼!”老阁主冷着一张脸,“是你那混账师妹干的好事吧。”
现在他心里对那丫头唯剩一点的愧疚都灰飞烟灭了。
老阁主大步向他的居室走去,嵇筵只好抿唇不言在他身后跟着。
房中一人一猫的混战还未落下帷幕。
打翻的墨汁被抹得到处都是,好好一只眉清目秀的三花愣是被涂成只黑猫,全身上下光瞧得出一双眼睛滴溜溜转。
师绿令也没有好到哪去,浓重黑墨染脏了小半边脸,墨水顺着下颌淌过白净的脖颈,染黑大片衣襟。
最后还是师绿令技高一筹,一把把那猫的后颈拎起来,终于是抓住了。
这被涂全黑的小猫有志气得很,被抓了也不肯降,嘴里还叼着根沾饱墨的毛笔欲当兵器。
它一挣扎,嘴里的毛笔就跟着用力甩。
恰在此时,房门被打开。
被甩出的墨汁不偏不倚,溅了老阁主满脸。
“师!绿!令!”老阁主险些将肺气炸。
“弟子在。”师绿令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好像这祸不是她闯的。
趁她分神,刚被擒获的猫从她手上挣脱出来,将身一扭,反从老阁主□□逃跑了。
老阁主呼吸急促,靠墙缓了好一阵。因站在他身后幸免于难的嵇筵连忙去扶住他。
“先生,阿令还小不懂事,您别跟她计较……”
“你住口,不许替她求情!”
*
当天夜里,老阁主将新账旧账一并算清,要师绿令在师祖祠堂跪一晚上好好反省。
这样罚也确实不算冤枉了她。
她一个人被单独锁在师祖祠堂里思过。
用师绿令的话来说,她要有十分来敬老阁主是个英雄。居然有这样大的胆量把她放在祠堂里,还是单独一人。
这和耗子进米缸有什么区别?
“糊涂啊!”师绿令心里默默叹道。
祠堂里寂静无声,只有祖师像前燃着一线香。
她在周围巡视一圈,发现供台上的香炉边,放着一把钥匙。
师绿令忍不住笑了笑。
不用猜也知道是谁放的,老阁主到底是嘴硬心软。
她用根手指将钥匙挑起,把钥匙挂在手上乱甩,甩着甩着就不知道哪去了。她也不急着找。
相比钥匙来讲,她还是对供桌上香炉感兴趣些。
听说阳世的活人给已逝之人燃香,在地府里,已逝之人能拿着燃尽的线香换取相应的银钱,可以在地府里通用。
但这逃绶阁里给人祖师爷的也太寒碜了,偌大个香炉就光燃一炷香。
排面呢?这像话?
师绿令思索片刻,打算给祖师爷烧一笔横财下去。
她将祠堂里有的线香全部搜罗出来,一股脑全点了。
快有脸大的香炉插满了再多也塞不下,她就将一旁的瓶罐碗盏通通搬过来,把线香插/得满满当当。
“不知您在底下穷惯了,现在突然发起财来能不能适应过来。”
师绿令做了“好事”也别无所求,心里默默对祖师爷道:“这都是弟子应该做的,师祖不必还魂来谢。”
祖师像前云雾缭绕,三寸内不辨人鬼。若是祖师当真在天有灵,恐怕真是要还魂来。
不消一刻,整个祠堂变成个大蒸笼,线香不停顺着房梁往上头攒白烟。
师绿令看着自己的“杰作”十分满意,她现在根本没有要出祠堂的打算,老阁主那钥匙算是白给了。
夜色本就浓重,加上障眼的白雾,师绿令在祠堂里摸索半晌,乱扯下堂中帷帘一块。
她也不嫌祠堂里香烟呛人,拿蒲团当枕,帷帘作被,将就着睡了。
莫约是她坏事做得太多,才使得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
她梦到了两年前,自己入逃绶阁之前,也就是她跳下山崖那日。
*
百祇大殿。
“啪”一声,用作占卜的龟甲被砸碎。
十余丈高的殿堂中被冷调烛火照得煞白一片,原本静立两侧宫娥婢女霎时跪伏下来,皆表情惶恐,抖若筛糠。
一地散落碎甲无人敢收敛。
兖厉王拔出腰侧佩剑,银光促促闪过,殿前供台被一剑劈断。
身旁平兖国师齐阙拜伏在地:“王上息怒!”
殿中君王脚边一片人皆以头抢地,唯有师绿令拱手低头,却执意不跪。
她身着祭服,墨绿重纹直裾拖地,面戴漆色嵌银面具,正是平兖大祭司。
“哐当”佩剑脱手落地,兖厉王胸口剧烈起伏着,想必是被气极。他伸出一手指向祭司,“你再说一遍,算出平兖国祚如何!”
大祭司面具之下看不清神态,师绿令紧抿着唇并没有答话。
半晌久无人语中,衬得大殿愈发寒凉。
一旁国师齐阙直起脊背,率先打破僵局答道:“平兖百年福泽绵延,断然不会无缘无故断送,王上在位三十年,实功明绩举国共睹。近日上朔与诸临小国已有起势,恐怕是神明想借此占卜之机,提点王上一二。”
“臣提议,用一百牺牲祭天,上谒神灵。”
兖厉王冷笑一声没应答,片刻后直直甩袖回宫。
至此,待到国师与大祭司起身后,跪在大殿两侧,恨不得把自己当个木头桩子的宫婢才敢缓慢抬起头来。
兖厉王已经离去,但大祭司占卜一事还未结束,问神一事被打断本就是大忌,现下不能不收场。
供桌重新被摆好,香炉上新燃了三柱香。
片刻钟后,殿外忽聚黑云,一层一层聚涌过来,似乎正在昭示不祥。
大殿里宫婢侍从被遣散,只留下国师与大祭司二人。
案上燃香被拦腰折断。
“轰”的一声,足几人高的巨大殿门被不知名的力气关上,声大如雷。殿中烛火尽数熄灭,周围漆黑一片。
暗色里,大祭司的漆色银质面具跌下,掉到地上砸裂了。师绿令久不见光的脸上愈发苍白,一口接一口地吐出浊血,暗红血渍沾在嘴角皮肤上,对比鲜明而醒目。
传闻中,大祭司脸不能示人,否则会带来灾厄。
大滩血迹浸透祭服,师绿令受不住颓然倒地。
“余白!”师绿令,字余白。
齐阙瞳孔骤缩,上前接住她,二人一齐顺着力道瘫倒在地。
师绿令指尖颤抖着抓住齐阙领口,声音平缓却有力:“师父,今日殿中百位神祇震怒,平兖气数将尽,你布天下之局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存殁既定,平兖虽未亡,我恐怕要先一步殉国去。”
齐阙一贯冷肃的脸上难得显露慌张,抬手想要去握住她抓着自己衣领的手,觉得逾矩,又是不敢。
他语气急促透露出不自然:“我确实不高明,但只要我还在,可保平兖至少五年内不会人亡邦瘁,你又何至于此……是我对不住你。”
“我还有一事相求。”
齐阙听出师绿令言之未尽,侧耳倾身去听。
“逐我出师门吧。”师绿令嘴里含着血,吐字却清晰:“我这一生虽谈不上清白二字,但不想在身后背负……弑师之名。”
她话音刚落,抽出藏在袖中的匕首,迅雷不及掩耳刺进齐阙胸膛。
短刀没入,血溅当场。
莫名关上的殿门终于被打开,天光照清殿前狼藉,国师齐阙惨死血泊之中,而大祭司不见影踪。
尖叫起伏,宫娥婢女如无头苍蝇般四散奔逃。
与此同时,殿墙外一处隐秘无人羊肠小道之上,一辆二乘桐木马车匆忙驶离百祇大殿。
车帘下两人影,其中一位正是偷偷逃离出来的师绿令。
大祭司脸不能示人,即便是在逃亡时刻也仍要记得,可惜面具已碎,师绿令只好头上盖着随手扯下的白布。
她止不住的咳血,面前垂下的白布被染红,脚边星星点点尽是暗红血渍。
“这可如何是好啊?”
身旁另一女子瞧着不过十五六岁,被骇得脸都白了,捏绣帕小心擦着师绿令身上血渍,嘴里不断喃喃重复道:“这可如何是好啊?”
她年纪小,说话却老成。
“你,你怎么能杀国师呢?他于你十余年恩情,我未曾听说过他有苛待过你,你怎么能……这是弑师啊。”
师绿令神色淡漠不以为意,反倒是听她一路念叨得不耐烦了:“小郡主,你嘴巴消停会吧。”
可惜这小郡主一点也不听她的话,继续在她耳边絮絮叨叨:“大祭司啊,你怎么一点退路也不留呢。你回王宫吧,即便你杀了国师,但你身怀问神占卜之能,兖厉王一时半会不敢动你。”
师绿令拂开她为自己擦拭的手,沉声道:“我不可能回去,事到如今都是我自己的选择,一步也没有错。”
“那接下来怎么办呢?”郡主看不清她的相貌,满是愁苦地问。
沉默半晌,师绿令忽然开口:“下车!”
郡主当时就急了:“你身上还有伤,下车做什么?”
“不是我,是郡主你要下车。”师绿令从怀里掏出个腰佩交给她,声音难得缓和轻柔,跟哄孩子似的。
“马车太张扬了,前面是官道,路上少劫匪,拿着这腰佩沿道路西行二十里,自会有人来接应你。”
说罢,她便将人赶下马车。
“你做什么,我不走!”小郡主被关在马车门外,哭得满脸泪痕,看上去可怜极了。
奈何大祭司是个心硬如铁的。
隔着车帘二人相望,师绿令长叹一声,推心置腹道:“我已算出自己死相,郡主不必跟来,也免沾晦气。”
师绿令隔着帘子向她抬手行礼,随后驾着马车扬长而去。
车毂碾在崎岖不平的小径上,转转不已。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路径窦然开阔。马车驶入牧水之野,前方是百丈深的山崖。
师绿令扯下脸上白布,露出清秀好看的面容。这样难得的姿容,因为莫须有的传闻,而不能示于人前,大抵“怀璧其罪”吧。
她起身坐到车轼上,握住缰绳反手一抽,缰绳重重打在两匹马身上。力道之大,霎时皮开肉绽。
两匹马驹受不住痛,抬起前蹄长长嘶哑,遂又控制不住往前奔驰而去,连带着车身直直坠落下牧水天坑。
牧水天坑下传来巨响,惊飞山鸟两三行,随后再没消息。
平兖大祭司,有“遣灵话天机,推国祚演行”之能。明明能受万民敬仰,无人知晓她为何欺昧君王,出下计险些致使平兖覆灭,又为何欺师灭祖,当着众神之面弑师。
她确实不是个好人,到死还非要拉两匹好马为她殉葬。
养的好端端的草木被踩倒一片,养花瓷瓶不知打碎几盏,院子里木桌木椅,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横仰八叉躺在地上。
物物都恨不得长出嘴来控诉某人恶行。
嵇筵心感不祥,忙作揖对老阁主道:“是弟子散漫懒惰未拾掇,怠慢先生了,望先生恕罪。请您在院中稍等片刻,弟子这就……”
他边说着边硬着头皮准备往居室走,却被老阁主一把拦住。
“哼!”老阁主冷着一张脸,“是你那混账师妹干的好事吧。”
现在他心里对那丫头唯剩一点的愧疚都灰飞烟灭了。
老阁主大步向他的居室走去,嵇筵只好抿唇不言在他身后跟着。
房中一人一猫的混战还未落下帷幕。
打翻的墨汁被抹得到处都是,好好一只眉清目秀的三花愣是被涂成只黑猫,全身上下光瞧得出一双眼睛滴溜溜转。
师绿令也没有好到哪去,浓重黑墨染脏了小半边脸,墨水顺着下颌淌过白净的脖颈,染黑大片衣襟。
最后还是师绿令技高一筹,一把把那猫的后颈拎起来,终于是抓住了。
这被涂全黑的小猫有志气得很,被抓了也不肯降,嘴里还叼着根沾饱墨的毛笔欲当兵器。
它一挣扎,嘴里的毛笔就跟着用力甩。
恰在此时,房门被打开。
被甩出的墨汁不偏不倚,溅了老阁主满脸。
“师!绿!令!”老阁主险些将肺气炸。
“弟子在。”师绿令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好像这祸不是她闯的。
趁她分神,刚被擒获的猫从她手上挣脱出来,将身一扭,反从老阁主□□逃跑了。
老阁主呼吸急促,靠墙缓了好一阵。因站在他身后幸免于难的嵇筵连忙去扶住他。
“先生,阿令还小不懂事,您别跟她计较……”
“你住口,不许替她求情!”
*
当天夜里,老阁主将新账旧账一并算清,要师绿令在师祖祠堂跪一晚上好好反省。
这样罚也确实不算冤枉了她。
她一个人被单独锁在师祖祠堂里思过。
用师绿令的话来说,她要有十分来敬老阁主是个英雄。居然有这样大的胆量把她放在祠堂里,还是单独一人。
这和耗子进米缸有什么区别?
“糊涂啊!”师绿令心里默默叹道。
祠堂里寂静无声,只有祖师像前燃着一线香。
她在周围巡视一圈,发现供台上的香炉边,放着一把钥匙。
师绿令忍不住笑了笑。
不用猜也知道是谁放的,老阁主到底是嘴硬心软。
她用根手指将钥匙挑起,把钥匙挂在手上乱甩,甩着甩着就不知道哪去了。她也不急着找。
相比钥匙来讲,她还是对供桌上香炉感兴趣些。
听说阳世的活人给已逝之人燃香,在地府里,已逝之人能拿着燃尽的线香换取相应的银钱,可以在地府里通用。
但这逃绶阁里给人祖师爷的也太寒碜了,偌大个香炉就光燃一炷香。
排面呢?这像话?
师绿令思索片刻,打算给祖师爷烧一笔横财下去。
她将祠堂里有的线香全部搜罗出来,一股脑全点了。
快有脸大的香炉插满了再多也塞不下,她就将一旁的瓶罐碗盏通通搬过来,把线香插/得满满当当。
“不知您在底下穷惯了,现在突然发起财来能不能适应过来。”
师绿令做了“好事”也别无所求,心里默默对祖师爷道:“这都是弟子应该做的,师祖不必还魂来谢。”
祖师像前云雾缭绕,三寸内不辨人鬼。若是祖师当真在天有灵,恐怕真是要还魂来。
不消一刻,整个祠堂变成个大蒸笼,线香不停顺着房梁往上头攒白烟。
师绿令看着自己的“杰作”十分满意,她现在根本没有要出祠堂的打算,老阁主那钥匙算是白给了。
夜色本就浓重,加上障眼的白雾,师绿令在祠堂里摸索半晌,乱扯下堂中帷帘一块。
她也不嫌祠堂里香烟呛人,拿蒲团当枕,帷帘作被,将就着睡了。
莫约是她坏事做得太多,才使得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
她梦到了两年前,自己入逃绶阁之前,也就是她跳下山崖那日。
*
百祇大殿。
“啪”一声,用作占卜的龟甲被砸碎。
十余丈高的殿堂中被冷调烛火照得煞白一片,原本静立两侧宫娥婢女霎时跪伏下来,皆表情惶恐,抖若筛糠。
一地散落碎甲无人敢收敛。
兖厉王拔出腰侧佩剑,银光促促闪过,殿前供台被一剑劈断。
身旁平兖国师齐阙拜伏在地:“王上息怒!”
殿中君王脚边一片人皆以头抢地,唯有师绿令拱手低头,却执意不跪。
她身着祭服,墨绿重纹直裾拖地,面戴漆色嵌银面具,正是平兖大祭司。
“哐当”佩剑脱手落地,兖厉王胸口剧烈起伏着,想必是被气极。他伸出一手指向祭司,“你再说一遍,算出平兖国祚如何!”
大祭司面具之下看不清神态,师绿令紧抿着唇并没有答话。
半晌久无人语中,衬得大殿愈发寒凉。
一旁国师齐阙直起脊背,率先打破僵局答道:“平兖百年福泽绵延,断然不会无缘无故断送,王上在位三十年,实功明绩举国共睹。近日上朔与诸临小国已有起势,恐怕是神明想借此占卜之机,提点王上一二。”
“臣提议,用一百牺牲祭天,上谒神灵。”
兖厉王冷笑一声没应答,片刻后直直甩袖回宫。
至此,待到国师与大祭司起身后,跪在大殿两侧,恨不得把自己当个木头桩子的宫婢才敢缓慢抬起头来。
兖厉王已经离去,但大祭司占卜一事还未结束,问神一事被打断本就是大忌,现下不能不收场。
供桌重新被摆好,香炉上新燃了三柱香。
片刻钟后,殿外忽聚黑云,一层一层聚涌过来,似乎正在昭示不祥。
大殿里宫婢侍从被遣散,只留下国师与大祭司二人。
案上燃香被拦腰折断。
“轰”的一声,足几人高的巨大殿门被不知名的力气关上,声大如雷。殿中烛火尽数熄灭,周围漆黑一片。
暗色里,大祭司的漆色银质面具跌下,掉到地上砸裂了。师绿令久不见光的脸上愈发苍白,一口接一口地吐出浊血,暗红血渍沾在嘴角皮肤上,对比鲜明而醒目。
传闻中,大祭司脸不能示人,否则会带来灾厄。
大滩血迹浸透祭服,师绿令受不住颓然倒地。
“余白!”师绿令,字余白。
齐阙瞳孔骤缩,上前接住她,二人一齐顺着力道瘫倒在地。
师绿令指尖颤抖着抓住齐阙领口,声音平缓却有力:“师父,今日殿中百位神祇震怒,平兖气数将尽,你布天下之局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存殁既定,平兖虽未亡,我恐怕要先一步殉国去。”
齐阙一贯冷肃的脸上难得显露慌张,抬手想要去握住她抓着自己衣领的手,觉得逾矩,又是不敢。
他语气急促透露出不自然:“我确实不高明,但只要我还在,可保平兖至少五年内不会人亡邦瘁,你又何至于此……是我对不住你。”
“我还有一事相求。”
齐阙听出师绿令言之未尽,侧耳倾身去听。
“逐我出师门吧。”师绿令嘴里含着血,吐字却清晰:“我这一生虽谈不上清白二字,但不想在身后背负……弑师之名。”
她话音刚落,抽出藏在袖中的匕首,迅雷不及掩耳刺进齐阙胸膛。
短刀没入,血溅当场。
莫名关上的殿门终于被打开,天光照清殿前狼藉,国师齐阙惨死血泊之中,而大祭司不见影踪。
尖叫起伏,宫娥婢女如无头苍蝇般四散奔逃。
与此同时,殿墙外一处隐秘无人羊肠小道之上,一辆二乘桐木马车匆忙驶离百祇大殿。
车帘下两人影,其中一位正是偷偷逃离出来的师绿令。
大祭司脸不能示人,即便是在逃亡时刻也仍要记得,可惜面具已碎,师绿令只好头上盖着随手扯下的白布。
她止不住的咳血,面前垂下的白布被染红,脚边星星点点尽是暗红血渍。
“这可如何是好啊?”
身旁另一女子瞧着不过十五六岁,被骇得脸都白了,捏绣帕小心擦着师绿令身上血渍,嘴里不断喃喃重复道:“这可如何是好啊?”
她年纪小,说话却老成。
“你,你怎么能杀国师呢?他于你十余年恩情,我未曾听说过他有苛待过你,你怎么能……这是弑师啊。”
师绿令神色淡漠不以为意,反倒是听她一路念叨得不耐烦了:“小郡主,你嘴巴消停会吧。”
可惜这小郡主一点也不听她的话,继续在她耳边絮絮叨叨:“大祭司啊,你怎么一点退路也不留呢。你回王宫吧,即便你杀了国师,但你身怀问神占卜之能,兖厉王一时半会不敢动你。”
师绿令拂开她为自己擦拭的手,沉声道:“我不可能回去,事到如今都是我自己的选择,一步也没有错。”
“那接下来怎么办呢?”郡主看不清她的相貌,满是愁苦地问。
沉默半晌,师绿令忽然开口:“下车!”
郡主当时就急了:“你身上还有伤,下车做什么?”
“不是我,是郡主你要下车。”师绿令从怀里掏出个腰佩交给她,声音难得缓和轻柔,跟哄孩子似的。
“马车太张扬了,前面是官道,路上少劫匪,拿着这腰佩沿道路西行二十里,自会有人来接应你。”
说罢,她便将人赶下马车。
“你做什么,我不走!”小郡主被关在马车门外,哭得满脸泪痕,看上去可怜极了。
奈何大祭司是个心硬如铁的。
隔着车帘二人相望,师绿令长叹一声,推心置腹道:“我已算出自己死相,郡主不必跟来,也免沾晦气。”
师绿令隔着帘子向她抬手行礼,随后驾着马车扬长而去。
车毂碾在崎岖不平的小径上,转转不已。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路径窦然开阔。马车驶入牧水之野,前方是百丈深的山崖。
师绿令扯下脸上白布,露出清秀好看的面容。这样难得的姿容,因为莫须有的传闻,而不能示于人前,大抵“怀璧其罪”吧。
她起身坐到车轼上,握住缰绳反手一抽,缰绳重重打在两匹马身上。力道之大,霎时皮开肉绽。
两匹马驹受不住痛,抬起前蹄长长嘶哑,遂又控制不住往前奔驰而去,连带着车身直直坠落下牧水天坑。
牧水天坑下传来巨响,惊飞山鸟两三行,随后再没消息。
平兖大祭司,有“遣灵话天机,推国祚演行”之能。明明能受万民敬仰,无人知晓她为何欺昧君王,出下计险些致使平兖覆灭,又为何欺师灭祖,当着众神之面弑师。
她确实不是个好人,到死还非要拉两匹好马为她殉葬。